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做中华传统美德的践行者(课件37张PPT+视频素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8.2做中华传统美德的践行者(课件37张PPT+视频素材)

资源简介

(共37张PPT)
榜样是鲜活的价值观,是有形的正能量。我们也要追随他们的脚步,把尊老爱幼、诚实守信、助人为乐等美德融入生活,为社会注入温暖与力量 。这节课我们一起探讨《做中华传统美德的践行者》
(统编版)七年级

8.2做中华传统美德的践行者
践行中华传统美德
第八课
第三单元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学习目标
核心素养:
传承中华传统美德,践行道德要求,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提高道德修养,塑造健全人格。
学习目标:
道德修养
常见考查方式:
1.结合热点素材,考查践行中华传统美德的做法。
2.以研学旅行活动、课堂探究性活动等形式,考查对中华传统美德的认同。
生活观察
2004年底,印度洋突发海啸灾难。一对中年夫妇走进青岛市红十字会,为印度洋海啸灾区的灾民捐款五万元。当工作人员问其姓名时,他们留下了“微尘”的化名。在青岛市红十字会的记录中,这对热心公益事业、化名“微尘的好心人,多次捐款且数额较大,却一直不愿透露真名。有人认为,“微尘”是值得尊重的人,不为名、不图利,只想以自己的方式做善事,那么人们就该尊重其选择。在青岛,“微尘”正在凝聚更多的爱心,越来越多的市民在捐款后也留下“微尘”“小小微尘”“微粒”等名字。现在,“微尘”已经成为诠释爱心的精神符号和青岛公益事业的品牌
“微尘”身上体现了哪些中华传统美德?
乐善好施、不图名利、扶危济困、互助友爱
寻找身边的“中国好人”,分享他们的故事,感受中华传统美德的力量。
生活观察
我们身边的榜样
四十余年坚守助人初心,魏玉杰累计帮助三百余人,个人捐款五十余万元
云庆军和冀冉在路边联手救起晕倒老人,为老人赢得宝贵时间
他曾是红石林场一名普通的护林员,吴艳滨坚守初心,扎根大山赓续红色血脉。
身边的榜样,是我们前行路上的道德坐标,他们以实际行动诠释着中华传统美德的深刻内涵。他们或是助人为乐,或是见义勇为,或是敬业奉献,每一个善举都如同璀璨星辰,照亮我们践行美德的征程。我们应向他们学习,让美德在传承中发扬光大 。
探究新知
践行中华传统美德的原因及要求?
在生活中,我们要大力弘扬和践行自强不息、敬业乐群、扶危济困、见义勇为、孝老爱亲等中华传统美德。
原因:
要求:
中华传统美德是进行道德建设的宝贵资源。
践行中华传统美德的道路已然铺就,我们该以怎样的姿态塑造自身,成为美德的生动承载者与有力传播者 呢?
探究分享
1961年,我国核物理学家于敏开始从原子核理论研究转入氢弹原理研究和核武器研制。当时,我国想要研究氢弹,没有什么经验可以借鉴。于敏和他的团队几乎是从零开始,依靠他们的勤奋和智慧进行理论探索。通过不懈努力,他们自主研发,解决了氢弹研制中的一系列问题,形成了中国独立发展的氢弹构型,世人称为“于敏构型”。1967年6月17日,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书写了中国人用最快速度独立研制出氢弹的奇迹。
于敏团队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自主研发出第一颗氢弹,启示我们践行中华传统美德,应该做怎样的人?
①做自强不息的人。
探究新知
做自强不息的人的原因及做法
原因:
面对困难和挑战,我们应当自立自强、刚健有为,以顽强的意志和不屈的精神,不断开辟人生的新天地。
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历经磨难而不倒的精神动力。(重要性)
做法:
探究分享
在新时代,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践行自强不息的中华传统美德?
我们要树立远大梦想,勇于面对学习困难,培养创新思维,培养自主学习能力,不断实现自我超越。
学习方面
生活方面
培养独立生活能力,积极应对生活挫折,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勇于尝试新鲜事物,保持乐观心态。
探究分享
描绘十四五的美丽画卷,需要每一位劳动者在工作岗位上发扬什么精神?
敬业奉献、创新进取、团结协作、艰苦奋斗精神
这启示我们践行中华传统美德应该做怎样的人?
