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43张PPT)第3节 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八年级物理下册 人教版(2024新版)第十章——浮力10.3 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第1课时 物体的浮沉条件1.知道物体的浮沉现象,能从受力分析的角度判断物体的浮沉状况。2.知道物体的浮沉条件,能运用它解释浮沉现象。学 习 目 标课堂教学展示新 课 导 入气球的浮沉需要什么条件?视频中气球为什么会出现上浮和悬浮?除了上浮和悬浮,还有哪些浮沉现象?我们今天就来研究物体的浮沉!浮沉现象知识点一浸没在水中的木块会向上浮起浸没在水中的铁块会下沉水底GF浮F浮>GF浮GF浮课堂教学展示进 行 新 课上浮的木块最终会漂浮在水面清水加盐到一定浓度,鸡蛋悬浮GF浮F浮=GGF浮F浮=G浮沉条件知识点二由以上现象可知物体的浮沉取决于自身重力与所受浮力的关系。①当F浮>G时,物体上浮(最终漂浮)。②当F浮=G时,物体漂浮或悬浮。③当F浮物体上浮、下沉以及悬浮时,物体浸没在液体中,V排 = V物。F浮 = ρ液 g V排G= mg = ρ物 g V物上浮:F浮>G,ρ液 g V排 >ρ物 g V物,ρ液>ρ物下沉:F浮ρ液 g V排 <ρ物 g V物,ρ液<ρ物悬浮:F浮=G,ρ液 g V排 =ρ物 g V物,ρ液=ρ物物体漂浮时,物体部分浸没在液体中,V排 < V物。F浮 = ρ液 g V排G= mg = ρ物 g V物漂浮:F浮=Gρ液 g V排 =ρ物 g V物ρ液>ρ物沉底:F浮ρ液 g V排 <ρ物 g V物ρ液<ρ物物体沉底时,物体浸没在液体中,V排 = V物。G=F浮+F支从密度的角度分析,物体的浮沉条件为:①当ρ液>ρ物时,物体上浮或漂浮。②当ρ液=ρ物 时,物体悬浮。③当ρ液<ρ物时,物体下沉。1.关于浮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上浮的物体一定比下沉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B. 沉在容器底部的物体一定不受浮力C. 在水中上浮的物体在煤油中可能悬浮D. 没入水中的物体在水中的位置越深受到的浮力越大C课堂教学展示随堂演练2.如图所示,将两个小球放入水中,A球漂浮在水面上(部分露在水面以上),B球下沉至容器底(对容器底有压力)。已知A、B两球体积相等。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球所受浮力大于B球所受浮力B.A球密度大于B球密度C.A球的重力大于B球的重力D.A球所受浮力小于B球所受浮力D3.质量相等的甲、乙、丙三个实心小球,放入水中后,甲球漂浮,乙球悬浮,丙球下沉,位置如图所示,则( )A.F甲<F乙<F丙B.ρ甲>ρ乙>ρ丙C.V甲<V乙<V丙D.G甲=G乙=G丙D上浮F浮>Gρ液>ρ物下沉F浮ρ液<ρ物漂浮F浮=Gρ液>ρ物悬浮F浮=Gρ液=ρ物课堂教学展示课堂小结浮沉条件沉底F浮ρ液<ρ物G=F浮+F支拓展延伸一块蜡漂浮在水面上,若将蜡水面以上的部分切去,则剩余的部分( )A.上浮 B.下沉C.悬浮 D.无法确定其浮沉情况Aρ蜡<ρ水1.从课后习题中选取;2.完成学法大视野相关题。课后反馈总结布置作业如图,将新鲜的鸡蛋分别浸入盛有水和浓盐水的容器中,观察鸡蛋在容器中的位置。(见教材P57)解答:鸡蛋在清水中下沉,在浓盐水中悬浮或漂浮。课后反馈总结想 想 做 做3.某一木块的体积为200cm3,密度为0.8×103kg/m3。把它浸没在水中后放手,为什么木块不能悬浮在水中?木块最终漂浮在水面上静止时,浸在水中的体积有多大?(见教材P60)课后反馈总结动手动脑学物理解答:木块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F浮=ρ液gV排=1.0×103kg/m3×10N/kg×200×10-6m3=2N,木块的重力:G =ρ木gV木=0.8×103kg/m3×10N/kg×200×10-6m3=1.6N,因为木块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所以上浮,而不能悬浮在水中。漂浮时,F浮′=G=1.6N,4.体积为120cm3的一块固体,重1.8N,放在密度为1.1×103kg/m3的盐水中为什么会下沉?当固体浸没在盐水中静止时,容器底部对它的支持力有多大?解答:固体浸没在盐水中时受到的浮力:F浮=ρ液gV排=1.1×103kg/m3×10N/kg×120×10-6m3=1.32N。因为固体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所以下沉。固体静止在容器底部时,浮力、容器底部给固体向上的支持力与固体重力平衡, F支=G-F浮=1.8N-1.32N=0.48N。10.3 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第2课时 浮沉条件的应用学 习 目 标1.