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5年东北地区高考名校名师联席命制化学信息卷(二)4 编 写国审订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0—16 Ni—59 Zn—65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 要求。1.2024年,某企业发布三折叠手机,该手机搭载的芯片为其自主研发。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制造手机芯片的关键材料是二氧化硅B.用铜制作手机线路板利用了铜优良的导电性C.镁铝合金制成的手机外壳具有轻便抗压的特点D.手机电池电极材料碳纳米管是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2.下列化学用语或图示表达正确的是A.H O 的电子式:H'[:0:0:°HB.NH 分子的VSEPR 模型:C.丙炔的键线式:=D.p-pσ 键形成的轨道重叠示意图: O+OO→3. 工业制备Cl O 的反应为2Cl +2Na CO +H O==2NaHCO +Cl O+2NaCl, 设 N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8gH 0 含有的中子数为10NAB.1.0L1.0 mol ·L 的 NaHCO 溶液中HCO; 的数目为N C.1 mol CO -中碳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为3NAD. 生成22.4 L Cl O转移电子数2NA4.化合物M 是工业制备脱氢乙酸钠的中间产物,下列有关M 的说法正确的是 A.M 的分子式为CgH OB.具有手性异构体C. 分子中的碳原子都在同一平面D.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不可与M 发生化学反应5.日常生活中蕴含着丰富的化学知识。下列物质的性质和用途不具有对应关系的是A.臭氧用作自来水消毒剂:臭氧具有较强氧化性B. 氮气充填粮仓可长期保存粮食:氮气化学性质稳定 C.AgBr 用于制造相片底片或感光纸:AgBr 见光易分解D. 二硫化碳用于清洗试管壁附着的硫黄:二硫化碳和硫黄发生化学反应 化学信息卷 第1页(共8页)6. 新风向7结合实际情境考查原子结构 1704年德国人合成的可作为染料和颜料的普鲁士蓝 (KFe[Fe(CN) ]) 是最早有记载的配合物。KFe[Fe(CN) ] 不区分内外界价态,三价铁和二价铁交 替以氰根离子为桥连接成空间网状结构,其蓝色显色来源于二价铁和三价铁之间的电子跃迁。设 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电子跃迁是化学变化 B. 粒子半径:r(Fe )C.第三电离能:C>N D.1 mol[Fe(CN) ] 含有σ键数为6N7.CuSO ·5H O 简单的平面结构如图,则下列有关该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A.该晶体中含有的化学键有离子键、氢键、共价键、配位键B. 水分子中H—0—H 键角为105°,推测①的键角小于105°C.该晶体的化学式应表示为[Cu(H O) ]SO ·H OD. 向硫酸铜溶液中加人过量氨水会产生蓝色絮状沉淀8. 我国科学家发现“杯酚"能与C 形成超分子,体现了超分子的“分子识别”,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杯酚”能与C。形成分子间作用力B. 操作①是过滤;操作③是蒸馏C.上述方法能实现 Co 与 C 分 离D. 溶剂甲苯属于极性分子,而氯仿属于非极性分子9.下列实验操作可得到对应结论的是选项 实验操作(部分含现象) 结论A 向酸性KMnO 溶液中通入SO,气体,再向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 BaCl ,产生白色沉淀 证明SO 被氧化为SOB 分别选用甲基橙、酚酞作指示剂完成0.1 mol ·L'盐酸滴定同 浓度氨水的实验 选用甲基橙作指示剂消耗的盐酸体 积更大C 将等浓度FeCl,溶液与KSCN溶液以体积之比为1:3混合后, 加人氯化钾溶液,溶液颜色变浅 增大生成物浓度,平衡逆向移动D 向NaCl、Nal的混合液中滴加2滴0.01 mol ·L'AgNO,溶液,振 荡,沉淀呈黄色 K(AgI)化学信息卷 第2页(共8页)化学10.新情境/钙钛矿的晶胞结构分析2024年7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某教授团队在钙钛矿太阳能电 池方面获得重要进展。通常人们用通式A.B,0, 表示钙钛矿结构。理想的钙钛矿结构为立方结构, 如图所示,A 代表较大的阳离子,B 表示较小的阳离子,A,B,O 的摩尔质量为Mg ·mol ,N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该晶体的化学式为ABO B.若以A 为晶胞顶点,则O -位于晶胞的面心 C.B 占据由6个0 -形成的正八面体空隙D. 若晶胞参数为a pm,则晶体的密度11.工业上以金红石(主要成分是TiO ) 为原料生产钛的主要步骤如下:已知:TiO (s)+2Cl (g)=—TiCL (g)+O (g)△H=+181kJ·mol 。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该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只有MgB.从能量角度看,氯化炉中焦炭的作用是通过与氧气反应为氯化过程提供能量 C.Ti 在高温时可能易与氧气反应D.氯化炉中得到的TiCl 可能含有CCl ,可采用蒸馏的方法进行分离12. 