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单元检测卷(二)(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科学家在实验中发现,脂溶性物质能够优先通过细胞膜,并且细胞膜会被溶解脂质物质的溶剂溶解,也会被蛋白酶水解,这些事实说明了组成细胞膜的物质中有( )糖类和脂质 糖类和蛋白质蛋白质和脂质 蛋白质和核酸2.西藏察隅“中国第一高树”树龄约380岁,高83.4米,仍处于健康生长状态,它高大挺拔,主要是由死细胞的细胞壁支撑。下列有关细胞壁的叙述,正确的是( )放线菌和水果玉米的细胞壁成分和结构相同新冠病毒的外表面有细胞壁,其主要成分是纤维素细胞壁是植物细胞的边界细胞壁也参与细胞间的相互粘连,是化学信号传递的通路3.(2024·山海协作体联考)下列有关细胞骨架的叙述,正确的是( )细胞骨架与细胞的变形运动有关构成细胞骨架的微管是不能解体的参与构成细胞骨架的微丝是一种纤维素构成细胞骨架的微管起支撑、维持细胞形态的作用4.(2024·七彩阳光联盟高一联考)膜蛋白对细胞膜功能的实现非常重要,下列不属于膜蛋白功能的是( )控制某些分子和离子的出入催化化学反应的进行构成细胞膜的基本骨架识别细胞外的化学物质5.(2024·湖丽衢三地联考)细胞自噬是细胞维持胞内稳定的一种重要机制,如图表示细胞自噬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细胞自噬现象普遍存在于真核细胞中溶酶体与自噬体相互识别依赖于膜上的糖蛋白,其融合体现了膜的流动性细胞中由内质网等结构形成单层膜的膜泡将待降解的细胞器包裹形成自噬溶酶体细胞自噬有利于细胞抵抗逆境、对抗病原体和维持细胞内环境稳态6.(2024·环大罗山联盟联考)糖脂普遍存在于细胞膜上,不同的细胞中糖脂的种类不同,下图是人红细胞表面的ABO血型糖脂的结构示意图。据图判断,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糖脂是由糖类和脂质分子结合而成的红细胞ABO血型糖脂的不同在于组成糖脂中的糖的种类和排列顺序糖脂和糖蛋白都具有识别作用糖脂位于细胞膜内表面7.如图是某些细胞器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①是中心体,洋葱根尖细胞的增殖与其有关②是线粒体,是细胞能量代谢的中心,是真核细胞需氧呼吸的主要场所③是叶绿体,是具双层膜的细胞器,其是绿色植物叶肉细胞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④是粗面内质网,附着于其上的核糖体是蛋白质合成的场所(2024·A9协作体高一期中)分散到水溶液中的磷脂分子会自发组装成充满液体的球状小泡,称为脂质体。研究人员在脂质体中镶嵌相应的抗体(一种具有识别能力的蛋白质),制造出一种能定向运送药物的“隐形脂质体”(如图所示)用于癌症治疗。回答8~9题。8.关于脂质体分析正确的是( )磷脂分子的非极性头部亲水,极性尾部亲脂脂质体的基本骨架是埋在磷脂双分子层内部的胆固醇利用脂质体将药物运送到癌细胞内部,体现脂质体的功能特性脂质体利用抗体特异性识别癌细胞的特点将药物定向运送到癌细胞9.图中脂质体在甲处适合装载水溶性药物,乙处适合装载脂溶性药物,药物位置如此分布的原因是( )组成脂质体的磷脂分子其有亲水性和亲脂性脂质体上的蛋白质具有水溶性和脂溶性脂质体上的抗体具有信号识别的作用脂质体的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可以运动10.细胞器具有特定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在细胞生命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下列细胞的生命活动不是由单层膜的细胞器完成的是( )合成胰岛素合成构建生物膜的磷脂和胆固醇消化自身产生的碎渣合成构建细胞壁的果胶物质11.溶酶体具单层膜,形状多种多样,是0.025~0.8微米的泡状结构,内含许多水解酶。溶酶体在细胞中的功能是分解从外界进入到细胞内的物质,也可消化细胞自身的局部细胞质或细胞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从起源上来看,溶酶体最可能来源于高尔基体的囊泡在细胞的生活期间,溶酶体中的酶不会分解细胞内部的结构被溶酶体分解后的产物,如果是对细胞有用的物质,细胞可以再利用溶酶体中的水解酶在细胞中核糖体上合成12.“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诗中的柳树树叶细胞和白鹭肌肉细胞叙述错误的是( )柳树树叶细胞有细胞壁,而白鹭肌肉细胞无细胞壁柳树树叶细胞无中心体,而白鹭肌肉细胞有中心体柳树树叶细胞有液泡,而白鹭肌肉细胞无液泡柳树所有细胞有叶绿体,而白鹭所有细胞无叶绿体13.下图为活动“通过模拟实验探究膜的通透性”的实验装置示意图。两组实验装置为:a为淀粉溶液,c为葡萄糖溶液,b、d为蒸馏水。向b中加入碘-碘化钾溶液,d中加入本尼迪特试剂分别进行检测,有关该实验结果分析正确的是( )b中变蓝色12 h后,a中仍没有蓝色出现c中葡萄糖含量将减少a中淀粉含量将减少(2024·嘉兴八校联盟高一联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14~15题。科学家梅奇尼科夫发现了动物体内的“吞噬细胞”,建立了对抗病原微生物感染的“吞噬学说”,并于1908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吞噬细胞”在识别到外来入侵者(如细菌)后会将其吞噬进细胞内形成吞噬泡,再通过某种细胞器将其“消灭”。14.依据上述材料分析,“消灭”外来入侵者的细胞器是( )液泡 溶酶体中心体 高尔基体15.依据上述材料分析,“吞噬细胞”在吞噬过程中( )需要的能量主要由线粒体提供细胞膜的面积会变大,是因为形成了吞噬泡细胞发生了形变,依赖于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需要对吞噬对象进行识别,依赖于细胞膜上的磷脂分子16. (2023·杭州六县九校联盟)如图为细胞核的结构示意图,①~④表示细胞核的各种结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常与光面内质网相连②是细胞核内重要的结构,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③是核仁,其与RNA的合成和中心体的形成有关蛋白质、核酸等生物大分子都可以通过④自由进出细胞核17.