资源简介 3.2 海水的性质一、学习目标1. 了解海水温度、盐度和密度的概念,掌握其分布规律。2. 理解海水温度、盐度和密度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3. 能够运用图表资料分析海水性质的变化,培养综合思维和地理实践力。4. 增强对海洋环境的保护意识,树立人地协调观。二、学习重难点(一)重点1. 海水温度、盐度和密度的分布规律。2. 海水性质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二)难点1. 影响海水温度、盐度和密度的因素。2. 运用图表资料分析海水性质的变化及成因。三、知识点梳理(一)海水的温度1. 热量来源:主要来自太阳辐射。2. 分布规律(1)水平分布:低纬度海区水温高,高纬度海区水温低;同一纬度,暖流经过的海区水温偏高,寒流经过的海区水温偏低。(2)垂直分布:海水温度随深度增加而递减,1000米以下水温变化幅度较小。3. 影响:影响海洋生物的分布、海洋运输、气候等。例如,不同水温条件下有不同的海洋生物;寒暖流交汇形成大渔场;海洋对气候有调节作用等。(二)海水的盐度1. 概念:海水中盐类物质的质量分数,通常用千分比表示。2. 平均盐度:35‰。3. 分布规律:从南北半球的副热带海区向两侧的高纬度和低纬度海区递减。4. 影响因素(1)气候:降水量大于蒸发量,盐度较低;反之较高。(2)径流:有大量河水注入的海区,盐度较低。(3)洋流:暖流经过的海区盐度偏高,寒流经过的海区盐度偏低。(4)海域轮廓:封闭海域受外界影响小,盐度变化大。5. 影响:影响海水养殖、海水淡化、化工原料等。例如,盐度不同影响海洋生物的生存环境;高盐度海水可用于制盐等。(三)海水的密度1. 概念:指单位体积内海水的质量。2. 影响因素:主要与温度、盐度和深度(压力)有关。一般来说,温度越低、盐度越高、深度越大,海水密度越大。3. 分布规律(1)水平分布:大洋表层海水密度随纬度的增高而增大。(2)垂直分布: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4. 影响:对海洋环流有重要影响,影响潜艇的航行等。四、探究活动(一)探究海水温度的变化1. 展示不同纬度海区海水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表,小组讨论:(1)不同纬度海区海水温度的年变化幅度有何差异?为什么?(2)同一海区不同季节海水温度的变化原因是什么?2. 代表发言:(1)低纬度海区海水温度年变化幅度小,高纬度海区年变化幅度大。因为低纬度地区太阳辐射年变化小,高纬度地区太阳辐射年变化大。(2)同一海区不同季节海水温度变化主要受太阳辐射的季节变化影响,夏季太阳辐射强,水温高;冬季太阳辐射弱,水温低。(二)探究海水盐度的差异1. 展示世界盐度最高和最低海区的相关资料,小组讨论:(1)红海成为世界上盐度最高海区的原因是什么?(2)波罗的海成为世界上盐度最低海区的原因是什么?2. 代表发言:(1)红海位于副热带,降水稀少,蒸发旺盛;周围几乎无河流注入;海域封闭,与外界海水交换少,所以盐度高。(2)波罗的海位于高纬度地区,气温低,蒸发弱;周围有大量河流注入;海域封闭,与外界海水交换少,所以盐度低。五、史料分析(一)阅读以下史料“在古代,人们利用海水晒盐。选择平坦开阔的海滩,修筑盐田。将海水引入盐田后,经过长时间的日晒蒸发,海水逐渐浓缩,盐分结晶析出,最终得到食盐。”(二)分析问题1. 从海水盐度的角度分析,为什么选择在副热带地区修筑盐田?六、课堂练习(一)单项选择题1. 下列关于海水温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海水温度主要取决于海底地形B. 1000米以下海水温度随深度增加而迅速降低C. 同一纬度暖流经过的海区水温偏高D. 海水温度的年变化幅度低纬度地区大于高纬度地区2. 世界盐度最高的海区是( )A. 波罗的海B. 红海C. 地中海D. 黑海3. 一般情况下,影响海水密度的主要因素是( )A. 海水温度B. 海水盐度C. 海水深度D. 海水运动(二)综合题1. 读“海水温度、盐度随纬度变化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A曲线表示______,B曲线表示______。(2)海水温度的分布规律是______。(3)海水盐度的分布规律是______。(4)分析海水温度和盐度在副热带海区的变化特点及原因。答案:(1)海水温度 海水盐度(2)低纬度海区水温高,高纬度海区水温低;同一纬度,暖流经过的海区水温偏高,寒流经过的海区水温偏低;海水温度随深度增加而递减,1000米以下水温变化幅度较小(3)从南北半球的副热带海区向两侧的高纬度和低纬度海区递减(4)变化特点:海水温度较高,盐度最高。