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调测 八年级科学试卷1.(2024八上·上虞期末)铅笔是我们常用的学习用具(如图所示)。在通常情况下关于组成铅笔的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木质杆是绝缘体 B.铅笔芯是绝缘体C.金属套是绝缘体 D.橡皮擦是导体【答案】A【知识点】导体和绝缘体【解析】【分析】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解答】铅笔芯、金属套容易导电,是导体;木质杆、橡皮擦不容易导电,是绝缘体。故选:A。2.(2024八上·上虞期末)如图是上虞区某天的部分气象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这一天气温的最低值出现在下午2时B.这一天的风从上虞的北方吹来C.测量气温的气温计应直接放在室外阳光下测量D.测量降雨量常用雨量筒,一般用毫升作为单位【答案】B【知识点】天气预报与天气图;天气与气候的区别与联系【解析】【分析】天气具有短期性、多变性、无规律性,气候具有长期性、稳定性和规律性。一天之中,陆地最高气温在14时前后,最低气温在日出前后。风向即风的来向。【解答】A、一天中气温的最低值通常出现在日出前后,而气温最高值一般出现在下午 2 时左右,该选项错误。B、风力风向标志中,北风表示风是从上虞的北方吹来的,图中显示为 4 - 5 级北风,所以这一天的风从上虞的北方吹来,该选项正确。C、测量气温的气温计不能直接放在室外阳光下测量,因为阳光直射会使气温计吸收过多的太阳辐射热,导致测量的温度比实际气温偏高,应该放在百叶箱内测量,该选项错误。D、测量降雨量常用雨量筒,一般用毫米作为单位,表示一定时间内降落到地面的水层深度,而毫升是体积单位,该选项错误。故答案为:B。3.(2024八上·上虞期末)《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中学生每日的碘摄入量为120微克/天,如果幼年时长期缺乏碘的摄入,会使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易患呆小症,人体分泌甲状腺激素的内分泌腺是A.甲状腺 B.胰岛 C.肾上腺 D.垂体【答案】A【知识点】内分泌腺和激素【解析】【分析】人体内分泌腺及其分泌的激素: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对生长发育(尤其是神经系统发育)、新陈代谢和神经系统兴奋性调节至关重要。缺乏甲状腺激素,幼年易患呆小症,成人会出现甲状腺功能减退等症状。胰岛:分泌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调节血糖平衡。胰岛素降低血糖,胰高血糖素升高血糖 。肾上腺:分泌肾上腺素等,在应激状态下,能使心跳加快、血压升高等,帮助机体应对紧急情况。垂体:能分泌多种促激素,如促甲状腺激素、促性腺激素等,调控其他内分泌腺的活动。【解答】A 、甲状腺是人体最大的内分泌腺,它能够合成和分泌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对于促进新陈代谢、生长发育尤其是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以及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所以该选项正确。B、胰岛分泌的是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等,胰岛素能降低血糖浓度,胰高血糖素能升高血糖浓度,主要参与血糖平衡的调节,与甲状腺激素的分泌无关,该选项错误。C 、肾上腺可分泌肾上腺素等激素,肾上腺素能使心跳加快、血压升高等,在应激反应中发挥作用,和甲状腺激素的分泌没有关系 ,该选项错误。D 、垂体可以分泌多种促激素,如促甲状腺激素、促性腺激素等,促甲状腺激素能促进甲状腺的生长发育以及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但垂体本身并不直接分泌甲状腺激素,该选项错误。故答案为:A。4.(2024八上·上虞期末)概念图的建构,有助于学生优化知识结构,清晰知识网络,提高学习效率。下列各项中的概念,不能分别代表图中①②③的是A.溶液、溶质、溶剂 B.中枢神经系统、脑、脊髓C.电荷、正电荷、负电荷 D.气象灾害、洪水、地震【答案】D【知识点】神经系统的组成及其功能;溶液的组成及特点;我国主要气象灾害与防灾减灾【解析】【分析】掌握各个概念之间的包含关系,此题会迎刃而解。但要注意图中①包括②和③。【解答】A 、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的,溶质溶解在溶剂中形成溶液,所以溶液包括溶质和溶剂,该选项不符合题意。B 、中枢神经系统是神经系统的主要部分,由脑和脊髓组成,因此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 ,该选项不符合题意。C 、电荷分为正电荷和负电荷,所以电荷包括正电荷和负电荷,该选项不符合题意。D 、气象灾害是指因气象异常而导致的灾害,洪水属于气象灾害;但地震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的振动,期间会产生地震波的一种自然现象,属于地质灾害,并不属于气象灾害,该选项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5.(2024八上·上虞期末)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甲图中的天气系统,将会带来降雨、大风和降温天气B.乙图中结构2是树突,具有把神经冲动传向细胞体的作用C.丙图往小试管的水中加入硝酸铵,红墨水的液面变成左边低于右边D.丁图烧红的玻璃能导电,说明有些绝缘体在一定条件下会变成导体【答案】C【知识点】神经系统的组成及其功能;导体和绝缘体;天气的概念【解析】【分析】A、根据天气的概念可知;B、根据人体的神经系统功能可知;C、由溶解时的吸热和放热现象可知;D、根据绝缘体和导体的知识分析可知。【解答】A、甲图是冷空气流向暖空气,所以是冷锋,冷锋过境后会带来大风、降温、降雨,不符合题意;B、乙图中结构2若是传入神经的部分,则会与感应器相连,可接受外界刺激,不符合题意;C、往小试管的水中加入硝酸铵,硝酸铵溶于水后吸热,瓶内温度降低,压强小,红墨水的液面变成左边高于右边,符合题意;D、绝缘体和导体不是绝对的,烧红的玻璃能导电可说明有些绝缘体在条件改变时会变成导体,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6.(2024八上·上虞期末)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恒定。闭合开关,电路正常工作一段时间后,灯泡L突然熄灭,电路中两个电表一个示数变大、一个示数变小。电阻R或灯泡L仅有一个出现了故障,其它元件均完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①可能灯泡L断路 ②可能灯泡L短路 ③可能电阻R断路 ④可能电阻R短路A.只有①③正确 B.只有③④正确C.只有②④正确 D.只有①②正确【答案】D【知识点】电流表、电压表在判断电路故障中的应用;电路的动态分析【解析】【分析】电路正常工作时,R与灯泡L串联,电流表测量电路中的电流,电压表V测电源两端的电压,电压表V1测L两端的电压;由各选项给出的故障分析电表的变化则可得出正确答案。【解答】电路正常工作时,R与灯泡L串联,电流表测量电路中的电流,电压表V测电源两端的电压,电压表V1测L两端的电压;①若灯泡L断路,电路中无电流,电流表示数变为0,此时两个电压表测量的都是电源电压,有示数,故①正确;②若灯泡L短路,电路是通路,电路中有电流,电流表有示数;根据U=IR可知,电压表V1示数为0;电压表V测电源两端的电压,有示数,故②正确;③若电阻R断路,电路中无电流,电流表示数变为0;电压表V1与电源两极之间是断开的,无示数,电压表V测电源两端的电压,有示数,故③错误;④若电阻R短路,电路是通路,电路中有电流,电流表有示数;此时两个电压表测量的都是电源电压,有示数,故④错误。