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认真对待民事权利与义务 课件-2025年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二法律与生活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1认真对待民事权利与义务 课件-2025年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二法律与生活

资源简介

(共38张PPT)
1.1认真对待民事权利与义务
案件一:王永强刺杀刘文经一案。
王永强一家为了给孩子看病,欠了村霸刘文经的高利贷。 为了讨债,刘文经用狗链把王永强拴在门口, 多次非礼 王永强的聋哑妻子,甚至威胁动刀行凶。恐惧绝望之中, 王永强拿起一把剪刀乱捅,致村霸重伤,后不治身亡。
被判了十年刑期。不过所幸,最终检察院最终找到了关 键的证据,证明了王永强是被黑社会的头目先行攻击, 他只是出于自卫而还击,没有故意杀人的动机,被判正 当防卫,无罪释放。
大年初一全国上映
什么是法律 是天理是国 法 是人情,我不相信没有天理 的国法,我也不相信 人情的天理。
什么是法律
是天理是国法是人情
我不相信没有天理的国法
我也不相信没有人情的天理
最高人民检察院新媒体
该案件原型:昆哥反杀案和“刺死辱母者”于欢案。
2018年昆山龙哥反杀案:龙哥用生命,让正当防卫法进步十 年
于欢案二审宣布宣判,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认定于欢属防
卫过当,构成故意伤害罪,判处有期徒刑5年。
案件二:张贵生见义勇为一案。
电影中故事线之一张贵生的见义勇为案,张贵生 本是一名公交车司机,因为车上一个女生被猥亵,
张贵生见义勇为结果将猥亵女生的渣男打成了重 伤 ,因此张贵生以故意伤害罪被判刑三年,也因 为此事,张贵生的妻子病倒了,女儿在学校老是 受欺负。最终张贵生在上访的途中出了车祸死了。 但所幸最终法院撤销了判决,并为他补发“见义 勇为”奖。最终,张贵生得到了属于他要的公平 正义,和褒奖。
在最高检建议下,永恩制人民政府根据顶通为人员奖励和保护办法》之规
定,追授张贵生“见义勇为市民”称号。其子女将在基本生活、教育、就业等方面
享受相关政策优惠。
sugestedby the supemepeblapocratoate the rongenMindngPeslenment awarded
还是好大学实
怎么能巴篇呢 你老是大学大 学的,你要不去,这大学我宁
那好吧,我再去最后一次。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八十三条规定,侵害自然人人身权益造成严重精神损害的,被侵权人有权请求精神损害 赔 偿。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八十四条规定,侵害, 财产损失按照损失发生时的市场价格或者其他合理方式计算。
由此,校园欺凌事情中的受害学生受到人身损害的,可以向侵权人主张赔偿责任,也有权请求精神损害赔偿。 如财产受到损害的,有权向侵权人主张受损财产的赔偿责任。
案件三:韩明儿子韩雨辰一案。
因为制止校园霸凌,韩雨辰打伤了教导主任 的儿子,面临治安立案的风险。 一旦立案, 韩雨辰可能再也不能在他所在的那所重点学 校读书。更重要的是, 一旦被立案,影响的 是伴随韩雨辰一生的是非观和正义感。对于 韩雨辰来说,这个看似不大的案件,影响的 其实也是他的一生。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七十九条规定,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营养费、 住院伙食补助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造成残疾的,还应当赔偿辅助器具 费和残疾赔偿金;造成死亡的,还应当赔偿丧葬费和死亡赔偿金。
张科等人的校园霸凌行为被查实,学校给予张科等人记大过、记过警告等处分。
公安机关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对张科的监护人 予以训诫 , 责令其接受家庭教育指导。
campus bullying conducted by Zhang Ke along with hisgroup wasJound out The school gave them
欺凌者需承担哪些法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六条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 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一千元以下罚款:
(一)结伙斗殴的;(二)追逐、拦截他人的;(三)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的;
(四)其他寻衅滋事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 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一)恐吓或者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二)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三)捏造事实诬告陷 害他人,企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处罚的; (四)对证人及其近亲属进行威胁、侮辱、殴打 或者打击报复的; (五)多次发送淫秽、侮辱、恐吓或者其他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六)偷窥、偷拍、 窃听、散布他人隐私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三条规定,殴打他人的,或者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五日以上十
日以下拘留,并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并处五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罚款:
(一)结伙殴打、伤害他人的;(二)殴打、伤害残疾人、孕妇、不满十四周岁的人或者六十周岁以上的人的;
(三)多次殴打、伤害他人或者一次殴打、伤害多人的。
行政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十二条规定,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违反治安管理的,从轻或 者减轻处罚;
