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松原市前郭县2025年东北地区高考名师联席命制(三月) 化学信息卷(含答题卡、答案)(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吉林省松原市前郭县2025年东北地区高考名师联席命制(三月) 化学信息卷(含答题卡、答案)(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年东北地区高考名校名师联席命制
化学信息卷(三)
国审订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0—16 S-32 Mn—55 Cu—64 Ba—137 Hg—201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 要求。
1.天和核心舱是中国空间站的关键舱段,哈尔滨工业大学参与了天和核心舱的多个科研项目,下列 有关天和核心舱的说法正确的是
A.太阳翼伸展部件采用的碳化硅属于硅酸盐材料
B. 为了减重采用的镁合金材料属于纯净物
C. 配备了锂离子蓄电池,其充电过程能量转化为太阳能→化学能→ 电能
D. 为了防腐抗菌大量使用的低环境敏感性薄膜属于复合材料
2.下列化学用语或图示表达正确的是
A.HCl 分子中化学键电子云轮廓图:
B. 基 态Cr 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图:f1t 3dt 厨
C.次氯酸的电子式:H'[:0:C:T
D. 乙二酸二乙酯的键线式:
3. 教材变式/实验基础下列有关试剂的配制、存放和取用,不符合要求的是
A.氢氧化铜悬浊液、Na SO 溶液、氯水需现用现配
B. 配制100 mL1.00mol·L H SO 溶液需要用到天平、胶头滴管、玻璃棒
C. 液溴贮存于带玻璃塞的细口棕色试剂瓶中,水封放置于冷暗处
D. 某些取用后的药品如金属钠、白磷可放回原试剂瓶
4. 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下列物质性质与用途的关系对应错误的是
选项 物质 性质 用途
A 硫酸钙 化学性质稳定 调节水泥硬化速度
B 二氧化硫 抗氧化性 葡萄酒中的添加剂
C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透光性好,易加工 车辆的风挡
D 碳化硅 硬度大 砂轮的磨料
化学信息卷 第1页(共8页)
5.下列方程式与所给事实不相符的是
A.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遇 FeCl,溶液变蓝:2Fe +2I==2Fe +I
B.硅酸钠溶液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碳有沉淀生成:SiO}"+CO +H O=H SiO ↓+Co}-
C.乙烷碱性燃料电池的负极反应式:C H -14e"+180H =12H O+2CO}-
D. 已知K(HCN)=6.2×10- 0,K.(H CO )=10--4,K (H CO )=10-10.3, 向 NaCN 溶液中通人少量 的 CO :2CN"+H O+CO =2HCN+CO}-
6. 高频者点/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应用 煅烧黄铁矿是工业制硫酸的第一步:4 FeS +110 高温 2Fe O +8SO , 设 N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中0.4 mol FeS 被氧化,转移电子数目为1.1NA
B.标准状况下2.24 LO 中含有的质子数目为1.6NA C.3.2gSO 中σ键的数目为NA
D.0.1 mol SO 完全溶于水,生成的离子数目为0.3N
7.丙二酮类衍生物常用于有机发光半导体研究,其中一种有机物的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
的是
A. 该有机物分子中有2个手性碳原子
B.其质谱图中最大的质荷比为180
C.其同分异构体中存在芳香烃
D.可以使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区分该有机物和苯乙酮
8.蛇纹石[(X,Z) Y M (ME)。] 是一种矿物资源。 E、M、X、Y、Z五种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其中,E 是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M和 Y 分别占地壳元素含量的第一位和第二位,基态Z 原 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为(n-1)d* ns"- ,X 元素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总数的 下列说 法正确的是
A.第一电离能:XB. 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MC.YE 和 E M"的中心原子的孤电子对数目相同
D. 最高价氧化物熔点:E>Y
化学信息卷 第2页(共8页)
化学
9.电炉烟尘含锌量非常高,其主要成分为ZnO, 还有一些 Fe O 、Pb、Cu、C等杂质,某研究小组模拟工 业回收电炉烟尘中的铜和锌,流程如下:
已知:25℃时,K,(PbSO )=1.8×10- 。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焙烧步骤中每消耗2mol H SO ,转化1 mol 金属单质
B. 水浸后分离得到浸渣,浸渣中含Fe(OH)
C.从浸取液中回收铜,加入的金属单质为Zn
D.铜渣精炼铜,可以将铜渣附着于电解槽的阳极
10.一种高温超导材料在77 K以上就能展现超导性质,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和潜在的应用价值,该 晶体结构属于四方晶系,其晶胞结构如图所示,设N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错误 的是
(
Ba
OHg
Cu
o0
pm
)
A.基 态Cu 原子与0原子最外层未成对电子数之比为1:2
B.该超导材料的化学式为HgBa CuO C.0 原子间的最近距离
D.该晶体一个晶胞的质量
11.创新考法/反应机理与有机反应烷烃催化脱氢生成烯烃的反应机理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化学信息卷 第3页(共8页)
化学
A.整个过程中催化剂中B 原子化合价没有发生改变
B. 干燥环境下该烷烃催化脱氢反应很难进行
C. 反应Ⅱ生成烯烃的反应为氧化反应
D. 反应Ⅱ中存在极性键和非极性键的断裂与形成
12.下列依据实验操作得到的实验现象与结论均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A 向FeCl,溶液中滴人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高锰酸钾褪色 FeCl,溶液中含Fe
B 向Na[Al(OH),]溶液中加人NaHCO 粉末 产生气体和 白色沉淀 [Al(OH),]与HCO;发生了强烈双水解
C 向Fe(SCN),溶液中滴人少量含F的溶液 红色变浅 F"更易与Fe 配位
D 向10%的H O 溶液中加人少量FeCl,溶液 产生大量气泡 Fe 催化H O 的分解
13.如图为某药物的部分合成路线,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苯的大π键可以表示为 ng, 萘( )中 大π键 表 示 为Ⅱ 8
B. 有机物B 的碳原子和氮原子中,采用sp 杂化与sp 杂化的原子个数比为7:2
C.(C Hs),SiH 中键长由小到大的顺序为H—C14.NaFePO 是一种难溶于水,具有良好电化学性能的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我国科研人员利用电解 法生成I 还 原FePO 同时结合Na*合成NaFePO , 取得了显著的进展,其工作原理如图,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
(


