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济南版生物学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2章生态系统测试题一、选择题1.推进深远海养殖是“打造海上新广东”的重要举措之一,养殖的鱼类在海洋生态系统中属于( )A.生产者 B.消费者 C.分解者 D.非生物部分2.2023年8月24日,日本政府强行启动福岛核污染水排海计划,这必然会对海洋生态造成严重的影响。如图为某海洋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图中构成4条食物链B.能量沿着食物链逐级递增C.核污染物在鲨鱼体内积累最多D.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3.以下谚语所蕴含的食物链书写正确的是( )A.草尽狐兔愁:草→兔→狐B.鹬蚌相争,渔翁得利:蚌→鹬→人C.风吹草低见牛羊:草→羊→牛D.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蝉→螳螂→黄雀4.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A.农田生态系统 B.草原生态系统 C.湿地生态系统 D.生物圈5.下列各项描述中,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A.南通文峰公园 B.东洲公园里的全部生物C.校园里的所有植物 · D.大兴野生动物园里的所有动物6.我国载人潜水器“蛟龙号”曾经从大洋深处带回了海洋生物样品。令人想不到的是,在4500米的深海生物体内,竟然检测出了微塑料颗粒。这说明( )A.微塑料只出现在水域环境,土壤中没有B.微塑料不会对人体造成危害C.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D.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7.若食物链草→虫→鸟→鹰所在的环境被重金属污染,则在下列动物中,体内重金属积累最多的是( )A.草 B.虫 C.鸟 D.鹰8.迄今为止,科学家们探测地球是太空中唯一有生命的星球。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A.森林生态系统 B.草原生态系统C.湿地生态系统 D.生物圈9.十四五提出了“碳达峰”“碳中和”等工作。如图为生物圈中的碳循环示意图,分析错误( )A.③表示的生理过程是呼吸作用B.甲代表的生物是腐生细菌和真菌C.如图组成的食物链是:乙→丙→丁D.只有丙、丁能参与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如下图中所示的是某个草原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请根据完成下面小题10.在此生态系统中,属于生产者的是( )A.草 B.野兔 C.鼠 D.鹰11.该食物网中所包含的食物链条数是( )A.1 B.2 C.3 D.512.下列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A.万善公园 B.万善公园内的所有植物C.万善公园内的所有动物 D.万善公园内的所有生物13.兴趣小组同学设计了如下四种生态瓶组装及维护方案,能较长时间维持稳定的是( )A. B. C. D.14.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旨在倡导我们保护环境、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生物圈。以下有关生物圈的说法,错误的是( )A.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B.有“绿色水库”、“地球之肺”之称的是森林生态系统C.生物圈是指整个地球,包括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的全部D.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我们要保护它15.下列关于流入一个生态系统的总能量,说法正确的是( )A.生态系统中所有生物所含能量之和B.是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C.是绿色植物体内含有的全部能量D.是流入消费者体内的能量16.下列对食物链和食物网的叙述正确的是( )A.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物间由于捕食而形成的一种联系B.