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学霸培优课时精选)6.我参与 我奉献基础训练一、填空题。1.建设和谐美好的社会生活,需要彼此______________,相互______________。2.在温暖的传递过程中,我们相互理解、______________,社会将会更加美好!3.每个社会成员都要肩负应尽的______________,多理解他人,为他人着想。同时,我们也需要______________在制度、设施等方面提供有效保障。4.每个人既是______________的践行者,也是和谐生活的受益者。5.社区中的每个成员既是社区建设的受益者,也是社区建设的______________。6.文明有礼需要我们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它体现在每个人的______________中。7.温馨有活力的______________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建设美好社区需要我们积极参与社区______________,主动承担社区______________。8.社区是我们生活的家园,需要我们______________。社区是我家,建设靠大家,美丽的社区需要我们的______________。9.中华民族历来就有______________、乐善好施的传统美德。______________是凝聚人心、增强正能量的事业。10.______________是指不为获取任何物质报酬,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奉献个人时间和精力,开展有益于社会或个人的活动的人。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1.我们应该平等对待弱势群体,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 )2.作为学生,我们只需要在学校做到有礼貌就行了。( )3.社区中有些成员是社区建设的受益者,有些成员是社区建设的参与者。( )4.农村居民是农村社区的建设者。( )5.参加公益活动能使人向善,能使我们的社会更和谐。( )6.在社会生活中,人与人相处需要区别相待。( )7.在做文明有礼的行为之前,我们应该先考虑自己的利益。( )8.有些人缺乏公共意识,过分强调自己的利益,妨碍甚至危害他人和社会利益,但这并不影响构建平等友善的社会。( )9.所有的规章制度都是对人的约束,让人特别不自由。( )10.个人的力量是微小的,解决不了什么问题。( )三、选择题。1.社会交往需要注意文明礼貌,讲究文明礼仪。下列行为不符合这一要求的是( )。A.与长辈相处要尊老敬老B.与人交谈时要谦逊,尊重对方C.公交车上主动为抱小孩儿的乘客让座D.在学习中不理睬成绩差的同学2,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这启示我们在与人交往时要( )。A.姿态优雅、步履矫健B.态度严肃、说话得体C.说话和气、语言文明D.仪表整洁、举止端庄3.下列规定体现了对弱势群体的关爱的是( )。①禁止对未成年人实施家庭暴力,禁止虐待、遗弃未成年人②全社会应当发扬人道主义精神,理解尊重关心、帮助残疾人③老年人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④国家制定相关法律惩治违法犯罪行为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4.国庆来临,不少人到天安门广场观看升旗仪式,庄严的升旗仪式展示了我国军人的风采,也让我们懂得( )。①礼仪不仅是一种形式,还是一个人、一个集体,乃至一个国家精神文明的象征②礼仪不仅关系到我们自身的形象,甚至关系到我们民族和国家的形象③良好的礼仪可以使我国成为世界超级强国④良好的礼仪有利于展示我们中华民族的自尊自信A.①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5.当地震灾难来临之时,人们捐款捐物、义务参与地震灾难工作。对此下列认识不正确的是( )。A.每个人都能为公益事业贡献自己的微薄力量B.公益事业是部分人的事,我们小学生没必要参与C.公益事业能凝聚人心、汇聚力量、帮扶他人D.中华民族历来就有扶危济困、乐善好施的传统美德6.和谐社会的创建,需要彼此的关爱,你认为下面行为符合这一说法的是( )。①不管天有多冷,我们都按时上学②我们热心地 为需要帮助的残疾人服务③同学遇到难题,向我求教我热情帮助,耐心讲解④餐馆老板为环卫工人免费提供爱心早餐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7.