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4全民守法 课件(共13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9.4全民守法 课件(共13张ppt)

资源简介

(共13张PPT)
第九课: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
第四框:全民守法
1.掌握全民守法的含义、意义。
2.识记全民守法的要求、推进措施。
学习目标

要求:(12分钟)
1、提纲对折,左侧提纲右侧书。
2、看书必动笔。
3、独立看书完成,不讨论,不商量,不提问

要求:(7分钟)
1.任务:完成【合作探究】部分
2.人人参与讨论
3.结论要书写在导学提纲上

(1)科学立法是依法治国的长期基础性工作。
(2)推进全民守法,使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成为全体公民的共同要求。
(3)建设法治社会需要公民先履行义务,后行使权利,在维护个人利益的同时兼顾国家利益。
×
×
×
(一)易错易混点辨析
权利与义务不是先后关系,而是相统一的关系
国家利益高于个人利益,不能说兼顾国家利益
全民普法和守法是依法治国的长期基础性工作。
推进全民守法,使尊法守法成为全体人民的共同追求和共同行动。

(一)易错易混点辨析
合作讨论:阅读P107探究与分享材料,回答P108的问题。
何某爱弹钢琴,退休后在家支起两架钢琴,除自己弹奏之外,还招了几个学生,在晚上进行教学活动。此起彼伏的琴声没有让小区的生活变得多姿多彩,反而成为影响邻居休息的噪声。在居委会、派出所多次协调未果的情况下,邻居将何某告上了法庭。何某则认为自己是在合法行使权利。
(1)何某的行为是否侵犯了邻居的权益?为什么?
(2)如果遇到类似情况,你会如何处理?
(1)何某有弹琴和教学生的权利,但其在行使权利时不能损害其他居民休息的权利。何某应当履行自身义务,保障他人休息权利的实现。
(2)如果遇到此类情况,可以与何某进行协商解决,讲明道理和法律知识,如协商未成功,可通过法律手段解决。

1、全民守法的内涵:
是指所有社会成员普遍尊重和信仰法律、依法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的状态。
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
——孟子
邦国虽有良法,要是人们不能全都遵守,仍不能实现法治。
——亚里士多德

2、全民守法的意义:
建设法治中国,必须推动全民守法,增强全社会厉行法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社会氛围,使全体人民都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3.全民守法的要求
(1)全民守法要求依法行使权利。
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2)全民守法要求依法履行义务。
在享有权利的同时,公民也负有相应的义务。只有所有的人都依法履行自己的义务,才能维护公共安全和社会秩序。
(3)全民守法意味着依法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
当自己的合法权益遭受侵害时,应通过合法的手段,理性维权。可以通过和解、调解、仲裁、诉讼等方式,解决争议、化解矛盾,不应诉诸暴力或其他违法手段。


4、如何推进全民守法?
(1)推进全民守法,要着力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坚持把全民普法和守法作为依法治国的长期基础性工作,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树立宪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治理念,引导全民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普法)
(2)推进全民守法,要调动人民群众投身依法治国实践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尊法守法成为全体人民的共同追求和自觉行动。(投身实践)
(3)推进全民守法,要不断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法治的道德底蕴,强化规则意识,倡导契约精神,弘扬公序良俗,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弘扬传统)
名词点击:
公序,指公共秩序,是指国家社会的存在及其发展所必需的一般秩序;
良俗,指善良风俗,是指国家社会的存在及其发展所需的一般道德。
公序良俗,指民事主体的行为应当遵守公共秩序,符合善良风俗,不得违反国家的公共秩序和社会的一般道德。


严格执法
天下之事
不难于立法
而难于法之必行
科学立法
立善法于天下
则天下治
立善法于一国
则一国治
理国要道
在于公平正直
公正司法
全民守法
邦国虽有良法
要是人民不能
全部遵循
仍然不能法治

开展普法教育
全民守法
全民守法内涵
怎样全民守法
投身依法治国实践,尊法守法
含义
弘扬优秀传统,履行法定义务
意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