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题式教学)5.2基本政治制度课件(共36张PPT)+视频素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议题式教学)5.2基本政治制度课件(共36张PPT)+视频素材

资源简介

(共36张PPT)
(统编版)八年级

第三单元
5.2基本政治制度
学习目标
1、政治认同: 通过制度对比与案例体验,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认同感。
2、法治观念:结合宪法和法律条文,理解制度的合法性基础。
3、责任意识:理解公民参与基层治理的权利与义务。
重点:三个基本政治制度
难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子议题一:
“不同声音如何共谋发展?”
——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多元一体如何实现?”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子议题二:
总议题:“我们的制度如何守护‘人民当家作主’?”
子议题三:
“小事谁来做主?”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课前预习(P66——73)
1.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有哪些?
2.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地位、基本方针、意义?
3.人民政协的性质、主题、职能?
4.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含义、地位、内容、意义
5.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含义、地位、组织形式、内容、意义
根本政治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基本政治制度

我国的政治制度
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我国的政党制度
②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民族制度
③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基层制度
三个基本政治制度:
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
整体把握
“不同声音如何共谋发展?”
——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子议题一
“要把拥护我们的人搞得多多的,把反对我们的人搞得少少的”
—毛泽东
“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为实现中国梦提供广泛力量支持”。
——习近平
我国形成了怎样的爱国统一战线?
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
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
拥护祖国统一和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爱国者
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同胞
台湾同胞
海外侨胞
爱国统一战线
子议题一:“不同声音如何共谋发展?”
——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1.我国形成了怎样的爱国统一战线?
中国共产党(领导)
工农联盟为基础
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人民团体、少数民族人士和各界爱国人士(参加)
思考:我们通过什么方式去团结这些力量呢?
2.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基本政治制度
政党制度
多党合作的基本方针:
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不能说共同执政、联合执政、参加执政,二者是通力合作的友党关系。
子议题一:“不同声音如何共谋发展?”
——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相关链接
名称(简称) 成立时间 主要组织成员
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民革) 1948年 同原中国国民党有关系的人士、同民革有历史联系和社会联系的人士、同台湾各界有联系的人士及其他人士
中国民主同盟(民盟) 1941年 教育文化和科技界的高、中级知识分子为主
中国民主建国会(民建) 1945年 经济界人士为主
中国民主促进会(民进) 1945年 教育文化出版界高、中级知识分子为主
中国农工民主党(农工党) 1930年 医药卫生、人口资源和生态环境领域高、中级知识分子为主
中国致公党 1925年 归侨和侨眷为主
九三学社 1946年 科技界高、中级知识分子为主
台湾民主自治同盟(台盟) 1947年 台湾省人士
我国八大民主党派概况
民主党派怎样参与合作呢?
还记得两会是哪两会吗?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3.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性质、主题、职能
子议题一:“不同声音如何共谋发展?”
——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1)性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简称人民政协,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组织。
(2)主题:团结和民主
(3)职能:
①政治协商: 对重大问题在决策之前进行协商
②民主监督: 提出批评和建议
③参政议政: 就重要问题开展调研并提出意见、建议
注意:人民政协不是国家机关,也不是我国的决策机构。
4.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义(优越性)?
子议题一:“不同声音如何共谋发展?”
——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
②有利于反映民意,集中民智,促进科学民主决策;
③有利于协调关系,化解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和谐;
④有利于凝聚人心,反对分裂,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
民主
和谐
和平
1、各民主党派和中国共产党是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
2、人民政协是我国的重要国家机关 。
3、中国共产党坚持依法行政。
小试牛刀:
互相监督
×
×
4、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在国家机构体系中处于最高地位。
×
×
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
党(执政)政府(行政)
中国共产党和政协都不属于国家机构。
5、我国的多党合作也就是多党联合执政。
6、民主党派是参政党,有权修改宪法。
7、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之一。
小试牛刀:
一党执政,多党参政
×

