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丽江市古城区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月考(一)生物试题(有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云南省丽江市古城区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月考(一)生物试题(有答案)

资源简介

高一年级生物学业质量月考卷(一)
(试卷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75分钟)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计60分)
1. 蓝细菌是一类能进行产氧性光合作用的大型单细胞生物,它的存在使整个地球大气从无氧状态发展到有氧状态,在生物的进化中起着重要作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蓝细菌的光合酶基因位于拟核的染色体上
B. 蓝细菌中参与光合酶合成的细胞器只有核糖体
C. 蓝细菌的叶绿体膜上含有光合色素
D. 将蓝细菌放入清水中会吸水涨破
2. 诺如病毒危害性极大,感染诺如病毒后,多数患者会在 12 - 48 小时内出现包括恶心、呕吐(儿童较成人更普遍,严重时可致脱水、电解质紊乱)、频繁水样便腹泻(一天可达数次甚至十几次,易引发脱水症状)、脐周不同性质腹痛(如绞痛、隐痛、胀痛)以及发热(一般 38℃左右,少数超 39℃)、寒战、头痛、肌肉酸痛等全身症状,这些症状不仅给患者带来痛苦,影响正常生活休息,还会使身体虚弱、抵抗力下降,增加其他感染风险 。经检测病毒的遗传物质中含有核糖,如果诺如病毒的组成物质在某些酶的作用下彻底水解,可以得到的水解产物主要有( )
A. 碱基、脱氧核糖、磷酸、氨基酸 B. 碱基、核糖、磷酸、葡萄糖
C. 碱基、葡萄糖、磷酸、甘油、脂肪酸 D. 碱基、核糖、磷酸、氨基酸
3. 下列关于组成细胞的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有几项( )
①核酸能贮存遗传信息,但在最基本的生命系统中,只有DNA是遗传物质,RNA不是
②单位质量糖类与脂肪相比较,糖类中H的含量高而O的含量低
③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及肽键空间结构的差异决定了蛋白质结构的多样性
④生物体中的核酸具有携带遗传信息、催化、参与细胞器的构成等多种功能
⑤构成人体细胞的遗传物质有2种,其中五碳糖有2种,碱基有5种
⑥若绿色植物缺少氮元素或镁元素,可能会影响叶绿体的正常功能
A. 2项 B. 3项 C. 4项 D. 5项
4. 黔金丝猴被誉为“地球独生子”,仅分布在贵州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主食有树叶、嫩树枝、花、果,也吃树皮和树根,爱吃昆虫、鸟和鸟蛋。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植物没有系统这一生命系统层次
B. 植物细胞的细胞核是遗传和代谢的中心
C. 梵净山境内所有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的
D. 黔金丝猴肝细胞内双层膜的结构有线粒体和细胞核
5. 关于酶的相关实验叙述,正确的是( )
A. 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中,可选用淀粉酶为研究对象
B. 验证酶具有催化作用时,自变量是催化剂的种类
C. 用淀粉、蔗糖和淀粉酶探究酶专一性时,不能用碘液进行鉴定
D. 在探究影响淀粉酶活性的因素时,温度、酸碱度、实验的次数等都是自变量
6. 下列有关细胞代谢的叙述中,有几项错误(  )
①酶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因此具有高效性
②酶制剂适于在低温下保存,且不是所有的酶都在核糖体上合成
③细胞环境是酶正常发挥催化作用的必要条件
④在不损伤植物细胞内部结构的情况下,可选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去除细胞壁
⑤代谢旺盛的细胞中ATP与ADP的含量能达到动态平衡
⑥ATP中的“A”与构成RNA中的碱基“A”是同一物质
⑦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没有线粒体的细胞也能进行有氧呼吸
⑧无论有氧呼吸还是无氧呼吸,释放的能量大部分都是以热能的形式散失
A. 2项 B. 3项 C. 4项 D. 5项
7. 植物细胞胞质溶胶中的Cl-、NO3-通过离子通道进入液泡,Na+、Ca2+逆浓度梯度转运到液泡,以调节细胞渗透压。白天光合作用合成的蔗糖可富集在液泡中,夜间这些蔗糖运到胞质溶胶。植物液泡中部分离子与蔗糖的转运机制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液泡通过主动运输方式维持膜内外的H+浓度梯度
