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 撒哈拉以南非洲 第二课时 课件(共18张PPT)人教版(2024)地理七年级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9.3 撒哈拉以南非洲 第二课时 课件(共18张PPT)人教版(2024)地理七年级下册

资源简介

(共18张PPT)
撒哈拉以南非洲2
任务1:非洲粮食缺乏的原因分析
气候
人口
农业科技水平
基础设施建设
工业水平
非洲粮食缺乏
任务2:从气候角度分析非洲粮食缺乏的原因
全年高温
热量充足
降水分干湿两季
水份差异大
湿季如果降水及时,雨量充足,农业就有好收成
湿季如果降水延迟到来或不足,就会发生旱灾,造成粮食减产和牲畜死亡,给农业生产带来严重影响
任务2:从气候角度分析非洲粮食缺乏的原因
粮食产量不稳定,经常发生歉收的情况
世界各大洲或地区人口数(2020年)和平均人口增长率(2015—2020年)
人口自然增长率在世界各大洲中居首位
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更高。
任务3:从人口角度分析非洲粮食缺乏的原因
毁林开荒
开垦草原 过度放牧
水土流失
草场退化 土地荒漠化
任务4:分析人类在面对粮食供应不足的时候会采取可能措施以及这些措施带来的影响
砍伐森林
开垦草原
扩大耕地面积
放牧更多牲畜
土地肥力下降
水土流失
土地荒漠化
草原退化
人口增长过快
粮食供应不足
任务5:分析人类在面对粮食供应不足的时候会采取可能措施以及这些措施带来的影响


思考撒哈拉以南非洲面临的人地关系问题
A.控制人口增长速度,提高人口素质
B.保护环境,减轻自然灾害
C.大力发展粮食生产,解决食物短缺问题
D.大力发展制造业等产业,建立独立的经济体系
E.加强团结与合作,减少种族纠纷和部落冲突
F.引进人才和技术
A
B
C
D
E
F
任务6:面对生态环境恶化,本区采用的应对措施。
非洲“绿色长城”
为应对非洲严峻的荒漠化与土地退化形势,受我国“三北”防护林等大型绿色工程的启发,非洲联盟推出了非洲“绿色长城”计划。该计划的建设目标是沿撒哈拉沙漠南缘建成长约8000千米的生态防护林带,治理约1亿公顷荒漠化土地。该计划于2008年7月全面启动。我国积极参与非洲“绿色长城”计划,用中国经验助推绿色非洲建设,为全球荒漠化治理贡献中国方案。
与非洲原产的水稻相比,我国的杂交水稻产量更高,有助于解决当地人的吃饭问题。
我国的农业专家选育了适合当地环境的水稻品种,带去了先进的农业设备,还对当地人员进行技术培训。
任务6:面对生态环境恶化,本区采用的应对措施。
历史原因:长期受殖民主义者占领和掠夺。
任务1:分析本区经济水平落后的原因。
单一的商品经济。
主要出口一种或几种初级农产品或矿产品。
任务1:分析本区经济水平落后的原因。
非洲
机械、汽车等工业产品
矿产、木材、畜产品、农产品
进 口
出 口
高价
低价
由于工业产品的价格比初级农矿产品贵得多,这些国家在国际贸易中处于不利地位。
利润薄弱
在国际贸易上处于不利地位。
任务1:分析本区经济水平落后的原因。
发展民族工业
努力改变经济过分依赖初级产品农矿产品生产的情况,使经济稳步增长
尼日利亚、安哥拉借助于资源优势发展石油工业,分别成为非洲第一和第三大经济体。
▲尼日利亚某炼油厂
▲安哥拉某石油工厂
任务2:分析本区经济发展的措施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修建公路、铁路、水电站等
▲乌干达坎帕拉-恩德培高速(中非合作)
▲科特迪瓦苏布雷水电站(中非合作)
任务2:分析本区经济发展的措施
中国对本区基础设施的贡献
发展多样化经济
发展了花卉业、旅游业等
▲肯尼亚花卉种植
肯尼亚地处东非高原,赤道横贯中部,适宜玫瑰等鲜花品种生长。肯尼亚是当今世界第四大鲜花出口国,近年来出口至中国的鲜花逐年递增。
任务2:分析本区经济发展的措施
加强国际合作(南南合作)
加强国际合作,引进外国资本和技术发展民族工业
▲中国援圣普农牧业技术专家组专家许州达在田间指导农户努内斯种植辣椒
任务2:分析本区经济发展的措施
课堂总结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