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题式教学】3.1 做有梦想的少年 课件(33张PPT) 教学设计 学习任务单 作业练习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议题式教学】3.1 做有梦想的少年 课件(33张PPT) 教学设计 学习任务单 作业练习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做有梦想的少年》教学设计
课题 3.1 做有梦想的少年 单元 第一单元 学科 道德与法治 年级 七
教材分析 本框在学生开启初中生活、正确认识自我的基础上,围绕梦想的重要性和如何做有梦想的少年展开,引导学生认识到梦想的重要性,学会将个人梦想与时代发展和国家命运紧密联系起来,刻苦学习,砥砺品格,增长本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学习目标 1.了解梦想的含义。2.理解梦想的重要性。3.学会做有梦想的少年,应当树立远大志向,应当紧扣时代脉搏。
重点 1.梦想的重要性。2.怎么做有梦想的少年。
难点 怎么做有梦想的少年。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时代是追梦者的时代,也是广大青少年成就梦想的时代。同学们,你们的梦想是什么?在新时代,我们青少年该有怎样的梦想?怎样才能成就我们的人生梦想? 认真聆听,回答问题 引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梦想的论述,旨在直接引出“梦想”这一话题,并以问题的形式引入本框的学习内容。
讲授新课 讲述:本节课我们围绕议题“做有梦想的少年”展开学习。(一)环节一:畅谈我们的梦想。活动:组织学生开展议学活动——“我们”的梦想之树。小结:少年拥有着五颜六色的梦想。梦想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愿望。(二)环节二:感受梦想的力量。讲述:其实,老师在同学们这个年纪的时候啊,也有许多梦想,梦想着考上清华北大;梦想着成为一名导游,在各地留下时光的足迹;梦想着完成环海南岛骑行;梦想成为一名人民教师,担起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重任。但这些梦想,有的实现了,有的尚未实现。同学们,如果不能实现,梦想还有意义吗?活动:组织学生开展议学活动——梦想的力量。(教师结合学生分享的内容进行概括。)小结:如果不能实现,梦想依然有意义。其实,老师在实现“教师梦”的过程中,碰到许多困难,曾想过放弃,但拥有梦想,就拥有力量,就能不断超越自己,成为更好的自己。活动:播放视频《袁隆平的“两个梦”》,并提问:袁隆平的“两个梦”的意义? 讲述:袁隆平的“两个梦”不仅激励着自己克服追梦路上的困难,而且提高了粮食的产量,让人们不用再饿肚子,造福了世界人民。同时,这也深刻诠释了中国梦的基本内涵。进一步追问:什么是中国梦呢?讲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我们称之为“中国梦”,其基本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小结:梦想的重要性。梦想能不断激发我们对生命的热情和勇气,让生活更有色彩。有梦想,就会有希望。人类需要有梦想,因为有了梦想,人类社会才能不断发展和进步。(三)环节三:编织少年的梦想。讲述:编织人生梦想,是青少年时期的重要主题。只有每个人都勇于追梦、勤于圆梦,才能汇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强大力量。我们新时代的少年如何编织人生梦想,成为有梦想的少年呢?活动:组织学生阅读课本第18页的“探究与分享”材料,并回答以下问题。(1)袁隆平的志向对他的人生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2)袁隆平的故事给了你什么启示?结合学生分享的内容进行概括。讲述:袁隆平年少时的志向,对他的人生发展产生了重大且深远的影响。致使他后来考大学进入农艺系,选择与农业相伴一生,努力去实现自己的人生志向。这给我们的启示是:做有梦想的少年,应当树立远大志向。小结:做有梦想的少年,应当树立远大志向。志向是人生的航标,是奋斗的原动力。我们要早立志,立大志,立长志。组织学生共同朗读关于志向的语句并阐释语句的含义。1.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2.志之所趋,无远勿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志之所向,无坚不入,锐兵精甲不能御也。——《格言联璧》活动:组织学生开展议学活动——有梦少年 逐梦飞翔。议学要求:结合课前搜集的资料,向大家分享自己实现梦想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结合学生分享的内容进行概括。小结:做有梦想的少年,应当紧扣时代脉搏。生活在新时代的我们,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美好前景,为我们提供了更广阔的舞台,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要努力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将自己的梦想写在便利贴上,接着粘贴在班级的梦想之树上,并向大家分享自己的梦想。认真思考,回答问题完成议学任务。议学问题:如果不能实现,梦想还有意义吗?议学要求:以小组为单位,回顾并分享自己的梦想及成长的收获,并选派代表进行探究成果分享。观看视频,并回答问题。回答问题。阅读材料,分析材料,回答问题。共同朗读语句并阐释语句的含义。完成议学任务。 