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兰州市弘毅绿地实验学校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化学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甘肃省兰州市弘毅绿地实验学校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化学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甘肃弘毅绿地实验学校2024-2025-2学期九年级3月考试试题
化学
说明: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54分,考试时间为60分钟。答案写在答题卡上,交卷时间只交答题卡。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C:12 Cl:35.5
第Ⅰ卷(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1-5题每题一分,6-10题每题2分,共15分。)
1. 让蓝天更有“气质”——2024年甘肃综合施策推进空气质量改善。下列做法利于空气质量改善的是
A. 提倡围湖造田,增加产量 B. 加高工厂烟囱,减少废气
C. 加大矿石的开采和使用 D. 建立自然生态保护区
2. 下列图示中,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二氧化碳验满 B. 取用粉末状药品
C. 读取液体体积 D. 加热液体
3. 玄武岩“织”出“中国红”。超细玄武岩纤维是制作嫦娥六号月面国旗重要材料,其含有的SiO2属于
A. 单质 B. 盐 C. 氧化物 D. 碱
4. 下列关于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①③是不同种元素 B. ②表示的元素在化合物中通常显+1价
C. ②③的化学性质相似 D. ①④表示的是离子
5. “百年陈皮胜黄金”。陈皮含有香芹酮(C10H14O),关于香芹酮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由三种元素组成 B. 含有25个原子
C. 碳、氢原子个数比为12∶1 D. 氢元素质量分数最大
6. 现有X、Y、Z三种金属,如果把Y和Z分别放入硝酸银溶液中,过一会儿,在Y表面有银析出,而Z没有变化;如果把X和Y分别放入稀硫酸中,X溶解并产生气泡,Y不反应。根据以上实验事实,判断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A. Z、Y、X B. X、Z、Y C. X、Y、Z D. Y、X、Z
7. 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打开弹簧夹,将液体A滴入试管①中与固体B接触,若试管②中的导管口没有明显气泡生成,则液体A和固体B的组合可能是
A. 稀盐酸和碳酸钙 B. 水和生石灰
C 水和氯化钠 D. 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
8. 下列有关化学观念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物质构成:水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
B. 物质性质: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组成元素相同,化学性质相同
C. 物质变化:镁粉加入到盐酸冒气泡是物理变化
D. 物质用途:金刚石硬度大,可以用于切割玻璃
9. 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不正确的是
A. 碱的溶液呈碱性,但呈碱性的溶液不一定是碱溶液
B. 置换反应一定有单质生成,但有单质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置换反应
C. 中和反应一定生成盐和水,则生成盐和水的一定是中和反应
D. 单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则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
10. 小组同学用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进行中和反应的实验时,借助传感器测得溶液的电导率变化如图1所示,溶液的pH变化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图1中M点对应图2中a点
B. 该实验是把稀盐酸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
C. 图1中M点前溶液中阴阳离子个数不变
D. b点对应溶液中溶质的成分为NaCl和NaOH
第Ⅱ卷(非选择题)
二、填空题(本题共4小题。每空1分,共20分。)
11. 从化学角度出发,回答下列问题;
(1)《浣溪沙》中“溅酒滴残歌扇字,弄花熏得舞衣香“。闻到花香说明分子________。
(2)小东同学家的西红柿植株生长不茂盛,叶色淡绿需要施加的肥料是________(填“氮肥”或“磷肥”或“钾肥”)
(3)航天服中有废气处理系统,能使呼吸产生的废气进入装有活性炭的装置进行净化,这是利用了活性炭的________性。
(4)人类使用的金属制品从青铜器到铁器再到铝器,展现了人类的智慧。生活中金属铝制品常温下比铁制品耐腐蚀,其原因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
(5)过年时,中国人常吃饺子,饺子是用面粉制成的。面粉中富含的营养物质是________。
(6)国画《清明上河图》能保存至今,体现出常温下碳化学性质________________。
12. 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P点的含义是__________。
(2)℃时,将12g甲物质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是甲物质的___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所得溶液的质量为________g。
(3)若甲中含有少量乙,可用________的方法提纯甲。
(4)将℃甲、乙、丙的饱和溶液降温到℃,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
13. 学校科技周将如图实验搬上了舞台,展示了化学的魅力。
回答问题:
(1)实验一通过对比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铜片上的红磷不燃烧的事实,说明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是______。
(2)实验二加热蒸发食盐水过程中,当蒸发皿中出现______时,停止加热。