②做敬业乐群的人
探究新知
做敬业乐群的人的原因及做法
原因:
对待学习和工作,我们要专心致志,爱岗敬业,尽职尽责。我们要乐于与他人交往,在集体中与人和睦相处、团结协作。
只有敬业乐群,才能成就事业,实现人生价值
做法:
探究分享
向张丹波学习,我们如何践行中华传统美德,应该做怎样的人。
张丹波身上有哪些美德值得我们学习?
无私奉献、勇于担责、扶危济困
③应该做一个扶危济困的人
探究新知
做扶危济困的人的原因、做法、体现、意义
原因: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助人者,人恒助之。
做法:
体现:
意义:
当他人身处困境时,我们应当主动伸出援助之手。
“仗义疏财”“雪中送炭”等成语是扶危济困美德的集中体现。
正是有了这种美德,我们的社会才是一个充满爱心与温情的文明社会。
相关链接
守望相助、扶危济困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发展慈善事业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我国制定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推动慈善组织有序发展,慈善事业取得长足进步。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引导、支持有意愿有能力的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积极参与公益慈善事业。
探究分享
向李守康学习,我们如何践行中华传统美德,应该做怎样的人。
④应该做一个见义勇为的人
2025年除夕,安徽黟县美坑村村民李守康在邻居家液化气罐软管老化破裂引发爆燃时,不顾个人安危,迅速将液化气罐拖出院子,又扯下老人着火的围裙,确保了周边邻居的生命财产安全。李守康的英勇行为被确认为见义勇为行为。
探究新知
做见义勇为的人的体现、做法。
体现:
“见义不为,无勇也。”真正勇敢的人具有捍卫正义的勇毅精神,并能付诸行动。
做法:
当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受到侵害时,当他人遇到危难时,我们要敢于挺身而出,运用自己的智慧和力量维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帮助他人
探究分享
向王安娜学习,我们如何践行中华传统美德,应该做怎样的人。
⑤应该做孝老爱亲的人
王安娜是贵州遵义人,她出生于贫困家庭,父亲入狱,母亲离家,爷爷去世后,奶奶又患滑膜关节炎,行动不便。5岁起,安娜便承担起照顾奶奶和曾祖母的责任,洗衣、做饭、喂饭、买药等,样样都做。她乐观坚强,最大的愿望是变成巴啦啦小魔仙帮奶奶做家务。后来,当地政府将安娜一家纳入低保,她也得以走进学校。
探究新知
做孝老爱亲的人的原因、做法、体现。
原因:
百善孝为先。
做法:
“孝”的本质是“爱”和“敬”。我们应当孝敬老人,爱护亲人。
体现: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我们还要将爱的情感和责任扩展到全社会。
阅读感悟
猫与蝴蝶是国画经典题材之一。中国人习惯称八九十岁的年纪为耄,七八十岁的年纪为耋。猫谐音“耄”,蝶谐音“耋”,猫蝶相戏,便有了“耄耋之年”的含义,寓意长寿。因此,在古代祝贺长寿的画作中,经常会出现猫与蝶同框的情景。
思考《耄耋图》有什么寓意?
承载着中华传统孝文化,蕴含着孝老爱亲的传统美德。
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关键在于什么?
让人生更加幸福,社会更加美好。
践行
怎么做?
我们要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
意义
探究新知
讲道德,就是要强化道德意识,注重道德养成,切实把道德规范铭记于心,使道德在全社会家喻户晓。尊道德,就是把道德作为立言立行、做人做事、干事创业的重要准则,确保做到言有所规、行有所止。守道德、就是使道德外于行,言行举止都坚守道德底线,自觉进行道德实践。
什么是?
板书设计
践行中华传统美德,我们要做怎样的人?
(我们可以从哪几方面践行中华传统美德?)
