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概念专辑】浙教版(2024)科学七下 专题6 质量和密度(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概念专辑】浙教版(2024)科学七下 专题6 质量和密度(含解析)

资源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科学
七年级下册科学 核心概念专辑
专题6 质量和密度(教师版)
一、选择题类:
1.将金块加工为如图所示的纯金饰品,加工过程中存在一定的损耗。以下过程会使饰品质量小于金块的是(  )
A.将黄金加热熔化为液态
B.液态黄金倒入模具降温
C.捶打黄金,改变其形状
D.磋磨黄金,使其更光滑
【答案】D
【解析】
A、将黄金加热熔化为液态,金的状态发生了改变,质量不变,故A不符合题意;
B、液态黄金倒入模具降温,金的状态发生了改变,质量不变,故B不符合题意;
C、捶打黄金,改变其形状,金的形状发生了改变,质量不变,故C不符合题意;
D、磋磨黄金,使其更光滑,会有碎屑被磨掉,质量会减小,故D符合题意。
2.近期感冒又流行起来,为监测体温,小科买回来一水银体温计,对其进行探究。回答下列小题。测体温时体温计内的水银液面升高,此过程中水银的相关物理量没有发生变化的是(  )
A.密度 B.温度 C.质量 D.体积
【答案】C
【解析】体温计内的水银温度随体温的升高而升高,体积变大,质量不变,由公式ρ得密度变小,故C正确,ABD错误。
3.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登月船从地球到月球上,质量没变 B.一杯水结冰后质量没变
C.玻璃杯打碎后形状发生了变化,质量没变 D.1千克铁比1千克棉花质量大
【答案】D
【解析】
A、登月舱从地球到月球上,位置改变,质量不变,故A正确;
B、一杯水结冰后体积增大,状态变化,但质量不变,故B正确;
C、玻璃杯打碎后形状发生了变化,其质量不变,故C正确;
D、1kg铁与1kg棉花的质量都是1kg,所以二者的质量一样大,故D错误。
4.某同学要称量10.2克食盐,其中10克用砝码,0.2克用游码。其操作步骤如下:①取10克砝码放在右盘纸上;②在天平左右两盘上放置两张相同的纸,调节天平横梁平衡;③在左盘纸上添加食盐到指针位于分度盘中央刻度线;④移动游码到0.2克处。其合理的操作顺序是(  )
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②③④① D.②④③①
【答案】B
【解析】测质量前,首先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为了减小误差,在天平左右两盘上放置两张相同的纸,将游码置于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调节天平横梁平衡;先添加大砝码10g,再移动游码到0.2g,再向左盘添加食盐直到指针位于分度盘中央刻度线,故其合理顺序是②①④③。
5.小科用天平测量一铁球质量,他不小心把游码拨到了如图甲所示位置,然后旋动横梁右端的螺母,使天平横梁平衡;接下来他把铁球放在天平左盘上,通过加减砝码和移动游码,使天平再次平衡,如图乙所示。小宁认为小科的操作方法有误,但还是可以测出铁球的质量为(  )
A.60.4g B.59.8g C.60.2g D.59.6g
【答案】B
【解析】据甲图可知,此时天平平衡了,且游码对应标尺上的示数是0.6g;所以对于乙图来说,若天平平衡时标尺上示数仍是0.6g时,天平上左盘上的铁球的质量就是右盘上所有砝码的质量;但是该题中,标尺上的示数是0.4g,比甲图中的示数少了0.2g,故此时铁球的质量应等于右盘中所有砝码的质量减去0.2g,故铁球的质量是:60g﹣0.2g=59.8g。故ACD错误,B正确。
6.在测量金属块质量的实验中,当天平平衡时,王涛同学正确读得金属块的质量为54.4g,则放在右盘中的砝码和标尺上游码的位置正确且操作规范的是(  )
A. B.
C. D.
【答案】C
【解析】
A、金属块的质量为54g,故A错误;
B、金属块的质量为54.4g,但未按照天平称量时加砝码要由大到小,最后调节游码使横梁平衡的原则,故B错误;
C、金属块的质量为54.4g,符合称量时加减砝码的原则,故C正确;
D、金属块的质量为54g,故D错误。
7.用天平称一粒米的质量,可采用的方法是(  )
A.把一粒米放在天平里仔细测量
B.把一粒米放在一杯子中,称出其总质量,再减去杯子的质量
C.把一粒米放在天平盘里,反复测量再求平均值
D.先测一百粒米的质量,再通过计算求得
【答案】D
【解析】
A、一粒米的质量太小,无法直接测量,故A错误;
B、一粒米与杯子一块儿测,米的质量很难显示出来,不切实际,故B错误;
C、测量的次数再多,也不能解决质量太小,无法读数的问题,故C错误;
D、采用累积法,是测量微小质量最简便有效的方法,故D正确。
8.一架天平,砝码已严重磨损,用此天平和砝码去测得一物体的质量,其结果将会(  )
A.偏小 B.偏大 C.不变 D.无法判断
【答案】B
【解析】砝码被磨损后质量减小,因此要使天平平衡,就需要添加更多的砝码或将游码向右移动,从而使测量结果比真实值大。
9.用天平称出某瓶子最多能装水的质量,有两种方法:方法一是称出瓶子和水的总质量,把水倒掉再称出空瓶的质量,两次相减得水的质量;方法二是先称出空瓶的质量,再称出瓶子和水的总质量,两次相减得水的质量。对这两种方法的看法正确的是(  )
A.随便用哪种方法都一样
B.用第二种方法可以减小误差
C.用第一种方法可以减小误差
D.无法判断
【答案】B
【解析】第一支种方法先装满水称出瓶子和水的总质量,把水倒掉再称出空瓶的质量,两次相减得水的质量。因为这种方法会有水粘在瓶子内壁上倒不净,会使测出的空瓶质量偏大,使测出的水的质量会偏小一点;而第二种方法避免了有水粘在瓶子内壁上倒不净,可以减小误差,因此应当采用第二种方法。
10.关于物质的密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一罐氧气用掉部分后,罐内氧气的质量变小,密度变小
B.一只气球受热膨胀后,球内气体的质量不变,密度变大
C.一支粉笔用掉部分后,它的体积变小,密度变小
D.一块冰熔化成水后,它的质量变大,密度变大
【答案】A
【解析】
A、一罐氧气用掉部分后,罐内氧气的质量变小,体积不变,由公式ρ可知,密度变小,故A正确;
B、一只气球受热膨胀后,球内气体的质量不变,体积变大,由公式ρ可知,密度变小,故B错误;
C、一支粉笔用掉部分后,它的体积变小,密度不变,故C错误;
D、一块冰熔化成水后,它的质量不变,体积变小,密度变大,故D错误。
11.关于物质密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质量和体积无关
B.密度不同的两个物体,质量也一定不同
C.一块冰熔化成水后,质量和密度都不变
D.氧气瓶中的氧气用掉一半,剩下的氧气质量变小,密度不变
【答案】A
【解析】
A、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对于同种物质(状态不变),其密度一定,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无关,故A正确;
B、密度不同的两个物体,质量也可能相同,例如1kg的水和1kg的石块,故B错误;
C、一块冰熔化成水,它的状态发生了改变,因水的密度大于冰的密度,即密度变大,但它所含水的多少没有变化,即质量不变,故C错误;
D、将氧气瓶内的氧气用掉一半,则瓶内氧气的质量变为一半,但由于剩余的氧气又能充满氧气瓶,使氧气的体积不变,则剩下氧气的密度减小为原来的一半,故D错误。
12.下列关于密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一滴水的密度一定小于一桶水的密度
