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单元检测卷(三)(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大脑思考过程所消耗的能量直接来源于( )葡萄糖 糖原脂肪 ATP2.下列关于ATP的结构与功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ATP的结构简式中的“A”代表腺嘌呤ATP并非细胞内唯一的高能磷酸化合物ATP中的高能磷酸键全部断裂后生成磷酸和腺苷蓝细菌细胞内产生ATP的主要场所是线粒体3.在测定胃蛋白酶活性时,将溶液pH由10降到2的过程中,胃蛋白酶的活性将( )不断上升 先降后升先升后降 没有变化4.下图是ATP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与名称对应正确的是( )A ① 脱氧核糖B ② 高能磷酸键C ③ 腺苷D ④ RNAA BC D5.淀粉酶能催化淀粉水解,但不能催化蛋白质水解。该事实说明( )酶具有专一性酶具有高效性酶的化学本质是RNA酶的作用受温度影响6.下列关于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所有的酶都是蛋白质酶与无机催化剂的催化效率相同酶提供了反应过程所必需的化学能催化生化反应前后酶的性质不发生改变7.ATP的结构示意图如图,①③表示组成ATP的物质或基团,②④表示化学键。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物质①表示鸟嘌呤化学键②断裂的化学反应属于吸能反应在ATP-ADP循环中③可重复利用若化学键④断裂,则左边的化合物是ADP8.ATP的分子结构式如下图,下列关于ATP的叙述正确的是( )1个ATP含有3个高能磷酸键ATP中的“A”代表的是腺嘌呤细胞中ATP含量多,ATP-ADP循环反应快ATP可为蛋白质的合成提供能量9.下列四项中,哪项能正确表示比赛时肌细胞中ATP的变化(纵轴表示细胞中的ATP含量,横轴表示时间)( )A BC D阅读下列材料,回答10~11题。到目前为止,已发现生物体内存在4 000多种酶,酶可以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使得化学反应加快。但pH、温度和某些化合物会通过影响酶的结构影响酶的作用。10.下列关于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过氧化氢酶适于在适宜的pH条件下进行保存酶由活细胞产生,只在细胞内发挥作用酶的专一性的含义是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底物的反应过氧化氢酶催化H2O2分解的速率远大于H2O2自然分解,说明酶具有高效性11.如图表示底物和两种抑制剂与酶的结合机理,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抑制剂1降低酶活性的机理与高温降低酶活性的机理相同抑制剂1与底物具有类似结构而与底物竞争酶的活性位点在含有抑制剂1的酶促反应体系中,增加底物浓度对反应速率无影响增加底物浓度会减弱抑制剂2的抑制作用12.ATP可将蛋白质磷酸化,磷酸化的蛋白质会改变形状做功,从而推动细胞内系列反应的进行(机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TP推动细胞做功,存在吸能反应与放能反应过程磷酸化的蛋白质做功,失去的能量主要用于再生ATPATP水解与磷酸化的蛋白质做功均属于放能反应肌肉在收缩过程中,肌肉中的能量先增加后减少13.如图所示,曲线b表示最适温度、最适pH条件下,反应物浓度与酶促反应速率的关系。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升高温度后,图示反应速率可用曲线c表示酶量减少后,图示反应速率可用曲线a表示酶量是限制曲线AB段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减小pH,重复该实验,A、B点位置都不变14.为了探究口腔的分泌液中是否有蛋白酶,某学生设计了两组实验,如图所示。在37 ℃水浴中保温一段时间后,1、2号试管中加入适量双缩脲试剂,3、4号试管中不加任何试剂,下列实验中能达到目的的是( )实验②实验①实验①、实验②都能实验①、实验②都不能15.如图为探究新鲜的土豆片中的H2O2酶具有催化作用的实验装置图,下列对该实验产生的现象及其结果推测的叙述,正确的是( )该实验的自变量是温度和新鲜土豆片的数量若增加新鲜的土豆片的数量,量筒中气体的总量会增加一段时间后,气体生成量不再增加的原因是土豆片数量限制的对照实验的装置可设置为10 mL 30%的H2O2溶液和煮熟的土豆片,其他条件均相同16.某同学在验证ATP是细胞的直接能源物质的实验中,剥离了蛙的一个腓肠肌标本作为实验材料,实验操作和观察到的现象如下:①电刺激刚剥离的新鲜腓肠肌,腓肠肌收缩;②持续刺激一段时间后,腓肠肌不收缩;③在同一块 腓肠肌上滴加适量葡萄糖溶液后立即施加电刺激,腓肠肌不收缩;④在同一块腓肠肌上滴加适量ATP溶液后立即施加电刺激,腓肠肌收缩。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①②的现象是新鲜腓肠肌标本的细胞中含有少量ATP所致的③④的现象说明ATP是细胞的直接能源物质,而葡萄糖不是③④没有时间上先后的严格要求,可以倒过来并连续进行③中滴加葡萄糖溶液后,若过适当的时间再刺激腓肠肌,可能会发生收缩现象17.(2024·北京房山期中)核酶是一类具有催化功能的小分子RNA,可降解特定的mRNA序列。下列关于核酶的叙述错误的是( )核酶可提高化学反应所需的活化能核酶与脂肪酶有四种元素相同核酶的基本单位是核糖核苷酸核酶也可在细胞外发挥作用18.蛋白质的磷酸化与去磷酸化被比喻为一种分子开关,分子开关的机理如图所示。形成有活性的蛋白质是一个磷酸化的过程,即“开”的过程,形成无活性的蛋白质是一个去磷酸化的过程,即“关”的过程。下列有关分子开关的说法错误的是( )细胞呼吸产生的ATP可以用于分子开关中蛋白质的磷酸化过程分子开关可能是通过改变蛋白质的空间结构来实现“开”和“关”的蛋白质去磷酸化过程是一个放能反应的过程,释放的能量有一部分可用于合成ATP蛋白质磷酸化过程是一个吸能反应,与ATP的水解相联系19.