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科学学科单元基本信息单元主题 动物与植物课标要求 一、核心概念 (五)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二、学习内容 5.1生物具有区别于非生物的特征 ①举例说明动物和植物都是生物。 5.2地球上存在动物、植物、微生物等不同类型的生物 ②说出生活中常见动物的名称及特征,说出动物的某些共同特征(如都会运动)。 ③说出周围常见植物的名称及特征。 三、学业要求 1.认识周边常见的动物和植物,并简单描述其外部主要特征。 2.能结合动物和植物的外部特征,比较动物和植物的异同;能概括动 物的某些共同特征。 3.能利用多种感官观察身边常见生物的外部形态特征。 4.通过观察,对常见的动物、植物的外在特征产生探究兴趣。单元课时设计 3课时一、单元学习主题分析(体现学习主题的育人价值)主题名称 动物与植物单元设计意图 1.本单元主题的提出 “世界是物质的”是设计本册教材的核心思想。在认识了石头与泥土、水、空气之后,本单元的设计围绕地球环境的又一重要组成部分——生物圈展开。 本单元的设计,通过引导学生认识动物、植物,观察、描述它们的主要特征,形成有关动物、植物的初步概念,认识到动物、植物也是组成自然界的基本物质。 在探究技能的培养方面,本单元引导学生对动物、植物进行仔细观察、比较,对它们进行分类,以及就各自的发现进行交流、分享,这些活动对于发展学生的科学思维是非常重要的。 2.本单元对《课程标准》的落实 本单元通过一系列动手、动脑活动,落实《课程标准》低年段的课程目标。 科学观念:认识周边常见植物和动物,能简单描述其外部主要特征。 科学思维: 能在教师指导下,观察具体事物的构成要素,通过口述、画图等方式描述事物的外在特征;能利用材料和工具,通过口述、绘画、画图等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 比较事物之间外在特征的不同点和相同点。 初步具有从不同角度提出观点的意识,能突破对常见物品功能的思维定势,利用发散思维、重组思维等方法,提出不同想法。 探索实践: 能利用多种感官或简单的工具,观察对象的外部形态特征及现象,并能对这些特征和现象进行简单的比较、分类等。具有初步的收集信息和得出结论的意识。 具有简单交流、评价探究过程和结果的意识。 责任态度: 在好奇心驱使下,对常见自然现象或生活现象表现出直觉兴趣;能如实记录观察到的信息;知道可以有依据地质疑别人的观点,尝试从不同角度、以不同方式认识事物;愿意倾听他人的想法,乐于分享和表达自己的想法。 3.熟悉整套教材内容,明确该单元在整套教材中与其他单元的关系和作用。 4.本单元次级主题的构成及逻辑关系 本单元由三课组成: 《形形色色的动物》 《多姿多彩的植物》 《动物与植物》。动物、植物和人都是组成生物圈的成员,课文采用由分到总的设计思路。第一课《形形色色的动物》在认识生活中常见动物的基础上,学会用多种方法初步描述动物的主要特征。第二课《多姿多彩的植物》在认识生活中常见植物的基础上,学会用多种方法初步描述植物的主要特征。第三课《动物与植物》首先找动物共同特征,以此判断机器狗和人是否是动物,比较人和黑猩猩的相同与不同之处,进一步认识到人是最具智慧的动物,生命体与非生命体之间存在本质差异。其次是找植物共同特征,以此判断人造植物是否是植物。最后比较动植物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主题学情分析 神奇的大自然中存在着无数多姿多彩的动物和植物。一年级学生也已经积累了大量有关动物和植物的感性经验。但学生没有系统观察过动植物的特点,没有比较过动植物相同点和不同点。开放性学习环境 1.指导性预习:阅读+问题+检测; 2.大单元大概念大任务课堂学习:问题+探究+讲述+整合+实战; 3.现代教育新技术:PPTX+微视频+网络+师生互助二、单元学习目标设计(基于标准、分析教材、结合学情,体现素养导向)单元学习目标 科学观念:知道动物、植物以及人都是自然界重要的组成部分。 科学思维:初步学会用科学语言描述动物、植物的基本特征。 探究实践:能利用观察、比较等方法对动物、植物进行分类。 态度责任:喜欢动物和植物,乐于与同伴分享自己有趣的发现。