尽管大多数校园欺凌事件中欺凌者为未成年人,但部分严重的欺凌行为仍有可能构成刑事犯罪,其
可能涉及的罪名包括:故意伤害罪、故意杀人罪、抢劫罪、寻衅滋事罪等。
根据《刑法》规定,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
则属于相对负刑事责任的年龄,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 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 应当负刑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十一)》下调了未成年人犯罪的法定最低刑事责任年龄。对已满十 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 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第一课在生活中学民法用民法 第二课依法有效保护财产权
第三课订约履约诚信为本
第四课侵权责任与权利界限
第五课在和睦家庭中成长 第六课珍惜婚姻关系
第七课做个明白的劳动者
第八课自主创业与诚信经营
第九课纠纷的多元解决方式 第十课诉讼实现公平正义
第一单元
民事权利与义务
第二单元 家庭与婚姻
第三单元 就业与创业
第四单元
社会争议解决
民法
劳动法
诉讼法
教材知识脉络
高中教释书
思想 政治
选择性必修2
法律与生活
第一单元民事权利与义务
第一课在生活中学民法用民法
透视民法与民事法律关系



《民法典》第34条规定:1周岁以内,婴儿的父亲不得向母亲 提出离婚,但母亲提出离婚或者法院认为确有必要受理父亲离 婚请求的,不在此限。
《民法典》规定:8岁是一个很重要的年龄分界线,把未成年人分 成两个阶段:8岁前为完全无民事行为能力人,8岁以后,为限制 民事行为能力人。
人的一生法律关系大全
《民法典》第十六条:“涉及遗产继承、接受赠与等胎儿利益 保护的,胎儿视为具有民事权利能力。但是,胎儿出生时为死 体的,其民事权利能力自始不存在。 "
14岁是一个十分重要也很危险的年龄。因为从这一岁数开始,人们将可能 为自己的行为承担行政法、刑法上的责任。根据《刑法》第十七条规定,
14—16岁属相对刑事责任年龄,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 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0-1岁
8岁
14-16岁
0岁以下
此时,你有资格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副主席(《宪法》 第七十九条规定)。
《民法典》1047条规定,从20岁开始,女性获得了结婚的权利能力。 在婚姻领域,男性比女性要迟两年到22岁才获得结婚的权利能力。
除非另有规定,女性公务员到了这个年龄,就该退休了(《公 务员法》规定)。而男性公务员可以比女性多干五年。
18岁
20-22岁
45岁
55-60岁
60-75岁
到了18岁这个年龄,就属于成年人了。享有广泛的公民权利
人的一生法律关系大全
75岁以上
死亡
一、透视民法与民事法律关系
1、民法的作用
(1)民法为我们的一生提供了坚实的法律保障,与 每个人的一生密切相关。P2前言第一行
(2)民法在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衣食住行、生老 病死、就业创业无不需要民法的规范。P2-2第一行
(3)民法典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法典”命 名的法律,是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大成 果,能够更好保障人民的合法权益。P2最后
(4)开创了我国法典编纂立法的先河,具有里程碑 意义,被称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 P3链接-2最后
一、透视民法与民事法律关系 P2倒数第二行
2.民法调整的范围(含义) 民 法 :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
(1)平等主体:民事主体的法律地位平等,即不能强制、命令别人做什么。
若题干表示为“国家机关强制、命令某人做什么”,则不归民法管,民法
强调的是平等。
比如:行使公权力、收税、罚款不归民法,若是与买卖贷款有关,则归
民法管。
常见的坑:恋爱关系;行政法律关系;刑事犯罪;国家赔偿(行政/刑事)。
思辨训练:下列情形中适合民法调整吗
1.张某与前妻因为离婚产生的财产纠纷。 √
2.李某拒绝缴纳交警罚款金额。×
3. 小米在微信朋友圈辱骂班上某同学。
4.某老师因违反疫情防控相关规定被行政主管部门通报批评。×
和非法人组织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
2.民法调整的范围(含义)
(2)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 >自然人:生物意义上的人(你我他)。
> 非法人组织:是 指不具有法人资格,但能够依法以自己的名义从事民 事活动的组 织。 如: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等
> 法 人:是指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 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
营利法人 非营利法人 特别法人
一 、透视民法与民事法律关系
政府机关、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等
有限责任公司、 股份有限公司等
公立学校、 公立医院等
P3名词点击
注意:其他关系【如恋爱关系、好意施惠关系、行政关系、劳动关系、犯罪(刑事法律 关系】民法不调整
生命、健康、姓名、肖像、名誉、隐私等人格利益
配偶关系、父母子女关系等
物权、债权、知识产权
借贷、继承、转让、赠与等
2、 民法的含义(民法调整的范围)
(3)民法调整的内容是: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
人身关系
财产关系
[
人格关系
身份关系 财产所有 财产转移
民事 法律
关系
P5相关链接
1. “高空抛物何时休 胎儿是否享有继承权 个人隐私如何保护 冲动离婚30天内可撤
回……这些热门话题您了解多少 "电视节目《法官说 · 民法典》自2022年1月开播以来深受观 众好评。在该节目中,权威法官以案说法,用百姓语言深度解读《民法典》。下列事项中,应 由民法调整的是( )
①交警给闯红灯的小车司机王某开出的处罚单:扣六分,罚款200元。
②张奶奶在其小区发布悬赏告示:谁带她找到丢失的小狗,2000元酬谢!