(2023·杭州六县九校联盟)如图是溶酶体消化作用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溶酶体发挥作用的过程借助于生物膜结构的相似性溶酶体内的水解酶需要经过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加工溶酶体通过和线粒体外膜直接融合消化衰老的线粒体溶酶体的存在既实现了消化作用又保证了细胞中的其他结构的完整性18.许多植物在种子发育时会储存大量的油脂,这些油积累在油质体中,油质体的产生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油脂、淀粉和葡萄糖是植物常见的储能物质油质体的膜是磷脂双分子层构成的图示的内质网可参与合成磷脂分子苏丹Ⅲ染液可穿过油质体膜将油脂染色19.如图甲表示胰腺腺泡细胞通过形成囊泡运输物质的过程,图乙是图甲的局部放大。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图甲中的①③④等具膜细胞器与细胞膜一起构成了生物膜系统图甲中由③到④的物质运输过程,其基础是生物膜具有流动性图乙中蛋白B具有特异性识别功能,该过程进行了细胞间的信息交流图乙中蛋白B分布于细胞膜的外表面,可与糖类分子结合20.高等植物种子中储藏的蛋白质可分为醇溶蛋白、白蛋白、球蛋白和谷蛋白4类。在种子胚的发育过程中,醇溶蛋白在粗面内质网合成后直接出芽形成蛋白储藏体;白蛋白、球蛋白和谷蛋白在粗面内质网上合成后,根据各自的分选信号进入特定的运输囊泡,转运至蛋白质储藏型液泡中储存,若分选信号缺失或突变,则会导致储藏蛋白分泌到细胞外,无法正确地储藏。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在种子萌发时,储藏蛋白可以被分解为氨基酸用3H标记亮氨酸可追踪某种蛋白质的分选途径分选信号缺失会导致种子整体蛋白质品质和含量下降种子胚细胞中的蛋白质都是在粗面内质网上合成的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60分)21.(11分)(2024·浙江舟山中学期中)细胞膜结构在各种膜结构假设的实验过程中不断得到证实,目前得到各种实验支持的是辛格和尼克尔森于1972年提出的“流动镶嵌模型”,如图为哺乳动物有核细胞的细胞膜模型。(1)(2分)图中呈现的膜有________层,该模型的基本骨架是________(填字母)。(2)(2分)推知图中________侧为细胞膜的外侧。图中A与________等功能有密切关系。(3)(3分)哺乳动物有核细胞的细胞膜外多了一层致密的蛋白层,利于细胞间的联系和支撑,而红细胞膜外侧没有致密的蛋白层。请从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角度,解释红细胞膜外侧没有致密蛋白层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4分)研究发现,红细胞膜上胆固醇含量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密切相关。成熟红细胞不具有合成脂质的________(填细胞器),其细胞膜上的脂类物质可来自血浆。当血浆中胆固醇浓度升高时,会导致更多的胆固醇插入红细胞膜上,细胞膜________________性降低,变得刚硬易破,红细胞破裂导致胆固醇沉积,加速了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22.(12分)细胞是大多数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而自然界中生物种类繁多,就所学生物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1)(2分)下列生物中,与流感病毒有明显区别的是________(填序号)。①大肠杆菌 ②发菜 ③颤蓝细菌 ④酵母菌(2)(10分)研究人员对分别取自三种不同生物的部分细胞(甲、乙、丙)进行分析、观察和实验,结果如表所示(表中“√”表示“有”或“能”,“×”表示“无”或“不能”)。细胞 核膜 光合作用 核糖体 细胞壁甲 √ √ √ √乙 √ × √ ×丙 × √ √ √①甲最可能取自__________,乙最可能取自__________,丙最可能取自__________(三空均填字母)。A.洋葱 B.兔子C.蘑菇 D.蓝细菌②如图所示为大肠杆菌的细胞结构和洋葱表皮细胞的结构模式图,二者最主要的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体现了细胞的________性。23.(12分)(2023·三校高一联考)如图甲、乙分别是两类高等生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1)(3分)判断图甲为高等植物细胞的依据是甲具有________(填编号),而不具有________(填编号),后者的功能是与________________有关。(2)(2分)图甲和图乙细胞中都存在,且含有核酸的细胞器有________(填编号),图乙中具有双层膜的细胞器有________(填编号)。(3)(3分)⑦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__,组成该物质的基本单位是______________,图甲⑤中光合作用产物________也是由该基本单位组成的。(4)(2分)若甲图为根尖成熟区细胞,不具有的结构是____________(填编号)。(5)(2分)将细胞与周围环境区分开的结构是______(填编号)。24.(11分)(2023·A9协作体高一期中)下图为某真核生物的细胞结构及细胞内物质转运的示意图,其中①代表核糖体。请回答下列问题:(1)(3分)图中的单层膜包被的细胞器有[ ]______和[ ]________和________。(2)(3分)若该细胞为豚鼠胰腺腺泡细胞,不应有的细胞器是________(填标号)。若想追踪胰腺腺泡细胞分泌胰蛋白酶的路径,可采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该过程中细胞膜的膜面积________(填“减少”“增加”或“基本不变”)。(3)(3分)①可分布于图中的________(填标号),其合成与细胞核中________有关。据图可知游离在细胞溶胶的①合成的蛋白质可以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部位行使功能(至少写三个)。(4)(2分)核孔可实现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该功能在上图中具体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5.(14分)(2024·绿谷联盟联考)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是研究膜结构功能的常用材料。