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专题03 天气和气候目录理·思维导图:呈现教材知识结构,构建学科知识体系盘·知识梳理:甄选核心考点,技法解读辨·易混易错:错混点梳理,高效查漏补缺究·考点考法:命题点归纳,感知真题、知己知彼考点一 多变的天气天气与气候的区别天气 气候概念 一个地区短时间里的大气状况 一个地区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词语 阴晴、冷暖、风和日丽、风雨等 终年严寒、夏季高温多雨、四季如春等区别 短时间,多变的 (持续时间短,时刻变化) 长时间,相对稳定(持续时间长,变化不大)联系 天气是形成气候的基础;气候是对多年天气状况的概括天气预报(1)卫星云图绿色表示陆地,蓝色表示海洋,白色表示云区(云颜色越白,表示云层越厚,云层厚地方一般是阴雨区)(2)常见的天气符号(3)风向标的读法★重难点①风向:风的来向(风尾所在方向就是风的来向)②风杆:表示风的去向③风尾:表示风力,一道风尾为2级风力,一面风旗为8级风力空气质量(1)空气质量高低,与空气中所含污染物的数量有关,可以用污染指数来表示。污染指数越低,空气质量越好。空气质量级别 污染指数 空气质量状况一级 0—50 优二级 51—100 良三级 101—150 轻度污染四级 151—200 中度污染 不建议老人和儿童户外活动五级 201—300 重度污染六级 >300 严重污染(2)影响空气质量的因素①自然因素:气压高,气流下沉,污染物不易扩散;气压低气流上升,污染物易扩散。风力大,污染物易扩散;风力小,污染物不易扩散。②人为因素:汽车尾气、秸秆焚烧、工业废气、供暖等。(3)怎样才能减轻大气的污染呢?秸秆粉碎还田、绿色出行(步行、自行车或公共交通工具出行)等考点二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气温的基本概念(1)气温的定义:大气的温度称为气温,常用“°C”表示,读作“摄氏度”。(2)气温的观测:地面气象观测中测定的气温是离地面1.5米处的气温。用放在百叶箱里的温度计测得的。人工观测通常每天在8时、14时、20时、2时测。(3)气温的计算:描述一个地区的气温,通常使用日平均气温、月平均气温和年平均气温。气温的变化气温的日变化 气温的年变化变化 一个地区的气温变化是有规律的,通常用气温曲线来表示气温在时间上的变化。示意图特征 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时左右(14时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1)北半球一年中大陆上7月气温最高,1月最低;海洋上 8月气温最高, 2月最低。 (2)南半球一年中大陆上 1月气温最高,7月最低;海洋上 2月气温最高, 8月最低。温差 气温日较差: 一天中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 气温年较差: 一年内最高月平均气温与最低月平均气温的差。判读气温曲线 ★重难点(1)第一步:以温定带。读最热月、最冷月的气温数值(一般情况是读取7月和1月的气温),计算冬、夏温差的大小,判读温度带。(全年高温属热带,全年严寒属寒带)(2)第二步:通过各月的气温值,比较季节变化的不同特点。(3)第三步:以温定球。判断南北半球。(最热月是7月在北半球,最热月在1月在南半球)(4)第四步:从气温曲线总结气温特点,气温特征:时间+特征气温 特征 气温高低 月均温 > 20℃ →高温,月均温 < 0℃ →寒冷,月均温0°—20℃ →温和温差 气温曲线弯曲程度大,气温年较差大,气温年较差≥15℃,大陆性强 气温曲线弯曲程度小,气温年较差小,气温年较差 < 10℃,海洋性显著(5)一般气温特征表达方式:冬季寒冷,夏季高温,全年(终年)高温,终年寒冷(严寒),全年温和等。判读等温线(1)在地图上,把气温相同的各点用平滑曲线连接起来,就是等温线。(2)等温线图的判读:①同一条等温线上各点气温相等。②等温线密集的地方,气温差异大;等温线稀疏的地方,气温差异小。③闭合等温线,如果中心气温低,表示这里是低温中心;如果中心气温高,表示这里是高温中心。④等温线大致沿东西方向延伸,说明南北方向存在气温差异。⑤等温线大致与纬线平行,说明气温受纬度影响。⑥等温线大致与海岸线平行,说明气温受海陆位置影响。⑦等温线大致与等高线或山脉走向平行,说明气温受地形影响。世界气温分布规律分布规律 影响因素气温大致由低纬向高纬递减,即气温从赤道向两极递减 纬度因素同纬度的海洋与陆地气温不同,夏季陆地气温高于海洋,陆地气温低于海洋 海陆因素气温随着海拔升高而降低,大致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 0.6 ℃ 地形因素南半球比北半球等温线更平直,因为南半球海洋面积广,影响气温变化的因素小。世界气温分布规律气温分布有差异,低纬高来高纬低;陆地海洋不一样,夏陆温高海温低;地势高低也影响,地势高来气温低。【方法指引】等温线判读总结★重难点判断南北半球 判断季节 判断海陆等温线由南向北递减为北半球;等温线由北向南递减为南半球。 同纬度地区:海洋气温高于陆地,为冬季;陆地气温高于海洋,为夏季。 夏季:同纬度气温高的地方,为陆地;同纬度气温低的地方,为海洋。冬季相反。北半球示意图 南半球示意图 冬季等温线分布图 某半球冬季气温分布图,判断海拔相同处的A、B两地的海陆分布状况。 A 海洋; B陆地。考点三 降水的变化与分布降水的基本概念(1)降水的定义:从大气中降落的雨、雪、雹等,统称为降水。(2)降水的主要形式:降雨(3)降雨的等级:小雨、中雨、大雨、暴雨等不同等级。(4)降水量的测量:基本仪器 —— 雨量器,以毫米(mm)为单位。我们通常所说的某地的降水量是该地多年平均降水量。(5)降水量的季节变化:(1)一个地区一年内个月的降水量是有差别的。通常用各月降水量柱状图来表示一个地区一年内降水的季节变化。判读降水量柱状图 ★重难点(1)第一步:降水量季节分配是否均匀(2)第二步:不均匀情况下,降水量哪个季节多,哪个季节少(3)第三步:根据世界不同地区降水量的季节分配情况,一般可将降水类型分为:降水特征季节分配均匀 季节分配不均匀全年多雨 全年湿润 全年少雨 夏季多雨 冬季多雨月降水量>100mm特征:多雨 月降水量50—100mm 特征:湿润 月降水量<50mm 特征:少雨或干燥年际变化:降水量柱状图起伏大——年际变化大,降水量柱状图起伏大——年际变化小(4)按降水类型归纳气候类型降水类型 气候类型全年多雨型 热带雨林气候夏季多雨型 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热带草原气候、常年湿润型 温带海洋性气候冬季多雨型 地中海气候常年少雨型 热带沙漠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寒带气候降水分布规律赤道热,降水多;两极寒,降水难。回归线,分西边;陆西岸,副高带,信风吹,降水亏;陆东岸,降水富;中纬度,居内陆,距海远,气候干。世界降水分布规律(1)通常用等降水量线图来表示降水量的分布情况。(2)在等降水量线图中,同一条等降水量线上各点的降水量相等。分布规律 影响因素赤道附近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 纬度因素①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多,大陆西岸降水少 ②中纬度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 海陆因素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地形因素【知识拓展】降水原因地区 原因两极地区降水少 终年低温,气流下沉,不易形成降水赤道地区降水多 终年高温,对流旺盛,易成云致雨回归线大陆西岸少 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回归线大陆东岸多 受来自海洋湿润气流影响大,如夏季风等。中纬度沿海地区内陆少 受来自海洋湿润气流影响大中纬度沿海地区沿海多 距海远,海洋上湿润气流难以到达沿海地区,受海洋湿润气流影响地区,降水多;受不到海洋湿润气流影响地区,降水少。低气压控制地区多雨,高气压控制地区少雨。(3)世界“雨极”:印度的乞拉朋齐,原因:喜马拉雅山脉的迎风坡,季风影响(4)世界“干极”:智利的阿塔卡马沙漠考点四 世界气候气候两大要素1、气候的两大要素:气温和降水2、一个地区气候的特点,可以通过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来体现(1)读气温曲线图,分析一地的冷热状况,即时间+气温特点(2)读降水量柱状图,分析一地的干湿状况,即时间+降水特点(3)气候特征:时间,气温特点+降水特点气候分布(1)按照纬度位置分布分布地区 气候类型热带 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热带季风气候温带 其他: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亚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 地中海气候寒带 寒带气候(2)按照海陆位置分布(亚欧大陆)分布地区 气候类型大陆东岸 亚热带季风和湿润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大陆内部 温带大陆性气候大陆西岸 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世界主要气候类型(1)热带的气候类型气候类型 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主要分布区 亚马孙平原(最广) 刚果盆地 马来群岛 非洲大陆(最广) 巴西高原 (亚洲没有) 印度半岛 中南半岛 (只分布在亚洲) 撒哈拉沙漠(最广) 阿拉伯半岛 澳大利亚中西部分布规律 赤道附近 热带雨林气候南北两侧 亚洲南部、东南部 南、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内部和西岸气候特征 全年高温多雨 全年高温 分干、湿两季 全年高温 分旱、雨两季 全年炎热干燥气候图植被类型 热带雨林 稀树草原 季雨林 荒漠(2)温带的气候类型①亚热带:在地球上的五带中,温带的较低纬度部分,既不像热带那样炎热,也不像温带其他地区那样有漫长的冬季,被单独划分出来,称为亚热带。