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 严格遵守诉讼程序课件(共28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0.2 严格遵守诉讼程序课件(共28张PPT)

资源简介

(共28张PPT)
沉浸式背诵
1.当事人有什么诉讼权利?
2.申请获得法律援助的条件?
【创境激趣】
岳某与赵某均系“滨河新居快乐生活群”微信群成员也是历城区滨河新居的住户,该微信群有群成员498人。2024年12月21日14时,岳某在微信群发了“抖音短视频:突发男子持刀挟持母子,青岛警方开枪制服”、“哎,年年有,今年特别多,不知道,滨河新居有没有啊”的微信内容,14时21分,赵某发了“@岳某,我xx拟妈”、“你个大傻x”“你看好了、听好了,你这一坨臭肉,就是要办你”等微信内容。岳某认为赵某的不当言论已对其身心健康和社会评价造型难以磨灭的影响......
岳某可以通过哪些途径解决与赵某的纠纷?
这件事情后续进展如何......
第十课 诉讼实现公平正义
第二框 严格遵守诉讼程序
【创境激趣 】
总议题:遵守诉讼程序,实现公平正义
活动一:撰写民事起诉状,解锁诉讼“敲门砖”
活动二:沉浸式模拟庭审,感受公正司法
之后,岳某报警。赵某不听民警劝阻,继续在滨河新居业主微信群中对岳某辱骂。2025年1月,公安机关作出行政处罚决定书,决定给予赵某行政拘留七日的行政处罚。
岳某起诉至法院,要求赵某赔偿精神损害抚慰金2万元,要求赵某在省级媒体及微信群内或所居住的小区张贴道歉信,公开赔礼道歉。
民事起诉状
原告:姓名,民族,出生年月日,工作职务,居住地址,电话:
被告:同上(如果是单位要写明单位名称及地址和法定代表人的职务和姓名)
诉讼请求:----------------------------
事实和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此 致
_____人民法院
原告人:_______(盖章)
法定代表人:_____(签章)
____年__月__日
【引思明理】 一、起诉与应诉
活动一:撰写民事起诉状,解锁诉讼“敲门砖”
任务:1.根据撰写的民事诉讼状分析岳某在提起诉讼时应做哪些准备?
2.比较两位同学所撰写的民事起诉状,你认为哪一份法院会受理?
1.起诉
【引思明理】 一、起诉与应诉
俗称“告状”。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自己所享有或依法由自己管理、支配的民事权益受到侵害或与他人发生争议(民事诉讼),或者认为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诉讼请求(行政诉讼),要求人民法院予以审判。
①起诉者是与案件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它组织
注意:起诉是以书面为原则、口头为例外。(书写诉状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起诉)
(1)起诉:
(2)必备条件:
②有明确的被告,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根据
③该案件属于人民法院主管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3)管辖:起诉应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起诉。我国的人民法院分为基层人民法院、中级人民法院、高级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法院四级,此外还设有军事法院、海事法院、知识产权法院和金融法院等专门人民法院。人民法院系统内部有明确的管辖分工,确保案件获得公正、及时审判。
1.起诉
【引思明理】 一、起诉与应诉
诉讼法规定了管辖制度。其中,上下级人民法院之间受理第一审案件的分工和权限为级别管辖,同级人民法院之间受理第一审案件的分工和权限为地域管辖。
级别管辖的划分如下:
基层人民法院:通常负责第一审民事案件,除非法律另有规定。
中级人民法院:管辖重大涉外案件或在本辖区有重大影响的案件。
高级人民法院:管辖在本辖区有重大影响的第一审民事案件。
最高人民法院:管辖在全国有重大影响的案件以及认为应当由本院审理的案件。
【引思明理】 一、起诉与应诉
一般地域管辖的划分如下:
民事诉讼:
多采取“原告就被告”,由被告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
行政诉讼:
多由最初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
刑事诉讼:
多由犯罪地的人民法院管辖。
【引思明理】 一、起诉与应诉
1.起诉
在我国,民事诉讼与行政诉讼均实行“不告不理”的原则。
(民不告,官不究)
起诉是诉讼程序的第一步。
(诉讼是解决纠纷最后一道防线,最后途径)
(4)原则:
(5)地位:
思考:岳某起诉必然会导致诉讼的成立吗?
【引思明理】 一、起诉与应诉
①对符合法律规定的起诉,人民法院应当予以登记立案。
起诉并不必然导致诉讼的成立,不一定立案。
②立案登记后,诉讼即告开始,起诉的一方称为原告,被起诉的一方成为被告,诉讼进入第一审程序。
【引思明理】 一、起诉与应诉
1.起诉
(6)立案受理:
起诉
一律接收
不符合
符合
不立案/诉讼不成立
当场立案/诉讼成立
【引思明理】 一、起诉与应诉
2.应诉
人民法院登记立案后,要将原告提交的起诉状副本送达被告,被告应当在规定的时间内提出答辩状,再由人民法院把答辩状副本送达原告。
原告
法院
被告
①提交起诉状及副本
②送达起诉状副本
④送达答辩状副本
③提交答辩状及副本
被告不提交答辩状的,不影响人民法院审理案件。
在这一阶段,人民法院还要确定开庭审理时间,并通知双方当事人。
→发送传票
如果岳某的起诉被法院立案了,那么接下来的程序是?
【引思明理】 二、审理与判决
活动二:沉浸式模拟庭审,感受公正司法
时间很快来到了2025年3月...
