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做中华人文精神的弘扬者课件(共21张PPT)+视频素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7.2做中华人文精神的弘扬者课件(共21张PPT)+视频素材

资源简介

(共21张PPT)
中华人文精神是中华民族立数千年不倒的精神支撑,有其独特的价值。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重新审视、深度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涵的人文精神,通过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将之传承弘扬下去,使民族的精神之魂永驻,这是当代中国人的使命和责任。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七课第二节《做中华人文精神的传承者》。
第三单元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第七课 弘扬中华人文精神
7.2 做中华人文精神的弘扬者
自主学习
1.中华人文精神的作用?
2.如何弘扬中华人文精神?
3.如何弘扬促进社会和谐的思想文化?
4.如何弘扬向上向善的思想文化?
浏览课本P62-64页内容,思考下列问题,并将答案标记在课本上。
屈原《楚辞》
生活观察
屈原《楚辞》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悔。
长长地叹息,偷偷地掩面哭泣,为百姓苦难的生活感到哀伤。这句话深刻地表达了他对人民疾苦的同情和关注。同时他也表达了对楚国政治腐败和社会黑暗的批判和不满。
“这些都是我内心之所珍爱,就是让我九死(或多死)还是不后悔。”表现了诗人对美好理想执着追求的精神。诗人为了实现理想,虽九死而无一生,他也是心甘情愿,始终不悔。这种精神,影响了千百代人民。
生活观察
你坚守美德从无偏私,为人高尚可配天地。
瞻前而顾后兮,相观民之计极
明明暗暗,惟时何为
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圆则九重,敦营度之
苏世独立,横面不流兮
秉德无私,参天地兮
对国家和人民未来命运的关切和担忧的体现
白天光明夜晚黑暗,究竟它是为何而然
坚定地走在自己的理想道路上,不受世俗的干扰和诱惑
独自清醒独立于人世间,我行我素而绝不随波追流。
表达了屈原对天地、自然和人世等事物现象的疑问和探索,
.《楚辞》中的这些语句,让今天的我们深深感受到屈原勇于探索的思想精髓和情牵百姓的家国情怀。
探究与分享
你还看过哪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类节目?
《中国成语大会》
《此画怎讲》
成语,承载着非常丰富和厚重的人文内涵,堪称中华文化的活化石,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
与中国名画零距离接触,感受文化自信提升审美能力。
1.中华人文精神的作用?
历史上的中华人文精神,渗透在诗书礼乐等精神文明的创造中,发挥了强大的熏陶教化、凝聚示范作用。
总结归纳
观看视频思考:我们应该如何弘扬中华人文精神?
提示:弘扬中华人就要弘扬文精神,就促进社会和谐、向上向善的思想文化。
总结归纳
2.如何弘扬中华人文精神?
弘 扬 中 华 人 文 精 神
弘扬促进社会和谐的思想文化
弘扬向上向善的思想文化
探究与分享
同学们就如何理解和谐展开讨论。
和谐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
人们常说“家和万事兴”。每个“小家”过得和和美美,国家这个“大家”才会更加和谐美好。
古人说:“礼之用,和为贵。” 人与人相处要找到彼此合适的位置,形成恰当的关系,从而达到和谐美好的状态。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无论是在日常生活中,还是在社会发展中,都要坚信“人心齐,泰山移”,团结就是力量。
弘扬促进社会和谐的思想文化。中华民族推崇“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主张“四海之内皆兄弟”,提倡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处。我们应当正确运用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方法,为促进社会和谐贡献力量。
总结归纳
3.如何弘扬促进社会和谐的思想文化?
“新时代好少年”每年评选一次。入选的好少年,有的热心公益,有的关爱他人,有的热爱科学,有的勇于创新,有的乐观向上,有的爱护环境,有的传承文化,有的勤学善思......他们品学兼优、朝气蓬勃,体现了向上向善、孝老爱亲、忠于祖国、忠于人民的宝贵品格和树立远大志向、为实现中国梦时刻准备着的担当精神。他们是当代青少年身边的榜样,是弘扬时代新风、争当时代新人的先锋。
探究与分享
查找“新时代好少年”的事迹,谈谈他们的哪些精神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新时代少年
总结归纳
4.如何弘扬向上向善的思想文化?
弘扬向上向善的思想文化。立己达人,兼善天下。我们要积极进取,向着更高更远的目标努力奋进;爱人利人,择善而行,追求至善的人生境界。我们应当向榜样学习,勇担使命,久久为功,争做向上向善的好少年。
学校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引领学生亲近中华经典,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
启思导行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诸葛亮《诫子书》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
——刘禹锡《陋室铭》
思考:你如果参加该活动,会挑选哪篇经典?
结合语文、历史、音乐、美术等课程的学习,举例说明你感受到的中华人文精神。
点拨:第一首:弘扬向上向善的文化;第二首,弘扬促进社会和谐的思想文化。
同学们,我们要弘扬促进社会和谐的思想文化,弘扬向上向善的思想文化,树立自觉传承中华人文精神的积极态度。爱人利人,择善而行,努力做中华人文精神的传承者!
教师寄语
课堂小结
中华人文精神的作用:熏陶教化
凝聚示范
弘扬中华人文精神的要求
弘扬促进社会和谐的思想文化
弘扬向上向善的思想文化
做弘扬中华人文精神的弘扬者
课堂习题
1.下列关于中华人文精神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主要体现在处世方法、教化思想、美学追求、生活理念等方面
B.彰显了中华民族对现实生活意义的探索和道德情操的涵养
C.发挥了强大的熏陶教化、凝聚示范作用
D.能让我们从容应地对学习和生活中的各种问题
D
课堂习题
2.不同国家、民族的思想文化各有千秋,只有姹紫嫣红之别,而无高低优劣之分。下列说法与这一论述蕴含的思想一致的有( )
A.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B.天地之大,黎元为先
C.和而不同,求同存异
D.德不孤,必有邻
C
课堂习题
3.南南同学积极劳动,每次值日都一丝不苟,被评为班级“劳动之星”;小雨同学无论多忙,她都坚持每天进行英语课外阅读,被推选为“学科之星”。这启发我们( )
A.向榜样学习有利于促进社会发展
B.集体生活能培养我们人际交往的能力
C.在生活中不断创造美好情感体验
D.向榜样学习,争做向上向善好少年
D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