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鄂教版(2017秋)六年级科学期中检测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鄂教版(2017秋)六年级科学期中检测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5年春鄂教版科学六年级下册
期中检测卷(含答案)
时间:60分钟 分数:100分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得分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下列哪种环境是企鹅的栖息地?( )
A.炎热的沙漠 B.寒冷的南极 C.热带雨林 D.广阔的草原
生态瓶,就是将少量的植物,以这些植物为食的动物和其他非生物物质放入一个密闭的光口瓶中,形成的一个人工模拟的微型生态系统。据此回答2-3题。
2.制作生态瓶时,不需要放入的是?( )
A.水草 B.小鱼 C.塑料玩具 D.池塘水
3.如果生态瓶中植物减少一半,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
A.小鱼数量增加 B.小鱼缺氧死亡 C.水质变清澈 D.水温升高
4.小明要叔叔要挖蚯蚓钓鱼,他应该在哪种环境中寻找蚯蚓?( )
A.干燥的沙堆里 B.潮湿的菜园里
C.阳光直射的草地 D.刚下过雨的水坑里
北极狐活动于整个北极范围。北极狐具有很密的绒毛和较少的针毛,可在零下50℃的冰原上生活。食物主要为旅鼠 ( https: / / baike. / doc / 5390250-5626883.html" \t "https: / / baike. / doc / _blank ),也吃鱼、鸟、鸟蛋、贝类、北极兔和浆果等。结合右图,回答5-6题。
5.北极狐在冬天换毛,这属于哪种适应方式?( )
A.保护色 B.拟态 C.装死 D.迁徙
6.关于北极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北极狐浓密的绒毛是为了适应寒冷的气候。
B.北极狐可在零下40℃的冰原生存。
C.北极狐在我国也有分布。
D.北极狐是杂食性动物。
7.湿地覆盖地球表面仅6%,却为地球上20%的已知物种提供了生存环境。下列属于湿地生态系统作用的是?( )
A.净化水质 B.吸收二氧化碳 C.提供木材 D.生产氧气
8.沙漠中的骆驼适应环境的特征不包括?( )
A.驼峰储存脂肪 B.眼睫毛长 C.耐饥渴 D.夜间活动
9.地震是一种常见的地质灾害,它主要发生在地球的哪个圈层?( )
A.地壳 B.地核 C.地幔 D.软流圈
10.我国幅员辽阔,拥有各种各样的地表形态,下列地表形态由流水侵蚀形成的是?( )
A.长江中下游平原 B.桂林山水
C.内蒙古高原 D.四川盆地
11.火山是由地壳内部岩浆喷出堆积成的山体形态。火山喷发后,可能带来的好处是?( )
A.引发海啸 B.形成肥沃土壤 C.污染空气 D.摧毁建筑物
12.下列岩石中属于沉积岩的是?( )
A.花岗岩 B.大理岩 C.石灰岩 D.玄武岩
13.下列现象与地球内部结构无关的是?( )
A.火山喷发 B.地震 C.月相变化 D.地热资源
14.张衡是中国东汉时期伟大的发明家,他发明的地动仪主要用于?( )
A.预测天气 B.验证地震发生 C.测量温度 D.研究火山
15.红树林(右图所示)是生长在热带、亚热带海岸潮间带的木本植物群落,被称为“海岸卫士”,因为它能?( )
A.吸引游客 B.防止海岸侵蚀
C.提供木材 D.净化空气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2分)
1.生物的栖息地能为生物提供阳光、________、水、食物和________等。
2.蚯蚓体表的黏液有助于它们在________中运动。
3.枯叶蛱蝶的褐色身体就像一片晒干的枯叶,这种适应方式叫________,油甲虫在遇到天敌时一动不动,这种适应方式叫________。
4.森林里狼会控制野鹿的数量,没有野鹿,狼的生存也会受到影响,这说明动物之间存在着相互______又相互_____的关系。
5.地球表面的千变万化既受地球内部作用,也受外力因素影响,外力因素包括_______、________、海浪等。流水对地表的作用包括侵蚀、________和堆积。在河流下游两岸我们经常可以看到细密的沙滩,那是河流的______作用形成的
6.地球内部结构从外到内依次是地壳、________和地核。地壳主要由________组成,地震是地壳中的________突然移动造成的。
7.火山喷发的岩浆来源于地球内部的________层。火山喷发后形成的________可以成为天然肥料。
三、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每题1分,共10分)
1.所有动物都需要阳光才能生存。( )
2.迁徙是大雁适应环境变化的应对方式。( )
3.沙漠中的蜥蜴通过夜间活动适应高温环境。( )
4.湿地生态系统只能调节气候,不能净化水质。( )
5.生态系统中某种生物灭绝不会影响其他生物。( )
6.地震只会带来危害,没有益处。( )
7.地壳的厚度在海洋和陆地上是相同的。( )
8.山地面积占我国陆地面积的三分之一。 ( )
9.流水在河流下游的搬运能力最强。( )
10.海底里的火山比陆地上的火山还要多。 ( )
四、问答题(每题6分,共12分)
1.仙人掌是沙漠中常见的植物,这种植物是如何适应沙漠环境的?请简要分析。(6分)
2.3月28日缅甸发生强烈地震,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在日常生活中如果遭遇地震,我们应该如何做?请分点说明。(6分)
材料分析题(16分)
土拨鼠是齿目松鼠科的哺乳动物,主要生活在北美洲和欧亚大陆的草原、山地。它们圆滚滚的身体覆盖灰褐色短毛,短腿配上毛茸茸的大尾巴,黑豆般的眼睛格外机灵,标志性的大门牙能轻松啃断草根。
这些“草原建筑师”是群居动物,家族成员通过叽叽喳喳的叫声交流,合作挖掘的地下迷宫深达5米,包含卧室、粮仓甚至“厕所”。冬季会集体冬眠6个月,期间心跳从100次/分钟降到4次,体温仅5℃左右,像被按下暂停键!