图甲表示酶催化反应过程的示意图,图乙表示在最适温度下该酶促反应生成氨基酸的量与时间的关系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催化图甲表示的反应过程的酶具有专一性图甲中a与b结合后,a的形状会发生变化适当升高温度,图乙中的c点位置不变增加酶的用量,图乙中的M值不变20.图甲是过氧化氢酶活性受pH影响的曲线,图乙表示在最适温度下,pH=b时H2O2分解产生O2量(m)随时间的变化曲线。若改变该酶促反应过程中某一初始条件,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图甲中c点时的过氧化氢酶空间结构及肽键遭到破坏而变性失活若其他条件不变,pH=a时,图乙e点不变,d点右移温度降低时,图乙e点下移,d点左移若其他条件不变,pH=c时,e点为0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60分)21.(14分)如图表示ATP水解产生ADP的过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6分)图中A表示________,P表示________,ATP脱去两个磷酸基团后可作为__________(物质)的基本组成单位之一。(2)(2分)图中①表示________________,其性质不稳定。(3)(4分)图中②表示________________的过程,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2分)催化该过程的酶与催化ATP生成的酶________(填“是”或“不是”)同一种酶。22.(10分)下表分别是某兴趣小组探究温度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步骤和探究过氧化氢酶作用的最适pH的实验结果,已知α 淀粉酶作用的最适温度为60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探究温度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实验一)实验步骤 分组 甲组 乙组 丙组①新鲜的α 淀粉酶溶液 1 mL 1 mL 1 mL②可溶性淀粉溶液 5 mL 5 mL 5 mL③将新鲜的α 淀粉酶溶液与可溶性淀粉溶液混合后分别恒温处理④控制温度 0 ℃ 60 ℃ 90 ℃⑤测定单位时间内淀粉的________探究过氧化氢酶的最适pH的实验(实验二)组别 A组 B组 C组 D组 E组pH 5 6 7 8 9H2O2溶液完全 分解所需时间/s 300 180 90 192 284(1)(2分)pH在实验一中属于________变量,而在实验二中属于________变量。(2)(4分)实验一的步骤③操作错误,正确的操作应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一的步骤⑤最好选用________(填试剂名称)来检测单位时间内淀粉的________。(3)(2分)如将实验一新鲜的α 淀粉酶溶液和可溶性淀粉溶液换为新鲜肝脏研磨液和H2O2溶液,你认为是否科学?________。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2分)分析实验二的结果,可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该预实验的基础上要进一步探究该过氧化氢酶的最适pH,可在pH为________范围内设置梯度。23.(12分)(2024·A9协作体高一期中)为了探究肌肉收缩的直接能源物质是葡萄糖还是ATP,某研究小组利用以下实验材料用具进行了探究活动。材料及用具:0.65 g/dL的氯化钠溶液浸泡的新制蛙腓肠肌2份、电极(间歇刺激能使肌肉收缩)、1.0 g/dL的葡萄糖溶液、ATP溶液、滴管、培养皿2个等。(1)(4分)实验步骤:①取两个培养皿编号A、B,分别加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用电极间歇性刺激两组腓肠肌,直至其不能再收缩为止。③A组加入一定量的ATP溶液,B组加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一段时间后用电极间歇性刺激两组腓肠肌后,观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6分)实验结果预期及结论:①若A组腓肠肌________,B组腓肠肌______,则ATP是直接能源物质;②若A组腓肠肌________,B组腓肠肌______,则葡萄糖是直接能源物质;③若A组腓肠肌________,B组腓肠肌______,则ATP和葡萄糖均是直接能源物质;④若A组和B组腓肠肌均不收缩,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2分)分析与讨论:步骤②中电极间歇刺激腓肠肌到不能收缩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4.(12分)(2024·绿谷联盟高一联考)枸杞为药食同源的植物,生产枸杞鲜果果汁过程中易发生酶促褐变,影响其外观、风味甚至导致营养损失。为有效减少酶促褐变引起的产品质量下降,研究人员以红果枸杞为实验材料开展了引起褐变的酶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请回答下列问题:(1)(2分)褐变是指植物细胞中的多酚氧化酶(PPO)催化多酚类物质(无色)生成褐色醌类物质的过程。为了防止枸杞果汁发生褐变,应________(填“升高”或“降低”)枸杞果实细胞中PPO活性。(2)(4分)将枸杞鲜果在冰浴条件下快速研磨,离心后得到PPO粗酶提取液,并移入带冰袋的泡沫箱中保存。低温处理和低温保存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2分)已知L-半胱氨酸、柠檬酸是食品领域应用广泛的食品添加剂。将不同浓度的食品添加剂分别加入PPO粗酶提取液中,30 ℃水浴恒温后,测定并得到PPO相对酶活性,结果如图。据图可知,两种食品添加剂均可________PPO相对酶活性。在枸杞鲜果果汁加工过程中,选用________(填食品添加剂)处理效果更好。