新趋势探究实验为探究铁盐溶液呈黄色的原因,进行了如下实验:序号 实验操作 现象1 向2mL浓硫酸中小心滴加少量饱和FeSO 溶液 溶液呈浅紫色2 向2mL0.05mol · L Fe (SO ),溶液中滴加少量3mol · L H SO 溶液 溶液黄色变浅3 向2mL0.1 mol ·L'FeCl,溶液中滴加少量6mol ·L 'HCI溶液 溶液黄色加深已知:①通常Fe 和Fe 在水溶液中以水合离子的形式存在。②[Fe(H O) 。] 呈浅绿色;[Fe(H O) ]” 呈浅紫色;[Fe(OH)(H O) ]" 呈黄色;[FeCl ] 呈亮黄色。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通常情况下,Fe 在溶液中的水解能力比Fe 强B. 实验1说明浓硫酸具有氧化Fe 及抑制 Fe *水解的能力C. 实验2与实验3溶液呈黄色的原因相同,即Fe 水解产生了[Fe(OH)(H O) ] D. 上述实验说明OH 对 Fe "的配位能力比H O 强13.室温下,向e(Zn )、c(Fe )、c(Mn ) 均为0.1 mol ·L 的混合溶液中持续通入H S 气体,使其 浓度保持为0.1 mol·L 的饱和状态,通过调节pH 使 Zn "、Fe "、Mn 沉淀,溶液中lg[M ](M 为Zn 、Fe "、Mn )与 pH 的关系如图所示。H S 的 K,=1.5×10 、Ka=6.0×10- ,K,(MnS)≈ 10- 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化学)化学信息卷 第3页(共8页)pHA. 常温下,溶度积:ZnSB.FeS直线的左方对应区域代表FeS 的不饱和溶液C.Zn 恰好沉淀完全时pH=1.0, 则 ZnS的K。为9.0×10-(某离子浓度小于或等于10 mol·L 时,可认为沉淀完全)D. 常温时,MnS(s)+Zn (aq)==ZnS(s)+Mn (aq) 可以完全转化14.1T-MoS / 石墨烯电极材料可在光照条件下产生电子(e ) 和空穴(h*), 其制氧效果优越,原理如 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放电时,电子流向:b→双极膜→aB. 放电时,每消耗0.1 mol O ,负极区电解质溶液的质量增加13gC.充电时,电势高低:aD.充电时,电池总反应:2[Zn(OH) ] -==2Zn+O 1+40H"+2H O15.CH 和 CO 联合重整能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其主要反应为①CH (g)+CO (g)==2H (g)+2CO(g)②H (g)+CO (g) H O(g)+CO(g)其他条件相同时,投料比n(CH ):n(CO ) 为1:2,不同温度下反应的结果如图。温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550~600℃, 升温更有利于反应①,反应①先达到平衡 B.n(H ):n(CO) 始终低于1.0,与反应②有关C.加压有利于增大CH 和CO 反应的速率,但不利于提高二者的平衡转化率D.若不考虑其他反应,650℃时,平衡体系中 H O(g) 的体积分数约为11% 化学信息卷 第4页(共8页)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5分。16. (14分)电镀企业日常生产会产生大量含金属离子的废水,这些金属离子一般毒性很大,必须严 格处理后才能排放。某电镀工业园区内电镀综合废水的pH 为1.3,含 Cu 、Ni 和 Cr O 吟,现采 用分级回收工艺处理该废水并回收利用金属化合物,其工艺流程如下:NaHSO,溶液 NaS溶液 Ma,CO,溶液电镀废水- 还原 调 滤液[ 沉Ca 远M- →回用废水滤洁1 滤流2 滤渣3-----硫酸锦晶体已知:常温下部分金属离子开始沉淀和完全沉淀的pH 如表(当金属离子的浓度≤10 mol·L 时,视为沉淀完全)。金属离子 Cr Cu Ni 开始沉淀的pH 4.3 6.1 7.2沉淀完全的pH 5.6 7.1 9.2(1)Ni 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 周期第 族。(2)“还原”过程中Cr O}- 与 NaHSO 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 “还原"后“调pH” 需控制pH 范围为(3)利用题中数据,计算常温下Cu(OH) 的 K=(4)因来源容易、成本较低,工业上曾使用硫酸亚铁作“还原”过程的还原剂,但近年来逐渐被其 他还原剂取代。该过程中硫酸亚铁作还原剂的主要缺点是_ o(5)“沉Ni” 过程可能生成碱式碳酸镍[xNiCO ·yNi(OH) ·4H 0] 。 为测定该沉淀的组成进行下列 实验:称取干燥沉淀样品7.54g, 隔绝空气加热。该化合物的热重曲线如图所示,则y=.7546.10- NiCO,jNiOH 450 Nio0 200 300 400 500 600温度/℃(6)该工艺中获得的硫酸镍(NiSO ) 在强碱中用NaCIO 溶液氧化,可沉淀出能用作镍铬电池正极 材料的NiOOH。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17. (14分)苯胺(有机碱,常温下为无色油状液体,易被氧化)在染料、医药、农药、香料等领域有广泛 的应用。实验室以硝基苯为原料制备苯胺,反应原理如下:相关信息列表如下:物质 相对分子质量 沸点/℃ 密度/(g ·mL ) 溶解性硝基苯 123 210.9 1.23 不溶于水,易溶于乙醇、乙醚化学信息卷 第5页(共8页)续表物质 相对分子质量 沸点/℃ 密度/(g ·mL") 溶解性苯胺 93 184.4 1.02 微溶于水,易溶于乙醇、乙醚甲苯 92 110.6 0.872 略实验步骤:①组装好实验装置(如图,部分夹持仪器已略去),并检查装置气密性。②向三颈烧瓶中依次加人沸石及10mL 硝基苯。③打开止水夹K,先通人H 一段时间。④使三颈烧瓶内溶液保持140℃,充分反应。⑤反应结束后,关闭止水夹K, 向三颈烧瓶中加人无水硫酸镁。⑥继续加热,收集182~186℃馏分,将所得馏分进行二次纯化,最终得到较纯苯胺5.58g。(1)仪器c 的名称是_(2)装置B 中水槽应加人 (填“水"或“油”)作为热传导介质。