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4张PPT)第十课诉讼实 现公平正义第二框 严格遵守诉讼程序第一目:起诉与应诉第二目:审理与判决生争议。(民事诉讼)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①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自己所享有或依法由自己管理、支配的民事权益受到 侵害或与他人发②或者认为 侵犯其合法权益 (行政诉讼) , 可 以向 人民法院提出诉讼请求,要求人民法院予以审判。(3)原则: 民事诉讼与行政诉讼均实行“不告不理”的原则。它有两层基本含义:①原告起诉是人民法院开启审判程序的先决条件,②人民法院审理的范围应仅限于原告的起诉范围注 意 :起诉是以书 面为 原 则 、口 头为例外。(书写诉状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起诉)(1)地位: 起诉是诉讼程序的第一步(2)含义:俗称“告状”一 .起诉与应诉1.起 诉(4)管辖制度P92 二段①起诉应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出。②我国法院的分类:我国人民法院分为基 层人民法院、 中级人民法院、高级人民法 院和最高人民法院四级 (主体部分) , 此 外还设有军事法院、海事法院、知识产权 法院和金融法院等专门人民法院。③作用:人民法院系统内部有明确的管辖 分工,确保案件获得公正、及时审判。基层人民法院(设于县、自治县、不设区的市、市辖区)中级人民法院(设于地、市、自治州)高级人民法院(设于省、自治区、直辖市)最高人民法院(设于首都北京)一、起诉与应诉一般地域管辖的划分如下:民事诉讼:多由被告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行政诉讼:多由最初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刑事诉讼:多由犯罪地的人民法院管辖。诉讼法规定了管辖制度。其中, 上下级人民法院之间受理第 一 审案件的分工和权限为级 别管辖, 同级人民法院之间受理第 一 审案件的分工和 权限为地域管辖。P92相关链接 级别管辖、地域管辖级别管辖 地域管辖 解决 问题 在上下级人民法院之间确定管辖权 (审判权的纵向划分:确定哪一级) 在同级人民法院之间确定管辖权 (审判权的横向划分:确定哪个地区) 一般 原则 ①基层人民法院:大多数普通案件 ②中级人民法院:全市重大影响的案件等 ③高级人民法院:全省重大影响的案件等 ④最高人民法院:全国重大影响的案件 以及跨行政区域重大行政、民事和刑事案 件等(由最高人民法院作为第一审管 辖的民事案件实行一审终审,不能上 诉 ) 。 ⑤此外还设有军事法院、海事法院、 知识产权法院和金融法院等专门人 民法院。 ●民事诉讼:多采取“原告就被告”即 由被告所在地法院管辖的原则; ①因不动产提起的诉讼,由不动产所在地 法院管辖。 ②因合同纠纷提起的诉讼,由合同履行地 或被告住所所在地法院管辖。 ●行政诉讼:多以最初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 行政机关所在地确定管辖; ●刑事诉讼:多由犯罪地的法院管辖。 注 意 :省部级干部职务犯罪,从起诉到受审实行异地管辖。法院对于诉讼案件同时实行级别管辖和地域管辖一、起诉与应诉2.登记立案:我国实行立案登记制(1)内容:对符合法律规定的起诉,人民法院应当予以登记立案。(起诉不 一定立案)立案登记后,诉讼即告开始,起诉的一方称为原告,被诉的一方称为被告,诉讼进入第吉 亡知识拓展: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制定的《关于人民法院登记立案若干问题的规定》, 人民法院应对起诉、自诉状一律接收,并出具书面凭证注明收到 日期。