) (
1
FePO.
NaPF

交菌
反应器


)
已知:电解中转移1 mol电子所消耗的电量为96500库仑。
A.阳极区钠片失电子被氧化,NaPF 水溶液的作用是增强导电性
B. 阳极区电解质溶液不需要更换,阴极区电解质溶液需要定期更换 C.FePO 发生的反应为2FePO +3I+2Na ==2NaFePO +I
D.电解消耗的电量为Q 库仑,理论上合成NaFePO 的物质的量 化学信息卷
15. 常 温 下 ,NH HCO, 溶液中含碳微粒和含氮微粒随pH 变化的分布系数如图所示。已知:①i 代表含碳或含氮的不同微粒;②K(H CO )=10- ,K (H CO )=10-1.3;③8(HCO;)=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pH
A. 曲线Ⅱ表示 δ(HCO )~pH 的变化关系
B.NH ·H O 的电离常数K=10-7
C. 当 pH=8 时,溶液中有c(HCOj)>c(NH)>c(CO})
D.c 点:3c(CO})>c(NH)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5分。
16. (13分)我国方铅矿(PbS, 含少量FeS)和软锰矿(MnO , 含Al O,、SiO 杂质)储量丰富,工业上常 以两者为原料制备锂电池的正极材料LiMn O , 其工艺流程如图。
过量 方铅矿稀HSO, 适量铁粉 软锰矿— 没取 还原 滤活! 试剂a 磁A- 滤活2 水 NaHCO,L,CO,o 沉锰 培 o →LiMn,O
回答下列问题:
(1)LiMn O 中 Mn 元素的化合价为
(2)“浸取”步骤PbS 转化成S 和 PbSO , 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加入适量铁粉的目的是_ ,试剂a 为 NaCl0, 则 滤 渣 2 为 。
(4)“沉锰”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Mn +NH, ·H O+HCO;=MnCO ↓+NHi+H O, 过滤,
所得滤液中溶质的一种用途为 ,若“沉锰”时氨水过量可能导致 (5)“焙烧”时每处理1tMnCO, 沉淀,理论上消耗标准状况下空气约为 L(保留两位有效 数字,假设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为21%)。
化学信息卷 第5页(共8页)
17. (14分)氮氧化物(NO,) 是大气污染物之一,处理工业废气中的NO, 对于环境保护具有重要的意义。
(1)在一定条件下 NH 可 将NO 还原。某同学在实验室对该反应进行了探究,实验设计如图甲 (部分夹持装置省略)。
(
气球
能化剂
M-


无水
CaCl,
A
B
c
可抽动
的铜丝
浓硝酸
D
)

①实验室用装置A 制备NH, 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装 置B 内的试剂是 o
②装置D 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
③在装置M中 NH 和 NO 充分反应,生成两种对环境友好的物质,该反应中NH 和 NO 的物质 的量之比为_
④上述装置M 中,气球的作用是_ ( 2 ) 用NaOH溶液吸收法处理NO (仅含NO、NO )。已知过程中发生的反应有2NaOH+NO+NO =
2NaNO +H 0 、2NaOH+2NO =NaNO +NaNO +H O。
①用不同浓度的NaOH 溶液吸收NO 含量不同的尾气,氮氧化物吸收率与NaOH 溶液浓度的关 系如图乙:
(
100%
a-50%
0-a=32%
90
80%
0
1.25253.75 5
6.25
c(NaOHMmol-L)
)
(a表示NO,中NO 的含量) 乙
用 NaOH溶液吸收氮氧化物的最佳条件为α= 、c(NaOH)= 。
②若一定体积的NO, 被250 mL2mol·L 的 NaOH 溶液恰好完全吸收,溶液质量增加19.8g, 则 x的值为
化学僧息卷 第6页(共8页)
化学
18. (14分)CO 催化加氢有利于实现碳的循环利用,在催化剂作用下可发生如下反应:
①CO (g)+3H (g) CH OH(g)+H O(g)△H <0;
②CO (g)+4H (g)=CH (g)+2H O(g)△H <0;
③CO (g)+H (g) CO(g)+H O(g)△H >0。
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相关化学键的键能如表所示:
化学键 C—0 C=0 H—H 0—H C—H
键能/(kJ ·mol") a b c d e
根据表中键能数据计算△H =. kJ·mol ' (用表格中字母表示)。
(2)已知反应③的速率方程为D正=k正p(CO )·p(H ) 、vn=kp(CO)·p(H O), 其 中k 正、短分
别为正、逆反应的速率常数。,其中lgk 表示速率常数的对数 表示温度的倒
数,E,为活化能,R、C均为常数。
(
①如图甲所示,
a、b、c、d
四条曲线中有两条分别表示lg
k正、l
g
其中表示
lg
k