(3)装置A优点是通过控制止水夹K, 实现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此装置还适用于制备的气体 是 (填序号)。a.CO b.SO c.NH若实验中步骤③和④的顺序颠倒,则实验中可能产生的不良后果是_(4)步骤⑤中加人无水硫酸镁的作用:_ o(5)二次纯化并测定产率:蒸馏所得苯胺中混有少量硝基苯杂质,可以采用如下方案除杂提纯:加人试剂X 后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 “液相”是 (填“水层"或“有机层”)。(6)苯胺与甲苯相对分子质量相近,但沸点相差较大,试从物质结构的角度说明原因:(7)本实验的产率为化学信息卷 第6页(共8页)化学(化学)化学信息卷 第7页(共8页) 化学信息卷 第8页(共8页)18. (14分)丙烷价格低廉且产量大,而丙烯及其衍生物具有较高的经济附加值,因此丙烷脱氢制丙 烯具有重要的价值。回答下列问题:(1)已知下列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①直接脱氢:CH CH CH (g)—→CH =CHCH (g)+H (g)△H =+123.8 kJ·mol (2)反应①在恒温条件下建立平衡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填序号)。A. 移走CH =CHCH (g),v 正增大、v 减小,平衡正向移动B. 加入合适的催化剂,可提高丙烷的平衡转化率C.保持容器容积不变,再加入一定量丙烷,丙烷的转化率降低D. 增大压强,平衡常数K 减 小(3)压强分别为0.10 MPa 和0.010 MPa时,密闭容器中充入丙烷进行反应①,丙烷平衡转化率与温 度的关系如图甲所示,其中表示0.10 MPa下的关系曲线是_ ( 填“I" 或“Ⅱ”)。0.010 MPa、 570℃时,K= MPa(用各气体的平衡分压代替其物质的量浓度计算,可表示压强平衡常 数,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保留2位有效数字)。((570,80.0)1:(570.389201500510520530540S50560570580590温度/℃100厂80-6040吃)甲(4)研究人员利用V Os 作催化剂,对反应③( H O(g) 的机理展开研究。以C Hg 和 O 为原料,初期产物中没有检测到 0;以 C Dg、C Hg 和 O 为原料,反应过程中没有检测到 C,Hg-D 。(0A.V Os 先吸附氧气,吸附的氧气直接与吸附的丙烷反应B.V Os 直接氧化吸附的丙烷,吸附的氧气补充V Os 中反应掉的氧 C.V Os 催化丙烷脱氢过程中,碳氢键的断裂是可逆的(5)研究人员尝试利用CO 氧化丙烷脱氢制丙烯,主要发生如下反应:i.C H (g)=CH =CHCH (g)+H (g)ii.C H (g) C H (g)+CH (g)ii.3CO (g)+9H (g)=CH =CHCH (g)+6H O(g) iv.CO (g)+H (g)CO(g)+H O(g)在580℃时,将C H (B) 和CO (g) 按体积比为1:1充人一恒压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平衡时实验测得 体系中C H (g)、CO (g)的转化率和CH =CHCH (g) 的选择性、CH =CHCH (g) 的产率随催化剂组成 (In/Zn 的物质的量之比)或压强的变化分别如图乙和丙所示。已知:CH =CHCH (g) 的选择性越高,副产(CH =CHCH,的物质的量)品的含量越低,CH =CHCH, 的选择性=—— - ×100%。 转化的C Hg的物质的量++3×转化的CO 的物质的量(曾o→CH =CHCH 0.10.2 0.30.40.5压强/MPa丙) (昌CH =CHCH,zn02505乙24LnZ的物质的世之比)该方法制丙烯合适的生产条件为_ ;随压强增大,CH =CHCH (g) 的平衡产率先增大后减小的原因为 19. (13分)化合物I 是某药物的中间体,其合成路线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A 属于芳香烃,其名称为 o(2)D 转化为E 的化学方程式为_(3)F→G 的反应类型为(4)H 的结构简式为_ o(5)在C 的同分异构体中,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有机物有 种。①能发生银镜反应;②能发生水解;③含有苯环;④核磁共振氢谱显示4组峰。(6)由苯甲醛( )和乙酸酐()合成化合物 ,合成路线如下(部 分反应条件已略去)。其中X 和 Y 的结构简式为 和 。2025年东北地区高考名校名师联席命制 化学信息卷(二)答题卡姓 名 准考证号缺考标记(考生禁止填涂)口条形码区(填)正确填涂 注 意 事 项 1.答题前,考生须准确填写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并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屋水签字笔书写,涂写要 工整、清晰。 3.按照题号在对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的答题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 作答无效。 4答题卡不得折叠、污染、穿孔、撕破等。涂 样 例 错误填涂 留密留选择题1 ABCD] 2 ABCD 3AB]C]D] 4 ABCD] 5AB]CD] 6AECD] 7 A CD] 8ABCD] 9A CD 10 ABcD 11 ABCD 12 ABCD 13ABCD 14ABCD 15AB]CD非选择题16. (14分) (1) (2) (3) (4) (5)严禁超出矩形边框作答17. (14分) (1) (2) ……………… (3) (5) ………… (6) ……………… (7) ………18. (14分) (1) (2) (3) (5) ……………19. (13分) (1) (2) …… (3)………………………………………………………………… (4) (5) (6) -严禁超出矩形边框作答2025 年东北地区高考名校名师联席命制化学信息卷(二)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题答)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号 1 2 3 4 5 6 7 8 9 1 0 1 1 1 2 1 3 1 4 1 5 案 A D c B D c c D B D A c c D A二 、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5分。 