原因:副热带海区纬度较低,太阳辐射强,海水温度高;副热带海区降水稀少,蒸发旺盛,降水量小于蒸发量,所以盐度最高。七、总结归纳(一)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海水温度、盐度和密度的概念、分布规律、影响因素及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二)教师补充完善,强调重点知识和易错点。如海水温度、盐度和密度的分布规律的差异及原因;影响海水性质的各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等。八、拓展延伸(一)案例分析:以舟山渔场为例,分析海水性质对渔业资源的影响1. 发展现状:舟山渔场是我国最大的渔场,渔业资源丰富。2. 存在问题:近年来,由于过度捕捞、海洋污染等原因,渔业资源出现衰退现象。3. 对策建议:实行休渔制度,控制捕捞强度;加强海洋环境保护,减少污染;开展海洋养殖,补充渔业资源等。(二)小组讨论: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海水性质可能发生哪些变化?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会产生哪些影响?1. 成员发言:海水温度升高,会导致海平面上升,淹没沿海低地;海水热膨胀和极地冰川融化,加剧海平面上升;海水盐度分布可能发生改变,影响海洋生态系统;海水密度变化可能影响海洋环流,进而影响全球气候等。3.2 海水的性质一、学习目标1. 了解海水温度、盐度和密度的概念,掌握其分布规律。2. 理解海水温度、盐度和密度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3. 能够运用图表资料分析海水性质的变化,培养综合思维和地理实践力。4. 增强对海洋环境的保护意识,树立人地协调观。二、学习重难点(一)重点1. 海水温度、盐度和密度的分布规律。2. 海水性质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二)难点1. 影响海水温度、盐度和密度的因素。2. 运用图表资料分析海水性质的变化及成因。三、知识点梳理(一)海水的温度1. 热量来源:主要来自太阳辐射。2. 分布规律(1)水平分布:低纬度海区水温高,高纬度海区水温低;同一纬度,暖流经过的海区水温偏高,寒流经过的海区水温偏低。(2)垂直分布:海水温度随深度增加而递减,1000米以下水温变化幅度较小。3. 影响:影响海洋生物的分布、海洋运输、气候等。例如,不同水温条件下有不同的海洋生物;寒暖流交汇形成大渔场;海洋对气候有调节作用等。(二)海水的盐度1. 概念:海水中盐类物质的质量分数,通常用千分比表示。2. 平均盐度:35‰。3. 分布规律:从南北半球的副热带海区向两侧的高纬度和低纬度海区递减。4. 影响因素(1)气候:降水量大于蒸发量,盐度较低;反之较高。(2)径流:有大量河水注入的海区,盐度较低。(3)洋流:暖流经过的海区盐度偏高,寒流经过的海区盐度偏低。(4)海域轮廓:封闭海域受外界影响小,盐度变化大。5. 影响:影响海水养殖、海水淡化、化工原料等。例如,盐度不同影响海洋生物的生存环境;高盐度海水可用于制盐等。(三)海水的密度1. 概念:指单位体积内海水的质量。2. 影响因素:主要与温度、盐度和深度(压力)有关。一般来说,温度越低、盐度越高、深度越大,海水密度越大。3. 分布规律(1)水平分布:大洋表层海水密度随纬度的增高而增大。(2)垂直分布: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4. 影响:对海洋环流有重要影响,影响潜艇的航行等。四、探究活动(一)探究海水温度的变化1. 展示不同纬度海区海水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表,小组讨论:(1)不同纬度海区海水温度的年变化幅度有何差异?为什么?(2)同一海区不同季节海水温度的变化原因是什么?2. 代表发言:(1)低纬度海区海水温度年变化幅度小,高纬度海区年变化幅度大。因为低纬度地区太阳辐射年变化小,高纬度地区太阳辐射年变化大。(2)同一海区不同季节海水温度变化主要受太阳辐射的季节变化影响,夏季太阳辐射强,水温高;冬季太阳辐射弱,水温低。(二)探究海水盐度的差异1. 展示世界盐度最高和最低海区的相关资料,小组讨论:(1)红海成为世界上盐度最高海区的原因是什么?