变化关系的是曲线
_
(填序号)。
)k通随的变化关系,
②下列措施能使速率常数k 减小的是_ (填序号)。 甲
A.减小压强 B.降低温度
C. 减 小CO 的浓度 D.更换成负催化剂
(3)在2L 恒温有某催化剂的密闭容器中充人2 mol CO 和6 mol H ,发生上述三个反应。该温 度下反应均达到平衡时,测得CH OH 为1 mol、CH 为0.4 mol、CO 为0 . 2 mol,则 CH OH 的选择
性为 (CH ;反应②的平衡常数为
(列出计算式即可)。
(4)若测得上述三个反应在不同温度下CO 的平衡转化率和甲醇的选择性如图乙所示。
(
100
80
4
2
0
0
0-
200400600
0
0
/
0

75
SC
25





0
0
)
(
化学
)乙 化学信息卷
通过分析图乙,更适合生产甲醇的温度为 (填序号)。
A.400℃ B.600℃ C.800℃ D.1000℃
高于800℃时,CO 转化率增大的主要原因是_ 19. (14分)我国的中医典籍《本草纲目》中记载“黄连,气味:(根)苦、寒、无毒。主治:心经实热”,中
药黄连的有效成分为盐酸黄连素,其人工合成的路线如图所示:
已知:
回答下列问题:
(1)有机物A 的名称为_
(2)A 转化成B 的离子方程式为_
(3)B→C 的反应类型为 ;有机物D 中官能团名称为_ o
(4)检验反应①中反应物是否有剩余的试剂为 ,有机物F 的 分 子 式 为

(5)有机物W 分子中含有2个氧原子,且分子量比B 大14,则W 满足下列条件的同分异构体有 种。
①属于芳香族化合物;②该物质遇Fe 显紫色;③苯环上存在三个取代基。
其中核磁共振氢谱中有5组吸收峰,峰面积之比为2:2:2:1:1 的化合物的结构简式 为
化学信息卷 第8页(共8页)
:
1
■ ■ ■■ ■ ■■
2025 年东北地区高考名校名师联席命制 化学信息卷(三)答题卡
姓 名 准 考 证 号|
缺考标记(考生禁止填涂)口
条形码区
填 涂 样 例 正确填涂 错误填涂 留帑冒 注 意 事 项 1.答题前,考生须准确填写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并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书写,涂写要 工整、清晰。 3.按照题号在对应的答题区城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的答题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 作答无效。 4.答题卡不得折叠、污染、穿孔、撕破等。
选择题
1ABCD 2 ABCD 3ABCD 4 ABCD 5AB]CD 6A CD 7AECD] 8ACBCD] 9ABCD] 10 AB]CD] 11 AB]CD 12AB]CDJ 13AB]CD] 14ABCD] 15ABOCD]
非选择题
16. (13分) (1) (2) (3) (4) (5)
严禁超出矩形边框作答
17. (14分) (1)① ……………… ③ ④ (2)① ……… ②
18. (14分) (1) …………… (2)① …… ② (3) ……………
19. (14分) (1) ………… (2) ……… (3)…………………………………………………………………… (4) …………… (5)………………………………………………………………
严禁用出知形边框作答
-----…--- - -
2025 年东北地区高考名校名师联席命制 化学信息卷(三)
(









)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题号 1 2 3 4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D D BA D B C A A C D C B C D
二 、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5分。 16. (13分) (1)+3 .5价 ……………………………………………………………… ( 1 分 ) (2) PbS+MnO +2 H SO = S +PbSO + MnSO +2 H O ……………………( 2 分 ) (3) 除去过量的H SO ………………………………………………………( 2 分 ) Fe( OH), 、A( OH) ………………………………………………………… ( 2 分 ) (4) 作化肥、干燥剂、泻药等 ……………………………………………… ( 2 分 ) 生 成Mn(OH ) 沉淀,LiMn O 产串降低 ……………………………… ( 2 分 ) (5)3.5×10 …………………………………………………………………( 2 分 ) 17. (14分) (1)( …………………( 2 分 ) 碱石灰 …………………………………………………………………… ( 2 分 ) (