16. (14分) (1)四 …………………………………………………………………… ( 1 分 ) I …………………………………………………………………………( 1 分 ) (2) Cr O;+3 HS0;+5 H'=2 Cr"+3 S0:+4 H O ……………………… ( 2 分 ) 5.6≤ pH<6.1 ……………………………………………………………( 2 分 ) (3)1×10 ……………………………………………………………………( 2 分 ) (4) 分离得到的Cr( OH),中存在Fe( OH),杂质;且引人的Fe"需增加工序进 行分离,导致成本增加……………………………………………………( 2 分 ) (5)2 ………………………………………………………………………( 2 分 ) (6)2N"+C0~+40H"—2 NiOOH!+ Cr+ H O …………………………( 2 分 ) 17. (14分) (1) 恒压滴液漏斗 …………………………………………………………( 1 分 ) (2)油………………………………………………………………………(1分) (3)a …………………………………………………………………… ( 1 分 ) 加热时H 和 O 混合会发生爆炸,生成的苯胺会被O 氧化 ………… ( 2 分 ) (4) 吸收反应生成的水…………………………………………………( 2 分 ) (有机层(1分))(5+………一 …M …;…………………………………………… ( 2 分 ) (6) 苯肢中含有氨基,能形成分子间氢键,而甲苯分子间不能形成氢键 ……( 2 分 ) (7)60% ……………………………………………………………………( 2 分 ) (评分细则) 失分注意 16. (2)未配平扣1分 两处都写"<"扣1分 (4) 写出1条给1分,错写不给分,全部答出 给 2分 失分注意 17. (3)多选、错选不给分 “ 加热时H 和0 混合会发生爆炸”给1分: “ 生成的苯胺会被0 氧化”给1分 高分关键(6)只写“分子间氨键”给1分,说 明苯胺中形成氢键的结构为氨基给2分 失分注意(7)写“60”不给分答案及解析18. (14分)(1)-118 ……………………………………………………………………( 2 分 )(2)C ………………………………………………………………………… ( 2 分 ) 失分注意18. (2)多选、错选不给分(3)Ⅱ …………………………………………………………………………( 2 分 ) 0.018 …………………………………………………………………………( 2 分 )(4)B …………………………………………………………………………( 2 分 ) (4) 多选、错选不给分(5) In/Zn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压强为0.3MPa …………………………( 2 分 ) (5) 不全不给分 压强低于0.3 MPa时,压强增大,反应田平衡正向移动比反应i 平衡逆向移动对CH = CHCH,的产率影响大,则丙烯的产率随着压强的增大而增大;压强高于0 . 3MPa时,压强增大,反应i 平衡逆向移动对CH = CHCH,的产率影响比反应面平衡正向移动大,则丙烯的产率随着压强的增大而减小(压强低于0.3 MPa 时,反应出平衡正向移动为主要因素,压强高于0.3 MPa时 ,反 应i 平衡逆向移动为主要因素)……………………………………( 2 分 )19. (13分)(1) 甲 苯 ………………………………………………………………………( 1 分 )( 2 分 ) 失分注意 19. (2)未写HCl 不得分(3) 加成反应…………………………………………………………………( 1 分 ) (3) 顺序颠倒不给分 消去反应 ……………………………………………………………………( 1 分 )(4) …………………………………………………( 2 分 )(5)2 ……………………………………………………………………………( 2 分 )………………………………………………………… ( 2 分 )………………………………………………………………… ( 2 分 )拆 招 式 超 详 解一 、总体情况本卷组织了辽宁省萌芦岛市第一高级中学116位高三学生参与试做。从得分情况来看,最高分为84,平均分为58(80分以上约占 比5%;79-60分约占比45%;59-40分约占比35%:40分以下约占比15%)。试卷整体考点规划合理,题目设置没有过于偏、难、怪。二 、选择题部分选择题平均分为28.3,其中第1-5题相对简单,得分率校高;第8题、第13题、第15题失分较多,学生对有机题目中涉及的| 实验基础(第8题)缺少灵活运用的能力,导致存在操作判断失误的现象;水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变化(第13题)与多反应体系平| 街的判断(第15题》均为困像分析题,未能正确提取题图信息是失分关键。在备考过程中学生需要加强对物质性质、实验操作 以及图像分析方面的巩因复习。三 、非选择题部分第16题、第17题、第19题中的方程式书写题目差错率较高,存在生成物判断错误、未配平等问题,第18题、第19题得分率 较低,第19题第(6)问中未能联系题给路线有效判断未知物的结构简式。综上所迷,本卷在辽宁省萌芦乌地区的试做效果良好,试卷难度分布合理,能够有效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和综合应 用能力,符合东北地区新高考的方向和趋势。