B.液体的密度一定小于固体的密度
C.物体体积越小,密度一定越大
D.密度是物质的特性,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无关
【答案】D
【解析】
A、一滴水和一桶水是同一状态下的同一物质,其密度相同,故A错误;
B、液体的密度不一定小于固体的密度,比如水的密度大于软木的密度,故B错误;
CD、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无关,故C错误,D正确。
13.关于水的密度ρ=1g/cm3的科学意义说法正确的是(  )
A.1m3的水的质量是1.0×103kg B.1cm3的水的密度是1g
C.1cm3的水的质量是1g D.1cm3的水的质量是1g/cm3
【答案】C
【解析】水的密度为1g/cm3,物理意义是体积是1cm3的水的质量是1g;故ABD错误,C正确;
14.密度,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物质的体积越大,密度越小
B.物质的质量越大,密度越大
C.物质的密度与质量成正比,与体积成反比
D.密度是物质的特性,与质量和体积的大小无关
【答案】D
【解析】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同种物质,密度一定,与质量和体积无关。
15.为测量几种液体密度,小明利用天平、量筒和烧杯测量出液体和烧杯的总质量m及液体的体积V,得到几组数据并绘出如图所示的m﹣V图像,下列关于a、b、c三种物质的密度ρa、ρb、ρc的大小关系排列正确的是(  )
A.ρa>ρb>ρc B.ρa<ρb<ρc C.ρa>ρc>ρb D.ρc>ρa>ρb
【答案】A
【解析】由图像可知,当Va=Vb=Vc时,液体和烧杯的总质量ma>mb>mc,液体的质量ma′>mb′>mc′,所以ρa>ρb>ρc。
16.分别由a、b、c三种物质制成的三个实心物体,它们的体积和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a物质的密度最大
B.b、c的密度与它们的质量、体积有关
C.c物质的密度是a的两倍
D.b物质的密度是1.0×103千克/立方米
【答案】D
【解析】ACD、由图象可知,当Va=Vb=Vc=2×10﹣3m3时,ma=1kg,mb=2kg,mc=4kg,
则a、b、c的密度分别为:ρa0.5×103kg/m3,ρb1×103kg/m3;
ρc2×103kg/m3,
由以上计算可知,ρa<ρb<ρc,即a物质的密度最小,
由以上计算可知ρc=2×103kg/m3,且c物质的密度是a物质的4倍,故A、C错误;D正确;
B、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所以a、b、c的密度与它们的质量、体积无关,故B错误。
17.在测量液体密度的实验中,小明利用天平和量杯测量出液体和量杯的总质量m及液体的体积V,得到几组数据并绘出如图所示的m﹣V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量杯质量为30g
B.60cm3的该液体质量为60g
C.该液体密度为1.25g/cm3
D.该液体密度为2g/cm3
【答案】B
【解析】ACD、设量杯的质量为m0,
由图可知当液体体积为V1=20cm3时,液体与量杯总质量m1=40g,
由ρ可得:m1=m0+m液=m0+ρV1,即40g=m0+ρ×20cm3﹣﹣﹣﹣﹣①;
当液体得体积为V2=80cm3时,液体与量杯得总质量m2=100g,
由ρ可得:m2=m0+m液′=m0+ρV2,即100g=m0+ρ×80cm3﹣﹣﹣﹣﹣②;
联立①②解得:m0=20g,ρ=1g/cm3,故A、C、D错误;
B、由ρ可得,体积为60cm3的该液体质量为:m=ρV=1g/cm3×60cm3=60g,故B正确。
18.如图1所示,桌面上放有三个相同的玻璃杯,分别装有质量相同的三种液体甲、乙、丙,它们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如图2所示,三个杯子从左至右依次装的液体种类是(  )
A.乙,丙,甲 B.甲,丙,乙 C.甲,乙,丙 D.丙,乙,甲
【答案】A
【解析】
(1)如图,取相同体积的三种液体V,可得质量关系m甲>m乙>m丙,由ρ可知ρ甲>ρ乙>ρ丙;
(2)在图1中,三种液体的质量相同,而ρ甲>ρ乙>ρ丙,
由V可知V甲<V乙<V丙,
所以左边烧杯液体为乙,中间为丙,右边为甲,
三个杯子从左至右依次装的液体种类:乙、丙、甲。
19.a、b两个小球分别由、的甲、乙两种材料制成,两小球质量之比为ma:mb=6:5。体积之比为VaVb=3:4。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只有一个球是空心,则a球是空心的
B.若只有一个球是空心,将空心球的空心部分装满水后,两球总质量相等
C.若只有一个球是空心,则空心球的空心部分与实心部分体积之比为1:4
D.若两球均是空心的,a球的空心部分体积可以比b球的空心部分体积大
【答案】B
【解析】ABC、由ρ可得,甲、乙两种材料的体积之比(即实心部分的体积之比):

若只有一个球是空心,由前面计算可知b球的体积大于其材料的体积,故b球一定是空心,a球一定是实心,故A错误;因两球的体积之比为Va:Vb=3:4,则可设a球的体积为3V,b球的体积为4V,
由前面计算可知b球材料的体积为2V,b球空心部分的体积Vb空=Vb﹣Vb实=4V﹣2V=2V,
所以,空心球的空心部分与实心部分体积之比为Vb空:Vb实=2V:2V=1:1,故C错误;
将空心球的空心部分装满水后,水的体积等于空心部分的体积,
则两球总质量分别为:a的质量为m=3V×4g/cm3=12g/cm3V;
b的总质量m'=2V×5g/cm3+2V×1g/cm3=12g/cm3V,
两球总质量相等,故B正确;
D、若两球均是空心的,根据3:2,可设a球材料的体积为3V′,则b球材料的体积为2V′,
则两球的实际体积之比为:;
整理可得:Vb空Va空+2V′>Va空,
所以,a球的空心部分体积不可能比b球的空心部分体积大,故D错误。
20.一个瓶子质量为200g,装满水后总质量为400g。那么装满酒精后总质量为(,ρ酒精=0.8×103kg/m3)(  )
A.400g B.450g C.360g D.160g
【答案】C
【解析】瓶子装满水后,水的质量为m水=400g﹣200g=200g,
瓶子的容积,即水的体积为V水=V200cm3,
200cm3酒精的质量为m酒精=ρ酒精V=0.8g/cm3×200cm3=160g,
装满酒精后总质量为m=200g+160g=360g,故C正确,ABD错误。
21.学习密度知识后,小明用实验测量某品牌酸奶的密度,其操作步骤及流程如图,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空烧杯的质量为40g
B.量筒中酸奶的质量为112.4g
C.量筒中酸奶的体积为100cm3
D.按如图步骤测出的酸奶的密度偏大
【答案】B
【解析】
A、天平的分度值是0.2g,空烧杯的质量为20g+20g=40g,正确;
B、天平的分度值是0.2g,烧杯和酸奶的总质量为100g+50g+2.4g=152.4g,因为烧杯壁会残留部分酸奶,所以量筒中酸奶的质量减小了,小于152.4g﹣40g=112.4g,故B错误;
C、量筒分度值为2ml,量筒中酸奶的体积为100mL=100cm3,故C正确;
D、因为烧杯壁会残留部分酸奶,所以酸奶的体积减小了,根据密度公式,质量不变,体积减小,密度值就增大了,所以按如图步骤测出的酸奶密度偏大,故D正确。
22.实验室里常用悬重法测蜡块的密度,如图所示,量筒内原来水的体积为V0,只浸没入重物时,量筒内水与重物总体积为V1,将蜡块及重物全浸入水中后,量筒水面所示总体积为V2,已知蜡块的质量为m,则蜡块的密度为(  )
