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西营镇联考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4月月考道德与法治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西营镇联考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4月月考道德与法治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试卷
八年级 道德与法治
一、选择题(共30分,每小题1.5分)
1.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开启三场“代表通道”,为的是传递“好声音”、诠释“好政策”,时刻牢记“人民是阅卷人”。“人民是阅卷人”的根本原因是,在我国( )
A.公民是国家的主人 B.人民直接管理国家事务
C.人大代表决定一切国家事务 D.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2.2025年3月,盲文版政府工作报告亮相全国人大会议,对我国首位盲人全国人大代表王永澄来说,这是“摸得着的民主”。这体现了( )
①国家保障人大代表履行职责②国家行政机关必须依法行政
③国家维护广大残疾人合法权益④人民代表大会对人民政府负责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2025年2月18日,日照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公开宣判山东省政协原常委、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原副主任边祥慧受贿一案,对被告人边祥慧以受贿罪判处有期徒刑十二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一百九十万元;受贿所得财物及孳息依法没收,上缴国库。这一案例告诉我们( )
①权力是把双刃剑,运用得好,可以造福人民②权力被滥用,会滋生腐败,贻害无穷
③必须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④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宪法承载着我们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承载着14亿多中国人民共圆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这表明( )
A.我国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 B.中国共产党积极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
C.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D.我国宪法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
5.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必须要遵守宪法。因为( )
①宪法是我国的根本法②宪法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
③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④宪法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6.宪法第一条规定,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关于我国宪法和中国共产党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有( )
①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带头守法②中国共产党必须以宪法作为根本的活动准则
③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④中国共产党把德治作为治国理政的基本方略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7.备案审查是一项宪法监督制度,是保障宪法法律实施、维护国家法制统一的重要制度。为规范法规、规章备案审查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的有关规定,国务院通过了《法规规章备案审查条例》。该条例的制定说明( )
①宪法和立法法是《法规规章备案审查条例》的立法基础
②国务院负有加强宪法监督,推进备案审查工作的职责
③备案审查有利于保障宪法法律实施,维护宪法至高无上的权威
④有了备案审查,就能确保各类法规、规章符合宪法法律的规定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8.作为国家政治生活主体的公民,依法享有参加国家政治生活的权利和自由。下列属于公民合法的政治权利和自由的有( )
①选民张某参与本选区的人大代表的选举 ②大学生小李应征入伍,成为一名光荣的军人
③老王就市政建设问题,向政府部门提建议 ④新疆各界人士强烈谴责美国通过涉疆“法案”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9.政治权利是公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权利和自由的统称。依照宪法规定,我国公民享有广泛的政治权利,公民基本的政治权利是( )
A.言论、出版、集会、结社的自由 B.物质帮助权
C.监督权 D.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10.AI换脸,是指通过AI人工智能,把别人的脸换成自己的脸。近来,利用“AI换脸”“AI换声”等虚假音视频,进行诈骗、诽谤的违法行为屡见不鲜。这种违法行为侵犯公民( )
A.肖像权、财产权、名誉权 B.肖像权、财产权、荣誉权
C.姓名权、财产权、著作权 D.隐私权、劳动权、荣誉权
11.下列用等式表达的关系正确的一项是( )
A.刑法+民法典+行政法+……=宪法
B.劳动权+财产权+受教育权=经济文化权利
C.行政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一般违法行为
D.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政治自由=政治权利和自由
12.“让爱无碍”,2025年央视春晚首次拖出视障版和听障版的无障碍转播,让全国超4500万听障人士也能“看得见听得见”春晚。央视春晚的这一做法让视听障碍人士更好地享有( )
A.监督权 B.物质帮助权 C.受教育权 D.文化权
13.“你可以歌唱,但不能在午夜破坏我的美梦。”这句谚语告诉我们( )
①享受权利有边界 ②放弃权利是自由 ③维护权利守程序 ④行使权利应依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4.王女士在某游泳馆充值年卡后,该店搬迁。因为无法到新场馆继续消费,王女士要求退费却遭到商家拒绝,双方产生争执。对此,你给王女士的建议是( )
①请求消费者协会进行调解 ②聚集好友到新场馆围堵索赔
③必要时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④请求仲裁机构处罚该游泳馆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5.2025年1月17日,浙江省宁波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开庭审理了自然资源部原党组成员、中国地质调查局原党组书记、局长钟某受贿、故意泄露国家秘密一案。这一案件带来的警示有( )
①政府工作人员要依法行政,为人民服务
②国家要规范权力的运行,防止权力滥用
③社会要加大对法治的宣传力度,杜绝违法行为的发生
④公民要履行遵守法律法规、维护国家利益的法定义务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6.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是现代公民的基本素养。以下行为属于自觉履行义务的是( )
A.小陈被评为市级劳动模范 B.小彤被选为县人大代表
C.大学生小靖积极应征入伍 D.小贾依法获得房屋租金
17.为表彰中国运动员在第三十三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和第十七届夏季残疾人奥林匹克运动会上取得的优异成绩,中华全国总工会决定,对29名运动员和4个集体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这体现出权利与义务具有的关系是( )
①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相统一②权利的实现促进义务履行
③义务的履行促进权利实现④我国公民依法享有名誉权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8.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第34届“3·15”晚会聚焦“共筑诚信共享安全”主题,全方位关注消防安全、食品安全、金融安全、数据安全等安全领域,重点对售卖伪劣“非标”灭火器、用劣质肉制作梅菜扣肉等侵犯消费者合法权益的问题进行曝光,相关部门也持续集中开展整治工作。这告诉我们( )