③小李给女朋友写的书面保证书:结婚后,家务小李全包。
④市教育局与某电脑公司签订的采购协议:购100台某型号电脑,总价50万人民币。 i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练一练
【 详 解 】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某市场监管
局与自然人乙之间进行办公用品买卖,系平等主体之间产生的财产关系,属于民法调整的范畴,B 正确。 A反映的是公司与其隶属的内部生产职能部门之间的关系;
C反映的是税务管理机关与自然人的行政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
D属于男女之间的恋爱关系(好意施惠)等由道德规范层次调整的社会关系,不会在当事人之间形成 民事法律关系,不属于民法的调整对象。
练一练
2.下列社会关系属于民法调整范畴的是( )
A.甲公司的生产部门与公司签订了生产责任状
B.某市场监管局与自然人乙之间进行办公用品买卖
C.丙请求税务机关退还其多缴的个人所得税
D.丁许诺其女友如果求职成功就陪其出国旅游
B
担保物权
著作权
专利权
商标权
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 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
荣誉权、隐私权
亲权、亲属权、配偶权
一、透视民法与民事法律关系 P3最后
3.民事法律关系 含 义 :就是由民法调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
财产权
民事权利
人身权
物权
债权
知识 产权
股权
人格权
身份权
所有权
用益物权
他物权
P5相关链接
①含义:民事主体参与民事法律关系,依法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 务。民事主体包括自然人、法人或非法人组织。
②类 型 :
自然人从出生时起到死亡时止,具有民事权利能力, 依法享有民事权 利,承担民事义务。
自然人根据年龄和智力状态, 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 为能力人和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法人和非法人组织自合法成立时起到终止时止,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 民事行为能力。
一、透视民法与民事法律关系
3.民事法律关系 民事法律关系的三个要素
(1)民事主体: P4-1
①民事主体
②民事客体
③民事法律关系的内容
法人组织 非营利法人(公立学校) 组织 特别法人(政府)
非法人组织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
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1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营利法人(企业)
自然人(公民)
民事
主体
4、民事关系的主体 P4
③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A.不满8周岁的未成年人;、 B.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8周
岁以上的未成年人;
C.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成
年人
注 意 :
可进行纯获利行为,其民事
行为由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
①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A.成年人(18周岁以上的自 然人)
B.16 周岁以上且以自己的
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 源的未成年人
注 意 :
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独
立进行民事行为。
②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A.8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
B.不 能完全辨认自己行
为的成年人
注 意 :
①可以独立进行与其年龄、 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活动。
②进行的纯获利行为有效。 ③其行为由法定代理人追 认后有效,不追认则无效。
【自 然 人的民事行为能力类型】
知识拓展:民事法律关系的要素 ·P4 名词点击
①民事权利:是指民法赋予的民事主体为实现某种特定利益而为或不为一定行为 的自由。 (例如:人身权、财产权)
②民事义务:是指民事主体为满足民事权利所保护的利益而依法应当为或不为一 定行为的约束。 (例如:不能高空抛物)