A. B.
C. D.
【答案】B
【解答】解:蜡块的体积:V=V2﹣V1;蜡块的密度为ρ。
23.某同学用托盘天平和量筒测量一小石块的密度,图甲是调节天平时的情形,图乙和图丙分别是测量石块质量和体积时的情形,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由丙图量筒的示数测得石块的体积是20cm3 B.乙图中测石块质量时,天平的读数是71.4g
C.甲图中应将平衡螺母向左调,使横梁平衡 D.计算出石块的密度是3.57×103 kg/m3
【答案】C
【解析】
A、由图丙知,水的体积为60mL,水和石块的总体积为80mL,则石块的体积V=80mL﹣60mL=20mL=20cm3,故A正确;
B、由图乙知,标尺的分度值为0.2g,石块的质量m=50g+20g+1.4g=71.4g,故B正确;
C、由图甲知,指针左偏,应将平衡螺母向右调使横梁平衡,故C错误;
D、石块的密度ρ2.2g/cm3=3.57×103kg/m3,故D正确。
二、非选择题类:
24.在经济全球化,科技迅速发展的关键期,中国在航天和运动技能等方面都有明显进步。
(1)2021年10月,“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顺利升空,三位航天员在太空中驻足6个多月,所需的食物也被送入太空。其中有一个“香粽”,在地球上的质量是56g。送入空间站后质量不会变化,这是因为     。
(2)北京冬奥会于2022年2月展开,冰壶是赛场上最“年轻”的项目,比赛前要测量由花岗岩制成的冰壶高度,若当时的冰壶是由金属材料所做,因此金属材料受温度的变化更明显,则测量结果将     。
【答案】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没有变;偏大。
【解析】
(1)香粽在地球上的质量是56g。送入空间站后,虽然位置变了,但香粽的质量不变;
(2)金属材料受温度的变化更明显,故质量相同时,密度变小,体积变大。
25.进入智能时代以后,市场上现金交易已经明显减少,几年前某商店每天会收到大量的1元硬币,营业员清点数额比较麻烦,于是爱科学的小宁给他们想了一个办法:预先测出100个硬币的质量约为605克,以后只要称出每天收入的硬币质量,就可以计算它的个数了,问。
(1)每个1元硬币的质量约为     克。
(2)如果某一天收到硬币的质量为3.025千克,则硬币约为     元。
【答案】(1)6.05;(2)500。
【解析】
(1)每个1元硬币的质量m6.05g;
(2)硬币的枚数n500元。
26.在调节天平平衡时,指针的位置指在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右侧,要使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     调节。称量时,当砝码与游码示数如图所示,天平再次平衡,则待测物的质量是     。
【答案】左;63.2g
【解析】
(1)对放在水平桌面上的托盘天平进行调节,先将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度处;指针的位置指在分度盘的中央刻度线的右侧,应该通过调节平衡螺母向左移动使天平平衡;
(2)由图可知,标尺的分度值为0.2g,游码示数为3.2g,待测物的质量为:m=50g+10g+3.2g=63.2g。
27.小华在练习使用托盘天平的实验中,实验步骤如下:
(1)将天平放在     上,    归零,发现指针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则需将平衡螺母向     (填“左”或“右”)调节,使横梁平衡。
(2)测量时,右盘加入一定量的砝码后,天平的指针还是如图甲所示,这时铁块的质量     (选填“小于”、“等于”或“大于”)右盘中砝码的总质量,接下来如何操作:    。
(3)该同学在称量时使用了生锈的砝码,称量结果比真实值     。(填“偏大”或“偏小”)
【答案】(1)水平桌面;游码;右;(2)大于;通过移动游码,直到天平平衡;(3)偏小。
【解析】
(1)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归零后,调节天平平衡,由图甲可知,指针向左偏转,应向右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
(2)测量时,右盘加入一定量的砝码后,天平的指针还是如图甲所示,指针向左偏转,这时铁块的质量大于右盘中砝码的总质量,通过移动游码(移动游码相当于向右盘中加上更小的砝码),直到天平平衡;
(3)砝码生锈后,自身质量变大,当测量同一物体时,需要减少砝码或移动游码,才能使天平重新平衡,此时所读数值小于物体实际质量,故测量结果将偏小。
28.某同学用托盘天平测石块的质量,调节天平平衡时,发现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此时他应将平衡螺母向     调;当天平再次平衡时,所用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乙所示,则石块的质量为     g。
【答案】左;78.4。
【解析】
(1)调节天平平衡时,指针停在分度盘的右侧,说明天平右端下沉,应该将平衡螺母向相反的方向移动,即平衡螺母向左调节。
(2)图中石头的质量m=50g+20+5g+3.4g=78.4g,
29.某同学用天平测量一块不规则的铁块的质量。
(1)在测量前,若指针静止在如乙图所示位置,则应     。
(2)据丙图可知:此不规则铁块的质量为     。
(3)用天平测量物体质量时,下列情况中会造成测量结果比实际质量小的是     。
A.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指针偏向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右侧就开始测量
B.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忘记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
C.使用已被严重磨损的砝码
D.读游码时以其右端所对刻度为准
【答案】(1)向右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2)28.2g;(3)A
【解析】
(1)由图所示,指针偏左,则应向右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
(2)由图知,标尺的分度值为0.2g,物体的质量为:m=20g+5g+3.2g=28.2g;
(4)
A、调节横梁平衡时,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右侧,则称量过程中,在右盘加的砝码会偏少,测量结果偏小;
B、调节天平平衡时,忘了把游码放在左端的零刻度线处,相当于提前在右盘添加了小砝码,在读数时,加上这部分质量,测量结果会偏大;
C、使用严重磨损的砝码,则在右盘所加砝码偏多,读数偏大;
D、读游码时以其右端所对刻度为准,则读数偏大。
由以上分析知,A符合题意。
30.小明使用天平测小石块的质量。测量前,他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然后进行天平横梁平衡的调节。调节完成后指针静止时的位置和游码的位置如图甲所示。