引导学生分享梦想,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兴趣,旨在帮助学生感知到每个人都有梦想,感受到梦想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愿望,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老师分享自己的梦想,能够拉近与学生的距离,旨在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梦想的含义,并顺势引出梦想的重要性这一内容。引导学生回顾并分享自己的梦想及成长的收获,结合老师实现梦想的感悟,旨在帮助学生在小组合作探究的过程中感受到梦想的重要性,认识到人生因梦想而绚丽,青春因梦想而闪耀。播放袁隆平的“两个梦”的视频,旨在帮助学生理解个人梦想与时代发展和国家命运的关系。引导学生阅读并分析袁隆平少年立志、一生追梦的材料,旨在帮助学生理解志向是人生的航标,是奋斗的原动力,懂得做有梦想的少年应当树立远大志向。将阐释课本正文和“阅读感悟”栏目中关于志向的语句的含义设为课前学习任务,引导学生自主查阅相关资料,旨在对学生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引导学生懂得努力要有明确的方向,激励学生早立志,立大志,立长志。组织学生课前搜集资料并在课上分享自己实现梦想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旨在提升学生的网络媒介素养,帮助学生认识到做有梦想的少年还应当紧扣时代脉搏,引导学生自觉将个人梦想与时代发展和国家命运联系在一起,立志做新时代好少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课堂练习 1.“胸有凌云志,无高不可攀。”这句话启示我们( C )A.只要胸怀大志,就一定能成功B.梦想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愿望C.梦想能激发我们的热情和勇气D.有了远大的志向,就不能改变2.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王永志少年立志,一生追梦,为我国国防现代化建设和载人航天事业作出了杰出贡献。这启示我们( B )①做有梦想的少年,应当树立远大志向②做有梦想的少年,只需考虑个人前途③做有梦想的少年,应当紧扣时代脉搏④做有梦想的少年,无需关注国家发展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认真完成 巩固所学知识
课堂小结 讲述:我们通过分享自己的梦想,了解了梦想的含义;通过回顾并分享自己的梦想及成长的收获,结合观看袁隆平的“两个梦”的视频的感悟,理解了梦想的重要性;通过回顾袁隆平追梦的经历,分享自己实现梦想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学会如何做有梦想的少年。播放视频《少年中国说》。讲述:同学们,我们的梦想各不相同,但每一个梦想都会闪闪发光。每一颗梦想的种子,都将长成参天大树。“少年梦”与“中国梦”紧密相连,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进步则国进步。愿我们新时代的少年,不负青春、不负韶华、不负时代。
板书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33张PPT)
3.1 做有梦想的少年
统编版七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
1.通过组织学生开展“‘我们’的梦想之树”的活动,帮助学生了解梦想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愿望,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2.通过组织学生开展“梦想的力量”的活动,引导学生回顾并分享自己的梦想及成长的收获,在小组合作探究的过程中理解梦想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对生命的热情和勇气;通过组织学生观看袁隆平的“两个梦”的视频,帮助学生理解个人梦想与时代发展和国家命运的关系。
3.通过组织学生完成“探究与分享”栏目的活动,朗读关于志向的语句并阐释其含义,帮助学生认识到做有梦想的少年应当树立远大志向;通过引导学生分享自己实现梦想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帮助学生认识到做有梦想的少年应当紧扣时代脉搏,立志做新时代好少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新知导入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时代是追梦者的时代,也是广大青少年成就梦想的时代。同学们,你们的梦想是什么?在新时代,我们青少年该有怎样的梦想?怎样才能成就我们的人生梦想?
新知讲解
议题:
做有梦想的少年
新知讲解
1 环节一:畅谈我们的梦想
学习任务一:
通过分享自己的梦想,了解梦想的含义。
新知讲解
议学活动:“我们”的梦想之树
议学要求:请将你的梦想写在便利贴上,接着粘贴在班级的梦想之树上,并向大家分享你的梦想。
新知讲解
“我”的梦想
我堂哥回乡创业,承包了蔬菜大棚,引进了现代科技。我要好好学习,将来和堂哥一起助力乡村振兴。
大国工匠很厉害,我想学习一门技术,以后成为他们中的一员。
军人很伟大,我想成为一名军人,保家卫国。
新知讲解
我要成为一名工程师,制造出世界上最先进的芯片。
我想去周游世界。
我想做环保志愿者。
“我”的梦想
新知讲解
梦想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愿望。
新知讲解
2 环节二:感受梦想的力量
学习任务二:
通过回顾并分享自己的梦想及成长的收获,结合观看袁隆平的“两个梦”的视频的感悟,理解梦想的重要性。
新知讲解
议学活动:梦想的力量
议学问题:如果不能实现,梦想还有意义吗?
