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我们有精神》第1课时一、教学背景分析(一)课标依据依据《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 年版)》,本课要培养的核心素养包括:健全人格中的“自尊自信,具备乐观开朗、坚韧弘毅、自立自强的健康心理素质”“积极向上,热爱生活,积极进取”,责任意识中的“有序参与,根据规则参与校园生活的民主实践”;学段目标中“感知并学会适应环境的变化”“热爱学校和班集体,积极参与学校和班级活动,有集体荣誉感”;课程内容中的“合理制订学习和作息计划,生活有规律”“欣赏他人的优点,并以此激励自己不断进步 ”。(二)教材分析本课内容是统编教材《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我有新面貌”中的第四课,本单元旨在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形成良好的精神面貌”,本课教材内容分三个栏目:这样真精神、怎样才能有精神、大家一起试一试。第一个栏目“这样真精神”呈现了学生在学校生活中典型的集会场景,旨在引导学生理解在正式场合“有精神”的状态。第二个栏目“怎样才能有精神”,通过三组图,让学生体会有精神与身体健康、精神面貌、心情之间的关系。第三个栏目“大家一起试一试”意在让学生结合自己已有经验,讨论怎样才能做到天天有精神,让有精神成为一种生活常态。教材副本《谁精神?》以绘本的形式引导学生理解“精神”不仅仅指外表,而是外在表现和内在精神的结合。本节课为第一课时,主要学习第一个栏目的内容。(三)学情分析从学生的心理特点与认知程度来看,一年级学生正处在身体生长期。良好的精神面貌有助于其健康成长,还能表现优美的体型和振奋的精神面貌。一年级的学生知道应该有精气神,但具体怎样做就显得很茫然,不知道究竟应该怎样做,既难以明白为什么要有好的姿势,又缺乏意志力、自控力,难以坚持正确的姿势。如何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形成对精神面貌佳的人的欣赏,让学生在活动中重视自己的仪态、仪表,产生良好的自我认同感,拥有良好的精神面貌。并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自觉养成正确姿势,保持良好的精神面貌,让其终身受益。通过观察、访谈后发现,一年级学生对于“有精神”的理解比较单一,局限于对外在精神的感受,往往认为坐得端正、声音响亮、穿得干净漂亮就是有精神了,而对内在精神的理解比较欠缺,如他们会认为读书只要读正确就好了,不需要大声朗读;有些学生读书、做作业时姿势做好了,但不够用心;唱歌只要会唱就行,不需要感情投入等等。通过家长问卷调查,发现大部分家长认为自己的孩子在生活中比较懒散,精神面貌不佳。如认为孩子写字时坐姿不够端正,阅读时注意力不够集中,孩子不能长时间保持“有精神”的状态需要家长提醒等。二、教学目标1.认识在正式场合、日常生活中有精神的状态;2.初步了解有精神是外在表现与内在精神的结合;3.喜欢自己有精神的样子,产生良好的自我认同感。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认识在正式场合、日常生活中有精神的状态;(2)初步了解有精神是外在表现与内在精神的结合。2.教学难点:(1)了解“内在精神气质”的表现,初步了解有精神有外在表现与内在精神的结合;(2)喜欢自己有精神的样子,产生良好的自我认同感。四、教学过程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课程导入一、视频引入,畅所欲言(3分钟) 1.播放视频:播放阅兵仪式的片段 2.提问:看完视频,你们有什么感受? (预设:他们动作整齐,服装统一,声音洪亮,非常有精神) 师:他们统一的服装、严肃的表情、明亮的眼神、整齐的动作、洪亮的声音等等,让我们感觉到特别的威武、整齐、有精神!这样真精神! 观看视频,谈一谈感受 以视频导入,让学生直观地感受解放军的精神,对有精神有清晰的认识。小结揭题:阅兵式上的军人们可真有精神,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到底什么样子是有精神。探究新知过渡引入:小朋友们,森林王国里马上要举行一个“看看谁精神”的比赛了。好多小动物都来参加了呢!