(1)请你指出小明调节天平横梁平衡的过程中遗漏的操作步骤:    ;
(2)完成遗漏的操作步骤后,为了调节横梁平衡,他需向     (选填“左”或“右”)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到分度盘中央刻度线或在中央刻度线两侧等幅摆动;
(3)调节横梁平衡后,小明将小石块放在左盘,在右盘中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横梁恢复平衡。这时右盘中的砝码情况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小石块的质量为
    g。
【答案】(1)游码调零;(2)右;(3)78.4。
【解析】
(1)使用天平时,应先把游码移到标尺的零刻度线处,即游码归零,再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而小明调节天平横梁平衡的过程中遗漏了游码归零这一步骤。
(2)甲图中没有将游码移至零刻度线,横梁就平衡了,如果将游码调零,则指针会偏向分度盘左侧,此时要使横梁平衡,则应将平衡螺母向右调节;
(3)由图知,小石块的质量m=50g+20g+5g+3.4g=78.4g。
31.小海在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他拿出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并将游码移到零刻度线,发现指针偏转如图甲。
(1)他应采取的措施是     。
(2)天平调平后,小海按如图乙所示方法来称量物体的质量,所用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丙所示,则所称量的物体质量是     克。
(3)小海发现所用的砝码磨损了,用这样的砝码测物体质量,测量结果比真实值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答案】(1)将两侧的平衡螺母向左调;(2)46;(3)偏大。
【解析】
(1)由图甲所示,指针向右偏,则托盘左端高,故平衡螺母向左调节;
(2)天平平衡时,两边的等量关系为m左=m右+m游,在正确放置时,根据天平读数的要求,应该是物体的质量=砝码的质量+游码的示数,而现在物体被放在了右盘,砝码放在了左盘,则砝码的质量=物体的质量+游码的示数,所以物体的质量应该是m物=m码﹣m游=50g﹣4g=46g;
(3)砝码磨损后,自身质量变小;当测量同一物体的质量时,需要增加砝码或多移动游码,才能使天平重新平衡,则测量结果大于物体实际质量。
32.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激发同学们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兴趣。某中学七年级的同学们,进行了一场自制天平项目活动。
(1)【观察】观察标准托盘天平,分析各部分作用。其中平衡螺母的作用是:    。
(2)【制作】小金利用环保材料自制天平如图乙。
(3)【评价】评价量规是作品制作过程的指引,又是作品等级评定的依据。将表中“”处补充完整。
评价指标 优秀 良好 待改进
结构完整性 结构完整     结构不完整,有3处及以上缺失
测量精度 用砝码可以测量 只能比较质量 无法测量,也无法比较
美观与成本 材料环保易得,成本低 材料环保,但成本高 材料不环保且成本较高
(4)【改进】为了制作出精确度更高的“天平”,可行的改进措施是     。(写出1处改进即可)
【答案】(1)使横梁平衡;(2)结构不完整,有1到2处及以上缺失;(3)刀口(轴承处)加滑油。
【解析】
(1)天平横梁上平衡螺母的作用是使横梁平衡;
(2)评价指标中结构完整性:良好标准可定:结构不完整,有1到2处及以上缺失;
(3)刀口(轴承处)加滑油,可能增加天平的灵敏度。
33.小红在“测量铁块质量”的实验中,遇到如下问题(砝码盒里的砝码有100g、50g、20g、20g、10g、5g):
(1)若她在调节横梁平衡时,出现了如图b所示的情形,则横梁     平衡(填“已经”或“没有”)。
(2)在测量时,她在右盘中放入了50g、20g的砝码各一个,再往右盘里放一个20g的砝码时,指针位置如图c所示;再用10g砝码将一个20g砝码替换下来,指针位置如图a所示,则该铁块的质量在     。
A、70g~80g之间 B、80g~90g之间 C、90g~100g之间 D、100g~110g之间
(3)她接下来应该进行的操作是     ,使天平横梁平衡。(填序号)
A、调节平衡螺母
B、取下10g的砝码,再加入5g的砝码,并移动游码
C、加入5g的砝码,若指针左偏,再移动游码
D、加入5g的砝码,若指针右偏,再取下5g的砝码,并移动游码。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析】
(1)若她在调节横梁平衡时出现了如图中b所示的情形,说明指针左右摆动幅度相等,天平横梁已经平衡;
(2)加20g砝码,指针偏右,此时质量为50g+20g+20g=90g,说明砝码的质量偏大;用10g砝码将一个20g砝码替换下来,指针偏左,此时质量为50g+20g+10g=80g,说明物体的质量偏小,由此可见,该铁块的质量在80g~90g之间;
(3)A、称量过程中不可以再移动平衡螺母。故A错误;
B、因为质量相差在10g和20g之间。所以不能取下10g的砝码,再加入5g的砝码,并移动游码,故B错误;
C、加入5g的砝码,若指针左偏,说明砝码质量偏小,可以再移动游码,故C正确;
D、加入5g的砝码,若指针右偏,说明砝码质量偏大,可以再取下5g的砝码,并移动游码,故D正确。故选CD。
34.小余用托盘天平进行液体质量测量的实验。
(1)测得药液和药瓶的总质量为60g,然后将药液倒一部分在量筒中,如图甲所示,再将药瓶放在天平上称剩余的质量,天平平衡时如图乙所示,量筒中药液的体积是    mL,量筒中药液的质量是
    g。
(2)小余在整理器材时发现天平左盘上粘有一小块橡皮泥。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橡皮泥质量较小,对天平的测量不会起任何作用
B.若橡皮泥是在天平调平前粘上去的,则量筒中药液的测量结果仍然正确
C.若橡皮泥是在天平调平后(未称量前)粘上去的,则量筒中药液的测量结果小于真实值
D.橡皮泥无论是在什么时候粘上去的,量筒中药液的测量结果都不会准确
(3)小余还想用天平测出100g的药液备用,他应    (选填下方“A”或“B”),然后往左盘空瓶中缓慢加药液,当看到指针摆动如    图(选填图丙中的“a”或“b”)所示状态时,再改用胶头滴管加药液直至天平横梁恢复平衡。
A.先测出空药瓶的质量,接着向右盘中再添加100g的砝码
B.先向右盘中再添加100g的砝码,接着测出空药瓶的质量
【答案】( 1 ) 20;31.4;(2)B;(3)A;b。
【解析】
(1)如图甲所示,药液的体积:V=20mL=20cm3=2×10﹣5m3;
如图乙知:剩余药液和烧杯的总质量是砝码20g+5g,游码刻度3.6g,共20g+5g+3.6g=28.6g;
量筒里液体的质量是:m=60g﹣28.6g=31.4g。
(2)AB.若橡皮泥在调节前沾上,调节平衡螺母后,左右两边平衡,在测量时不影响测量结果,故A错误,B正确;
CD.如果橡皮泥在调节后沾上,橡皮泥就相当于在左盘里的物体,此时测量的质量值就等于橡皮泥和物体质量之和,测量值偏大,故C、D错误。故选B。