B. Cl-、NO3-通过离子通道进入液泡不需要ATP直接供能
C. Na+、Ca2+进入液泡需要载体蛋白协助不需要消耗能量
D. 白天液泡富集蔗糖有利于光合作用的持续进行
8. 如图甲为细胞呼吸的示意图,图乙为线粒体的结构模式图,A~D表示相关过程,X、Y表示物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图甲中过程A发生的场所对应于图乙中的②
B. 图甲中物质X是丙酮酸,物质Y是酒精
C. 人体中可以进行的过程有A、B、C
D. 图乙中①②处产生的[H]可与O2结合形成水
9. 已知某植物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最适温度分别为25℃和30℃,如图表示该植物处于25℃环境中植物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变化的坐标图,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 a点叶肉细胞产生ATP细胞器只有线粒体
B. b点该植物叶肉细胞的光合作用强度与细胞呼吸强度相等
C. 当植物缺镁时,叶绿素减少,b点将向右移
D. 将温度提高到30℃时,a点上移,b点右移,d点上移
10. 玉米籽粒中的紫色和黄色由一对遗传因子控制。将纯合的紫色玉米与纯合的黄色玉米间行种植。收获时,发现紫粒玉米的果穗上只有紫色籽粒,黄粒玉米的果穗上却结有紫色和黄色籽粒。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 紫色为隐性性状 B. 黄色为显性性状
C. 子代黄粒玉米都是纯合子 D. 子代紫粒玉米都是纯合子
11. 若鹿角的形状受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D/d控制,掌状角鹿与分枝状角鹿交配,F1均为叉状角鹿,F1随机交配,F2中掌状角鹿:叉状角鹿:分枝状角鹿=1:2:1.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F1的基因型与F2中叉状角鹿的基因型相同
B. 掌状角鹿和分枝状角鹿都是纯合子,叉状角鹿都是杂合子
C. 若F2中相同形状鹿角的雌、雄鹿交配,其子代中掌状角鹿所占的比例为1/4
D. 若F2中叉状角鹿与分枝状角鹿交配,其子代中纯合子所占比例为1/2
12. 某种植物的花色有红色、粉色与白色,受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当植株有基因A存在时,携带基因a的花粉半数致死。让红花植株(AA)与白花植株(aa)进行正交或反交,结果均为粉花,让植株自交得到。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基因A和a的遗传遵循孟德尔的分离定律
B. 自交得到的子代的表型及比例为红花:粉花:白花=2:2:1
C. 作为父本进行测交,得到的测交后代的表型及比例为粉花:白花=2:1
D. 作为母本进行测交,得到的测交后代的表型及比例为粉花:白花=1:1
13. 牵牛花的花色有白色和红色,受基因R/r控制;叶的形态有宽叶和窄叶,受基因 H/h控制,两对基因独立遗传。某实验小组利用白色宽叶植株(甲)、红色窄叶植株(乙)、红色宽叶植株(丙)进行了如下的杂交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杂交组合 亲本组合 F1表型及数目
红色宽叶 红色窄叶 白色宽叶 白色窄叶
一 甲×乙 200 203 202 198
二 乙×丙 304 301 104 105
三 甲×丙 303 102 298 99
A. 白色对红色为显性,窄叶对宽叶为显性
B. 甲、乙、丙的基因型分别为Rrhh、rrHh和RrHh
C. 杂交组合二F1红色窄叶植株中纯合子所占比例为1/3
D. 杂交组合三F1红色窄叶植株的基因型和乙的不同
14. 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杂交的实验运用了“假说一演绎法”。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产生配子过程中,等位基因彼此分离,非等位基因可以自由组合”属于假说内容
B. “进行测交实验,后代出现4种性状组合,且表型比例约为1:1:1:1”属于演绎推理
C. 孟德尔揭示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在雌雄配子结合时自由组合
D. “子一代自交得到子二代的实验过程”不属于实验验证
15. 某植物的花色受独立遗传的两对基因Aa、Bb控制,这两对基因与花色的关系如图所示,此外,AB的花粉由于活力不足不能参与受精作用。现将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进行自交获得F1,则F1中花色的表现型及比例是( )
A. 白色:粉色:红色 = 4:3:9 B. 白色:粉色:红色 = 5:3:4
C. 白色:粉色:红色 = 4:3:5 D. 白色:粉色:红色 = 6:9:1
