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42张PPT)3.1氧气的性质和用途第三单元 维持生命的物质氧气、水科粤2024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精做课件】授课教师:********班 级:********时 间:********播放一段消防员在火灾现场救援的视频,视频中消防员佩戴着氧气面罩。提问学生:“为什么消防员在火灾现场需要佩戴氧气面罩?氧气在其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引导学生思考氧气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展示一些与氧气相关的生活场景图片,如医院里病人吸氧、火箭发射等,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 氧气的性质和用途。 (二)氧气的物理性质(8 分钟) 实物观察:展示一瓶氧气,让学生观察氧气的颜色、状态,并闻其气味。讲解氧气在通常状况下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资料介绍:利用 PPT 展示氧气的密度、溶解性等数据,讲解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略大,不易溶于水。通过对比,让学生理解 “略大” 和 “不易溶于水” 的含义。 生活实例:举例说明氧气物理性质在生活中的应用,如利用氧气不易溶于水的性质,通过排水法收集氧气;因为氧气密度比空气略大,所以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 (三)氧气的化学性质(20 分钟) 实验 1:木炭在氧气中燃烧 实验步骤:用坩埚钳夹取一小块木炭,在酒精灯上加热至发红,然后缓慢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观察现象。燃烧结束后,向集气瓶中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现象。 现象:木炭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生成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讲解:讲解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 + O =点燃CO ,强调反应条件和书写规范。 实验 2:硫在氧气中燃烧 实验步骤:在燃烧匙中放入少量硫磺,在酒精灯上加热至燃烧,然后将燃烧匙缓慢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观察现象。 现象:硫在氧气中燃烧得更旺,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讲解:讲解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S + O =点燃SO ,提醒学生注意二氧化硫是一种空气污染物。 实验 3: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实验步骤:将细铁丝绕成螺旋状,在铁丝一端系一根火柴,点燃火柴,待火柴快燃尽时,缓慢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集气瓶底部预先装有少量水或铺一层细沙,观察现象。 现象: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黑色固体。 讲解:讲解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Fe + 2O =点燃Fe O ,解释集气瓶底部预先装水或铺细沙的原因是防止高温熔融物溅落炸裂瓶底。 对比分析:组织学生对比木炭、硫、铁丝在空气中和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讨论氧气的化学性质,得出氧气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能支持燃烧的结论。 (四)氧气的用途(10 分钟) 展示图片:利用 PPT 展示氧气在医疗、工业、航天等领域的应用图片,如急救病人、气焊气割、火箭推进等。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氧气在不同场景中的具体作用,以及这些用途与氧气性质的关系。 总结归纳:邀请小组代表发言,总结氧气的用途,教师进行补充和完善,强调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用途反映性质。 (五)课堂小结(5 分钟) 请学生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氧气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用途。 教师进行总结和补充,强调重点和难点知识,帮助学生梳理知识脉络,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六)课堂练习(5 分钟) 展示几道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练习题,如氧气性质的选择题、化学方程式书写的填空题、氧气用途的简答题等。 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教师进行点评和讲解,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强化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六、板书设计 3.1 氧气的性质和用途 氧气的物理性质 无色无味气体 密度比空气略大 不易溶于水 氧气的化学性质 木炭:C + O =点燃CO 硫:S + O =点燃SO 铁丝:3Fe + 2O =点燃Fe O 氧气化学性质比较活泼,支持燃烧 氧气的用途 医疗急救 气焊气割 航天推进等 七、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氧气的性质和用途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通过实验探究,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但在教学过程中,部分学生对实验现象的描述不够准确,对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还存在一些问题。