同一条食物链上的生物在进化中形成了一定的亲缘关系C.在食物链中随着生物消费级别的升高生物富集降低D.在不同的食物链中同一生物的营养级别是相同的二、填空题17.发展生态农业:根据作物生长的季节轮流种植不同的作物;科学地将不同的植物进行套种;果林、农田中饲养各种动物,植物落叶喂蚯蚓,蚯蚓用来养鱼,蚯蚓粪用来做肥料。 是生态农业区别于普通农业生态系统的主要特点。18.食物链总是从 开始的,食物链不包括生态系统中的 和 。19. 是地球表面所有生物与它们所生存的环境共同构成的生态系统。 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生物圈的范围: 、 、 。20.食物链和食物网中的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 、相互 的关系。动物在维持 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动物能促进生态系统的 ;动物能帮助植物 。21.概念图能直观形象地呈现知识结构,利于理解记忆。下图表示生态系统组成的概念图,请将概念图补充完整。A B C D三、连线题22.通过互联网或其他途径了解下列动物的分布和生活习性,画线将每种生物与它所在的生态系统(可能不止一个)连接起来。猞猁 森林生态系统扬子鳄 草原生态系统疣鼻天鹅 海洋生态系统鸬鹚 河流生态系统黑斑蛙 湿地生态系统鳗鲡 农田生态系统四、实验探究题23.生态瓶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小型生态系统,瓶中成分是否完整、比例是否适宜,结构是否完备、较复杂等都直接影响其功能的稳定和持久。(一)萌萌在十一假期用容积为500毫升的透明塑料瓶自制了四只生态瓶,下表为小鱼的存活情况记录。据表回答相关问题。编号 I II III IV内容物及比例 瓶内河沙、清水、空气的比例为1:2:21条10厘米健壮黑藻枝 1条健康灯鱼 1支10厘米长 塑料黑藻 1条健康灯鱼 1条10厘米健壮黑藻枝 1条健康小斗鱼 1条10厘米健壮黑藻枝 1条健康灯鱼摆放位置 避光储物柜中 有自然光的窗台 有自然光的窗台 有自然光的窗台小鱼存活天数 2天 3天 10天 25天(1)I号和II号的小鱼存活时间都很短,是因为这两瓶中 (填气体名称)都不足导致小鱼窒息而死,I号的小鱼存活时间更短是因为 。(2)III号的斗鱼吃小螺小虾、不吃水藻,它10天后死亡最可能是因为生命活动所需的 匮乏。(3)请给IV号瓶画出其结构纵剖面图解,注明其中全部内容物成分和比例 。(二)赵老师为了给同学们做示范,用一只容积为5升的透明塑料瓶为容器,制作了一个生态瓶,瓶里面除了河沙、清水、空气等成分外,还放入了多种动植物,使瓶中构成下图所示的食物网。(4)该生态系统中的 是沿着食物链流动的。请写出其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 。(5)因为被吃与吃的关系中只涉及 和 两类成分,因此该食物网 (能/不能)体现对应生态瓶的全部成分。(6)该瓶中的苹果螺若因患病而全部死亡,以它为食的孔雀鱼的生活并不会受到严重影响,原因是 。这说明生态系统有 能力。五、判断题24.生态系统具有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如果外界干扰超过了这个限度,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 )25.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所以我们可以不停地、无限制地利用。( )26.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写“正确”,错误的写“错误”。(1)一块农田中的农作物可以看做一个生态系统。( )(2)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 )(3)生态系统具有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的,外界干扰超出了一定的范围,生态系统就可能受到破坏。( )六、综合题27.图为自然界中物质循环的部分图示,请看图思考并回答有关问题。(1)组成植物体和兔、鹿等动物体的有机物最终来源于 过程。这个过程除上述意义外,还具有的意义是 。(2)①生物主要是 ,它们在生态系统中的角色是 。它们能将生物遗体分解成 。(3)兔、鹿等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包括在维持 中的重要作用、促进生态系统的 、帮助植物 。28.