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17张PPT)中华人文精神的主要体现?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处世方法。求同存异,就是既找出共同点,找到最大公约数,又保留不同点,尊重不同意见。和而不同,就是倡导和谐相处,协调不同意见,但不盲从苟同。1文以载道、以文化人的教化思想。各种各样的文化表现形式都承载着做人做事的道理,可以教育人、感化人,成就理想人格。2形神兼备、情景交融的美学追求。文艺作品不但具有美妙形态,而且富有独特神韵,可谓“形具而神生”。追求立象尽意, 主张将人的思想情感与外界景物融为一体。3俭约自守、中和泰和的生活理念。中华民族倡导俭朴、简约的生活方式,强调不为物役,追求人与自身、人与人、人与世界的和谐统一。4温故而知新7.2 做中华人文精神的弘扬者学习内容(P62-64)1.中华人文精神的作用?2.如何做中华人文精神的弘扬者?寻找中华人文精神的足迹---《诗书》楚辞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思考:从屈原的作品中,你领悟到怎样的人文精神?这句诗不仅是屈原个人遭遇的写照,更代表了先秦时期知识分子“知耻而后勇”的精神风貌,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爱国”“民本”思想的经典范式。高度的爱国之情视频感悟结合视频内容,说一说中华人文精神对我们有何影响 1.中华人文精神的作用 领悟人文精神的作用历史上的中华人文精神,渗透在诗书礼乐等精神文明的创造中,发挥了强大的熏陶教化、凝聚示范作用。从“六尺巷“中谈人文精神做法2024年10月17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安徽桐城市的六尺巷,重温张吴礼让典故。清康熙年间,张家与吴家因两家院落间狭小的空地起了争执,大学士张英一句“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成功化干戈为玉帛,两家人各让出的三尺地,成了方便大家通行的六尺巷。从六尺巷中,你感受到了怎样的人文精神?启示我们应该怎么做?与人相处要和睦谦让——以”和“为贵。提倡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相处。(1)弘扬促进社会和谐的思想文化。①提倡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处;②正确运用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方法,为促进社会和谐贡献力量。思考:视频给我们带来什么启示?西部计划:汇聚青春之光,闪耀青春大地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西部计划实施22年来,54万余名高校毕业生积极响应党和国家号召,高扬理想、脚踏实地、甘于奉献,在2000多个县(市、区、旗)参与乡村振兴、基层治理,服务兴边富民、稳边固边,为西部地区和基层发展注入青春活力和青年力量。传承文明-做向上向善的好青年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西部计划实施22年来,54万余名高校毕业生积极响应党和国家号召,高扬理想、脚踏实地、甘于奉献,在2000多个县(市、区、旗)参与乡村振兴、基层治理,服务兴边富民、稳边固边,为西部地区和基层发展注入青春活力和青年力量。观看材料并思考:谈谈他的身上有哪些精神品质值得我们学习?(2)弘扬向上向善的思想文化。①积极进取,向着更高更远的目标努力奋进;爱人利人,择善而行,追求至善的人生境界。②向榜样学习,勇担使命,久久为功,争做向上向善的好少年。关爱他人乐观向上品学兼优孝亲敬长热爱祖国传承文化弘扬向上向善的思想文化。思考:什么是向上向善的思想文化?我们如何在生活中践行这种文化?爱心捐款无偿献血免费写春联小交警指挥交通帮助他人主动让座义务宣传义务植树【笔记】2.如何做中华人文精神的弘扬者? P63-64①②环节二:做中华人文精神的弘扬者(1)弘扬促进社会和谐的思想文化。①提倡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处;②正确运用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方法,为促进社会和谐贡献力量。(2)弘扬向上向善的思想文化。①积极进取,向着更高更远的目标努力奋进;爱人利人,择善而行,追求至善的人生境界。②向榜样学习,勇担使命,久久为功,争做向上向善的好少年。思维导图做中华人文精神的弘扬者作用做法渗透在诗书礼乐等精神文明的创造中,发挥了强大的熏陶教化、凝聚示范作用。①弘扬促进社会和谐的思想文化(如何做)②弘扬向上向善的思想文化(如何做)本课课堂小结1.中华文化推崇“和”。和而不同,家和万事兴,和气生财,和实生物,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礼之用、和为贵等,这些都是老祖先留下来的宝贵财富。下列践行“和”文化的做法,恰当的是( )①工作中要因循守旧,唯唯诺诺,不冒尖②发展中积极促进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③交往中谦和有礼、推已及人、以理服人④建设中将和谐作为国家发展的中心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课堂训练C以经济建设为中心2.“苏世独立,横而不流兮。”“秉德无私,参天地兮。”“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楚辞》中的这些语句,让今天的我们深深感受到屈原勇于探索的思想精髓和情牵百姓的家国情怀。这体现了( )A.中华人文精神只渗透在诗歌中B.中华人文精神具有熏陶教化、凝聚示范的作用。C.我们人人都是中华人文精神的弘扬者D.弘扬中华人文精神就能促进社会和谐B3.“小家”和,方能“大家”安。某地紧扣“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工作目标,以促进家庭和谐、提高社会文明程度为落脚点,深入挖掘优秀家教家风文化、培育文明家庭风尚、倡导科学家庭教育,积极培树“文明家庭”“最美家庭”“平安家庭”等示范典型。这一做法( )①需要每个家庭成员主动放弃个人利益②有利于弘扬促进社会和谐的思想文化③需要家庭成员之间相互信任、体谅和包容④有利于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C谢谢聆听感恩*遇见NICE TOMEET YOU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7.2 做中华人文精神的弘扬者 课件.pptx 媒体1.mp4 媒体2.m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