故答案为:D。7.(2024八上·上虞期末)如图是小虞在家利用注射器进行电解水的实验,其中电极插入注射器筒内。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在水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作用是增强水的导电性B.反应一段时间后,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分数减小C.左边注射器收集到的气体体积约是右边的两倍D.右边注射器收集到的气体可以用带火星的木条进行检验【答案】B【知识点】水的组成和主要性质【解析】【分析】电解水时,正极产生的是氧气,负极产生的是氢气,氧气和氢气的体积比约为1:2。【解答】A、由于氢氧化钠在水中能解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在水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作用是增强水的导电性,该选项说法正确;B、反应一段时间后,水减少,氢氧化钠的质量不变,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分数变大,该选项说法不正确;C、实验成功时,左边注射器收集到的气体(氢气)体积约是右边(氧气)的2倍,该选项说法正确;D、右边注射器收集到的气体是氧气,氧气具有助燃性,可以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所以可以用带火星的木条进行检验,该选项正确。故答案为:B。8.(2024八上·上虞期末)图为苇莺在精心喂食杜鹃的雏鸟,从行为获得的途径来看,以下行为中与苇莺的这一行为不同的是A.马随着音乐的节奏踏起优美的舞步B.蜜蜂在花丛中采集花蜜C.乌贼遇到敌害时能迅速喷出大量墨汁D.刚出生的小羊碰到母羊乳头吮吸乳汁【答案】A【知识点】动物行为的基本类型【解析】【分析】动物的行为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解答】A、马随着音乐的节奏踏起优美的舞步,是马在后天的训练中,通过不断学习和积累经验才获得的行为,属于学习行为,与苇莺的行为类型不同。B、蜜蜂在花丛中采集花蜜,是蜜蜂生来就会的,由体内遗传物质决定的本能行为,属于先天性行为。C、乌贼遇到敌害时能迅速喷出大量墨汁,这是乌贼生来就有的一种防御行为,由遗传物质控制,属于先天性行为。D、刚出生的小羊碰到母羊乳头吮吸乳汁,是小羊生来就有的本能,由遗传物质决定,属于先天性行为。故答案为:A。9.(2024八上·上虞期末)校园里的直饮水机中的水通过多级净化,师生可以放心饮用。其水处理的主要步骤如图所示。步骤②中反渗透膜是直饮水机的核心技术,反渗透膜上的孔径只有0.001-0.0001微米。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步骤②的原理类似于过滤操作B.师生喝的直饮水是纯净物C.步骤①中活性炭具有吸附杂质作用D.步骤③中的紫外线具有杀菌作用【答案】B【知识点】净化水的常用方法10.(2024八上·上虞期末)2024年4月21日,绍兴上虞半程马拉松在上虞体育中心鸣枪开跑,国内外1.5万余名跑友齐聚,以跑会友,共享青春活力。下列关于运动员的说法正确的是A.跑步时心跳加快,因为分泌了大量生长激素B.跑步时呼吸加快,小脑控制呼吸系统的活动C.听到发令枪声后马上起跑,这属于条件反射D.维持身体平衡、协调运动的结构主要位于脑干【答案】C【知识点】内分泌腺和激素;神经系统的组成及其功能【解析】【分析】(1)人体的激素调节:肾上腺素由肾上腺分泌,在运动等应激状态下分泌增加,能使心跳与呼吸加快、血压升高等,为身体活动提供更多能量。生长激素由垂体分泌,主要作用是调节人体生长发育 。(2)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脑干:有呼吸中枢、心血管运动中枢等,可调节人体呼吸、心跳、血压等基本生命活动。小脑:能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平衡。大脑皮层:是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条件反射是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3)反射类型:条件反射:在后天生活过程中通过学习和经验形成,需要大脑皮层参与,如听到发令枪响后起跑。非条件反射: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参与即可完成,如缩手反射。【解答】A 、跑步时心跳加快,是因为身体运动需要更多的氧气和能量,此时肾上腺分泌的肾上腺素增多,使心跳与呼吸频率加快、血压升高,为身体提供更多能量,而不是生长激素。生长激素主要调节人体的生长发育,该选项错误。B 、跑步时呼吸加快,控制呼吸系统活动的是脑干,脑干中有许多能够调节人体基本生命活动的中枢,如呼吸中枢和心血管运动中枢等,而小脑主要功能是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的平衡,该选项错误。C 、听到发令枪声后马上起跑,这是运动员在后天的训练和生活中,通过学习和经验积累,将枪声与起跑动作建立起联系,是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反射活动,属于条件反射,该选项正确。D 、维持身体平衡、协调运动的结构主要是小脑,脑干主要调节心跳、呼吸、血压等基本生命活动,该选项错误。故答案为:C。11.(2024八上·上虞期末)科学研究中常常用到“控制变量法”“转换法”“等效替代法”等方法,下面是初中科学中的几个研究实例:①在相同温度下比较两种固体物质溶解度的大小;②通过线香的烟的运动情况来判断空气的流动情况;③通过接住下落直尺的刻度判断测试者的反应快慢;④用10欧姆的电阻来代替两个5欧姆的电阻串联后的总电阻。上述几个实例中,采用了相同研究方法的是A.②③ B.①④ C.②④ D.①③【答案】A【知识点】实验探究的其他思想方法【解析】【分析】控制变量法:控制变量法是指在研究某个问题时,控制其他因素不变,只改变其中一个因素,观察该因素对研究对象的影响。转换法:转换法是将不容易观察或测量的物理量,转换为容易观察或测量的物理量。通常用一些非常直观的现象来认识或用易测量的物理量间接测量不易测量的物理量。等效替代法:等效替代法是指在研究某一个物理现象和规律中,因实验本身的特殊限制或因实验器材等限制,不可以或很难直接揭示物理本质,而采取与之相似或有共同特征的等效现象来替代的方法【解答】①在相同温度下比较两种固体物质溶解度的大小:此实验中,除了固体物质的种类不同,其他条件如温度、溶剂的种类和质量等都保持相同,通过控制这些变量,来比较不同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采用的是 “控制变量法”。②通过线香的烟的运动情况来判断空气的流动情况:空气的流动是不容易直接观察到的,而线香的烟的运动情况是可以直接观察到的,通过观察烟的运动情况来了解空气的流动,将不容易观察的空气流动转换为容易观察的烟的运动,采用的是 “转换法”。③通过接住下落直尺的刻度判断测试者的反应快慢:测试者的反应快慢是不容易直接测量的,而接住下落直尺的刻度是可以测量的,通过测量接住直尺的刻度来判断反应快慢,把难以测量的反应快慢转换为容易测量的直尺刻度,采用的是 “转换法”。④用10欧姆的电阻来代替两个5欧姆的电阻串联后的总电阻:在电路中,两个5欧姆电阻串联后的总电阻在效果上和一个10欧姆的电阻是相同的,用一个10欧姆的电阻来等效替代两个5欧姆电阻串联的总电阻,采用的是 “等效替代法”。综上,②和③都采用了 “转换法”。故答案为:A。12.(2024八上·上虞期末)我国著名的气象学家竺可桢是上虞东关镇人,他根据考古发现和古代文字记载,绘制了如图所示的中国近5000年的气温变化曲线。根据图像分析,不正确的是A.中国在物候时期出现了多次气温波动,冷暖相互交替B.在寒冷期(方志时期),我国的太湖和鄱阳湖曾经多次封冻C.中国近现代(仪器观测时期)的平均气温呈现波动上升趋势D.