三、学习活动/任务设计(指向学习目标,强调学生的活动与体验)第1课时 任务1 名称:创设情境,聚焦问题 谈话交流:地球居民有哪些? 设计意图:通过交流,学生初步认识到地球生物圈成员。任务2 名称:认识常见动物 看图片认识动物,说出常见动物名称。 设计意图:知道动物有大有小,千姿百态,并且生活在不同的环境中。任务3 名称:趣味游戏 模仿动物,描述动物外形,让同学猜动物;或根据动物遗留下来的食物、足迹、粪便等猜测动物。 设计意图:通过趣味游戏活动,让学生抓住动物的主要特征,并加以描述。猜测、模仿等形式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有利于学习目标的达成。任务4 名称:找不同 比较蝴蝶和蛾子、亚洲象和非洲象、鸭子和鹅子,找出它们不同点。 设计意图:通过比较,旨在帮助学生更加全面认识动物更多细致的特征。第2课时 任务5 名称: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看图片认识植物,说出常见植物名称。 设计意图:认识生活中常见的植物,感受植物的多姿多彩。任务6 名称:寻找植物 带着任务,针对植物的某一特征,实地到校园里去寻找。 设计意图:以一种任务单的学习方式,观察植物的外部形态特征。任务7 名称:找不同 比较葱和蒜、稻和麦、枇杷和广玉兰,找出它们不同点。 设计意图:通过比较,旨在帮助学生更加全面认识植物更多细致的特征。第3课时 任务8 名称: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讨论机器狗、人是否是动物,说出理由。 设计意图:通过问题设置,激发学生探究动物共同特征的欲望和兴趣。任务9 名称:探究动物共同特征 观察动物图片,结合生活经验找出动物共同特征。以此正确回答机器狗、人是否是动物。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问题讨论,旨在帮助学生理清动物的共同特征。任务10 名称:人与猩猩区别 观察人和猩猩的行为图片,说说人作为动物的高级之处。 设计意图:人和黑猩猩的显著区别还在于,黑猩猩能够使用简单工具,而人能够制造工具并利用工具来创造。任务11 名称:探究植物共同特征 观察植物图片,结合生活经验找出植物共同特征,以此区分人造植物。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问题讨论,旨在帮助学生理清动物的共同特征。在前面的分析基础上,认识生物概念。四、单元学习评价设计评价要素 针对单元整体描述评价内容 第1课时:形形色色的动物 1.认识常见动物 2.趣味游戏 3.找不同 第2课时:多姿多彩的植物 1.看图说植物 2.寻找植物 3.找不同 第3课时:动物与植物 1.探究动物共同特征 2.人与猩猩区别 3.探究植物共同特征评价指标 第1课时:形形色色的动物 1.通过动物图片,知道动物是形形色色的,能说出一些生活中常见动物 的名称。(科学观念) 2.能运用比较的方法认识动物更多细致特征。(科学思维) 3.能在趣味游戏活动中,学会用多种方法初步描述动物的主要特征。(探索实践) 4.愿意与其他同学交流、分享科学学习的乐趣。(责任态度) 第2课时:多姿多彩的植物 1.通过图片、标本或者实物说出常见植物的名称。(科学观念) 2.能运用比较的方法认识植物更多细致特征。(科学思维) 3.通过测量、拓印、用鼻子闻等多种方法,初步认识并描述植物的特征。(探究实践) 4.通过讨论,意识到植物的生命也是宝贵的,要珍爱生命。(责任态度) 第3课时:动物与植物 1.知道动物和植物都是生物,它们都有共同特点。(科学观念) 2.运用比较的方法区分人和猩猩的不同、生物和人造物的不同。(科学思维) 3.能结合生活经验,通过观察图片归纳动物和植物的共同特点。(探索实践) 4.意识到珍爱生物、保护生物的重要性。评价方法 课上评价 1.教师激励评价 2.学生自我反思评价 3.成果展示,学生互评:赞赏性评价和质疑性评价 5.使用评价量化表,延时评价 课后评价 1.课时作业 2.单元测试五、单元作业设计一、选择题 1.下列是动物的是( ) 2.以下属于植物的是( ) A.土壤里长出来的向日葵 B石头 C.蝴蝶 3.银杏的叶子是( ) 4.左下图中表示了动物和人的相同之处是( ) A.