(3)①小余还想用天平测出100g的药液备用,他应先测出空药瓶的质量,接着向右盘中再添加100g的砝码,故选A;
②然后往左盘空瓶中缓慢加药液,当看到指针摆动如b图所示状态时,药液的质量略小于砝码的质量,再改用胶头滴管加药液直至天平横梁恢复平衡。
35.同学们在“探究水的某种特性”的实验中,对水的体积和质量的测量方法进行了改进。同学们先用天平测出注射器的质量,再用它分别抽取10cm3、15cm3、20cm3的水,分别称出注射器与水的总质量,下表是其中一个组的实验记录表。
“探究水的某种特性”的实验记录表(测得注射器的质量为11g)
实验次序 水的体积/cm3 注射器与水的总质量/g 水的总质量/g
1 10 21 10
2 15 26 15
3 20 31 20
(1)关于托盘天平的使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可以用手直接取放砝码
B.被称量物应放在天平的右盘
C.加砝码的顺序应是先加质量大的再加质量小的
D.使用天平前,先将横梁调平衡,再将游码移至标尺“0”刻度线处
(2)对实验记录表中的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发现水的    是不变的,从而发现了水的一种特性。
(3)受此实验启发,小金回家继续测量出了冰的密度。他先用注射器抽取27mL的纯净水,再放进冰箱速冻。完成下列问题:
①在下列各图中,能大致反映这一变化过程的是图   
②等水完全结冰后,小金从冰箱中取出注射器,如图所示,则水结冰后的体积为    ml.小金所测得冰的密度为    克/厘米3。
【答案】(1)C;(2)质量和体积的比值;(3)①B;②30;0.9。
【解析】
(1)A、使用天平时,用镊子夹取砝码,不能用手去取,故A错误;
B、被测物体放左盘,砝码放右盘,故B错误;
C、添加砝码时,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添加,故C正确;
D、天平使用前,先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然后把游码拨到零刻度处,再调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故D错误;
(2)对实验记录表中的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发现:水的质量和体积的比值等于1,说明水的质量和体积的比值是不变的;
(3)①液体温度降低到一定温度,不断放热,温度保持不变,符合晶体凝固特点,故冰的凝固的图象是B;
②由图可见,水完全结冰后的体积为V冰=30cm3;
27mL纯清水的质量为:m水=ρ水V水=1g/cm3×27cm3=27g,结成冰后,质量不变,
即m冰=m水=27g。
所以冰的密度为:ρ冰0.9g/cm3。
36.在“用天平和量筒测量盐水密度”的实验中:
(1)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移至标尺左端0刻度线处,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的左侧,应将平衡螺母向     调,使天平横梁平衡。
(2)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30g,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盐水,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如图甲所示,则盐水的质量是     g.再将烧杯中的盐水全部倒入量筒中,如图乙所示,盐水的密度为
    kg/m3。
(3)小聪同学在实验中先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1,倒入盐水后测出其总质量m2.在将盐水倒入量筒的过程中,发现由于盐水较多,无法全部倒完,他及时停止了操作。同组同学讨论后认为仍可继续完成实验,于是小聪读出此时量筒中盐水的体积V,又加了一个步骤,顺利得出了盐水的密度。你认为增加的步骤是:    ,请帮小聪写出计算盐水密度的表达式ρ= 。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析】
(1)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左侧,应向右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
(2)由图甲可知,烧杯与盐水的总质量:m总=50g+10g+2g=62g,
量筒中盐水的质量:m=m总﹣m杯=62g﹣30g=32g;
由图乙所示量筒可知,量筒中盐水的体积:V=30mL=30cm3;
盐水的密度:ρ1.07g/cm3=1.07×103kg/m3;
(3)倒入盐水后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与剩余盐水和烧杯总质量差就是倒入量筒中盐水质量,
所以增加的步骤为:用天平测出剩余盐水和烧杯总质量m3;
即倒入量筒中盐水质量m=m2﹣m3,
所以盐水密度的表达式ρ。
37.小科在某次科学考察中,发现很多落叶漂浮在水面上,为了测量该批落叶的密度,他从水面上选取了40片形状和大小都非常相似的同种A叶片,晾干后分成两组进行如下实验:
①将一组20片叶片竖直叠放一起,投入装满水的溢水杯中,测得溢出水的体积为7.5毫升。
②将另一组20片叶片竖直叠放在一起,投入到装满水的溢水杯中,用大头针将叶片全部压入水中,测得溢出水的体积为10毫升。
(1)小科选取40片落叶的目的是     。
(2)根据测得的数据,计算该批落叶的密度(写出计算过程)。
(3)小科根据测得的数据,在图上描出一个对应的点A,接着他又换用体积更大的B叶片重复上述实验,测得B叶片的密度比A略小,图中B1、B2、B3、B4中可以表示B叶片密度的是     。
【答案】
(1)利用累积法使测得的数据更准确,减小实验误差;
(2)由叶片在水中漂浮知G叶片=F浮,即m叶片g=m排g=ρ水V排g,
则m叶片=ρ水V排=1g/cm3×7.5cm3=7.5g,
叶片的体积V叶片=10cm3,
故叶片的密度ρ叶片0.75g/cm3;
(3)B2。
【解析】
(1)由于单个叶片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测量时会出现较大的误差,采用累积法可以减小误差;
(2)由叶片在水中漂浮知G叶片=F浮,即m叶片g=m排g=ρ水V排g,
则m叶片=ρ水V排=1g/cm3×7.5cm3=7.5g,
叶片的体积V叶片=10cm3,
故叶片的密度ρ叶片0.75g/cm3。
(3)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即质量与体积的图像为一条过原点的直线,根据A、B1、B2、B3、B4五个点分别做出图像,如图所示:
由图可知,当体积相同时,B1、B3的质量大于A的质量,由ρ可知,B1、B3的密度大于A密度;
B2、B4的质量小于A的质量,由ρ可知,B2、B4的密度小于A密度,
由题意知,B叶片的密度比A略小,所以应选B2。
38.建筑工地需要50m3的沙石,为了估测沙石的密度,用一只空桶平平装满一桶沙石,测得桶中的沙石的质量为52kg,再用这只桶装满一桶水,测得桶中水的质量为20kg。计算:
(ρ水=1.0×103kg/m3,g取10N/kg)
(1)桶的容积是     升。
(2)沙石的密度是多少?