气候类型 亚热带季风气候 地中海气候主要分布区 中国南方(最广)、韩国、日本南部等地 地中海沿岸(最广)等地分布规律 亚洲东部 南北纬30°—40°附近大陆西岸气候特征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气候图植被类型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②温带其他气候类型气候类型 温带海洋性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主要分布区 欧洲西部 (分布最广) 中国北方(分布最广) 朝鲜半岛、日本北部 亚欧大陆内陆地区(分布最广) 北美洲分布规律 温带地区大陆西岸 温带地区亚欧大陆东岸 温带地区大陆内部气候特征 全年温和湿润 夏季高温多雨 冬季寒冷干燥 冬冷夏热,气温年较差、日较差大,全年降水较少气候图植被类型 温带落叶阔叶林 温带落叶阔叶林 温带草原、荒漠(3)寒带的气候类型(4)高原山地气候(1)地中海气候(雨热不同期),季风气候(雨热同期)。(2)亚热带季风气候只分布在亚洲东部,亚热带湿润气候季风性较弱。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气候特征 影响因素纬度越高,气温越低;纬度越低,气温越高。 纬度因素距海近,降水多,温差小;距海远,降水少,温差大。 海陆因素地势(海拔)高,气温低;地势(海拔)低,气温高。山地背风坡降水少,迎风坡降水多。 地形因素【方法指引一】影响气候的因素1. 纬度位置对气候的影响(1)地球形状对气候的影响太阳高度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使太阳辐射强度也从低纬地区向高纬度地区递减,从而导致气温从赤道向两极递减。(2)地球自转对气候的影响(3)地球公转对气候的影响(以北半球为例)2. 海陆分布对气候的影响(1)分布:北半球中纬度地区变现最为明显(2)海陆分布对气候的影响3. 地形地势对气候的影响(1)分布:高山、高原地区表现最为明显(2)地形、地势对气候的影响【方法指引二】判读气温和降水1. 月份定球:依据 因素变化 结论最高/低气 温月份 6、7、8月气温最高 气温曲线呈峰型 北半球12、1、2月气温最高 气温曲线呈谷型 南半球2.气温定带:依据 因素变化 结论最冷/热月 均温 最冷月均温>15 ℃ 热带气候最冷月均温为0~15 ℃ 亚热带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最冷月均温为-15~0 ℃ 温带气候最热月均温<10 ℃ 寒带气候3.降水定型:依据 因素变化 结论降水量的年内分配情况 年雨型 热带 >2 000 mm 热带雨林气候温带 700~1 000 mm 温带海洋性气候夏雨型 热带 750~1 000 mm 热带草原气候1 500 ~2 000 mm 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 800~1 500 mm 亚热带季风和湿润气候温带 300~800 mm 温带季风气候冬雨型 亚热带 300~1 000 mm 地中海气候少雨型 热带 <125 mm 热带沙漠气候温带 200~400 mm 温带大陆性气候寒带 <250 mm 寒带气候气候与人类活动1.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1)气候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服饰薄厚,饮食习惯,民居屋顶坡度、墙体厚度等。典例 与气候的关系衣 阿拉伯人喜穿白色宽大长袍 适应终年炎热的气候因纽特人穿兽皮缝制的衣服 适应终年严寒的气候藏族人民穿藏袍 适应高寒、昼夜温差大的气候食 中国北方主食为面食,南方主食为大米 南方高温多雨,适合种植水稻; 北方降水少,昼夜温差大,适合种植小麦中国四川、湖南、贵州的居民喜食辣椒 气候湿热欧洲西部的居民喜食牛羊肉和乳产品 气候冷湿,适宜发展畜牧业住 因纽特人住低矮、无窗户、墙体厚的冰屋 适应终年严寒的气候西亚、北非厚墙、小窗建筑 适应高温、多风沙的环境中国陕北居民住窑洞 适应干旱少雨的气候中国云南和东南亚地区的高脚屋 适应高温潮湿的气候中国北方民居墙厚窗小,南方墙薄窗大 北方冬季气温低,能起到防寒保温的作用; 南方气温高,能起到通风散热的作用中国南方屋顶坡度大,北方坡度小 南方多雨,北方少雨行 中国传统交通工具“南船北马” 南方多雨,河湖众多沙漠地区的骆驼 适应炎热、干旱、多风沙的气候“高原之舟”牦牛 适应高寒、缺氧的气候(2)气候对生产活动的影响:影响耕作制度、耕地类型、农作物种类等。①影响农业类型气候类型 农业类型季风气候(雨热同期) 种植业、林业、渔业发达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少,昼夜温差大) 以畜牧业为主,种植业为灌溉农业温带海洋性气候(常年湿润,光照不足) 畜牧业发达高原山地气候(气温低) 以畜牧业为主,种植业为河谷农业②影响农作物种类地区 粮食作物 经济作物东南亚 水稻 天然橡胶、油棕、椰子、蕉麻南亚 水稻、小麦 黄麻、棉花东北平原 春小麦、水稻 大豆、甜菜华北平原 冬小麦 花生、棉花南方地区 水稻 油菜、甘蔗西北地区 冬小麦 棉花、瓜果③影响作物熟制温度带 热带 亚热带 暖温带 中温带作物熟制 一年三熟 一年两熟到三熟 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 一年一熟(3)气候对人口分布的影响人口分布 典型地区 气候特点稠密区 亚洲的东部和南部,欧洲以及北美洲东部的沿海和平原地区 温暖湿润稀疏区 沙漠地区 极端干旱雨林地区 过于湿热高纬度地区,高原、山区 终年严寒2.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植树造林会改善局地气候;过度砍伐森林会导致局地甚至全球气候的恶化。人类活动 有利 有些人类活动可以改善局部地区的气候,如人工绿化、兴修水利、建设生态防护林等不利 有些人类活动可能使当地的气候恶化,如乱垦滥伐、过度放牧等。当前人们普遍关注的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空洞等问题,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1.风向的判定右图风向标:东北风六级风向:风向为风尾方向,图中风尾在东北,即东北风。风力:一条风尾为2级风,图中有三条风尾,即六级风。风力级数越大,风力越强。2.天气符号中多云和阴乌云遮日为多云 有云无日表示阴3.依据气温分布,判别海陆位置依据气温差异,判断海陆位置或冬、夏季。北半球冬季 北半球夏季 南半球夏季 南半球冬季同纬度的海洋和陆地气温不同,冬季陆地气温低于海洋气温,夏季陆地气温高于海洋气温。这就导致等温线在同纬度的陆地和海洋发生弯曲。一陆南(1月陆地等温线南凸),七陆北(7月陆地等温线北凸)4.以温定带(1)各月平均气温在15℃以上,气温曲线弯曲程度小,为热带。(2)最热月平均气温在15℃以上,最冷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为温带。(3)各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为寒带。5.区别热带草原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1)相同点:都分布在热带地区,全年高温。(2)不同点:降水量和植被类型①热带草原气候年降水量多在1000mm以下,植被以稀树草原为主。②热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在1500mm以上,降水的季节变化更明显,雨热更充沛,以季雨林为主。6.沿海地区不一定降水多沿海地区降水不一定多,只有沿海且受到海洋湿润气流影响的地区降水才多。如:中纬度沿海地区,降水多;回归线大陆西岸降水少。7.一天中气温最高的时间气温:一天当中,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时左右,而不是正午12时;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而不是午夜。太阳高度:一天当中,太阳高度最大的时段出现在正午12时。考点一 多变的天气(2024·江苏宿迁·会考真题)表为“某城市5月30日—6月2日天气状况表”。完成下面小题。日期 5月30日 5月31日 6月1日 6月2日天气状况 19-22℃ 19-25℃ 16-28℃ 17-27℃空气质量状况 优 良 良 轻度1.6月1日的天气状况是( )A.阴19-25℃ B.阴16-28℃ C.小雨19-22℃ D.多云16-28℃2.这几日,空气质量状况最优的是( )A.5月30日 B.5月31日 C.6月1日 D.6月2日3.空气质量与我们的身体健康密切相关。下列措施有利于提高空气质量的是( )A.砍伐树木开荒种地 B.禁止燃放烟花爆竹C.焚烧秸秆用来肥田 D.鼓励开私家车出行【答案】1.D 2.A 3.B【解析】1.由表可知,6月1日的天气状况是多云,最高气温28°C,最低气温16°C,空气质量为良,D正确,ABC错误,故选D。2.由表可知,5月30日空气质量为优,5月31日空气质量为良,6月1日空气质量为良,6月2日空气质量为轻度污染,这几日,空气质量状况最优的是5月30日,A正确,BCD错误,故选A。3.空气质量与我们的身体健康密切相关,砍伐树木开荒种地会破坏生态环境,不利于改善空气质量,焚烧秸秆肥田、鼓励驾驶私家车出行将会排放有害气体和颗粒物,造成雾霾,使空气质量下降,ACD错误;禁止燃放烟花爆竹,有助于减少排放有害气体和颗粒物,可减轻雾霾,提高空气质量,B正确,故选B。4.(2024·黑龙江牡丹江·会考真题)列天气有利于农民秋收的是( )A. B. C. D.【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判断,A为雷阵雨天气,B为晴天,C为冰雹天气,D为大雨天气,晴天有利于秋收,B正确,ACD错误,故选B。5.【新考法◆跨学科】(2024·黑龙江·会考真题)下列诗句中描述气候的是( )A.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B.