)
失分注意16. (2)未配平扣1分 高分关键(3)写对一个给1分,多写不给分 (4) 答出1点即给分,多写不扣分,错写不给分 失分注意17. (1)①少写条件或气体符号得 1 分 ,未配平方程式得1分
②Cu+4H'+2 NO;— Cu "+2NO 1+2 H O ………………………………( 2 分 ) ③4:3 ………………………………………………………………………( 2 分 ) ④收集尾气,防止污染空气 ………………………………………………( 2 分 ) (2)①50% …………………………………………………………………( 1 分 ) 1.25 mol -L' ………………………………………………………………( 1 分 ) ②1.6 ………………………………………………………………………( 2 分 ) 18. (14分) (1)2 b+3c-3 e- a-3d ………………………………………………………( 2 分 ) (2)①d ……………………………………………………………………( 2 分 ) ②BD ………………………………………………………………………( 2 分 ) (3)62.5% …………………………………………………………………( 2 分 ) ……………………………………………………………( 2 分 ) (4)A ………………………………………………………………………( 2 分 ) 反应③为吸热反应,温度高于800℃,升温平衡正向移动且程度更大………( 2 分 ) 19. (14分) (1)1,2- 苯二酚 ……………………………………………………………( 2 分 ) (2 T………………( 2 分 ) (3) 加成反应………………………………………………………………( 1 分 ) 醚键、酰胺基 ………………………………………………………………( 2 分 ) (4) 新制氢氧化铜或银氨溶液 ……………………………………………( 2 分 ) CHNO …………………………………………………………………( 1 分 ) (5)16 ………………………………………………………………………( 2 分 ) …………………………………… ( 2 分 ) 拆 招 式 超 详 解 ② 少写气体符号得1分,写成化学方程式不 给分 高分关键 ④"收集尼气"给1分,"防止污染 空气"给1分 失分注意(2)①少写单位不给分 18.(2)② 错选、多选不给分 高分关键(4)合理即可 19. (1)答"邻苯二酚"也给分 (3)“ 醚键"给1分,“酰胺基”给1分 (5) 每个1分
D【热题型】化学与科技 【深度解析】碳化硅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硅酸盐材料则 为传统无机非金属材料,A错误;镁合金材料属于混合物、B错 误 ;锂离子蓄电池充电过程中能量转化为电能→化学能,C错 误;防腐抗菌低环境敏感性薄膜综合了多种不同材料的优点, 由多种材料复合形成,属于复合材料,D正确。 2.D【热考点】化学用语 【深度解析]HCI分子中共价键是 H、Cl原子间形成的s-pa 键,电 子 云 轮 廓 图 : ,A 错误;基态C 原子的价电子 (
排布图:C
). B错误;次氧酸为共价化合 物 .电子式为H:8:0: C 错误。 3. B【热考点】化学实验基础,涉及试剂的配制、存放及取用 【深度解析]氢氧化铜悬浊液、Na, SO,溶液、氯水三种试剂容易 变质,需现用现配,A 正确;配制100 mL 1.00 mol · LH , SO. 溶液不需要天平,B 错误;液溴具有挥发性.需用蒸馏水进行液 封,贮存时要用带玻璃塞的细口棕色试剂瓶,并放在冷暗处, C正确:未用完的金属钠、白确等药品要放回原试剂瓶,D正确。 考查,本题中涉及①必修第一册中氨水的性质、金属钠的取 用及溶液的配制,②必修第二册中淡的存放,③选择性必修 3 中新制氢氧化钢的相关内容。高考化学中有关实验的考 查在遂步深入,试剂的配制和存放是实哈成功的关键因素 之一.学生需要掌握这些基本知识,以确保实验的顺利进行 和实险结果的准确性。 4. A【热考点]物质性质与用途 【深度解析】石膏(CnSO )与水混合成糊状物后会很快凝固, 利用这种性质,石膏可以调节水泥的硬化速度,A 错误;二氧 化硫具有还原性,葡萄酒中加入二氧化硫能起到抗氧化的作 用,故SO 常用作葡萄酒中的添加剂,B 正确;聚甲基丙烯酸 甲酯(PMMA)俗称有机玻璃,透光性好,易加工,用于制作汽 车的风挡,C正确;碳化硅(SiC)属于共价品体,原子之间以 共价键结合,具有类似金刚石的结构,硬度很大,故可用作砂 轮的磨料,D 正确。 5. D【热题型】离子方程式的正误判断 【深度解析】由于K,( H CO,)> K,( HCN)> K ( H CO,),则酸 性:H CO,>HCN>HCOj.故向 NaCN 溶液中通人少量CO 的 离子方程式为CN*+H O+CO — HCN +HCO;. D 错误。 6. B【常考题目]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应用 【深度解析】根据化学方程式知反应中0.4 mol FeS,被氧化.转 移电子数目为4.4N.. A 错误;标准状况下224 L(即0.1 mol) O 中含有的质子数目为1.6N . B 正确;1个SO 分子中含 有 2个a键,故3.2gSO (即0.05 mol)分子中a 键的数目为 0.1N., C错误:部分SO 与水反应生成 H SO,. H SO,是弱 酸,不能完全电离,生成的离子数目小于0.3N . D 错误。 和应用性,更加注重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实际应用。近年 高考化学中此类题目会结合实际情境,如物质转化、物质 结构等,考查学生对阿伏加德罗常数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 应用,
7.C【必考题型】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
【深度解析】手性碳原子指连有4个不同原子或原子团的碳原子,
该有机物中有两个手性碳原子(用“。”标记)
A正确;该有机物的分子式为C H O ,相对分子质量为
180, B正确;该有机物不饱和度为4,且包含碳、氢、氧元素, 其同分异构体中存在芳香烃衍生物,但无芳香烃,C 错误;该 有机物含碳碳双键,可以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而苯乙
) 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D正确。
8. A【热考点】元索推断与元素周期律
分别占地壳元素含量的第一位和第二位,则M 和Y 分别为0、 Si元素;基态Z 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为(n -1) d * ns ,即
3d4s , Z 为Fe 元素;X 元素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总数 的 号,且原子序数大于0,小于Si,则X 为Mg元素。