1. A【热考点】化学与科技、材料、生活等 【深度解析】制造手机芯片的关键材料是硅,A 错误;铜具有 良好的导电性,常用于制作导线,所以用铜制作手机线路板 利用了铜优良的导电性,B 正确;镁铝合金的密度较小,硬度 较大,所以镁铝合金制成的手机外壳具有轻便抗压的特点、 C正确;碳纳米管是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D正确。 2. D【热题型】化学用语 【深度解析】H O 是共价化合物、两个0原子之间以共价单 键结合,每个0原子分别与1个B 原子形成1个共价键.其 电子式为H:0=8: H , A 错误;NH,中的N原子上的价层电子 对数为:,孤 电 子 对 数 为 1 ,VSEPR 模 型 为 B错误;丙炔中三个碳处于同一直线,键线式为答案及解析(体,CCl 也为分子品体,二者结构相似,相对分子质量铭大,沸点越高,则二者沸点存在差距,可用蒸馏的方法进行分离.D正确。12.C【热考点)实验探究【深度解析】通常情况下,金同阳离子所带电荷数越多越容品结合 OH,即水解能力越强,Fe'"所带电荷数比 Fe 多,Fe"在溶液中的水解能力比Fo 强.故A 正确:实验1中溶液呈浅紫色说明浓硫酸把Fe"氧化为Fe"且抑制Fe"水解。使Fe”主要以[Fe(H 0)。]”的形式存在,故B正确:实验2中溶液黄色变浅表明滴加的疏酸抑制了Fe”的水解,实验3中溶液黄色变深是因为滴加盐酸使Fe'主要转化成[FeCL,]”.而不是[Fe(OH)(H O),]°,故C错误:Fe,(SO ),溶液呈黄色而不是呈浅紫色,说明Fe (SO ),溶液中Fe"主要以[Fe(OH)(H:0),]的形式存在.即OH对Fe"的配位能力比H O强.故D正确。趋势预测高考化学炮来地注重考查学生对物质性质的探究,要求学生能够通过实脸现象成与几种物质进行比较判断物质具有的性质或相关反应的原理等,解题关键为捉取题日中的有效信息结合基础知识从而得出站论。) (—.C错误:p-pa键由两个p轨道“头碰头“重叠形成.电子云轮廓图变成中间大两头小.D 正确:关婴点谈当中心原子价层无孤电子对时,低粒的VSEPR模型与微恒的实际空闵站构一效;当中心原子上有孤电子对时,微粒的VSEPR提型与微粒的实际空同站构不一致。3C【模块融合]同伏加德罗常数的应用与原子结构融合【深度解析】H:"0的相对分子质量是20,18gH "0的物质) (力大于成键电子对间的斥力,水分子①形成分子间氢,H-0-H键角增大.故水分子①中的键角大于105°,B语误;根据图示,Cn 与4个H O形成配位键,1个S0:与1个B,0形成氢键,该品体的化学式应表示为[Cu(H O),]SO ·H 0C正确;向盛有殖酸制溶液的试管里逐滴加入氨水,先生成Cu(OH):曹色絮状沉淀,维续滴加氨水,Cu(OH);转化为[Cu(NH,).]”.得到深蓝色的透明溶液,D错误。8D【热储晚】超分子与实脸的融合【深度解析】“杯附”能与C 通过分子间作用力形成超分子,A正确:操作①得到溶于甲苯的C。和不溶于甲苯的超分子,是过滤,提作③得到品挥发的氯仿,为蒸馏,B正确:根据题图,通过该方法能实现C。与C,分离,C正确:氧仿(CHCl,)不是正四面体结构,是极性分子,苯是非极性分子,而苯分子的一个H原子被甲基取代后形成的甲苯为极性分子,D错误。)【深度解析]电子只在导线中移动,不进人电解质溶液.A 错 误;放电时,负极区电解质溶液增加的质量为失电子的锌和 双极膜电离出来的 OH 的质量和,根据电极反应式可知每 消耗0.1 mol O .转移0.4 mol电子,有0.2mol Zn失电子进 人溶液.0.4 mol OH由双极膜进入负极区.则质量增加 (0.2×65+0.4×17)g=19.8g.B 错误:阳极电势高于阴极电 势,由思路分析可知,充电时a 电极电势高于b电极电势。 C 错误;由分析可知,D 正确。15.A【 重难考点】分析多反应体系平衡图像x50—(l,由于1个H "0中含有的中子数是10.0.9molH "0中含有的中子数N(中子)=0.9mol×10N,mol=9N,<10N..A铝误:HCO;能电离产生Co;,也可水解生成H CO,,1.0L1.0mol-L"的NaHCO,溶液中HCO;的数目小于N,,B错误;1个COj中酸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C 正确:未指明处于标准状况,无法使用V=22.4L ·mol进行计算,D错误:) (S武做反情木题正确率为50%,易错选B项。过浓、蒸馆的基础实险操作可以应用于有机实验中,且学生对极性分于、非极性分子的定义不清是,导致不能及时判断出D项中存在的问题。)【深度解析】由题图可知升温,甲烷的转化率比CO 的转化 率升高快,所以升沮更有利于反应①正向进行,但多反应体 系所有反应会同时达到平衡.A 错误;若只有反应① . n(H ):n(CO) 始终为1.0.而反应②消耗B, 且生成 CO. 导致n(H ):n(CO) 小于1 ,B 正确:加压使反应速率提高. 但反应①平衡逆向移动、反应②平衡不移动,不利于提高 CH 和CO 的平衡转化率,C 正确:其他条件相同时,物质的 量分数等于体积分数,设起始n(CH ) 为a mol,则n(CO ) 为 2a nol.650℃时,平衡体系中CH, 的转化率为80%,CO 的 转化率为65%,可得4 B【 热考向]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①CH (g)+CO (g)一2H (g)+2CO(g)起始量/mol a 2a) (9.B【热题型)化学实验基础,涉及试剂使用、基本操作、实验原理、实验现象【深度解析]酸性KMnO 溶液通常是加人稀硫酸酸化,溶液中木就含有SOi.加人BaCl 会产生白色沉淀,无法证明SO:被氧化.A错误:甲基橙在酸性条件下变色,酚酞在碱性条件下变色,甲基投作指示剂消耗的盐酸体积更大,B正确;溶流颜色变浅是由于加入的氧化钾溶液对原溶液进行了活释,K"、CI不参与反应,与平衡建立没有关系,C错误;NaCI、Nal溶液的浓度未知,向其混合液中滴加2滴0.01mol·L AgNO,溶液,振苈,产生黄色碘化银沉淀,不能证明K。(Agl)<K,(AgCl).D错误。10.D【热情境】品跑结构【深度解析】根据“均摊法”,A 位于体心,只有1个,B位于顶角处,0 位于棱上.