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C.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D.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答案】A【解析】天气与气候都是表示某地区的大气运动状况,区别在于天气表示短时间内的大气运动状况,气候表示长时间内的大气运动状况,以上四句话中,“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和“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表示短时间内的天气特征,只有“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表示长时间内的大气运动状况,是气候特征,故选A。【新考法◆联系生活】(2024·山东烟台·会考真题)小明在学习了天气知识后,非常关心天气变化。下面是小明看到的某日中国局部地区天气预报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6.该日图中四城市的天气状况是( )A.哈尔滨霾 B.北京最高气温12℃C.武汉阴 D.广州空气质量最差7.从图中小明无法直接获取四城市的( )A.风向风力 B.气候特点 C.冷热变化 D.阴晴状况8.该日四城市人们的活动与当地天气状况相适应的是( )A.哈尔滨居民室外晾晒 B.北京工人高空作业C.武汉学生室外研学 D.广州市民郊外爬山【答案】6.B 7.B 8.C【解析】6.哈尔滨雾,A错误;北京最高气温12℃,B正确;武汉多云,C错误;广州空气质量指数最低,空气质量最好,D错误。故选B。7.天气是短期的,多变的,气候是长期的,稳定的。图中天气符号可以看到风向风力、冷热变化、阴晴状况,看不到气候特点。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8.哈尔滨雾天不适合室外晾晒,A错误;北京有大风,不适合高空作业,B错误;武汉多云,且空气质量较好,适合室外研学,C正确;广州雷阵雨,不适合郊外爬山,D错误。故选C。【新考法◆联系生活】(2024·四川凉山·会考真题)冬去春来,广州当地清晨经常雾海茫茫,这是由于冷空气走后,暖湿气流迅速反攻,致使气温回升,空气湿度加大,这样的天气当地人称为“回南天”。据此完成下面小题。9.下列符号表示的天气,“回南天”时容易发生的是( )A. B. C. D.10.受“回南天”的影响,当地销售量可能增加的商品是( )A.取暖器 B.加湿器 C.除湿机 D.电风扇【答案】9.B 10.C【解析】9.根据材料可知,“回南天”是天气返潮现象,即冷空气走后,暖湿气流迅速反攻,致使气温回升,空气湿度加大的一种天气现象。A天气符号表示霜冻,C天气符号表示沙尘暴,D天气符号表示的是台风,ACD不符合“回南天”发生的天气条件;B天气符号表示有雾,空气湿度加大,易出现返潮现象,B符合“回南天”发生的天气条件。故选B。10. “回南天”空气湿度大,使用除湿机是正确的做法,C正确;取暖器用来提高温度的,与湿度关系不大,A错误;加湿器不仅不能降低空气湿度,反而增加空气湿度,B错误;“回南天”室内外空气湿度都比较大,电风扇只能起局部短时间增强蒸发的作用,并不能大面积除湿,D错误。故选C。11.(2024·新疆·会考真题)下列天气符号代表的天气,对应的人类活动合理的是( )A.-晾晒衣服 B.-体育锻炼C.-播种小麦 D.-高空作业【答案】B【解析】在天气预报图上,我们可以看到一些符号,这些符号都是用来表示天气状况的,它们都有特定的含义,为了更好的了解天气和利用天气,我们应该了解常见的天气符号。据图可知:A为大雨天气,不适宜晾晒;B为晴天,适合体育锻炼;C为大雪天气,不适宜种植小麦;D为雷雨天气,不适宜高空作业,故本题选B。12.(2020·新疆·会考真题)在升国旗仪式上,小军发现国旗迎风朝东北方向飘扬,这时风向为( )A.东北风 B.西南风 C.东南风 D.西北风【答案】B【解析】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国旗迎风朝东北方向飘扬,说明风是由西南方向吹向东北方向,是西南风。故选B。考点二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1.(2024·黑龙江牡丹江·会考真题)读某地等温线分布图,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甲地气温比周围低,是低温中心 B.乙地等温线密集,气温差异小C.丙地等温线稀疏,气温差异大 D.气温分布大致西高东低【答案】A【解析】读图分析可知,甲地等温线闭合且等温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此处为低温中心,A正确;乙地等温线密集,气温差异大,B错误;丙地等温线稀疏,气温差异小,C错误;整体来看,气温分布大致西低东高,D错误;故选A。2.(2024·黑龙江齐齐哈尔·会考真题)北京市某日天气预报:晴,气温10℃-15℃,其中15℃大概出现在一天中的( )A.日出前后 B.上午10时 C.午后2时 D.日落时分【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得,一般情况下,一天中气温最高值出现在午后2时左右,气温最低值出现在日出前后,15°C为该日气温最高值,因此,大概出现在午后2时;故排除ABD选项,故选C。(2024·山东临沂·会考真题)下图为某地连续四天的天气预报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该地这四天( )A.阴雨为主 B.风力强劲 C.晴天较多 D.天气寒凉4.图中气温日较差最大的一天是( )A.5月27日 B.5月28日 C.5月29日 D.5月30日【答案】3.C 4.B【解析】3.读图可知,该地这四天以晴朗为主,有一半是晴天,只有一天是雷阵雨,A错误、C正确。这四天风力最大是4级,风力不强劲,B错误。这四天气温都高于9℃,最高还达到25℃,天气温暖,不寒凉,D错误。故选C。4.气温日较差是指一天中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图中5月27日的气温日较差是10℃,28日是11℃,29日是10℃,30日是7℃,气温日较差是5月28日,故选B。5.(2024·黑龙江齐齐哈尔·会考真题)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回答问题。(1)图中A山峰与B山峰的相对高度是 米。(2)写出字母所代表的地形部位的名称:C D 。(3)图中河流E的大致流向是 。(4)通过测量,乙地气温是9.8℃,此刻甲地气温约是 ℃。(5)甲丙两地图上距离约是1.5厘米,则甲丙两地实地距离约是 米。(6)从乙点和丁点出发,分别沿图中虚线①和②爬到A山峰,大多数人选择路线②的原因是: 。【答案】(1)68(2) 陡崖 山谷(3)自南向北(向北)(4)8(5)3000(6)等高线稀疏坡度较缓【解析】(1)读图分析可知:A山峰海拔为578米,B山峰海拔为510米,A山峰与B山峰的相对高度是578-510=68米。(2)读图分析可知:C地是几条海拔高度不同的等高线重合的部位,是陡崖;D处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3)图中有指向标,按照指向标判断方向,河流都是从高处向低处流。图中河流E的大致流向是自南向北。(4)甲地海拔为500米,乙地海拔为200米,相对高度是500-200=300米。同一时间,测得乙地的气温为9.8℃,此刻甲地气温约是9.8℃-300÷100×0.6°C=8℃。(5)读图分析可知:根据比例尺计算图上距离。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图上距离1厘米表示实际距离2千米,1.5厘米代表实际距离为为1.5×2=3千米。(6)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可以判断坡度的陡缓,坡陡的地方,等高线密集;坡缓的地方,等高线稀疏。从乙点和丁点出发,分别沿图中虚线①和②爬到A山峰,大多数人选择路线②的原因是:②等高线稀疏,坡度较缓,容易攀爬。考点三 降水的变化与分布1.(2024·黑龙江·会考真题)关于世界气温、降水分布规律说法正确的是( )A.夏季,同纬度陆地气温高于海洋 B.北半球一年中海洋最高气温出现在7月C.山地迎风坡降水少,背风坡降水多 D.赤道附近地带降水少,两极地区降水多【答案】A【解析】夏季,同纬度陆地气温高于海洋,A正确;北半球一年中海洋最高气温出现在8月,B错误;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C错误;赤道附近地带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D错误。故选A。(2024·山东青岛·二模)瓦胡岛是夏威夷群岛的一部分。受风向和地形影响,岛上降水出现区域差异。读瓦胡岛地形以及檀香山、凯卢阿两地的多年平均各月降水量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2.关于图中两地降水特征的描述,错误的是( )A.凯卢阿年降水量多于2000mmB.凯卢阿全年降水季节分配均匀C.檀香山冬季降水量多于夏季D.檀香山降水的年际变化较大3.依据檀香山、凯卢阿两地的降水量差异,推测瓦胡岛常年盛行( )A.东北风 B.东南风C.西北风 D.西南风4.推测凯卢阿地区降水类型主要是( )A. B. C. D.【答案】2.D 3.A 4.B【解析】2.据图可知,凯卢阿降水丰富,终年多雨,年降水量多于2000mm,降水季节变化小,降水较均匀,AB错误;檀香山位于北半球,由图知,冬季降水量多于夏季,C错误;该地为东北信风带,常年稳定盛行东北风,所以年际变化不大,且根据图中信息不能看出年际变化情况,D正确。故选D。3.依据檀香山、凯卢阿两地的降水量差异,推测瓦胡岛常年盛行东北风。凯卢阿位于山地迎风坡,盛行东北风,从太平洋带来大量的水汽,降水丰富。檀香山位于背风坡,降水较少。A正确,B、C、D错误。故选A。4. A是对流雨,B是地形雨,C是锋面雨,D是台风雨。根据上述分析知,凯卢阿地区的降水类型主要是B地形雨。故选B。5.【新考法◆联系生活】(2024·山东泰安·一模)“下雨了,我送你回家:雨停了,请送我回家”是现在流行的共享雨伞的广告词,根据世界降水分布规律来看,下列地区中共享雨伞使用频率最高的是( )A.