16. 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与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杂交,两对基因独立遗传,则后代中(  )
A. 表现型2种,比例为3:1,基因型3种
B. 表现型4种,比例为3:1:3:1,基因型6种
C. 表现型4种,比例为9:3:3:1,基因型9种
D. 表现型2种,比例为1:1,基因型3种
17. 某种鱼的鳞片有4种表型:单列鳞、野生型鳞、无鳞和散鳞,由独立遗传的A/a、B/b两对等位基因决定,BB对生物个体有致死作用;选取单列鳞雌鱼和雄鱼相互交配,子代单列鳞鱼:野生型鳞鱼:无鳞鱼:散鳞鱼=6:3:2:1。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亲本中单列鳞鱼的基因型是AaBb
B. 无鳞鱼与无鳞鱼杂交的后代中无鳞鱼:散鳞鱼=2:1
C. 无鳞鱼和纯合野生型鳞鱼杂交,中野生型鳞鱼占1/2
D. AaBb×aaBb杂交后代中单列鳞鱼占1/4
18. 某动物的直毛(A)对卷毛(a)为显性,黑色(B)对白色(b)为显性,两对基因独立遗传。基因型AaBb个体与个体甲交配,子代表型及比例为直毛黑色:卷毛黑色:直毛白色:卷毛白色=3:3:1:1,那么,个体甲的基因型是( )
A. aaBb B. Aabb C. AaBB D. aabb
19. 某动物毛色由两对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现有纯合黑毛个体和灰毛个体杂交,F1全是黑毛。让F1个体自由交配,得到的F2中黑毛:灰毛:白毛=12:3:1.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亲本黑毛和灰毛个体的基因型可能分别为AAbb、aaBB
B. F2中灰毛与白毛个体杂交,后代出现白毛的概率是1/3
C. F2中黑毛个体的基因型为A_B_和A_bb(或aaB_),共有4种
D. 让一只灰毛个体与白毛个体杂交,后代有两种表型,则灰毛个体为杂合子
20. 下图为二倍体植物百合(2n=24)减数分裂过程中的几幅细胞图像,叙述正确的是( )
A. 百合进行减数分裂过程的顺序为①→⑤→③→④→②
B. 同源染色体分离,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图②所示细胞时期
C. 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发生在图③所示细胞时期
D. 图⑤所示细胞时期,移向细胞两极的染色体组成一般不同
21. 在“模拟孟德尔杂交实验”活动中,某同学如图设置了甲、乙两个容器。每次摸球后都放回原烧杯。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摸出球记录后要放回,所以D和d各1个球也可模拟
B. 分别从甲、乙各随机取1个球,都是在模拟分离定律
C. 从甲、乙各随机取1球放在一起,可以模拟自由组合
D. 在甲中加入R和r球各10个后再随机摸球,可以模拟自由组合
22. 根据如图所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分布情况判断,下列选项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是( )
A. 与 B. 与
C. 与 D. 与
23. 下图是减数分裂四分体时期的细胞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该图中共有2个四分体,8条姐妹染色单体
B. A和B是一对联会的同源染色体,也称为四分体
C. a与b'或者c'与d之间可能发生交叉互换
D. a和b互称为姐妹染色单体
24. 动物的卵细胞的形成过程与精子形成过程的不同之处是( )
①一个卵原细胞最终只形成一个卵细胞②在减数第一次分裂中会出现四分体③卵细胞不经过变形阶段④一个初级卵母细胞分裂成的两个子细胞大小不等⑤卵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是初级卵母细胞的一半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②④⑤
25. 下列是某哺乳动物细胞分裂的图象,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 该动物体细胞中的性染色体是X、Y
B. 对应丁图中CD段的是甲图所在的时期
C. 一般会发生染色体互换的是乙、丙图的所在时期
D. 不含有同源染色体的是甲、丙
26. 如图为果蝇的染色体组型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果蝇的次级精母细胞中不可能存在等位基因
B. A基因和a基因在遗传过程中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C. 卵原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非同源染色体能够随机组合
D. 雄果蝇体内所有细胞均含有Y染色体