③民事权利能力:是指法律赋予的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依法享有民事权利和 承担义务的资格。 (有没有做人的资格—自然人从出生始到死亡止;法人、非法 人组织从合法成立时起到终止时止)
④民事行为能力:是指法律确认的民事主体通过自己的行为从事民事活动、取得
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能力。 (能不能做事的资格一受年龄、智力限制)
注意:所有的自然人都有民事权利能力,但不一定都有民事行为能力
某短视频平台主播向其粉丝索要“打赏”。中学生小明在不足两个月的时间里,将 妈妈微信钱包中的10万元陆续转账给该主播。
思考1:小明的父母能否通过法律途径追回钱款 为什么
小明未满18岁,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他的父母可以通过法律渠道追回钱款
父母不知情的情况下,初一学生小明用自己的压岁钱买了一根价值30元的冰淇淋。
思考2:小明的这一行为属于民法法律关系的范围吗
小明虽未满18岁,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但他可以独立进行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
的民事活动。
案例分析
小美仅7岁,属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但她进行的纯获利行为有效。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其民事行为可其由法定代理人如小美的父母代理实施。
5岁的小学生小美意外获得其舅舅赠予的一套房产。
思考1:这一赠予行为是否有效,为什么
案例分析
民事法律关系类型 客体
案例分析
所有权关系 物(静态)
在某离婚财产纠纷中,法院判决:某房产归女 方所有。
债权关系 行为(动态,财产流转 关系,具体行为)
在赵某与王某的债权纠纷中,法院判决:限判 决生效后十日内被告归还原告借款。
知识产权关系 智力成果、商业标记
上海市查处了两家违规使用“冰墩墩”形象的 蛋糕店。法院判决:立即停止使用使用“冰墩 墩”形象的蛋糕。
人身关系 人身利益
在某斗殴案件审理中,法院判决:被告人宁某 犯故意伤害罪,判处拘役六个月
一、透视民法与民事法律关系
(2)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指向的对象
3.民事法律关系
P4倒二
> 含义:就是民事主体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
在民事法律关系中,权利和义务既是相互对立的,也是相互联系的。往往一方 的权利就是另一方的义务,一方的义务就是另一方的权利,二者通常是对等的。
案例分析
案例一:你与某银行签订住房贷款合同,贷款80万元。说说该合同中的权利和 义 务 。
你的权利--获得银行提供的80万元贷款;义务--承担向某银行还款的义务
某银行的权利--要求你按期还款的权利;义务--向你提供80万元贷款
6、民事法律关系的内容
P4倒一
案例分析
小柯在某购物平台网购了一双价值2085元的雪地靴,收到货后发现商品质 量有瑕疵,便要求换货。卖家一口答应,但小柯寄回商品后,左等右等却等不 见新靴子。卖家甚至表示不愿意退回货款。眼见钱财两空,小柯一气之下,向 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人民法院介入调查后,小柯提供了当时保存的聊天记录。 经过查证,发现双方之前达成的换货协议成立,人民法院要求卖家立即退款, 并对卖家予以相应警告。小珂成功的维护了自己的合法权益。
请分析本案中涉及的民事法律关系的三个要素分别是什么
①主体: 小柯和卖家。 ② 客体: 雪地靴和2085元现金。
③内容: 小柯与卖家的权利与义务
小柯:享有的权利是从卖家换回一双价值2085元的无瑕疵的雪地靴或收到卖家退 回的2085元现金; 承担的义务是向卖家寄回收到的质量有瑕疵的雪地靴。
卖家:享有的权利是从小柯那里收回质量有瑕疵的雪地靴; 承担的义务是向小珂 提供一双价值2085元的雪地靴或退还2085元现金。
探究与分享
小林在放学回家的路上捡到一只皮包,里面装有票据和现金。小林和父
母商量后,准备第二天交给老师处理。当晚,电台播出一则寻物启事,失主声 明,若有人归还拾到的皮包,愿以500元酬谢。小林心想,自己捡到的皮包可 能就是这位失主的。当小林准备把皮包归还失主时,他的父母认为应当向失主 收取500元钱,可他觉得,如果收钱就不是拾金不昧了。
◆ 请你从法律和道德两个层面,评析事例中小林及其父母的观点。
《民法典》第三百一十四条【拾得遗失物的返还】 拾得遗失物,应当返还权利人。 拾得人应当及
时通知权利人领取,或者送交公安等有关部门。
第三百一十七条规定:“权利人领取遗失物时,应当向拾得人或者有关部门支付保管遗失物等支出的
必要费用。权利人悬赏寻找遗失物的,领取遗失物时应当按照承诺履行义务。"
探究与分享
① “拾金不昧”既是道德要求,也是法律义务 ( 若 据为己有则构成“不当得利”) ;
②明确特定金额作为报酬的寻物启事,在法律上构 成 “悬赏广告”, 具 有法律约束力;
③当事人小林接受或放弃报酬都是行使权利的方式, 小林父母向失主收取500元也是合法的。