作为纯素食者,土拨鼠每天要吃相当于自身体重的植物,既能控制杂草生长,洞穴又为狐狸、蛇类提供住所。虽然被狼、鹰等天敌捕食,但它们用站立观察和警报叫声保护族群。目前部分品种因栖息地减少被列为易危物种,提醒我们要保护这些可爱的自然园丁。
1.土拨鼠的主要栖息地类型是( )。(2分)
A.热带雨林 B.草原和山地 C.沙漠 D.森林
2.根据土拨鼠的栖息地和分布范围可以判断,它的天敌不包括是( )。(2分)
A.蛇 B.狼 C.狮子 D.老鹰
3.土拨鼠的地下洞穴包含卧室、______和“厕所”等功能区。它们用______和警报叫声防范天敌。土拨鼠适应环境变化的方式是______,冬眠时心跳从每分钟100次降至______次。(4分)
4.判断题(4分)
①土拨鼠的栖息地仅需要充足食物,不需要安全洞穴。( )
②土拨鼠的群居行为有助于提高族群存活率。( )
③人类过度开发草原可能导致土拨鼠栖息地减少。( )
④土拨鼠很可爱,野外碰到,可以直接接触。( )
5.如果土拨鼠的栖息地被破坏,可能对当地生态产生哪些影响?(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下列哪种环境是企鹅的栖息地?(B)
A.炎热的沙漠 B.寒冷的南极 C.热带雨林 D.广阔的草原
生态瓶,就是将少量的植物,以这些植物为食的动物和其他非生物物质放入一个密闭的光口瓶中,形成的一个人工模拟的微型生态系统。据此回答2-3题。
2.制作生态瓶时,不需要放入的是?(C)
A.水草 B.小鱼 C.塑料玩具 D.池塘水
3.如果生态瓶中植物减少一半,可能出现的现象是?(B)
A.小鱼数量增加 B.小鱼缺氧死亡 C.水质变清澈 D.水温升高
4.小明要叔叔要挖蚯蚓钓鱼,他应该在哪种环境中寻找蚯蚓?( B)
A.干燥的沙堆里 B.潮湿的菜园里
C.阳光直射的草地 D.刚下过雨的水坑里
北极狐活动于整个北极范围。北极狐具有很密的绒毛和较少的针毛,可在零下50℃的冰原上生活。食物主要为旅鼠 ( https: / / baike. / doc / 5390250-5626883.html" \t "https: / / baike. / doc / _blank ),也吃鱼、鸟、鸟蛋、贝类、北极兔和浆果等。结合右图,回答5-6题。
5.北极狐在冬天换毛,这属于哪种适应方式?(A)
A.保护色 B.拟态 C.装死 D.迁徙
6.关于北极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C)。
A.北极狐浓密的绒毛是为了适应寒冷的气候。
B.北极狐可在零下40℃的冰原生存。
C.北极狐在我国也有分布。
D.北极狐是杂食性动物。
7.湿地覆盖地球表面仅6%,却为地球上20%的已知物种提供了生存环境。下列属于湿地生态系统作用的是?(A)
A.净化水质 B.吸收二氧化碳 C.提供木材 D.生产氧气
8.沙漠中的骆驼适应环境的特征不包括?(D)
A.驼峰储存脂肪 B.眼睫毛长 C.耐饥渴 D.夜间活动
9.地震是一种常见的地质灾害,它主要发生在地球的哪个圈层?(A)
A.地壳 B.地核 C.地幔 D.软流圈
10.我国幅员辽阔,拥有各种各样的地表形态,下列地表形态由流水侵蚀形成的是?(B)
A.长江中下游平原 B.桂林山水
C.内蒙古高原 D.四川盆地
11.火山是由地壳内部岩浆喷出堆积成的山体形态。火山喷发后,可能带来的好处是?(B)
A.引发海啸 B.形成肥沃土壤 C.污染空气 D.摧毁建筑物
12.下列岩石中属于沉积岩的是?(C)
A.花岗岩 B.大理岩 C.石灰岩 D.玄武岩
13.下列现象与地球内部结构无关的是?(C)
A.火山喷发 B.地震 C.月相变化 D.地热资源
14.张衡是中国东汉时期伟大的发明家,他发明的地动仪主要用于?(B)
A.预测天气 B.验证地震发生 C.测量温度 D.研究火山
15.红树林(右图所示)是生长在热带、亚热带海岸潮间带的木本植物群落,被称为“海岸卫士”,因为它能?(B)
A.吸引游客 B.防止海岸侵蚀
C.提供木材 D.净化空气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2分)
1.生物的栖息地能为生物提供阳光、空气、水、食物和巢穴等。