当成熟红细胞破裂时,仍然保持原本的基本形状和大小,这种结构称为红细胞影,其部分结构如图所示。研究人员用不同的试剂分别处理红细胞影,结果如表所示(“+”表示有,“一”表示无)。项目 蛋白质种类 处理后红细 胞影的形状实验处理 A B C D E F试剂甲处理后 + + + + - - 变得不规则试剂乙处理后 - - + + + + 还能保持原状(1)(8分)细胞膜的成分中,______________在细胞膜行使功能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其蛋白质种类和数量越多。其中B蛋白与多糖结合,分布在膜的____________,主要与细胞膜的________功能有关。由图可知,蛋白质在膜中的分布是________(填“对称”或“不对称”)的。(2)(1分)由表中结果推测,对维持红细胞影的形状起重要作用的蛋白质是________(填字母)。(3)(1分)研究发现,红细胞膜上胆固醇含量与动脉粥样硬化(As)斑块的形成密切相关。当血浆中胆固醇浓度升高时,会导致更多的胆固醇插入红细胞膜内,其亲水基团与磷脂分子的________相连。(4)(4分)请根据上述信息,提出一条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合理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单元检测卷(二)1.C [脂溶性物质能够优先通过细胞膜,细胞膜会被溶解脂质物质的溶剂溶解,根据相似相溶原理,可推测细胞膜中含有脂质;细胞膜能被蛋白酶水解,可推知细胞膜中含有蛋白质,C正确。]2.D [放线菌属于原核生物,其细胞壁主要成分为肽聚糖,水果玉米为植物,其细胞壁主要成分是纤维素,A错误;新冠病毒没有细胞结构,没有细胞壁,B错误;细胞膜是植物细胞的边界,C错误;细胞壁也参与植物细胞间的相互粘连,是化学信号传递的通路,D正确。]3.A [细胞骨架在维持细胞形态、胞内运输、变形运动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A正确;微管是一种管状结构,大部分微管是一种暂时性的结构,可以快速解体和重排,B错误;构成细胞骨架的微管和微丝都是蛋白质,C错误;构成细胞骨架的重要结构是微丝和微管,其中微丝是一种纤维,起支撑、维持细胞形态的作用,D错误。]4.C [细胞膜的基本骨架是磷脂双分子层,不是膜蛋白,C符合题意。]5.C [原核细胞中不存在溶酶体,细胞自噬现象普遍存在于真核细胞中,A正确;由图可知,由内质网等结构形成双层膜的膜泡包裹细胞内待降解的细胞器或其他细胞内含物,然后闭合形成自噬体,进而与溶酶体融合,形成自噬溶酶体,C错误;细胞自噬是细胞的自我保护机制,对细胞抵抗逆境、对抗病原体和维持细胞内环境稳态具有重要意义,D正确。]6.D [由图可知,糖类和脂质分子结合成为糖脂,A正确;由图可知,红细胞ABO血型糖脂的不同在于组成糖脂中的糖的种类和排列顺序不同,B正确;糖脂位于细胞膜外表面,D错误。 ]7.A [洋葱是高等植物,其细胞中不含中心体,A错误;②是线粒体,是具双层膜的细胞器,它是真核细胞需氧呼吸的主要场所,B正确;③是叶绿体,其具有双层膜,是绿色植物叶肉细胞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C正确。]8.D [磷脂分子的极性头部亲水,非极性尾部亲脂,A错误;脂质体的基本骨架是磷脂双分子层,而非胆固醇,B错误;利用脂质体将药物运送到癌细胞内部,体现了脂质体具有一定的流动性,这是结构特性而非功能特性,C错误。]9.A [组成脂质体“膜”结构的磷脂分子头部亲水,尾部亲脂;脂溶性药物位于磷脂双分子层之间即乙处,接近磷脂分子的尾部;水溶性药物位于甲处,接近磷脂分子的头部,A正确。]10.A [胰岛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合成场所在核糖体,核糖体为无膜细胞器,A符合题意;磷脂和胆固醇是在光面内质网上合成的,内质网为单层膜细胞器,B不符合题意;消化自身产生的碎渣依赖于单层膜细胞器溶酶体,C不符合题意;合成构建细胞壁的果胶物质依赖于单层膜细胞器高尔基体,D不符合题意。]11.B [根据题干“溶酶体在细胞中的功能……也可消化细胞自身的局部细胞质或细胞器”可知,在细胞的生活期间,溶酶体中的酶会分解细胞内部的结构,B错误。]12.D [柳树只有部分细胞具有叶绿体,如根尖细胞就没有叶绿体,D错误。]13.C [透析袋中的淀粉不能通过透析膜到达b中,因此b中不会变蓝,a中淀粉含量也不会减少,A、D错误;b中的碘-碘化钾会通过透析膜进入透析袋内,因此12 h后a中溶液会变蓝,B错误;c中的葡萄糖分子能通过透析膜到达d中,因此c中葡萄糖含量会减少,C正确。]14.B [溶酶体内有多种水解酶,主要功能是进行细胞内消化,它能消化细胞从外界吞入的颗粒、自身衰老的细胞器和碎片,据此可推测出能“消灭”外来入侵者的细胞器是溶酶体,B正确。]15.A [“吞噬细胞”在吞噬过程中需要的能量主要由线粒体提供,A正确;形成吞噬泡会导致细胞膜的面积变小,B错误;细胞发生了形变,依赖于细胞膜的流动性,C错误;对吞噬对象进行识别依赖于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分子,D错误。]16.B [①外层核膜常与粗面内质网相连,A错误;②为染色质,是细胞核内重要的结构,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B正确;③是核仁,是核糖体RNA合成、加工和核糖体装配的重要场所,C错误;蛋白质、RNA等生物大分子可以通过④(核孔)选择性的进出细胞核,而DNA不能通过核孔,D错误。]17.C [溶酶体发挥作用的过程中存在膜融合过程,膜融合依赖于不同生物膜之间结构的相似性,A正确;溶酶体中水解酶的形成与分泌蛋白类似,需要经过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加工,B正确;由图可知,衰老的线粒体被内质网或其他膜结构形成的囊泡包裹,才能与溶酶体膜融合,C错误;溶酶体的存在,说明细胞中的一些分解反应局限在某种由膜包被的结构中进行,既实现了消化作用又保证了细胞中其他结构的完整性,D正确。]18.A [葡萄糖不是植物的储能物质,A错误;由图可知,油质体的膜和内质网膜均由磷脂双分子层构成,B正确;图示为光面内质网,可参与合成磷脂分子,C正确;油脂可被苏丹Ⅲ染液染为橙黄色,D正确。]19.B [①为细胞核,不属于细胞器,A错误;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过程中,由内质网通过囊泡运输到高尔基体,其基础是生物膜具有流动性,B正确;图乙中蛋白B具有特异性识别功能,可与细胞内的囊泡表面蛋白A发生特异性结合,并非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C错误;图中显示蛋白B分布于细胞膜的内表面,D错误。]