(4)(4分)短时(3 min)高温处理也可抑制褐变,但高温会破坏果汁中的某些营养成分。请你提出一种实验思路,探究PPO既能有效防止褐变,又能保留营养成分的最佳温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5.(12分)(2024·山水联盟高一联考)磷脂酰丝氨酸(PS)具有改善记忆、缓解用脑疲劳等功效,常被用于生产功能性食品和药物。目前主要以大豆为原料提取,但产率(生成物的实际产量与理论产量的比值)较低,科研人员拟用酶促反应合成PS,提供制备的新思路。(1)(2分)磷酸酯酶D(PLD)催化PS合成的反应如下,PLD具有高效性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磷脂酰胆碱(PC)+L-丝氨酸PS+胆碱(2)(1分)测定不同的温度下PLD的活性,结果如图1所示。在上述研究的温度范围内,当温度为________时,PLD催化活性最高。(3)(5分)水不仅作为PS合成过程的反应介质,还可作为L-丝氨酸的竞争性物质参与反应,使PC水解为磷脂酸。测定两种底物的不同比例与PS产率关系,结果如图2所示。含量高的底物应为________,提高该底物比例的目的是________。工业生产选择两种底物为1∶3作为最佳比例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2分)定期测定反应体系中PS的产率发现,0~24 h内,PS的产率随时间的延长而增加,24 h后PS产率反而下降。试分析PS产率下降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2分)为提高工业生产中单位时间的PS产率,还可做哪些方面的研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单元检测卷(三)1.D [生物体内的直接能源物质是ATP;脂肪是生物体内良好的储能物质;糖原是动物体内的储能物质;淀粉是植物体内的储能物质;葡萄糖是细胞生命活动所需要的主要能源物质,故选D。]2.B [ATP中的“A”代表腺苷,A错误;ATP、GTP、CTP等都是细胞内的高能磷酸化合物,B正确;ATP中的高能磷酸键全部断裂后生成磷酸和腺嘌呤核糖核苷酸,C错误;蓝细菌为原核生物,没有线粒体,D错误。]3.D [胃蛋白酶的最适pH是2左右,当该酶处在pH为10的溶液中,由于碱性过强而失去活性。因此,将溶液pH由10降到2的过程中,胃蛋白酶活性不发生变化,D正确。]4.B [①是核糖;②是高能磷酸键;③是腺嘌呤;④是腺嘌呤核糖核苷酸。]5.A [淀粉酶只能水解淀粉,体现了酶的专一性。]6.D7.C [物质①表示腺嘌呤,A错误;化学键②断裂的化学反应属于放能反应,B错误;化学键④断裂后左边的化合物是腺嘌呤核糖核苷酸,②断裂后左边的化合物是ADP,D错误。]8.D [1个ATP含有2个高能磷酸键,A错误;ATP中“A”代表腺苷,B错误;细胞中ATP含量很少,ATP-ADP循环反应快,C错误;蛋白质的合成属于吸能反应,需要ATP水解供能,D正确。]9.B [比赛时首先要消耗ATP,但体内ATP含量很少,其能量供应有限,所以有减少趋势,利用后可由ADP迅速转化,随着ATP的再生,其含量又会进一步增加,故变化趋势为先降低,后升高,B正确。]10.A [高温、过酸、过碱容易使酶失活,所以应在低温和适宜的pH条件下保存酶,A正确;只要条件适宜,酶在细胞内外、体外均可发挥作用,B错误;酶的专一性是指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底物或者少数几种相似底物的反应,C错误;过氧化氢酶能够降低化学反应需要的活化能,即过氧化氢酶具有催化作用,与无机催化剂相比才能证明其具有高效性,D错误。]11.B [抑制剂1降低酶活性的机理是和底物争夺酶的活性位点,使酶和底物的结合机会减少,从而降低催化反应速率,高温破坏酶的空间结构,从而降低催化反应速率,两者降低酶活性的机理不相同,A错误;分析题图可知,抑制剂1与底物具有类似结构,都能与酶的活性位点结合,B正确;在含有抑制剂1的酶促反应体系中,增加底物浓度则抑制剂1与酶结合的机会减小,导致抑制作用减弱,进而会提高反应速率,即对反应速率有影响,C错误;抑制剂2为非竞争性抑制剂,和酶活性位点以外的其他位点结合,通过改变酶的结构,从而使酶失去催化活性,故增加底物浓度不会减弱抑制剂2的抑制作用,D错误。]12.B [分析图示,ATP推动细胞做功,首先需ATP水解释放能量,这是一种放能反应,能量用于蛋白质的磷酸化(吸能反应),磷酸化的蛋白质通过做功释放能量,这是一种放能反应,通过两者的结合推动细胞做功,A、C正确;磷酸化的蛋白质做功是一种放能反应,所释放的能量并不能用于再生ATP,合成ATP所需的能量主要来自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B错误;肌肉收缩过程中,ATP先使肌肉中的能量增加,改变形状,这是吸能反应,然后肌肉做功,释放能量,恢复原状,这是放能反应,D正确。]13.B [由于曲线b表示在最适温度、最适pH条件下,反应物浓度与酶促反应速率的关系,因此,升高温度后,酶促反应速率会下降,A错误;酶量减少,在反应物浓度一定的条件下,反应速率下降,可用曲线a表示,B正确;AB段随着反应物浓度的升高,反应速率加快,限制因素是反应物浓度,C错误;由于曲线b为最适pH条件下的曲线,减小pH,重复该实验,A、B点位置都会降低,D错误。]14.A [双缩脲试剂检测的是蛋白质,蛋白酶也是蛋白质,故本题无法从化学特性上达到目的,只有考虑物理特性,如蛋白块变小或消失,故选A。]15.D [该实验的自变量为是否含有新鲜的土豆片,而温度和新鲜土豆片的数量属于无关变量,应该保持相同且适宜,A错误;新鲜土豆片中含过氧化氢酶,增加新鲜土豆片的数量即增加酶的数量,这样会加快化学反应速率,使量筒中产生气体的速率加快,但是底物的量没有改变,因此量筒中气体的总量不变,B错误;一段时间后,气体生成量不再增加的原因是该反应的底物已耗尽,C错误;根据单一变量原则,对照实验的装置可设置为10 mL 30%的H2O2溶液和煮熟的土豆片,其他条件均相同,D正确。]16.C [①②的现象中新鲜腓肠肌受到电刺激后可以收缩,持续刺激一段时间之后不收缩,说明新鲜腓肠肌细胞中含有少量的ATP,A正确;③④的顺序不能颠倒,否则滴加适量葡萄糖溶液后腓肠肌收缩,无法判断腓肠肌收缩到底是外源ATP的作用还是葡萄糖的作用,C错误;③中滴加的是葡萄糖溶液,过一段时间后,葡萄糖可能会被氧化分解,氧化分解释放的能量一部分会被用于合成ATP,此时再刺激腓肠肌,可能会发生收缩现象,D正确。]