(3)若用一辆载重5吨的卡车将所需的沙石运送到建筑工地,至少要运多少车?
【答案】(1)20;
(2)沙石的密度是2.6×103kg/m3;
(3)一辆载重5t的卡车将沙石运送到工地,至少要运26车。
【解析】
(1)桶中水的质量为m水=20kg,ρ水=1.0×103kg/m3,
由ρ可得,桶的容积为:V=V水2×10﹣2m3=20dm3=20L;
(2)桶中沙石的体积为:V0=V=2×10﹣2m3,桶中的沙石的质量m0=52kg,
沙石的密度:ρ2.6×103kg/m3;
(3)由ρ可得,沙石的总质量:m总=ρV总=2.6×103kg/m3×50m3=1.3×105kg=130t,
若用一辆载重5t的卡车将沙石运送到工地,假设运n车,那么n26。
39.“五 一”黄金周,征征和妈妈到无锡旅游,买了一只宜兴茶壶,如图所示。她听说宜兴茶壶是用宜兴特有的泥土材料制成的,很想知道这种材料的密度。于是她用天平测出壶盖的质量为45.6g,再把壶盖放入装满水的溢水杯中,测得溢出水的质量是15.2g。
(1)请你帮征征算出这种材料的密度是多少?
(2)若测得整个空茶壶的质量为165g,则该茶壶所用材料的体积为多大?
解:
(1)因为物体浸没时溢出水的体积和本身的体积相等,
所以根据ρ可得,壶盖的体积:V=V溢水15.2cm3,
壶盖这种材料的密度:ρ3g/cm3=3×103kg/m3;
(2)因为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无关,
所以整个空茶壶的密度也是3×103kg/m3,
由ρ得整个空茶壶的体积:V′55cm3。
答:(1)这种材料的密度是3×103kg/m3;
(2)若测得整个空茶壶的质量为165g,则该茶壶所用材料的体积为55cm3。
40.小金家中有两口外观相似但轻重不同的金属锅,轻锅的锅体为金属铝,称得质量为0.6千克。重锅材质未知,测得重锅体的质量为1.58千克,体积为0.2分米3,列式计算:
常见物质的密度(单位:千克/立方米)
铝 铅 铜 钢、铁 2.7×103 11.3×103 8.9×103 7.9×103
(1)轻锅的锅体体积是多少分米3?(小数点保留到0.01)
(2)通过计算说明较重的锅可能为哪种材质。
【答案】(1)轻锅的锅体体积是0.22dm3;
(2)通过计算说明较重的锅可能为钢、铁材质。
【解析】(1)由ρ可得轻锅的锅体体积:V0.22×10﹣3m3=0.22dm3;
(2)较重的锅的密度:ρ′7.9×103kg/m3,
对照密度表可知,较重的锅可能为钢、铁材质。
答:(1)轻锅的锅体体积是0.22dm3;(2)通过计算说明较重的锅可能为钢、铁材质。
(
12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科学
七年级下册科学 核心概念专辑
专题6 质量和密度(学生版)
一、选择题类:
1.将金块加工为如图所示的纯金饰品,加工过程中存在一定的损耗。以下过程会使饰品质量小于金块的是(  )
A.将黄金加热熔化为液态
B.液态黄金倒入模具降温
C.捶打黄金,改变其形状
D.磋磨黄金,使其更光滑
2.近期感冒又流行起来,为监测体温,小科买回来一水银体温计,对其进行探究。回答下列小题。测体温时体温计内的水银液面升高,此过程中水银的相关物理量没有发生变化的是(  )
A.密度 B.温度 C.质量 D.体积
3.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登月船从地球到月球上,质量没变 B.一杯水结冰后质量没变
C.玻璃杯打碎后形状发生了变化,质量没变 D.1千克铁比1千克棉花质量大
4.某同学要称量10.2克食盐,其中10克用砝码,0.2克用游码。其操作步骤如下:①取10克砝码放在右盘纸上;②在天平左右两盘上放置两张相同的纸,调节天平横梁平衡;③在左盘纸上添加食盐到指针位于分度盘中央刻度线;④移动游码到0.2克处。其合理的操作顺序是(  )
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②③④① D.②④③①
5.小科用天平测量一铁球质量,他不小心把游码拨到了如图甲所示位置,然后旋动横梁右端的螺母,使天平横梁平衡;接下来他把铁球放在天平左盘上,通过加减砝码和移动游码,使天平再次平衡,如图乙所示。小宁认为小科的操作方法有误,但还是可以测出铁球的质量为(  )
A.60.4g B.59.8g C.60.2g D.59.6g
6.在测量金属块质量的实验中,当天平平衡时,王涛同学正确读得金属块的质量为54.4g,则放在右盘中的砝码和标尺上游码的位置正确且操作规范的是(  )
