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部分学校联考中考模拟地理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年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部分学校联考中考模拟地理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地理部分(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
1.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于2025年3月5日上午9时开幕,11日上午闭幕。大会议程包括审议政府工作报告、审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审议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等。会议期间,地球公转位置位于右图中的( )
A.甲乙之间 B.乙丙之间 C.丙丁之间 D.丁甲之间
予奉使河北,遵太行而北,山崖之间,往往衔螺蚌壳及石子如鸟卵者,横亘石壁如带。此乃昔之海滨,今东距海已近千里。(选自《沈括·梦溪笔谈·杂志一》)。读资料,据此完成2—3题。
2.该资料说明地球表面( )
A.陆地面积占71%,海洋面积占29% B.海陆处在不断运动和变化之中
C.陆地彼此相连,海洋被分割 D.海陆分布亘古不变
3.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是( )
A.极端天气 B.火山爆发 C.地球的公转运动 D.地壳变动和海平面升降
4.东南亚地区热带旅游资源丰富,吸引了世界各国游客。著名的吴哥窟位于( )
A.缅甸 B.泰国 C.柬埔寨 D.印度尼西亚
5.俄罗斯河流众多,被俄罗斯人称为“五海通航”的河流是( )
A.叶尼塞河 B.鄂毕河 C.勒拿河 D.伏尔加河
6.下列关于中东地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沟通大西洋和太平洋 B.水资源丰富
C.当地居民大多信仰伊斯兰教 D.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里海及其沿岸地区
7.美国是经济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长期以来其经济总量一直居世界首位。下列关于美国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地跨两大洲、濒临三大洋
②平原面积广大
③农业实行地区生产专业化,五大湖附近是乳畜带
④首都纽约是最大的城市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8.与北极相比,南极地区极端最低气温更低的原因是( )
①南极地区为海洋,而北极地区为陆地 ②南极地区海拔更高,气温更低
③南极地区人类活动少,温室气体排放少 ④南极地区终年冰雪覆盖,反射率强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
9. 2025年1月7日9时5分,西藏日喀则市定日县发生6.8级地震,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大量房屋倒塌。下列关于地震逃生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如果在户外,选择开阔地带避震 B.高楼撤离要乘坐电梯,可迅速逃生
C.避震时尽量寻找“救命三角” D.高楼室内可以躲到空间狭小的房间避震
我国的自然环境多姿多彩,地形多样,山脉纵横交织。下图为我国主要山脉分布图。据此完成10—11题。
10.下列关于图中山脉两侧地形区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山脉a北侧——青藏高原 B.山脉b西侧——黄土高原
C.山脉c南侧——四川盆地 D.山脉d东侧——华北平原
11.歌词“滚滚长江东逝水……”“黄水奔流向东方……”反映了我国的地势特征大致为( )
A.中部高,四周低 B.西高东低
C.西低东高 D.西北高,东南低
“高铁好高铁妙,45分钟沪杭到……”,沪杭高铁的开通,产生了“同城效应”,人们往返于不同城市,就好像生活在同一座城市一样,据此完成12—13题。
12.“同城效应”主要依赖的交通运输方式是( )
A.长江水运和海洋运输 B.航空运输和高速公路
C.高速铁路和高速公路 D.海洋运输和高速铁路
13.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是我国最大的城市群,它的核心城市是( )
A.徐州 B.宿迁 C.兰州 D.上海
2025年1月20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关于全面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对持续完善黄河流域生态大保护大协同格局作出进一步部署,加快推动黄河流域水利高质量发展,为保障国家水安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黄河力量。读图,完成14—15题。
14.关于图中地理事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黄河易发生凌汛的河段是a和b
B.①处农业灌溉用水主要来自黄河
C.②山脉东侧的宁夏平原有“塞外江南”之称
D.③山脉是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15.下列世界遗产中,能挖掘出黄河文化的是( )
A.新疆坎儿井 B.河南龙门石窟
C.广西灵渠 D.福建土楼
16.“我们新疆好地方啊,天山南北好牧场……葡萄瓜果甜又甜,煤铁金银遍地藏……”这是新疆人们赞美自己家乡的歌曲。新疆的“葡萄瓜果甜又甜”的原因是( )
A.温带大陆性气候,昼夜温差大,光照强烈 B.地下水含糖分多
C.土壤中含糖分多 D.昼夜温差小,利于植物糖分积累
川藏铁路东起四川省成都市,西至西藏自治区拉萨市,目前,成都至雅安段和林芝至拉萨段已建成通车。读图,完成17—18题。
17.下列有关川藏铁路沿途地理事物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地跨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地势起伏大 B.沿线沙漠、戈壁广布,气候干燥
C.林芝至雅安段“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 D.线路串联起了青藏高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