中纬度大陆西岸B.中纬度内陆地区C.回归线附近大陆西岸地区D.两极地区【答案】A【解析】根据世界降水量分布规律来看,中纬度大陆西岸,全年受来自海洋的西风影响,降水多,共享雨伞使用频率最高,A正确;中纬度内陆地区,回归线附近大陆西岸地区,两极地区降水都较少,雨伞使用频率不高,BCD错误。故选A。(2024·河北邯郸·一模)沙漠是地球上分布较广的一种地表景观。沙漠的形成是多种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下图是世界主要沙漠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6.沙漠的分布区年降水量大多在( )A.1000毫米以上 B.500-1000毫米 C.200-500毫米 D.200毫米以下7.下列区域是沙漠主要分布区的是( )A.赤道附近地区 B.温带大陆西部 C.温带大陆东部 D.回归线附近大陆西岸【答案】6.D 7.D【解析】6.读图可知,沙漠的分布区降水稀少,气候干旱,年降水量大多在200毫米以下,故选D。7.赤道附近地区大多是热带雨林分布区,温带大陆西部大多是温带海洋性气候区,温带大陆东部大多是季风气候区,回归线附近大陆西岸大多是热带沙漠气候区,故选D。(2024·山东济南·一模)读某岛屿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8.比较甲坡与乙坡的多年平均降水总量( )A.甲坡降水多 B.乙坡降水多C.几乎一样多 D.与坡向无关9.甲坡的降水一般属于( )A.地形雨 B.对流雨 C.锋面雨 D.台风雨【答案】8.A 9.A【解析】8.读图可得,甲地位于迎风坡,降水多,乙地位于背风坡,降水少,其影响因素是地形因素。故选A。9.读图可得,甲地位于迎风坡,该地降水多,属于地形雨。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2024·河南信阳·一模)温带雨林是中纬度雨量2000毫米以上地区的森林。读某地区年降水量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10.比较甲、乙、丙、丁的年降水量可知( )A.世界年降水量随纬度的增加而递减B.地形导致了甲、乙两地降水差异大C.中纬度地区年降水量均高于500毫米D.距海远近导致丙地降水量少于乙地11.温带雨林最有可能分布在图中的(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答案】10.B 11.A【解析】10.甲、乙、丙、丁纬度相同,但降水差异较大,不能反映降水随纬度变化的规律,A错误。甲位于山地迎风坡,降水较多,乙位于山地背风坡,降水较少,地形导致了甲、乙两地降水差异大,B正确。乙、丁两地年降水量均小于500mm,C错误。乙地年降水量小于500mm,丙地年降水量500- 1000mm,丙地年降水量大于乙地,D错误。故选B。11.根据材料可知,温带雨林是中纬度高雨量(大于2000毫米) 地区的针叶树或阔叶树森林,充沛的降水是生长的必要条件。读图可知,甲年降水量> 2000mm,乙年降水量< 500mm,丙年降水量在500-1000mm间, 丁年降水量< 500mm,因此温带雨林最有可能分布在图中的甲地,故选A。12.【新考法◆综合实践】(2024·上海·会考真题)雨量器是测量降水量的基本仪器。结合下图对冬季降雪量的测量步骤进行排序。①确认雨量器放置于户外无遮挡处②换用盛雪口,储水筒容纳降雪③取走雨量器中的漏斗和储水瓶④读出量杯上的刻度数就是降雪量⑤待雪融化后倒在量杯里⑥测量时把储水筒带到室内测量步骤:①→③→ →⑥→ →【答案】 ② ⑤ ④【解析】本题考查冬季测量降雪量的步骤,首先把雨量器放置于户外,确认不被遮挡,即①,因为要测量降雪量,故要取走雨量器中的漏斗和储水瓶,换上盛雪口,即③②,测量时把储水筒带到室内使积雪融化,待积雪融化后把水倒入量杯内,即⑥⑤,最后读出量杯刻度上的度数即为降雪量,即④。故顺序为①③②⑥⑤④。考点四 世界气候(2024·新疆·会考真题)读下面四地气温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完成下面小题。1.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描述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2.丁地最可能是( )A.亚马孙平原 B.地中海沿岸 C.华北平原 D.南极地区【答案】1.B 2.D【解析】1.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的是乙地中海气候,B正确;甲是全年高温多雨的热带雨林气候,丙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的温带季风气候,丁是终年严寒,降水稀少的寒带气候,排除ACD。故选B。2.丁地终年严寒,降水稀少的寒带气候,最可能是南极地区,D正确;亚马孙平原是热带雨林气候对应甲,地中海沿岸是地中海气候对应乙,华北平原是温带季风气候对应丙,ABC排除。故选D。3.(2024·四川凉山·模拟预测)我国在发展进程中重视气候变化问题,愿与国际有关各方面积极配合,维护全球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下列关于全球气候变暖成因的说法,正确的有( )①燃烧矿物燃料排放出大量二氧化碳②使用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排放出大量二氧化碳③植被破坏导致吸收的二氧化碳减少④水污染导致二氧化碳猛增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答案】C【解析】全球变暖的主要因素是人类大量使用化石燃料,导致温室气体排放量过多,同时人类滥砍滥伐森林树木,导致全球森林吸收二氧化碳量减少,加剧了温室效应,导致了全球的气候变暖,故①③正确;使用太阳能和风能不会释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水污染不会导致二氧化碳猛增,故②④错误,综上所述,C正确,ABD错误,故选C。(2024·湖北十堰·模拟预测)猴面包树是热带稀树草原中一种非常奇特的常绿乔木,树干粗大,喜温耐旱,干季时落叶以减少水分蒸发,湿季时可大量储水于树干中。下图中,图甲为①、②两地位置与气候资料图,图乙为湿季时猴面包树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4.①②两地气候差异显著,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地形位置 B.纬度因素 C.生物因素 D.人为影响5.图乙猴面包树景观,可能拍摄于( )A.①地 2月 B.②地 2 月 C.①地 8月 D.②地8月【答案】4.A 5.A【解析】4.读图可知,该岛屿的盛行风向为东南风。①地主要位于东南风的背风坡,降水少,形成了热带草原气候;②地位于东南风的迎风坡,降水多,形成热带雨林气候,故①②两地气候差异显著,其主要影响因素是地形位置,A正确;与纬度因素、生物因素和人为影响无关,BCD错误。故选A。5.读图可知,①地为热带草原气候,②地为热带雨林气候,猴面包树主要分布在热带草原地区,因此分布在①地,排除BD;图片中猴面包树郁郁葱葱、茁壮成长的景观,应该拍摄于热带草原气候的湿季,①地12月到次年的2月降水多,为湿季,A正确,排除C。故选A。【新考法◆综合实践】(2024·湖南·二模)气候对人类的生产生活影响明显,如墨西哥乡间随处可见戴着宽边尖顶大草帽的农民。下图示意某类气候的全球分布和墨西哥城多年气候统计资料。据此完成下面小题。6.该类气候( )A.全都毗连沙漠分布 B.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C.非洲大陆分布最广 D.大洋洲、欧洲没有分布7.墨西哥城( )A.全年高温多雨 B.全年高温,旱雨季明显C.终年炎热干燥 D.凉爽宜人,旱雨季明显8.墨西哥农民习惯戴大草帽的原因有( )①防晒②遮霾③避雨④防沙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答案】6.C 7.D 8.C【解析】6.读图可知,该种气候主要分布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大洋洲澳大利亚、南美洲巴西高原,属于热带草原气候。南美洲热带草原气候周围无沙漠气候,A错误;大部分位于南北回归线两侧,B错误;该种气候在非洲分布最广,C正确;该种气候欧洲没有分布,大洋洲有分布,D错误。综上所述,排除ABD,故选C。7.读墨西哥气候直方图可得,该地气温在15℃—20℃之间,5—10月降水多,所以气候凉爽宜人,旱雨季明显,D正确;全年高温多雨的是热带雨林气候,A错误;全年高温,旱雨季明显的是热带季风气候,B错误;终年炎热干燥的是热带沙漠气候,C错误。排除ABC,故选D。8.墨西哥地处热带且整体海拔高,光照强,带大草帽可以防晒;该地为热带草原气候,分干湿两季,雨季时降水丰富,带大草帽便于遮雨,①③正确;不能遮霾、防沙,②④错误。排除ABD,故选C。9.【新考法◆跨学科】(2024·辽宁辽阳·三模)“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这首诗句所描述的自然现象的主要成因是( )A.地形因素 B.海陆因素 C.洋流因素 D.纬度因素【答案】A【解析】“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说的是山底平原地区由于海拔较低,温度较高,故而花开较早,花落也早,而山上由于海拔较高,温度较低,造成了花开较晚,反映了地形因素对气候的影响。故选A。【新考法◆综合实践】(2024·陕西咸阳·模拟预测)某探险队在6月至7月沿①到⑤线路进行地理探险考察。读考察沿线地区气候类型分布图及①③④三地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完成下面小题。10.与图中①—③—④三地的气温和降水量相对应的是( )A.甲—乙—丙 B.甲—丙—乙 C.丙—甲—乙 D.乙—甲—丙11.②与⑤纬度位置相近,气温差异很大,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相对位置 D.