A. B.
C. D.
7.用天平称一粒米的质量,可采用的方法是(  )
A.把一粒米放在天平里仔细测量
B.把一粒米放在一杯子中,称出其总质量,再减去杯子的质量
C.把一粒米放在天平盘里,反复测量再求平均值
D.先测一百粒米的质量,再通过计算求得
8.一架天平,砝码已严重磨损,用此天平和砝码去测得一物体的质量,其结果将会(  )
A.偏小 B.偏大 C.不变 D.无法判断
9.用天平称出某瓶子最多能装水的质量,有两种方法:方法一是称出瓶子和水的总质量,把水倒掉再称出空瓶的质量,两次相减得水的质量;方法二是先称出空瓶的质量,再称出瓶子和水的总质量,两次相减得水的质量。对这两种方法的看法正确的是(  )
A.随便用哪种方法都一样
B.用第二种方法可以减小误差
C.用第一种方法可以减小误差
D.无法判断
10.关于物质的密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一罐氧气用掉部分后,罐内氧气的质量变小,密度变小
B.一只气球受热膨胀后,球内气体的质量不变,密度变大
C.一支粉笔用掉部分后,它的体积变小,密度变小
D.一块冰熔化成水后,它的质量变大,密度变大
11.关于物质密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质量和体积无关
B.密度不同的两个物体,质量也一定不同
C.一块冰熔化成水后,质量和密度都不变
D.氧气瓶中的氧气用掉一半,剩下的氧气质量变小,密度不变
12.下列关于密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一滴水的密度一定小于一桶水的密度
B.液体的密度一定小于固体的密度
C.物体体积越小,密度一定越大
D.密度是物质的特性,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无关
13.关于水的密度ρ=1g/cm3的科学意义说法正确的是(  )
A.1m3的水的质量是1.0×103kg B.1cm3的水的密度是1g
C.1cm3的水的质量是1g D.1cm3的水的质量是1g/cm3
14.密度,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物质的体积越大,密度越小
B.物质的质量越大,密度越大
C.物质的密度与质量成正比,与体积成反比
D.密度是物质的特性,与质量和体积的大小无关
15.为测量几种液体密度,小明利用天平、量筒和烧杯测量出液体和烧杯的总质量m及液体的体积V,得到几组数据并绘出如图所示的m﹣V图像,下列关于a、b、c三种物质的密度ρa、ρb、ρc的大小关系排列正确的是(  )
A.ρa>ρb>ρc B.ρa<ρb<ρc C.ρa>ρc>ρb D.ρc>ρa>ρb
16.分别由a、b、c三种物质制成的三个实心物体,它们的体积和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a物质的密度最大
B.b、c的密度与它们的质量、体积有关
C.c物质的密度是a的两倍
D.b物质的密度是1.0×103千克/立方米
17.在测量液体密度的实验中,小明利用天平和量杯测量出液体和量杯的总质量m及液体的体积V,得到几组数据并绘出如图所示的m﹣V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量杯质量为30g
B.60cm3的该液体质量为60g
C.该液体密度为1.25g/cm3
D.该液体密度为2g/cm3
18.如图1所示,桌面上放有三个相同的玻璃杯,分别装有质量相同的三种液体甲、乙、丙,它们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如图2所示,三个杯子从左至右依次装的液体种类是(  )
A.乙,丙,甲 B.甲,丙,乙 C.甲,乙,丙 D.丙,乙,甲
19.a、b两个小球分别由、的甲、乙两种材料制成,两小球质量之比为ma:mb=6:5。体积之比为VaVb=3:4。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只有一个球是空心,则a球是空心的
B.若只有一个球是空心,将空心球的空心部分装满水后,两球总质量相等
C.若只有一个球是空心,则空心球的空心部分与实心部分体积之比为1:4
D.若两球均是空心的,a球的空心部分体积可以比b球的空心部分体积大
20.一个瓶子质量为200g,装满水后总质量为400g。那么装满酒精后总质量为(,ρ酒精=0.8×103kg/m3)(  )
A.400g B.450g C.360g D.160g
21.学习密度知识后,小明用实验测量某品牌酸奶的密度,其操作步骤及流程如图,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空烧杯的质量为40g B.量筒中酸奶的质量为112.4g
C.量筒中酸奶的体积为100cm3 D.按如图步骤测出的酸奶的密度偏大
22.实验室里常用悬重法测蜡块的密度,如图所示,量筒内原来水的体积为V0,只浸没入重物时,量筒内水与重物总体积为V1,将蜡块及重物全浸入水中后,量筒水面所示总体积为V2,已知蜡块的质量为m,则蜡块的密度为(  )
A. B.
C. D.
23.某同学用托盘天平和量筒测量一小石块的密度,图甲是调节天平时的情形,图乙和图丙分别是测量石块质量和体积时的情形,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由丙图量筒的示数测得石块的体积是20cm3 B.乙图中测石块质量时,天平的读数是71.4g
C.甲图中应将平衡螺母向左调,使横梁平衡 D.计算出石块的密度是3.57×103 kg/m3
二、非选择题类:
24.在经济全球化,科技迅速发展的关键期,中国在航天和运动技能等方面都有明显进步。
(1)2021年10月,“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顺利升空,三位航天员在太空中驻足6个多月,所需的食物也被送入太空。其中有一个“香粽”,在地球上的质量是56g。送入空间站后质量不会变化,这是因为     。
(2)北京冬奥会于2022年2月展开,冰壶是赛场上最“年轻”的项目,比赛前要测量由花岗岩制成的冰壶高度,若当时的冰壶是由金属材料所做,因此金属材料受温度的变化更明显,则测量结果将     。
25.进入智能时代以后,市场上现金交易已经明显减少,几年前某商店每天会收到大量的1元硬币,营业员清点数额比较麻烦,于是爱科学的小宁给他们想了一个办法:预先测出100个硬币的质量约为605克,以后只要称出每天收入的硬币质量,就可以计算它的个数了,问。
(1)每个1元硬币的质量约为     克。
(2)如果某一天收到硬币的质量为3.025千克,则硬币约为     元。
26.在调节天平平衡时,指针的位置指在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右侧,要使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     调节。称量时,当砝码与游码示数如图所示,天平再次平衡,则待测物的质量是     。
27.小华在练习使用托盘天平的实验中,实验步骤如下:
(1)将天平放在     上,    归零,发现指针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则需将平衡螺母向     (填“左”或“右”)调节,使横梁平衡。
(2)测量时,右盘加入一定量的砝码后,天平的指针还是如图甲所示,这时铁块的质量     (选填“小于”、“等于”或“大于”)右盘中砝码的总质量,接下来如何操作:    。
(3)该同学在称量时使用了生锈的砝码,称量结果比真实值     。(填“偏大”或“偏小”)
28.某同学用托盘天平测石块的质量,调节天平平衡时,发现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此时他应将平衡螺母向     调;当天平再次平衡时,所用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乙所示,则石块的质量为     g。
29.某同学用天平测量一块不规则的铁块的质量。
(1)在测量前,若指针静止在如乙图所示位置,则应     。
(2)据丙图可知:此不规则铁块的质量为     。
(3)用天平测量物体质量时,下列情况中会造成测量结果比实际质量小的是     。
A.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指针偏向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右侧就开始测量
B.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忘记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
C.使用已被严重磨损的砝码
D.读游码时以其右端所对刻度为准
30.小明使用天平测小石块的质量。测量前,他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然后进行天平横梁平衡的调节。调节完成后指针静止时的位置和游码的位置如图甲所示。
