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 澳大利亚 课件(22张PPT)2024-2025学年七年级地理下学期商务星球版(2024)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8.4 澳大利亚 课件(22张PPT)2024-2025学年七年级地理下学期商务星球版(2024)

资源简介

(共22张PPT)
8.4澳大利亚
学习目标
1.认识澳大利亚是独占一个大陆的国家
2.理解和掌握澳大利亚的两个称呼—“骑在羊背上的国家”和“坐在矿车上的国家”
课前导入
澳大利亚剪羊毛表演
澳大利亚为什么被称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
一.独占一个大陆的国家
1.位置:地处南半球,介于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
2.组成:包括澳大利亚大陆、塔斯马尼亚岛和周围的一些岛屿。
3.国土面积:约774万平方千米,是世界唯一独占一个大陆的国家。
读图训练
①描画南回归线、40°S纬线和160°E经线,描述澳大利亚的经纬度位置和半球位置。
10°-44°S,113°-154°E,南半球、东半球
②找出澳大利亚大陆、塔斯马尼亚岛、大堡岛,以及环绕澳大利亚大陆的大洋,描述其海陆位置。
介于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
③找出大分水岭、大自流盆地、墨累河和北艾尔湖,描述其地形特点。
地势起伏和缓,东西高,中间低。
(大自流盆地)
4.特有动物
袋鼠
鸭嘴兽
树袋熊
鸸鹋
5.地形
(1)地形特点:地势起伏和缓,东西高,中间低。
(2)三大地形区:
东部大分水岭
中部澳大利亚大盆地(大自流盆地)
西部高原
6.气候
(1)降水分布规律:受风向和地形的影响,降水自北、东、南沿海向 中西部地区递减
(2)气候:呈半环状分布,热带沙漠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面积广大。气候炎热干燥
(3)河流稀少,只有发源于大分水岭西侧的墨累河
二.“骑在羊背上的国家”
①东南沿海和西南沿海——集约牧羊和小麦种植混合经营区
1.农牧业区
②中西部地区——粗放牧牛带和粗放牧羊带
澳大利亚墨累—达令盆地的土地利用
2.澳大利亚农牧业经历了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重视草场建设,培育优良畜种,科学合理放牧,实现了可持续发展。
3.澳大利亚绵羊的数量和羊毛的出口量均居世界首位,牛肉、小麦的出口量分别居世界第二、第三位。被誉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
三.“坐在矿车上的国家”
1.澳大利亚矿产资源特点:种类多、储量大、品位高、易开采。
2.澳大利亚开采的矿石一半以上供出口,是世界重要的矿产品生产国和出口国。
3.澳大利亚多种矿产储量、产量位居世界前列,被誉为“坐在矿车上的国家”。
澳大利亚哈默斯利中心铁矿
课堂小结
澳大利亚
独占一个大陆的国家
骑在羊背上的国家
坐在矿车上的国家
位置及组成
国土面积及特有动物
地形及气候
农牧业区
澳大利亚农牧业的转型
矿产资源特点
矿产品生产国和出口国
课堂练习
1.读下图,根据图中信息,判断下列关于澳大利亚的说法正确的是
( )
①地跨热带和南温带 ②位于南半球、西半球
③独占一个大陆 ④四周临海,是岛国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①③
D
2.澳大利亚古老生物众多,其原因叙述错误的是 ( )
A.气候非常寒冷
B.四周被海洋包围,生物进化缓慢
C.没有大型野生食肉动物的威胁
D.几千万年前就与其他大陆分离
A
3.下列关于澳大利亚气候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以热带气候为主
B.大部分地区气候干旱
C.东南沿海地区气候受海洋的影响大
D.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为热带雨林气候
D
4.关于澳大利亚气候和农牧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 )
①土地资源丰富,地广人稀。利于发展农牧业
②乳畜区主要分布在东北部湿热气候区
③经营粗放,生产效率低,效益低下
④热带草原气候区是粗放牧羊、牛的理想场所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D
5.中国某服装企业计划在澳大利亚投资兴建纺织厂,主要是因为澳大利亚 ( )
A.气候宜人,四季分明
B.草场广阔,养羊业发达
C.地形平坦,适宜建厂
D.人口众多,劳动力充足
B
钢铁工业为机械、汽车、造船、交通、城市建设提供原料,是重要的工业部门。钢铁工业生产需要大量的铁矿石和煤炭,耗水量大,需要充足的劳动力。澳大利亚的铁矿储量大、品质优,但本国钢铁工业数量少、规模小。读图,完成6-7题
6.澳大利亚铁矿主要分布在 ( )
A.内陆地区 B.北部沿海
C.东部和南部沿海 D.西部沿海
D
煤炭工业是澳大利亚的支柱产业,已探明具备可采价值的煤炭资源居世
界前列。读澳大利亚2020年电力来源构
成图与煤炭资源分布图,完成8-10题。
7.澳大利亚的电力主要来源于 ( )
A.火力发电 B.新能源发电 C.水力发电 D.瓦斯发电
A
8.澳大利亚的煤炭资源主要分布在 ( )
A.西部高原 B.大沙沙漠 C.澳大利亚大盆地 D.大分水岭
19.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澳大利亚在能源开发利用中,应 ( )
①强力推进煤炭资源开采,提高火力发电的比重
②采用先进的管理方法和生产技术,提高能源的利用率
③加强新能源的开发与利用,注重环境保护
④节约使用煤炭,加强水能等清洁能源的使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D
B
课后作业
课时掌控P47-49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