中国近5000年来的气温平均值呈现出周期性变化规律【答案】D【知识点】天气预报与天气图;天气与气候的区别与联系13.(2024八上·上虞期末)随着人们追求高品质的生活,空气净化器逐渐进入家庭。如图为某空气净化器工作原理示意图。当脏空气进入净化器后,灰尘颗粒先经过高压钨丝带上正电荷,再通过带负电的滤网时,被滤网捕获,从而获得洁净空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脏空气进入净化器是因为风机工作使内部气压升高B.灰尘颗粒经过高压钨丝时失去电子因而带正电荷C.灰尘颗粒被滤网捕获是因为同种电荷相互排斥D.电荷不会凭空消失,出来的洁净空气仍然带正电荷【答案】B【知识点】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解析】【分析】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流体(气体和液体)流速越大的地方压强越小。风机转动加快空气流速,使净化器内部气压低于外界,从而吸入脏空气。物体带电的实质:物体带电是由于电子的得失。得到电子带负电,失去电子带正电。灰尘颗粒经过高压钨丝失去电子带正电。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带正电的灰尘颗粒因与带负电的滤网异种电荷相互吸引而被捕获。【解答】A 、风机工作时,空气净化器内部空气流速加快,根据流体压强的特点,流速越大的地方压强越小,所以内部气压降低,外界大气压将脏空气压入净化器,而不是内部气压升高,该选项错误。B、电子带负电,灰尘颗粒经过高压钨丝时失去电子,根据 “失去电子带正电” 的原理,所以灰尘颗粒因而带正电荷,该选项正确。C、滤网带负电,灰尘颗粒带正电,根据 “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的规律,所以灰尘颗粒被带负电的滤网捕获,而不是同种电荷相互排斥,该选项错误。D、带正电的灰尘颗粒被带负电的滤网捕获,正、负电荷相互中和,所以出来的洁净空气不带电,该选项错误。故答案为:B。14.(2024八上·上虞期末)小虞同学做完科学实验从26℃的实验室内走到寒冷干燥(2℃)的室外,其体温调节的部分过程如左下图所示,图中①和②分别是A.舒张 减少 B.舒张 增加C.收缩 减少 D.收缩 增加【答案】C【知识点】体温的控制【解析】【分析】人体可以通过体温调节中枢调节产热量和散热量来保持体温的动态平衡。【解答】当人从26℃的实验室内走到寒冷干燥(2℃)的室外时,人体会通过一系列调节来维持体温相对稳定:皮肤血管的变化:为了减少热量散失,皮肤血管会收缩,这样能使皮肤血流量减少,从而降低体表温度,减少与外界的温差,减少热量散发。所以①处应是 “收缩”。汗液分泌的变化:在寒冷环境中,人体汗液分泌会减少,因为汗液蒸发会带走热量,减少汗液分泌可以避免过多热量散失。所以②处应是 “减少”。故答案为:C。15.(2024八上·上虞期末)我国大部分地区属于季风气候,如图是上海和乌鲁木齐两地的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夏季我国盛行东南季风,气温高,降水丰富B.冬季我国盛行西北季风,气温低,降水较少C.东部地区气温年较差较大,西部地区气温年较差较小D.东南季风不能达到我国西部地区,那里一般降水稀少【答案】C【知识点】降水;降水的季节变化及降水量柱状图的判读【解析】【分析】我国是世界上气候类型最多的国家之一。我国东半部有大范围的季风气候,自南而北有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西北地区大多为温带大陆性气候。青藏高原区是独特的高原气候。【解答】A 、我国夏季盛行来自海洋的东南季风,东南季风从低纬度海洋带来丰富的水汽和热量,使得我国夏季气温高,降水丰富 ,该选项正确。B 、冬季我国盛行来自内陆的西北季风,西北季风寒冷干燥,导致冬季气温低,降水较少,该选项正确。C、从上海和乌鲁木齐两地的气温曲线来看,上海位于东部地区,气温年较差相对较小;乌鲁木齐位于西部地区,气温年较差相对较大。所以应该是东部地区气温年较差较小,西部地区气温年较差较大,该选项错误。D 、我国西部地区深居内陆,东南季风难以到达,水汽少,一般降水稀少,该选项正确。故答案为:C。16.(2024八上·上虞期末)在番茄上相隔一定距离分别插入铜片和锌片,即为番茄电池。将铜片、锌片与电压表相连,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锌电极是番茄电池的正极B.番茄电池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C.图中箭头的方向表示电子移动的方向D.将电压表直接接在该番茄电池上,会损坏电压表【答案】B【知识点】电压;家庭电路的组成与连接【解析】【分析】根据电压表的正确使用方法确定电源的正负极;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根据电流方向确定电子移动的方向;根据电压表的正确使用判断。【解答】A 、根据电压表的使用规则,电流从电压表正接线柱流入,负接线柱流出时,指针正向偏转。图中与电压表正接线柱相连的铜片是正极,锌片是负极,所以A选项错误。B 、番茄电池工作时,发生化学反应,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B选项正确。C 、在电源外部,电流从正极流向负极,电子移动方向与电流方向相反。图中电流方向是从铜片(正极)经电压表流向锌片(负极),那么电子移动方向是从锌片经电压表流向铜片,与图中箭头方向相反,C选项错误。D、从图中电压表量程为0 3V可知,该电压表能承受一定电压,而番茄电池产生的电压较小,将电压表直接接在该番茄电池上,不会损坏电压表,D选项错误。故答案为:B。17.(2024八上·上虞期末)小虞在学习了大气压强的知识后,自制了一个实验装置:甲的敞口瓶内装有98℃的热水,乙是倒扣的装满水的杯子及盖着的薄塑料片,丙是充有一定量空气的气球。将它们放入密闭的玻璃罩内,当用抽气机不断抽去罩内空气的过程中,下列现象中不会出现的是A.甲中的热水沸腾起来 B.乙中的塑料片掉下来C.气球体积变小 D.甲乙丙均出现明显变化【答案】C【知识点】大气压强的存在;大气压的综合应用【解析】【分析】1、大气压强与液体沸点的关系:液体的沸点随气压的降低而降低。在抽气过程中,玻璃罩内气压减小,甲中热水沸点降低从而沸腾。2、大气压强的应用:乙中塑料片能盖住装满水的杯子,是因为外界大气压对其有向上的压力。当玻璃罩内气压降低,压力不足时,塑料片就会掉落。3、气体压强与体积的关系:一定质量的气体,在温度不变时,压强越小,体积越大。丙中气球内部气压与外部气压原本处于平衡状态,抽气使外部气压减小,内部气压相对较大,气球就会膨胀变大。【解答】A 选项:液体的沸点与气压有关,气压越低,沸点越低。用抽气机不断抽去罩内空气,玻璃罩内气压降低,甲中98℃的热水的沸点也会降低,当沸点低于98℃时,热水就会沸腾起来,该现象会出现。B 选项:乙中塑料片不掉落是因为外界大气压对塑料片有向上的压力。当抽去罩内空气,罩内气压减小,大气对塑料片向上的压力减小,当压力不足以支撑水和塑料片的重力时,塑料片就会掉下来,该现象会出现。C 选项:丙中气球内部气压大于外部气压时,气球会膨胀。抽气机不断抽去罩内空气,罩内气压减小,气球内部气压相对外部气压更大,所以气球体积会变大,而不是变小,该现象不会出现。D 选项:由前面分析可知,甲中的热水会沸腾,乙中的塑料片会掉下来,丙中的气球体积会变大,所以甲乙丙均会出现明显变化,该现象会出现。故答案为:C。18.(2024八上·上虞期末)向盛有等质量水的甲、乙、丙三个烧杯中分别加入15g、30g、30g蔗糖固体,充分搅拌后静置,现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蔗糖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B.乙、丙烧杯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C.甲、丙烧杯中的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D.