地形地势【答案】10.D 11.D【解析】10.读图分析,①是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对应乙;③是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特征是冬冷夏热,气温年较差大,降水少,对应甲;④是寒带气候,终年寒冷,对应丙,ABC错误,D正确;故选D。11.读图分析,②位于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海拔高,气温低,属于高原山地气候;⑤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湿润;②与⑤纬度位置相近,气温差异很大,其主要影响因素是地形地势,D正确;与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相对位置无关,ABC错误;故选D。(2024·江西吉安·模拟预测)位于亚洲东南部的菲律宾薄荷岛中部丘陵上的草在雨季时为绿色,旱季时被炎热的太阳晒干变成咖啡色,酷似巧克力,因此得名“巧克力山”,读图1、2,完成下面小题。12.结合上面两图,可以得知薄荷岛( )A.为热带雨林气候 B.降水季节变化明显C.气温年较差大 D.为亚热带季风气候13.如果我们到菲律宾旅游,能够欣赏到咖啡色“巧克力山”的最佳时间是( )A.3月 B.6月 C.8月 D.10月【答案】12.B 13.A【解析】12.读薄荷岛的气温和降水量图可知,薄荷岛位于热带季风气候区,A、D错误;热带季风气候,旱、雨季分明,降水集中在6月至10月,降水季节变化明显,B正确;热带季风气候气温年较差小,C错误;故选B。13.薄荷岛属于热带季风气候,气候特征是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雨季是6-10月,盛行西南季风,降水丰富;旱季是11月至次年的5月,盛行东北季风,降水稀少。因此,A为旱季,B、C、D为雨季,而能够欣赏到咖啡色“巧克力山”的时间是旱季,11月至次年的5月,故选A。【新考法◆新情境】(2024·湖北孝感·三模)2024年夏季奥运会将于7月26日~8月11日在法国巴黎举行。左图为法国地形简图,右图为北京、巴黎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4.观众现场观看奥运会比赛期间,建议准备的物品有( )①雨衣②氧气袋③厚羽绒服④短袖衣服⑤手持电扇A.①②③ B.①④⑤ C.②③④ D.②④⑤15.与北京气候相比,巴黎( )A.气温年较差小,因为深居内陆 B.冬季气温更高,因为纬度更低C.降水季节变化小,受海洋影响大 D.冬季降水更多,受季风影响大【答案】14.B 15.C【解析】14.法国地处大西洋沿岸,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常年温和湿润,7月26日~8月11日是北半球的夏季,一年中气温较高的时间段,因此观众现场观看奥运会比赛期间,建议准备的物品有①雨衣、④短袖衣服、⑤手持电扇。不用准备羽绒,③错误;海拔低,不需要准备氧气袋,②错误。因此ACD错误,故选B。15.读图分析,巴黎的气候特征是全年温和湿润,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北京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与北京气候相比,巴黎降水季节变化小,受海洋影响大,C正确;巴黎距离海洋较近,A错误;巴黎夏季气温更高,B错误;巴黎全年降水均匀,D错误;因此ABD错误,故选C。16.(2024·海南省直辖县级单位·二模)全球气候变暖已引起人们广泛关注,在应对全球气候变暖时,下列做法不可取的是( )A.植树造林 B.外出聚餐,使用一次性木筷C.离开教室,随手关灯 D.绿色出行,少乘坐私家车【答案】B【解析】植树造林可以增加植被对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吸收,有利于应对全球气候变暖,A选项做法可取;使用一次性木筷,会消耗大量的森林资源,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吸收,不利于应对全球气候变暖,B选项做法不可取;“离开教室,随手关灯”、“绿色出行,少乘坐私家车”,可以节约能源,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有利于应对全球气候变暖,CD选项做法可取。本题要求选择做法不可取的一项,B选项符合题意,故选B。(2024·广西梧州·二模)世界气象组织在《2022年全球气候状况》临时报告中指出,2022年海平面高度再创新高。冰川加速融化给生态环境及生物多样性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7.冰川加速融化的人为原因有( )①燃烧化石燃料,排放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②砍伐森林③大力开发风能、地热能、太阳能等新能源④绿色出行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18.为应对全球气候变暖,中国将严格控制二氧化碳排放量,力争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指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与吸收量大致相当)。为实现碳中和目标,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A.全面禁用煤炭,彻底改变能源消费结构 B.优化产业结构,停止高耗能产业的发展C.加强资源调配,缓解供给和消费不平衡 D.发展清洁能源,提高清洁能源使用比重【答案】17.A 18.D【解析】17.全球气候变暖可导致冰川加速融化,主要是因为人类大量使用煤、石油等燃料,向空气中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其次是人类大量砍伐森林、使森林对二氧化碳的吸收减少造成的,①②正确;大力开发风能、地热能、太阳能等新能源和绿色出行是改善全球气候变暖的措施,③④排除。故选A。18.全面禁用煤炭,彻底改变能源消费结构,做法绝对,不可行,A错误;优化产业结构,停止高耗能产业发展,也是做法绝对,B错误;加强资源调配,缓解供给和消费不平衡与碳排放关系不太大,C排除;发展清洁能源,提高清洁能源使用比重,D正确。故选D。【点睛】二氧化碳是温室气体,二氧化碳排放过多会造成全球气候变暖,两极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淹没沿海低地。还会使生物多样性发生变化。全球气候变暖是全世界各国面临的全球性问题,需要全世界共同应对。19.【新考法◆综合实践】(2024·湖北十堰·二模)2023年3月23日是第63个“世界气象日”,主题是“天气气候水,代代向未来”。天气、气候、水各个因素相互作用,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以及人类的未来发展。下图为世界气候分布图。(1)识气候受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的影响,亚洲气候特征有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大陆性气候分布广的特点;甲地和乙地纬度位置大致相同,但气候类型不同,主要影响因素是 因素。(2)析影响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衣 在青藏地区,人们习惯身穿藏袍,反映了当地气候的特点是① 。食 在欧洲西部,人们喜食牛羊肉,因为当地② (气候)广布,畜牧业发达。住 在亚马孙河流域,受当地③ 这一气候特点影响,人们用浮木作基底建房子,过着“居无定所”的生活。行 在格陵兰岛,由于气候严寒,狗拉雪橇是传统的交通出行方式(3)悟关系:2022年7月,格陵兰岛冰川每日流失60吨冰,导致海平面不断上升。造成北极地区冰川大面积融化的原因是 (填“臭氧层被破坏”或“全球气候变暖”)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可以有效抑制气候异常变化。2030年我国将实现“碳达峰”(即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2060年将实现“碳中和”(即二氧化碳排放量和吸收量达到平衡达到相对“零排放”),这是我国向世界做出的庄严承诺。(4)践行动:为早日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你的低碳生活方式有 。【答案】(1)海陆(2) 全年低温,日较差大 温带海洋性气候 全年高温多雨(3)全球气候变暖(4)绿色出行 节约用电等【解析】(1) 亚洲地跨热带、温带和寒带,东、北、南三面濒临大洋,中西部深居亚欧大陆腹地。亚洲气候受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的综合影响,其有复杂多样、大陆性气候分布广和季风气候显著的特点。甲地和乙地纬度位置大致相当,但气候类型不同,主要是受海陆因素影响,甲位于亚洲的大陆东岸,距海近降水多,乙位于亚洲的大陆内部,降水少。(2)青藏地区气候高寒,冬季漫长,夏季短暂,日较差大,因而他们一年四季都穿着藏袍,冬季皮袍,夏季棉袍,袖长宽松,白天当衣,晚上当被。欧洲西部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广,全年温和多雨,适宜牧草生长,畜牧业发达。亚马孙河流域,气候为热带雨林气候,气候湿热,人们用浮木作基底建房子,过着“居无定所”的生活。格陵兰岛纬度高,气候严寒,冰雪广布,狗拉雪橇是传统的交通出行方式。(3) 格陵兰岛冰川大量融化主要是因为气温升高,全球气候变暖,造成北极地区冰川大面积融化造成的。(4)为践行“碳达峰”和“碳中和”,其低碳生活方式有:少用塑料袋,减少一次性物品的使用,提倡步行、公交等绿色出行方式,实施垃圾分类,节约用电、用纸等。