议学要求:以小组为单位,回顾并分享自己的梦想及成长的收获,并选派代表进行探究成果分享。
新知讲解
如果不能实现,梦想依然有意义。
新知讲解
思考:袁隆平的“两个梦”的意义?
新知讲解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我们称之为“中国梦”,其基本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新知讲解
梦想能不断激发我们对生命的热情和勇气,让生活更有色彩。有梦想,就会有希望。人类需要有梦想,因为有了梦想,人类社会才能不断发展和进步。
梦想的重要性
新知讲解
编织人生梦想,是青少年时期的重要主题。只有每个人都勇于追梦、勤于圆梦,才能汇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强大力量。
新知讲解
3 环节三:编织少年的梦想
学习任务三:
通过回顾袁隆平追梦的经历,分享自己实现梦想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学会如何做有梦想的少年。
新知讲解
探究与分享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少年立志,一生追梦。袁隆平的童年是在动荡的战争年代度过的,在颠沛流离中,他亲眼见到路边的饿殍,十分痛心。让大家吃饱饭,成了袁隆平的人生志向。考大学时,他说服父母:“吃饭是第一件大事,没有农民种田,就不能生存……”最终,他如愿进入农艺系。在大学学习期间,他决心要改造农村,为农民做点实事。就这样,袁隆平选择了与农业相伴一生,把“发展杂交水稻,造福世界人民”作为毕生事业,为中国人端稳自己的饭碗作出了杰出贡献。
新知讲解
思考:(1)袁隆平的志向对他的人生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袁隆平的故事给了你什么启示?
袁隆平年少时的志向,对他的人生发展产生了重大且深远的影响。致使他后来考大学进入农艺系,选择与农业相伴一生,努力去实现自己的人生志向。
做有梦想的少年,应当树立远大志向。我们要早立志,立大志,立长志。
新知讲解
怎样做有梦想的少年?
1.做有梦想的少年,应当树立远大志向。
志向是人生的航标,是奋斗的原动力。我们要早立志,立大志,立长志。
新知讲解
阅读感悟
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
志之所趋,无远勿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
志之所向,无坚不入,锐兵精甲不能御也。
——《格言联璧》
新知讲解
议学活动:有梦少年 逐梦飞翔
议学要求:结合课前搜集的资料,向大家分享自己实现梦想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新知讲解
新农人
新知讲解
大国工匠
新知讲解
绿色职业
新知讲解
怎样做有梦想的少年?
2.做有梦想的少年,应当紧扣时代脉搏。
生活在新时代的我们,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美好前景,为我们提供了更广阔的舞台,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要努力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课堂练习
1.“胸有凌云志,无高不可攀。”这句话启示我们( )
A.只要胸怀大志,就一定能成功
B.梦想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愿望
C.梦想能激发我们的热情和勇气
D.有了远大的志向,就不能改变
2.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王永志少年立志,一生追梦,为我国国防现代化建设和载人航天事业作出了杰出贡献。这启示我们( )
①做有梦想的少年,应当树立远大志向
②做有梦想的少年,只需考虑个人前途
③做有梦想的少年,应当紧扣时代脉搏
④做有梦想的少年,无需关注国家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C
B
课堂总结
每一颗梦想的种子,都将长成参天大树。
课堂总结
愿我们新时代的少年,不负青春、不负韶华、不负时代。
板书设计
做有梦想的少年
——梦想的重要性
树立远大志向
紧扣时代脉搏
怎么做
为什么
——梦想的含义
是什么
作业布置
实践性作业
少年有梦,不应止于心动,更要付诸行动。从自己初中阶段确立的发展目标中选择一个最具有挑战性的目标,或者从自己的人生梦想中选择一个最具有现实性的梦想,制订一份行动计划书。
要求:在学习完第一单元《少年有梦》后,结合个人实际情况制定行动计划书,优秀成果将在本单元“单元思考与行动”课上展示。可适当增添图文,美化布局。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学习任务单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道德与法治 年级 七年级 学期 秋季
课题 做有梦想的少年
学习目标
1.了解梦想的含义。 2.理解梦想的重要性。 3.学会做有梦想的少年,应当树立远大志向,应当紧扣时代脉搏。
课前学习任务
1.阅读课本第16-18页的内容。 2.查阅课本中出现的关于志向的语句的含义。 (1)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 (2)志之所趋,无远勿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志之所向,无坚不入,锐兵精甲不能御也。——《格言联璧》
