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8张PPT)第三单元运用辩证思维方法9.2把握适度原则选必三《逻辑与思维》第一课走进思维世界第二课把握逻辑要义第三课领会科学思维第四课准确把握概念第五课正确运用判断第六课掌握演绎推理方法第七课学会归纳与类比推理第八课把握辩证分合第九课理解质量互变第十课推动认识发展第十一课创新思维要善于联想 第十二课创新思维要多路探索 第十三课创新思维要力求超前知识结构第一单元树立科学思维观念第二单元遵循逻辑思维规则第三单元运用辩证思维方法第四单元提高创新思维能力对思维、逻辑思维与科学思 维的概括性介绍,也是全书 的逻辑起点主要阐述逻辑思维的基本 要求主要阐述辩证思维的方法主要阐述提高创新思维能 力的几种方法逻辑与思维2.遵循质量互变规律(2)渐与飞、连与间的关系( 3 ) 意 义(1)含义、作用1.度 (2)关节点/临界点的含义(3)与关节点(临界点)的关系( 1 ) 含 义质量互变规律理解质量互变(1)要求:正确把握事物在发展过程中量与质、渐与飞、连与 间的关系区别:含义、性质、特点、状态、结果联系:必要准备、必然结果、开辟道路、循环往复①把握分寸 (得当)②得中处之③创造条件,促成飞跃区别:状态、性质、作用、表现联系:及相互区别又相互包含(2)必要性2.适度原则( 3 ) 要 求1.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思维导图把握适度原则科 学精神:辩证思维能力:理解“适度”是质量互变规律的核心体现,学会在量变与质变的辩证统一 中把握事物的“度”。理性决策能力:通过分析“过犹不及”的案例(如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培 养基于客观规律的科学判断力。公共参与:在公共事务中(如社区治理、政策制定),理解“适度”是平衡多方利益、实现社会和谐 的关键。社会责任践行:通过“适度消费”"绿色生活”等案例,树立可持续发展的公民责任感。教 学重点:在事物“度”的范围内保持质的稳定性,质量互变规律中“度”是质与量的统一教 学难点: 度”随条件变化而调整,通过“共享单车投放量调控” "双减政策力度调整”等案例,分析“度”的情境依赖性。核心素养教学重难点温故知新 :事物发展的状态哲学原理:①事物发展的状态包括量变和质变。②事物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量变达到一定 程度必然引起质变,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质变又为新的量变开辟道 路,使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③事物的发展就是这样由量变到质变,又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 变,如此循环往复,不断前进。要 求 :遵循质量互变规律的辩证思维,把握适度原则01 适度的含义【相关链接】"水"存在的条件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 在0-100"C这个幅度内,水保持 液态不变。如果超出0-100 C这个温度范围,突破度的两个关节点或临界点(0 C 或100 C) 水就变成冰或水蒸气了。关节点或临界点 关节点或临界点100度 0度度度是一事物保持自身质的稳定性的量的限度。 (即事物的范围、幅度和限度。(2)重要性:在度的范围内,质与量相互结合、相互规定(≠相互否定)。当量的变化达到或超出定量限度时,事物就开始发生质的转化。例:声音的“度”:按普通人的听觉,0~20分贝,很静,几乎感觉不到;20~30分贝, 安静,犹如轻声絮语;40~60分贝,一般,普通室内谈话;60~70分贝, 吵闹,有损神经;70~90分贝,很吵,神经细胞受到破坏;90~100分 贝,吵闹加剧,听力受损,100~120分贝,难以忍受, 一分钟即暂时致 聋….事物质与量的统一体现在"度"中一 、适度的含义1 、 度(1)含义:2、关节点(1)含义:关节点是事物量变达到的极限, 是引起质变的节点。(2)度与关节点的关系:任何度的两端都存在着关节点或临界点,度是关节点范围内的幅 度。关节点(临界点)度关节点(临界点)请在相应位置填上关节点、度:水蒸气100°C水0C液体<0C冰>100C3、适度(1)含义:就是适当的程度。(2)区分量变与质变的根本标志:事物的变化是发生在度的范围之内还是超出度的范围。(3)遵循适度原则的原因:在度的范围之内 ,事物的质保持不变,质规定着量的运动范围和变化幅度; 超 出这个范围,事物的质就发生变化,质与量的统一就会破裂。例:“愚人吃盐”的故事:从前有个愚人,到别人家作客,吃菜嫌淡而无味。主人知道后,给他加了一点盐, 他吃了后便觉得味道很美。而后他想,味道好是因为有盐,加了那么一点点盐就那么 好吃,多加一点岂不更好吃了吗 于是,他就大吃起盐来,其结果是变涩了。蕴含的哲学道理是()C①量的积累到达一定程度必然实现事物发展②坚持对立中把握统一,在统一中把握对立③既要对前途充满信心,又要敢于面对挫折④遵循质量互变规律,精准把握适度的原则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例题. (2024 ·福建莆田 ·三模)下图漫画《人生路》(作者:小林)人生有两段路要走 一段是必须走的路 一段是想走的路必须走的路先走好 才有机会走想走的路(2024 ·河北沧州 ·模拟预测)心理学研究表明,动机强度与工作效率之间不是线 性关系,而是“倒U 型曲线” (如下图所示)关系,动机处于适宜强度时,工作 效率最佳;动机强度过低时,缺乏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工作效率不可能提高;动 机强度超过顶峰时,工作效率会随强度增加而不断下降,因为过强的动机会使机 体处于过度焦虑和紧张的心理状态,干扰记忆、思维等心理过程的正常活动。