采用升温的方法可使乙杯中剩余的固体溶解【答案】D【知识点】固体溶解度的概念;溶解度的影响因素【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向盛有等质量水的甲、乙、丙三个烧杯中分别加入15g、30g、30g蔗糖固体,充分搅拌后静置,甲中蔗糖能全部溶解,乙中蔗糖有剩余,丙中蔗糖能全部溶解,进行分析判断。【解答】A、对比乙(20 C)和丙(30 C)烧杯,乙中有剩余固体,丙中固体全部溶解,说明在水的质量相同,加入蔗糖质量相同的情况下,温度升高,能溶解的蔗糖更多,即蔗糖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该选项错误。B 、乙中有剩余固体,说明乙中溶液已饱和,溶质未全部溶解;丙中固体全部溶解。根据溶质质量分数公式,乙、丙中溶剂质量相等,但溶质质量丙大于乙,所以丙中溶质质量分数大于乙,该选项错误。C 、甲中加入15g蔗糖全部溶解,由于不知道该温度下15g是否达到饱和,所以甲可能是不饱和溶液;丙中固体全部溶解,也不确定是否还能继续溶解蔗糖,所以丙可能是不饱和溶液,也可能刚好饱和,该选项错误。D 、由前面分析可知蔗糖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所以采用升温的方法,乙中蔗糖的溶解度增大,可使剩余的固体溶解,该选项正确。故答案为:D。19.(2024八上·上虞期末)为了让地球少“碳”气,国家大力推行新能源电动汽车。电动汽车的速度由流经电动机的电流大小控制,当驾驶员向下踩“油门”踏板时,改变接入电路的变阻器阻值,车速变大。下列是该电动汽车的模拟电路,其中符合要求的是A. B.C. D.【答案】A【知识点】基本电路与电路图;串、并联电路的设计【解析】【分析】当驾驶员向下踩“油门”踏板时,改变接入电路的变阻器阻值,车速变大,表明通过电动机的电流变大,据此分析。【解答】根据题意可知,当驾驶员向下踩“油门”踏板时,减小接入电路的变阻器阻值,通过电动机的电流变大;A、滑动变阻器与电动机串联接入电路中,踏板向下移动,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电阻减小,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电流变大,故A符合题意;B、滑动变阻器与电动机串联接入电路中,踏板向下移动,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电阻变大,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电流变小,故B不符合题意;CD、滑动变阻器与电动机并联接入电路中,踏板向下移动,根据并联电路特点可知,各支路互不影响,通过电动机的电流不变,故C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20.(2024八上·上虞期末)如图甲所示,水平放置的一个足够高的长方体容器A中有一个边长为10cm的立方体物块B,B与容器A底部没有紧密贴合,然后慢慢向容器A内注水,当容器A中水面高度为20cm时,停止注水,此时一共向A容器中注水3400g。立方体物块B对容器A底部的压力FB随着注入水的深度h水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已知ρ水=1×103kg/m3,g=10N/kg)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物块B的密度比水小B.物块B受到的重力为6NC.图乙中a的值为6D.当停止注水后,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力为34N【答案】D【知识点】液体的压强;液体压强计算公式的应用【解析】【分析】1. 物体的浮沉条件当物体密度物小于液体密度液时,物体在液体中漂浮;当物等于液时,物体在液体中悬浮;当物大于液时,物体在液体中下沉。2. 阿基米德原理表达式为。本题利用该原理计算物块 B 排开水的体积,进而确定物块 B 浸入水中的深度(图乙中a的值 )。3. 压力与重力的关系在本题情境中,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力不仅与水的重力有关,还与物块 B 对水的压力(其大小等于物块 B 受到的浮力 )有关。需要正确分析力的相互作用,准确计算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力。【解答】AB、由图乙可知,随着注水深度增加,物块 B 对容器底部压力减小,当水达到一定深度后压力为 0,说明物块 B 最终漂浮,根据物体浮沉条件,漂浮时物体密度小于液体密度,所以物块 B 的密度比水小 。由图象可知:当容器A中无水时,立方体物块B对容器A底部的压力FB=GB=6N;当h水=a时,立方体物块B对容器A底部的压力恰好变为0,说明此时物块B刚好处于悬浮或漂浮状态,则F浮=GB=6N ,A、B 选项正确。C、根据F浮=ρ水gV排可得,物块M排开水的体积:,由V排=SBh浸可得,此时水的深度:,6cm<10cm,说明此时物块B刚好处于漂浮状态;C正确。D、容器 A 中水面高度为20cm时,注入水的质量为3.4kg,G水=34N。物块 B 漂浮,根据力的作用的相互性,物块 B 会受到水向上的浮力,水也会受到物块 B 向下的压力,这两个力大小相等都为6N 。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力 ,D 选项错误。故答案为:D。21.(2024八上·上虞期末)今年第14号台风“普拉桑”(热带风暴级)于9月19日在浙江省舟山市岱山县沿海登陆,中心最大风力达到10级,最低气压990百帕。如图是“普拉桑”的轨迹图。(1)图中台风的路径反映了水循环中的 环节,使陆地上的水得到不断的补充;低压区空气从下往上流动,常形成 天气。(2)台风来临时,下列行为正确的是____。A.及时关闭门窗 B.站在广告牌下躲雨C.将阳台上的绿植搬到室内 D.约同学外出游玩【答案】(1)水汽输送;阴雨(2)A;C【知识点】水循环;天气的概念22.(2024八上·上虞期末)生物不断地通过调节自身的生命活动来适应周围变化着的环境。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甲中完成这一反射的神经结构叫 ,若④处神经受损,其他结构都正常,当手碰到高温物体,将出现 (选填“不能缩手,感觉到痛”或“能缩手,感觉不到痛”)。(2)图乙是含羞草,如果轻碰含羞草小叶,它的叶就下垂,这种现象称为植物的 (选填“向性运动”或“感性运动”)。(3)图丙中植物的茎向光源一侧弯曲的原因为 。【答案】(1)反射弧;不能缩手,感觉到痛(2)感性运动(3)在单侧光的照射下,生长素就移向背光一侧,使背光一侧的茎生长得快(合理即可)【知识点】植物激素;内分泌腺和激素;神经系统的组成及其功能;应答性反应与反射弧23.(2024八上·上虞期末)如图为小虞同学在实验室里进行硫酸铜小晶体的制备过程。在70℃水中,边加硫酸铜粉末边用玻璃棒搅拌(如图甲),搅拌的目的是 。随后小虞发现烧杯底部有些黑色固体杂质,于是想通过如图乙的方法将黑色固体除去,但发现得到的滤液仍浑浊,其原因可能是 (答出一点即可)。改正错误后得到70℃的硫酸铜饱和溶液,室温下静置一段时间,烧杯底部出现蓝色晶体,这种得到晶体的方法叫 。【答案】加速溶解;滤纸破损(或液面高于滤纸边缘、或仪器不干净等);冷却热饱和溶液(或降温结晶法)【知识点】溶解现象与溶解原理;影响溶解快慢的因素;固体溶解度的概念【解析】【分析】1、溶解操作:在溶液配制中,搅拌是常用的加速溶解方法。通过搅拌,能加快溶质分子在溶剂中的扩散速度,使溶解过程更快速完成。2、过滤原理及注意事项:过滤是分离不溶性固体和液体的操作方法,利用滤纸的多孔性,让液体通过,而拦截不溶性固体杂质。过滤时需遵循 “一贴、二低、三靠” 原则。滤液浑浊原因常为滤纸破损、液面高于滤纸边缘、仪器不干净等,这些情况会导致杂质未被有效过滤而进入滤液。3、结晶方法:结晶是从溶液中得到晶体的过程。对于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大的物质,如硫酸铜,常用冷却热饱和溶液(降温结晶法)。温度降低,溶解度减小,溶质从饱和溶液中析出形成晶体。另一种常见结晶方法是蒸发结晶,适用于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的物质,通过蒸发溶剂使溶质结晶析出。