17.A [核酶可降低化学反应所需的活化能,A错误;核酶是一类具有催化功能的单链RNA分子,组成元素是C、H、O、N、P,脂肪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组成元素主要是C、H、O、N,因此核酶与脂肪酶有四种元素相同,B正确;核酶是一类RNA,基本单位是核糖核苷酸,C正确;核酶可在细胞外发挥作用,D正确。]18.C [通过图示可知,细胞呼吸产生的ATP可以用于分子开关中蛋白质的磷酸化过程,形成有活性的蛋白质,A正确;ATP将蛋白质磷酸化,形成ADP和磷酸化的蛋白质,同时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发生改变,当磷酸化的蛋白质上的磷酸基团脱落时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会再次发生改变(恢复原状),因此分子开关可能是通过改变蛋白质的空间结构来实现“开”和“关”的,B正确;由图可知蛋白质去磷酸化过程释放的能量不能用于合成ATP,只能为ATP的合成提供原材料Pi,C错误;通过图示可知,蛋白质磷酸化过程需要消耗ATP,是一个吸能反应,与ATP的水解相联系,D正确。]19.C [图乙表示在最适温度下的酶促反应过程,故若升高温度,酶促反应速率降低,图乙中c点将向右移动,C错误。]20.B [图甲中pH=c时,过碱条件破坏过氧化氢酶的空间结构使酶失活,但肽键一般不会被破坏,A错误;pH=a时,酶的活性降低,化学反应速率减慢,到达化学反应平衡所需的时间延长,但pH改变不会改变化学反应的平衡点,所以d点右移,e点不变,B正确;图乙曲线是在最适温度下测得,温度降低时,酶的活性下降,不改变化学反应的平衡点,但到达平衡点的时间延长,图乙e点不变,d点右移,C错误;图乙中若其他条件不变,pH=c时,酶失去活性,在没有酶催化的条件下,H2O2仍可分解,e点不为0,D错误。]21.(1)腺苷 磷酸基团 RNA (2)高能磷酸键 (3)ATP水解释放能量 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4)不是解析 (1)(2)由ATP的结构简式可知,A表示腺苷、P表示磷酸基团、①代表高能磷酸键,ATP水解掉两个磷酸基团后形成的腺嘌呤核糖核苷酸可作为RNA的基本组成单位之一。(3)ATP水解时,可释放大量能量,供生命活动所需。(4)催化ATP水解与催化ATP生成的酶不是同一种酶。22.(1)无关 自 (2)使新鲜的α 淀粉酶溶液和可溶性淀粉溶液分别达到预设温度后再混合(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碘液 剩余量(3)不科学 因为温度会影响H2O2的分解 (4)该过氧化氢酶的最适pH约为7,pH降低或升高,酶活性均降低(或在pH为5~7的范围内,随pH的升高,该过氧化氢酶的活性升高;在pH为7~9的范围内,随pH的升高,该过氧化氢酶的活性降低) 6~8解析 (1)实验一探究的是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自变量是温度,因变量是酶活性,pH为无关变量;而实验二是探究过氧化氢酶作用的最适pH,自变量是pH。(2)探究温度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中,应该先使酶和底物分别达到预设温度,然后再将底物和酶混合,否则会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淀粉遇碘液变蓝,因此实验一的步骤⑤最好选用碘液来检测单位时间内淀粉的剩余量,颜色越蓝,则单位时间内淀粉的剩余量越多,说明酶活性越低。(3)温度会影响H2O2的分解,因此实验一中新鲜的α 淀粉酶溶液和可溶性淀粉溶液不能换为新鲜肝脏研磨液和H2O2溶液。(4)由实验二的结果可知,在pH为5~7的范围内,随pH的升高,该过氧化氢酶的活性升高;在pH为7~9的范围内,随pH的升高,该过氧化氢酶的活性降低;该过氧化氢酶作用的最适pH约为7,pH降低或升高,酶活性均降低。在该预实验的基础上要进一步探究该过氧化氢酶的最适pH,可在pH为6~8的范围内设置pH梯度。23.(1)①0.65 g/dL的氯化钠溶液浸泡的新制蛙腓肠肌(写全才算对)③等量的1.0 g/dL的葡萄糖溶液④肌肉收缩情况(2)①收缩 不收缩②不收缩 收缩③收缩 收缩④ATP和葡萄糖均不是直接能源物质(3)将腓肠肌细胞内部的ATP消耗完,避免对实验结果产生干扰(写出内源ATP消耗完即可,或耗尽肌肉原有的能源物质,消耗肌肉原有的ATP、葡萄糖,都可以算对)解析 (1)结合实验目的,本实验的自变量是能源物质的种类,因变量是蛙腓肠肌受到电极刺激后是否会发生收缩。实验应设置A、B两个相互对照组,其中A组加入一定量的ATP溶液,B组加入等量的1.0 g/dL的葡萄糖溶液,一段时间后用电极间歇性刺激两组腓肠肌后,观察肌肉收缩情况。(2)ATP和葡萄糖二者谁是直接能源物质,则相应组的腓肠肌在实验时应观察到肌肉收缩。预期结果分为4种:①ATP是;②葡萄糖是;③二者均是和④二者均不是。(3)在进行自变量处理前,应将实验材料中已存在的直接能源物质消耗完,可将置于0.65 g/dL的NaCl溶液中浸泡的新制蛙腓肠肌用电极间歇性刺激,直至其不能再收缩为止。24.(1)降低 (2)低温下PPO活性低,可防止褐变且酶的空间结构稳定,在适宜温度下酶的活性可恢复 (3)降低 L-半胱氨酸(4)设置一系列高温的温度梯度,分别测定PPO相对酶活性和某些营养成分的含量25.(1)与无机催化剂相比,酶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作用更显著(2)40 ℃(3)L-丝氨酸 提高L-丝氨酸的竞争力 该比例下PS产率高且成本低(更经济)(4)胆碱的积累影响酶促反应的进行/产物被水解/产物参与其他反应(合理即可)(5)PLD最适的pH、PLD最适用量(合理即可)(共47张PPT)单元检测卷(三)(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D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大脑思考过程所消耗的能量直接来源于( )A.葡萄糖 B.糖原C.