在生活中,我们得到别人的帮助后,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①礼貌地向帮助我的人表示谢意②理所当然地接受别人的帮助,不用记在心上③心存感恩,学会以同样的方式回报他人,回报社会④学会为他人着想,为更多的人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A.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8.参与社区建设需要大家共同付出努力,每个人也会从中有收获。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我参与了社区宣传栏的绘画,锻炼提升了我的实践能力B.我参加了社区义务安全员管理活动,因此我的学习成绩得到了提升C.小刚利用周末休息时间做了社区义务清洁工,最后看到干净整洁的社区环境,心情很舒畅D.琳琳和同学一起利用节假 日为留守老人义务读书,得到了老人们的赞扬,特别开心9.建设美好社区需要每个成员积极参与社区活动,主动承担社区事务。下列规定符合这一要求的是( )。①邻里之间相互关心问候,相互帮助②邻里之间相互理解,在个人活动中减少彼此间的干扰③邻里之间不相往来,省得惹上不必要的麻烦④各自清理好自家卫生,同时也要爱护和管理好公共卫生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10.下列关于公益活动的说法,不能赞同的是( )。A.做公益不一定要有钱B.做慈善要用“心”来衡量,有“心”的慈善才有价值C.个人公益力量是微小,但是很多人做就可以积小成大D.只有大的事情才能彰显公益事业的力量能力提升四、辨析题。小新在学校生活中,有爱乱扔垃圾的小毛病,有时课间还在教室内大声喧哗,去食堂打饭的时候喜欢插队,同学们都不喜欢和他交往。小新却说:“你们喜不喜欢没关系,只要我自己觉得舒服就行了,我还可以过得随心所欲。”小新的这一说法对吗?说说你的理由。五、综合题。1.公益事业是凝聚人心、增强正能量的事业。作为小学生,参与公益活动,我们可以做些什么?2.请你指出下面行为错误的地方,并说说怎样做才是文明有礼的表现。爸爸带君君到叔叔家做客,其间君君一直问爸爸什么时候能回家,并一直打断爸爸和叔叔之间的谈话。教材课后解答一、有人说:“餐馆老板提供的不仅是免费早餐,更是浓浓的爱心。”你赞同这种说法吗?说说你的理由。公共生活中,我们可以为身边需要关爱的人做些什么呢? (见课本第34页)答:我赞同。人与人相处需要平等相待。建设和谐美好的社会生活,需要彼此关爱,相互帮助。餐馆老板提供的免费早餐,是对环卫工人浓浓的关爱。做法:为老年人让座、扶残疾人过马路、为需要帮助的人献爱心等。二、你发现这些法律规定有哪些共同之处?看看社会中还有哪些措施体现了国家对每个社会成员的关爱。(见课本第36页)答:共同之处:国家尊重和保障老年人、残疾人、未成年人等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措施:国家对老年人、残疾人进行物质帮助;道路上有专门为残疾人设计的辅助设施等。三、一位居民认为《邻里公约》就是个“紧箍咒”,你认同他的说法吗?说说你的理由。(见课本第39页)答:不认同。《邻里公约》是维持社区秩序的共同约定。温馨有活力的社区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建设美好社区需要我们积极参与社区活动,主动承担社区事务。社区是我们生活的家园,需要我们共同维护。四、有人说:“公益活动离不开热心的志愿者。”你是如何理解的? (见课本第41页)答:中华民族历来就有扶危济困、乐善好施的传统美德。公益活动需要我们大家积极参与,每个人都可以成为热心的志愿者。公益事业是凝聚人心、增强正能量的事业。参与公益事业能为身处困境的人雪中送炭,也能为抵御突发灾害汇聚帮扶力量。五、你如何理解田家炳爷爷所说的“有‘心’的慈善”? (见课本第43页)答:服务社会不分大事小事,只要有一颗善心,生活中的小小善举最终也可以汇聚成社会生活中的浓浓大爱。参考答案一、1.关爱 帮助 2.相互尊重 3.责任 国家和社会 4.文明礼貌 5.参与者 6.一言一行 7.社区 活动 事务 8.共同维护 共同努力 9.扶危济困 公益事业 10. 志愿者二、1.√ 2.× 3.× 4.√ 5.√ 6.× 7.× 8.× 9.× 10.×三、1.D 2.C 3.A 4.D 5.B 6.B 7.B 8.B 9.A 10.D.四、小新的这一说法是错误的。在社会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需要做到文明有礼,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遵守公共秩序,具备公共意识。如果过分强调自己的利益,妨碍甚至危害他人和社会利益,不利于构建平等友善的社会。五、1.参与公益活动,我们既可以为灾区捐款,捐物,也可以利用业余时间照顾孤寡老人,参加保护生态环境等志愿活动。2.君君错误的行为有催促爸爸回家、打断爸爸和叔叔之间的谈话。君君应该礼貌、耐心地等待,表示出对他人的友善和尊重。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