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部编版 八下第二单元理解权利义务 判断题专练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判断题(共60小题)1.拒绝盗版是保护知识产权,是尊重创造、保护创新。( √ )(判断对错)【解答】依据所学知识,知识产权是权利人依法就作品、发明创造等智力成果或者商标、地理标志等工商业标记享有的专有性权利。保护知识产权就是尊重创造、保护创新。创新的时代,既要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又要学会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故题干说法正确。故答案为:√。2.保护知识产权就是尊重创造、保护创新。 √ (判断对错)【解答】依据教材知识,公民的智力成果受法律的保护,保护知识产权就是尊重创造、保护创新;创新的时代,我们要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要学会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善于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知识产权。故答案为:√。3.老张出租自己的房屋并收取相应租金,是行使财产权的体现。 √ (判断对错)【解答】本题考查财产所有权。公民可以通过合法方式取得财产,并依法占有和使用,获得收益和进行处分。题干中老张出租自己的房屋并获得租金,行使了财产的收益权。故题干说法正确。故答案为:√。4.小长假里,很多人选择去“网红景区”打卡,还有人录制有趣的宣传景点小视频上传网络,这说明个人隐私被侵犯。 × (判断对错)【解答】本题考查隐私权。很多人选择去“网红景区”打卡,表明网络让信息传递和交流变得更加方便迅捷,并没有侵犯个人隐私。题干说法错误。故答案为:×。5.社会经济权利是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 × (判断对错)【解答】本题考查人身自由权。依据教材知识,人身自由权是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故题干表述错误。故答案为:×。6.人身自由是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 × (判断对错)【解答】人身自由权是公民的一项重要的人身权利,是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没有人身自由其他自由权利就难以享有,只有在人身自由得到保障的前提下,公民才能独立、自由、有尊严地生活;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政治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题干观点错误。故答案为:×。7.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是人身自由。 √ (判断对错)【解答】人身自由是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只有在人身自由得到保障的前提下,公民才能独立、自由、有尊严地生活。故题干观点正确。故答案为:√。8.选举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的最佳方式。 × (判断对错【解答】选举民主是一种重要的政治制度,它可以保障人民的参与权和表达权。然而,最佳的方式因国情和实际情况而异,此说法过于绝对,故题干说法错误。故答案为:×。9.社会生活中需要投票选举,在“投谁一票”的问题上,我们要坚持“谁品德好、有能力,就把票投给谁”。 √ (判断对错)【解答】公民要积极、主动、理性地参与民主选举,在“投谁一票”的问题上,我们要坚持“谁品德好、有能力,就把票投给谁”,因此本题观点正确。故答案为:√。10.好朋友偶尔来借用身份证,没必要询问用途。 × (判断对错)【解答】居民身份证上有姓名、生日、家庭住址等信息,应注意保密。避免个人信息泄露后,被不法分子利用。居民身份证不能外借。故答案为:×。11.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 √ (判断对错)【解答】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我们最基本的政治权利,它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故答案为:√。12.我们要通过民主程序选举学习成绩好的同学当班干部。 × (判断对错)【解答】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班干部的选举不应仅仅依据学习成绩这一个单一的标准。班干部需要具备多方面的能力和素质,如组织能力、沟通能力、责任心、服务意识等。民主程序选举班干部的目的是选出能够为班级同学服务、能够团结同学、能够协助老师管理好班级事务的人。故题干观点错误。故答案为:×。13.违法犯罪分子的人格尊严同样受到法律保护。 √ (判断对错)【解答】人格尊严权是宪法赋予公民的基本权利,每个公民的人格尊严都受法律保护。违法犯罪分子的行为要受到相应的法律制裁,可以依法剥夺他们的人身自由、财产、政治权利等,但人格尊严依然平等的受法律保护。题文观点正确。故答案为:√。14.保安怀疑小明偷了超市里的东西,可以对小明进行搜身。 × (判断对错)【解答】保安怀疑小明偷了超市里的东西,可以对小明进行搜身,这种观点是错误的。保安不能对小明搜身,因为公民的的人身自由权受法律保护,保安搜身,侵犯了小明的人身自由权,是违法行为。故答案为:×。15.小红的家庭条件不好,父母要求小红辍学打工,赚钱养家。 × (判断对错)【解答】根据课本知识,小红的父母违反了义务教育法的规定,侵犯了小红受教育的权利。题干错误。故答案为:×。16.人身自由是公民最基本、最主要的权利,只有在人身自由得到保障的前提下,公民才能独立、自由、有尊严地生活。 × (判断对错)【解答】依据教材知识可知,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是人身权利。可见“人身自由是公民最基本、最主要的权利”是错误的,故上述观点是错误的。故答案为:×。17.初中生小明的父母以家庭贫困为由,让其辍学在工厂上班以减轻家庭经济负担。 × (判断对错)【解答】初中生小明还在接受义务教育,其父母让其辍学到工厂上班,明显侵犯了其受教育权。题干错误。故答案为:×。18.民主选举指的是人民内部各方面在重大决策的过程中进行充分协商,尽可能就共同性的问题取得一致意见。 × (判断对错)【解答】本题考查社会主义民主的形式的知识。