有12x =3)【深度解析】根据M 的结构简式,其分子式为C,H,O..A 错13 C 【热题型】水溶液中离子平衡图像分析(【深度解析]当金同离子相同时,ZnS、FeS,MnS曲线上对应的pH 越大,e(S)越大.由图像可知,溶液中K(ZnS)<K,(FeS)正确;FeS曲线上每一个点都代表FeS饱和溶液.当e(Fe )相同时,左方对应区域中,pH减小.结合A 项分析知.e(s) 减小,使得c(Fe)·c(S)<K,(FeS),即 为FeS的不饱和溶液,B正确:K=)转化量/mol 0.8a 0.8a 1.6a 1.6a(平衡量/mol0.2a)误:M 分子中标注"I" 的踉原子为手性碳原子:②H (g) +CO (g)=H D(g)+CO(g)(转化量/mal0.5a 2a×0.65-0.8a 0.5a 0.5a平街量/mol 1.6a-0.5a2a-0.Sa-0.8a 0.5a 1.6a+0.5a则可知平衡时气体总物质的量为0.2a nol+(1.6a-0.Sa)mol+(2a-0.5a-0.8a)mol+0.5a mol+(1.6a+0.5a)mol=4.6amol.H O(g)的体积分数=H O的物质的量分数=9.6a×100%-11%,D正确。)则M存在手性异构体,B 正确:分子中含有连接3个C 原子 的饱和碳原子,分子中的碳原子不都在同一平面.C 错误; M 分子中含有的映碳双键可以与高锰酸钾反应,D错误。(e(H S)=0.1 mol·L',当pH=1.0[e(H)=0.1 mol·L"])快 解 分子中有手忙破原子的有机物,具有手性异构体, B 正确。5D【 热考点]生活中的物质性质及用途(时,e(S )=9.0×10 "mol·L',Zn 恰好沉淀完全,则e(Zn )=10 mol·L'.K。(ZnS)=e(Zn)·c(S)=9.0×10=,C 错误:K。(MnS)=10 ',该反应的平街常数K=) (试反间本题正确半仅为20%,易惜选D项。A项考查多反应体系中的连续反应会同时达到平街,学生对该知识点不热悉,做题时容易忽略,导效错选。) (个,苡) (16.(除标注外,每空2分,共14分1(1)四(1分)( 1 分)(2)Cr:0+3HSO;+5H'==2Cr"+3S0+4H 05.6≤pH<6.1(3)I×10(4)分离得到的Cr(OH), 中存在Fo[OH],杂质;且引入的e指增加工序进行分商,导致成本增加(每条1分1(5)2(6)2Ni+CI0'+40H"==2NiOOH!+CI+B:0【必考题型】废水回收利用的工艺汽程分析,涉及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离子方程式的书写、pH的控制、试剂选择、K、的计算、热重曲线分析等疏程分折原料:电锻废水目标:分级回收Cr、Cu、Ni还原:在酸性溶液中,Cr O;故HSO;还原为Cr ",反应后的溶液中含有Cr'"、Cu~、Ni;…第(2)问调pH:可加入碱性物质、Cr转化为Cr(OH),况淀,且不能使Cu 、Ni沉淀,洁渣1为Cr(OH),:……第(2)问沉Cu:加入N S溶液,C与S°反应生成GS,滤渣2为GS:沉Ni:加入Na:CO,溶液,M与CO;反应生成NiCO,.滤渣3为NiCO ) (品体的化学式为ABO,.A正确;如愿图所示,A 位于体心.若以A为品胞顶点,此时0 位于面心位置,B正确:B的上、下、左、右、前、后各有一个0 ,正好构成正八面体,所以B占据由6个0 形成的正八面体空隙,C 正确:若品跑) (应能进行到底,D正确。14.D【热考向】二次电池分析思路分析定位:二次电池)【深度解析】臭氧具有强氧化性,能杀菌消毒,可用作自来水 消毒剂.A 正确;氮气在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可以作保护 气.用于保护粮食,B正确:AgBr具有良好的感光性,见光易 分解,是一种重要感光材料,常用米制作相片底片或感光纸, C 正确;疏与二硫化碳均为非报性分子.根据“相似相溶”原 理,疏易溶于二碗化确.二硫化碳清洗试管呈附着的硫黄,未 发生化学反应.D错误。6.C【 热考点】元索周期律与共价健(参数为apm,则体积为a ×10~°cm ,品体密度) (放电时金属件转化为[Zn(OH)],失电子作负权,根据原电池工作原理,放电时阴离子移向负极,所以双权展右倒产生的离子为OH,左倒产生H'。) (10°g·cm”,D错误。国隋脚应用高考化学越未越注重姑合实际应用在新情境、断物质的尽础上考查学生对品胞站构的理解,如品腔结构在材料科学、纳术技术、固体化学等领域的应用,结合断背景考查品跑的类型、品胞参数、原子的拆列方式等。11.A【热考点】微工艺流程分析恩路分淅虽化炉中,加入的你及将TO:(s)+2O (g)一TiCL(g)+0 (g)反庄中产生的氧气转化为CO,可以为反应提供能量(B正确),促进TiCL 的生成;还原炉中,用长廷原出金属伙,通入鱼气作保护气,说明T高温下可能易与氧气反应(C正确):蒸馆炉中,利用燕怕将海绵伙分离出来;电解池中,将耐余的氧化慢电解可得到氯气和金属任,可以再次进入工艺中。【深度解析】由思路分析可知,可循环利用的有Mg 和C:.A 错误;由所给反应中 TiCI,为气态可知,TCI 为分子品) (放电时电极电极反应式正极a0:+4H"+4e"=—2H O负极bZn+40H"-2e"=[Zn(OH).]总反应40H"+2Zn+0:+2H O==2[Zn(OH)])【深度解析】电子跃迁是通过吸收能量或者释放能量完成的, 没有生成新物质.没有发生化学变化.A 错误:同种元素的高 价态阳离子原子核对外层电子的吸引力较大.离子半径较 小,即r(Fe”)>r(Fe"),B 错误;第三电离能是指失去第三个 电子所需的能量,对应氮的价层电子排布由2s'2p'变为2s . 碳的价层电子排布由2s 变为2s',C、N的第三电离能的大小 顺序为C>N,C 正确:[Fe(CN)]” 中心离子配体是CN*,配 位数是6,[Fo(CN) 。]" 中铁离子和每个碳原子形成1个健,每个CN" 中含有1个a 键. 1个[Fe(CN)。]"中含有12个 a 健.1 mol[Fe(CN)。]“中含有a 键数为12N,,D 钼误。(充电时电极电极反应式阳板a2H O-4e"=0 i+4H阴板bZn(OH).]