脂肪 D.ATP解析:生物体内的直接能源物质是ATP;脂肪是生物体内良好的储能物质;糖原是动物体内的储能物质;淀粉是植物体内的储能物质;葡萄糖是细胞生命活动所需要的主要能源物质,故选D。2.下列关于ATP的结构与功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A.ATP的结构简式中的“A”代表腺嘌呤B.ATP并非细胞内唯一的高能磷酸化合物C.ATP中的高能磷酸键全部断裂后生成磷酸和腺苷D.蓝细菌细胞内产生ATP的主要场所是线粒体解析:ATP中的“A”代表腺苷,A错误;ATP、GTP、CTP等都是细胞内的高能磷酸化合物,B正确;ATP中的高能磷酸键全部断裂后生成磷酸和腺嘌呤核糖核苷酸,C错误;蓝细菌为原核生物,没有线粒体,D错误。B3.在测定胃蛋白酶活性时,将溶液pH由10降到2的过程中,胃蛋白酶的活性将( )A.不断上升 B.先降后升C.先升后降 D.没有变化解析:胃蛋白酶的最适pH是2左右,当该酶处在pH为10的溶液中,由于碱性过强而失去活性。因此,将溶液pH由10降到2的过程中,胃蛋白酶活性不发生变化,D正确。D4.下图是ATP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与名称对应正确的是( )BA ① 脱氧核糖B ② 高能磷酸键C ③ 腺苷D ④ RNA解析:①是核糖;②是高能磷酸键;③是腺嘌呤;④是腺嘌呤核糖核苷酸。5.淀粉酶能催化淀粉水解,但不能催化蛋白质水解。该事实说明( )A.酶具有专一性B.酶具有高效性C.酶的化学本质是RNAD.酶的作用受温度影响解析:淀粉酶只能水解淀粉,体现了酶的专一性。A6.下列关于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A.所有的酶都是蛋白质B.酶与无机催化剂的催化效率相同C.酶提供了反应过程所必需的化学能D.催化生化反应前后酶的性质不发生改变D7.ATP的结构示意图如下,①③表示组成ATP的物质或基团,②④表示化学键。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CA.物质①表示鸟嘌呤B.化学键②断裂的化学反应属于吸能反应C.在ATP-ADP循环中③可重复利用D.若化学键④断裂,则左边的化合物是ADP解析:物质①表示腺嘌呤,A错误;化学键②断裂的化学反应属于放能反应,B错误;化学键④断裂后左边的化合物是腺嘌呤核糖核苷酸,②断裂后左边的化合物是ADP,D错误。8.ATP的分子结构式如下图,下列关于ATP的叙述正确的是( )DA.1个ATP含有3个高能磷酸键B.ATP中的“A”代表的是腺嘌呤C.细胞中ATP含量多,ATP-ADP循环反应快D.ATP可为蛋白质的合成提供能量解析:1个ATP含有2个高能磷酸键,A错误;ATP中“A”代表腺苷,B错误;细胞中ATP含量很少,ATP-ADP循环反应快,C错误;蛋白质的合成属于吸能反应,需要ATP水解供能,D正确。9.下列四项中,哪项能正确表示比赛时肌细胞中ATP的变化(纵轴表示细胞中的ATP含量,横轴表示时间)( )B解析:比赛时首先要消耗ATP,但体内ATP含量很少,其能量供应有限,所以有减少趋势,利用后可由ADP迅速转化,随着ATP的再生,其含量又会进一步增加,故变化趋势为先降低,后升高,B正确。阅读下列材料,回答10~11题。到目前为止,已发现生物体内存在4 000多种酶,酶可以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使得化学反应加快。但pH、温度和某些化合物会通过影响酶的结构影响酶的作用。10.下列关于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A.过氧化氢酶适于在适宜的pH条件下进行保存B.酶由活细胞产生,只在细胞内发挥作用C.酶的专一性的含义是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底物的反应D.过氧化氢酶催化H2O2分解的速率远大于H2O2自然分解,说明酶具有高效性A解析:高温、过酸、过碱容易使酶失活,所以应在低温和适宜的pH条件下保存酶,A正确;只要条件适宜,酶在细胞内外、体外均可发挥作用,B错误;酶的专一性是指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底物或者少数几种相似底物的反应,C错误;过氧化氢酶能够降低化学反应需要的活化能,即过氧化氢酶具有催化作用,与无机催化剂相比才能证明其具有高效性,D错误。11.如图表示底物和两种抑制剂与酶的结合机理,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BA.抑制剂1降低酶活性的机理与高温降低酶活性的机理相同B.抑制剂1与底物具有类似结构而与底物竞争酶的活性位点C.在含有抑制剂1的酶促反应体系中,增加底物浓度对反应速率无影响D.增加底物浓度会减弱抑制剂2的抑制作用解析:抑制剂1降低酶活性的机理是和底物争夺酶的活性位点,使酶和底物的结合机会减少,从而降低催化反应速率,高温破坏酶的空间结构,从而降低催化反应速率,两者降低酶活性的机理不相同,A错误;分析题图可知,抑制剂1与底物具有类似结构,都能与酶的活性位点结合,B正确;在含有抑制剂1的酶促反应体系中,增加底物浓度则抑制剂1与酶结合的机会减小,导致抑制作用减弱,进而会提高反应速率,即对反应速率有影响,C错误;抑制剂2为非竞争性抑制剂,和酶活性位点以外的其他位点结合,通过改变酶的结构,从而使酶失去催化活性,故增加底物浓度不会减弱抑制剂2的抑制作用,D错误。12.ATP可将蛋白质磷酸化,磷酸化的蛋白质会改变形状做功,从而推动细胞内系列反应的进行(机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BA.ATP推动细胞做功,存在吸能反应与放能反应过程B.磷酸化的蛋白质做功,失去的能量主要用于再生ATPC.ATP水解与磷酸化的蛋白质做功均属于放能反应D.肌肉在收缩过程中,肌肉中的能量先增加后减少解析:分析图示,ATP推动细胞做功,首先需ATP水解释放能量,这是一种放能反应,能量用于蛋白质的磷酸化(吸能反应),磷酸化的蛋白质通过做功释放能量,这是一种放能反应,通过两者的结合推动细胞做功,A、C正确;磷酸化的蛋白质做功是一种放能反应,所释放的能量并不能用于再生ATP,合成ATP所需的能量主要来自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B错误;肌肉收缩过程中,ATP先使肌肉中的能量增加,改变形状,这是吸能反应,然后肌肉做功,释放能量,恢复原状,这是放能反应,D正确。