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加强对学生实验技能和化学用语的训练,引导学生更深入地思考问题,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5课堂检测4新知讲解6变式训练7考试考法8小结梳理学习目录1复习引入2新知讲解3典例讲解潜水、登山时,为什么通常要带上氧气瓶?氧气有哪些性质?情境导入合作探究探究点一 氧气有哪些物理性质请同学们阅读课本第72页相关的内容,尝试总结出氧气的物理性质。探究点一 氧气有哪些物理性质1. 氧气的物理性质物理性质 氧气色、味、态 (通常状况下)密度 (标准状况下) 溶解性 (常温时)无色、无味、气体不易溶于水101kPa,20℃左右0℃,101kPa比空气略大25℃合作探究2.氧气的三态变化 氧气 液氧 固态氧(无色) (淡蓝色) (淡蓝色)-183℃-218℃101kPa在一定条件下氧气有: 、 、 三种状态。气态液态固态合作探究探究点一 氧气有哪些物理性质3.氧气的贮存通过观察我们发现在生活中我们所用到的氧气都是贮存在氧气瓶中的。分子之间有间隔合作探究探究点一 氧气有哪些物理性质为什么氧气可以贮存在钢瓶中呢?工业生产的氧气,一般加压贮存在蓝色的钢瓶中。(蓝底黑字)3.氧气的贮存合作探究探究点一 氧气有哪些物理性质探究点一和探究点二之间的过渡页(老师们可以自由设计过渡内容)请同学们整体阅读课本第72-74页有关的内容,然后我们一起探究氧气的化学性质。合作探究探究点二 氧气有哪些化学性质1.观察活动合作探究探究点二 氧气有哪些化学性质实验3-1:木炭的燃烧请大家注意观察木炭在空气中和氧气中燃烧现象有何不同?思考为什么会不同?1.观察活动合作探究探究点二 氧气有哪些化学性质木炭燃烧时出现的现象 在空气中在氧气中反应前的物质反应后的物质文字表达式持续红热,无烟无焰,放出热量,生成无色气体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生成无色气体木炭和氧气二氧化碳(CO2)碳+氧气 二氧化碳C O2 CO2点燃1.观察活动合作探究探究点二 氧气有哪些化学性质实验3-2:硫的燃烧请大家注意观察硫在空气中和氧气中燃烧现象有何不同?思考为什么会不同?硫燃烧时出现的现象 在空气中在氧气中反应前的物质反应后的物质文字表达式硫和氧气产生微弱的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二氧化硫(SO2)硫+氧气 二氧化硫S O2 SO2点燃1.观察活动合作探究探究点二 氧气有哪些化学性质实验3-3:铁丝的燃烧请大家注意观察实验中用到的铁丝的状态是什么样子的,火柴燃烧到何种程度插入集气瓶中,铁丝在空气中和氧气中燃烧现象有何不同,思考为什么?1.观察活动合作探究探究点二 氧气有哪些化学性质1.同一物质在氧气中燃烧和在空气中燃烧的剧烈程度不同,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同一物质在氧气中比在空气中燃烧更剧烈。反应的剧烈程度取决于氧气的含量,氧气含量越高,燃烧越剧烈。2.你认为氧气的化学性质活泼吗?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2.讨论与交流合作探究探究点二 氧气有哪些化学性质实验编号 反应前的物质 反应后生成的物质 反应的文字表达式3-1 木炭和氧气 二氧化碳 碳+氧气 二氧化碳3-2 硫和氧气 二氧化硫 硫+氧气 二氧化硫3-3 铁和氧气 四氧化三铁 铁+氧气 四氧化三铁3.从反应物和生成物种类的角度,归纳下面三个实验的共同特点。点燃点燃点燃都是物质与氧气的反应,且反应物有两种,而生成物只有一种。2.讨论与交流合作探究探究点二 氧气有哪些化学性质3.思路与方法导引合作探究探究点二 氧气有哪些化学性质定义:归纳是人们在解决化学问题中经常使用的一种科学推理方法,以大量的实验事实为基础。应用:通过[实验3-1、3-2、3-3]中的碳、硫、铁与氧气的反应实验,说明氧气可以与多种物质发生反应。基于大量实验证明,可归纳出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物质与氧发生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具有氧化性这些氧化反应有何不同呢?4.氧化反应合作探究探究点二 氧气有哪些化学性质特点:反应很慢,不易被察觉。物质在氧气或空气中燃烧是快速进行的剧烈的氧化反应,如蜡烛、酒精等物质的燃烧。另外有的氧化反应进行比较缓慢,如食物腐烂、酿酒、金属锈蚀、呼吸作用等称为缓慢氧化。4.氧化反应合作探究探究点二 氧气有哪些化学性质由两种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属于化合反应。FeO2Fe3O4铁 + 氧气 四氧化三铁点燃例如:多变一特点A+B+……→AB表达式5.化合反应(四大基本反应类型之一)合作探究探究点二 氧气有哪些化学性质化学反应化合反应氧化反应化合反应不一定是氧化反应,氧化反应也不一定是化合反应。化合反应与氧化反应之间具有交叉关系。6.化合反应与氧化反应的关系合作探究探究点二 氧气有哪些化学性质6.化合反应与氧化反应的关系【针对性练习】合作探究探究点二 氧气有哪些化学性质下列反应既是化合反应又是氧化反应的是 ( )A. 甲烷+ 氧气 水+ 二氧化碳B. 氧化钙+ 水 氢氧化钙C. 氧化汞 汞+ 氧气D. 氢气+ 氧气 水点燃点燃加热D合作探究探究点三 氧气有何应用请同学们阅读课本第74-75页有关的内容,然后与同学合作总结氧气的用途。供给呼吸合作探究探究点三 氧气有何应用合作探究探究点三 氧气有何应用支持燃烧知识点1 氧气的性质1. [教材P75T1变式][2023·杭州模拟]下列关于氧气性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A. 通常状况下,氧气是无色、无气味的气体B. 鱼类能在水中生存,说明氧气易溶于水C. 氧气的密度小于空气D. 