课上学习任务
【学习任务一】通过分享自己的梦想,了解梦想的含义。 议学活动:“我们”的梦想之树。 议学要求:请将你的梦想写在便利贴上,接着粘贴在班级的梦想之树上,并向大家分享你的梦想。 【学习任务二】通过回顾并分享自己的梦想及成长的收获,结合观看袁隆平的“两个梦”的视频的感悟,理解梦想的重要性。 1.议学活动:梦想的力量。 议学问题:如果不能实现,梦想还有意义吗? 议学要求:以小组为单位,回顾并分享自己的梦想及成长的收获,并选派代表进行探究成果分享。 2.观看视频《袁隆平的“两个梦”》,回答问题。 思考:袁隆平的“两个梦”的意义? 【学习任务三】通过回顾袁隆平追梦的经历,分享自己实现梦想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学会如何做有梦想的少年。 1.阅读课本第18页“探究与分享”栏目的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1)袁隆平的志向对他的人生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袁隆平的故事给了你什么启示? 2.朗读并阐释关于志向的相关语句的含义,理解志向的重要性。 (1)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 (2)志之所趋,无远勿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志之所向,无坚不入,锐兵精甲不能御也。——《格言联璧》 3.议学活动:有梦少年 逐梦飞翔。 议学要求:结合课前搜集的资料,向大家分享自己实现梦想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推荐的学习资源
1.【2024开学第一课】可爱的中国。 2.《人物·故事》。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作业练习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道德与法治 年级 七年级 学期 秋季
课题 做有梦想的少年
作业练习
一、基础性作业 (一)单项选择题 1.“胸有凌云志,无高不可攀。”这句话启示我们( ) A.只要胸怀大志,就一定能成功 B.梦想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愿望 C.梦想能激发我们的热情和勇气 D.有了远大的志向,就不能改变 2.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王永志少年立志,一生追梦,为我国国防现代化建设和载人航天事业作出了杰出贡献。这启示我们( ) ①做有梦想的少年,应当树立远大志向 ②做有梦想的少年,只需考虑个人前途 ③做有梦想的少年,应当紧扣时代脉搏 ④做有梦想的少年,无需关注国家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二)非选择题 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在2024年《开学第一课》上,陈思麒和程强分享了他们追梦的故事。陈思麒从小立志要成为空军飞行员,凭借努力和坚持,实现了从仰望蓝天的少年到驾驶“国之重器”的飞行员的蜕变;程强从被救助的孩子成长为英勇的空降兵排长,诠释了“长大后我就成了你”的深刻内涵。不同的梦想,相似的经历。这让我们看到青春应有的模样,感受到梦想的温度,展现了新时代少年应有的担当与追求。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请谈谈我们应如何做有梦想的少年。 二、实践性作业 少年有梦,不应止于心动,更要付诸行动。从自己初中阶段确立的发展目标中选择一个最具有挑战性的目标,或者从自己的人生梦想中选择一个最具有现实性的梦想,制订一份行动计划书。 要求:在学习完第一单元《少年有梦》后,结合个人实际情况制定行动计划书,优秀成果将在本单元“单元思考与行动”课上展示。可适当增添图文,美化布局。 行动计划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基础性作业 (一)单项选择题 1.C 2.B (二)非选择题 3.(1)陈思麒从小立志,凭借努力和坚持,实现了从仰望蓝天的少年到驾驶“国之重器”的飞行员的蜕变。做有梦想的少年,应当树立远大志向。志向是人生的航标,是奋斗的原动力。我们要早立志,立大志,立长志。(2)陈思麒和程强追梦的故事,展现了新时代少年应有的担当与追求。做有梦想的少年,应当紧扣时代脉搏。生活在新时代的我们,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美好前景,为我们提供了更广阔的舞台,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要努力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二、实践性作业 评价说明:遵循鼓励性和发展性的原则,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评价,对行动计划书提出合理的改进意见。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