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44张PPT)目录高频考点精讲练真题,悉要点020301中考真题演练专题12 中国的自然资源高频考点精讲知识点1: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八上P62~P66)一、可再生资源与非可再生资源1.自然资源:自然界中对人类活动有价值的土地、阳光、矿产、森林、水和水能等均是自然资源。2.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类型 可再生资源 非可再生资源划分依据 能否再生或恢复的特性 特征 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更新、再生,或者可以循环使用 形成、再生过程非常缓慢,相对于人类历史而言,几乎不可再生,用一点就少一点举例 土地、阳光、森林、水和水能等 煤炭、石油、铁矿等合理利用 注意保护和培育,实现可持续利用 应当珍惜和节约使用二、我国自然资源特征: ,人均不足。三、节约和保护自然资源的行为节约用水用电;绿色消费(减少一次性物品使用);绿色出行(多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不乱扔垃圾;植树造林等。总量丰富知识点2:土地资源★★(八上P67~P74)一、类型齐全,耕地比重小1.我国土地利用类型的构成(图1)2.我国土地资源的优劣(1)优势:总量丰富、____齐全,有利于因地制宜地发展农、林、牧、渔、工矿业生产和城乡建设。(2)劣势:我国土地资源人均占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而且各类土地所占比例不尽合理,主要是____少,________________较多,后备耕地不足。类型耕地难以利用的土地二、地区分布不均图2 中国主要土地利用类型的分布三、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1.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治理措施(1)城市用地快速扩张,占用了大量的耕地。(禁止乱占耕地)(2)放牧的牲畜越来越多,草场退化严重。(合理放牧,建设人工草场)(3)乱砍滥伐,加剧了水土流失。(植树造林,严禁砍伐树木)(4)污染物不当排放造成土地的污染。(严禁乱排污水、填埋垃圾)2.基本国策: 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十分珍惜、合理利用知识点3:水资源★★(八上P75~P82)一、时空分布不均空间分布不均 时间分配不均特点 南丰北缺 夏秋多,冬春少,年际变化大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1)南北方农业土地利用方式差异明显(南方水田为主,北方旱地为主); (2)西北干旱地区水资源不足制约其社会经济发展 水旱灾害频繁,农业生产不稳定解决措施 ____________(如南水北调) ________(如三峡工程)跨流域调水兴建水库二、合理利用与保护水资源1.南水北调工程:把长江流域丰富的水资源调到 和 地区。图3 南水北调工程线路示意华北西北【重难突破】华北地区缺水原因及缓解措施2. 、 是解决我国缺水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具体措施有:(1)农业:改变灌溉方式,废弃大水漫灌、自流灌溉,推广喷灌、滴灌技术;改变作物品种,种植耐旱、耗水量少的作物;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2)工业:工业用水重复使用、循环使用;降低生产耗水,提高利用效率;污水处理,达标排放。(3)家庭:生活用水一水多用;推广节水器具;少使用洗涤剂和清洁剂。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练真题,悉要点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 (2024漳州)下图示意中国与世界人均农业用地面积的比较,读图完成(1)~(2)题。(1)下列说法符合我国农业用地状况的是( )A.农业用地类型多样B.各类农业用地面积相当C.人均耕地面积大于人均林地面积D.人均草地面积高于世界平均水平A(2)下列措施有利于农业用地可持续发展的是( )A.牧区增加载畜量B.林区大规模伐木C.牧区扩大耕地面积D.农耕区加强基本农田保护D解决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均的措施(2024陕西)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引江济汉”工程是湖北省境内的一条连接长江与汉江的人工水道。通过这条水道可将长江水补给汉江,避免了汉江因南水北调工程而导致下游水位降低,进而产生影响两岸农田灌溉和流域生态的问题。该水道水流平稳,1 000吨级的船舶可以自由穿行其中。图1为湖北省及周边区域地形图,图2为“引江济汉”工程景观图。