(1)请你指出小明调节天平横梁平衡的过程中遗漏的操作步骤:    ;
(2)完成遗漏的操作步骤后,为了调节横梁平衡,他需向     (选填“左”或“右”)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到分度盘中央刻度线或在中央刻度线两侧等幅摆动;
(3)调节横梁平衡后,小明将小石块放在左盘,在右盘中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横梁恢复平衡。这时右盘中的砝码情况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小石块的质量为
    g。
31.小海在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他拿出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并将游码移到零刻度线,发现指针偏转如图甲。
(1)他应采取的措施是     。
(2)天平调平后,小海按如图乙所示方法来称量物体的质量,所用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丙所示,则所称量的物体质量是     克。
(3)小海发现所用的砝码磨损了,用这样的砝码测物体质量,测量结果比真实值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32.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激发同学们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兴趣。某中学七年级的同学们,进行了一场自制天平项目活动。
(1)【观察】观察标准托盘天平,分析各部分作用。其中平衡螺母的作用是:    。
(2)【制作】小金利用环保材料自制天平如图乙。
(3)【评价】评价量规是作品制作过程的指引,又是作品等级评定的依据。将表中“”处补充完整。
评价指标 优秀 良好 待改进
结构完整性 结构完整     结构不完整,有3处及以上缺失
测量精度 用砝码可以测量 只能比较质量 无法测量,也无法比较
美观与成本 材料环保易得,成本低 材料环保,但成本高 材料不环保且成本较高
(4)【改进】为了制作出精确度更高的“天平”,可行的改进措施是     。(写出1处改进即可)
33.小红在“测量铁块质量”的实验中,遇到如下问题(砝码盒里的砝码有100g、50g、20g、20g、10g、5g):
(1)若她在调节横梁平衡时,出现了如图b所示的情形,则横梁     平衡(填“已经”或“没有”)。
(2)在测量时,她在右盘中放入了50g、20g的砝码各一个,再往右盘里放一个20g的砝码时,指针位置如图c所示;再用10g砝码将一个20g砝码替换下来,指针位置如图a所示,则该铁块的质量在     。
A、70g~80g之间 B、80g~90g之间 C、90g~100g之间 D、100g~110g之间
(3)她接下来应该进行的操作是     ,使天平横梁平衡。(填序号)
A、调节平衡螺母
B、取下10g的砝码,再加入5g的砝码,并移动游码
C、加入5g的砝码,若指针左偏,再移动游码
D、加入5g的砝码,若指针右偏,再取下5g的砝码,并移动游码。
34.小余用托盘天平进行液体质量测量的实验。
(1)测得药液和药瓶的总质量为60g,然后将药液倒一部分在量筒中,如图甲所示,再将药瓶放在天平上称剩余的质量,天平平衡时如图乙所示,量筒中药液的体积是    mL,量筒中药液的质量是
    g。
(2)小余在整理器材时发现天平左盘上粘有一小块橡皮泥。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橡皮泥质量较小,对天平的测量不会起任何作用
B.若橡皮泥是在天平调平前粘上去的,则量筒中药液的测量结果仍然正确
C.若橡皮泥是在天平调平后(未称量前)粘上去的,则量筒中药液的测量结果小于真实值
D.橡皮泥无论是在什么时候粘上去的,量筒中药液的测量结果都不会准确
(3)小余还想用天平测出100g的药液备用,他应    (选填下方“A”或“B”),然后往左盘空瓶中缓慢加药液,当看到指针摆动如    图(选填图丙中的“a”或“b”)所示状态时,再改用胶头滴管加药液直至天平横梁恢复平衡。
A.先测出空药瓶的质量,接着向右盘中再添加100g的砝码
B.先向右盘中再添加100g的砝码,接着测出空药瓶的质量
35.同学们在“探究水的某种特性”的实验中,对水的体积和质量的测量方法进行了改进。同学们先用天平测出注射器的质量,再用它分别抽取10cm3、15cm3、20cm3的水,分别称出注射器与水的总质量,下表是其中一个组的实验记录表。
“探究水的某种特性”的实验记录表(测得注射器的质量为11g)
实验次序 水的体积/cm3 注射器与水的总质量/g 水的总质量/g
1 10 21 10
2 15 26 15
3 20 31 20
(1)关于托盘天平的使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可以用手直接取放砝码
B.被称量物应放在天平的右盘
C.加砝码的顺序应是先加质量大的再加质量小的
D.使用天平前,先将横梁调平衡,再将游码移至标尺“0”刻度线处
(2)对实验记录表中的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发现水的    是不变的,从而发现了水的一种特性。
(3)受此实验启发,小金回家继续测量出了冰的密度。他先用注射器抽取27mL的纯净水,再放进冰箱速冻。完成下列问题:
①在下列各图中,能大致反映这一变化过程的是图   
②等水完全结冰后,小金从冰箱中取出注射器,如图所示,则水结冰后的体积为    ml.小金所测得冰的密度为    克/厘米3。
36.在“用天平和量筒测量盐水密度”的实验中:
(1)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移至标尺左端0刻度线处,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的左侧,应将平衡螺母向     调,使天平横梁平衡。
(2)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30g,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盐水,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如图甲所示,则盐水的质量是     g.再将烧杯中的盐水全部倒入量筒中,如图乙所示,盐水的密度为
    kg/m3。
(3)小聪同学在实验中先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1,倒入盐水后测出其总质量m2.在将盐水倒入量筒的过程中,发现由于盐水较多,无法全部倒完,他及时停止了操作。同组同学讨论后认为仍可继续完成实验,于是小聪读出此时量筒中盐水的体积V,又加了一个步骤,顺利得出了盐水的密度。你认为增加的步骤是:    ,请帮小聪写出计算盐水密度的表达式ρ= 。
37.小科在某次科学考察中,发现很多落叶漂浮在水面上,为了测量该批落叶的密度,他从水面上选取了40片形状和大小都非常相似的同种A叶片,晾干后分成两组进行如下实验:
①将一组20片叶片竖直叠放一起,投入装满水的溢水杯中,测得溢出水的体积为7.5毫升。
②将另一组20片叶片竖直叠放在一起,投入到装满水的溢水杯中,用大头针将叶片全部压入水中,测得溢出水的体积为10毫升。
(1)小科选取40片落叶的目的是     。
(2)根据测得的数据,计算该批落叶的密度(写出计算过程)。
(3)小科根据测得的数据,在图上描出一个对应的点A,接着他又换用体积更大的B叶片重复上述实验,测得B叶片的密度比A略小,图中B1、B2、B3、B4中可以表示B叶片密度的是     。
38.建筑工地需要50m3的沙石,为了估测沙石的密度,用一只空桶平平装满一桶沙石,测得桶中的沙石的质量为52kg,再用这只桶装满一桶水,测得桶中水的质量为20kg。计算:
(ρ水=1.0×103kg/m3,g取10N/kg)
(1)桶的容积是     升。
(2)沙石的密度是多少?
(3)若用一辆载重5吨的卡车将所需的沙石运送到建筑工地,至少要运多少车?
39.“五 一”黄金周,征征和妈妈到无锡旅游,买了一只宜兴茶壶,如图所示。她听说宜兴茶壶是用宜兴特有的泥土材料制成的,很想知道这种材料的密度。于是她用天平测出壶盖的质量为45.6g,再把壶盖放入装满水的溢水杯中,测得溢出水的质量是15.2g。
(1)请你帮征征算出这种材料的密度是多少?
(2)若测得整个空茶壶的质量为165g,则该茶壶所用材料的体积为多大?
40.小金家中有两口外观相似但轻重不同的金属锅,轻锅的锅体为金属铝,称得质量为0.6千克。重锅材质未知,测得重锅体的质量为1.58千克,体积为0.2分米3,列式计算:
常见物质的密度(单位:千克/立方米)
铝 铅 铜 钢、铁 2.7×103 11.3×103 8.9×103 7.9×103
(1)轻锅的锅体体积是多少分米3?(小数点保留到0.01)
(2)通过计算说明较重的锅可能为哪种材质。
(
9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