A.ATP推动细胞做功,存在吸能反应与放能反应过程B.磷酸化的蛋白质做功,失去的能量主要用于再生ATPC.ATP水解与磷酸化的蛋白质做功均属于放能反应D.肌肉在收缩过程中,肌肉中的能量先增加后减少13.如图所示,曲线b表示最适温度、最适pH条件下,反应物浓度与酶促反应速率的关系。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BA.升高温度后,图示反应速率可用曲线c表示B.酶量减少后,图示反应速率可用曲线a表示C.酶量是限制曲线AB段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D.减小pH,重复该实验,A、B点位置都不变解析:由于曲线b表示在最适温度、最适pH条件下,反应物浓度与酶促反应速率的关系,因此,升高温度后,酶促反应速率会下降,A错误;酶量减少,在反应物浓度一定的条件下,反应速率下降,可用曲线a表示,B正确;AB段随着反应物浓度的升高,反应速率加快,限制因素是反应物浓度,C错误;由于曲线b为最适pH条件下的曲线,减小pH,重复该实验,A、B点位置都会降低,D错误。A.升高温度后,图示反应速率可用曲线c表示B.酶量减少后,图示反应速率可用曲线a表示C.酶量是限制曲线AB段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D.减小pH,重复该实验,A、B点位置都不变14.为了探究口腔的分泌液中是否有蛋白酶,某学生设计了两组实验,如图所示。在37 ℃水浴中保温一段时间后,1、2号试管中加入适量双缩脲试剂,3、4号试管中不加任何试剂,下列实验中能达到目的的是( )AA.实验②B.实验①C.实验①、实验②都能D.实验①、实验②都不能解析:双缩脲试剂检测的是蛋白质,蛋白酶也是蛋白质,故本题无法从化学特性上达到目的,只有考虑物理特性,如蛋白块变小或消失,故选A。15.下图为探究新鲜的土豆片中的H2O2酶具有催化作用的实验装置图,下列对该实验产生的现象及其结果推测的叙述,正确的是( )DA.该实验的自变量是温度和新鲜土豆片的数量B.若增加新鲜的土豆片的数量,量筒中气体的总量会增加C.一段时间后,气体生成量不再增加的原因是土豆片数量限制的D.对照实验的装置可设置为10 mL 30%的H2O2溶液和煮熟的土豆片,其他条件均相同解析:该实验的自变量为是否含有新鲜的土豆片,而温度和新鲜土豆片的数量属于无关变量,应该保持相同且适宜,A错误;新鲜土豆片中含过氧化氢酶,增加新鲜土豆片的数量即增加酶的数量,这样会加快化学反应速率,使量筒中产生气体的速率加快,但是底物的量没有改变,因此量筒中气体的总量不变,B错误;一段时间后,气体生成量不再增加的原因是该反应的底物已耗尽,C错误;根据单一变量原则,对照实验的装置可设置为10 mL 30%的H2O2溶液和煮熟的土豆片,其他条件均相同,D正确。16.某同学在验证ATP是细胞的直接能源物质的实验中,剥离了蛙的一个腓肠肌标本作为实验材料,实验操作和观察到的现象如下:①电刺激刚剥离的新鲜腓肠肌,腓肠肌收缩;②持续刺激一段时间后,腓肠肌不收缩;③在同一块 腓肠肌上滴加适量葡萄糖溶液后立即施加电刺激,腓肠肌不收缩;④在同一块腓肠肌上滴加适量ATP溶液后立即施加电刺激,腓肠肌收缩。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①②的现象是新鲜腓肠肌标本的细胞中含有少量ATP所致的B.③④的现象说明ATP是细胞的直接能源物质,而葡萄糖不是C.③④没有时间上先后的严格要求,可以倒过来并连续进行D.③中滴加葡萄糖溶液后,若过适当的时间再刺激腓肠肌,可能会发生收缩现象C解析:①②的现象中新鲜腓肠肌受到电刺激后可以收缩,持续刺激一段时间之后不收缩,说明新鲜腓肠肌细胞中含有少量的ATP,A正确;③④的顺序不能颠倒,否则滴加适量葡萄糖溶液后腓肠肌收缩,无法判断腓肠肌收缩到底是外源ATP的作用还是葡萄糖的作用,C错误;③中滴加的是葡萄糖溶液,过一段时间后,葡萄糖可能会被氧化分解,氧化分解释放的能量一部分会被用于合成ATP,此时再刺激腓肠肌,可能会发生收缩现象,D正确。17.(2024·北京房山期中)核酶是一类具有催化功能的小分子RNA,可降解特定的mRNA序列。下列关于核酶的叙述错误的是( )A.核酶可提高化学反应所需的活化能 B.核酶与脂肪酶有四种元素相同C.核酶的基本单位是核糖核苷酸 D.核酶也可在细胞外发挥作用解析:核酶可降低化学反应所需的活化能,A错误;核酶是一类具有催化功能的单链RNA分子,组成元素是C、H、O、N、P,脂肪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组成元素主要是C、H、O、N,因此核酶与脂肪酶有四种元素相同,B正确;核酶是一类RNA,基本单位是核糖核苷酸,C正确;核酶可在细胞外发挥作用,D正确。A18.蛋白质的磷酸化与去磷酸化被比喻为一种分子开关,分子开关的机理如图所示。形成有活性的蛋白质是一个磷酸化的过程,即“开”的过程,形成无活性的蛋白质是一个去磷酸化的过程,即“关”的过程。下列有关分子开关的说法错误的是( )CA.细胞呼吸产生的ATP可以用于分子开关中蛋白质的磷酸化过程B.分子开关可能是通过改变蛋白质的空间结构来实现“开”和“关”的C.蛋白质去磷酸化过程是一个放能反应的过程,释放的能量有一部分可用于合成ATPD.蛋白质磷酸化过程是一个吸能反应,与ATP的水解相联系解析:通过图示可知,细胞呼吸产生的ATP可以用于分子开关中蛋白质的磷酸化过程,形成有活性的蛋白质,A正确;ATP将蛋白质磷酸化,形成ADP和磷酸化的蛋白质,同时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发生改变,当磷酸化的蛋白质上的磷酸基团脱落时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会再次发生改变(恢复原状),因此分子开关可能是通过改变蛋白质的空间结构来实现“开”和“关”的,B正确;由图可知蛋白质去磷酸化过程释放的能量不能用于合成ATP,只能为ATP的合成提供原材料Pi,C错误;通过图示可知,蛋白质磷酸化过程需要消耗ATP,是一个吸能反应,与ATP的水解相联系,D正确。19.图甲表示酶催化反应过程的示意图,图乙表示在最适温度下该酶促反应生成氨基酸的量与时间的关系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CA.