20.D [在种子萌发时,储藏蛋白可以被分解为氨基酸,然后转化为糖类为种子萌发提供能量,A正确;亮氨酸是合成蛋白质的原料,所以用3H标记亮氨酸可追踪某种蛋白质的分选途径,B正确;分选信号缺失,会导致储藏蛋白分泌到细胞外,无法正确地储藏,则种子整体蛋白质品质和含量下降,C正确;细胞中的蛋白质,有些是在游离核糖体上合成的,D错误。]21.(1)一 B (2)Ⅰ 细胞识别(细胞间的信息传递、保护) (3)红细胞在血液中循环流动,表面必须光滑,不需要膜外致密蛋白层维持细胞间的联系和支撑 (4)内质网 流动解析 (1)图示细胞膜由一层磷脂双分子层构成;细胞膜的基本骨架是磷脂双分子层,对应图中的B。(2)由于Ⅰ侧有糖蛋白,故Ⅰ侧为细胞膜的外侧;A是糖蛋白,糖蛋白与细胞识别等功能有密切关系。(3)由于红细胞在血液中循环流动,表面必须光滑,不需要膜外致密蛋白层维持细胞间的联系和支撑,故红细胞膜外侧没有致密蛋白层。(4)脂质的合成场所是内质网;更多的胆固醇插入红细胞膜上,细胞膜的流动性会降低。22.(1)①②③④ (2)①A B D ②大肠杆菌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洋葱表皮细胞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多样解析 (1)流感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大肠杆菌、发菜、颤蓝细菌均为原核生物;酵母菌为真核生物。(2)①甲有核膜,应为真核细胞,根据其能进行光合作用、有细胞壁判断,甲可能为洋葱的部分细胞;乙有核膜且无细胞壁,一般为动物细胞,可能为兔子的部分细胞;丙无核膜且能进行光合作用,可能为蓝细菌细胞。②大肠杆菌细胞属于原核细胞,洋葱表皮细胞属于真核细胞,二者最主要的区别是真核细胞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原核细胞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这体现了细胞的多样性。23.(1)⑤⑥⑦ ⑨ 细胞增殖(2)①④ ① (3)纤维素 葡萄糖 淀粉(4)⑤ (5)⑧解析 图中①为线粒体,②为高尔基体,③为内质网,④为核糖体,⑤为叶绿体,⑥为液泡,⑦为细胞壁,⑧为细胞膜,⑨为中心体。(1)判断图甲为高等植物细胞的依据是甲具有⑤(叶绿体)、⑥(液泡)、⑦(细胞壁),而没有⑨(中心体),中心体的功能与细胞增殖有关。(2)图甲和图乙细胞中都存在,且含有核酸的细胞器是①(线粒体)和④(核糖体),图乙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有①(线粒体)。(3)⑦(细胞壁)的主要成分为纤维素,其基本组成单位是葡萄糖,图甲⑤(叶绿体)中光合作用产物淀粉也是由葡萄糖组成的。(4)若甲图为根尖成熟区细胞,不具有的结构是⑤(叶绿体)。(5)将细胞与周围环境分开的结构是⑧(细胞膜)。24.(1)② 内质网 ③ 高尔基体 溶酶体(2)⑤ (放射性)同位素示踪 增加(3)②④⑤ 核仁 细胞溶胶、线粒体、叶绿体、细胞核(至少写三个)(4)RNA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细胞质中合成的部分蛋白质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解析 (1)图中单层膜包被的细胞器有[②]内质网和[③]高尔基体和溶酶体。(2)若该细胞为豚鼠胰腺腺泡细胞,不应有的细胞器是[⑤]叶绿体。若想追踪胰腺腺泡细胞分泌胰蛋白酶的路径,可采用(放射性)同位素示踪的方法。在分泌蛋白的分泌过程中囊泡膜会变成细胞膜,使细胞膜面积增加。(3)[①]核糖体可分布于图中的[②]内质网膜上,也可分布在[⑤]叶绿体和[④]线粒体中。其合成与细胞核中核仁有关。据图可知游离在细胞溶胶的[①]核糖体合成的蛋白质可以在[④]线粒体、[⑤]叶绿体、细胞核、细胞溶胶等部位行使功能。(4)核孔可实现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该功能在上图中具体表现为RNA可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细胞质中合成的部分蛋白质可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25.(1)膜蛋白(蛋白质) 外侧(外表面) 信息交流(识别) 不对称(2)E、F (3)头部 (4)减少高胆固醇、高动物性脂肪食物的摄取;饮食消淡、多食用蔬菜水果;适度锻炼等(合理即可)解析 (1)题图所示为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其中磷脂双分子层构成细胞膜的基本骨架。膜蛋白(蛋白质)在细胞膜行使功能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其蛋白质种类和数量越多。膜上有多种蛋白质,其中B蛋白和多糖结合形成糖蛋白,分布在膜的外侧(外表面),具有信息交流(识别)的作用,蛋白质在膜中的分布是不对称的。(2)从表格中可以看出,试剂甲处理后没有E、F两种蛋白质,红细胞影的形状变得不规则;而试剂乙处理后含有这两种蛋白质,红细胞影能保持原状.说明E、F两种蛋白质对于维持红细胞影的形状起着重要作用。(4)减少高胆固醇、高动物性脂肪食物的摄取;饮食清淡、多食用蔬菜水果;适度锻炼等可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共50张PPT)单元检测卷(二)(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C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科学家在实验中发现,脂溶性物质能够优先通过细胞膜,并且细胞膜会被溶解脂质物质的溶剂溶解,也会被蛋白酶水解,这些事实说明了组成细胞膜的物质中有( )A.糖类和脂质 B.糖类和蛋白质 C.蛋白质和脂质 D.蛋白质和核酸解析:脂溶性物质能够优先通过细胞膜,细胞膜会被溶解脂质物质的溶剂溶解,根据相似相溶原理,可推测细胞膜中含有脂质;细胞膜能被蛋白酶水解,可推知细胞膜中含有蛋白质,C正确。2.西藏察隅“中国第一高树”树龄约380岁,高83.4米,仍处于健康生长状态,它高大挺拔,主要是由死细胞的细胞壁支撑。下列有关细胞壁的叙述,正确的是( )A.放线菌和水果玉米的细胞壁成分和结构相同B.新冠病毒的外表面有细胞壁,其主要成分是纤维素C.细胞壁是植物细胞的边界D.细胞壁也参与细胞间的相互粘连,是化学信号传递的通路D解析:放线菌属于原核生物,其细胞壁主要成分为肽聚糖,水果玉米为植物,其细胞壁主要成分是纤维素,A错误;新冠病毒没有细胞结构,没有细胞壁,B错误;细胞膜是植物细胞的边界,C错误;细胞壁也参与植物细胞间的相互粘连,是化学信号传递的通路,D正确。