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7章第2节血液循环练习题基础必练题1.心脏的瓣膜只能朝一个方向打开,这就保证了血液流动的方向是( )A.由心室→心房→动脉 B.由心室→心房→静脉C.由心房→心室→动脉 D.由心房→心室→静脉2.上肢静脉输液,药物追踪,最先在心脏的哪个腔中发现?( )A.左心房 B.右心房 C.左心室 D.右心室3.下列有关人体血液循环叙述正确的是( )A.体循环的起点是右心房 B.心脏中的瓣膜可防止血液倒流C.体循环和肺循环是交替进行的 D.心房与动脉相连,心室与静脉相连4.动脉血都比静脉血含营养物质丰富。( )5.动脉血就是指动脉血管中流的血。 ( )6.心室收缩时,房室瓣打开,动脉瓣打开。 ( )7.人活着心脏就跳动,心脏是不休息的。( )能力提升1.血液中脂肪含量若长期过高,会在动脉壁上沉积,使得动脉弹性降低、管腔变窄,即动脉粥样硬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动脉粥样硬化常导致血管管腔堵塞或破裂出血等B.动脉粥样硬化阻碍血液的流动,导致局部组织缺氧C.动脉粥样硬化时血管管腔变窄,常会导致血压降低D.运动可增加脂肪的消耗,有利于预防动脉粥样硬化2.鼻炎患者口服药物治疗时,药物在小肠吸收后,随血液到鼻部的循环路径为( )A.肺循环→体循环 B.肺循环→体循环→肺循环C.体循环→肺循环 D.体循环→肺循环→体循环3.2024年4月,一颗由我国自主研发、全球最轻的全磁悬浮人工心脏在江苏某医院顺利植入并成功跳动,成为向主动脉泵血的动力源。该人工心脏代替的腔室是( )左心房 B.左心室 C.右心房 D.右心室4.如图为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物质交换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并选出说法正确的一项( )A.血液中的氧气、二氧化碳和营养物质都是由血浆运输的B.血液与组织细胞发生物质交换后,由静脉血变成动脉血C.若血管受伤,血小板在伤口聚集,释放与血液凝固有关的物质促进止血D.根据图中血流方向可知,与该血管乙端相连的另一种类型的血管是动脉5.下图为“观察斑马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实验时显微镜下的视野,箭头表示血流方向,甲、乙、丙代表三类血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视野中丙血管内的血流速度最快B.甲血管为小动脉,丙血管为小静脉C.乙血管的管壁由多层上皮细胞构成D.丙血管的管壁比甲血管的管壁厚拓展培优练1.如图实线和虚线分别表示动脉血和静脉血流向,可正确表示肺循环途径的是( )A.④→⑩→⑨→⑧→①B.③→⑤→⑥→⑦→②C.②→④→⑩→⑨→⑧→①→③2.如图是心脏工作示意图,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图甲中,心房收缩、心室舒张,血液由心房进入心室B.图乙中,房室瓣关闭,防止血液倒流入心房C.图丙中,心房和心室均舒张,其中右心室的壁最厚,利于将血液输送到全身各处D.图乙中从主动脉、肺动脉分别注水,那么水仍然从主动脉、肺动脉流出3.血栓是影响人类健康的“影子杀手”,它是由于血液不正常凝结而形成的血块。近年来,因长期久坐、过量摄入高脂高糖类食物等不良习惯,导致年轻人下肢静脉血栓的事件时有发生。(1)据图分析,当血管的内皮细胞损伤,具有止血功能的 (填血细胞)会在血管损伤的部位粘附、聚集进行修复。若在修复过程中发生异常,会形成凝血块,进一步产生血栓。(2)若血栓脱落形成的“栓子”随血液流动到肺部血管,可能造成肺栓塞,导致患者呼吸困难,甚至猝死。其流动路径是:下肢静脉→下腔静脉→ (用序号和箭头表示)→肺动脉。供选结构:①左心房,②右心房,③左心室,④右心室,⑤主动脉,⑥肺静脉,⑦肺部毛细血管。(3)中医常用黄芪来治疗血栓,其有效成分为黄芪总皂苷。某科研人员利用40只大鼠,每组10只,研究了黄芪总皂苷对血栓形成及血小板聚集的影响,具体过程和结果如下表。组别 血栓形成时间(s) 血小板聚集强度(mm)I 生理盐水 398 31Ⅱ 50mg/kg黄芪总皂苷液 413 25Ⅲ 100mg/kg黄芪总皂苷液 482 18Ⅳ 200mg/kg黄芪总皂苷液 516 14①本实验中对照组是组别 。②由表可知,随着黄芪总皂苷剂量的增加, ,从而对血栓治疗起到一定的效果。(4)生活中预防血栓具有重要意义。下列做法恰当的是_____。A.合理运动,增强血管弹性B.远离烟酒,健康生活方式C.高脂饮食,保证细胞营养4.下列两图中,甲图是人体心脏剖面图,乙图是人体某组织处局部血管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以下问题:(1)甲图中表示右心室的是[ ],它与同侧的心房之间具有 瓣,该瓣膜的作用是 。