【解答】在溶解过程中用玻璃棒搅拌,能够加快溶质(硫酸铜粉末)在溶剂(水)中的运动速度,使硫酸铜粉末与水更充分地接触,从而加速硫酸铜的溶解过程。滤纸破损:如果滤纸有破损,那么在过滤时,不溶性的黑色固体杂质就会不经过滤纸的过滤,直接随着液体从破损处流下,导致滤液仍然浑浊。液面高于滤纸边缘:当过滤时液面高于滤纸边缘,液体就会不经过滤纸过滤,而是沿着滤纸与漏斗壁的缝隙流下,这样黑色固体杂质也会随之进入滤液,造成滤液浑浊。仪器不干净:若烧杯、漏斗等仪器本身不干净,内壁附着有其他杂质,在过滤过程中,这些杂质可能会混入滤液中,使滤液变得浑浊。一开始得到的是 70℃的硫酸铜饱和溶液,由于硫酸铜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当室温比 70℃低很多时,温度降低,硫酸铜的溶解度减小,饱和溶液中的硫酸铜就会以晶体的形式析出,这种通过降低温度使溶质从饱和溶液中结晶析出的方法叫做冷却热饱和溶液法,也叫降温结晶法。24.(2024八上·上虞期末)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图甲中,两等量太阳光照射到地球表面时,A地比B地受热面积小,单位面积获得热量多,这体现了 对气候的影响。(2)图乙中,白天沙石温度比水高,夜晚沙石温度比水低,这是因为海陆热力性质不同。由此可知同一纬度,冬季 (填“陆地”或“海洋”)的气温更高。(3)图丙中,安第斯山脉北段低海拔处为热带雨林,随着海拔升高,逐渐变为草地,山顶则覆盖白雪,这是因为 对气温和降水有较大的影响。【答案】(1)纬度位置(2)海洋(3)地形(或地势)【知识点】影响气候的因素【解析】【分析】世界上气温分布的规律是从赤道向南北两极逐渐降低,世界上平均气温最高的地方位于非洲的北部,世界上平均气温最低的地方是南极洲。影响气温高低的因素有纬度因素、海陆因素、地形因素等。一年中,北半球大陆月平均气温最高值出现在7月,海洋上是8月,南半球大陆月平均气温最高值出现在1月,海洋上是2月。据图中信息解答。【解答】(1)地球是个球体,太阳光线照射到地球表面时,不同纬度地区太阳高度角不同。低纬度地区(如图甲中 A 地)太阳高度角大,等量太阳光照射的受热面积小,单位面积获得的热量多,气温较高;高纬度地区(如图甲中 B 地)太阳高度角小,受热面积大,单位面积获得热量少,气温较低。所以纬度位置是影响气候的一个重要因素,它主要通过影响太阳辐射的强度和分布,进而影响气温的高低。(2)海陆热力性质不同,陆地(如沙石)比热容小,升温快降温也快;海洋比热容大,升温慢降温也慢。在冬季,陆地散热快,气温迅速降低;海洋散热慢,气温相对较高。所以同一纬度,冬季海洋的气温比陆地更高 。(3)随着海拔升高,气温会逐渐降低,大致每升高 100 米,气温约下降 0.6℃。图丙中安第斯山脉北段低海拔处气温高,降水丰富,形成热带雨林景观;随着海拔升高,气温降低,降水条件也发生变化,植被逐渐变为草地;到山顶处,气温很低,常年覆盖白雪。同时,地形还会影响降水,在山地的迎风坡,暖湿气流被迫抬升,遇冷凝结形成降水,而背风坡则相对干燥。因此,地形(地势)对气温和降水都有较大影响,进而影响自然景观的分布。25.(2024八上·上虞期末)如图所示的充电器和路由器是现代家庭中必不可少的设备。(1)充电宝是指可以直接给移动设备充电且自身具有储电功能的装置。当充电宝对移动设备充电时(如右图),充电宝就是电路基本组成中的 。(2)路由器是一种支持有线和无线连接的网络设备,通过后排接口可以同时连接多台电脑,各接口之间是 (选填“串联”或“并联”)的,你的判断依据是 。【答案】(1)电源(2)并联;各台电脑可独立工作,互不影响。(合理即可)【知识点】串、并联电路的设计;家庭电路的组成与连接26.(2024八上·上虞期末)水是一种重要的资源,水是生命之源,“珍惜水、节约水、保护水”是每个公民的义务和责任。(1)地球上的水存在于地球各处,如河流水、海洋水、冰川水、地下水、湖泊水、大气水等,其中最庞大的水体是 。(2)下列做法中,有利于防止水资源污染的是 。(填序号)①农业生产中要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②工业废水经处理达标后再排放;③禁止在所有的水域内进行水产养殖。(3)生长在沙漠中的仙人掌为了适应缺水干旱的环境,具有怎样的特殊结构,来保持体内的水分? (答出一点即可)。(4)将下列与水有关的混合物进行归类:①食盐水 ②泥水 ③牛奶 ④血液 ⑤肥皂水,其中属于溶液的是 (选填序号)。【答案】(1)海洋水(2)①②(3)叶片退化为针状小刺、肉质茎肥厚、根系发达等。(合理即可)(4)①【知识点】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地球上的水体;水资源的保护;溶液的组成及特点27.(2024八上·上虞期末)执行巡逻任务的某潜艇(如图所示)正在数百米深的大洋匀速潜航,却突遭海水密度突变造成的“断崖”,潜艇会急速掉向数千米深的海底,海水压强骤增,非常危险。(1)潜艇突遇“断崖”险情是因为遇到海水的密度突然 (选填“变大”或“变小”)造成的,此时应立即 (选填“排出水舱中的水”或“打开阀门使水进入水舱”)。(2)险情解除后该潜艇悬浮待命,排开水的体积为1.6×104米3,此时潜艇受到的浮力为 N。(已知ρ海水=1.03×103kg/m3,g=10N/kg)【答案】(1)变小;排出潜艇水舱中的水(2)1.648×108【知识点】浮力产生的原因;阿基米德原理;浮力大小的计算28.(2024八上·上虞期末)如图所示,某同学利用该电路探究并联电路中电流的特点。(1)在导线①、②、③、④中,有一根导线接错了,请在接错的导线上打“×”,并把正确的接法画在图上。(注意: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只能改动一根导线,导线不能交叉)(2)改正错误后继续实验,正确操作后得到三只电流表的示数应满足 (用Ia、Ib、Ic表示)。(3)要使上述结论更具有普遍性,同学们讨论了以下三种方案:方案甲:反复断开、闭合开关,测出各电流值;方案乙:更换不同规格的灯泡,测出各电流值;以上两种方案,你认为不可行的是 。【答案】(1)(2)Ia=Ib+Ic(3)方案甲【知识点】串、并联电路的设计;串、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解析】【分析】1、电路连接:探究并联电路电流特点,需正确连接电路,使各用电器并联,电流表与被测电路串联且正负接线柱连接正确。若电路连接错误,如本题中两灯本应并联却接成串联,会导致实验无法达成目的。2、并联电路电流规律: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这是通过大量实验得出的基本电学规律,可用于分析和计算并联电路中的电流问题。【解答】(1)探究并联电路中电流特点,需要将两个灯泡并联,电流表 a 测干路电流,电流表 b 和 c 分别测两条支路电流。原电路中导线④连接错误,使得两灯泡串联,应将电流表 c 的 “-” 接线柱与灯泡左端相连的导线④去掉,改接到灯泡右端接线柱,这样就能使两灯泡并联,正确测量电流。如图:(2)在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是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电流表 a 测量的是干路电流,用Ia表示;电流表 b 测量一条支路电流,用Ib表示;电流表 c 测量另一条支路电流,用Ic表示。所以正确操作后得到三只电流表的示数应满足Ia =Ib+Ic 。(3)方案甲中反复断开、闭合开关,测量的都是在相同电路元件(相同规格灯泡)下的电流值,得到的实验数据具有局限性,不能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关系,无法使结论更具普遍性。方案乙中更换不同规格的灯泡,电路中的电阻发生变化,电流也会改变,能得到多组不同的实验数据,通过对这些不同数据的分析总结得出的并联电路电流特点的结论更具有普遍性,所以不可行的是方案甲。29.(2024八上·上虞期末)不久前,小虞同学的奶奶检出患有糖尿病。为了帮助奶奶治疗,她在网上查找资料,了解到苦瓜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但不知是否真实可靠,于是他和班上其他兴趣小组成员就此展开探究。