+2c"=Zn+40H总反应2[Zn(OH),]-=2Zn+0 i+40H+2H O)风百牌误 高考化学中对于原子结构的考查不局服于简 单的元素用期拌,开如迷渐敞合新情境、断反应,如断型材料 的制各、新药场的合成等,考查内容涉及原子先讲、化学健、 分子站构、化学反应等,深入考查学生对原子结构的理解。7.C【 热题型〕物质结构与实验的腔合【深度解析】Cu 与 H O 间形成配位键,S0 中存在极性共 价键,Cu 与S0j 间存在离子键,S0 与 H O 间形成氢健。 但氢键不属于化学键.A 错误:孤电子对与成键电子对的斥【深度解析】(2)Cr O 在酸性溶液中具有强氧化性,可把 HSO; 氧化成SO:, 木身被还原为Cr",根据得失电子守恒、 电荷守恒、原子守恒,即可写出离子方程式。调pH, 让 Cr" 转化为Cr(OH), 沉淀,而Cu 、Ni" 不能沉淀,结合已知信 息,可得5.6≤pH<6.1。(3)Cn 沉淀完全时,pH=7.1,e(OH")=10"mol ·L =1×10'mol·L',e(Ca)=1×10 mol·L",Cu(OH) 的 K 。=c(Ca )·c(OH")=1×10 ×(1×10**) =1×10**。(4)Fe" 作还原剂,木身被氧化成Fe",还原后的溶液中同时 含有Cr"、Fe"、Fe",调节pH 时,得到Fe(OH), 和 Cr(OH), 沉淀.且需增加工序分离出Fe", 造成成本增加。(5)由题图可知,200℃之前失去结品水的物质的量为.08 mol则,7.54g 喊式碳酸镍[xNiCO · yNi(OH) ·4H O] 的物质的量 l:200- s00℃ 间,失去的CO 、H O 质量为0.02x mol×44g·mol'+0.02y mol×18g·mol =(6.10-4.50)g=1.60g①,最终得 到的NiO 的物质的量.即0.02 molx (xt)=0.06 mol②.联立方程解得x=1,y=2。(6)由题意可知,N 在碱性环境中被CIO~氧化成NiOOH, CI0"被还原为 CI", 根据得失电子守恒、电荷守恒、原子守 恒,即可写出离子方程式。试 做 反 馈本题得分率较高。第(1)问基本不失分;第(2)问与第(6)问中书写离子方程式时,存在反应物与 生成物判断错误及配平问题,导致失分严重;第(4)问文宇 表迷题目,部分学生答题不规范导致失分。117(除标注外,每空2分,共14分)(1)恒压滴液溷斗(1分)(2)油(1分)(3)a(1 分 ) 加 热 时 H 和0,混合会发生烟炸,生成的苯 胺会被0 氧化(4)吸收反应生成的水有机层(1分)(6)苯胺中含有氨基,能形成分子间氨键,而甲苯分子间不 能形成氢键(7)60%【必考题型】苯胺的制备实验,涉及仪器名称、加热方式、离 子方程式的书写、操作顺序、产宰计算等【深度解析】(2)实脸中温度超过100℃,应选择油浴加热, 装置B 中水槽应加人油作为热传导介质。(3)装置A 是启普发生器的简易装置,优点是“随开随用、 随关随停”,适用于难溶的块状固体与液体不加热反应.且 反应故热不能太剧烈、生成的气体难溶于溶液,常用于制备 H 、CO 、H S,NO等 ,a 正确。先通氢气,可以排尽装置内的 空气,防止加热时B 与空气混合发生爆炸及苯胺被氧化。(4)制得的苯胺中混有水,加入无水硫酸镁的作用是吸收反 应生成的水。(5)苯胺中含有硝基苯,应先加盐酸与苯胺反应生成.分液后[进人水层,然后加入 NaOH溶 液 ,;又转化为米肢,再进行分液,来胶进人有 机层,最后加干燥剂,过滤得到较纯净的苯胺。(6)苯胺中含有氨基,能形成分子间氢键,而甲苯分子问不 能形成氢键,氢键是一种特殊的分子间作用力,对物质的 熔、沸点影响较大,苯胺沸点高于甲苯。(7)实验中硝基苯用量为10 mL, 理论制得n (苯胺)=n(硝基1,最后得到苯胺5.58g. 苯胺的产率18. (每空2分,共14分).(1)-118(2)C(3)Ⅱ 0.018(4)B(5)ln/Zn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压强为0.3 MPa 压强低于 0.3MPa 时,压强增大,反应苗平衡正向移动比反应i 平衡 逆向移动对CH =CHCH, 的产率影响大,则丙烯的产串随 蓿压强的增大而增大;压强高于0.3 MPa 时,压强增大,反 应i平衡逆向移动对CH =CHCH, 的产率影响比反应苗 平衡正向移动大,则丙烯的产率随着压强的增大而减小(压 强低于0.3 MPa时,反应面平衡正向移动为主要因素,压强 高于0.3 MPa时,反应i 平衡逆向移动为主要因素)【热题型】化学反应原理综合【深度解析】(1)反应③=反应 反应②,所以△H =(2)移走生成物瞬间.不变、o 减小、平衡正向移动,之后均减小,A 错误;催化剂只能同等程度改变 m, 不影响平 衡转化率,B错误;保持容器容积不变,再加人一定量丙烷,压 强增大,平衡逆向移动,丙烷的转化率降低,C正确:平衡常数K 只跟温度有关,增大压强不改变平衡常数,D 错误。(3)反应①是气体系数和变大的反应,压强越大,反应物平 衡转化丰越低,则曲线Ⅱ对应的压强更大,即表示0.1 MPa 下的关系曲线是Ⅱ。0.010 MPa,570℃ 时,丙烷平衡转化率 为80.0%,设起始加人amol 丙烷,列三段式进行计算:CH,CH CH (g)→CH =CHCH (g)+H (g)(00.8a0.8a) (00.8a0.8a) (a) (0.8a0.2a)起始量/mol 转化量/mol平街量/moln%(4)初期产物中没有检测到“0,说明初期产物中氧元素不 来源于"0 ,而是来源于V O ,"O 用于补充V O, 中反应 掉的氧,A 不 合 理 ,B 合理;反应过程中没有检测到 C,H,D.(0(5)选择合适的生产条件应考虑环保、经济成本、时间成本, 在此基础上综合考虑选择反应物转化率高、目标产物选择 性也高的生产条件。生产丙烯的反应是反应i 和凿. 图乙 中使用Zn 作催化剂时CH =CHCH (g) 选择性过低,In/Zn 的物质的量之比分别为0.25,0.5、1、2时,CO (g) 的转化事 和CH,=CHCH,(g) 的选择性区别不大,但是In/Zn 的物质 的量之比为2时,C,B (g) 的转化率更高,更利于生产丙烯。 图丙中选择丙烯平衡产率最高点,压强为0.3MPa。