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七下7.2做中华人文精神的弘扬者(课件25张PPT+视频素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年七下7.2做中华人文精神的弘扬者(课件25张PPT+视频素材)

资源简介

(共25张PPT)
(统编版)七年级

7.2 做中华人文精神的弘扬者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第3单元
议一议: 1.“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源自于哪部诗歌总集?
2.你对这句诗有何感悟?
《楚辞》
这两句话的意思是:整个世界都是污浊的,只有我一个人干净、清白;众人都已醉倒,唯独我一人清醒。
表达了诗人屈原高尚的爱国情操和追求真理和正义的坚定信念。
致敬经典《典籍里的中国》——屈原
新课导入
7.2 做中华人文精神的弘扬者
第七课:弘扬中华人文精神
第3单元--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02
01
自学导航(P62-64)
中华人文精神的作用?
如何做中华人文精神的弘扬者?
当 | 青 | 春 | 与 | 梦 | 想 | 不 | 期 | 而 | 遇
对话屈原,领悟中华人文精神的作用
01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瞻前而顾后兮,相观民之计极。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苏世独立,横面不流兮
明明暗暗,惟时何为?
圆则九重,敦营度之?
秉德无私,参天地兮。
议一议:1.为什么穿越千年,我们仍在粽香中纪念屈原?
2.你还看过哪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类节目?
这些精神不仅是我们民族的宝贵财富,也是我们个人发展的重要支撑。
环节一:“对话屈原——领悟人文精神的作用”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楚辞》
对话屈原——领悟中华人文精神的作用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瞻前而顾后兮,相观民之计极。
明明暗暗,惟时何为。
圆则九重,敦营度之。
苏世独立,横面不流兮。
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秉德无私,参天地兮。
长长地叹息,偷偷地掩面哭泣,为百姓苦难的生活感到哀伤。
对国家和人民未来命运的关切和担忧的体现
白天光明夜晚黑暗,究竟它是为何而然?
这些都是我内心之所珍爱,就是让我九死(或多死)还是不后悔。
传说青天浩渺共有九重,是谁曾去环绕量度
独自清醒独立于人世间,我行我素而绝不随波追流。
坚定地走在自己的理想道路上,不受世俗的干扰和诱惑
坚守美德从无偏私,为人高尚可配天地。
强烈的爱国情怀。
坚韧不拔的精神。
对真理和正义的追求。
勇于探索的思想精髓。
大公无私的精神。
对高尚品格的追求。
情系百姓的家国情怀。
勇于探索的思想精髓。
这些精神不仅是我们民族的宝贵财富,也是我们个人发展的重要支撑。
历史上的中华人文精神,渗透在诗书礼乐等精神文明的创造中,发挥了强大的熏陶教化、凝聚示范作用。
诗书礼乐:指先秦的《诗经》、《尚书》、《仪礼》、《乐经》四部儒家的经书。
熏陶:比喻指人的思想行为因长期接触某些事物而受到好的影响
1.中华人文精神的作用 P62
环节一:“对话屈原——领悟人文精神的作用”
诗书礼乐精神文明创造中,发挥的熏陶教化、凝聚示范作用
《诗》即《诗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反映了劳动与爱情、战争与徭役、压迫与反抗、风俗与婚姻等,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和历史价值,儒家教育中培养人的情感、审美和道德观念的重要教材。
《书》指《尚书》,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历史文献汇编,记录了虞、夏、商、周时期,涉及政治、宗教、思想、哲学、艺术、法令、天文、地理、军事等诸多领域,通过学习《书》,可以了解古代圣王的治国之道和政治智慧。
