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5年八年级摸底训练地 理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在答题卡上将自己的姓名、座位号和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填写清楚,考生考试条形码由监考老师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条码粘贴处”。2.选择题使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填涂其它答案;非选择题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的对应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答题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上、试卷上答题无效。3.考试结束后由监考老师将答题卡收回。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我国“南极极端环境温室蔬菜生产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实验成功,保障了南极科考队员全年的蔬菜供应。图1为我国南极站点分布图及某科考站建立的“南极温室”外景照片。据此完成1~3题。图11.下列关于南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4~9月份是赴南极考察的最佳时期 B.中山站位于长城站的西南方向C.到南极科考主要目的是开采矿产资源 D.南极有“冰雪高原”“风库”之称2.“南极温室”采用透光率高、保温性能好、抗风能力强的中空塑料板材作为建筑材料,用自动灌溉系统保持室内的湿度,原因是极地地区( ▲ )①昼夜温差大 ②风速大 ③降水少 ④严寒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3.气候变暖,使南极冰山消融,为了减缓冰山消融的速度,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 ▲ )①提高资源利用率 ②禁止伐木③绿色低碳出行 ④步行取代私家车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023年9月5日17时34分,我国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在山东烟台海阳及附近海域使用谷神星一号海射型运载火箭(图2),标志着我国航天事业迈向新的里程碑。结合图3地球公转示意图,据此完成4~5题。图2 图34.谷神星一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当日,地球运行至图3中的( ▲ )A.甲、乙之间 B.乙、丙之间 C.丙、丁之间 D.丁、甲之间5.谷神星一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当日,下列描述与实际相符的一项是( ▲ )A.太阳的直射点在南半球 B.成都白昼越来越长C.山东的树叶变黄凋落 D.华北平原正忙着春耕每年的3月12日是植树节,某学校组织学生去附近山上义务植树,图4为学校附近等高线地形图,据此完成6~8题。图46.植树地点B所在的地形部位是( ▲ )A.山顶 B.山谷 C.山脊 D.鞍部7.学生从学校出发到达植树地点B,大致攀爬了( ▲ )A.150米 B.200米 C.230米 D.260米8.若学生爬到A点时发现前方发生山火,正确的逃生地点是( ▲ )A.① B.② C.③ D.④2023年5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赴雄安新区考察时指出:要扎实推动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各项任务落实。产业协同发展是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三个率先突破领域之一,对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图5是雄安新区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9~10题。图59.下列部门最适合从北京搬迁到雄安新区的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B.电子通信设备研发中心C.各国驻华使馆 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10.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对京津冀地区经济发展的有利影响有( ▲ )①增加就业机会 ②促进京津冀地区经济整体发展③增加通勤时长 ④扩大三地之间的经济技术差异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渝新欧”班列是中欧班列的主要运输线路之一。中欧班列运输的货物,通关监管互认,信息共享,运输全程只需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图6是“渝新欧”班列主要线路示意图。据此完成11~13题。图611.“渝新欧”班列途经多个国家,下列选项中地跨两大洲的国家是( ▲ )A.中国 B.俄罗斯 C.法国 D.德国12.水陆联运是指水上的船舶和陆上的火车或汽车相衔接的运输方式。