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五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期中专题训练:辨析题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统编版五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期中专题训练:辨析题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统编版五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期中专题训练:辨析题
1.琳琳不小心将盘子打碎了,但又怕妈妈批评她,就说“盘子是家里的猫打碎的”。她的这种做法对吗?为什么?
2.小丽在微信朋友圈里将自己的父母屏蔽了,你认为小丽的做法对吗?说一说你对此事的么看法?
3.方阳非常挑食,妈妈为这事儿经常批评他,方阳很生气,认为妈妈并不爱他。你觉得他的想法对吗,为什么?
4.有人说:家风是以前的事情,现代社会不需要再传承家风了。对此,你有哪些看法?
5.有人说:“我国已经进入新时代了,不用再提倡俭以养德、静以修身的家风了。 ”他的说法对吗?说说你的理由。
6.李华:“我已经长大了,爸爸妈妈的话可以听,也可以不听。”他的做法对吗?假如你是李华,你会怎么做呢?
7.明明说:“父母是我们最亲、最熟悉的人,和他们交流,不需要讲究什么技巧,想说什么就说什么。”
明明的说法对吗?请写写你的理由。
8.小米的爸爸、妈妈因为五一去哪旅游的问题产生了分歧,想征求小米的意见时,他却说:“这个家没我说话的份儿,去哪儿旅游与我无关。”你认为小米的说法对吗?为什么?
9.《朱子家训》中有一句话:“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你同意这样的思想观念吗?生活中你怎样去践行呢?
10.小刚说:“家人之间产生一些小矛盾是正常的,我们要主动和爸爸妈妈交流沟通。”小刚的说法对吗?请说明理由。
11.优秀家风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古代孟母三迁、岳母刺字、颜氏家训、曾国藩家书、梁启超家书等。从中国古代一路探寻到当今,优秀家风有时是一句话,如一把尺子,藏在心里。有的同学觉得父母唠叨,更不把长辈的金玉良言铭记于心,你觉得他们对吗?请说出理由。
12.每次家庭聚会的时候,李小东总是拿着手机玩个不停,不与家人交流。这种做法是否正确,为什么?
13.王阿姨的儿子今年12周岁,正在读小学六年级,平时学习比较紧张,王阿姨一点家务活也不让他做。一天,和邻居刘律师聊天,王阿姨说等到儿子成年以后再让他做家务也不迟。你认为王阿姨说的对吗?为什么?说说理由。
你在家里会做哪些家务事?快来说说吧!
14.浩浩认为:我国已经进入新时代了,没有必要再提倡“静以修身,俭以养德”的家风了。你赞同他的观点吗?并说一说你的理由。
15.小明想去同学家玩,可是妈妈却问了很多问题,“去哪个同学家?”“和谁一起去?”“什么时候回来?”小明觉得妈妈不相信他,他一点也不自由,真扫兴。小明的想法对吗?说说你的理由。
16.有人认为残疾人不能为社会做贡献了,还需要家人的照顾,增加家人和社会的负担,你认同这个观点吗?说说理由。
17.赵奶奶喜欢安静的环境。可小区外面的广场上,每天都有跳广场舞的人把音响的声音开到最大。赵奶奶去找跳舞的人交涉,他们却说:广场又不是你们家的,跳舞健身是我们的权利,你管得着吗?你同意跳广场舞的人的说法吗?为什么?
18.有人说:“街道上行人和车辆都遵守交通规则,人们顺畅通行;公园里游客都遵守公共卫生秩序,人们愉快游玩。这说明遵守公共秩序很重要。”你同意他的说法吗?为什么?
19.有人说,志愿者“不以利益、金钱、扬名为目的”,看似只有付出的志愿服务,其实还是能够收获满满的。你认同这个观点吗?请简述理由。
20.张明说:“家里不让我自己出去,我的生活大部分在学校和家这两个地方,所以我不用遵守公共秩序。”你认为张明同学的说法对吗?如果你是张明,你会怎么做?
21.为了更好的建设美好社区,文明小区制定了《邻里公约》。可有的人认为《邻里公约》就是个紧箍咒,你赞同这个观点吗?说说你的理由。
22.中华民族历来有扶危济困、乐善好施的传统美德。公益事业是凝聚人心、增强正能量的事业。有的同学说,我们小学生能力有限,没必要参加公益活动。你认为他的说法对吗?你觉得小学生可以参加哪些公益活动呢?