小熊是比赛的裁判,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活动一:看一看,谁精神(10分钟) 1.展示绘本图片: (1)孔雀说:“百鸟中我最漂亮,要说精神我最棒”。同学们,你们觉得呢,漂亮是不是就是有精神呢? (小熊说:漂亮当然可以算,但是不能只好看。) (2)小狗说:“我的眼睛亮又明,要说精神我准行!”。眼睛明亮是不是就精神了呢? (小熊说:明亮很重要,热情不能少。) (3)小鸟说:“我的声音很响亮,人人喜欢听我唱”。唱歌响亮好听是有精神吗? (小熊说:歌声响亮不一般,姿势优美很关键!) (4)天鹅说:“我的姿势很优美,坐立行走准夺魁!”白天鹅是最有精神的吗? (小熊说:优美当然好,笑容别忘掉。) 2.讨论交流:你觉得小动物们谁有精神? 3.小结:有精神不仅仅是外表漂亮,也不仅仅是眼睛亮又明,还要包括内心的神采,姿势的挺拔,加上内心的快乐以及对他人的友好等等。 学生跟着课件展示,阅读绘本故事,探讨“有精神”的状态。 利用有趣的绘本故事唤醒学生的已有经验,同时引导学生初步感受“有精神”的状态。通过对比,让学生体会有精神的状态是多样化的。总结升华:不管是外表还是内在的精神状态都很重要,只有由内而外的“有精神”才是真正的有精神。活动二:亮眼睛,找精神(15分钟) 过渡:小熊裁判来到了校园的操场上,看到哥哥姐姐们正在进行升旗仪式呢!(出示PPT)看!手持国旗走向升旗台的旗手们。他们真精神! 说一说:小熊裁判还想和我们一起找找“有精神”的小朋友,还有哪些样子也精神呢? 1.亮眼睛找课堂中的“有精神” 师:其实啊,现在我们的课堂上也有很多同学很有精神呢!你的亮眼睛找到了吗? (1)讨论交流:现场寻找课堂上有精神的人,并说说有精神的具体表现。(夸榜样) (2)小结:小朋友们,我们在课堂上坐姿端正、积极发言、响亮回答问题、认真聆听老师和同学的发言、唱歌的时候脸上带着笑容的表现,真的特别有精神! 2.亮眼睛找其他地方的“有精神” (1)师:还有哪些样子也很有精神?小朋友们,请把你在课堂外找到的有精神的样子和大家分享一下吧! (课件展示图片) (2)小结:无论是坐姿端正、认真读书、响亮回答问题的样子,还是课间休息时尽情地玩、热爱运动、在舞台上开心地展现自己等等,都是“有精神”的具体表现。希望小朋友们在参加学习活动的时候能时时处处做到有精神。 3.展示图片,总结升华: 瞧!体育赛场上,为国争光的运动健儿们真精神!你有什么想说的? (教师点拨:爱国、努力拼搏) 结合校园生活,联系身边同学和校园回忆,交流讨论。 从学生真实生活场景引入,通过观察辨析、交流互动的方法,初步让学生理解“有精神”的状态。 本教学环节从现场的课堂到课堂之外的场所,从观察照片到到发散性思考,由点及面,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日常生活中有精神的样子,从而对“有精神”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通过营造“有精神”的氛围,鼓励孩子突破自我,乐于展示自己“有精神”的一面。 通过运动赛场上的“有精神”引导学生体会热爱祖国、努力拼搏的样子是更高境界的“有精神”。总结升华:体育赛场上,他们为国争光、顽强拼搏、奋勇争先的样子真有精神!活动三:练一练,有精神(10分钟) 活动流程:1.做一做:请各位同学跟随老师的口令一起读儿歌,做动作。 脚放平,腿并拢; 腰板一挺坐如钟; 抬起头,看前方; 胸膛一挺立如松。 2.唱一唱:小朋友们,一节课下来,咱们明白了精神的意义啦!老师编了一首儿歌,一起来唱唱吧! 服装洁,脚步正。姿势挺,眼神亮。升旗集会真精神! 认真读,高兴唱;响亮说,仔细听。学习活动精神好! (1)提示:有精神地诵读。 (2)齐读儿歌。 (3)小结:小朋友们读得真有精神,特别好听!让我们记住这首儿歌,提醒自己做到有精神。 3.翻翻卡游戏:我说你做 邀请同学上台参与游戏,选中卡片,根据卡片内容做出有精神的样子,其他同学点评交流。 读儿歌,根据口令做动作。 参与智慧课堂游戏,深化“有精神”的具体表现。 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儿歌作为课堂总结。突出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与难点,帮助学生梳理巩固已学内容;另外以此再次引导学生通过情境学习,同时共商诵读规则,进一步引导学生做到“有精神”的知行合一。