对于符合法律规定的起诉、自诉,法院应当场予以登记立案。【拓展】起诉的必备条件:1.起诉者是与案件有直接利 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它 组 织 ;2.有明确的被告, 具体的诉符合 — → 当场立案/诉讼成立不符合 — → 不立案/诉讼不成立一律 接收起诉>被告不提交答辩状的 ,不影响人民法院审理案件。在这一阶段,人民法院还要确定开庭审理时间,并通知双方当事人。→发送传票人民法院登记立案后,要将原告提交的起诉状副本当在规定的时间内提出答辩状,再由人民法院把答辩事实和理由:(写明答辩的事实依据和法律依据,应针对原告、上诉人、申诉人,即被答辩人提出起诉、上诉、申诉所依据的事实、法律和所提出的主张陈述其不能成立的理由。)此致泰来县人民法院答辩人:(签名或盖章)年 月 日答辩状的格式及要求答辩状答辨人: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民族、文化程度、工作单位,住址。(答辨人如为单位,应写明单位名称、法定代表人姓名及职务、单位地址)被答辩人: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民族、文化程度、工作单位、职业、住址。(答辨人如为单位,应写明单位名称、法定代表人姓名及职务、单位地址)答辨人因XX (写明案由,即纠纷的性质)一案,进行答辨如下:请求事项:(写明答辨所要达到的目的)如果被告不应诉,不提交答辩状怎么办 原告起诉状答辩3、应诉答 状 副 本起诉状法院探究与分享沈某及家人在火锅店聚餐,当时下着雨,火锅店大厅地面较为湿滑,沈某不慎摔倒并致左臂骨折,入院治疗共花费2万余元。出院后, 沈某 要求火锅店赔偿。但火锅店表示,沈某聚餐当天因穿高跟鞋走路不稳 才摔倒,对受伤负有主要责任,因此只同意给付2000元的消费代金券 作为补偿。沈某对该解决方案不满意,准备起诉至人民法院。● 提起诉讼前,沈某应做哪些准备 ● 请你根据上述事实,帮沈某起草一份民事起诉状。民 事 起 诉 状原 告 : 沈 某 , 女 ,x 岁 , 汉 族 , 住 xx 区 xxX1 栋 1 单 元 1 号 。 联 系 方 式123456被告:火锅店,地址位于xx 区火锅店街1号。联系方式654321诉 讼 请 求 : 请 求 人 民 法 院 依 法 追 究 火 锅 店 侵 害 沈 某 人 身 权 的 民 事 责 任,依法判决火锅店赔偿沈某医疗费2万元、误工费5000元、护理 费2000元,康复费3000元, 共计3万元,并向沈某赔礼道歉。事实与理由:2024年5月12日,原告沈某及家人在被告火锅店聚餐, 当时下着雨,被告火锅店大厅地面湿滑,由于被告方没有及时对大厅 湿滑地面进行处理消除安全隐患,致使原告沈某摔倒并致左臂骨折, 入院治疗共花费2万元,又因摔伤不能工作还需雇人护理,共造成损失3万元。现依法提起民事诉讼,请求人民法院依法追究被告火锅店民 事 责 任 , 依 法 判 决 被 告 火 锅 店 赔 偿 原 告 沈 某 医 疗 费 、 误 工 费 、 护 理 费、康复费共计3万元,并向沈某赔礼道歉。此致XX 区人民法院附:本诉状副本2份证据和证据来源:火锅店大厅当天录像、医院诊断证明和缴费单等 。具状人:沈某2 0 2 4 年 5 月 2 0 日本信息。● 提起诉①明确被告② 写好起训③ 收集、供 ④带上相● 请你根法院在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依照法定程序和形式,在法庭上对案件进行实体审理并作出判决,这一系列诉讼活动称为开庭审理。( 2 ) 地 位 : 诉讼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审查核实各种诉讼证据,对案 情进行直接的全面调查二、审理与判决4、开庭审理(1)含义:在民事、行政诉讼中查明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到庭情况、宣布法庭纪律。