【深度解析】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第一电离能呈增大趋势,同 主族元素从上到下第一电离能逐渐减小,则第一电离能:X< Y9. A【常考题型】微工艺流程、物质转化
Pb、Cu、C等杂质,加入浓硫酸进行培烧,培烧时,金属Pb、Cu转 化为盐,金属氧化物也转化为盐,碳粒被空气和浓硫酸氧化成 CO ,加水进行水没,滤液中存在Cu 、Zn , PbSO,难溶于水, Fe"水解生成Fe(OH ),成为浸渣,往浸取液中加入金属单质得 到饲渣和ZnSO,溶液,金属单质为Zn。
【深度解析】Cu、Pb、C均可被浓硫酸氧化,故焙烧步骤中每消 耗 2mol H SO..理论上转化金属单质<1 mol, A 错误;由思路 分析可知,水浸后分商得到没渣,没渣主要成分为PbSO 、 Fo(OH ),. B 正确;由思路分析可知,加人的金属单质为Zn. C正确;粗铜精炼时粗铜作阳极,即将铜渣附着于电解槽的 阳极,D 正确。
10. C【常考题型】品胞结构及其计算
【深度解析】基态Cu 原子与0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分别为
3d4s' 、2s 2p , 未成对电子数之比为1:2.A 正确;根据“均摊 法”,钡原子位于体内有2个,汞原子位于棱上共44×4=1个, 铜原子位于顶角共, 氧原子位于上共 1
4 个 ,则该超导材料的化学式为HgBa CuO,. B 正确;题中未 给出各棱长数据的大小关系,无法确定哪两个氧原子距离最 近 ,则无法计算氧原子间的最近距离、C 错误:该超导材料的 化学式为HgBa 正确。
11. D【热考点】催化反应机理
【深度解析】结合反应机理图可知.B原子在反应I 、反应Ⅱ 中的成健个数均为3,化合价始终未发生变化,A正确:结合
答案及解析
反应机理图可知,催化剂需与水反应后得化合物I .然后才 能使反应I . Ⅱ进行,B 正确;反应Ⅱ中,烷烃生成烯烃的过 程中脱去氢原子,反应类型为氧化反应,C正确;由图可知, 化合物Ⅱ中0原子间未形成共价健,反应Ⅱ中存在极性键 (C—H键)的断裂、极性键(0—H 键)的形成、非极性键 (C= C键)的形成,D 错误。
题目趋向深入探究有机反应的内在原理,强调学生对反应 机理的理解和应用。内容可能涉及反应历程、中间休、反 应条件对反应的影响等,考查学生对有机反应本质的把 班 。这类题目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分折能力和逻辑推理 能力,对学生的有机化学素养要求更高,
12. C【热题型】实验设计与评价
【深度解析】酸性条件下 FeCl,溶液中CI 也可以还原高锰 酸钾,干扰实验的测定.不能判断 FoCl,溶液中是否含 Fe". A错误;[A ( OH) . ] 与HCO;反应会生成氢氧化铝沉淀:
[ Al(OH ).]"+ HCO;= Al( OH),1+ COj +H 0.相当于弱 酸制更弱酸,不是因为发生双水解反应,B 错误;向 Fe(SCN),溶液中滴人少量含 F"的溶液后红色变浅,说明 Fe(SCN ),的量在减少,则可知 Fe"更易与F"结合,C 正确; FeCl,溶液中既包含Fe“也包含CI”,需要做对照实验排除 CI的干扰,才能判断 Fe" 是 不 是H O 分解的催化剂, D错误。
13. B【常考题型]物质结构
【深度解析】苯中形成大π键的原子个数为6,大π键中的 共用电子的个数为6,则苯的大π键可以表示为正,同理茶 中形成大π键的原子个数为10,大π键中的共用电子的个 数为10,则萘的大π键可以表示为π ,A 正确。有机物B 苯环上6个碳原子、酸基碳原子、硝基中的N 原子均采用 sp 杂化,支链上 —CH , 一结构中的碳原子采用sp 杂化,故 碳 、氮原子中采用p 杂化与sp'杂化的原子个数比为4:1. B错误。原子半径:H C- Si.C 正确。NO;的价层电子对数为3+×(5+1-32)=3. 孤电子对数为0,空间结构为平面三角形,D正确。
大π健的原子数, 一般为第ⅢA、VA、VA 、VA 、H A 族 的元素原子:“n”表示大π键中的共用电子的个数,且 n<2m。
14.C【必考题型】电化学,涉及物质转化及计算
电解池的阴极,L;在阴极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庄生成碘离 子,电极反应式为[+2e"=3 T;钠电极为阳板,金属钠 在阳极央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生成钠离子,电被反应式为 Nu-e == Na',的离子通过阳离子交换展进入阴权室,生 成的碘化钠进入反应器中与FePO,反应生成NaFePO,和
Nal, 合 成NaFePO ,的总反应可以表示为Na+ FePO电 解 NaFePO,据此答题。
【深度解析】钠与水会发生反应,阳极区电解质溶液不能选用 水溶液.A 错误;根据分析知,阳极区中钠片失电子生成的钠 离子会补充通过离子交换膜流失的钠离子,还原FePO 消 耗
的 T 会转化为 再次进入阴极区,两极电解质溶液都不需 要更换,B 错误;结合题给信息可知碘化钠进入反应器中与 FePO 反应生成NaFePO,和 Nnl, 配平可得离子方程式 2FePO +3T+2Na'==2NaFePO +15.C 正确;建立关系式:
,D 错误。
15.D【 热题型】水溶液中离子平衡,涉及电离常数K 的相关 计算、粒子浓度大小判断
要 点 图 房
(
正确
) (
icCHCO >cNHcCO;],C
)
NH:OHNH,·H O
随pH 的增大,c(H CO,) 逐渐减小,e(HCOj) 先增大后减 小,e(CO) 逐渐增大,所以曲线Ⅱ为8(HCO;)-pH 的变
化关系 ,时 pH=
6.4时,8(H CO )=8(HCO;), 曲 线I 为 8(H CO,)-pH 的支化关系,结合K,(H CO ) 可知,曲线Ⅲ为8(CO})- pH的变化关系;随pH 的增大,e(NE) 逐渐减小,e(NH, · H O)逐渐增大,在b 点相交的两条曲线分别表示8(NE)- pH 的支化关系、8(NE, ·H O)-pH 的变化关系。
【深度解析】结合要点图解可知,曲线Ⅱ为8(HCOj)-pH 的 变化关系,A 正确;b点 e(NH)=c(NH, ·H O), 所以NH, ·
H O 的电离常数
,B 正确:c 点溶液中e(CO})=e(HCO;), 结
合电荷守恒:c(NE )+c(E")=c(OH)+2E(CO;)+
e(HCO;), 且 e(H')3c(CO}), D 错误。
16. (除标注外,每空2分,共13分)
(1)+3.5价(1分)
(2)PbS+MnO:+2H SO,=S+PbSO +MnSO +2H O (未配 平给1分)
(3)除去过量的 H SO,Fe(OH), 、A(OH) (写对一个给 1 分 )
(4)作化肥、干燥剂、泻药等(任写一种,合理即可】生成 Mn(OH) 沉淀,LiMn;O,产率降低
(5)3.5×10
【必考题型】工艺流程,涉及物质转化与相关计算
(