实验材料用具:一只患糖尿病的成年狗、新鲜苦瓜汁、普通饲料若干、血糖检测仪等。(1)实验过程如下:①取一只患有糖尿病的成年狗连续5天定时定量饲喂普通饲料,并定时进行空腹血糖测定和记录。②接下来连续5天饲喂等量加 的普通饲料,另外操作与步骤①相同。(2)实验结果预测及分析①若该狗的血糖值明显下降,说明苦瓜具有降低血糖作用,有类似于 (填激素名称)的作用。②若该狗的血糖值没有下降或明显上升,说明苦瓜不能降低血糖甚至有升高血糖的作用。(3)实验过程①的目的是 。(4)实验结果是该狗血糖明显下降,小虞非常兴奋,可是兴趣小组成员小科认为:得出的结论不可靠,大家觉得他言之有理,那该怎么办呢? 。【答案】(1)(新鲜)苦瓜汁(2)胰岛素(3)起对照作用(或设置对照)(4)增加实验对象,或进行重复实验(写出一点即可)【知识点】胰岛素与血糖含量【解析】【分析】(1)探究过程大致包括以下六个环节: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订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交流。(2)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之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其中这种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变量。【解答】(1)该实验是探究苦瓜是否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采用对照实验的方法。在步骤①中,给患糖尿病的成年狗饲喂普通饲料作为对照组,步骤②则是实验组,为了形成对照,应在普通饲料中添加(新鲜)苦瓜汁,这样才能通过对比两组实验结果,判断苦瓜汁对狗血糖的影响。(2)胰岛素是由胰岛分泌的一种激素,它的主要作用是调节糖在体内的吸收、利用和转化等,能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的分解,从而降低血糖浓度。当狗的血糖值明显下降时,说明苦瓜汁可能起到了类似胰岛素降低血糖的作用。(3)实验过程①中只给狗饲喂普通饲料,不添加苦瓜汁,这是对照实验中的对照组。对照组的作用是为实验组提供一个可以对比的基础,通过与实验组(添加苦瓜汁的组)进行比较,更清晰地看出苦瓜汁对狗血糖的影响,排除其他因素干扰,使实验结果更具说服力 。(4)在该实验中,仅用一只患糖尿病的成年狗作为实验对象,样本数量过少,存在很大的偶然性。比如这只狗自身身体状况的特殊性等因素,都可能导致实验结果不准确。所以为了使结论更可靠,需要增加实验对象的数量,用多只患糖尿病的成年狗进行实验;或者进行重复实验,多次验证实验结果,以减小实验误差和偶然性对结果的影响 。30.(2024八上·上虞期末)某科学小组为验证阿基米德原理,选用相关器材进行实验。器材如下:弹簧测力计、溢水杯、小水桶、小石块和水、细线(体积忽略不计)。(1)实验步骤如图1所示,步骤丁中,随着铁块浸入水中的体积越来越大,观察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逐渐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2)图1中的甲、乙、丁、戊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分别为F1、F2、F3、F4,若 成立(用已测得的物理量表示),则可以验证阿基米德原理。(3)组员小虞利用升降台、两个相同的弹簧测力计A和B、吸管和裁剪的饮料瓶组成的溢水杯、薄塑料袋(质量忽略不计)等对实验进行改进,装置如图2所示。调节升降台使溢水杯上升,重物缓慢浸入装满水的溢水杯中,弹簧测力计A、B的示数变化量分别为ΔFA和ΔFB,则它们的大小关系是ΔFA ΔFB(选填“>”、“<”或“=”)。(4)比较上述两个实验方案,小虞改进实验的优点是____。A.确保测力计固定,从而获得更稳定的读数B.选用日常物品作为实验器材,操作更加方便C.能同步观察测力计A、B示数的变化,便于比较【答案】(1)减小(2)F1-F3=F4-F2(3)=(4)A;B;C【知识点】浮力大小的计算;浮力的变化【解析】【分析】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液gV排分析。【解答】(1)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液gV排,当铁块浸入水中的体积越来越大时,V排增大,水的密度ρ液,g为常数,所以铁块受到的浮力增大。对铁块进行受力分析,铁块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G、竖直向上的浮力和弹簧测力计的拉力且G=F浮+F拉,重力G不变,F浮增大,那么弹簧测力计的拉力F拉就会减小,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拉力F拉,所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逐渐减小。(2)阿基米德原理的内容是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在该实验中,小石块受到的浮力F浮=F1-F3。小石块排开的水所受的重力G排=F4-F2若F1-F3=F4-F2 成立,就说明小石块受到的浮力等于它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从而可以验证阿基米德原理。(3)根据阿基米德原理,重物浸入水中时受到的浮力等于排开的水所受的重力。弹簧测力计测量的是重物的重力,当重物浸入水中时,它受到浮力,弹簧测力计示数的变化量ΔFA等于重物受到的浮力。弹簧测力计B测量的是排开的水的重力,其示数的变化量ΔFB等于排开的水所受的重力。因为F浮=G排,所以 ΔFA=ΔFB。(4)A 、在改进实验中,通过升降台使溢水杯上升让重物浸入水中,能确保测力计固定,相比原实验在操作过程中弹簧测力计更稳定,读数更准确,该选项正确。B 、选用吸管、裁剪的饮料瓶等日常物品作为实验器材,材料容易获取,且操作更加方便,该选项正确。C 、改进实验中两个弹簧测力计A、B的位置便于同步观察其示数变化,方便比较两者变化量的关系,从而更好地验证阿基米德原理,该选项正确。综上,答案选ABC。31.(2024八上·上虞期末)图1是研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的实验装置。实验中用四根电阻丝作被测导体,将电阻丝两端接入电路后,调节滑动变阻器,进行测量并记录,数据记录于下表。实验组 电阻丝 材料 长度(厘米) 直径(毫米) 电流(安)1 a 康铜丝 57.20 0.50 待填2 b 镍铬丝 57.20 0.50 0.143 c 镍铬丝 57.20 0.70 0.264 d 镍铬丝 28.60 0.70 0.54请回答:(1)连接好电路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处于 (选填“最左端”或“最右端”)(2)将电阻丝a两端接入电路,闭合开关,电流表指针位置如图2所示,其示数为 安。(3)本实验中滑动变阻器除了“保护电路”这一作用外,还有 的作用。(4)为研究导体电阻大小与横截面积的关系,可选择电阻丝 进行对比。(填字母)【答案】(1)最右端(2)0.32(3)保持(控制)电阻丝两端电压相同(4)bc【知识点】实物的电路连接;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滑动变阻器的原理及其使用【解析】【分析】(1)滑动变阻器的使用:连接电路时,为保护电路,滑动变阻器滑片应置于阻值最大处。这是因为在电路刚接通时,较大电阻能限制电流,防止电流过大损坏元件。滑动变阻器在实验中还能调节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在探究导体电阻影响因素实验里,可保持电阻丝两端电压相同,以便准确研究电阻的影响。(2)电流表读数:读数前要先确定量程,再明确对应量程的分度值,最后根据指针位置得出示数。