专题03 天气和气候目录理·思维导图:呈现教材知识结构,构建学科知识体系盘·知识梳理:甄选核心考点,技法解读辨·易混易错:错混点梳理,高效查漏补缺究·考点考法:命题点归纳,感知真题、知己知彼考点一 多变的天气天气与气候的区别天气 气候概念 一个地区 里的大气状况 一个地区 天气平均状况词语 阴晴、冷暖、风和日丽、风雨等 终年严寒、夏季高温多雨、四季如春等区别 (持续时间短,时刻变化) (持续时间长,变化不大)联系 天气是形成气候的基础;气候是对多年天气状况的概括天气预报(1)卫星云图绿色表示 ,蓝色表示 ,白色表示 (云颜色越白,表示云层 ,云层厚地方一般是 )(2)常见的天气符号(3)风向标的读法★重难点①风向:风的 ( 所在方向就是风的来向)②风杆:表示风的③风尾:表示 ,一道风尾为 级风力,一面风旗为 级风力空气质量(1)空气质量高低,与空气中所含污染物的数量有关,可以用 来表示。污染指数越 ,空气质量越 。空气质量级别 污染指数 空气质量状况一级 0—50 优二级 51—100 良三级 101—150 轻度污染四级 151—200 中度污染 不建议老人和儿童户外活动五级 201—300 重度污染六级 >300 严重污染(2)影响空气质量的因素①自然因素:②人为因素:(3)怎样才能减轻大气的污染呢?考点二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气温的基本概念(1)气温的定义:大气的温度称为气温,常用“ ”表示,读作“摄氏度”。(2)气温的观测:地面气象观测中测定的气温是离地面 米处的气温。用放在 里的温度计测得的。人工观测通常每天在8时、14时、20时、2时测。(3)气温的计算:描述一个地区的气温,通常使用 平均气温、 平均气温和 平均气温。气温的变化气温的日变化 气温的年变化变化 一个地区的气温变化是有规律的,通常用 来表示气温在时间上的变化。示意图特征 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 左右( 时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 。 (1)北半球一年中大陆上 月气温最高, 月最低;海洋上 月气温最高, 月最低。 (2)南半球一年中大陆上 月气温最高, 月最低;海洋上 月气温最高, 月最低。温差 气温 : 一天中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 气温 : 一年内最高月平均气温与最低月平均气温的差。判读气温曲线 ★重难点(1)第一步:以温定带。读最热月、最冷月的气温数值(一般情况是读取 月和 月的气温),计算冬、夏温差的大小,判读温度带。(全年高温属 带,全年严寒属 带)(2)第二步:通过各月的气温值,比较季节变化的不同特点。(3)第三步:以温定球。判断南北半球。(最热月是7月在 半球,最热月在1月在 半球)(4)第四步:从气温曲线总结气温特点,气温特征:时间+特征气温 特征 气温高低 月均温 > 20℃ → ,月均温 < 0℃ → ,月均温0°—20℃ →温差 气温曲线弯曲程度大,气温年较差 ,气温年较差≥15℃, 强 气温曲线弯曲程度小,气温年较差 ,气温年较差 < 10℃, 显著(5)一般气温特征表达方式:判读等温线(1)在地图上,把气温相同的各点用平滑曲线连接起来,就是 。(2)等温线图的判读:①同一条等温线上各点气温 。②等温线 的地方,气温差异大;等温线 的地方,气温差异小。③闭合等温线,如果中心气温低,表示这里是 中心;如果中心气温高,表示这里是 中心。④等温线大致沿东西方向延伸,说明 方向存在气温差异。⑤等温线大致与纬线平行,说明气温受 影响。⑥等温线大致与海岸线平行,说明气温受 影响。⑦等温线大致与等高线或山脉走向平行,说明气温受 影响。世界气温分布规律分布规律 影响因素气温大致由低纬向高纬 ,即气温从赤道向两极同纬度的海洋与陆地气温不同,夏季陆地气温 海洋,陆地气温 海洋气温随着海拔升高而降低,大致海拔每升高 米,气温约下降 ℃南半球比北半球等温线更平直,因为南半球海洋面积广,影响气温变化的因素小。世界气温分布规律气温分布有差异,低纬高来高纬低;陆地海洋不一样,夏陆温高海温低;地势高低也影响,地势高来气温低。【方法指引】等温线判读总结★重难点判断南北半球 判断季节 判断海陆等温线由南向北递减为北半球;等温线由北向南递减为南半球。 同纬度地区:海洋气温高于陆地,为冬季;陆地气温高于海洋,为夏季。 夏季:同纬度气温高的地方,为陆地;同纬度气温低的地方,为海洋。冬季相反。北半球示意图 南半球示意图 冬季等温线分布图 某半球冬季气温分布图,判断海拔相同处的A、B两地的海陆分布状况。 A 海洋; B陆地。考点三 降水的变化与分布降水的基本概念(1)降水的定义:从大气中降落的雨、雪、雹等,统称为 。(2)降水的主要形式:(3)降雨的等级:小雨、中雨、大雨、暴雨等不同等级。(4)降水量的测量:基本仪器 —— ,以 为单位。我们通常所说的某地的降水量是该地 降水量。(5)降水量的季节变化:(1)一个地区一年内个月的降水量是有差别的。通常用各月降水量柱状图来表示一个地区一年内降水的季节变化。判读降水量柱状图 ★重难点(1)第一步:降水量季节分配是否均匀(2)第二步:不均匀情况下,降水量哪个季节多,哪个季节少(3)第三步:根据世界不同地区降水量的季节分配情况,一般可将降水类型分为:降水特征季节分配均匀 季节分配不均匀月降水量>100mm特征: 月降水量50—100mm 特征: 月降水量<50mm 特征:年际变化:降水量柱状图起伏大——年际变化 ,降水量柱状图起伏大——年际变化(4)按降水类型归纳气候类型降水类型 气候类型全年多雨型夏季多雨型常年湿润型冬季多雨型常年少雨型降水分布规律赤道热,降水多;两极寒,降水难。回归线,分西边;陆西岸,副高带,信风吹,降水亏;陆东岸,降水富;中纬度,居内陆,距海远,气候干。世界降水分布规律(1)通常用 图来表示降水量的分布情况。(2)在等降水量线图中,同一条等降水量线上各点的降水量 。分布规律 影响因素赤道附近降水 ,两极地区降水①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 ,大陆西岸降水 ②中纬度沿海地区降水 ,内陆地区降水 。山地迎风坡降水 ,背风坡降水【知识拓展】降水原因地区 原因两极地区降水少 终年低温,气流下沉,不易形成降水赤道地区降水多 终年高温,对流旺盛,易成云致雨回归线大陆西岸少 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回归线大陆东岸多 受来自海洋湿润气流影响大,如夏季风等。中纬度沿海地区内陆少 受来自海洋湿润气流影响大中纬度沿海地区沿海多 距海远,海洋上湿润气流难以到达沿海地区,受海洋湿润气流影响地区,降水多;受不到海洋湿润气流影响地区,降水少。低气压控制地区多雨,高气压控制地区少雨。(3)世界“雨极”:印度的 ,原因:(4)世界“干极”:智利的考点四 世界气候气候两大要素1、气候的两大要素: 和2、一个地区气候的特点,可以通过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来体现(1)读气温曲线图,分析一地的冷热状况,即时间+气温特点(2)读降水量柱状图,分析一地的干湿状况,即时间+降水特点(3)气候特征:时间,气温特点+降水特点气候分布(1)按照纬度位置分布分布地区 气候类型热带温带 其他:亚热带:寒带(2)按照海陆位置分布(亚欧大陆)分布地区 气候类型大陆东岸大陆内部大陆西岸世界主要气候类型(1)热带的气候类型气候类型 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主要分布区 ___________(最广) 刚果盆地 马来群岛 _________(最广) 巴西高原 (亚洲没有) _____半岛 _____半岛 (只分布在亚洲) __________(最广) 阿拉伯半岛 澳大利亚中西部分布规律 亚洲南部、东南部 南、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内部和西岸气候特征气候图植被类型(2)温带的气候类型①亚热带:在地球上的五带中,温带的较低纬度部分,既不像热带那样炎热,也不像温带其他地区那样有漫长的冬季,被单独划分出来,称为亚热带。气候类型 亚热带季风气候 地中海气候主要分布区 _________(最广)、韩国、日本南部等地 __________(最广)等地分布规律 亚洲东部 南北纬30°—40°附近大陆西岸气候特征气候图植被类型②温带其他气候类型气候类型 温带海洋性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主要分布区 __________ (分布最广) __________(分布最广) 朝鲜半岛、日本北部 _______________(分布最广) 北美洲分布规律 温带地区大陆西岸 温带地区亚欧大陆东岸 温带地区大陆内部气候特征气候图植被类型(3)寒带的气候类型(4)高原山地气候(1)______________________(雨热不同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雨热同期)。(2)亚热带季风气候只分布在亚洲东部,亚热带湿润气候季风性较弱。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气候特征 影响因素纬度越高,气温越 ;纬度越低,气温越 。距海近,降水 ,温差 ;距海远,降水 ,温差 。地势(海拔)高,气温 ;地势(海拔)低,气温 。山地背风坡降水 ,迎风坡降水 。【方法指引一】影响气候的因素1. 纬度位置对气候的影响(1)地球形状对气候的影响太阳高度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递 ,使太阳辐射强度也从低纬地区向高纬度地区递减,从而导致气温从赤道向两极 。(2)地球自转对气候的影响(3)地球公转对气候的影响(以北半球为例)2. 海陆分布对气候的影响(1)分布:北半球中纬度地区变现最为明显(2)海陆分布对气候的影响3. 地形地势对气候的影响(1)分布:高山、高原地区表现最为明显(2)地形、地势对气候的影响【方法指引二】判读气温和降水1. 月份定球:依据 因素变化 结论最高/低气 温月份 6、7、8月气温最高 气温曲线呈峰型 半球12、1、2月气温最高 气温曲线呈谷型 半球2.气温定带:依据 因素变化 结论最冷/热月 均温 最冷月均温>15 ℃最冷月均温为0~15 ℃最冷月均温为-15~0 ℃最热月均温<10 ℃3.降水定型:依据 因素变化 结论降水量的年内分配情况 年雨型 热带 >2 000 mm温带 700~1 000 mm夏雨型 热带 750~1 000 mm1 500 ~2 000 mm亚热带 800~1 500 mm温带 300~800 mm冬雨型 亚热带 300~1 000 mm少雨型 热带 <125 mm温带 200~400 mm寒带 <250 mm气候与人类活动1.