( 1 ) 原 因 :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做到法治和德治相 辅相成、相互促进。
( 2 ) 体 现 :①我国民法不仅体现法治理念,而且注重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 入民事法律规范,大力弘扬传统美德和社会公德,强化规则意识,倡导契约精神 维护公序良俗。 (法中有德)
②民法强调独立人格、平等地位 ,追求权利明确、财产关系稳定与交易安全的社 会秩序,凸显了文明、和谐、平等、诚信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内容。
7、全面依法治国必须坚持法治与德治相结合
价值观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德中有法)
国家 社会
公民
社会主×
我的
安全生产
我践
解析民法基本原则



权依法决定、使用、变更或者许可他人使用自己
的姓名,但是不得违背公序良俗。姓氏体现着血缘
传承、伦理秩序和文化传统,仅凭个人喜好随意
自创姓氏的确有违公序良俗。
起名字首先你要决定姓什么,可以随父姓、也 可
以随母姓。《民法典》又增加了可以去取直系长
辈血亲的姓氏,还可以选取实际抚养人的姓氏。
决定为他们刚出生的女儿取名为
“北燕南飞”,在为女儿申请办理 户口登记时,却被当地公安机关以 该姓名违背公序良俗为由拒绝办理。 孟某认为其女儿享有姓名权,且父
母有为子女取名的自由。有人则认 为,这种取名方法不带有父母任何 一方姓氏,过于任性,与习惯做法 不符,不应提倡。
此案例说明,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不是任意
的,要遵循一定的基本原则。那么,我国民法有 哪些基本原则呢
◆ 结合生活中通常的取名方
说明理由 。
【探究与分享4】孟某、江某夫妇 点 评 :《民法典》规定,自然人享有姓名权,有
含义 民法基本原则是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和司法机关审理民事案件时应当遵 循的基本准则。 目的 确保各成员合理合法地行使权利、履行义务,调整各方之间(私人之间以 及私人与社会之间)的利益关系。 民 法 基 本 原 则 平等原则
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中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互不隶属,享有平等的 法律人格;不歧视)
自愿原则
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原则,按照自己的意思设 立 、 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自由意志)
公平原则
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公平原则,合理确定各方的权利和 义务(利益均衡)
诚信原则
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诚信原则,秉持诚实,恪守承诺
守法和公序 良俗原则
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不得违反法律,不得违背公序良俗
(公共秩序,善良习俗)
绿色原则
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
公序良俗原则是对自愿原则的限
制。虽然民法允许民事主体按照自己 的意思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 系,但是任何自由都不是不受限制的, 当事人自愿实施的行为,不得违背公 序良俗。
“公序良俗”是公共秩序与善
良风俗的简称,公共秩序是指与 社会公共利益有关的社会秩序, 善良风俗是指社会公认的道德准 则和风俗。
知识拓展
公序良俗原则
思考:以下案例是否违反民法基本原则
1.以顾客摸过衣服为由强迫购买。 自 愿
2. 父母为孩子取名“北雁南飞”,到公安部门办理户口,公序良俗
3.某老板在招工合同中写着“发生工伤或死亡概不负责”。
4.工厂距离居民区太近,引发嗓声污染和灰尘污染。
5. 某 平等 口竖着“农民工恕不接待”的牌子,拒绝农民工就餐。
6.某男子隐瞒患有重大疾病,与女方进行结婚登记。 诚实信用
绿色
公平
民法调整范围 ( 含 义 )
民事法 律关系 的三个 要素 主体
客体
即民事权利与义务指向的对象
所有权关系客体是
债权关系客体是
人身关系客体是
知识产权关系客体是
内容
即民事主体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
民事权利与义务即对立又统一
民法基本原则
坚持 与 融入民事法律规范。大力弘扬传统 美德、社会公德,倡导契约精神,维护公序良俗。强调独立人格平等地位。
民法在生活中不可或缺
主体
民事法律关系的三个要素 客体
内容
全面依法治国必须坚持法治与德治相结合
民法的基本原则及意义
透视民法与民 事法律关系
解析民法基本 原则
认真对待 民事权利 与义务
民法基本原则的内容
课堂小结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