浸取时生成硫酸然、硫酸
铝、硫酸铅、硫酸亚铁、
加入适量铁粉,消耗过量的确酸:
硫等,则滤渣1为PbSO


加入试剂
n,
氧化硫酸亚铁,并且
s

SiO,
调pH,
滤渣2为FelOH)、Al(OH),


方铅矿稀
H SO
适量铁粉试剂
a
软锰矿→
浸取


鸿渣!..
L CO,
O
LiMn O
焙烧
沉锰
CO
加入碗酸锂和氧气焙
烧,得到LMn

O
【深度解析】(1)
LiMn O,
中氧元素化合价为-2价,锂元素
化合价为+1价,根据化合物中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0,可
知锰元素显+3.5价。
(2)“没取”步骤
PbS

MnO
反应生成
S

PbSO
等,根据
得失电子守恒、原子守恒得出该反应的化学方
程式为PbS+
向滤液中加入氨水与碳酸
氢钠沉锰得到碳酸锰
滤渣2


NaHCO,


)
MnO +2H SO =S+PbSO +MnSO +2H O。
(3)加人适量铁粉的目的是除去过量的稀硫酸,加人 NaCI0 可以将Fe 氧化为Fe",Fe"、A" 会与CIO^发生双水解,生成 Fe(OH),、A(OH), 滤 渣 2 为Fe(OH),、Al(OH),。
(4)滤液成分为硫酸铵和硫酸钠,其中硫酸铵可以用作化肥. 无水硫酸钠可以用作干燥剂,十水硫酸钠可用作泻药。“沉 锰”时,若氨水过量,则生成 Mn(OH) 沉淀,降低LiMn O 产率。
(5)"焙烧"步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8MnCO,+2L CO,+
。建立关系式:8MnCO,-30 ,11
MnCO, 的物质的量
17. (除标注外,每空2分,共14分)
条件得1分)碱石灰
②Cu+4H'+2NO;—Cu"+2NO,f+2H O (缺少气体符号 得1分)
③4:3 ④收集尾气,防止污染空气
(2)①50%(1分)1.25 mol ·L(1 分,缺少单位不得分) ②1.6
【热题型】实验综合
(
B
思路分析
机据实脸装置分析可知,装丑A 中用Ca(OH)


NH Cl
围体混合物制备氨气,化学方程式为
Ca(OH):+
2NH,CCaCl +2NH,T+2H O,B
中盛放碱石灰干燥氨
气,
D


Cu
与浓硝酸制备
NO ,
化学方程
式为4
HNO
(浓)+
Cu=Cu(NO

)

+2NO

t+2H

O,



CaCl

干燥
NO
,
生成的两种气体进入
M





8
NH
,+
6NO:
依化剂
7N,+12H,O,
上方的气球用于收条
气体,据此
分析解答问题。
)
【深度解析】(1)①用装置A 加热氢氧化钙固体和氯化铵固 体,制备氨气,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 +
0,装置 B 的作用是干燥氨 气,U 形管内的试剂是碱石灰;②装置D 中铜与浓硝酸反应 生成硝酸铜、二氧化氙与水,装置D 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 式为Cu+4H'+2NO;=Cu +2NO 1+2H 0;③ 在装置M 中 NH 和 NO, 充分反应,生成两种对环境友好的物质.化学 方程式为D,因此该反应中 NH,和NO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3;④该装置可能产生有毒 气体 NO、NH,、NO..直接排放至空气中会污染空气,故气球的 作用是收集尾气,防止污染空气。
(2)①分析图乙可知,x=50% 、c(NaOH)=1.25mol·L '时,氮 氧化物的吸收率最高;②若一定体积的 NO, 被250 mL 2mol-L 的 NaOH 溶液恰好完全吸收 .n(NaOH)=
0.250 Lx2mol·L =0.5mol,由愿给反应可知NaOH吸收 NO,时二者的比例为1:1,即被吸收的NO,的物质的量为
0.5 mol,又知溶液质量增加19.8g, 即 NO,的质量为19.8g,
18. (每空2分,共14分)
(1)2b+3c-3e-a-3d(2)①d ②BD
(4)A 反应③为吸热反应,温度高于800℃,升温平衡正
向移动且程度更大(合理即可)
【必考题型】化学反应原理
【深度解析】(1)反应的焓变等于反应物的键能和减去生成 物的键能和,△H =[2b+3c-(3e+a+3d)]kJ ·mol =(2b+
3c-3e-a-3d)kJ·mol 。
(2)①温度升高,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k正、ka 都增大,反 应③为吸热反应,随温度的升高。减小,平衡正向移动, k正增大的倍数大于k 增大的倍数,故能表示lgk= 随 化关系的是曲线d。