《礼》包含《周礼》《仪礼》《礼记》。《周礼》主要记载了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和官制体系;《仪礼》详细规定了各种礼仪的具体仪式和行为规范;《礼记》则是对礼的阐释和论述,强调礼的精神和意义。礼在古代社会具有重要的地位,它是维护社会秩序、规范人们行为、促进人际关系和谐的准则。
“诗书礼乐”原指古代儒家六经中的《诗经》《尚书》《礼仪》(《周礼》《仪礼》《礼记》)《乐经》 ,是中国古代教育的重要内容。
环节一:“对话屈原——领悟人文精神的作用”
诗书礼乐精神文明创造中,发挥的熏陶教化、凝聚示范作用
《乐》即《乐经》,可惜现已失传。乐在中国古代不仅是音乐艺术,还与礼仪紧密结合,具有教化人心、陶冶情操、和谐社会的作用。通过音乐的演奏和欣赏,可以培养人的情感表达能力和审美情趣,使人们在精神上得到升华。
在现代社会,虽然时代发生了巨大变化,但“诗书礼乐”所代表的传统文化依然有着重要的价值。许多学校开设了国学课程,教授古诗词、经典文献,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文化底蕴;一些传统礼仪活动,如成人礼、婚礼等也在逐渐恢复和传承,让人们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音乐艺术更是丰富多彩,各种音乐会、音乐节不断举办,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
环节一:“对话屈原——领悟人文精神的作用”
当 | 青 | 春 | 与 | 梦 | 想 | 不 | 期 | 而 | 遇
探寻故事,做中华人文精神的弘扬者
02
2024年10月17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安徽桐城市的六尺巷,重温张吴礼让典故。
清康熙年间,张家与吴家因两家院落间狭小的空地起了争执,大学士张英一句“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成功化干戈为玉帛,两家人各让出的三尺地,成了方便大家通行的六尺巷。
从六尺巷中,你感受到了怎样的人文精神?启示我们应该怎么做?
与人相处要和睦谦让——以”和“为贵。中华民族推崇“万物并育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提倡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相处。
①弘扬促进社会和谐的思想文化。
我们应当正确运用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方法,
为促进社会和谐贡献力量。
故事一:从“六尺巷“中悟人文精神做法
“新时代好少年”每年评选一次。入选的好少年,有的热心公益,有的关爱他人,有的热爱科学,有的勇于创新,有的乐观向上,有的爱护环境,有的传承文化,有的勤学善思...体现了向上向善,是弘扬时代新风,争做时代新人的先锋。
争做有志向、有梦想,爱学习、爱劳动,懂感恩、懂友善,敢创新、敢奋斗,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好少年!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时刻准备着!
②弘扬向上向善的思想文化。
我们要积极进取,择善而行,向榜样学习,
勇担使命,久久为功,争做向上向善的好少年。
事迹举例:今年16岁的方宇翔是湖北省宜昌市远安县第一高级中学学生。两岁时,方宇翔因遭遇车祸被高位截肢失去双腿。从十几次的手术治疗,到戴上沉甸甸的假肢,再到以板凳为支撑、以双手代步,风雨无阻坚持上学,方宇翔有着常人难以想象的坚强意志力。他人小志高,刻苦学习,2023年以A等成绩考入远安县第一高级中学,新生入学军训都不曾落下一次训练,他左手握住平衡车、右手支撑着炙热地面,一丝不苟地执行教官指令全勤参加军训。
  方宇翔性格达观,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虽然身体多有不便,但他学会了洗衣服、炒饭、擦地等家务活儿。他还喜欢吹葫芦丝、唱歌,滑板既是他的代步工具,也是他最爱好的运动项目。篮球场上,虽然不能亲自上场打篮球,但却是学校篮球啦啦队叫声最响亮的队员。在他所居住的社区,他也是常常帮助老人解闷的“开心果”。
查找“新时代好少年”的事迹,谈谈他们的哪些精神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我们应该如何做一个新时代好少年呢?