(2)波罗的海成为世界上盐度最低海区的原因是什么?2. 代表发言:(1)红海位于副热带,降水稀少,蒸发旺盛;周围几乎无河流注入;海域封闭,与外界海水交换少,所以盐度高。(2)波罗的海位于高纬度地区,气温低,蒸发弱;周围有大量河流注入;海域封闭,与外界海水交换少,所以盐度低。五、史料分析(一)阅读以下史料“在古代,人们利用海水晒盐。选择平坦开阔的海滩,修筑盐田。将海水引入盐田后,经过长时间的日晒蒸发,海水逐渐浓缩,盐分结晶析出,最终得到食盐。”(二)分析问题1. 从海水盐度的角度分析,为什么选择在副热带地区修筑盐田?2. 答案:副热带地区降水少,蒸发旺盛,海水盐度较高,有利于晒盐,能提高食盐的产量和质量。六、课堂练习(一)单项选择题1. 下列关于海水温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海水温度主要取决于海底地形B. 1000米以下海水温度随深度增加而迅速降低C. 同一纬度暖流经过的海区水温偏高D. 海水温度的年变化幅度低纬度地区大于高纬度地区答案:C解析:海水温度主要取决于太阳辐射,A错误;1000米以下海水温度随深度变化幅度较小,B错误;同一纬度,暖流经过的海区水温偏高,C正确;海水温度的年变化幅度低纬度地区小于高纬度地区,D错误。2. 世界盐度最高的海区是( )A. 波罗的海B. 红海C. 地中海D. 黑海答案:B解析:红海位于副热带,降水稀少,蒸发旺盛,周围几乎无河流注入,海域封闭,盐度最高,B正确;波罗的海是盐度最低的海区,A错误;地中海和黑海盐度不如红海高,C、D错误。3. 一般情况下,影响海水密度的主要因素是( )A. 海水温度B. 海水盐度C. 海水深度D. 海水运动答案:A解析:一般来说,海水温度是影响海水密度的主要因素,温度越低,海水密度越大,A正确;盐度和深度也会影响海水密度,但不是主要因素,B、C错误;海水运动对海水密度影响较小,D错误。(二)综合题1. 读“海水温度、盐度随纬度变化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A曲线表示______,B曲线表示______。(2)海水温度的分布规律是______。(3)海水盐度的分布规律是______。(4)分析海水温度和盐度在副热带海区的变化特点及原因。答案:(1)海水温度 海水盐度(2)低纬度海区水温高,高纬度海区水温低;同一纬度,暖流经过的海区水温偏高,寒流经过的海区水温偏低;海水温度随深度增加而递减,1000米以下水温变化幅度较小(3)从南北半球的副热带海区向两侧的高纬度和低纬度海区递减(4)变化特点:海水温度较高,盐度最高。原因:副热带海区纬度较低,太阳辐射强,海水温度高;副热带海区降水稀少,蒸发旺盛,降水量小于蒸发量,所以盐度最高。七、总结归纳(一)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海水温度、盐度和密度的概念、分布规律、影响因素及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二)教师补充完善,强调重点知识和易错点。如海水温度、盐度和密度的分布规律的差异及原因;影响海水性质的各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等。八、拓展延伸(一)案例分析:以舟山渔场为例,分析海水性质对渔业资源的影响1. 发展现状:舟山渔场是我国最大的渔场,渔业资源丰富。2. 存在问题:近年来,由于过度捕捞、海洋污染等原因,渔业资源出现衰退现象。3. 对策建议:实行休渔制度,控制捕捞强度;加强海洋环境保护,减少污染;开展海洋养殖,补充渔业资源等。(二)小组讨论: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海水性质可能发生哪些变化?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会产生哪些影响?1. 成员发言:海水温度升高,会导致海平面上升,淹没沿海低地;海水热膨胀和极地冰川融化,加剧海平面上升;海水盐度分布可能发生改变,影响海洋生态系统;海水密度变化可能影响海洋环流,进而影响全球气候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3.2海水的性质导学案 2024-2025学年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 - (学生版).docx 3.2海水的性质导学案 2024-2025学年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