27. 在家蚕遗传中,蚁蚕(刚孵化的蚕)体色的黑色与淡赤色是相对性状,黄茧和白茧是相对性状(控制这两对性状的基因自由组合),两个杂交组合得到的子代(足够多)数量比见下表,以下叙述中错误的是
子代
亲代
黄茧黑蚁
白茧黑蚁
黄茧淡赤蚁
白茧淡赤蚁
组合一
9
3
3
1
组合二
0
1
0
1
A. 黑色对淡赤色为显性,黄茧对白茧为显性
B. 组合一中两个亲本的基因型和表现型都相同
C. 组合二中亲本的基因型和子代的基因型相同
D. 组合一和组合二的子代中淡赤蚁白茧的基因型不完全相同
28. 果蝇的长翅与短翅(由B、b基因控制)、红眼与白眼(由R、r基因控制)是两对相对性状。亲代雌果蝇与雄果蝇杂交,F 表型及数量如下表,请据表回答下列问题正确的是( )
长翅红眼 长翅白眼 短翅红眼 短翅白眼
雌蝇(只) 151 0 52 0
雄蝇(只) 77 75 25 26
A. 果蝇眼色性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控制果蝇长翅和残翅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B. 亲本雄雌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BbXRY、BbXRXR
C. F 长翅红眼雌果蝇的基因型有4种,其中纯合子的比例为1/6
D. 将亲本的雌果蝇与一只长翅白眼雄果蝇杂交,子代雌果蝇中长翅白眼占3/8,子代雌果蝇的表型比例为3:1:1:1
29. 如图为某家族的遗传病家系图,Ⅱ3个体不含致病基因。据图分析错误的是( )
A. 该遗传病的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且为隐性遗传
B. Ⅲ7的致病基因由Ⅰ2的致病基因通过Ⅱ4传递获得
C. Ⅱ3和Ⅱ4再生一个儿子患这种遗传病的概率是1/12
D. Ⅲ6和正常男性婚配生育患这种病儿子的概率是1/2
30. 果蝇的灰身(A)对黑身(a)为显性,红眼(B)对白眼(b)为显性,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让一对雌雄亲本果蝇杂交,F1的表型及其数量如下表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F1 灰身红眼 灰身白眼 黑身红眼 黑身白眼
雌蝇/只 76 0 75 0
雄蝇/只 38 38 37 38
A. A/a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B. 亲本的基因型杂交组合是AaXBXb×aaXBY或aaXBXb×AaXBY
C. 若让F1中黑身红眼果蝇随机交配,则获得的F2中黑身红眼果蝇:黑身白眼果蝇=3:1
D. F1中出现灰身红眼雄果蝇的概率是1/8
二、非选择题。(共40分,除特殊标记外每空1分)
31.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高温热害是水稻主要的农业气象灾害之一。科学家为了比较不同化学制剂对高温胁迫下水稻干物质积累与代谢的影响,在水稻幼穗生长时对植株分别喷施KH2PO4溶液和CaCl2溶液,以喷施蒸馏水为对照(CK)。然后分别在连续高温处理5天,高温处理结束后5天(即恢复5天)和成熟期对叶片干物质量、穗粒数和穗粒重量进行称重和统计,数据如下。
(1)K、Ca、P是植物生长发育所需的_____(大量/微量)元素,磷酸基团是光合作用过程中光反应产物_____的组分。高温会影响光合作用中关键酶Rubisco的活性,导致CO2的同化能力降低,从而影响光合作用的_____阶段,该酶存在于_____中。
(2)由图1可知,成熟期前,喷施KH2PO4溶液和CaCl2溶液对光合作用起_____(促进/抑制)作用;但进入成熟期时,叶片干物质质量比CK组低,请结合表1,分析其原因是_____。
(3)有研究表明:在高温处理5d后,对水稻叶片干物质量的调控效果KH2PO4溶液处理组优于CaCl2溶液处理组,与K+可以导致气孔导度增加有关。请以水稻为材料(不考虑除K+和Ca2+外其它离子的影响),设计实验来验证这一结论,要求简要写出实验思路。_____
32. 下图为基因型为AaBb的某动物体内的细胞分裂过程示意图,图中只显示基因A、a和B、b所在同源染色体,另外还含有性染色体XY等。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细胞中的名称是_______;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
(2)图乙所示的细胞处于_______(时期),该细胞中有_______对同源染色体。
(3)图丙中,表示染色体、核DNA、染色单体的分别是_______(填字母)。I、Ⅱ、Ⅲ、IV中,对应图乙细胞的是_______。
(4)图丁中在进行有丝分裂的细胞是_______(填序号),含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有_______(填序号),可能不含X染色体的细胞是_______(填序号)。
(5)图丁中细胞②到细胞③染色体数目发生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