(3)实验三关闭止水夹K,将NaOH溶液挤入烧瓶并振荡;打开止水夹K,观察到水倒吸入烧瓶,形成美丽喷泉。与NaO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14. 纯碱()用途非常广泛,我国化学家侯德榜先生是制碱工业的先驱,现代工农业以食盐和石灰石等为主要原料,生产纯碱的流程如图所示:
(1)纯碱属于________(选填“酸”、“碱”、“盐”、“氧化物”)
(2)该流程图中,产生固体A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3)若在化学实验室里分离“设备(Ⅰ)”中的混合物和溶液,用到的实验操作是_______。
(4)“沉淀池”中的反应是在加压的条件下不断向食盐水和饱和氨水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试分析该流程需要加压条件的原因是_________。
(5)设备(Ⅱ)中发生的反应为,则生成物X的化学式为________,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
三、实验与探究题(本题共2小题。每空1分,共14分。)
15. 临近中考,同学们每天用眼时间较长,为缓解眼部疲劳,小明使用了蒸汽眼罩,并和化学小组同学一起对蒸汽眼罩开展了以下研究。
【查阅资料】蒸汽眼罩由无纺布眼罩和发热体构成。发热体中含有铁粉、活性炭、氯化钠、蛭石(保温作用,可以减缓热量散失)、高吸水树脂(良好保水性能,为眼罩提供水蒸气)等。
任务一:验证蒸汽眼罩发热体内含有铁粉和氯化钠
(1)甲同学取少量发热体内固体粉末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稀盐酸,观察到__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证明发热体内含有铁粉。
(2)乙同学另取少量发热体内固体粉末于烧杯中,加入足量水,充分溶解后,取上层清液于试管中,加入硝酸银溶液,观察到___________,证明发热固体内含有________。
任务二:探究蒸汽眼罩的发热原理
(3)根据“使用方法:打开蒸汽眼罩包装,接触空气即开始发热,小组同学进行了以下实验:取20g发热体内固体粉末放入密闭容器中,通过数字传感器分别测得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变化如图。据图回答:发热体内的物质和空气中的________发生了反应,理由是________。
实验后,同学们观察到部分黑色固体变为红棕色,分析蒸汽眼罩的热量来源于铁粉生锈。有同学提出疑问,铁生锈是缓慢氧化放热不明显,但是蒸汽眼罩打开后会迅速升温,这是为什么呢?他们又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进行验证:
方案 试剂 1分钟前后氧气含量变化/% 1分钟前后温度变化/℃
实验1 4g铁粉、2mL水 20.1→20.1 16→16
实验2 4g铁粉、2mL水、2g氯化钠 20.1→20.1 16→16
实验3 4g铁粉、2mL水、2g活性炭 20.1→20.1 16→16
实验4 4g铁粉、2mL水、2g氯化钠、2g活性炭 20.1→15 16→55→26
(4)通过对比说明,实验4中温度迅速上升的原因是铁粉与________共同作用的结果。
16. 根据装置回答问题:
(1)仪器①的名称为________。
(2)实验室用A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时,为了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发生装置应选用________(填字母)。
(4)若用D装置除去中的水蒸气,D中盛放的试剂为________(填名称);如用D装置收集,则气体应从导管________(填“a”或“b”)端通入。
(5)极易溶于水________(填“能”或“不能”)用E装置收集。
(6)化学兴趣小组利用某固体增氧剂(可与水反应产生()、饮料瓶、注射器、吸管、输液管等设计并制作了如图2所示的简易供氧器,其中甲装置与图1中的________(填字母)装置作用类似。
四、计算题(本题共1小题,共5分)
17. 某品牌补钙药剂主要含碳酸钙,为了测定该品牌补钙药剂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取该补钙剂制成的粉末 20g,逐滴滴入稀盐酸(补钙剂中其他成分不与盐酸反应),得到数据如下图所示,请根据有关信息回答问题:
(1)该补钙剂完全反应产生气体的质量为______g。
(2)求该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甘肃弘毅绿地实验学校2024-2025-2学期九年级3月考试试题
化学
说明: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54分,考试时间为60分钟。答案写在答题卡上,交卷时间只交答题卡。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C:12 Cl:35.5
第Ⅰ卷(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1-5题每题一分,6-10题每题2分,共15分。)
【1题答案】
【答案】D
【2题答案】
【答案】B
【3题答案】
【答案】C
【4题答案】
【答案】B
【5题答案】
【答案】A
【6题答案】
【答案】C
【7题答案】
【答案】C
【8题答案】
【答案】D
【9题答案】
【答案】C
【10题答案】
【答案】B
第Ⅱ卷(非选择题)
二、填空题(本题共4小题。每空1分,共20分。)
【11题答案】
【答案】(1)在不断运动
(2)氮肥 (3)吸附
(4)
(5)糖类 (6)稳定##不活泼
【12题答案】
【答案】(1)℃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同
(2) ①. 饱和 ②. 60
(3)降温结晶##冷却热饱和溶液
(4)乙>甲>丙
【13题答案】
【答案】(1)温度达到着火点
(2)较多量固体 (3)
【14题答案】
【答案】(1)盐 (2)
(3)过滤 (4)增大压强能使二氧化碳、氨气溶解度增大
(5) ①. ②. -3
三、实验与探究题(本题共2小题。每空1分,共14分。)
【15题答案】
【答案】(1) ①. 产生气泡,溶液变成浅绿色 ②.
(2) ①. 有白色沉淀产生 ②. 氯化钠##NaCl
(3) ①. 氧气##O2 ②. 氧气的含量降低,二氧化碳的含量不变
(4)水、氯化钠、活性炭、氧气
【16题答案】
【答案】(1)水槽 (2)
(3)C (4) ①. 浓硫酸 ②. b
(5)不能 (6)B
四、计算题(本题共1小题,共5分)
【17题答案】
【答案】(1)4.4
(2)解:设100 g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为x。
消耗100 g稀盐酸时,恰好生成4.4 g二氧化碳
x=7.3 g
该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答:该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7.3%。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