(1)描述湖北省的地形、地势特征。地形:西部以山地为主,东部以平原和丘陵为主;地势:西部高,东部低(自西部、北部、东部三面向中部逐渐降低)。(2)比较长江在宜昌以西、以东河段流速和流量的差异。宜昌以西流速快、流量较小;宜昌以东流速慢、流量大。(3)“引江济汉”工程选址在图示位置具有诸多优势,请从地形和距离两方面说明。地形平坦,有利于引水和输水工程的实施;距离近,工程量小,成本低。(4)从生态、航运、经济等方面,简述“引江济汉”工程的意义。该工程具有生态补水功能,可改善汉江下游河段的生态条件;提升了航运能力,缩短了运输距离,节约了运输成本;缓解汉江中下游河段因南水北调中线调水与河道需水之间的矛盾,促进经济的发展。中考真题演练(2024齐齐哈尔)近几年来,许多中、小学对部分教材推行课本循环使用政策,每年可以少订课本十万余册。据此完成1~2题。1.课本的循环使用,可直接保护的资源是( )A.煤炭资源B.森林资源C.土地资源D.石油资源B2.读上图,这种资源在我国主要分布位置是(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⑤D.①②⑤B(2024广安)下图为我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土地面积、水资源总量、人口及耕地等指标对比图。读图完成3~4题。3.★图中字母a、b、c、d代表的指标分别是( )A.水资源总量、耕地、人口、土地面积B.土地面积、人口、耕地、水资源总量C.耕地、土地面积、人口、水资源总量D.人口、水资源总量、耕地、土地面积A4.★北方地区资源的配置现状会导致( )A.大量开垦耕地B.缺水问题突出C.人口急剧增加D.水资源浪费严重B生活情境(2024滨州)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居民生活用水实行阶梯水价政策。读“北京市和上海市2022年居民用水价格表”,完成5~6题。北京市和上海市2022年居民用水价格表行政区 阶梯 每户年用水量/米3 综合水价/(元/米3)北京 第一阶梯 0~180(含) 5第二阶梯 180~260(含) 7第三阶梯 260以上 9上海 第一阶梯 0~220(含) 3.45第二阶梯 220~300(含) 4.83第三阶梯 300以上 5.835.北京市综合水价比上海市高,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北京比上海( )A.工农业发达,需水量大B.降水量小,水资源短缺C.水污染、水浪费严重D.人口多,需水量大B6.我国大部分地区实施阶梯水价政策的目的是( )A.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B.提高城市经济发展水平C.逐步推进全国水价相统一D.调节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A(2024安徽)晋、陕、内蒙古三省区能源资源充足,而南方地区水资源丰富。我国将晋、陕、内蒙古能源南运的同时,充分利用铁路返程空载运力,并通过研发的“火车集装箱装卸水系统”,将南方地区优质水资源输送至北方铁路沿线城市,实现“双向运输,两地共福”。据此完成7~8题。7.从晋、陕、内蒙古运往南方地区的能源资源可能是( )A.铁矿石B.煤炭C.金矿石D.木材B8.利用铁路运输实现能源和水资源南北双向运输的主要意义有( )①减轻南方地区铁路沿线洪涝灾害②缓解南方地区的能源不足③提高北方铁路沿线居民生活质量④改善北方水资源短缺状况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D9.(2024福建漳州)2023年12月引江济淮一期工程(安徽段)正式开启试调水。“引江济淮”沟通长江、淮河两大流域,以城乡供水和发展江淮航运为主,实现灌溉补水和改善淮河生态环境。图1示意引江济淮工程,图2示意1961年~2021年淮河流域年降水量变化,下列表格为安徽省内淮河流域及长江流域部分数据。读图表,完成下列问题。项目 淮河流域 长江流域流域面积占安徽省的比重(%) 48.0 47.3水资源量占安徽省的比重(%) 26.0 63.4耕地面积占安徽省的比重(%) 68.0 30.0(1)淮河流域降水年际变化大,原因是 。(2)安徽省内,淮河流域水资源与耕地资源的配置具有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3)安徽省内,长江流域比淮河流域水资源更丰富,是因为南部地区(长江流域) 。夏季风不稳定水、土资源不匹配降水更丰富;长江上游水量更大(4)从地形角度,分析建设“引江济淮”工程线路的优缺点。优点:地势南高北低,水可向北自流,减少输水工程量;江淮分水岭以北地区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起伏小,工程建设难度小。缺点:南部多山地、丘陵;穿越江淮分水岭,修建成本高。(5)简述“引江济淮”工程对安徽省区域协调发展的作用。该工程实现了水资源的优化配置,满足了皖北地区的生产生活用水需求;改善水运条件,降低了货物运输的成本,有利于南北物质交流;有利于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