18.川藏铁路绝大部分路段位于青藏高原,当地建设铁路需要克服的困难主要有( )
①气候寒冷 ②缺氧 ③冻土广布 ④生态环境脆弱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中国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下图是“碳达峰与碳中和示意图”。据此完成19—20题。
碳达峰 某个地区或行业年度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到历史最高值,然后经历平台期进入持续下降的过程,是二氧化碳排放量由增转降的历史拐点。 碳中和 某个地区在一定时间内人为活动直接和间接排放的二氧化碳,与其通过植树造林等吸收的二氧化碳相互抵清,实现二氧化碳“净零排放”。
19.根据图中信息,有利于实现碳中和的生产、生活方式是( )
A.提高煤炭等能源消费比例 B.加大森林采伐力度,增加收入
C.提倡低碳环保的出行方式 D.大力发展钢铁工业等重工业
20.中国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体现了中国是( )
A.高新技术水平最高的国家 B.负责任的大国,努力应对全球气候的变化
C.维护世界和平共处的国家 D.负责任的大国,努力解决全球水资源短缺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20分)
21.【中非合作 共同发展】今年是中非合作论坛成立25周年,多年来,中国与非洲基于共同发展需求,不仅实现了资源禀赋的有效配置,而且创造了知识共享和技术转移的新范式。随着“中非达累斯萨拉姆共识”发布一周年,中非合作有望进一步释放“1+1大于2”的聚合效应,成为全球南方可持续发展合作的典范。右图为非洲气候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6分)
(1)河流甲是 ,是世界最长的河流。(1分)
(2)乙地以 气候为主,一年中有明显的 两季。(2分)
(3)在中非合作中,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主要出口 。(选填“初级农矿产品”/“进口工业制成品”)(1分)
(4)简述中非合作对非洲国家有哪些积极影响。(2分)
22.【聚焦农业 科技兴农】农稳社稷,粮安天下。2024年12月19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召开,会议强调要坚决扛牢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重任,持续增强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以加快培育和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为核心,推动粮食大面积单产提升,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读我国小麦、水稻分布图(图1)和图2,回答下列问题。(7分)
(1)小麦和水稻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图中集中产区位于 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以东,小麦、水稻集中产区的分界线大致是 一线。(2分)
(2)根据所学知识,按照图2提示,将小麦集中产区的主要自然条件补充完整。(2分)
① ;② 。
(3)为确保粮食安全,严守18亿亩的耕地红线,请你列举一条保护耕地的措施。(1分)
(4)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长期实践证明,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有力促进了粮食增产增收。你知道哪些科技应用于农业的实例?试举两例。(2分)
23.【东北振兴 生态转型】东北地区,新中国工业的摇篮,曾在共和国发展史上写下辉煌一页。然而,在改革开放大潮奔涌、东南沿海百舸争流之际,东北的脚步却慢了一些。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7分)
材料一:东北地区不仅是“中国饭碗”,也是“国之重器”。东北地区作为老工业基地,传统工业面临资源枯竭、能耗高、经济效益差等问题。从中央做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决定以来,该地区已成为又一个投资热土。
材料二:为了青山常在,东北的林场积极探索“从伐木取材到生态建设的转型”之路。图4中甲林场加强生态建设,开发冰雪旅游是其转型举措之一。
材料三:如下图。
图3 图4
(1)读图3,东北地区的地形以平原和 为主,人们常用“ ,沃野千里”来形容东北三省的山河大势。(2分)
(2)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提出合理建议。(2分)
(3)结合材料三,从气候和地形角度,简析图4中甲林场发展冰雪旅游的优势条件。(2分)
(4)假如你是东北地区的文旅推荐官,请设计一条主题推荐语。(1分)
地理部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5ABDCD 6—10CADBB
11—15BCDCB 16—20ACDCB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20分)
21.(6分)
(1)尼罗河(1分)
(2)热带草原(1分) 干湿(1分)
(3)初级农矿产品(1分
(4)为非洲国家提供资金和技术的支持;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提高居民收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任答合理的两点得2分)
22.(7分)
(1)400(1分) 秦岭—淮河(1分)
(2)①雨热(1分) ②黄土地(1分)
(3)制定法律、法规,加强土地资源的管理和保护。(列举合理的一条得1分)
(4)无土栽墙;温室大棚;育种技术(杂交、太空育种);机械化;灌溉技术等。(任答合理的两点得2分
23.(7分)
(1)山地(1分) 山环水绕(1分)
(2)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升级;加大科技投入,引进先进设备;开发新能源等。(任答合理的两点得2分)
(3)气候:冬季寒冷漫长,降雪量大,雪质优良,满足冰雪活动需求。地形:山地丘陵广布,坡度适宜滑雪场建设。(合理即可,2分)
(4)雪域林海,工业史诗——在东北,触摸冰火两重天的传奇!(合理即可,1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