催化图甲表示的反应过程的酶具有专一性B.图甲中a与b结合后,a的形状会发生变化C.适当升高温度,图乙中的c点位置不变D.增加酶的用量,图乙中的M值不变解析:图乙表示在最适温度下的酶促反应过程,故若升高温度,酶促反应速率降低,图乙中c点将向右移动,C错误。20.图甲是过氧化氢酶活性受pH影响的曲线,图乙表示在最适温度下,pH=b时H2O2分解产生O2量(m)随时间的变化曲线。若改变该酶促反应过程中某一初始条件,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BA.图甲中c点时的过氧化氢酶空间结构及肽键遭到破坏而变性失活B.若其他条件不变,pH=a时,图乙e点不变,d点右移C.温度降低时,图乙e点下移,d点左移D.若其他条件不变,pH=c时,e点为0解析:图甲中pH=c时,过碱条件破坏过氧化氢酶的空间结构使酶失活,但肽键一般不会被破坏,A错误;pH=a时,酶的活性降低,化学反应速率减慢,到达化学反应平衡所需的时间延长,但pH改变不会改变化学反应的平衡点,所以d点右移,e点不变,B正确;图乙曲线是在最适温度下测得,温度降低时,酶的活性下降,不改变化学反应的平衡点,但到达平衡点的时间延长,图乙e点不变,d点右移,C错误;图乙中若其他条件不变,pH=c时,酶失去活性,在没有酶催化的条件下,H2O2仍可分解,e点不为0,D错误。A.图甲中c点时的过氧化氢酶空间结构及肽键遭到破坏而变性失活B.若其他条件不变,pH=a时,图乙e点不变,d点右移C.温度降低时,图乙e点下移,d点左移D.若其他条件不变,pH=c时,e点为0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60分)21.(14分)如图表示ATP水解产生ADP的过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腺苷(1)图中A表示_______,P表示________,ATP脱去两个磷酸基团后可作为_________(物质)的基本组成单位之一。(2)图中①表示______________,其性质不稳定。(3)图中②表示__________________的过程,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4)催化该过程的酶与催化ATP生成的酶________(填“是”或“不是”)同一种酶。磷酸基团RNA高能磷酸键ATP水解释放能量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不是解析:(1)(2)由ATP的结构简式可知,A表示腺苷、P表示磷酸基团、①代表高能磷酸键,ATP水解掉两个磷酸基团后形成的腺嘌呤核糖核苷酸可作为RNA的基本组成单位之一。(3)ATP水解时,可释放大量能量,供生命活动所需。(4)催化ATP水解与催化ATP生成的酶不是同一种酶。22.(10分)下表分别是某兴趣小组探究温度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步骤和探究过氧化氢酶作用的最适pH的实验结果,已知α 淀粉酶作用的最适温度为60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探究温度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实验一) 实验步骤 分组 甲组 乙组 丙组①新鲜的α 淀粉酶溶液 1 mL 1 mL 1 mL②可溶性淀粉溶液 5 mL 5 mL 5 mL③将新鲜的α 淀粉酶溶液与可溶性淀粉溶液混合后分别恒温处理 ④控制温度 0 ℃ 60 ℃ 90 ℃⑤测定单位时间内淀粉的________ 探究过氧化氢酶的最适pH的实验(实验二) 组别 A组 B组 C组 D组 E组 pH 5 6 7 8 9 H2O2溶液完全分解所需时间/s 300 180 90 192 284 无关(1)pH在实验一中属于________变量,而在实验二中属于________变量。(2)实验一的步骤③操作错误,正确的操作应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一的步骤⑤最好选用________(填试剂名称)来检测单位时间内淀粉的________。(3)如将实验一新鲜的α 淀粉酶溶液和可溶性淀粉溶液换为新鲜肝脏研磨液和H2O2溶液,你认为是否科学?______。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自使新鲜的α 淀粉酶溶液和可溶性淀粉溶液分别达到预设温度后再混合(其他合理答案也可)碘液剩余量不科学因为温度会影响H2O2的分解(4)分析实验二的结果,可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该预实验的基础上要进一步探究该过氧化氢酶的最适pH,可在pH为________范围内设置梯度。该过氧化氢酶的最适pH约为7,pH降低或升高,酶活性均降低(或在pH为5~7的范围内,随pH的升高,该过氧化氢酶的活性升高;在pH为7~9的范围内,随pH的升高,该过氧化氢酶的活性降低)6~8解析:(1)实验一探究的是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自变量是温度,因变量是酶活性,pH为无关变量;而实验二是探究过氧化氢酶作用的最适pH,自变量是pH。(2)探究温度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中,应该先使酶和底物分别达到预设温度,然后再将底物和酶混合,否则会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淀粉遇碘液变蓝,因此实验一的步骤⑤最好选用碘液来检测单位时间内淀粉的剩余量,颜色越蓝,则单位时间内淀粉的剩余量越多,说明酶活性越低。(3)温度会影响H2O2的分解,因此实验一中新鲜的α 淀粉酶溶液和可溶性淀粉溶液不能换为新鲜肝脏研磨液和H2O2溶液。(4)由实验二的结果可知,在pH为5~7的范围内,随pH的升高,该过氧化氢酶的活性升高;在pH为7~9的范围内,随pH的升高,该过氧化氢酶的活性降低;该过氧化氢酶作用的最适pH约为7,pH降低或升高,酶活性均降低。在该预实验的基础上要进一步探究该过氧化氢酶的最适pH,可在pH为6~8的范围内设置pH梯度。23.