降温至-183 ℃时,氧气可液化成无色的液体A1234567891011返回2. [2023·河南]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能生成黑色固体的是( B )A. 硫粉 B. 铁丝C. 镁条 D. 木炭【点拨】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为黑色固体,B符合题意。B1234567891011返回3. 小明同学用如图所示的方法做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1)你认为其中不合理的是 (填字母),这样操作可能导致的后果是 ;A实验中水的主要作用是 。D 集气瓶瓶底炸裂 吸收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点易错】做硫、红磷、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集气瓶内常加少量水,其作用不同。1234567891011(2)D实验中螺旋状铁丝下端系一根火柴杆的作用是 ,火柴杆 (填“刚点燃”或“快燃尽”)时伸入集气瓶中。实验时,硫、红磷、木炭、铁丝点燃后应 (填“缓慢”或“快速”)伸入集气瓶中。引燃铁丝 快燃尽 缓慢 【点易错】将可燃物伸入盛满氧气的集气瓶中时,应缓慢伸入,防止燃烧放出的热量使集气瓶内未反应的氧气受热逸出。1234567891011(3)对比硫在空气中和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说明影响物质燃烧剧烈程度的一种因素是 。氧气的浓度 1234567891011返回知识点2 化合反应与氧化反应4. [2023·苏州期中]下列变化过程中,不包含缓慢氧化的是( A )A. 水的蒸发 B. 钢铁生锈C. 人体呼吸 D. 食物腐烂【点拨】水的蒸发是水由液态变为气态,不属于缓慢氧化。A1234567891011返回5. 下列反应既属于化合反应,又属于氧化反应的是( A )A1234567891011返回知识点3 氧气的用途6. 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C )A. 氧气是空气中含量最高的气体B. 氧气能支持燃烧,是重要的燃料C. 氧气可供给呼吸,常用于登山、潜水和医疗急救D. 氧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可填充于食品包装袋内,用于食品保鲜1234567891011【点拨】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A错误;氧气能支持燃烧,是助燃剂,而不是燃料,B错误;氧气能供给呼吸,常用于登山、潜水和医疗急救,C正确;氧气的性质比较活泼,不能用于食品保鲜,D错误。【答案】 C1234567891011返回纠易错1 实验现象和结论混淆不清7. [2023·天津改编]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D )A. 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B.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C. 木炭在空气中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D.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1234567891011【点拨】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A错误;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而不是白雾,B错误;木炭在空气中充分燃烧,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生成二氧化碳”是实验结论,C错误;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一种黑色固体,D正确。1234567891011【点易错】(1)注意正确区分现象和结论。描述实验现象时不能说出生成物的名称,一旦说出生成物的名称则属于实验结论。(2)注意“烟”和“雾”及“光”和“火焰”的区别。如磷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白烟而不是白雾,“烟”是固体悬浮在空气中的小颗粒,“雾”是悬浮在空气中的小液滴。【答案】 D1234567891011返回纠易错2 不能正确理解氧化反应和化合反应的关系8.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A. 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B. 铁生锈与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都是氧化反应C. 物质与氧气反应时一定伴随有发光、放热现象D. 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一定是氧化反应,体现了氧气的可燃性1234567891011【点拨】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一定是氧化反应,氧化反应分为剧烈的氧化反应(如燃烧)和缓慢氧化,氧化反应的生成物不一定只有一种,因此氧化反应不一定是化合反应,A错误;氧化反应不一定伴随有发光、放热现象,如缓慢氧化只放热、不发光,C错误;氧气不具有可燃性,D错误。【答案】 B1234567891011返回课堂小结1.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能够与许多物质发生反应,因此,在生活、生产中氧气有广泛的应用。2.归纳是化学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方法。3.碳、硫、铁与氧气的反应都是由两种物质反应生成另一种物质。这类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叫作化合反应。谢谢观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