需要食物和水 B.会繁殖后代(生宝宝) C.会长大 5.下面关于智能机器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智能机器人会做各种动作,所以是动物 B.智能机器人是人,人是动物,所以智能机器人是动物。 C.智能机器人不会繁殖后代,所以不是动物 7.鸭子和老鹰最大的区别是( ) A.鸭子会下蛋 B.鸭子的眼睛小 C.鸭子不会飞 8.( )不是植物。 9.属于植物的是( ) 10.鱼的图片是( ) 二、判断题 1.蚂蚁是植物。( ) 2.棉花和荷花一样也是花。( ) 3.人和动物的本质区别是人会说话。( ) 4.黑猩猩和人有许多相同之处。( ) 5.机器人在一些方面比人聪明。( ) 6.人会使用工具,会使用工具的也就是人。( ) 7.鸟类通过孵化卵来繁殖后代。( ) 8.机器人能动,也是动物。( ) 9.蒲公英是楂物,它的种子随风飞舞。( ) 10.人不是动物。( ) 三、连线题:认识小动物 四、简答题 1.观察你熟悉的两种动物,说说它们所具有的特征。 2.你发现人类使用工具与黑猩猩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五、综合题 小聪初春去胜溪湖游玩,湖边的几颗景观桃树开满了花朵,为初春增添了亮丽的色彩。前几天去时,发现这几颗桃树上结了不少青色的小桃子。他想约了几个好朋友一起去观察这棵树。请你仿照下面的方法帮助他们想一想他们可以如何观察这棵树。 感官方法树的特征手量一量树干有多粗( )( )( )( )( )( )( )( )(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BABB CACC AA 二、判断题 √ √ √ √ 三、连线题 四、简答题 1.猫:四条腿、爪子尖、 狗 四条腿 耳朵灵 2.人类会创造工具,再用工具创造其他事物,而黑猩猩和其他的动物是直接使用自然界中的天然材料做 较为简单地利 用这些工具解决一些问题。 五、综合题 眼睛 看一看 花朵的颜色 舌头 尝一尝 桃子的味道 鼻子 闻一闻 花朵的气味六、单元教学结构图动物(包括人):会运动、会东西、会呼吸、会排泄、会生长…… 生物 植物:会开花、会结果、会长大……七、反思性教学改进(实施后填写)实施后填写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科学学科第3课时教学设计课题 动物与植物课型 新授课 章/单元复习课□ 专题复习课□ 习题/试卷讲评课□ 学科实践活动课□ 其他□1.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通过一系列的在观察中比较,在比较中观察,让小朋友发现动物的相同点和植物的相同点。第一个活动,通过比较动物的相同之处,知道机器狗不是动物,人是动物。人与动物的生活环境相同,会生长、会繁殖、会死亡,要呼吸、要喝水、要一定空间等,。第二个活动,比较人和黑猩猩的相同与不同之处。黑猩猩能模仿人的动作,具有智力,但它不是人;人是最高级的动物,具有最高级的智慧、强大的适应能力和改变环境的能力。人和黑猩猩的显著区别还在于,黑猩猩能够使用简单工具,而人能够制造工具并利用工具来创造。第三个活动,比较植物的相同之处,知道人造草坪和仿真花不是植物,因为它不需要阳光、土壤、适宜的水分和温度等条件。2.学习者分析 对于一年级的小学生来说,通过前两课的学生,他们已经认识动物和植物,初步了解每种动植物的特征。但是动植物的共同特征还缺乏归纳与概括,没有形成统一认识。日常生活中可能知道机器狗、仿真花之类的与自然界中的动植物不同,但说不出充分的理由。3.学习目标确定 科学观念:知道动物和植物都是生物,它们都有共同特点。 科学思维:运用比较的方法区分人和猩猩的不同、生物和人造物的不同 探究实践:能结合生活经验,通过观察图片归纳动物和植物的共同特点。 态度责任:意识到珍爱生物、保护生物的重要性。4.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归纳动植物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难点:比较动植物的相同与不同。5.