知道轮船、潜水艇、热气球、飞艇、密度计的工作原理。2.通过浮沉条件的实际应用,了解物理知识在生产、生活和社会中的应用。 早在殷商之前,我国古代人民对浮力就有深入的观察,到殷商时已由制独木船发展到用木板组成大的船体,这是我国最早的木船。芦湖独木舟课堂教学展示新 课 导 入轮船知识点一钢铁的密度远大于水,用钢铁制成的轮船为何浮而不沉。课堂教学展示进 行 新 课原理:把密度比水大的钢材制成空心状,使它能排开更多体积的水,增大可利用的浮力。轮船的大小通常用排水量表示,排水量即轮船装满货物时排开水的质量。排水量=船自身质量+满载时货物的质量,即m排=m船+m货。原理:潜入水中的潜水艇,排开水的体积不变,始终等于潜水艇的体积,受到的浮力也始终不变。通过对水舱进行注水和放水来改变自身重力,从而调节潜艇的上浮和下潜。潜水艇知识点二气球和飞艇知识点三原理:在气球和飞艇的气囊里充入密度小于空气的气体,然后通过充气或放气来控制体积变化实现升降。密度计知识点四用途:用来测定液体密度的仪器原理:密度计在任何液体里都是呈漂浮状态,所受浮力大小不变等于自身重力,由F浮=ρ液gV排=G可知,液体密度越大,密度计露出液面部分越多,所以密度计的刻度是上面较小而下面较大(上小下大),密度计上的数值表示待测液体密度是水密度的倍数。1.潜水艇浸没在水中,在它下潜的过程中,关于它受到的重力和浮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重力不变,浮力不变B.重力变大,浮力变小C.重力变大,浮力不变D.重力变小,浮力变大C课堂教学展示随堂演练2.以下有关热气球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为使静止的热气球下降,必须继续给热气球中的空气加热B.为使静止的热气球下降,只需把热气球上的物体抛掉一部分C.正在匀速下降的热气球,假如有一物体从热气球上掉下,热气球将立即上升D.正在匀速下降的热气球,假如有一物体从热气球上掉下,热气球将先下降后上升D3.如图所示,把一个自制的密度计分别放入三种不同的液体中,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这个密度计在丙液体中受到的浮力较大B.这个密度计在乙液体中受到的浮力较大C.甲液体的密度最大D.丙液体的密度最小D轮船:制成“空心”增大浮力,使浮力等于船和货物的总重来实现漂浮潜水艇:改变自身重力来实现浮沉气球和飞艇:充入密度小于空气的气体改变自身体积来实现升降密度计:测量液体密度的仪器课堂教学展示课堂小结浮力的应用拓展延伸一艘轮船的排水量是10000t,它满载货物时的总质量是——————t,该船满载货物时受到水的浮力是 ——————N。若该船从大海驶入内河,船的重力大小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下同),受到的浮力大小——————,由于河水密度比海水密度小,所以它排开水的体积——————,因此轮船要 ——————(选填“上浮一些”或“下沉一些”)。(g取10N/kg)100001×108不变不变变大下沉一些F浮=ρ液 g V排1.从课后习题中选取;2.完成学法大视野。课后反馈总结布置作业橡皮泥的密度比水大,它在水中会下沉。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怎样把橡皮泥做成一条小船,使它能漂浮在水面,并能承载重物?(见教材P58)解答:将橡皮泥做成空心状,增大排水体积,增大可以利用的浮力,并能承载重物。课后反馈总结想 想 做 做1.排水量为1000t的轮船在河水中航行,满载时船及所装货物总共有多重?所受河水的浮力是多少牛?如果河水密度为1×103kg/m3,船排开河水的体积是多少立方米?g取10N/kg。(见教材P60)课后反馈总结动手动脑学物理解答:满载时,F浮=G=mg=1000×103kg×10N/kg=107NV排=m排/ρ水=1000×103kg/(1.0×103kg/m3)=103m32.测量液体密度的仪器叫做密度计。将其插入被测液体中,待静止后直接读取液面处的刻度值(图甲)。图乙和图丙是自制的简易密度计,它是在木棒的一端缠绕一些铜丝做成的。将其放入盛有不同液体的两个烧杯中,它会竖直立在液体中,由观察到的现象可以判断哪杯液体的密度大。说出你的理由。解答:丙杯液体的密度大。同一支密度计,在乙和丙中都漂浮,浮力都等于密度计的重力,乙和丙中密度计受到的浮力相等,由F浮=ρ液gV排知,排开乙杯液体的体积大,所以乙杯中液体密度小,丙杯液体的密度大。5.一个飞艇充入气体后的质量是1.5t,体积为1500m3。当装入多少货物时,飞艇能够悬浮在空中?空气的密度为1.29kg/m3。解答:飞艇受到的浮力:F浮=ρgV排=1.29kg/m3×10N/kg×1500m3=19530N飞艇的重力:G艇=mg=1500kg×10N/kg=15000N飞艇悬浮时F浮=G物+G艇则G物=F浮-G艇 =19530N-15000N=4350Nm物=G物/g= =435kg即装入大约435kg的货物时飞艇能够悬浮在空中。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