根据教材知识,我国发展协商民主,推动人民内部各方面在重大决策之前进行充分协商,尽可能就共同性问题取得一致意见。可见,题干观点错误。故答案为:×。19.民主选举是我国公民进行民主监督的主要形式。 × (判断对错)【解答】本题考查参与民主生活。民主选举是人民实现民主权利的一种重要形式。故题干说法错误。故答案为:×20.学习对青少年来说既是权利,也是义务,更应该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 (判断对错)【解答】根据课本知识,受教育是我国公民的一项基本义务。学习应该成为我们的一种生活方式,学习不仅让我们能够生存,而且可以让我们有更充实的生活。题干说法正确。故答案为:√。21.当我们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必要时可以直接向公安机关起诉。 × (判断对错)【解答】诉讼是人民法院在诉讼当事人参与下,依照法定程序解决纠纷和冲突的活动。当我们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必要时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题干说法错误。故答案为:×22.家里的小汽车被邻居刮擦了,小江建议爸爸直接通过打官司来维权。 × (判断对错)【解答】本题考查依法维权。题干中,家里的小汽车被邻居刮擦了,最简便的方式可以通过协商进行解决,不需要直接通过打官司来维权。故题干说法错误。故答案为:×23.在日常生活中,面对不法侵害,诉讼和非诉讼两种途径都能帮助未成年人维护合法权益。 √ (判断对错)【解答】青少年合法权益受到不法侵害时,要学会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通过诉讼途径或非诉讼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本题描述正确。故答案为:√24.在公共场所我们不可以随心所欲的大吵大闹,是因为这可能会损害其他公民的合法权益。 √ (判断对错)【解答】依据教材知识,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自由不是随心所欲,它受道德、纪律、法律等社会规则的约束。我国宪法规定,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的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自由和权利。所以在公共场所我们不可以随心所欲的大吵大闹,是因为这可能会损害其他公民的合法权益,故题干说法正确。故答案为:√25.我国宪法规定,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 (判断对错)【解答】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赋予的权利,但权利的行使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的规定。公民在行使自己权利的时候,不得超越法律许可的范围,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权益。要尊重他人的权利,不能在合法权利之外谋取非法利益。故答案为:√26.小民去商店买东西,不小心将钥匙掉在了商店。小民返回寻找,捡到钥匙的店员要求买点东西“请客”才能归还。 × (判断对错)【解答】依据教材知识,公民的合法财产受法律保护,钥匙是小民的合法财产,店员应该归还小民的钥匙。故题干说法错误。故答案为:×。27.当未成年人的知识产权遭到侵犯时,直接出面请求有关机关予以法律保护。 × (判断对错)【解答】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未成年人的知识产权遭到侵犯时,可以委托父母出面请求有关机关予以法律保护,要求侵权人承担法律责任。故题干观点错误。故答案为:×。28.公民在行使权力时,不必尊重他人权利。 × (判断对错)【解答】结合教材可知,公民在行使权利时,要尊重他人的合法权利,故题干说法错误。故答案为:错误。29.针对附近广场舞扰民的行为,小区业主可以通过高音喇叭予以干扰和强制驱离。 × (判断对错)【解答】依据教材知识,公民在行使权利时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所以,小区业主通过高音喇叭予以干扰和强制驱离的做法是不恰当的。故答案为:×。30.小明说:“权利是法律赋予我的,怎么行使是我的自由。” × (判断对错)【解答】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法律赋予公民权利,我们必须在法律的范围内行使权利,在行使权利时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以及其他公民合法的自由和权利,故观点错误。故答案为:×。31.依照法律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是公民的权利,同时也是光荣义务。( × )(判断对错)【解答】依据教材知识,依照法律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是公民的光荣义务,不是公民的权利,题干观点错误。故答案为:×。32.援疆工作的开展有利于促进民族团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 (判断对错)【解答】根据教材知识,援疆工作的开展有利于促进民族团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因此本题观点正确。故答案为:√。33.我国各族人民相互依存、守望相助,共同捍卫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彰显着民族团结的大爱和中华民族的强大凝聚力,我国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少数民族区域高度自治。 ×。 (判断对错)【解答】根据教材知识,我国各族人民相互依存、守望相助,共同捍卫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彰显着民族团结的大爱和中华民族的强大凝聚力,我国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少数民族区域自治。因此本题观点错误。故答案为:×。34.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 √ (判断对错)【解答】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五十六个民族宛如璀璨的明珠点缀着祖国的壮丽河山,组成了一个其乐融融的中华民族大家庭,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可见,题干观点正确。