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1)气候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服饰薄厚,饮食习惯,民居屋顶坡度、墙体厚度等。典例 与气候的关系衣 阿拉伯人喜穿白色宽大长袍 适应终年炎热的气候因纽特人穿兽皮缝制的衣服 适应终年严寒的气候藏族人民穿 适应高寒、昼夜温差大的气候食 中国北方主食为 ,南方主食为 南方高温多雨,适合种植水稻; 北方降水少,昼夜温差大,适合种植小麦中国四川、湖南、贵州的居民喜食辣椒 气候湿热欧洲西部的居民喜食牛羊肉和乳产品 气候冷湿,适宜发展畜牧业住 __________住低矮、无窗户、墙体厚的冰屋 适应终年严寒的气候西亚、 厚墙、小窗建筑 适应高温、多风沙的环境中国陕北居民住 适应干旱少雨的气候中国云南和东南亚地区的 适应高温潮湿的气候中国北方民居墙 窗 ,南方墙薄窗大 北方冬季气温低,能起到防寒保温的作用; 南方气温高,能起到通风散热的作用中国南方屋顶坡度 ,北方坡度小 南方多雨,北方少雨行 中国传统交通工具“南船北马” 南方多雨,河湖众多沙漠地区的骆驼 适应炎热、干旱、多风沙的气候“ ”牦牛 适应高寒、缺氧的气候(2)气候对生产活动的影响:影响耕作制度、耕地类型、农作物种类等。①影响农业类型气候类型 农业类型季风气候( ) 种植业、林业、渔业发达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 ,昼夜温差 ) 以畜牧业为主,种植业为灌溉农业温带海洋性气候(常年 ,光照不足) 畜牧业发达高原山地气候(气温 ) 以畜牧业为主,种植业为河谷农业②影响农作物种类地区 粮食作物 经济作物东南亚 天然橡胶、油棕、椰子、蕉麻南亚 黄麻、棉花东北平原 大豆、甜菜华北平原 花生、棉花南方地区 油菜、甘蔗西北地区 棉花、瓜果③影响作物熟制温度带作物熟制(3)气候对人口分布的影响人口分布 典型地区 气候特点稠密区 亚洲的 部和 部,欧洲以及北美洲东部的沿海和平原地区稀疏区 沙漠地区雨林地区高纬度地区,高原、山区2.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__________会改善局地气候;_______________会导致局地甚至全球气候的恶化。人类活动 有利 有些人类活动可以改善局部地区的气候,如人工绿化、兴修水利、建设生态防护林等不利 有些人类活动可能使当地的气候恶化,如乱垦滥伐、过度放牧等。当前人们普遍关注的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空洞等问题,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1.风向的判定右图风向标:东北风六级风向:风向为风尾方向,图中风尾在东北,即东北风。风力:一条风尾为2级风,图中有三条风尾,即六级风。风力级数越大,风力越强。2.天气符号中多云和阴乌云遮日为多云 有云无日表示阴3.依据气温分布,判别海陆位置依据气温差异,判断海陆位置或冬、夏季。北半球冬季 北半球夏季 南半球夏季 南半球冬季同纬度的海洋和陆地气温不同,冬季陆地气温低于海洋气温,夏季陆地气温高于海洋气温。这就导致等温线在同纬度的陆地和海洋发生弯曲。一陆南(1月陆地等温线南凸),七陆北(7月陆地等温线北凸)4.以温定带(1)各月平均气温在15℃以上,气温曲线弯曲程度小,为热带。(2)最热月平均气温在15℃以上,最冷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为温带。(3)各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为寒带。5.区别热带草原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1)相同点:都分布在热带地区,全年高温。(2)不同点:降水量和植被类型①热带草原气候年降水量多在1000mm以下,植被以稀树草原为主。②热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在1500mm以上,降水的季节变化更明显,雨热更充沛,以季雨林为主。6.沿海地区不一定降水多沿海地区降水不一定多,只有沿海且受到海洋湿润气流影响的地区降水才多。如:中纬度沿海地区,降水多;回归线大陆西岸降水少。7.一天中气温最高的时间气温:一天当中,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时左右,而不是正午12时;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而不是午夜。太阳高度:一天当中,太阳高度最大的时段出现在正午12时。考点一 多变的天气(2024·江苏宿迁·会考真题)表为“某城市5月30日—6月2日天气状况表”。完成下面小题。日期 5月30日 5月31日 6月1日 6月2日天气状况 19-22℃ 19-25℃ 16-28℃ 17-27℃空气质量状况 优 良 良 轻度1.6月1日的天气状况是( )A.阴19-25℃ B.阴16-28℃ C.小雨19-22℃ D.多云16-28℃2.这几日,空气质量状况最优的是( )A.5月30日 B.5月31日 C.6月1日 D.6月2日3.空气质量与我们的身体健康密切相关。下列措施有利于提高空气质量的是( )A.砍伐树木开荒种地 B.禁止燃放烟花爆竹C.焚烧秸秆用来肥田 D.鼓励开私家车出行4.(2024·黑龙江牡丹江·会考真题)列天气有利于农民秋收的是( )A. B. C. D.5.【新考法◆跨学科】(2024·黑龙江·会考真题)下列诗句中描述气候的是( )A.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B.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C.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D.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新考法◆联系生活】(2024·山东烟台·会考真题)小明在学习了天气知识后,非常关心天气变化。下面是小明看到的某日中国局部地区天气预报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6.该日图中四城市的天气状况是( )A.哈尔滨霾 B.北京最高气温12℃C.武汉阴 D.广州空气质量最差7.从图中小明无法直接获取四城市的( )A.风向风力 B.气候特点 C.冷热变化 D.阴晴状况8.该日四城市人们的活动与当地天气状况相适应的是( )A.哈尔滨居民室外晾晒 B.北京工人高空作业C.武汉学生室外研学 D.广州市民郊外爬山【新考法◆联系生活】(2024·四川凉山·会考真题)冬去春来,广州当地清晨经常雾海茫茫,这是由于冷空气走后,暖湿气流迅速反攻,致使气温回升,空气湿度加大,这样的天气当地人称为“回南天”。据此完成下面小题。9.下列符号表示的天气,“回南天”时容易发生的是( )A. B. C. D.10.受“回南天”的影响,当地销售量可能增加的商品是( )A.取暖器 B.加湿器 C.除湿机 D.电风扇11.(2024·新疆·会考真题)下列天气符号代表的天气,对应的人类活动合理的是( )A.-晾晒衣服 B.-体育锻炼C.-播种小麦 D.-高空作业12.(2020·新疆·会考真题)在升国旗仪式上,小军发现国旗迎风朝东北方向飘扬,这时风向为( )A.东北风 B.西南风 C.东南风 D.西北风考点二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1.(2024·黑龙江牡丹江·会考真题)读某地等温线分布图,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甲地气温比周围低,是低温中心 B.乙地等温线密集,气温差异小C.丙地等温线稀疏,气温差异大 D.气温分布大致西高东低2.(2024·黑龙江齐齐哈尔·会考真题)北京市某日天气预报:晴,气温10℃-15℃,其中15℃大概出现在一天中的( )A.日出前后 B.上午10时 C.午后2时 D.日落时分(2024·山东临沂·会考真题)下图为某地连续四天的天气预报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该地这四天( )A.阴雨为主 B.风力强劲 C.晴天较多 D.天气寒凉4.图中气温日较差最大的一天是( )A.5月27日 B.5月28日 C.5月29日 D.5月30日5.(2024·黑龙江齐齐哈尔·会考真题)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回答问题。(1)图中A山峰与B山峰的相对高度是 米。(2)写出字母所代表的地形部位的名称:C D 。(3)图中河流E的大致流向是 。(4)通过测量,乙地气温是9.8℃,此刻甲地气温约是 ℃。(5)甲丙两地图上距离约是1.5厘米,则甲丙两地实地距离约是 米。(6)从乙点和丁点出发,分别沿图中虚线①和②爬到A山峰,大多数人选择路线②的原因是: 。考点三 降水的变化与分布1.(2024·黑龙江·会考真题)关于世界气温、降水分布规律说法正确的是( )A.夏季,同纬度陆地气温高于海洋 B.北半球一年中海洋最高气温出现在7月C.山地迎风坡降水少,背风坡降水多 D.赤道附近地带降水少,两极地区降水多(2024·山东青岛·二模)瓦胡岛是夏威夷群岛的一部分。受风向和地形影响,岛上降水出现区域差异。读瓦胡岛地形以及檀香山、凯卢阿两地的多年平均各月降水量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2.关于图中两地降水特征的描述,错误的是( )A.凯卢阿年降水量多于2000mmB.凯卢阿全年降水季节分配均匀C.檀香山冬季降水量多于夏季D.檀香山降水的年际变化较大3.依据檀香山、凯卢阿两地的降水量差异,推测瓦胡岛常年盛行( )A.东北风 B.东南风C.西北风 D.西南风4.推测凯卢阿地区降水类型主要是( )A. B. C. D.5.【新考法◆联系生活】(2024·山东泰安·一模)“下雨了,我送你回家:雨停了,请送我回家”是现在流行的共享雨伞的广告词,根据世界降水分布规律来看,下列地区中共享雨伞使用频率最高的是( )A.中纬度大陆西岸B.中纬度内陆地区C.