②速率常数k只与活化能和温度有关,负催化剂能增大反 应的活化能,使速率常数减小,降温也能使速率常数减小, 故选 B、D项 。
(3)由碳元素守恒知,反应①、②、③消耗的二氧化碳的物质的 量分别为1 mol,0.4 mol、0.2 mol,甲醇的物质的量为1 mol,所 以甲醇的选择性 ×100%=62.5%。由题意可知,
CO (g)+3H (g)=CH,OH(g)+H O(g) 转化量/mol 1 3 1
CO (g)+4H (g)=CH (g)+2H O(g) 转化量/mol 0.4 1.6 0.4 0.8
CO (g)+H (g)=CO(g)+H O(g) 转化量/mol 0.2 0.2
所以平衡时,CO 为(2-1-0.4-0.2)mol=0.4 mol、H 为 (6-3-1.6-0.2)mol=1.2mol 、H 0 为(1+0.8+0.2)mol=
2 mol.反 应 ② 的 平 衡 常 数
答案及解析
(4)由选择性的定义可知,CH OH 选择性越高、CO 的平衡 转化串越大,CH OH 的产量越高,由图乙可知400℃二氧化 碳的转化牢约为60%、甲醇的选择性约为50%,600℃二氧 化碳的转化率约为30%、甲醇的选择性约为75%,800℃二 氧化碳的转化率约为20%、甲醇的选择性约为55%,1000℃ 二氧化碳的转化丰约为30%、甲醇的选择性约为25%,因 为400℃的二氧化碳的转化率与甲醇的选择性乘积最大, 且能耗小,所以更适合生产甲醇的温度为400℃ .故选A 项。反应①和反应②均为放热反应,温度高于800℃,升 温平衡逆向移动,反应③为吸热反应,温度高于800℃,升 温平衡正向移动且程度更大,所以二氧化碳的平衡转化率 增大。
19. (除标注外,每空2分,共14分)
(1)1,2-苯二酣(或邻苯二酚)
(3)加成反应(1分)醚键、酰胺基
(4)新制氢氧化铜或银氢溶液 CHH NO,(1 分)
(5)16
【必考题型】有机合成路线推断
路 线 分 析 A→B: 根 据 B 的结构,推断有机物 为
B 的反应奥型为取代反应。
B→C: 有机物B()与 CH =CHCN 在 HCI 的作用 下发生加成反应生成C。
D→E:根据有机物 E 的结构,站合已知信息知,D 的站构
简式
再催化加氢得
【深度解析】(1)根据分析知A 的结构简式.故名
称为1,2-苯二酚或邻苯二酚。
(2)A 转化成B 过程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3)B→C 的反应类型为加成反应。有机物D 的结构简式
能团名称为醚键、酰胺基。
(4)反应物 含有醛基,可以与新制氢氧化铜或银氨
溶液反应:根据有机物 F 的结构简式得出其分子 式:C H NO 。
(5)根据条件知,有机物W 包含1个苯环、2个酚羟基、一个 碳碳双键或者1个苯环、1个酚羟基、一个醛基、一个—CH,. 前者结构有6种,后者有10种,共16种,其中核磁共振氢
讲中有5组吸收峰,峰面积之比为2:2:2:1:1的化合
物的结构筒式为 人 " .5.下列方程式与所给事实不相符的是
2025年东北地区高考名校名师联席命制
A.湿润的淀粉明化钾试纸遇FeCl溶液变蓝:2e·+2I一2Fe2“+l
化学信息卷(三)
B.硅酸纳溶被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碳有沉淀生成:Si03+C02+H,0一一H,Si0↓+C0咛
编写
C.乙烷碱性燃料电池的负极反应式:C,H。-14e+180H一12H20+2C0
园审订
D.已知K.(HCN)=6.2x10,K(H2C0)=10,Ka(H2C0,)=10e.3,向NaCN溶液中通人少量
本议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问75分钟。
CO2:2CN-+H20+CO-2HCN+CO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一1C一120一16S一32M一55Cw一64Ba一137Hg一201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
6.高频考点/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应用煅烧黄铁矿是工业制硫酸的第一步:4PeS,+10.高温
要求。
2F,0,+8S0,设N,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1.天和核心舱是中国空间站的关键舱段,哈尔滨工业大学参与了天和核心舱的多个科研项目,下列
A.反应中0.4 mol FeS.2被氧化,转移电子数目为1.1N
有关天和核心舱的说法正确的是