①诚信的环境需要各个方面共同营造②公民应该坚持权利和义务相统一
③消费者缺乏知情权,处于被动地位④维护国家安全主要依靠国家机关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9.我国刑法规定,非法猎捕、杀害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此规定提示我们( )
A.法律要求做的必须去做 B.道德提倡我们做的必须去做
C.法律禁止做的坚决不做 D.违反道德规范的坚决不做
20.新修订的国旗法规定:在公共场合故意以焚烧、毁损、涂划、玷污、践踏等方式侮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情节较轻的,由公安机关处以十五日以下拘留。这表明( )
①法律禁止做的坚决不做②违反法定义务须承担责任
③法律要求做的必须去做④侮辱国旗必承担刑事责任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二、综合题(共30分)
21.(6分)材料一 2024年12月3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二○二五年新年贺词时指出,家事国事天下事,让人民过上幸福生活是头等大事。家家户户都盼着孩子能有好的教育,老人能有好的养老服务,年轻人能有更多发展机会。这些朴实的愿望,就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材料二 每年12月10日是世界人权日,人权在中国不仅仅是理念,更是行动,中国坚持尊重和保障人权作为治国理政的一项重要工作,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宪法。
(1)(3分)材料一中国家主席习近平的新年贺词说明,在中国最大的人权是什么
(2)(3分)阅读材料二后,有同学说,只要把人权写入宪法,就能充分保障人权落到实处。请运用所学知识评析该同学的观点。
22.(9分)材料一 宪法的生命在于实施,宪法的权威也在于实施。保障宪法实施就要坚持依宪治国,加强宪法监督。加强宪法监督、既需要完备的制度措施,更需要人们增强宪法意识。
材料二 我国宪法规定:“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是人的自由、平等地生存和发展。
材料三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修改部分(节选)增加一条,作为第一条:“为了健全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组织和工作制度,保障和规范其行使职权……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1)(3分)请列举材料一中“增强宪法意识”的两项重要举措。
(2)(3分)结合材料二,谈谈你对“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理解。
(3)请(3分)根据材料三并运用所学知识回答宪法与其他法律的区别。
23.(9分)【保障人权享受权利】
材料一 2024年,我国政府加大对教育的投入,改善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促进教育公平。
材料二 我国宪法规定:“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是人的自由、平等地生存和发展。
(1)(3分)材料一体现了我国政府在保障公民的什么权利?
(2)(3分)结合材料二,谈谈你对“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理解。
(3)(3分)为了更好地保障人权,我国政府还采取了哪些措施?请列举两例。
24.(6分)【学习法律知识关注社会发展】
近期,广西某中学积极开展法治专题学习活动。九年级(3)班同学在道德与法治课上展示了以下素材:
男子造谣580万天价赔偿被罚
2025年1月30日,四川省资中县发生一起因小男孩燃放鞭炮引起的沼气爆燃事件,引发关注。有网民冒充当事未成年人家属,于1月30日21时在某短视频平台涉事视频下发布评论,声称“我外甥估计要赔偿580万”,致使网上有关“小男孩面临580万天价赔偿”不实信息传播扩散,引发大量网民关注。经查,该谣言编造人员为代某川(男,35岁,江丰县人,现居浙江宁波)。目前,属地公安机关已依法给予代某川行政处罚。
※法律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
第二十五条第一项规定,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第三项规定,扬言实施放水、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扰乱公来秩序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1)(3分)请你运用权利与义务关系的知识,对代某川的行为进行评析。
(2)(3分)代某川的行为属于什么性质的违法行为?
答案
1-5 DBDDA 6-10 ABBDA 11-15 CDBBB 16-20 CBACA
21.(1)人民幸福生活。
(2)该同学的观点错误。①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宪法,为保障人权提供了宪法依据,具有重要意义。②但要充分保障人权落到实处,还需要行政机关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意识,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坚持依宪施政、依法行政、简政放权;监察机关依法独立行使监察权,加强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的监督;审判机关、检察机关要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保护公民的各项合法权益;国家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形成全民守法的氛围和习惯等。
22.(1)设立国家宪法日、建立宪法宣誓制度等。
(2)①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我国的宪法原则,它要求各级国家机关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理念,加强人权法治保障,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②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是人的自由、平等地生存和发展。在我国,人权的主体非常广泛,既包括我国公民,也包括外国人等。不仅保护个人,也保护群体。宪法保护的人权内容也很广泛,既包括平等权和人身权利、政治权利,也包括财产权、劳动权、受教育权等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权利。
(3)①宪法是我国的根本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②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③其他法律是根据宪法制定的,不得与宪法的原则和精神相违背,否则,因违宪而无效。
23.(1)受教育权。
(2)①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它要求各级国家机关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理念,加强人权法治保障,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②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是人的自由、平等地生存和发展。③在我国,人权的主体非常广泛,既包括我国公民,也包括外国人等。不仅保护个人,也保护群体。④宪法保护的人权内容也很广泛,既包括平等权和人身权利、政治权利,也包括财产权、劳动权、受教育权等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权利。
(3)①实施脱贫攻坚工程,减少贫困人口。②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的基本生活。③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提高医疗保障水平等。
24.(1)代某川的行为是错误的。在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相统一,公民既是合法权利的享有者,也是法定义务的承担者。代某川有言论自由的权利,但他编造并传播“小男孩面临580万天价赔偿”的谣言,故意扰乱公共秩序,没有正确行使权利,也未履行遵守法律法规、不扰乱公共秩序的义务。我们应依法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不得损害国家、社会、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权利。
(2)代某川的行为属于行政违法行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