学习评价设计 评价内容评价指标表现程度自评互评师评☆☆☆☆☆☆探究动物共同特征能归纳动物的共同特征,并会识别动物能基本能不能比较人和猩猩能找出人和猩猩的相同与不同特征能基本能不能探究植物共同特征能归纳植物共同特征,并会识别植物能基本能不能学习收获6.学习活动设计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环节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教师活动1 1.出示图片,问:机器狗、玩具狗,是动物吗?说说你的理由。 2. 动物有哪些共同特征?学生活动1 学生自由回答 思考活动意图说明:通过问题设置,激发学生探究动物共同特征的欲望和兴趣。环节二:动物的共同特征教师活动2 1.观察图片,结合你的生活经验,找出动物的共同特征。 教师小结: 都会繁殖、哺育后代;都需要食物和水;都会长大;都会运动;都会排泄;会呼吸;会死亡。 2.机器狗、玩具狗,是动物吗?说说你的理由。 3. 人是动物吗?说说你的理由。学生活动2 组内交流,班级汇报 不是动物。因为: ①不会生宝宝,②不需要吃东西,③不会呼吸、不会排泄,④不会长大 人是动物。因为: 需要食物和水,会生宝宝,会长大活动意图说明:观察动物图片,结合生活经验找出动物共同特征。以此正确回答机器狗、人是否是动物。环节三:人和猩猩的区别教师活动3 1. 看图说说大猩猩在做什么? 2.看图说说人在做什么? 3. 人和猩猩有哪些相似和不同之处?整理在下图中。 教师小结: 黑猩猩是最接近人类的动物,它们具有思考能力,知道使用简单工具,知道用树叶挡雨;而人是高等智慧动物,具有更高级的思考能力和更精细的动手能力,会算术,会语言,会使用复杂工具等等,同时具有强大的适应能力和改变环境的能力。学生活动3 交谈,喝水,砸果核,钓白蚁 制造并使用工具,学习和思考 组内完成 活动意图说明:人和黑猩猩的显著区别还在于,黑猩猩能够使用简单工具,而人能够制造工具并利用工具来创造。环节四:植物的共同特征教师活动4 1.观察图片,结合你的生活经验,找出植物的共同特征。 教师小结: 植物的繁殖是从种子开始的;生长需要土壤、阳光;会开花结果;需要水分和温度;会生长,会死亡。 2.人造草坪和仿真花,它们是植物吗?说说你的判断理由。 3. 动物和植物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之处? PPT展示 教师小结: 植物和包括人类在内的动物,都是地球的重要组成部分。动植物是有生命的,它们会繁殖,会长大……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生物。学生活动4 组内交流,班级汇报 植物的生长发育都需要阳光、土壤、适宜的水分和温度等条件,而人造草坪、塑料花则不需要。所以,人造草坪、塑料花不是植物。 学生讨论交流 活动意图说明:通过观察、问题讨论,旨在帮助学生理清动物的共同特征。在前面的分析基础上,认识生物概念。7.板书设计 动物与植物 共同点:会繁殖、生长、死亡,会呼吸,需要水分 不同点:植物——会开花结果 动物——会运动,需要食物8.作业与拓展学习设计 课堂练习: 1.下图中表示了动物和人的相同之处是( )。 A.需要食物和水 B.会生宝宝 C.会长大 2.下面关于智能机器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智能机器人会做各种动作,所以是动物 B.智能机器人是人,人是动物,所以智能机器人是动物 C.智能机器人不会繁殖后代,所以不是动物 3.( )是最接近人类的动物。 A.黑猩猩 B.羊 C.狗 4.下列的动物会生小宝宝的是( ) 5.下面( )不是人和动物的相同之处。 A.吃食物 B.繁殖后代 C.会写字 6.下面图片中,能说明人是高级动物的是( ) 【参考答案】 BCAB CC 作业布置: 找一找生活中的仿真动物与植物,它们是生物吗?说说你判断的理由。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大单元整体教学】4.12《动物与植物》课时教案.docx 【大单元整体教学】第四单元《动物与植物》整体设计.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