与水陆联运相比,“渝新欧”班列在货物运输方面具有的特点是( ▲ )A.运输距离更长 B.运输时间更短C.运输安全性更低 D.中途不需要换装,连续性差13.“渝新欧”班列对沿线国家经济发展的作用有( ▲ )A.带动沿海地区发展 B.直接塑造国家的教育体系C.促进产品消费市场的扩大 D.加剧沿线国家的经济竞争中国某地民居就地取材,用竹木扎制屋架,茅草覆顶,建造的传统民居远看像船底,因而被称为船形屋(如图7),据此完成14~16题。图7 图814.该传统民居能够反映当地的环境特点是( ▲ )A.高寒缺氧 B.炎热潮湿、多虫 C.多火山、地震 D.干旱缺水15.该地区气候最有可能是图8中的( ▲ )A.甲 B.乙 C.丙 D.丁16.该传统民居最有可能属于的省级行政区的简称是( ▲ )A.吉 B.青 C.琼 D.宁云南省昭通市盐津县城被称为“中国最窄县城”,最窄处不足30米,最宽处仅300米。图9为盐津县城景观图,据此完成17~18题。图917.影响盐津县城布局的主要因素是( ▲ )A.气候 B.植被 C.地形 D.交通18.威胁盐津县城的主要自然灾害是( ▲ )A.洪涝、泥石流 B.干旱、山火 C.寒潮、冰雹 D.火山、地震维护长江流域环境对保障我国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图10示意长江各河段五种生态保护功能所占比重。据此完成19~20题。图1019.综合来看,长江生态保护功能最强的河段是( ▲ )A.上游 B.中游 C.下游 D.河口20.如果中游流域调蓄功能减弱,可能引发( ▲ )A.水质污染 B.水土流失 C.洪涝灾害 D.物种锐减从南到北,从东到西,不知从哪天起,春的画卷如火如荼次第展开,转眼间就醉了大半个中国。图11是某杂志社策划的“三纵一横”寻访春天路线图。据此完成21~23题。图1121.①~④四条寻春路线中,跨越了我国地势三级阶梯的是( ▲ )A.路线① B.路线② C.路线③ D.路线④22.沿路线②向北寻春的摄影师发现,越向北春暖的迹象越弱,这是因为我国南、北方地区( ▲ )A.地势高低不同 B.纬度高低不同C.海陆位置不同 D.地表形态不同23.沿路线③前行,以下不属实的是( ▲ )A.领略“高寒”的自然景观 B.领略“风吹草低见牛羊”的风景C.途经我国最晚迎来日出的省区 D.途经我国人口密度最小的省区兰屿岛位于我国台湾省东南部海域,有“风岛”之称。岛上的野银村至今保留着一种传统的“地窖式”民居,房屋主体位于地下1.5~2米处,屋顶仅高出地面0.5米,用铁皮覆盖,极具特色。图12为野银村地理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24~25题。图1224.岛上村落主要分布在( ▲ )A.沿海地区 B.河流上游河段 C.海拔高的地区 D.岛屿内部25.“地窖式”民居设计的目的主要是为了防御( ▲ )A.寒潮 B.地震 C.台风 D.干旱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共50分)26.在新时代振兴东北的进程中,黑吉辽三省积极探索,创新发展。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1分)图13【冰雪龙江】黑龙江冬季气温低,雪期180天左右;2025年黑龙江省再次迎来冰雪经济的发展良机。(1)该省发展冰雪运动的有利自然条件为 ▲ 。(任答一点)(1分)(2)黑龙江省发展冰雪经济可采取的合理措施有( ▲ )(1分)①推动技术创新,发展冰雪装备制造业 ②加大宣传力度,打造冰雪品牌③自然保护区内,大规模修建滑雪赛道 ④开发冰雪项目,发展冰雪旅游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桥梁强国】辽宁鞍山钢铁集团创新发展,成为中国桥梁钢生产的引领者,助力国家实现“桥梁强国”的梦想。(3)据图13分析鞍山钢铁集团发展的优势有 ▲ 、 ▲ 。(2分)(4)辽宁省濒临渤海和 ▲ 海,大连与沈阳相比,独有的交通方式是 ▲ ,有利于大宗笨重货物的运输。(2分)【农业强省】发展特色种植业、特色养殖业。(5)位于吉林省东部B ▲ 山脉附近的靖宇县,发展林下山参种植,西部草场发展中国草原红牛肉产业。宜林则林,宜牧则牧,这符合 ▲ 的农业发展原则。(2分)(6)吉林省玉米产量占全国14%,是我国第一大玉米生产省,该省适合种植玉米的自然条件有 ▲ (任答两点);但是由于纬度较高,在春秋季节,由于经常受到 ▲ (气象灾害)的影响,容易发生低温冻害。(3分)2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9分)中国是茶叶的故乡,种茶、制茶、饮茶历史悠久。图14为“黄金产茶带示意图”。峨眉山市为发展当地的茶产业,先后建造了“嘉峨茶谷”“高山茶海”等5个园区,园区内,游客可以品茶、制茶;园区安装了现代化装备,实时测量温度、湿度,为茶树生长提供精准的科学监测;搭建网络线上交易中心,实现线上线下同步销售。图14(1)完成结构图,分析“黄金产茶带”的优势条件。(6分)(2)“黄金产茶带”上名茶众多,但不同地区自然环境的差异使得茶叶风味迥异。据图14可知,与西湖龙井茶相比,庐山云雾茶风味独特的原因是 ▲ 。(1分)(3)根据材料,列举峨眉山市发展茶产业的主要措施。(任答两点)(2分)2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1分)那夜的雨,也没能留住你;山谷的风,它陪着我哭泣……心上人,我在可可托海等你。他们说,你嫁到了伊犁,是不是因为那里有美丽的那拉提……(《可可托海的牧羊人》歌词节选)“阿克苏冰糖心”苹果是产于新疆阿克苏的一种高甜度苹果,因其果核部糖分堆积呈透明状形成冰糖心而得名(如图15)。图16为新疆区域简图。图15 图16(1)“山谷的风,它陪着我哭泣……”,该地区的风冬季从 ▲ (方向)吹来。