关爱他人、乐观向上、品学兼优、
热爱祖国、身残志坚,自强自立
故事二:从“新时代好少年“中悟人文精神做法
【笔记】2.如何做中华人文精神的弘扬者? P63-64
环节二:做中华人文精神的弘扬者
①弘扬促进社会和谐的思想文化。
我们应当正确运用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方法,
为促进社会和谐贡献力量。
②弘扬向上向善的思想文化。
我们要积极进取,择善而行,向榜样学习,勇担使命,久久为功,争做向上向善的好少年。
四海之内,皆兄弟。——《论语·颜渊》
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齐物论》
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
——《《论语·季氏》
已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孔子
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费孝通
关于“和谐”的名言分享
“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出自《礼记·中庸》,意思是万物共同生长而互不妨害,道路同时并行而互不冲突。这句话强调了和谐共处、包容并蓄的重要性。这是中国古人通过对自然万物和谐共生的观察而总结出的规律性认识,体现了“和而不同”“天人合一”的思想。
“四海之内皆兄弟”,出自《论语·颜渊》,意思是天下的人都像兄弟一样:指亲如一家。后人常用“四海之内皆兄弟”表达只要真诚相待,无论远近都可以成为亲如兄弟的朋友。提倡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处。
相关链接
启思导行
道法
学校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引领学生亲近中华经典,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
诸葛亮的《诫子书》运用智慧理性,简练严谨的文字,将为人父者的爱子之情表达得非常深切,也使这封家书成为后世历代学子修身立志的名篇,弘扬促进社会和谐的思想文化。刘禹锡的《陋室铭》借赞美陋室打写自己志行高洁、安贫乐道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意趣,弘扬向上向善的文化。
历史学科关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阐述中蕴
含着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处世方法;音乐经典篇目《二泉映月》蕴含着形神兼备、情景交融的美学追求。《木兰诗》木兰为父从军,担当使命,弘扬了向上向善的思想文化
启思导行
课堂小结
做中华人文精神的弘扬者
作用
做法
渗透在诗书礼乐等精神文明的创造中,发挥了强大的
熏陶教化、凝聚示范作用。
①弘扬促进社会和谐的思想文化
②弘扬向上向善的思想文化
1.中华文化推崇“和”。和而不同,家和万事兴,和气生财,和实生物,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礼之用、和为贵等,这些都是老祖先留下来的宝贵财富。下列践行“和”文化的做法,恰当的是( )
①工作中要因循守旧,唯唯诺诺,不冒尖
②发展中积极促进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
③交往中谦和有礼、推已及人、以理服人
④建设中将和谐作为国家发展的中心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课堂练习
C
2.下列名言警句与“尚和合”、弘扬促进社会和谐思想文化
一致的是( )
①“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
②“物之不齐,物之情也”
③“四海之内皆兄弟”
④“形具而神生”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课堂练习
A
课堂练习
A
3.全球华人家庭文化传承节目《谢谢了,我的家》是中央电视台第一档专门以家风为主题的大型季播节目。该节目展现了不同身份、不同命运的中国人的家庭故事,为中华优秀家风代言。从文化角度看,央视推出这一节目有利于( )
①讲述文化故事,弘扬中华人文精神
②巩固家风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精髓地位
③弘扬向上向善的思想,浸润百姓生活
④传递正能量,发挥家风对人健康成长的决定作用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4.2024年3月27日,在山东省美德少年发布仪式上,来自全省各地的美德少年齐聚一堂,他们中有的是学习成绩优异、乐于助人的模范生,有的是在困难面前不屈不挠、勇于担当的小英雄,还有的是在日常生活中尊老爱幼、热心公益的小天使。美德少年的评选是为了引导青少年( )
①维护社会公平,杜绝违法犯罪
②崇德向善,极力争取个人荣誉
③弘扬高尚的德行,汲取榜样力量
④传递美好情感,传递社会正能量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课堂练习
B
5.史书万卷,字里行间都流露出家国情怀。“我爱我的国,我爱我的家”古今同理。“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以下名人诗句能体现这种家国情怀的是( )
①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
②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
③寄意寒星基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鲁迅)
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课堂练习
B
Thanks!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