课堂小结同学们做得可真棒!经过刚才的学习,相信大家都知道如何成为一名有精神的小学生了。我们要在生活中处处有精神,展现自己小学生的精神风貌,下节课就让我们探讨怎样做一个有精神的人吧! 有精神是一种特别好的习惯,可以让我们学得更好,收获更多的快乐!现在,让我们一起排好队,精神饱满地走出教室吧!(2分钟)作业布置争当“精神小达人”,下节课分享 大家要在生活中行动起来!请大家仔细观察,给有精神的同学赠送“有精神”徽章并赠送一句话!5 / 5《我们有精神》第2课时一、教学背景分析(一)课标依据依据《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 年版)》,本课要培养的核心素养包括:健全人格中的“自尊自信,具备乐观开朗、坚韧弘毅、自立自强的健康心理素质”“积极向上,热爱生活,积极进取”,责任意识中的“有序参与,根据规则参与校园生活的民主实践”;学段目标中“感知并学会适应环境的变化”“热爱学校和班集体,积极参与学校和班级活动,有集体荣誉感”;课程内容中的“合理制订学习和作息计划,生活有规律”“欣赏他人的优点,并以此激励自己不断进步 ”。(二)教材分析本课内容是统编教材《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我有新面貌”中的第四课,本单元旨在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形成良好的精神面貌”,本课教材内容分三个栏目:这样真精神、怎样才能有精神、大家一起试一试。第一个栏目“这样真精神”呈现了学生在学校生活中典型的集会场景,旨在引导学生理解在正式场合“有精神”的状态。第二个栏目“怎样才能有精神”,通过三组图,让学生体会有精神与身体健康、精神面貌、心情之间的关系。第三个栏目“大家一起试一试”意在让学生结合自己已有经验,讨论怎样才能做到天天有精神,让有精神成为一种生活常态。教材副本《谁精神?》以绘本的形式引导学生理解“精神”不仅仅指外表,而是外在表现和内在精神的结合。本节课为第二课时,主要学习教材第二、三两个栏目的内容。(三)学情分析从学生的心理特点与认知程度来看,一年级学生正处在身体生长期。良好的精神面貌有助于其健康成长,还能表现优美的体型和振奋的精神面貌。一年级的学生知道应该有精气神,但具体怎样做就显得很茫然,不知道究竟应该怎样做,既难以明白为什么要有好的姿势,又缺乏意志力、自控力,难以坚持正确的姿势。如何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形成对精神面貌佳的人的欣赏,让学生在活动中重视自己的仪态、仪表,产生良好的自我认同感,拥有良好的精神面貌。并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自觉养成正确姿势,保持良好的精神面貌,让其终身受益。通过观察、访谈后发现,一年级学生对于“有精神”的理解比较单一,局限于对外在精神的感受,往往认为坐得端正、声音响亮、穿得干净漂亮就是有精神了。而对内在精神的理解比较欠缺,如他们会认为读书只要读正确就好了,不需要大声朗读;有些学生读书、做作业时姿势做好了,但不够用心;唱歌只要会唱就行,不需要感情投入等等。通过家长问卷调查,发现大部分家长认为自己的孩子在生活中比较懒散,精神面貌不佳。如认为孩子写字时坐姿不够端正,阅读时注意力不够集中,孩子不能长时间保持“有精神”的状态,需要家长提醒等。二、教学目标1.了解保持每天有精神的方法和技巧;2.乐于展示自己良好的精神面貌,并愿意天天坚持;3.培养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气质,产生良好的自我认同感。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了解保持每天有精神的方法和技巧。2.教学难点:乐于展示自己良好的精神面貌,并愿意天天坚持。四、教学过程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课程导入一、情境导入(5分钟) 1.寻找“精神小达人”: 请同学推荐自己心中的“精神小达人”,并说说推荐的理由。 2.提出课堂学习要求:会颁发有精神章。 交流班级小榜样,谈感受。 “争夺有精神章”的情景设计,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小结揭题:今天的课堂上我们要比一比看谁精神,并颁发有精神章。