(2)乙图中表示毛细血管的是[ ],这种血管管壁极薄、管内径极小,管内血流速度也最慢,这些特点有利于血液与组织细胞充分进行 。(3)若乙图中血管⑤与甲图的血管③相连,则血管⑦内流 血。血管⑦内的血液将通过血管④流回[ ] 。(4)静脉注射药物,则药物最先到达的是甲图心脏的哪一腔?[ ]试卷第1页,共3页试卷第1页,共3页参考答案基础必练题C 解析:心房与心室之间有房室瓣,心室与动脉之间有动脉瓣,房室瓣只能朝向心室开,动脉瓣只能朝向动脉开,这样就保证了血液只能按一定的方向流动,即从心房流向心室,从心室流向动脉,而不能倒流。 2. B 解析:上肢静脉输液,药物经上肢静脉进入上腔静脉,然后进入右心房。所以最先在心脏的右心房中发现药物。3.B 解析:体循环的起点是左心室,A 错误;心脏中的瓣膜可防止血液倒流,B 正确;体循环和肺循环是同时进行的,C 错误;心房与静脉相连,心室与动脉相连,D 错误。4.× 解析:动脉血是指含氧丰富、颜色鲜红的血,静脉血是指含氧较少、颜色暗红的血。动脉血和静脉血的区别主要在于含氧量的高低,而不是营养物质的丰富程度。例如,小肠静脉中流的是含营养物质丰富的静脉血。5. × 解析:动脉血是指含氧丰富、颜色鲜红的血,静脉血是指含氧较少、颜色暗红的血。动脉血管中不一定流的是动脉血,如肺动脉中流的是静脉血;静脉血管中不一定流的是静脉血,如肺静脉中流的是动脉血。6. × 解析:心室收缩时,房室瓣关闭,防止血液倒流回心房;动脉瓣打开,使血液由心室流向动脉。7. × 解析:心脏在每次跳动的过程中,都有短暂的休息时间。心脏的休息时间主要在舒张期,这样可以使心肌得到充分的休息,恢复能量。能力提升C 解析:动脉粥样硬化时血管管腔变窄,常会导致血压升高,而不是降低,C 错误。动脉粥样硬化常导致血管管腔堵塞或破裂出血等,阻碍血液的流动,导致局部组织缺氧,A、B 正确;运动可增加脂肪的消耗,有利于预防动脉粥样硬化,D 正确。D 解析:药物在小肠吸收后,经小肠静脉进入下腔静脉,然后进入右心房、右心室,再经肺动脉进入肺部,进行肺循环,之后经肺静脉进入左心房、左心室,最后经主动脉到达鼻部,其循环路径为体循环→肺循环→体循环。B 解析:左心室是体循环的起点,它将血液泵入主动脉,为全身组织器官输送血液。人工心脏成为向主动脉泵血的动力源,代替的腔室是左心室。C 解析:血液中的氧气主要由红细胞运输,A 错误;血液与组织细胞发生物质交换后,由动脉血变成静脉血,B 错误;若血管受伤,血小板在伤口聚集,释放与血液凝固有关的物质促进止血,C 正确;根据图中血流方向可知,与该血管乙端相连的另一种类型的血管是静脉,D 错误。B 解析:视野中丙血管为毛细血管,血流速度最慢,A 错误;甲血管为小动脉,丙血管为小静脉,B 正确;乙血管为毛细血管,管壁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C 错误;丙血管的管壁比甲血管的管壁薄,D 错误。 拓展培优练1. A 解析:肺循环的途径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图中④表示右心室,⑩表示肺动脉,⑨表示肺部毛细血管,⑧表示肺静脉,①表示左心房,所以可正确表示肺循环途径的是④→⑩→⑨→⑧→①。2. C 解析:图甲中,心房收缩、心室舒张,血液由心房进入心室,A 正确;图乙中,房室瓣关闭,防止血液倒流入心房,B 正确;图丙中,心房和心室均舒张,其中左心室的壁最厚,利于将血液输送到全身各处,C 错误;图乙中从主动脉、肺动脉分别注水,由于动脉瓣的作用,水仍然从主动脉、肺动脉流出,D 正确。3. 答案: (1) 血小板 (2)②→④→肺动脉 (3)①I;②血栓形成时间延长,血小板聚集强度降低 (4)AB 解析:(1) 血小板具有止血和加速凝血的作用,当血管的内皮细胞损伤,血小板会在血管损伤的部位粘附、聚集进行修复。(2) 下肢静脉中的血液流到下腔静脉,然后进入右心房、右心室,再经肺动脉到达肺部。(3)①本实验中对照组是组别 I,即注射生理盐水的一组。②由表可知,随着黄芪总皂苷剂量的增加,血栓形成时间延长,血小板聚集强度降低,从而对血栓治疗起到一定的效果。(4) 预防血栓应该合理运动,增强血管弹性,远离烟酒,保持健康生活方式,避免高脂饮食,C 错误,AB 正确。4. (1) B;房室;防止血液倒流回心房 (2)⑥;物质交换 (3) 动脉;A 左心房 (4) D 右心房 解析:(1) 甲图中 B 表示右心室,它与同侧的右心房之间具有房室瓣,该瓣膜的作用是防止血液倒流回心房。(2) 乙图中⑥表示毛细血管,其管壁极薄、管内径极小,管内血流速度也最慢,有利于血液与组织细胞充分进行物质交换。(3) 若乙图中血管⑤与甲图的血管③肺动脉相连,则血管⑦是肺静脉,内流动脉血。血管⑦内的血液将通过血管④肺静脉流回 A 左心房。(4) 静脉注射药物,药物经上腔静脉或下腔静脉最先到达右心房,即甲图中的 D。 血液循环练习题能力提升题 推荐一些关于血液循环的教学视频 血液循环的过程是怎样的?答案第1页,共2页答案第1页,共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