故答案为:√。35.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是每个公民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义务。 √ (判断对错)【解答】结合教材知识可知,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是每个公民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义务。“同心掬得满庭芳”,各族人民只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手足相亲、守望相助、齐心奋斗,伟大的祖国才能繁荣发展。所以本题说法正确。故答案为:√。36.去饭店吃饭,老板说不开发票可以打折。该老板善于依法运用权利招揽生意。 × (判断对错)【解答】本题考查依法纳税。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去饭店吃饭的时候,我们一定要记得索要发票,索要发票是老板依法纳税的凭证,也是我们维权的依据。该老板没有依法行使权利,更没有履行依法纳税的义务。故题干错误。故答案为:×37.作为未成年人,税收与我们无关。 × (判断对错)【解答】根据教材知识,依法纳税是公民的一项基本义务,具有强制性,公民必须履行,未成年人也有依法纳税的义务。可见,题干观点错误。故答案为:×。38.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依法纳税是公民的一项基本义务。 √ (判断对错)【解答】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依法纳税是公民必须履行的基本义务,税收具有强制性,偷逃税款行为是违法行为,题干观点正确。故答案为:√。39.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 (判断对错)【解答】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全体中华儿女共同愿望,是中华民族根本利益所在。可见,题文观点错误。故答案为:×。40.中国力量就是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历史是人民的创造者,是梦想的实现者。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 × (判断对错)【解答】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这就是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梦想的实现者,全国各族人民一定要牢记使命,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用13亿人的智慧和力量汇集起不可战胜的磅礴力量;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可见,题干观点错误。故答案为:×。41.义务教育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 × (判断对错)【解答】本题考查义务教育的有关内容.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事业是义务教育,故本题说法错误.故答案为:×.42.12315是全国统一的纳税服务热线。 × (判断对错)【解答】根据课本所学内容,依法纳税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12366是全国统一的纳税服务热线。故答案为:×。43.宪法规定公民有服兵役的义务。 √ (判断对错)【解答】结合课本知识的学习可知,“宪法第五十五条”规定:保卫祖国、抵抗侵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每一个公民的神圣职责。所以依照法律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光荣义务。故答案为:√。44.各族人民要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 (判断对错)【解答】本题考查促进民族团结。根据教材知识,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助于各族人民共同维护国家统一、社会和谐,推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故题干说法正确。故答案为:√。45.小明一家去饭店吃饭,索要发票时老板说如果不要发票可以赠送一个水杯,小明觉得很划算,欣然同意。 × (判断对错)【解答】本题考查依法纳税。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小明答应饭店老板的要求是助长老板偷税漏税,是错误的。故答案为:×。46.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促进权利的实现。 √ (判断对错)【解答】在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一致的,公民权利的充分实现,可以激发公民的主人翁意识,调动其履行义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自觉承担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反过来,公民自觉履行义务,促进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又为其权利的实现提供和创造了更好的条件,题文观点正确。故答案为:√。47.权利与义务是完全对等的,我享受了多少权利,就应履行多少义务。 × (判断对错)【解答】权利与义务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一方面,公民权利的充分实现,可以激发人民的主人翁精神,调动人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人民更加自觉地履行自己的义务。另一方面,公民自觉地履行义务,必然促进社会主义事业发展,为公民行使权利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但是我们不能把权利与义务对等起来,简单地对等会导致把履行义务作为行使权利的筹码,割裂权利与义务的统一关系。因此,观点是错误的。