B.标准状况下2.24L02中含有的质子数日为1.6N
A.太阳翼伸展部件采用的碳化硅属于硅酸盐材料
%
B.为了绒重采用的儀合金材料属于纯净物
C.3.2莒S02中c键的数目为N
C.配备了锂离子蓄电池,其充电过程能量兼化为太阳能+化学能→电能
D.0.1molS02完全溶于水,生成的离子数目为0.3N,
D.为了防腐抗菌大量使用的低环境敏盛性薄膜属于复合材料
7.丙二弱类衍生物常用于有机发光半导体研究,其中一种有机物的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
2.下列化学用语或图示表达正确的是
的是
R
A.HCl分子中化学健电子云轮廓图:∠

B.基态c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图: 园
H.c
CH,

C.次氯酸的电子式:H0:0
0
A.该有机物分子中有2个手性碳原子
0
D.乙二酸二乙酯的键线式:
0
0入
B.其质谱图中最大的质荷比为180
C.其同分异构体中存在芳香烃
3.教材变式/实验基础下列有关试剂的配制,存放和取用,不符合要求的是
D.可以使用酸性高镒酸钾溶液区分该有机物和苯乙酮
A.氢氧化铜悬浊液、NaS0,溶液、氯水需现用现配
B.配制100mL1.00mol·L1H2S0,溶液需要用到天平,胶头滴管、玻璃榉
8.蛇纹石[(X,Z),Y,M,(ME),]是一种可物资返。E、M、X、Y、Z五种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C.液溴贮存于带玻璃塞的细口棕色试剂瓶中,水封放咒于冷暗处
其中,E是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M和Y分别占地壳元素含量的第一位和第二位,基态Z原
D.某些取用后的药品如金属钠、白磷可放回原试剂瓶
子的价层电于排布式为(n-1)s,X元素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总数的。下列说
4.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下列物质性质与用途的关系对应错误的是
选项
物质
性质
法正确的是
用逸
硫酸钙
化学性质稳定
词节水泥硬化速度
A.第一电离能:XB
二氧化殖
抗氧化性
葡消中的添加剂
B.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MC
亵甲基丙烯酸甲碰
透光性好,易加工
车辆的风挡
C,YE,和E,M的中心原子的孤电子对数目相同
D
碗化硅
砚度大
砂轮的磨料
D.最高价氧化街熔点:E>Y
化学信急卷
第1页(共8页]
化学信息卷
第2页(共8页)
化学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