“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自然界的物质循环是须臾不止的。如图为自然界中的物质循环图,请据图作答: (1)在大气中的二氧化碳通过 作用固定在植物体内,同时植物体内的有机物通过 作用被分解释放出来。(2)从图中不难看出,野兔生活的草原是一个和谐的生态系统,各种生物所占的比例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下,这种现象称为 。但近年来,野味搬上了人们的餐桌,人类开始大量捕杀野兔,长此以往会导致牧草的变化是 。由此可以得出:人们不能随意灭杀某种动物,因为动物在维持该平衡中起着重要作用。(3)干草堆放很久了,会逐渐被分解;但如果被牛羊吃了,便会很快被分解,可见,动物能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离开了动物,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还能进行吗?为什么? 。29.某班同学看到“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三名航天员将在我国空间站进行多项实验”这一报道,对其中的太空养鱼充满好奇。随后,同学们在老师指导下利用带瓶塞的无色透明玻璃瓶、塘泥、池塘水、小鱼、金鱼藻等材料,开展生态瓶养鱼实践活动。请回答下列问题。(1)“太空养鱼”在一个1升大小的密闭水族箱内进行,该水族箱内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 。(2)制作生态瓶所用的塘泥含有细菌和真菌等微生物,可分解鱼类排泄物,这些微生物在生态瓶中扮演的角色是 。(3)实践过程中,某同学制作的生态瓶如下图所示。根据下表“生物部分组成成分”一栏判断,该生态瓶评价等级为 ,理由是 。生态瓶评价表评价维度 评价等级A B C科学性 生物部分组成成分 成分齐全 缺少一种成分 缺少两种成分或更多光照条件 光线良好 阳光直射 没有光照美观性 …环保性 …(4)上图作品经过完善后,根据上表“光照条件”一栏判断,该生态瓶最好放置在 的环境中。(5)同学们发现完善后的生态瓶仍不能维持较长时间,请分析可能的原因是 (写出一条即可)。七、资料分析题30.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破坏力极强,扩散力超快,是被国务院点名的“特级明星害虫”,“能吃、能生、能飞”的特性使其在短短的两年内迅速扩散到了我们国家28个省份。草地贪夜蛾是一种杂食性害虫,其幼虫具有咀嚼式口器,可取食小麦、玉米、黄豆等350多种植物;草地贪夜蛾幼虫可以通过吐丝悬挂从一片叶子迁移到另一片叶子上。成虫一晚上能飞行50~100公里。化学农药的大量使用,不仅使草地贪夜蛾对农药产生了抗性,同时也污染了环境。科研工作者采用“以虫治虫”的方法,通过天敌,如夜蛾黑卵蜂、叉角厉蝽等防治效果显著。请根据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草地贪夜蛾被国务院点名的“特级明星害虫”的原因是 。(2)文中所提到的草地贪夜蛾在生态系统组成中属于 ;其天敌有夜蛾黑卵蜂、叉角厉蝽等,请你写出一条含有草地贪夜蛾的食物链: 。(3)面对草地贪夜蛾这个特级害虫,我们 (填“能”或“不能”)展开剿灭行动。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是相对稳定的,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 能力。(4)人们常常通过释放夜蛾黑卵蜂来达到防治草地贪夜蛾的目的,这种“以虫治虫”的方法与利用化学农药治理相比,该方法的优势主要体现在 (写出一条)。31.资料一 森林生态系统是以乔木为主体的生物群落(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及其非生物环境(光、热、水、气、土壤等)综合组成的生态系统。资料二 森林中的植物以乔木为主,也有少量灌木和草本植物。森林中还有种类繁多的动物。森林中的动物由于在树上容易找到丰富的食物和栖息产所,因而营树栖和攀缘生活的种类特别多。资料三 森林不仅能够为人类提供大量的木材和林副业产品,而且在维持生物圈的稳定、改善生态环境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请分析并回答:(1)森林中植物的根能够吸收水分,再主要通过 作用散失水分,促进了生物圈的 循环,因此森林又被称为地球上的绿色水库。(2)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越 ,生态系统的结构就越 ,抵抗外界干扰,保持自身相对稳定的能力就越 。