(1分)(2)该地区典型的自然环境特征是 ▲ ,当地居民利用古老的引水工程 ▲ 来进行农业灌溉,形成了独具特色的 ▲ 农业。(3分)(3)可可托海是本区域重要的高山牧场,牧民选择夏季在该地放牧的原因是( ▲ )(1分)A.降水丰富 B.冰雪融水丰富 C.利于牲畜的生长 D.土壤肥沃(4)那拉提与可可托海都是“追花采蜜”的理想之地,但两地采蜜期开始时间不同,采蜜期开始时间较晚的是 ▲ ,该地开始时间晚的原因是 ▲ 。(2分)(5)养蜂人从可可托海转场到那拉提,沿途依次经过 ▲ 盆地的戈壁和 ▲ 山脉的雪山。(2分)(6)简要分析“阿克苏冰糖心”苹果甜度高的自然原因。(答出两点即可)(2分)2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1分)湿地泛指暂时或长期覆盖水深不超过两米的低地,土壤充水较多的草甸,以及低潮时水深不超过六米的沿海地区。图17为“青藏地区及三江源地区示意图”。图17(1)青藏地区著名的铁路A是 ▲ ,在该路线行驶的火车都备有吸氧装置的原因是▲ 。(2分)(2)在西藏乡村地区,牛粪是当地百姓烧火做饭的主要燃料,这说明当地的农业生产部门是以 ▲ 业为主。国家在山南市琼结县建设了我国“首个贫困村光伏农场”,该项目是利用高原丰富的 ▲ 资源,增加农业光照率,提高农作物产量。(2分)(3)青藏地区的种植业主要分布在河谷地区,原因是河谷地区 ▲ (答出两点即可)。藏民利用当地 ▲ 与豌豆做的糌粑是他们的日常主食。(3分)(4)图17右图是世界最大的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水源丰富,被誉为“ ▲ ”。近年来该湿地面积不断缩小,主要人为原因是 ▲ (答出一点即可)。(2分)(5)湿地被称为“地球之肾”,请列举两条湿地的生态价值。(2分)30.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8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某校地理兴趣小组以“绿妆重染好山水,‘绿色崛起’正当时”为主题,探究黄河对高西沟村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类生活的影响。图18为陕西省榆林市高西沟村位置示意图。图18探究一:寻根溯源,知黄河(1)“黄河之水天上来”,“天上”是指黄河发源于 ▲ 山北麓,干流先后流经9个省级行政区域单位,最后注入 ▲ 海。(2分)探究二:了解特征,识水文(2)60多年前高西沟村“山上光秃秃,山下黄水流”,荒芜贫瘠。该村位于黄河 ▲(填“上”“中”或“下”)游河段,主要流经黄土高原区,存在严重的 ▲ 问题,形成 ▲ 的地表形态,使得高西沟村的土壤十分贫瘠,农业生产效率低,村民收入很低。(3分)探究三:综合治理,看生态(3)20世纪50年代起,高西沟人开始了征山治水运动,在实践中构建“三二一”模式(三份林地、二份草地、一份田地),据此总结高西沟村治理水土流失的主要措施是 ▲ 。(1分)探究四:江河安澜,话经济高西沟村通过对水土流失的治理,提高了土壤的保水保肥能力,增加了粮食产量。2023年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3万元,高于全县平均水平。此外,依托自身生态资源,高西沟村积极发展乡村旅游产业,把一个环境恶劣的穷山沟治理成了山清水秀、村美人富的“陕北小江南”。(4)结合材料,概括治理水土流失对高西沟村的经济发展和村民生活带来的积极影响。(2分)2025年八年级摸底训练地理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第Ⅰ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5:DDBAC 6~10:DCDBA 11~15:BBCBA16~20:CCAAC 21~25:DBBAC第Ⅱ卷(非选择题)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0分)26.(除特殊标注外,每空1分,共11分)(1)冬季气温低,冰雪不易融化;雪期长。(任答一点1分)(2)B(3)自然(矿产)资源丰富 交通便利(4)黄 水路运输(海洋运输)(5)长白 因地制宜(6)地形平坦;气候雨热同期;黑土肥沃(每点1分,任答两点共2分) 寒潮27.(除特殊标注外,每空1分,共9分)(1)30°N 四川 南方地区 800 0℃ 丘陵(2)当地海拔高,气温低,多云雾,所以风味独特(1分)(3)推广茶文化,将旅游业与茶产业结合;安装了现代化设备,提供精准监测,提高茶叶品质(产量);搭建线上交易平台,提高茶叶的销量。(每点1分,任答两点共2分,言之有理即可)28.(除特殊标注外,每空1分,共11分)(1)西北(2)干旱 坎儿井 绿洲(3)B(4)可可托海 所处纬度较高,春季气温回升较慢(5)准噶尔 天山(6)光照时间长,有利于糖分合成;昼夜温差大,有利于糖分积累。(每点1分,共2分)29.(除特殊标注外,每空1分,共11分)(1)青藏铁路 青藏地区海拔高,空气稀薄,含氧量少(2)畜牧 太阳能(3)海拔较低,气温较高(热量条件较好);土质较为肥沃;有河流流经,水源充足等(每点1分,任答两点共2分) 青稞(4)中华水塔 过度放牧;乱采滥挖等(5)涵养水源;蓄洪防旱;调节气候;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每点1分,任答两点共2分)30.(除特殊标注外,每空1分,共8分)(1)巴颜喀拉 渤(2)中 水土流失 千沟万壑/千沟万壑、支离破碎(3)植树种草(4)促进了农业发展,增加了粮食产量;发展了乡村旅游产业,提高了村民收入,改善了村民生活。(每点1分,共2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