(12分)(2024·A9协作体高一期中)为了探究肌肉收缩的直接能源物质是葡萄糖还是ATP,某研究小组利用以下实验材料用具进行了探究活动。材料及用具:0.65 g/dL的氯化钠溶液浸泡的新制蛙腓肠肌2份、电极(间歇刺激能使肌肉收缩)、1.0 g/dL的葡萄糖溶液、ATP溶液、滴管、培养皿2个等。(1)实验步骤:①取两个培养皿编号A、B,分别加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用电极间歇性刺激两组腓肠肌,直至其不能再收缩为止。0.65 g/dL的氯化钠溶液浸泡的新制蛙腓肠肌(写全才算对)③A组加入一定量的ATP溶液,B组加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一段时间后用电极间歇性刺激两组腓肠肌后,观察_______________。(2)实验结果预期及结论:①若A组腓肠肌________,B组腓肠肌______,则ATP是直接能源物质;②若A组腓肠肌________,B组腓肠肌______,则葡萄糖是直接能源物质;③若A组腓肠肌________,B组腓肠肌______,则ATP和葡萄糖均是直接能源物质;等量的1.0 g/dL的葡萄糖溶液肌肉收缩情况收缩不收缩不收缩收缩收缩收缩④若A组和B组腓肠肌均不收缩,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TP和葡萄糖均不是直接能源物质(3)分析与讨论:步骤②中电极间歇刺激腓肠肌到不能收缩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将腓肠肌细胞内部的ATP消耗完,避免对实验结果产生干扰(写出内源ATP消耗完即可,或耗尽肌肉原有的能源物质,消耗肌肉原有的ATP、葡萄糖,都可以算对)解析:(1)结合实验目的,本实验的自变量是能源物质的种类,因变量是蛙腓肠肌受到电极刺激后是否会发生收缩。实验应设置A、B两个相互对照组,其中A组加入一定量的ATP溶液,B组加入等量的1.0 g/dL的葡萄糖溶液,一段时间后用电极间歇性刺激两组腓肠肌后,观察肌肉收缩情况。(2)ATP和葡萄糖二者谁是直接能源物质,则相应组的腓肠肌在实验时应观察到肌肉收缩。预期结果分为4种:①ATP是;②葡萄糖是;③二者均是和④二者均不是。(3)在进行自变量处理前,应将实验材料中已存在的直接能源物质消耗完,可将置于0.65 g/dL的NaCl溶液中浸泡的新制蛙腓肠肌用电极间歇性刺激,直至其不能再收缩为止。24.(12分)(2024·绿谷联盟高一联考)枸杞为药食同源的植物,生产枸杞鲜果果汁过程中易发生酶促褐变,影响其外观、风味甚至导致营养损失。为有效减少酶促褐变引起的产品质量下降,研究人员以红果枸杞为实验材料开展了引起褐变的酶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请回答下列问题:(1)褐变是指植物细胞中的多酚氧化酶(PPO)催化多酚类物质(无色)生成褐色醌类物质的过程。为了防止枸杞果汁发生褐变,应________(填“升高”或“降低”)枸杞果实细胞中PPO活性。(2)将枸杞鲜果在冰浴条件下快速研磨,离心后得到PPO粗酶提取液,并移入带冰袋的泡沫箱中保存。低温处理和低温保存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降低低温下PPO活性低,可防止褐变且酶的空间结构稳定,在适宜温度下酶的活性可恢复(3)已知L-半胱氨酸、柠檬酸是食品领域应用广泛的食品添加剂。将不同浓度的食品添加剂分别加入PPO粗酶提取液中,30 ℃水浴恒温后,测定并得到PPO相对酶活性,结果如图。据图可知,两种食品添加剂均可________PPO相对酶活性。在枸杞鲜果果汁加工过程中,选用______________(填食品添加剂)处理效果更好。(4)短时(3 min)高温处理也可抑制褐变,但高温会破坏果汁中的某些营养成分。请你提出一种实验思路,探究PPO既能有效防止褐变,又能保留营养成分的最佳温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降低L-半胱氨酸设置一系列高温的温度梯度,分别测定PPO相对酶活性和某些营养成分的含量25.(12分)(2024·山水联盟高一联考)磷脂酰丝氨酸(PS)具有改善记忆、缓解用脑疲劳等功效,常被用于生产功能性食品和药物。目前主要以大豆为原料提取,但产率(生成物的实际产量与理论产量的比值)较低,科研人员拟用酶促反应合成PS,提供制备的新思路。(1)磷酸酯酶D(PLD)催化PS合成的反应如下,PLD具有高效性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无机催化剂相比,酶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作用更显著(2)测定不同的温度下PLD的活性,结果如图1所示。在上述研究的温度范围内,当温度为________时,PLD催化活性最高。40 ℃(3)水不仅作为PS合成过程的反应介质,还可作为L-丝氨酸的竞争性物质参与反应,使PC水解为磷脂酸。测定两种底物的不同比例与PS产率关系,结果如图2所示。含量高的底物应为___________,提高该底物比例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工业生产选择两种底物为1∶3作为最佳比例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定期测定反应体系中PS的产率发现,0~24 h内,PS的产率随时间的延长而增加,24 h后PS产率反而下降。试分析PS产率下降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为提高工业生产中单位时间的PS产率,还可做哪些方面的研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L-丝氨酸提高L-丝氨酸的竞争力该比例下PS产率高且成本低(更经济)胆碱的积累影响酶促反应的进行/产物被水解/产物参与其他反应(合理即可)PLD最适的pH、PLD最适用量(合理即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单元检测卷(三).docx 单元检测卷(三).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