故答案为:×。48.如果我们不履行义务,就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 (判断对错)【解答】宪法规定,权利和义务是一致的。因此,我们不仅要增强权利观念,也要增强义务观念,自觉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如果我们不履行义务,就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故答案为:√。49.权利和义务是一致的,所以我们可以只选择权利或者义务。 × (判断对错)【解答】依据教材知识,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一致的,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我们每个人既是享受权利的主体,又是履行义务的主体。因此,人们不仅要增强权利观念,依法行使权利,而且要增强义务观念,依法履行义务。故观点错误。故答案为:×。50.初中生年龄尚小,可以只享有权利而不履行义务。 × (判断对错)【解答】依据教材知识,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任何公民既不能只享受权利而不承担义务,也不应只承担义务而不享受权利。故题干说法错误。故答案为:×。51.权利与义务如影随形,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判断: √ 。改正: 无需改正 。【解答】依据教材知识,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促进权利的实现;公民既是合法权利的享有者,又是法定义务的承担者;公民既不能只享受权利而不承担义务,也不应只承担义务而不享受权利。故判断正确。故答案为:判断:正确。改正:无需改正。52.每个公民都应平等地承担法律规定的义务,可以享有不受法律约束的特权。 × (判断对错)【解答】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指人人平等地享有法律规定的权利和承担法律义务,不允许任何人享有超越法律的特权。故答案为:×53.权利和义务都具有强制性,公民要依法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 × (判断对错)【解答】依据教材知识,公民的法定义务是由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具有强制性;权利是可以放弃的,不具有强制性。故答案为:×。54.人民警察依法查验居民身份证时,我们必须配合,这是我们作为公民的法定义务。 √ (判断对错)【解答】宪法规定,任何公民都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日常生活中,警察基于履行职责的需要,依法有权查验居民身份证,我们必须配合,这是我们作为公民的法定义务。故答案为:√。55.大明哥哥光荣入伍了,他履行了依法服兵役的义务。 √ (判断对错)【解答】题干中指出大明哥哥光荣入伍了,他履行了依法服兵役的义务,故题干说法正确。故答案为:正确。56.公民不履行义务,会受到道德的谴责,但不必承担法律责任。 × (判断对错)【解答】本题考查法定义务须履行。依据课本内容,违反法定义务,公民必须依法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违反民事法律,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违反行政法律,应当依法承担行政责任;违反刑事法律,构成犯罪的,应当依法承担刑事责任。故题干说法错误。故答案为:×。57.小学生年龄尚小,可以享有权利而不履行义务。 × (判断对错)【解答】题干中指出,坚持权利和义务相统一,任何公民既不能只享受权利而不承担义务,也不应只承担义务而不享受权利。我们不仅要增强权利意识,依法行使权利,而且要增强义务观念,自觉履行法定义务,故题干说法错误。故答案为:×。58.劳动和受教育既是公民的基本权利,也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 (判断对错)【解答】根据教材知识,受教育既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也是公民的一项基本义务,从公民个人发展和对国家的要求来讲,受教育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从国家发展和对公民的要求来讲,受教育是公民的一项基本义务。根据教材所学还知道,一切有劳动能力的公民有劳动就业和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同时通过劳动也可以为国家和社会作出贡献,可见劳动既是基本权利又是基本义务。所以题文中的观点是正确的。故答案为:√。59.劳动和受教育既是公民的权利,也是公民的义务。 √ (判断对错)【解答】依据教材知识可知,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某些权利和义务还是彼此结合的,如受教育、劳动等。故上述观点是正确的。故答案为:√。60.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是统一的,意味着公民享受多少权利就必须履行多少义务。 × (判断对错)【解答】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是统一的,公民享有权利的同时,必须履行相应的义务。故题干说法错误。故答案为:×。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部编版 八下第二单元理解权利义务 判断题专练一.判断题(共60小题)1.拒绝盗版是保护知识产权,是尊重创造、保护创新。( )(判断对错)2.保护知识产权就是尊重创造、保护创新。 (判断对错)3.老张出租自己的房屋并收取相应租金,是行使财产权的体现。 (判断对错)4.小长假里,很多人选择去“网红景区”打卡,还有人录制有趣的宣传景点小视频上传网络,这说明个人隐私被侵犯。 (判断对错)5.社会经济权利是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 (判断对错)6.人身自由是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 (判断对错)7.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是人身自由。 (判断对错)8.选举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的最佳方式。 (判断对错9.