这 给我们的启示是 ( A )①在实践中掌握适度原则,把握好“分寸”②注意条件,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③应当积极创造条件,促进事物质的变化④要在动态性与渐进性的统一中把握事物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高容易一般程度最佳水平 困 难低 ← — 动 机 — → 高— 效 率 水 平 丨 > 低生活的常识告诉我们,处理事情要适当、适度,切忌走极端。比如,服药治病,剂 量 必须适当,用量过少治不了病,用量过多会造成药物中毒。又如,适当给作物施肥有 助于其生长,肥量过多反而不利于作物生长。思考:1、上述材料反映了什么道理 2、我们在处理学习与娱乐二者关系时要把握适度原则 请为自己制订一份适度娱乐的计 划 。提 示 :1、 这反映了凡事要适度,过犹不及,我们要把握适度原则。要适当、适度,切忌走极 端,否则事与愿违。2、高中生的学业负担较重,适度娱乐,可以放松身心,陶冶情趣,开阔视野,促进学习 ,但如果过度娱乐,则可能耽误学业,影响身心健康。因此,我们要把握好学习与娱乐的关系,找到学习与娱乐的度,制订自己的适度娱乐计划。探究与分享202 掌握适度原则二 、掌握适度原则1、掌握适度原则的必要性:为了保持我们所需要的事物特定的质,应当把事物的变化控制在度的范围内,防止过犹不及。2、适度原则的含义:从思维方式上说,适度原则就是要在“度”的范围内寻求和把握事物发展的适当程度的原则。适 当就是幅度“得当 ”, 而不是“失当”。冷冻室目的:速冻温度:-16℃~-26℃ 可存放较长时间冷藏室目的:保鲜温度:2℃~10℃喂饭我包了我 包 了穿衣我包了穿袜子我包了爱的“度”【例】服药治病,剂量必须适当,用量太少治不了病,用量过多会造成 药物中毒。又如,适当给作物施肥有助于其生长,肥量过多反而不利于作物生长。3.遵循适度原则的要 求 :(1)适度原则要求我们在思考和处理问题时把握好“分寸”, (补:防止过犹不及), 不犯极端化错误。质变有前进的、倒退的,不一定是发展。二 、掌握适度原则相关链接:折中主义折中主义是企图把对立的思想、观点和理论无原则地调和拼凑在一起的做法。① 把矛盾双方等同起来, 不分主次;② 把对立双方调和起来, 混淆是非;③ 在原则问题上模棱两可,没有自己独立的见解和坚持的立场。注意:"得中"≠折中主义●例如:二元论主张世界有意识和物质两个独立的本原,强调物质和精神是同等公平地存在的。它是一种无原则的思维方式,是形而上学思维方式的表现形式。特征 和表现含义实质1949年,经过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国民党的势力仅仅龟缩在长 江以南的地区。国民党当局打着和谈的名义,妄图积蓄力量,伺机反扑。为 了彻底推翻蒋家王朝,建立社会主义的新中国,中国共产党提出“打过长江 去,解放全中国”的口号。毛泽东在他的诗中写道: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 可沽名学霸王”。应该趁现在这敌衰我盛的大好时机,痛追残敌,解放全中 国。不可学那贪图虚名,放纵敌人而造成自己失败的楚霸王项羽。> 思考:上述情境对我们掌握适度原则有何启示 误区:适度原则就是在任何时候都不要超过事物的度适度原则就是在任何时候都不要超过事物的度吗 二 、掌握适度原则3.遵循适度原则的要 求 :(3)要改变我们不需要的事物的特定的质就要积极创造条件,促成 事物质变: (不能限于“得中”)①积极创造条件,促进事物量的变化,并使其向度的边缘不断发展, 使该物转化为他物。②量变已达到一定程度时,我们要积极促成事物的质变,使其达到我 们所期望的存在状态。内容 要求错误倾向把握好“分寸 ”, 防止过犹不及 要在“度”的范围内寻求和把握事物发展的适 当程度的原则。适当就是幅度“ 得 当 ”,而不 是“失当”。适度原则要求我们在思考和处理 问题时把握好“尺寸”把握不好“尺寸”, 犯极端化错误需要“得中 ”, 积极地认识和推动事 物发展到最佳的状态 适度思维是“得中”而处之的思维。“中”是 不偏不倚,无过与不及。“得中”是把持有度, 合适且正好形而上学的折中主义思维方式不限于“得中 ”, 积极创造条件,促成 事物的质变 要改变我们不需要的事物的特定的质,就要积 极创造条件,促成事物的质变优柔寡断,贻误时机小结:把握适度原则的要求原理(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①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②质变又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使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③事物发展就是这样由量变到质变,又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 如此循环往复,不断前进。方法论:①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脚踏实地,埋头苦干, 重视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②在量变已经达到一定程度、只有改变事物原有的性质才能向前发展 时,要果断地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把握适 度原则认识质 量互变 规律回忆旧知识(反对激变论) (反对庸俗进化论)原理(主要内容):> 任何事物都是质与量的统一体> 量变和质变事物变化发展的两种基本状态:①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前提。