如本题中电流表0 0.6A量程,分度值0.02A 。(3)控制变量法:物理学中对于多因素问题常采用控制变量法,每次只改变一个因素,控制其余因素不变,分别研究再综合解决。探究导体电阻与横截面积关系时,控制材料和长度相同,只改变横截面积,通过对比实验数据得出结论 。【解答】(1)连接好电路闭合开关前,为了保护电路,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处于阻值最大处。由图 1 可知,当滑片在最右端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丝最长,阻值最大,所以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处于最右端。(2)由图 2 可知,电流表使用的是0 0.6A量程,其分度值为0.02A,指针指在0.3A过1个小格的位置,所以其示数为0.3A+0.02A=0.32A 。(3)在研究 “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 实验中,采用控制变量法。通过改变接入电路的电阻丝来研究电阻对电流的影响,为了能准确探究电阻的影响,需要控制电阻丝两端的电压不变。滑动变阻器除了在闭合开关时能起到保护电路的作用外,还能通过调节其阻值,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和电阻丝两端的电压,从而保持(控制)电阻丝两端电压相同。所以答案是保持(控制)电阻丝两端电压相同。(4)根据控制变量法,研究导体电阻大小与横截面积的关系时,需要控制导体的材料和长度相同,改变横截面积。从表格中可以看出,电阻丝b和c的材料都是镍铬丝,长度都是57.20厘米,而直径不同(即横截面积不同),所以可选择电阻丝 b、c进行对比。32.(2024八上·上虞期末)鼻腔冲洗是治疗鼻腔、鼻窦疾病的一种常用方法,如图所示的洗鼻器是一种常用的鼻腔清洗工具。使用时将吸鼻器倒置,使溶质质量分数近似为0.9%的盐水(生理盐水)送入人一侧鼻孔,盐水从另一侧鼻孔流出,从而达到清洗鼻腔的目的。盐水可以由洗鼻盐(图乙)溶于水配制而成。(1)现有洗鼻盐18克,将18g克的洗鼻盐全部倒入瓶内,需要加入多少克水才能配制成0.9%的盐水?(2)溶液配制好后,发现溶质质量分数偏大,其原因可能是____(填字母)。A.洗鼻盐中有难溶性杂质B.量取好的蒸馏水倒入瓶中时有少量溅出C.量取清水时俯视读数D.将配好的溶液转移到洗鼻器时,有部分洒出【答案】(1)(2)B;C【知识点】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33.(2024八上·上虞期末)空气质量指数是环境监测的重要指标。为了检测当地的空气质量指数,某项目化小组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检测电路,R为气敏电阻,其电阻与空气质量指数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已知电源电压为6伏且保持不变,电压表量程为0~3伏,定值电阻R0=10欧。请回答下列问题:(1)空气质量指数由200下降至100的过程中,气敏电阻的阻值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2)当电压表示数为3伏时,对应的空气质量指数为多少?(3)若要使电压表示数最大(3伏)时对应的空气质量指数为400,请设计出一种改进的方案。(通过计算说明改进后的具体数值)【答案】(1)变大(2)根据串联电路中电流相等查图乙得:空气质量指数为 100 (用串联电路分压法解题也可)(3)由图乙可知空气质量指数为400时,为0.4Ω-1,则此时气敏电阻的阻值:,方案1:电源电压不变,更换定值电阻R0,由题知,此时电压表示数最大为3V,即U0大=3V,由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可知,此时气敏电阻两端的电压:UR'=U-U0大=6V-3V=3V,由串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和欧姆定律可知,通过定值电阻的电流:,由欧姆定律可知此时定值电阻的阻值:,即将定值电阻R0由10Ω更换为2.5Ω;方案2:定值电阻R0不变,更换电源,由题知,此时电压表示数最大为3V,即U0大=3V,由串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和欧姆定律可知,此时电路中的电流:,根据电阻的串联规律和欧姆定律可知,此时的电源电压:U'=I″(R0+R')=0.3×(10Ω+2.5Ω)=3.75V,即将电源电压由9V更换为3.75V。【知识点】串、并联电路的设计;串、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电路的动态分析【解析】【分析】 (1)根据图乙可知,空气质量指数由200下降至100的过程中的变化,进而判断此过程中气敏电阻阻值的变化;(2)当电压表示数为3V时,根据串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和欧姆定律求得通过R的电流,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和欧姆定律求出气敏电阻R的阻值,进一步求出的值,结合图乙和表中数据可知空气质量等级;(3)根据图乙可知空气质量指数为400时的值,并求出此时气敏电阻的阻值,已知此时电压表示数最大为3V(即R0两端的电压最大为3V);改进方案有2种:①电源电压不变,更换定值电阻R0;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求出气敏电阻两端的电压,根据串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和欧姆定律求出通过定值电阻的电流,再根据欧姆定律求出此时定值电阻的阻值;②定值电阻R0不变,更换电源;根据串联电路的电流规律和欧姆定律求出此时电路中的电流,根据串联的电阻规律和欧姆定律求出此时的电源电压。【解答】 (1)根据图乙可知,空气质量指数由200下降至100的过程中变小,则气敏电阻的阻值变大。1 / 1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调测 八年级科学试卷1.(2024八上·上虞期末)铅笔是我们常用的学习用具(如图所示)。在通常情况下关于组成铅笔的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木质杆是绝缘体 B.铅笔芯是绝缘体C.金属套是绝缘体 D.橡皮擦是导体2.(2024八上·上虞期末)如图是上虞区某天的部分气象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这一天气温的最低值出现在下午2时B.这一天的风从上虞的北方吹来C.测量气温的气温计应直接放在室外阳光下测量D.测量降雨量常用雨量筒,一般用毫升作为单位3.(2024八上·上虞期末)《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中学生每日的碘摄入量为120微克/天,如果幼年时长期缺乏碘的摄入,会使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易患呆小症,人体分泌甲状腺激素的内分泌腺是A.甲状腺 B.胰岛 C.肾上腺 D.垂体4.(2024八上·上虞期末)概念图的建构,有助于学生优化知识结构,清晰知识网络,提高学习效率。下列各项中的概念,不能分别代表图中①②③的是A.溶液、溶质、溶剂 B.中枢神经系统、脑、脊髓C.电荷、正电荷、负电荷 D.气象灾害、洪水、地震5.(2024八上·上虞期末)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甲图中的天气系统,将会带来降雨、大风和降温天气B.乙图中结构2是树突,具有把神经冲动传向细胞体的作用C.丙图往小试管的水中加入硝酸铵,红墨水的液面变成左边低于右边D.丁图烧红的玻璃能导电,说明有些绝缘体在一定条件下会变成导体6.(2024八上·上虞期末)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恒定。