社会生活中需要投票选举,在“投谁一票”的问题上,我们要坚持“谁品德好、有能力,就把票投给谁”。 (判断对错)10.好朋友偶尔来借用身份证,没必要询问用途。 (判断对错)11.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 (判断对错)12.我们要通过民主程序选举学习成绩好的同学当班干部。 (判断对错)13.违法犯罪分子的人格尊严同样受到法律保护。 (判断对错)14.保安怀疑小明偷了超市里的东西,可以对小明进行搜身。 (判断对错)15.小红的家庭条件不好,父母要求小红辍学打工,赚钱养家。 (判断对错)16.人身自由是公民最基本、最主要的权利,只有在人身自由得到保障的前提下,公民才能独立、自由、有尊严地生活。 (判断对错)17.初中生小明的父母以家庭贫困为由,让其辍学在工厂上班以减轻家庭经济负担。 (判断对错)18.民主选举指的是人民内部各方面在重大决策的过程中进行充分协商,尽可能就共同性的问题取得一致意见。 (判断对错)19.民主选举是我国公民进行民主监督的主要形式。 (判断对错)20.学习对青少年来说既是权利,也是义务,更应该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判断对错)21.当我们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必要时可以直接向公安机关起诉。 (判断对错)22.家里的小汽车被邻居刮擦了,小江建议爸爸直接通过打官司来维权。 (判断对错)23.在日常生活中,面对不法侵害,诉讼和非诉讼两种途径都能帮助未成年人维护合法权益。 (判断对错)24.在公共场所我们不可以随心所欲的大吵大闹,是因为这可能会损害其他公民的合法权益。 (判断对错)25.我国宪法规定,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判断对错)26.小民去商店买东西,不小心将钥匙掉在了商店。小民返回寻找,捡到钥匙的店员要求买点东西“请客”才能归还。 (判断对错)27.当未成年人的知识产权遭到侵犯时,直接出面请求有关机关予以法律保护。 (判断对错)28.公民在行使权力时,不必尊重他人权利。 (判断对错)29.针对附近广场舞扰民的行为,小区业主可以通过高音喇叭予以干扰和强制驱离。 (判断对错)30.小明说:“权利是法律赋予我的,怎么行使是我的自由。” (判断对错)31.依照法律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是公民的权利,同时也是光荣义务。( )(判断对错)32.援疆工作的开展有利于促进民族团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判断对错)33.我国各族人民相互依存、守望相助,共同捍卫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彰显着民族团结的大爱和中华民族的强大凝聚力,我国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少数民族区域高度自治。 (判断对错)34.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 (判断对错)35.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是每个公民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义务。 (判断对错)36.去饭店吃饭,老板说不开发票可以打折。该老板善于依法运用权利招揽生意。 (判断对错)37.作为未成年人,税收与我们无关。 (判断对错)38.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依法纳税是公民的一项基本义务。 (判断对错)39.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判断对错)40.中国力量就是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历史是人民的创造者,是梦想的实现者。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 (判断对错)41.义务教育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 (判断对错)42.12315是全国统一的纳税服务热线。 (判断对错)43.宪法规定公民有服兵役的义务。 (判断对错)44.各族人民要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判断对错)45.小明一家去饭店吃饭,索要发票时老板说如果不要发票可以赠送一个水杯,小明觉得很划算,欣然同意。 (判断对错)46.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促进权利的实现。 (判断对错)47.权利与义务是完全对等的,我享受了多少权利,就应履行多少义务。 (判断对错)48.如果我们不履行义务,就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判断对错)49.权利和义务是一致的,所以我们可以只选择权利或者义务。 (判断对错)50.初中生年龄尚小,可以只享有权利而不履行义务。 (判断对错)51.权利与义务如影随形,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判断: 。改正: 。52.每个公民都应平等地承担法律规定的义务,可以享有不受法律约束的特权。 (判断对错)53.权利和义务都具有强制性,公民要依法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 (判断对错)54.人民警察依法查验居民身份证时,我们必须配合,这是我们作为公民的法定义务。 (判断对错)55.大明哥哥光荣入伍了,他履行了依法服兵役的义务。 (判断对错)56.公民不履行义务,会受到道德的谴责,但不必承担法律责任。 (判断对错)57.小学生年龄尚小,可以享有权利而不履行义务。 (判断对错)58.劳动和受教育既是公民的基本权利,也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判断对错)59.劳动和受教育既是公民的权利,也是公民的义务。 (判断对错)60.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是统一的,意味着公民享受多少权利就必须履行多少义务。 (判断对错)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部编版 八下第二单元理解权利义务 判断题专练 答案解析.doc 部编版 八下第二单元理解权利义务 判断题专练.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