23.浩浩在学校生活中,有乱扔垃圾的小毛病,在教室里还经常和同学追逐打闹,同学们都不喜欢他这样。他却说,我自己觉得舒服就行了,和别人没有关系。他的说法对吗?说说你的理由?
24.晚上红红的爸爸骑电动车回家过路口,虽有红灯,但发现没车通过,他迅速骑了过去。你认为红红的爸爸做得对吗?你想对他说些什么?
25.李明说:“我也很想参加一些公益活动,但我现在只是一名小学生,对整个社会来说,我的力量太小了,根本起不到任何作用。”你同意李明的说法吗?请写出两点合理的理由。
26.周末,小明的爸爸带他到电影院去看电影,他不配合戴口罩,在爸爸的劝说下才规范戴口罩。小明又带了包瓜子和一些零食,看电影时,瓜子皮、零食包装扔了一地。你认为做得对吗?在电影院我们应该注意什么?
27.周末,妈妈带丽丽去人民影院看电影,她一边看电影一边吃瓜子,并把瓜子皮随手扔到了地上。你认为丽丽的做法对吗?在电影院看电影时我们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28.李明说:“我也很想参加一些公益活动,但我现在只是一名小学生,对整个社会来说,我的力量太小了,根本起不到任何作用。”你同意他的说法吗?请写出几点合理的理由?
29.丽丽爱乱扔垃圾,有时课间还在教室内大声喧哗,去食堂打饭的时候喜欢插队,同学们都不喜欢和她交往。丽丽却说:“你们喜不喜欢没关系,只要我自己觉得舒服就行了,我还可以过得随心所欲。”丽丽的说法对吗?说说你的理由。
30.13岁的张宸瑞是某市“公益先进个人”。小小的年纪已有6年的公益经历。用压岁钱资助困难小学生、为山里的孩子寄文具、为环卫工人送快餐饮料、组织公益读书会……小强读了张宸瑞的故事后说:“做公益一定要有钱,等我有钱也资助他人。”你赞同小强的观点吗?为什么?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统编版五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期中专题训练:辨析题》参考答案
1.不对。做人应该诚实,勇于承认错误。
2.这种做法是错误的。因为屏蔽父母的行为会让父母伤心,阻隔父母的关心,导致与父母之间沟通不畅。
3.他的想法不对,妈妈让方阳不挑食也是为了他的身体更健康,家人之间要相互理解。
4.这种说法不对。家风虽然是以前的,但优秀家风家训中蕴含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成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重要精神力量。我们每个人都要从小事做起,从自身做起,做优秀家风家训的传承者。
5.不对。俭以养德、静以修身是我国古代极为丰富的家规,蕴含着勤俭持家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重要精神力量。所以无论哪个时代,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要铭记于我们的心中,去传承和弘扬。
6.李华的做法不对。李华应该在自己拿主意的同时,听从人生经历、生活经验相对丰富的父母的建议,要有利于自己健康成长。
7.明明的说法不对。与父母沟通交流也需要讲技巧,注意方式方法。
8.不对,我们也是家里的一份子,我们也可以向父母说出自己的建议,作出自己的家庭贡献。
9.同意。从勤俭节约、不铺张浪费方面去践行这一思想观念。
10.小刚观点是正确的。家庭生活中的矛盾是不可避免的,当矛盾发生后,主动与家人交流沟通,能增进相互了解与理解,找出矛盾原因,错的努力改正,对的理解宽容,这样家庭关系就会越来越和谐。
11.我觉得他们不对。家风是一个家庭或家族世代相传的风尚,是长期生活实践中不断形成的家庭文化。传承优秀家风,有助于我们凝聚情感、涵养德行、砥砺成才。传承和弘扬优秀家风,要从小事做起,从自身做起。
12.不正确。因为这种做法会让家人感受自己备受冷落,并且缺少与家人沟通与交流,无法达成对彼此的了解和理解。
13.(1)不对。虽然12周岁的小学生还未成年,作为家庭中的一员,也应尽一份责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如擦桌子、刷碗,拖地等。
(2)我会扫地、洗碗、叠被子、收拾屋子等。
14.我不赞同浩浩的观点,“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是我国古代极为丰富的家规,蕴含着勤俭持家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重要精神力量。所以无论哪个时代,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要铭记于我们的心中,去传承和弘扬。
15.小明的想法是不对的。妈妈问这些问题是关心他的安全,这些问题包含着妈妈对他的爱。
16.不认同这个观点,理由:残疾人是弱势群体,他们需要更多的关爱,我们应当平等地对待他们,自觉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并为他们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全社会应当发扬人道主义精神,理解、尊重、关心、帮助残疾人,为他们提供援助和服务。
17.跳广场舞的人的这种说法是不对的。因为宪法规定,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跳广场舞的大妈们在行使跳广场舞的权利的时候,影响了赵奶奶的休息,所以说她们的说法和做法都不对。
18.