×
全国人大有权
“多元一体如何实现?”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子议题二
1.什么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子议题二:“多元一体如何实现?”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我国宪法规定,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
≠居住
≠高度自治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观看视频,从中提取相关信息
1955年建立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1965年建立
西藏自治区
1947年建立
内蒙古自治区
1958年建立
宁夏回族自治区
1958年建立
广西壮族自治区
关于我国的自治区,你了解多少?
子议题二:“多元一体如何实现?”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2.我国为什么要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中华民族是有着五千多年文明史的伟大民族。我国各民族共同开拓了祖国的辽阔疆域,共同缔造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2)共同书写了辉煌的中国历史,共同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共同培育了伟大的民族精神
3.我国各民族的关系
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2)民族自治机关:
人民代表大会
人民政府
(3)民族自治机关的职权:
在行使一般地方国家机关职权的同时,依法行使自治权
(4)民族自治地方与中央的关系:
中央
领导
服从
自治地方
(1)民族自治地方:
我国民族自治地方分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三级。
4.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内容?
子议题二:“多元一体如何实现?”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在行使一般地方国家机关职权的同时 ,依 法行使自治权 ,即根据本地方、本民族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特点,自主管理本地方、本民族的内部事务。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好不好,中国人民最有发言
2022年12月4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中国的民主》白皮书。
截至目前,民族自治地方行政区域的面积占到了全国总面积的64%。在2012年—2022年的11年间,内蒙古、广西、西藏、宁夏、新疆5个自治区以及云南、贵州、青海3个多民族省的地区生产总值从5.1万亿元增长到10.4万亿元。中央统战部副部长 —许又声:“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好不好、行不行,中国人民最有发言权。民族地区发展进步,各族群众过上好日子的实实在在的数据就是最好、最响亮的回答。”
《中国的民主》白皮书
广西教育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宁夏石嘴山市光伏发电站
新疆首列开往乌克兰的中欧班列
西藏使用大型机器收割青稞
内蒙古现代化挤奶设备
子议题二:“多元一体如何实现?”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5.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意义(优越性)
子议题二:“多元一体如何实现?”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① 有利于把国家的集中、统一与各民族的自主、平等结合起来;
② 有利于把国家的法律、政策与民族自治地方的具体实际、特殊情况结合起来 ;
③ 有利于把各族人民热爱祖国的感情与热爱自己民族的感情结合起来;
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符合我国国情,在维护国家统一、领土完整,在加强民族平等团结、促进民族地区发展、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等方面都起到重要作用。
知识拓展
①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自觉履行维护民族团结的义务;(意识)
②积极宣传党的民族政策;(宣传)
③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语言文字、宗教信仰; (尊重)
④勇于同破坏民族团结的言行作斗争。(斗争)
6.中学生能为维护民族团结做些什么?
“小事谁来做主?”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子议题三
子议题三:“小事谁来做主?”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例1:某城市社区推行垃圾分类,但部分居民不配合。居民委员会组织居民代表、物业、志愿者共同协商解决办法
例2:某村村民发现村内道路年久失修,影响出行。村民委员会组织全体村民召开村民会议,讨论是否修路、如何筹资等问题。
你知道居委会和村委会吗?他们跟什么制度有关?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由居民或村民分别选举产生居民委员会或村民委员会,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
(1)含义:
(2)地位:
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3)形式:
城市的居民委员会
农村的村民委员会
村委会、居委会不是基层国家政权机关,不是国家机关
7.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内容?
子议题三:“小事谁来做主?”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1.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含义、地位、组织形式?
注意:
基本政治制度
居民委员会(城市) 村民委员会(农村)
产生
决策
监督
居民委员会成员
由居民直接投票选举产生
村民委员会成员
由村民直接选举产生
凡涉及居民切身利益的重要事务,要提请居民会议讨论决定;
村民可以通过村民会议等形式,参与本村公共事务
和公益事业的决策与管理;
居民委员会实行办事公开制度,定期向居民会议汇报工作,接受居民监督。
村民制定自治章程或村规民约,规范村委会和村民的行为。
2.基层群众自治的内容?
子议题三:“小事谁来做主?”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30
①有利于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
②推动社会主义民主建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3.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意义
子议题三:“小事谁来做主?”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课堂小结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我国的政党制度、地位
我国形成了怎样的爱国统一战线?
多党合作的基本方针
人民政协的性质、主题、职能
政党制度的意义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含义、地位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内容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意义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含义、地位、组织形式
居民自治和村民自治的内容
实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意义
课堂小结
当堂训练
当堂训练
1.我囯为了实现民族平等、保障少数民族合法权利而实行的基本政治制度是(   )
A.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C.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D.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A
当堂训练
2.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们要健全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制度体系,加强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保障”。这里的政治制度体系包括( )
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②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③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④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D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fine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