3.(2024·山海协作体联考)下列有关细胞骨架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骨架与细胞的变形运动有关B.构成细胞骨架的微管是不能解体的C.参与构成细胞骨架的微丝是一种纤维素D.构成细胞骨架的微管起支撑、维持细胞形态的作用A解析:细胞骨架在维持细胞形态、胞内运输、变形运动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A正确;微管是一种管状结构,大部分微管是一种暂时性的结构,可以快速解体和重排,B错误;构成细胞骨架的微管和微丝都是蛋白质,C错误;构成细胞骨架的重要结构是微丝和微管,其中微丝是一种纤维,起支撑、维持细胞形态的作用,D错误。4.(2024·七彩阳光联盟高一联考)膜蛋白对细胞膜功能的实现非常重要,下列不属于膜蛋白功能的是( )A.控制某些分子和离子的出入B.催化化学反应的进行C.构成细胞膜的基本骨架D.识别细胞外的化学物质解析:细胞膜的基本骨架是磷脂双分子层,不是膜蛋白,C符合题意。C5.(2024·湖丽衢三地联考)细胞自噬是细胞维持胞内稳定的一种重要机制,如图表示细胞自噬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CA.细胞自噬现象普遍存在于真核细胞中B.溶酶体与自噬体相互识别依赖于膜上的糖蛋白,其融合体现了膜的流动性C.细胞中由内质网等结构形成单层膜的膜泡将待降解的细胞器包裹形成自噬溶酶体D.细胞自噬有利于细胞抵抗逆境、对抗病原体和维持细胞内环境稳态解析:原核细胞中不存在溶酶体,细胞自噬现象普遍存在于真核细胞中,A正确;由图可知,由内质网等结构形成双层膜的膜泡包裹细胞内待降解的细胞器或其他细胞内含物,然后闭合形成自噬体,进而与溶酶体融合,形成自噬溶酶体,C错误;细胞自噬是细胞的自我保护机制,对细胞抵抗逆境、对抗病原体和维持细胞内环境稳态具有重要意义,D正确。A.细胞自噬现象普遍存在于真核细胞中B.溶酶体与自噬体相互识别依赖于膜上的糖蛋白,其融合体现了膜的流动性C.细胞中由内质网等结构形成单层膜的膜泡将待降解的细胞器包裹形成自噬溶酶体D.细胞自噬有利于细胞抵抗逆境、对抗病原体和维持细胞内环境稳态6.(2024·环大罗山联盟联考)糖脂普遍存在于细胞膜上,不同的细胞中糖脂的种类不同,下图是人红细胞表面的ABO血型糖脂的结构示意图。据图判断,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DA.糖脂是由糖类和脂质分子结合而成的B.红细胞ABO血型糖脂的不同在于组成糖脂中的糖的种类和排列顺序C.糖脂和糖蛋白都具有识别作用D.糖脂位于细胞膜内表面解析:由图可知,糖类和脂质分子结合成为糖脂,A正确;由图可知,红细胞ABO血型糖脂的不同在于组成糖脂中的糖的种类和排列顺序不同,B正确;糖脂位于细胞膜外表面,D错误。A.糖脂是由糖类和脂质分子结合而成的B.红细胞ABO血型糖脂的不同在于组成糖脂中的糖的种类和排列顺序C.糖脂和糖蛋白都具有识别作用D.糖脂位于细胞膜内表面7.如图是某些细胞器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A.①是中心体,洋葱根尖细胞的增殖与其有关B.②是线粒体,是细胞能量代谢的中心,是真核细胞需氧呼吸的主要场所C.③是叶绿体,是具双层膜的细胞器,其是绿色植物叶肉细胞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D.④是粗面内质网,附着于其上的核糖体是蛋白质合成的场所解析:洋葱是高等植物,其细胞中不含中心体,A错误;②是线粒体,是具双层膜的细胞器,它是真核细胞需氧呼吸的主要场所,B正确;③是叶绿体,其具有双层膜,是绿色植物叶肉细胞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C正确。A.①是中心体,洋葱根尖细胞的增殖与其有关B.②是线粒体,是细胞能量代谢的中心,是真核细胞需氧呼吸的主要场所C.③是叶绿体,是具双层膜的细胞器,其是绿色植物叶肉细胞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D.④是粗面内质网,附着于其上的核糖体是蛋白质合成的场所(2024·A9协作体高一期中)分散到水溶液中的磷脂分子会自发组装成充满液体的球状小泡,称为脂质体。研究人员在脂质体中镶嵌相应的抗体(一种具有识别能力的蛋白质),制造出一种能定向运送药物的“隐形脂质体”(如图所示)用于癌症治疗。回答8~9题。D8.关于脂质体分析正确的是( )A.磷脂分子的非极性头部亲水,极性尾部亲脂B.脂质体的基本骨架是埋在磷脂双分子层内部的胆固醇C.利用脂质体将药物运送到癌细胞内部,体现脂质体的功能特性D.脂质体利用抗体特异性识别癌细胞的特点将药物定向运送到癌细胞解析:磷脂分子的极性头部亲水,非极性尾部亲脂,A错误;脂质体的基本骨架是磷脂双分子层,而非胆固醇,B错误;利用脂质体将药物运送到癌细胞内部,体现了脂质体具有一定的流动性,这是结构特性而非功能特性,C错误。A.磷脂分子的非极性头部亲水,极性尾部亲脂B.脂质体的基本骨架是埋在磷脂双分子层内部的胆固醇C.利用脂质体将药物运送到癌细胞内部,体现脂质体的功能特性D.脂质体利用抗体特异性识别癌细胞的特点将药物定向运送到癌细胞9.图中脂质体在甲处适合装载水溶性药物,乙处适合装载脂溶性药物,药物位置如此分布的原因是( )A.组成脂质体的磷脂分子其有亲水性和亲脂性B.脂质体上的蛋白质具有水溶性和脂溶性C.脂质体上的抗体具有信号识别的作用D.脂质体的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可以运动解析:组成脂质体“膜”结构的磷脂分子头部亲水,尾部亲脂;脂溶性药物位于磷脂双分子层之间即乙处,接近磷脂分子的尾部;水溶性药物位于甲处,接近磷脂分子的头部,A正确。A10.细胞器具有特定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在细胞生命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下列细胞的生命活动不是由单层膜的细胞器完成的是( )A.合成胰岛素 B.合成构建生物膜的磷脂和胆固醇C.消化自身产生的碎渣 D.合成构建细胞壁的果胶物质解析:胰岛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合成场所在核糖体,核糖体为无膜细胞器,A符合题意;磷脂和胆固醇是在光面内质网上合成的,内质网为单层膜细胞器,B不符合题意;消化自身产生的碎渣依赖于单层膜细胞器溶酶体,C不符合题意;合成构建细胞壁的果胶物质依赖于单层膜细胞器高尔基体,D不符合题意。A11.溶酶体具单层膜,形状多种多样,是0.025~0.8微米的泡状结构,内含许多水解酶。