③ 做扶危济困的人。
④做见义勇为的人。
①做自强不息的人。
②做敬业乐群的人。
⑤做孝老爱亲的人。
板书设计
做中华传统美德的践行者
践行中华传统美德的原因及要求
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践行中华传统美德
③ 做扶危济困的人。
④做见义勇为的人。
①做自强不息的人。
②做敬业乐群的人。
⑤做孝老爱亲的人。
践行中华传统美德的意义
启思导行
中国人自古就有“道德文章”的说法。读中华经典,养浩然之气,对于当代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十分必要。
推荐二:《与妻书》
推荐理由:这是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的林觉民给妻子的诀别信。这封信将家庭幸福、夫妻恩爱和国家前途、人民命运联系在一起,表达了作者对妻子的深情和对祖国深沉的爱。全文直抒胸臆,情真意切,字字泣血,动人心魄。
推荐一:《论语》
推荐理由:这是一部体现儒家价理道德思想的经典著作。“夫子风采,溢于格言。”读者可以通过经典,感受古圣先贤的道德智慧。
启思导行
推荐三:《清贫》
推荐理由:这是革命烈士方志敏被捕后在狱中所得的文章。“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正是我们革命者能够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这篇文章虽然写于八十多年前,但今天读来仍然十分亲切感人。
推荐四:《雷锋日记》
推荐理由:这是共产主义战士雷锋留下的几百篇闪耀着共产主义思想光辉、充满着理性思考的日记的合集。文字虽然平实,却掩不住青春的激情,极富道德感染力。
开展“读书漂流”活动,向同学推荐一本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的好书,并说明你的推荐理由。
《增广贤文》推荐理由:这书内容广泛,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阐述了许多为人处的道理和道德准则,对于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具有积极作用。
启思导行
认真阅读经典,在读书中涵养品格,亲近道德人物,提升人生境界,并与同学交流阅读体会,
最近我认真读了《论语》,收获特别大。“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句话真的点醒了我,从那之后,我每学完一个知识点就会去思考它能怎么运用,理解得更透彻了。
《平凡的世界》里的孙少平,他出身贫寒,却一直没放弃对精神世界的追求,即便在艰苦的环境下还坚持读书。孙少平让我懂得,不管处境多艰难,都要心怀梦想,努力提升自己。
课堂训练
A
1. 周文王被拘禁时,将《周易》的八卦推演为六十四卦;孔子在受到政治上的困厄时,编写了《春秋》这部历史著作;左丘明在失明之后著成了《国语》;孙膑在遭受膑刑之后,仍然完成了《孙膑兵法》的著述。这些人物故事表达的主题是
A.勇敢面对困难和挑战,做自强不息的人
B.主动伸出援助之手,做扶危济困的人
C.他人有危险时挺身而出,做见义勇为的人
D.孝敬老人、爱护亲人,做孝老爱亲的人
课堂训练
B
A.做敬业乐群的人  B.做孝老爱亲的人
C.做见义勇为的人 D.做自强不息的人
2.下面为某班黑板报中的一段文字,该期黑板报的主题最有可能是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慈母方病重,欲将名医投。
B
课堂训练
3.梅大高速塌方,河南大哥王向楠用货车拦车,广东老人黄建度下跪逼停后方车辆,挽救了多名人员;山东人王龙勇救落水母子,献出了年轻宝贵的生命······上述模范人物的行为
①属于见义勇为的英雄善举,其精神品质值得全社会学习和弘扬
②启示我们青少年无论何时何种情况都应该挺身而出、见义勇为
③以实际行动践行了守诚信的核心思想理念,应受到表彰和颂扬
④积极传递人与人之间的关爱与温暖,践行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C
课堂训练
4.年仅11岁的灵灵患上了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虽然每天陪伴灵灵化疗的只有爸爸妈妈,但在她身后,还有来自南昌锦绣365小区的亲友团,他们自发接力伸出援手,为灵灵筹款49 000多元。小区业主自发接力所体现的品质有 (  )
①诚实守信,与人为善 ②关爱他人,助人为乐 
③文明有礼,尊重他人 ④扶危济困,互帮互助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②③
课堂训练
5.下面漫画给我们的启示是 (  )
A.孝敬双亲长辈是父母的责任,与我无关
B.在中国传统节日时,才与双亲长辈联系
C.百善孝为先,要做孝老爱亲的人
D.只孝敬自己的父母、爱护亲人
C
教师小结
同学们,传统美德是民族精神的内核,是前行路上的指引。,希望同学们在生活中做一个自强不息的人、敬业乐群的人、扶危济困的人、见义勇为的人,孝老爱亲的人,用实际行动传承美德,让传统美德在新时代熠熠生辉!
谢谢聆听
Thanks!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