②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体现并保存量变的成果,并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③事物的矛盾运动表现为量变与质变及其相互转化。方法论①:以统一性的观念正确把握事物发展过程中的量变与质变、渐进性与飞跃性、连续性与间断性的关系。方法论②: 防止过犹不及。把握好“分寸”,不极端化遵循适度原则 → 需要“得中”,保持最佳状态不限于“得中”,创造条件促成事物质变 LOGiC认识质 量互变 规律把握适 度原则联系新知识度和关节点的含义坚持适度原则适度原则的必要性适度原则的含义如何遵循适度原则课堂总结把握适度原则适度的含义掌握适度原则典题示范、( 2 0 2 4 高考 · 山东)古代有一种“欹器”,呈梭形,以绳穿之,悬于两杆之间。当里面 空着时,器皿是斜的;注水至六分时,竖直而立;水逾七分,则发生倾覆。正所谓," 虚则欹、中则正、满则覆”。厨师恰当把握火候,才能烹饪出美味佳肴。医生准确把握 剂量,才能让药品发挥效用。在工作中把握好“度”,才能掌握主动、取得实效。下列 判断正确的是()①探求注水量与欹器状态之间的因果联系运用了求异法②从把握火候、把握剂量到把握好“度”的推理属于或然推理③ “中则正”说明维持事物质的稳定性需要把持有度④从事物个性中抽取“度”的共性,上升到了思维具体A.①③ B.①④ C.②③D.②④【详解】共变法。如果被考察的现象a在发生某种程度变化的各个场合中,只有一个因素A有量的变化 ,而其他因素都不变,那么,这唯一发生变化的因素A与被考察的现象a有因果联系。当里面空着时,器皿是斜的;注水至六分时,竖直而立;水逾七分,则发生倾覆。探求注水量与欹器状态之间的因果联 系运用了共变法,不是求异法,排除①。从把握火候、把握剂量到把握好“度”的推理是不完全归纳推 理,属于或然推理,②正确。在工作中把握好“度”,才能掌握主动、取得实效。 “中则正”说明维持 事物质的稳定性需要把持有度,坚持适度原则,③正确。思维抽象是指从多样性统一的事物整体中抽取某一方面的本质规定,或者从其个性中抽取共性的思维活动,④错误。(2023 · 湖南统考) 2023年3月5日,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今年发展主要 预期目标。 一个年度的发展目标,实际上是由多个具体目标集合而成的一个有 机整体。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既追求“质”、也追求“量”的整体目标。此前 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明确提出, “更好统筹经济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 长”。坚持以质取胜,以量变的积累实现质变,这正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然 要求。以上论断体现的辩证思维道理是( )①做好量的积累,才能实现事物的质变,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②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突出辩证思维的整体性,排斥局部的独立性③综合是分析的基础,分析是综合的先导,制定发展目标要既见 “树木”又见 “ 森 林 ”④任何认识对象都是由它的各个要素、各种联系构成的有机整体,统筹发展需 树立全面观点A.①② B. ①④ C.②③ D.③④【详解】①:统筹经济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体现了以量变的积累实现质变做好量的积累,以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①观点符合题意② :整体性是辩证思维的重要特征,辩证思维强调整体性但不排斥局部的独立性,②错误。③:分析是 综合的基础,综合是分析的先导,③说法错误。④ :一个年度的发展目标,实际上是由多个具体目标集合而成的一个有机整体,体现了经济社会发展是 由各个要素、各种联系构成的有机整体,需树立全面观点,④观点符合题意。3. (2023 · 福建 · 统考三模)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我国人口政策不断调整。 2014年,实行“单独二孩”人口政策;2021年6月,实行全面放开三孩政策。 最近,深圳杭州、温州等地一改以往超生处罚政策,发放家庭生育补贴。我 国人口政策调整( )①体现了全局观念,综合考量人口政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②把握了适度原则,坚持折中主义循序渐进变革现行人口政策③遵循了唯物史观,自觉遵循社会发展规律搞好人口发展工作④坚持了问题导向,及时调整生产关系以适应社会生产力状况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4. 心理学中有很多倒U型曲线,例如,当你试图说服一个人,说服次数与说服效果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这体现 了 ( )A. 说服效果不好时,需要不断增加说服次数B. 量变必然引起质变,在说服中需要把握好频率C. 说服次数过少和过多时,效果水平都比较低,要坚持 适度原则D. 防止“过”和“不及”就能够让我们的人际交往事半 功倍说 服 效 果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