溶酶体在细胞中的功能是分解从外界进入到细胞内的物质,也可消化细胞自身的局部细胞质或细胞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从起源上来看,溶酶体最可能来源于高尔基体的囊泡B.在细胞的生活期间,溶酶体中的酶不会分解细胞内部的结构C.被溶酶体分解后的产物,如果是对细胞有用的物质,细胞可以再利用D.溶酶体中的水解酶在细胞中核糖体上合成B解析:根据题干“溶酶体在细胞中的功能……也可消化细胞自身的局部细胞质或细胞器”可知,在细胞的生活期间,溶酶体中的酶会分解细胞内部的结构,B错误。12.“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诗中的柳树树叶细胞和白鹭肌肉细胞叙述错误的是( )A.柳树树叶细胞有细胞壁,而白鹭肌肉细胞无细胞壁B.柳树树叶细胞无中心体,而白鹭肌肉细胞有中心体C.柳树树叶细胞有液泡,而白鹭肌肉细胞无液泡D.柳树所有细胞有叶绿体,而白鹭所有细胞无叶绿体解析:柳树只有部分细胞具有叶绿体,如根尖细胞就没有叶绿体,D错误。D13.下图为活动“通过模拟实验探究膜的通透性”的实验装置示意图。两组实验装置为:a为淀粉溶液,c为葡萄糖溶液,b、d为蒸馏水。向b中加入碘-碘化钾溶液,d中加入本尼迪特试剂分别进行检测,有关该实验结果分析正确的是( )CA.b中变蓝色 B.12 h后,a中仍没有蓝色出现C.c中葡萄糖含量将减少 D.a中淀粉含量将减少解析:透析袋中的淀粉不能通过透析膜到达b中,因此b中不会变蓝,a中淀粉含量也不会减少,A、D错误;b中的碘-碘化钾会通过透析膜进入透析袋内,因此12 h后a中溶液会变蓝,B错误;c中的葡萄糖分子能通过透析膜到达d中,因此c中葡萄糖含量会减少,C正确。A.b中变蓝色B.12 h后,a中仍没有蓝色出现C.c中葡萄糖含量将减少D.a中淀粉含量将减少(2024·嘉兴八校联盟高一联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14~15题。科学家梅奇尼科夫发现了动物体内的“吞噬细胞”,建立了对抗病原微生物感染的“吞噬学说”,并于1908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吞噬细胞”在识别到外来入侵者(如细菌)后会将其吞噬进细胞内形成吞噬泡,再通过某种细胞器将其“消灭”。14.依据上述材料分析,“消灭”外来入侵者的细胞器是( )A.液泡 B.溶酶体 C.中心体 D.高尔基体解析:溶酶体内有多种水解酶,主要功能是进行细胞内消化,它能消化细胞从外界吞入的颗粒、自身衰老的细胞器和碎片,据此可推测出能“消灭”外来入侵者的细胞器是溶酶体,B正确。B15.依据上述材料分析,“吞噬细胞”在吞噬过程中( )A.需要的能量主要由线粒体提供B.细胞膜的面积会变大,是因为形成了吞噬泡C.细胞发生了形变,依赖于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D.需要对吞噬对象进行识别,依赖于细胞膜上的磷脂分子解析:“吞噬细胞”在吞噬过程中需要的能量主要由线粒体提供,A正确;形成吞噬泡会导致细胞膜的面积变小,B错误;细胞发生了形变,依赖于细胞膜的流动性,C错误;对吞噬对象进行识别依赖于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分子,D错误。A16.(2023·杭州六县九校联盟)如图为细胞核的结构示意图,①~④表示细胞核的各种结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A.①常与光面内质网相连B.②是细胞核内重要的结构,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C.③是核仁,其与RNA的合成和中心体的形成有关D.蛋白质、核酸等生物大分子都可以通过④自由进出细胞核解析:①外层核膜常与粗面内质网相连,A错误;②为染色质,是细胞核内重要的结构,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B正确;③是核仁,是核糖体RNA合成、加工和核糖体装配的重要场所,C错误;蛋白质、RNA等生物大分子可以通过④(核孔)选择性的进出细胞核,而DNA不能通过核孔,D错误。A.①常与光面内质网相连B.②是细胞核内重要的结构,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C.③是核仁,其与RNA的合成和中心体的形成有关D.蛋白质、核酸等生物大分子都可以通过④自由进出细胞核17.(2023·杭州六县九校联盟)如图是溶酶体消化作用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CA.溶酶体发挥作用的过程借助于生物膜结构的相似性B.溶酶体内的水解酶需要经过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加工C.溶酶体通过和线粒体外膜直接融合消化衰老的线粒体D.溶酶体的存在既实现了消化作用又保证了细胞中的其他结构的完整性解析:溶酶体发挥作用的过程中存在膜融合过程,膜融合依赖于不同生物膜之间结构的相似性,A正确;溶酶体中水解酶的形成与分泌蛋白类似,需要经过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加工,B正确;由图可知,衰老的线粒体被内质网或其他膜结构形成的囊泡包裹,才能与溶酶体膜融合,C错误;溶酶体的存在,说明细胞中的一些分解反应局限在某种由膜包被的结构中进行,既实现了消化作用又保证了细胞中其他结构的完整性,D正确。A.溶酶体发挥作用的过程借助于生物膜结构的相似性B.溶酶体内的水解酶需要经过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加工C.溶酶体通过和线粒体外膜直接融合消化衰老的线粒体D.溶酶体的存在既实现了消化作用又保证了细胞中的其他结构的完整性18.许多植物在种子发育时会储存大量的油脂,这些油积累在油质体中,油质体的产生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A.油脂、淀粉和葡萄糖是植物常见的储能物质B.油质体的膜是磷脂双分子层构成的C.图示的内质网可参与合成磷脂分子D.苏丹Ⅲ染液可穿过油质体膜将油脂染色解析:葡萄糖不是植物的储能物质,A错误;由图可知,油质体的膜和内质网膜均由磷脂双分子层构成,B正确;图示为光面内质网,可参与合成磷脂分子,C正确;油脂可被苏丹Ⅲ染液染为橙黄色,D正确。A.油脂、淀粉和葡萄糖是植物常见的储能物质B.油质体的膜是磷脂双分子层构成的C.图示的内质网可参与合成磷脂分子D.苏丹Ⅲ染液可穿过油质体膜将油脂染色19.如图甲表示胰腺腺泡细胞通过形成囊泡运输物质的过程,图乙是图甲的局部放大。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BA.