全面调查案件事实,具体包括:●当事人陈诉、证人出庭作证、出示物证等证据、宣读鉴定意见和勘验笔录、审判长归纳总结等(开庭审理的重心)当事人就案件争议的有关问题阐明自己的意见,具体包括:●原告发言、被告答辩、相互辩论、辩论终结、审判长征询 各方最后意见等审判人员认定事实、适用法律、作出结论 (制作庭审笔录)当庭或择期公开宣告判决内容。●主要包括认定的事实、适用的法律、判决的理由与结果、 诉讼费用分担等(3)阶段:开庭准备法庭调查法庭辩论休庭评议宣告判决① 公 诉 人宣 读 起 诉 书;②被告人、被害人就起诉书指控的犯罪进行陈述;③讯问被告人,被害人等向被告人发问;④控辩双方向被害人发问;⑤出示、辨认证 据:1.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对任何人都不得确定有罪!2.刑事案件中,依法被逮捕的人称犯罪嫌疑人,经人 民法院依法判决的人称罪犯。1.民事、行政诉讼程序:起诉-—立案-—开庭审理2.刑事公诉案件诉讼程序:立案——侦查—-起诉(提起公诉)—-审判——执行 (公安) (检察院) (法院)开庭准备法庭调查法庭辩论休庭评议宣判提起公诉阶段(人民检察院)审判阶段(人民法院)刑事公诉案件的三个阶段侦查阶段(公安机关等)犯罪嫌疑人庭审旁听席【庭审现场】代理人席代理人席书记员审判员审判员审判长被告席原告席1.审判员即法官:法庭审理的组织者、指挥者。2.书 记 员:负责法庭记 录工作。3.法警:负责维护法庭秩序、传递证据及法庭安全。4.原告:起诉要求法院解决问题的人员,在法庭上要就自己的主张 提供证据;5.被告:被起诉人,在法庭上想方设法说明自己是无过错无责任的;6.代理人/辩护人:受原告或被告之托帮忙原告或被告讲话的人。7.证 人: 知道案件情况,由 一方当事人申请出庭,在法庭上陈述案 件事实的人。【知识拓展】法庭上的人员被告反诉是指在一个已经开始的民事诉讼(称为本诉)程序中,本诉的被告以本诉原告为被告,向受诉法院提出的与本诉有牵连的独立的反请求。 例如,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了一份买卖合同,但由于乙公司未能按时交付 货物,甲公司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解除合同并赔偿损失。 在庭审过程中, 乙公司发现甲公司在合同履行过程中也有违约行为,因此提出了反诉,要 求甲公司支付拖欠的货款。在这个例子中,甲公司是本诉的原告,而乙公 司则是本诉的被告。由于乙公司的反诉与甲公司的本诉存在牵连关系,法 院同意将两起案件合并审理。第一百一十二条人民法院对必须到庭的被告,经两次传票传唤,无正当 理由拒不到庭的,可以拘 传。 (必须到庭的被告是指负有赡养、抚育、扶 养义务和不到庭就无法查清案情的被告。)我国实行公开审判制度。人民法院审理案件, 除涉及国家秘密、个人隐私、商业秘密,未成 年犯罪及其他法律另有规定的情形外, 一律公 开进行,允许公民到庭旁听,允许新闻记者采 访报道。④ 有 利 干 左 社 △ 上 並 及 注 律 知 识>法庭宣告判决之后,诉讼就到此结束了吗 ①公开审判是社会主义民主在诉讼中的体现②公开审判有利于促进司法公正。③有利于及时解决纠纷。探究与分享93页意义>思考:向谁上诉 有无上诉期限 上一级人民法院上诉期限:P89① 民事和行政诉讼:不服判决是 15日,不服裁定是10日② 刑事诉讼:不服判决是10日, 不服裁定是5日;5、上诉与二审程序①一审结束后,除法律规 定的特殊情况外,当事人 不服一审裁判的,有权提 起上诉,启动二审程序。【注】: 最高人民法院的一审判决就是终审判决, 对此不能提起上诉。二审是对一审未生效裁判的重新审理。>思考:如果过了上诉期限,裁判生效后,发现错误,或 者二审裁判后认为还是错误。