33. 小麦的毛颖和光颖是一对相对性状(显、隐性分别由P、p基因控制),抗锈和感锈是另一对相对性状(显、隐性分别由R、r基因控制),控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均独立遗传。以纯种毛颖感锈植株(甲)和纯种光颖抗锈植株(乙)为亲本进行杂交,F1均为毛颖抗锈(丙)。再用F1与丁进行杂交,F2有四种表型,对每对相对性状的植株数目比例作出的统计结果如图:
(1)两对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分别是____________。
(2)亲本甲、乙的基因型分别是PPrr、ppRR;丁的基因型是________。
(3)F1形成的配子种类是____________。产生这几种配子的原因是F1在形成配子的过程中_____________。
(4)F2中基因型为ppRR的个体所占的比例是1/8,光颖抗锈植株所占的比例是________。
(5)写出F2中抗锈的基因型及比例:________。(只考虑抗锈和感锈一对相对性状)
34. 人类的苯丙酮尿症是一种单基因遗传病,患病的原因之一是患者体内苯丙氨酸羟化酶基因发生了改变,该基因的模板链局部碱基序列由GTC突变为GTG,使其编码的氨基酸由谷氨酰胺变成了组氨酸,导致患者体内缺乏苯丙氨酸羟化酶,使体内的苯丙氨酸不能正常转变成酪氨酸,而只能转变成苯丙酮酸,苯丙酮酸在体内积累过多就会损伤婴儿的中枢神经系统。以下为某家族苯丙酮尿症(设基因为B、b)和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病(设基因为D、d)的遗传系谱图,其中Ⅱ4家族中没有出现过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病。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可推知,苯丙酮尿症是_______染色体_______性遗传病;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病是_______染色体_______性遗传病。
(2)Ⅲ4的基因型是_______;Ⅱ1和Ⅱ3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_______。
(3)若Ⅲ1与一正常男性婚配,他们所生的孩子最好是_______(填“男孩”或“女孩”);在父亲基因型为Bb的情况下,该性别的孩子有可能患苯丙酮尿症的概率为_______。
高一年级生物学业质量月考卷(一)
(试卷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75分钟)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计60分)
【1题答案】
【答案】B
【2题答案】
【答案】D
【3题答案】
【答案】B
【4题答案】
【答案】B
【5题答案】
【答案】C
【6题答案】
【答案】B
【7题答案】
【答案】C
【8题答案】
【答案】C
【9题答案】
【答案】B
【10题答案】
【答案】C
【11题答案】
【答案】C
【12题答案】
【答案】B
【13题答案】
【答案】C
【14题答案】
【答案】D
【15题答案】
【答案】C
【16题答案】
【答案】B
【17题答案】
【答案】D
【18题答案】
【答案】A
【19题答案】
【答案】C
【20题答案】
【答案】D
【21题答案】
【答案】D
【22题答案】
【答案】A
【23题答案】
【答案】D
【24题答案】
【答案】B
【25题答案】
【答案】B
【26题答案】
【答案】C
【27题答案】
【答案】D
【28题答案】
【答案】C
【29题答案】
【答案】D
【30题答案】
【答案】C
二、非选择题。(共40分,除特殊标记外每空1分)
【31题答案】
【答案】(1) ①. 大量 ②. ATP和NADPH ③. 暗反应 ④. 叶绿体基质
(2) ①. 促进 ②. 成熟期时,叶片的干物质转移到稻穗
(3)取生长状况相似的水稻植株分成甲、乙、丙组,分别测定三组叶片气孔导度;甲组喷施(适量一定浓度)KH2PO4溶液,乙组喷施(等量的一定浓度)CaCl2溶液,丙组喷施(等量)蒸馏水,高温处理5天再次测定甲、乙、丙三组叶片的气孔导度,并比较其变化量。
【32题答案】
【答案】(1) ① 初级卵母细胞 ②. 同源染色体分离,且细胞质不均等分裂
(2) ①. 减数分裂Ⅱ的后期 ②. 0
(3) ①. a、c、b ②. I
(4) ①. ⑤⑥ ②. ①②⑤⑥ ③. ③④
(5)同源染色体分离,并随细胞分裂进入两个子细胞中
【33题答案】
【答案】(1)毛颖、抗锈
(2)ppRr (3) ①. PR、Pr、pR、pr ②. 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基因分离,而决定不同性状的基因自由组合
(4)3/8 (5)RR∶Rr=1∶2
【34题答案】
【答案】(1) ①. 常 ②. 隐 ③. X ④. 隐
(2) ① BbXDXd或BbXDXD ②. 100%
(3) ①. 女孩 ②. 1/6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