图甲中的①③④等具膜细胞器与细胞膜一起构成了生物膜系统B.图甲中由③到④的物质运输过程,其基础是生物膜具有流动性C.图乙中蛋白B具有特异性识别功能,该过程进行了细胞间的信息交流D.图乙中蛋白B分布于细胞膜的外表面,可与糖类分子结合解析:①为细胞核,不属于细胞器,A错误;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过程中,由内质网通过囊泡运输到高尔基体,其基础是生物膜具有流动性,B正确;图乙中蛋白B具有特异性识别功能,可与细胞内的囊泡表面蛋白A发生特异性结合,并非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C错误;图中显示蛋白B分布于细胞膜的内表面,D错误。A.图甲中的①③④等具膜细胞器与细胞膜一起构成了生物膜系统B.图甲中由③到④的物质运输过程,其基础是生物膜具有流动性C.图乙中蛋白B具有特异性识别功能,该过程进行了细胞间的信息交流D.图乙中蛋白B分布于细胞膜的外表面,可与糖类分子结合20.高等植物种子中储藏的蛋白质可分为醇溶蛋白、白蛋白、球蛋白和谷蛋白4类。在种子胚的发育过程中,醇溶蛋白在粗面内质网合成后直接出芽形成蛋白储藏体;白蛋白、球蛋白和谷蛋白在粗面内质网上合成后,根据各自的分选信号进入特定的运输囊泡,转运至蛋白质储藏型液泡中储存,若分选信号缺失或突变,则会导致储藏蛋白分泌到细胞外,无法正确地储藏。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A.在种子萌发时,储藏蛋白可以被分解为氨基酸B.用3H标记亮氨酸可追踪某种蛋白质的分选途径C.分选信号缺失会导致种子整体蛋白质品质和含量下降D.种子胚细胞中的蛋白质都是在粗面内质网上合成的D解析:在种子萌发时,储藏蛋白可以被分解为氨基酸,然后转化为糖类为种子萌发提供能量,A正确;亮氨酸是合成蛋白质的原料,所以用3H标记亮氨酸可追踪某种蛋白质的分选途径,B正确;分选信号缺失,会导致储藏蛋白分泌到细胞外,无法正确地储藏,则种子整体蛋白质品质和含量下降,C正确;细胞中的蛋白质,有些是在游离核糖体上合成的,D错误。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60分)21.(11分)(2024·浙江舟山中学期中)细胞膜结构在各种膜结构假设的实验过程中不断得到证实,目前得到各种实验支持的是辛格和尼克尔森于1972年提出的“流动镶嵌模型”,如图为哺乳动物有核细胞的细胞膜模型。一(1)图中呈现的膜有________层,该模型的基本骨架是________(填字母)。(2)推知图中_____侧为细胞膜的外侧。图中A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功能有密切关系。BⅠ细胞识别(细胞间的信息传递、保护)(3)哺乳动物有核细胞的细胞膜外多了一层致密的蛋白层,利于细胞间的联系和支撑,而红细胞膜外侧没有致密的蛋白层。请从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角度,解释红细胞膜外侧没有致密蛋白层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红细胞在血液中循环流动,表面必须光滑,不需要膜外致密蛋白层维持细胞间的联系和支撑(4)研究发现,红细胞膜上胆固醇含量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密切相关。成熟红细胞不具有合成脂质的________(填细胞器),其细胞膜上的脂类物质可来自血浆。当血浆中胆固醇浓度升高时,会导致更多的胆固醇插入红细胞膜上,细胞膜_______性降低,变得刚硬易破,红细胞破裂导致胆固醇沉积,加速了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内质网流动解析:(1)图示细胞膜由一层磷脂双分子层构成;细胞膜的基本骨架是磷脂双分子层,对应图中的B。(2)由于Ⅰ侧有糖蛋白,故Ⅰ侧为细胞膜的外侧;A是糖蛋白,糖蛋白与细胞识别等功能有密切关系。(3)由于红细胞在血液中循环流动,表面必须光滑,不需要膜外致密蛋白层维持细胞间的联系和支撑,故红细胞膜外侧没有致密蛋白层。(4)脂质的合成场所是内质网;更多的胆固醇插入红细胞膜上,细胞膜的流动性会降低。22.(12分)细胞是大多数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而自然界中生物种类繁多,就所学生物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1)下列生物中,与流感病毒有明显区别的是____________(填序号)。①大肠杆菌 ②发菜 ③颤蓝细菌 ④酵母菌(2)研究人员对分别取自三种不同生物的部分细胞(甲、乙、丙)进行分析、观察和实验,结果如表所示(表中“√”表示“有”或“能”,“×”表示“无”或“不能”)。①②③④细胞 核膜 光合作用 核糖体 细胞壁甲 √ √ √ √乙 √ × √ ×丙 × √ √ √①甲最可能取自____,乙最可能取自____,丙最可能取自____ (三空均填字母)。A.洋葱 B.兔子 C.蘑菇 D.蓝细菌②如图所示为大肠杆菌的细胞结构和洋葱表皮细胞的结构模式图,二者最主要的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体现了细胞的________性。ABD大肠杆菌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洋葱表皮细胞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多样解析:(1)流感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大肠杆菌、发菜、颤蓝细菌均为原核生物;酵母菌为真核生物。(2)①甲有核膜,应为真核细胞,根据其能进行光合作用、有细胞壁判断,甲可能为洋葱的部分细胞;乙有核膜且无细胞壁,一般为动物细胞,可能为兔子的部分细胞;丙无核膜且能进行光合作用,可能为蓝细菌细胞。②大肠杆菌细胞属于原核细胞,洋葱表皮细胞属于真核细胞,二者最主要的区别是真核细胞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原核细胞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这体现了细胞的多样性。23.(12分)(2023·三校高一联考)如图甲、乙分别是两类高等生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⑤⑥⑦(1)判断图甲为高等植物细胞的依据是甲具有________(填编号),而不具有_____(填编号),后者的功能是与___________有关。