19. (除标注外,每空2分,共13分)(1)甲苯[1分](3)加成反应(1分)消去反应(1分)(4)(6)【必考题型】有机合成与推断,涉及物质名称、反应类型、化 学方程式、同分异构体等路 线 分 析 AICl,作用下发生加成反 应生成B, 结合 B 的结构简式和 A 的分子式,知A 的结构 简式为;B 到 C 发生了“去氧加氢”的还原反 应;C 与SOCl 反应,C 分子中的—OH被—C 取代生成D; 站合 F 的结构简式可知,D在 AICl, 作用下发生成环反应生成 E. 其 结 构 简 式 为 结合已知① ,E 与C:H,MgBr 发生加成反应,生成 ,该物质再水解得到F:F 先 与 H 在 PI催化下发生加成反应生成,该物质再发生消去反应生成G;G 发生已知②中反应,H 的站构简式为:H 脱水成 环生成I。答 案 及 解 析【深度解析】(2)根据分析,E 结构简式为 在 AICI,作用下发生成环反应生成E 和 HCl。(5)能发生银镜反应,分子中含有—CHO 或 — 00CH;能发 生水解,分子中含有酯基,故该分子含甲酸酯基:核磁共振 氢谱有四组峰,则含有四种氢原子,结合分子中合有苯环, 可 得 符 合 此 条 件 的 物 质 的 结 构 简 式 分 别 为在 ACI, 作用下发生类似A→B(中族)的反应生成X!( ) 和CH,COOH;[基相邻碳上的 H(a-H) 与 醛 基 发 生 加 成 反 应 生 成Y发生 似B→C 的反应,生试 反 赁本题失分集中存在于第(4)问、第(5)问、 第(6)问中,平均得分约为6分。第(4)问中可以依据已 知②判断H 的站构商式,学生容易忽略已知信息,故未丹 分;第(5)问站合网分异构体考查醒基、面基等特征反应. 第(6)问考查旺基的反应,相关内客未完全掌握导致在站 构判断中出现错误6.新风向结合实际情境考查原子结构1704年德国人合成的可作为染料和颜斜的普鲁士蓝2025年东北地区高考名校名师联席命制(KFc[Fe(CN),])是最早有记载的配合物。KFe[Fe(CN):]不区分内外界价态,三价铁和二价铁交化学信息卷(二)】替以氯根离子为桥连接成空间网状结构,其蓝色显色来源于二价铁和三价铁之间的电子跃迁。设N,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绵写A.电子跃迁是化学变化B.粒子半径:r(Fe2)(Fe”)②审订C.第三电离能:C>ND.1mol[Fe(CN)6]含有c键数为6N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7.CS0,·5H20简单的平面结构如图,则下列有关该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一1C一12N一140一16Ni一59Zm65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2024年,某企业发布三折叠手机,该手机搭载的芯片为其自主研发。下列说法错误的是4.该晶体中含有的化学提有离子键、氢键、共价键、配位键A.制造手机芯片的关瓣材料是二氧化硅B.水分子中H一0一H键角为105°,推测①的键角小于105°台B,用铜制作手机线路板利用了铜优良的导电性C.该品体的化学式应表示为[C(H20):]S0·H0C.镁铝合金制成的手机外壳具有轻便抗压的特点感D.向硫酸铜溶液中加入过虽氨水会产生燕色架状沉淀D.手机电池电极材料碳纳米管是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8.我国科学家发现“杯酚"能与C形成超分子,体现了超分子的“分子识别”,下列说法错误的是2.下列化学用语或图示表达正确的是A.H202的电子式:F[0:0H超分予R,分子的VSEPR模型:O8o仿、3司系仿C.丙炔的键线式:三7陪于仿D,p-pσ键形成的轨道重叠示意图C○+●X○一CO田分子不溶于甲本H(C3.工业制备C120的反应为2Cl+2NaC03+H,0一2NaHC0,+Cl,0+2NaC1,设N为阿伏加德罗带不溶干银仿数的值,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杯酚“能与C形成分子间作用力A.18gH20含有的中子数为10WB.操作①是过滤;操作③是蒸B..0L1.0mol·L1的NaHC0,溶液中HC0;的数目为NC.上述方法能实现C与Cm分离C.】molC0方中碳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为3N.D.溶剂甲苯属于极性分子,而氯仿属于非极性分子D.生成22.4LCl,0转移电子数2N,9.下列实验操作可得到对应结论的是4.化合物M是工业制备脱氢乙酸钠的中间产物,下列有关M的说法正确的是选项实验领作[部分含现象】结论AM的分子式为CH0,B.具有手性异构体向酸性31O,溶液中通人S0气体,序向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如BCL,产生白色沉淀正明S0,被氧化为S0C.分子中的碳原子都在同一平面D.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不可与M发生化学反应分别进用甲基橙、酚武作指示剂完我0.】m·L盐政滴定问选用甲基橙作指示剂消耗的盐酸:B花度氨水的实验积更大5.日常生活中蕴含若半盘的化学知识。下列物质的性质和用途不具有对应关系的是A.臭氧用作自来水消游剂:臭氧具有较强氧化性将等浓度FcL,溶被与KSCN溶薇以体积之比为L:3混合后C加人氯化钾溶液,蓓液颜色变说增大生成物液度,平衡逆向移动B.氨气充填粮仓可长期保存粮食:氨气化学性质稳定C.AgBr用于制造相片底片或感光纸:AgBr见光易分解向NaCl、Nal的混合液中滴加2滴0.01 mol·L AgNO,溶液.振DK(Ag)K(AgCI〕D二硫化碳用于清洗试管壁附着的硫黄:二硫化碳和硫黄发生化学反应凿,沉淀呈黄色化学信息卷第1页(共8页】化学情息卷第2页〔共8页]化学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吉林省松原市前郭县2025年东北地区高考名师联席命制(二月) 化学信息卷(含答题卡、答案).docx 吉林省松原市前郭县2025年东北地区高考名师联席命制(二月) 化学信息卷(含答题卡、答案).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