2.蚯蚓体表的黏液有助于它们在_泥土_中运动。
3.枯叶蛱蝶的褐色身体就像一片晒干的枯叶,这种适应方式叫__拟态__,油甲虫在遇到天敌时一动不动,这种适应方式叫___假死__。
4.森林里狼会控制野鹿的数量,没有野鹿,狼的生存也会受到影响,这说明动物之间存在着相互__依存__又相互__制约___的关系。
5.地球表面的千变万化既受地球内部作用,也受外力因素影响,外力因素包括__流水___、___风力___、海浪等。流水对地表的作用包括侵蚀、___搬运____和堆积。在河流下游两岸我们经常可以看到细密的沙滩,那是河流的___堆积___作用形成的
6.地球内部结构从外到内依次是地壳、___地幔___和地核。地壳主要由__岩石__组成,地震是地壳中的___板块__突然移动造成的。
7.火山喷发的岩浆来源于地球内部的__地壳__层。火山喷发后形成的_火山灰_可以成为天然肥料。
三、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每题1分,共10分)
1.所有动物都需要阳光才能生存。(×)
2.迁徙是大雁适应环境变化的应对方式。(√)
3.沙漠中的蜥蜴通过夜间活动适应高温环境。(√)
4.湿地生态系统只能调节气候,不能净化水质。(×)
5.生态系统中某种生物灭绝不会影响其他生物。(×)
6.地震只会带来危害,没有益处。(×)
7.地壳的厚度在海洋和陆地上是相同的。(×)
8.山地面积占我国陆地面积的三分之一。 (√)
9.流水在河流下游的搬运能力最强。(×)
10.海底里的火山比陆地上的火山还要多。 (√)
四、问答题(每题6分,共12分)
1.仙人掌是沙漠中常见的植物,这种植物是如何适应沙漠环境的?请简要分析。(6分)
答:仙人掌的叶片退化成刺状,减少了水分的蒸发。仙人掌拥有强大的根系,能够广泛地分布在土壤中,以便吸收更多的水分。仙人掌的耐旱性强,能够在长时间没有降水的情况下生存。(言之有理即可)
2.3月28日缅甸发生强烈地震,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在日常生活中如果遭遇地震,我们应该如何做?请分点说明。(6分)
答:①在室外,安全的地方是远离建筑物空地。②地震发生时,不使用电梯,利用楼梯迅速逃生。③地震发生时要迅速关闭燃气阀门、切断电源,避免火源和燃气泄漏造成进一步的灾害。④平时要准备好应急救援包。(仅供参考)
材料分析题(16分)
土拨鼠是齿目松鼠科的哺乳动物,主要生活在北美洲和欧亚大陆的草原、山地。它们圆滚滚的身体覆盖灰褐色短毛,短腿配上毛茸茸的大尾巴,黑豆般的眼睛格外机灵,标志性的大门牙能轻松啃断草根。
这些“草原建筑师”是群居动物,家族成员通过叽叽喳喳的叫声交流,合作挖掘的地下迷宫深达5米,包含卧室、粮仓甚至“厕所”。冬季会集体冬眠6个月,期间心跳从100次/分钟降到4次,体温仅5℃左右,像被按下暂停键!
作为纯素食者,土拨鼠每天要吃相当于自身体重的植物,既能控制杂草生长,洞穴又为狐狸、蛇类提供住所。虽然被狼、鹰等天敌捕食,但它们用站立观察和警报叫声保护族群。目前部分品种因栖息地减少被列为易危物种,提醒我们要保护这些可爱的自然园丁。
1.土拨鼠的主要栖息地类型是(B)。(2分)
A.热带雨林 B.草原和山地 C.沙漠 D.森林
2.根据土拨鼠的栖息地和分布范围可以判断,它的天敌不包括是(C)。(2分)
A.蛇 B.狼 C.狮子 D.老鹰
3.土拨鼠的地下洞穴包含卧室、_粮仓_和“厕所”等功能区。它们用站立观察和警报叫声防范天敌。土拨鼠适应环境变化的方式是_冬眠_,冬眠时心跳从每分钟100次降至__5__次。(4分)
4.判断题(4分)
①土拨鼠的栖息地仅需要充足食物,不需要安全洞穴。(×)
②土拨鼠的群居行为有助于提高族群存活率。(√)
③人类过度开发草原可能导致土拨鼠栖息地减少。(√)
④土拨鼠很可爱,野外碰到,可以直接接触。(×)
5.如果土拨鼠的栖息地被破坏,可能对当地生态产生哪些影响?(4分)
答:①土拨鼠栖息地被破坏,可能导致顶级捕食者种群减少。②杂草失控。
③洞穴动物失去庇护等。(此题答案不唯一)
北极狐分布范围
北极狐分布范围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