(3)森林可以看成是陆地上最大的“储碳库”,是因为森林中的绿色植物可以通过 作用,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维持 平衡。这里体现的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 。(4)森林能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具有 (填“减弱”或“增强”)地球 的作用。32.阅读科普短文,回答问题。美国黄石国家公园面积很大,有广阔的森林,生物种类特别多。1914年,有生态学家指出:“黄石公园的鹿经常被狼吃了,长期下去,公园里所有的狼都被消灭。然而令生态学家意想不到的是,黄石公园的生态环境反而出现了问题:鹿的数量猛涨,许多地方因此变成荒地。有专家认为,柳树、鹿、狼构成一条食物链,只要引入狼,然后柳树林就能慢慢恢复。1995年美国政府采纳专家的建议,开始从其他地方将狼群迁入黄石公园。渐渐的,鹿的数量出现了显著的下降。然而,公园里有些地方生态恢复的不错,但是也有些地方,柳树并没有明显复苏。为什么鹿少了,柳树却没有在这些地方生长?研究发现,专家忽略了河狸这个关键因素。柳树要正常生长不仅要防止鹿的啃食,还需要有地下水。大家知道,用树枝搭建堤坝。水坝使河流的水位上升,淹没其巢穴的入口,鹿几乎消灭了柳树丛。没了柳树,河狸没法过冬,河水流得太急,不仅造成水土流失,地下水位下降到柳树根力所不能及的范围。现在,就算是狼高强度的进行捕食鹿生态系统要比我们设想的复杂得多,而生态系统一旦被破坏,恢复起来也要比我们设想的困难得多,是尽量保护生态系统,而不是幻想着在破坏了之后再用简单的办法恢复它。(1)1914年,人们通过猎杀狼来保护黄石公园里的鹿,目的是防止 。狼消失后,人们的目的 (有/没有)达到。(2)1995年,根据专家建议重新引入狼,期望恢复柳树林生长。请完善专家理论中的食物链:柳树→ →狼。(3)影响柳树恢复的最主要非生物因素是 。河狸修建堤坝使地下水位 的事实,说明生物能够 (影响/适应)环境。(4)通过黄石公园狼消失与重现的实例,可以得到的启示是 。a.如果人类的干扰超过一定限度,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b.生态系统一旦失去了平衡,人们很难使其再恢复成原状c.在生态系统中,某些被忽视的生物可能起着重要作用试卷第1页,共3页试卷第1页,共3页《济南版生物学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2章生态系统》参考答案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B B A D A D D D D A题号 11 12 13 14 15 16答案 D A A C B A17.废弃物的再循环率高18. 生产者 分解者 非生物成分19. 生物圈 生物圈 大气圈的下层 水圈的大部 岩石圈的上层20. 依赖 制约 生态平衡 物质循环 传粉和传播种子21. 生产者 动物 分解者 非生物部分22.23.(1) 氧气 黑藻因被遮光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小鱼得不到足够的氧气供给(2)营养物质(3)(4) 物质和能量 狐尾藻→苹果螺→米虾→孔雀鱼(狐尾藻→椎实螺→米虾→孔雀鱼,宝塔草→苹果螺→米虾→孔雀鱼,宝塔草→椎实螺→米虾→孔雀鱼)(5) 生产者 消费者 不能(6) 会有椎实螺等同一营养级的消费者来顶替 自动调节24.正确25.错误26. 错误 错误 正确27.(1) 光合作用 维持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相对平衡(2) 细菌、真菌 分解者 二氧化碳、水分、无机盐(3) 生态平衡 物质循环 传粉、传播种子28.(1) 光合 呼吸(2) 生态平衡 数量先增多后减少(3) 促进 还能进行;因为一些细菌、真菌能将生物遗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归还到无机环境中29.(1)生态系统(2)分解者(3) B 缺少生产者(4)光线良好(5)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太少30.(1)破坏力极强/扩散力超快(2) 消费者 小麦→草地贪夜蛾→夜蛾黑卵蜂(3) 不能 自动调节/自我调节(4)不污染环境,草地贪夜蛾不易产生抗性等31.(1) 蒸腾 水(2) 多/少 复杂/简单 强/弱(3) 光合 碳-氧 生物影响环境(4) 减弱 温室效应32.(1) 生态失衡 没有(2)鹿(3) 水 上升 影响(4)abc答案第1页,共2页答案第1页,共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