(2)图甲和图乙细胞中都存在,且含有核酸的细胞器有________(填编号),图乙中具有双层膜的细胞器有________(填编号)。⑨细胞增殖①④①(3)⑦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组成该物质的基本单位是____________,图甲⑤中光合作用产物__________也是由该基本单位组成的。(4)若甲图为根尖成熟区细胞,不具有的结构是______ (填编号)。(5)将细胞与周围环境区分开的结构是______(填编号)。纤维素葡萄糖淀粉⑤⑧解析:图中①为线粒体,②为高尔基体,③为内质网,④为核糖体,⑤为叶绿体,⑥为液泡,⑦为细胞壁,⑧为细胞膜,⑨为中心体。(1)判断图甲为高等植物细胞的依据是甲具有⑤(叶绿体)、⑥(液泡)、⑦(细胞壁),而没有⑨(中心体),中心体的功能与细胞增殖有关。(2)图甲和图乙细胞中都存在,且含有核酸的细胞器是①(线粒体)和④(核糖体),图乙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有①(线粒体)。(3)⑦(细胞壁)的主要成分为纤维素,其基本组成单位是葡萄糖,图甲⑤(叶绿体)中光合作用产物淀粉也是由葡萄糖组成的。(4)若甲图为根尖成熟区细胞,不具有的结构是⑤(叶绿体)。(5)将细胞与周围环境分开的结构是⑧(细胞膜)。24.(11分)(2023·A9协作体高一期中)下图为某真核生物的细胞结构及细胞内物质转运的示意图,其中①代表核糖体。请回答下列问题:②(1)图中的单层膜包被的细胞器有[ ]________和[ ]__________和__________。(2)若该细胞为豚鼠胰腺腺泡细胞,不应有的细胞器是________(填标号)。若想追踪胰腺腺泡细胞分泌胰蛋白酶的路径,可采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该过程中细胞膜的膜面积________(填“减少”“增加”或“基本不变”)。内质网③高尔基体溶酶体⑤(放射性)同位素示踪增加(3)①可分布于图中的________(填标号),其合成与细胞核中________有关。据图可知游离在细胞溶胶的①合成的蛋白质可以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部位行使功能(至少写三个)。(4)核孔可实现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该功能在上图中具体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④⑤核仁细胞溶胶、线粒体、叶绿体、细胞核(至少写三个)RNA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细胞质中合成的部分蛋白质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解析:(1)图中单层膜包被的细胞器有[②]内质网和[③]高尔基体和溶酶体。(2)若该细胞为豚鼠胰腺腺泡细胞,不应有的细胞器是[⑤]叶绿体。若想追踪胰腺腺泡细胞分泌胰蛋白酶的路径,可采用(放射性)同位素示踪的方法。在分泌蛋白的分泌过程中囊泡膜会变成细胞膜,使细胞膜面积增加。(3)[①]核糖体可分布于图中的[②]内质网膜上,也可分布在[⑤]叶绿体和[④]线粒体中。其合成与细胞核中核仁有关。据图可知游离在细胞溶胶的[①]核糖体合成的蛋白质可以在[④]线粒体、[⑤]叶绿体、细胞核、细胞溶胶等部位行使功能。(4)核孔可实现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该功能在上图中具体表现为RNA可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细胞质中合成的部分蛋白质可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25.(14分)(2024·绿谷联盟联考)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是研究膜结构功能的常用材料。当成熟红细胞破裂时,仍然保持原本的基本形状和大小,这种结构称为红细胞影,其部分结构如图所示。研究人员用不同的试剂分别处理红细胞影,结果如表所示(“+”表示有,“一”表示无)。项目 蛋白质种类 处理后红细胞影的形状实验处理 A B C D E F试剂甲处理后 + + + + - - 变得不规则试剂乙处理后 - - + + + + 还能保持原状(1)细胞膜的成分中,________________在细胞膜行使功能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其蛋白质种类和数量越多。其中B蛋白与多糖结合,分布在膜的____________,主要与细胞膜的______________功能有关。由图可知,蛋白质在膜中的分布是________(填“对称”或“不对称”)的。(2)由表中结果推测,对维持红细胞影的形状起重要作用的蛋白质是______ (填字母)。(3)研究发现,红细胞膜上胆固醇含量与动脉粥样硬化(As)斑块的形成密切相关。当血浆中胆固醇浓度升高时,会导致更多的胆固醇插入红细胞膜内,其亲水基团与磷脂分子的________相连。(4)请根据上述信息,提出一条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合理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膜蛋白(蛋白质)外侧(外表面)信息交流(识别)不对称E、F头部减少高胆固醇、高动物性脂肪食物的摄取;饮食消淡、多食用蔬菜水果;适度锻炼等(合理即可)解析:(1)题图所示为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其中磷脂双分子层构成细胞膜的基本骨架。膜蛋白(蛋白质)在细胞膜行使功能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其蛋白质种类和数量越多。膜上有多种蛋白质,其中B蛋白和多糖结合形成糖蛋白,分布在膜的外侧(外表面),具有信息交流(识别)的作用,蛋白质在膜中的分布是不对称的。(2)从表格中可以看出,试剂甲处理后没有E、F两种蛋白质,红细胞影的形状变得不规则;而试剂乙处理后含有这两种蛋白质,红细胞影能保持原状.说明E、F两种蛋白质对于维持红细胞影的形状起着重要作用。(4)减少高胆固醇、高动物性脂肪食物的摄取;饮食清淡、多食用蔬菜水果;适度锻炼等可预防动脉粥样硬化。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单元检测卷(二).docx 单元检测卷(二).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