历城区人民法院依法对案件进行公开审判
任务:
请你根据模拟法庭的演绎,总结开庭审理的流程
模拟法庭
任务:请你根据模拟法庭的演绎,总结开庭审理的流程
开庭准备
法庭调查
法庭辩论
休庭评议
宣告判决
审判人员认定事实、适用法律、作出结论(制作庭审笔录)
当庭或择期公开宣告判决内容。(公开审判制度)
查明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到庭情况、宣布法庭纪律。
全面调查案件事实(开庭审理的重心)
当事人就案件争议的有关问题阐明自己的意见
【引思明理】 二、审理与判决
1.开庭审理
【引思明理】 二、审理与判决
(1)含义 在民事、行政诉讼中,人民法院在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依照法定程序和形式,在法庭上对案件进行实体审理并作出判决。
(2)地位 是诉讼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
(3)流程 开庭准备 法庭调查 法庭辩论 休庭评议 宣告判决
侦查阶段
(公安机关等)
提起公诉阶段
(人民检察院)
审判阶段
(人民法院)
刑事诉讼法庭调查的顺序
公诉人宣读起诉书;
被告人、被害人就起诉书指控的犯罪进行陈述;
讯问被告人,被害人等向被告人发问;
控辩双方向被害人发问;
出示、辨认证据;
调取新证据;
法庭调查核实证据。
注意: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对任何人都不得确定有罪
【引思明理】 二、审理与判决
2.刑事诉讼
我国实行公开审判制度。人民法院审理案件,除涉及国家秘密、个人隐私、商业秘密,未成年犯罪及其他法律另有规定的情形外,一律公开进行,允许公民到庭旁听,允许新闻记者采访报道。
知识拓展
【引思明理】 二、审理与判决
【引思明理】 二、审理与判决
思考:若赵某不服判决该如何处理?
一审结束
不服一审裁判
提起上诉
启动二审程序
终审裁判
再审
纠正已生效裁判的错误
审判监督程序
注意:
1.最高人民法院的一审判决同时就是终审判决,对此不能提起上诉。
2.二审≠再审,二审是对一审未生效裁判的重新审理;再审是对一审或二审已生效裁判的纠错。
上一级人民法院
3.两审终审制
为了对未成年被告人进行特殊保护,我国设立了专门审理未成年刑事案件的少年法庭。少年法庭主要审理被告人在实施被指控的犯罪时不满18周岁的案件、被告人在实施被指控的犯罪时不满18周岁并被指控为首要分子或者主犯的共同犯罪案件。根据未成年人的生理、心理特点,少年法庭在审判方式方法上注重疏导、寓教于审、惩教结合。
知识拓展
注意:在刑事诉讼中,审判的时候被告人不满十八周岁的案件,不公开审理。
【引思明理】 二、审理与判决
起诉
立案
再审(纠错重审)
应诉
开庭审理(一审)
上诉---二审
(终审裁判)
开庭
准备
法庭
调查
法庭
辩论
休庭
评议
宣告
判决
立案登记制度
无答辩状不影响
【课堂小结】
【体验导行 议题升华】
2025年2月28日,贵阳市中级人民法院依照法定程序对余华英执行死刑。余华英于1993年至2003年期间,伙同他人在贵州省、重庆市、云南省等地流窜作案,拐卖儿童十七名。贵阳市中级人民法院依法于2024年10月25日作出一审刑事判决,以拐卖儿童罪判处余华英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余华英不服,提出上诉。贵州省高级人民法院经二审审理,裁定驳回上诉,维持原判,并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最高人民法院经复核,依法核准余华英死刑。
正义的审判——余英华案件
正义永远不会缺席,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一直在路上!
1.我国诉讼分为民事诉讼、行政诉讼、刑事诉讼三种类型。它们在案件性质、诉讼目的、提起诉讼的主体、诉讼内容和程序等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但是无论在哪种诉讼活动中都存在一些共性的东西。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当事人都依法享有广泛的诉讼权利
②所有当事人都承担相应的举证责任
③在各个阶段都要严格遵守诉讼程序
4)均必须申请国家提供的法律援助服务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当堂小测:
C
解析:
三大诉讼各有特点,但是无论在哪种诉讼活动中都存在一些共性的东西,当事人都依法享有广泛的诉讼权利,而且在各个阶段都要严格遵守诉讼程序,③入选。在民事诉讼中,实行“谁主张,谁举证”的举证原则,在行政诉讼中,作为被告的行政机关应当提供做出该行政行为的证据和所依据的规范性文件;刑事诉讼中的举证责任不同于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②)不选。在生活中,一些公民受经济条件或者其他因素影响,难以在诉讼过程中充分行使诉讼权利,从而可能丧失保障自身合法权益的机会。为此,国家建立了法律援助制度。并不是所有的都必须申请国家提供的法律援助服务,4不选。
2.马克思说:“使诉讼和法律获得生命的应该是同一种精神,因为诉讼只不过是法律的生命形式,因而也是法律的内部生命的表现。”这句话说明了()
①司法公正重在强调结果公正、实体公正
②坚持以程序公正促进司法公正的实现
③司法机关和当事人均应严格遵守诉讼程序
④当事人享有诉讼权利并承担相应的诉讼义务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C
解析:
②③“使诉讼和法律获得生命的应该是同一种精神因为诉讼只不过是法律的生命形式,因而也是法律的内部生命的表现。”这句话说明了司法公正重在强调程序公正,坚持以程序公正促进司法公正的实现,司法机关和当事人均应严格遵守诉讼程序,②③符合题意。①:司法公正即强调程序公正,也强调结果公正,①错误。④:材料强调程序公正,不体现当事人享有诉讼权利并承担相应的诉讼义务,④与题意不符。故本题选C。
【作业布置】
1.必做作业:
完成学案66—69页、背诵诉讼程序(25min)
2.选做作业
登陆中国庭审公开网,旁听一次公开庭审,感受并理解诉讼程序对司法公正的意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