当事人如何进行救济 ②二审程序是人民 法院审理上诉案件 的程序,二审裁判 是终审裁判。(两审终审制)①一 审结束后,当 事人不服一审裁判 的,有权提起上诉, 启动二审程序。5、上诉与二审程序【注意】:审判监督程序是纠正生效裁判(裁定、判决)错误的特殊补救程序,不是审理案件的必经程序。通过审判监督程序对案件进行再审, 并非每个案件的必经程序,而是 具有事后补救性质的非常规纠错和救济手段。 目的是对生效裁判中的 错误予以纠正,以确保人民法院裁判结果的公正性与合法性,进而维 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②二审程序是人民 法院审理上诉案件 的程序,二审裁判 是终 审 裁 判。(两审终审制)③法律还规定了审判 监督程序,用于纠正 生效裁判的错误。(再审程序)① 一 审结束后, 当事人不服一审 裁判的,有权提 起上诉,启动二 审程序。6、再审(审判监督程序)(1)一审 :法院对案件的最初一级的审判。在我国,普通的第一审案件由基层人民法院管辖,但是性质较严重、问题较复杂、影响较广的第一审案件, 按其不同程度,分别由中级人民法院、高级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法院管辖。最高人民法院的第一审就是终审。(2)二审 :上级法院按上诉程序对下级法院的第一审案件所作的审理。我国 实行两审终审制,第二审就是终审。( 3)再审:再审是为纠正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错误判决、裁定,依照审判监 督程序,对案件重新进行的审理。 【再审≠二审】(4 ) 终 审 :法院对案件的最后一级审判。我国实行两审终审制,最高人民法 院的第一审也是终审。一审、二审、再审、终审的区别知识拓展1: 起诉≠上诉。上诉有期限,是向一审判决的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2: 二审≠再审。二审是对一审未生效裁判的重新审理; 再审是对一审或二审已生效裁判 的纠错。 (再审的提起时间:民事和行政诉讼在判决、裁定发生法律效力后6个月内提 出;刑事诉讼是在刑罚执行完毕2年内提出)3: 二审法院根据不同情形,可分别作出驳回上诉、维持原判、依法改判、 撤销或变更裁 判、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审等处理。4: 最高人民法院的一审判决同时就是终审判决,对此不能提起上诉。5: 上诉(一审未生效的判决或裁定)≠申诉(已生效的法律判决或裁定)≠抗诉(主体是各级人民检察院)易混易错知识拓展:少年法庭为了对未成年被告人进行特殊保护,我国设立了专门审理未成年刑事案件的少年法庭。少年法庭主要审理被告人在实施被指控的犯罪时不 满18周岁的案件、被告人在实施被指控的犯罪时不满18周岁并被指控为 首要分子或者主犯的共同犯罪案件。根据未成年人的生理、心理特点, 少年法庭在审判方式方法上注重疏导、寓教于审、惩教结合。注意:在刑事诉讼中,被告人不满 十八周岁的一般不公开审理。再审(纠错重审)上诉---二审 (终审裁判)开庭审理(一 审)法庭 辩论立案开庭 准备应诉法庭 调查起诉(第一步)诉讼程序宣告 判决休庭 评议3.被告不提交答辩状,会对审理带来不利影响。被告不提交答辩状,不影响法院审理案件。4.当事人不服一审裁判的,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5.任何案件都应公开审理。 X1.起诉可以向任何法院提出。起诉应向有管辖权的法院提出。2.对于起诉案件,人民法院应当当场予以登记立案对符合法律规定的起诉,人民法院应当当场予以登记立案。人民法院审理案件,除涉及国家秘密、个人隐私及其他法律另 有规定的情形外, 一律公开审理,允许公民到庭旁听,允许新 闻记者采访报道。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