探究新知活动一:比一比,谁精神(5分钟) 1.比一比:坐立行走有精神。 2.交流互动:你觉得谁的精神劲儿足? (1)我会站好 抬头挺胸目平视; 收腹提臀腰立起; 脊背垂着手下垂; 五点形成一直线; 后脑、肩部、臀部、小腿、脚后跟。 (2)我会坐好 至少坐满椅子的2/3,腰背挺直,双臂自然弯曲交叠放在课桌上,双腿自然并拢。 我会走好 上体伸直,抬头挺胸。 自然迈步、摆动双臂。 自信、放松、大方地走路。 3.总结过渡: 同学们站姿挺拔、坐姿端正、行走稳健、阳光自信,真精神!既然大家都这么有精神,就让我们走上“型秀小舞台”,来秀一秀我们的精神劲儿吧! 上台展示,其他同学讨论交流,向榜样学习。 让孩子们在实践活动中有了进一步行动的动力,有助于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活动二:秀一秀,好精神(10分钟) 1.我来秀一秀:既然大家都这么有精神,就让我们走上“型秀小舞台”,来秀一秀我们的精神劲儿吧! 个人——“跳绳秀”…… 小组——“合唱秀”“广播操秀”…… 集体——“诗歌秀”…… 2.交流互动:展示班级学生图片(听课时、写字时、排队时等) 3.小结并颁章:像你们这样能自信、认真地展示自己就是有精神的表现! 4.总结过渡: 像这样自信、认真地展示就是有精神的表现,给人以美的享受,大家真是精气神十足! 现场展示精神劲儿。(可以是个人展示、小组展示和全班集体展示) “型秀小舞台”的创设,符合低年级学生乐于展示、喜欢表现的特点。在这个舞台上,孩子们通过展示自己有精神的状态。在“型秀小舞台”的音、色、形中,孩子们快乐学习的同时也充分感受到了展示带来的快乐,有了乐于展示自己良好精神面貌的意愿。活动三:有精神,方法多(10分钟) 过渡:我们每天都有很多事情要做,很辛苦,大家觉得保持好精神,容易吗? 说一说: 坐端正,我一般只能坚持十几分钟…… 读书时,往往是第一句话很响亮,后面的声音就越来越小了…… 1.“我有精神方法多”故事会 学生以故事为载体分享自己有精神的好方法。(出示课本图片总结) 2.小采访:身边的“精神小达人” 通过采访自己找到的“精神小达人”,总结有精神的方法。 (教师随机板贴:有计划、勤练习、比进步、树榜样……) 3.小结并颁章:看来,有精神地坚持一件事虽然不容易,但只要我们有决心,我们还是能坚持有精神! 4.总结过渡 只要我们有决心,还是有很多方法能帮助我们把这件事坚持着做下来。有付出就一定有回报! 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交流自己“坚持有精神”的小故事,以故事为载体分享自己有精神的好方法。 通过“我有精神方法多”的故事会,让学生在同伴对话、师生交流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了解到让自己有精神的技巧。活动四:有精神,重坚持(9分钟) 过渡:小朋友们,刚才我们分享了自己天天有精神的小故事,收获了许多天天有精神的好方法。那接下来,就让我们行动起来吧! 1.试一试: 认真地读、响亮地说、高兴地唱…… 2.做一做: 制定“有精神”计划,并用绘画或其他自己喜欢的形式记录下来。 3.唱一唱:出示儿歌《我们有精神》,齐诵读。 有精神,身体好, 坐立姿势很重要, 笑容自信不可少。 天天坚持有精神, 一天更比一天好。 读儿歌,根据口令做动作。 参与智慧课堂游戏,深化“有精神”的具体表现。 通过儿歌作为课堂总结。进一步引导学生做到“有精神”的知行合一。 通过制定“有精神”计划,有助于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回忆所学内容:小朋友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我们要坚持每天有精神,形成积极健康的精神状态。只有每天都精神,健康快乐地成长,才能成为最好的自己。(1分钟)作业布置评选班级“精神小达人” 大家要在生活中行动起来!看看谁能够在接下来的一周内坚持做到天天有精神,一个星期以后,我们来评选班级“精神小达人”,颁发“有精神”徽章。5 / 5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第4课《我们有精神》第1课时 教学设计.docx 第4课《我们有精神》第2课时 教学设计.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