回归线附近大陆西岸地区D.两极地区(2024·河北邯郸·一模)沙漠是地球上分布较广的一种地表景观。沙漠的形成是多种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下图是世界主要沙漠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6.沙漠的分布区年降水量大多在( )A.1000毫米以上 B.500-1000毫米 C.200-500毫米 D.200毫米以下7.下列区域是沙漠主要分布区的是( )A.赤道附近地区 B.温带大陆西部 C.温带大陆东部 D.回归线附近大陆西岸(2024·山东济南·一模)读某岛屿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8.比较甲坡与乙坡的多年平均降水总量( )A.甲坡降水多 B.乙坡降水多C.几乎一样多 D.与坡向无关9.甲坡的降水一般属于( )A.地形雨 B.对流雨 C.锋面雨 D.台风雨(2024·河南信阳·一模)温带雨林是中纬度雨量2000毫米以上地区的森林。读某地区年降水量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10.比较甲、乙、丙、丁的年降水量可知( )A.世界年降水量随纬度的增加而递减B.地形导致了甲、乙两地降水差异大C.中纬度地区年降水量均高于500毫米D.距海远近导致丙地降水量少于乙地11.温带雨林最有可能分布在图中的(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12.【新考法◆综合实践】(2024·上海·会考真题)雨量器是测量降水量的基本仪器。结合下图对冬季降雪量的测量步骤进行排序。①确认雨量器放置于户外无遮挡处②换用盛雪口,储水筒容纳降雪③取走雨量器中的漏斗和储水瓶④读出量杯上的刻度数就是降雪量⑤待雪融化后倒在量杯里⑥测量时把储水筒带到室内测量步骤:①→③→ →⑥→ →考点四 世界气候(2024·新疆·会考真题)读下面四地气温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完成下面小题。1.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描述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2.丁地最可能是( )A.亚马孙平原 B.地中海沿岸 C.华北平原 D.南极地区3.(2024·四川凉山·模拟预测)我国在发展进程中重视气候变化问题,愿与国际有关各方面积极配合,维护全球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下列关于全球气候变暖成因的说法,正确的有( )①燃烧矿物燃料排放出大量二氧化碳②使用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排放出大量二氧化碳③植被破坏导致吸收的二氧化碳减少④水污染导致二氧化碳猛增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2024·湖北十堰·模拟预测)猴面包树是热带稀树草原中一种非常奇特的常绿乔木,树干粗大,喜温耐旱,干季时落叶以减少水分蒸发,湿季时可大量储水于树干中。下图中,图甲为①、②两地位置与气候资料图,图乙为湿季时猴面包树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4.①②两地气候差异显著,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地形位置 B.纬度因素 C.生物因素 D.人为影响5.图乙猴面包树景观,可能拍摄于( )A.①地 2月 B.②地 2 月 C.①地 8月 D.②地8月【新考法◆综合实践】(2024·湖南·二模)气候对人类的生产生活影响明显,如墨西哥乡间随处可见戴着宽边尖顶大草帽的农民。下图示意某类气候的全球分布和墨西哥城多年气候统计资料。据此完成下面小题。6.该类气候( )A.全都毗连沙漠分布 B.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C.非洲大陆分布最广 D.大洋洲、欧洲没有分布7.墨西哥城( )A.全年高温多雨 B.全年高温,旱雨季明显C.终年炎热干燥 D.凉爽宜人,旱雨季明显8.墨西哥农民习惯戴大草帽的原因有( )①防晒②遮霾③避雨④防沙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9.【新考法◆跨学科】(2024·辽宁辽阳·三模)“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这首诗句所描述的自然现象的主要成因是( )A.地形因素 B.海陆因素 C.洋流因素 D.纬度因素【新考法◆综合实践】(2024·陕西咸阳·模拟预测)某探险队在6月至7月沿①到⑤线路进行地理探险考察。读考察沿线地区气候类型分布图及①③④三地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完成下面小题。10.与图中①—③—④三地的气温和降水量相对应的是( )A.甲—乙—丙 B.甲—丙—乙 C.丙—甲—乙 D.乙—甲—丙11.②与⑤纬度位置相近,气温差异很大,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相对位置 D.地形地势(2024·江西吉安·模拟预测)位于亚洲东南部的菲律宾薄荷岛中部丘陵上的草在雨季时为绿色,旱季时被炎热的太阳晒干变成咖啡色,酷似巧克力,因此得名“巧克力山”,读图1、2,完成下面小题。12.结合上面两图,可以得知薄荷岛( )A.为热带雨林气候 B.降水季节变化明显C.气温年较差大 D.为亚热带季风气候13.如果我们到菲律宾旅游,能够欣赏到咖啡色“巧克力山”的最佳时间是( )A.3月 B.6月 C.8月 D.10月【新考法◆新情境】(2024·湖北孝感·三模)2024年夏季奥运会将于7月26日~8月11日在法国巴黎举行。左图为法国地形简图,右图为北京、巴黎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4.观众现场观看奥运会比赛期间,建议准备的物品有( )①雨衣②氧气袋③厚羽绒服④短袖衣服⑤手持电扇A.①②③ B.①④⑤ C.②③④ D.②④⑤15.与北京气候相比,巴黎( )A.气温年较差小,因为深居内陆 B.冬季气温更高,因为纬度更低C.降水季节变化小,受海洋影响大 D.冬季降水更多,受季风影响大16.(2024·海南省直辖县级单位·二模)全球气候变暖已引起人们广泛关注,在应对全球气候变暖时,下列做法不可取的是( )A.植树造林 B.外出聚餐,使用一次性木筷C.离开教室,随手关灯 D.绿色出行,少乘坐私家车(2024·广西梧州·二模)世界气象组织在《2022年全球气候状况》临时报告中指出,2022年海平面高度再创新高。冰川加速融化给生态环境及生物多样性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7.冰川加速融化的人为原因有( )①燃烧化石燃料,排放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②砍伐森林③大力开发风能、地热能、太阳能等新能源④绿色出行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18.为应对全球气候变暖,中国将严格控制二氧化碳排放量,力争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指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与吸收量大致相当)。为实现碳中和目标,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A.全面禁用煤炭,彻底改变能源消费结构 B.优化产业结构,停止高耗能产业的发展C.加强资源调配,缓解供给和消费不平衡 D.发展清洁能源,提高清洁能源使用比重19.【新考法◆综合实践】(2024·湖北十堰·二模)2023年3月23日是第63个“世界气象日”,主题是“天气气候水,代代向未来”。天气、气候、水各个因素相互作用,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以及人类的未来发展。下图为世界气候分布图。(1)识气候受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的影响,亚洲气候特征有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大陆性气候分布广的特点;甲地和乙地纬度位置大致相同,但气候类型不同,主要影响因素是 因素。(2)析影响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衣 在青藏地区,人们习惯身穿藏袍,反映了当地气候的特点是① 。食 在欧洲西部,人们喜食牛羊肉,因为当地② (气候)广布,畜牧业发达。住 在亚马孙河流域,受当地③ 这一气候特点影响,人们用浮木作基底建房子,过着“居无定所”的生活。行 在格陵兰岛,由于气候严寒,狗拉雪橇是传统的交通出行方式(3)悟关系:2022年7月,格陵兰岛冰川每日流失60吨冰,导致海平面不断上升。造成北极地区冰川大面积融化的原因是 (填“臭氧层被破坏”或“全球气候变暖”)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可以有效抑制气候异常变化。2030年我国将实现“碳达峰”(即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2060年将实现“碳中和”(即二氧化碳排放量和吸收量达到平衡达到相对“零排放”),这是我国向世界做出的庄严承诺。(4)践行动:为早日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你的低碳生活方式有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专题03 天气与气候-2025年会考地理知识点梳理(挖空版).docx 专题03 天气与气候-2025年会考地理知识点梳理(背诵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