我同意他的说法。公共生活需要有良好的秩序来维护。街道上的行人和车辆顺畅通行,需要公共交通秩序;公园里人们愉快地游玩,需要公共卫生秩序……良好的公共秩序是人们安居乐业的保障,是社会稳定和进步的基础。良好的公共秩序是人们安居乐业的保障,是社会稳定和进步的基础。
19.认同此观点。因为志愿者服务社会,让我们收获很多精神上的财富。比如他人的赞许与认可、自己内心的愉悦与满足、获得新的生活经验与经历,而且能够给社会和他人带去温暖,让自我价值得以提升。
20.不对;我会自觉遵守公共秩序,在公共生活中,作为社会中的一员,我们要心中有他人、心中有集体、心中有国家。遵守社会公德、法律法规,才能保持良好的社会秩序,构建有序、和谐的公共生活。
21.这种观点我不赞同。构建良好的社区生活是每个人的责任和义务,《邻里公约》是每个人都要遵守的规定,建设美好的社区需要我们积极参与社区的活动,主动承担社区的事务,《邻里公约》它指导和约束着我们的一言一行。
22.不对。我们可以为灾区捐款,资助贫困学生,帮助困难学生,也可以利用业余时间照顾孤寡老人,参加保护生态环境等。
23.浩浩的说法不对。他的这些行为都是不遵守公共秩序的表现,他的行为影响了大家的学习与生活。公共生活中,每个人都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每个人都要养成文明的习惯。
24.不对。爸爸,我们应该遵守公共交通规则,这也是对我们自己的生命负责呀!
25.我不同意李明的说法。
理由:
①每个人的力量汇集起来,就能有效帮助需要救助的个人和群体。
②参加公益活动不分大事小事,生活中的小小善举可以汇聚成社会生活中的浓浓大爱。
③做好事最重要的是真心实意,不要考虑自己的力量大还是小。
④参加公益活动,是从小树立“心中有他人,心中有祖国”的精神的良好基础,长大才能更好的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⑤从小参加公益活动,既可以锻炼自己的能力,也可以更多地了解社会。
⑥通过自己的行为和奉献,可以为他人,为集体、为社会做点事情,看起来微不足道,但也是一种正能量的传播。
26.小明的做法是不对的。在电影院我们应该注意保持安静;遵守观影纪律;不能带有异味的食物;不乱扔杂物;不能影响他人观影;注意自己的良好形象。
27.丽丽的做法是不对的。在电影院看电影时我们应该注意保持安静,遵守观影纪律,不能带有异味的食物,不乱扔杂物,不能影响他人观影,注意自己的良好形象。
28.我不同意李明的说法。
理由:
(1)每个人的力量汇集起来,就能有效帮助需要救助的个人和群体。
(2)参加公益活动不分大事小事,生活中的小小善举可以汇聚成社会生活中的浓浓大爱。
(3)做好事最重要的是真心实意,不要考虑自己的力量大还是小。
(4)参加公益活动,是从小树立“心中有他人,心中有祖国”的精神的良好基础,长大才能更好的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5)从小参加公益活动,既可以锻炼自己的能力,也可以更多地了解社会。
(6)通过自己的行为和奉献,可以为他人,为集体、为社会做点事情,看起来微不足道,但也是一种正能量的传播。
29.丽丽说法不对。她的这些行为都是不遵守公共秩序的表现,她的行为影响了大家的学习与生活。公共生活中,每个人都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每个人都要养成文明的习惯。
30.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因为做善事不一定要有钱,最重要的是真心实意。张宸瑞用自己的行动告诉我们,根据自己的能力,只要用心去做,慈善才有价值。小善积累下来就会变成大善。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