闭合开关,电路正常工作一段时间后,灯泡L突然熄灭,电路中两个电表一个示数变大、一个示数变小。电阻R或灯泡L仅有一个出现了故障,其它元件均完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①可能灯泡L断路 ②可能灯泡L短路 ③可能电阻R断路 ④可能电阻R短路A.只有①③正确 B.只有③④正确C.只有②④正确 D.只有①②正确7.(2024八上·上虞期末)如图是小虞在家利用注射器进行电解水的实验,其中电极插入注射器筒内。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在水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作用是增强水的导电性B.反应一段时间后,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分数减小C.左边注射器收集到的气体体积约是右边的两倍D.右边注射器收集到的气体可以用带火星的木条进行检验8.(2024八上·上虞期末)图为苇莺在精心喂食杜鹃的雏鸟,从行为获得的途径来看,以下行为中与苇莺的这一行为不同的是A.马随着音乐的节奏踏起优美的舞步B.蜜蜂在花丛中采集花蜜C.乌贼遇到敌害时能迅速喷出大量墨汁D.刚出生的小羊碰到母羊乳头吮吸乳汁9.(2024八上·上虞期末)校园里的直饮水机中的水通过多级净化,师生可以放心饮用。其水处理的主要步骤如图所示。步骤②中反渗透膜是直饮水机的核心技术,反渗透膜上的孔径只有0.001-0.0001微米。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步骤②的原理类似于过滤操作B.师生喝的直饮水是纯净物C.步骤①中活性炭具有吸附杂质作用D.步骤③中的紫外线具有杀菌作用10.(2024八上·上虞期末)2024年4月21日,绍兴上虞半程马拉松在上虞体育中心鸣枪开跑,国内外1.5万余名跑友齐聚,以跑会友,共享青春活力。下列关于运动员的说法正确的是A.跑步时心跳加快,因为分泌了大量生长激素B.跑步时呼吸加快,小脑控制呼吸系统的活动C.听到发令枪声后马上起跑,这属于条件反射D.维持身体平衡、协调运动的结构主要位于脑干11.(2024八上·上虞期末)科学研究中常常用到“控制变量法”“转换法”“等效替代法”等方法,下面是初中科学中的几个研究实例:①在相同温度下比较两种固体物质溶解度的大小;②通过线香的烟的运动情况来判断空气的流动情况;③通过接住下落直尺的刻度判断测试者的反应快慢;④用10欧姆的电阻来代替两个5欧姆的电阻串联后的总电阻。上述几个实例中,采用了相同研究方法的是A.②③ B.①④ C.②④ D.①③12.(2024八上·上虞期末)我国著名的气象学家竺可桢是上虞东关镇人,他根据考古发现和古代文字记载,绘制了如图所示的中国近5000年的气温变化曲线。根据图像分析,不正确的是A.中国在物候时期出现了多次气温波动,冷暖相互交替B.在寒冷期(方志时期),我国的太湖和鄱阳湖曾经多次封冻C.中国近现代(仪器观测时期)的平均气温呈现波动上升趋势D.中国近5000年来的气温平均值呈现出周期性变化规律13.(2024八上·上虞期末)随着人们追求高品质的生活,空气净化器逐渐进入家庭。如图为某空气净化器工作原理示意图。当脏空气进入净化器后,灰尘颗粒先经过高压钨丝带上正电荷,再通过带负电的滤网时,被滤网捕获,从而获得洁净空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脏空气进入净化器是因为风机工作使内部气压升高B.灰尘颗粒经过高压钨丝时失去电子因而带正电荷C.灰尘颗粒被滤网捕获是因为同种电荷相互排斥D.电荷不会凭空消失,出来的洁净空气仍然带正电荷14.(2024八上·上虞期末)小虞同学做完科学实验从26℃的实验室内走到寒冷干燥(2℃)的室外,其体温调节的部分过程如左下图所示,图中①和②分别是A.舒张 减少 B.舒张 增加C.收缩 减少 D.收缩 增加15.(2024八上·上虞期末)我国大部分地区属于季风气候,如图是上海和乌鲁木齐两地的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夏季我国盛行东南季风,气温高,降水丰富B.冬季我国盛行西北季风,气温低,降水较少C.东部地区气温年较差较大,西部地区气温年较差较小D.东南季风不能达到我国西部地区,那里一般降水稀少16.(2024八上·上虞期末)在番茄上相隔一定距离分别插入铜片和锌片,即为番茄电池。将铜片、锌片与电压表相连,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锌电极是番茄电池的正极B.番茄电池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C.图中箭头的方向表示电子移动的方向D.将电压表直接接在该番茄电池上,会损坏电压表17.(2024八上·上虞期末)小虞在学习了大气压强的知识后,自制了一个实验装置:甲的敞口瓶内装有98℃的热水,乙是倒扣的装满水的杯子及盖着的薄塑料片,丙是充有一定量空气的气球。将它们放入密闭的玻璃罩内,当用抽气机不断抽去罩内空气的过程中,下列现象中不会出现的是A.甲中的热水沸腾起来 B.乙中的塑料片掉下来C.气球体积变小 D.甲乙丙均出现明显变化18.(2024八上·上虞期末)向盛有等质量水的甲、乙、丙三个烧杯中分别加入15g、30g、30g蔗糖固体,充分搅拌后静置,现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蔗糖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B.乙、丙烧杯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C.甲、丙烧杯中的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D.采用升温的方法可使乙杯中剩余的固体溶解19.(2024八上·上虞期末)为了让地球少“碳”气,国家大力推行新能源电动汽车。电动汽车的速度由流经电动机的电流大小控制,当驾驶员向下踩“油门”踏板时,改变接入电路的变阻器阻值,车速变大。下列是该电动汽车的模拟电路,其中符合要求的是A. B.C. D.20.(2024八上·上虞期末)如图甲所示,水平放置的一个足够高的长方体容器A中有一个边长为10cm的立方体物块B,B与容器A底部没有紧密贴合,然后慢慢向容器A内注水,当容器A中水面高度为20cm时,停止注水,此时一共向A容器中注水3400g。立方体物块B对容器A底部的压力FB随着注入水的深度h水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已知ρ水=1×103kg/m3,g=10N/kg)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物块B的密度比水小B.物块B受到的重力为6NC.图乙中a的值为6D.当停止注水后,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力为34N21.(2024八上·上虞期末)今年第14号台风“普拉桑”(热带风暴级)于9月19日在浙江省舟山市岱山县沿海登陆,中心最大风力达到10级,最低气压990百帕。如图是“普拉桑”的轨迹图。(1)图中台风的路径反映了水循环中的 环节,使陆地上的水得到不断的补充;低压区空气从下往上流动,常形成 天气。(2)台风来临时,下列行为正确的是____。A.及时关闭门窗 B.站在广告牌下躲雨C.将阳台上的绿植搬到室内 D.约同学外出游玩22.(2024八上·上虞期末)生物不断地通过调节自身的生命活动来适应周围变化着的环境。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甲中完成这一反射的神经结构叫 ,若④处神经受损,其他结构都正常,当手碰到高温物体,将出现 (选填“不能缩手,感觉到痛”或“能缩手,感觉不到痛”)。(2)图乙是含羞草,如果轻碰含羞草小叶,它的叶就下垂,这种现象称为植物的 (选填“向性运动”或“感性运动”)。(3)图丙中植物的茎向光源一侧弯曲的原因为 。23.(2024八上·上虞期末)如图为小虞同学在实验室里进行硫酸铜小晶体的制备过程。在70℃水中,边加硫酸铜粉末边用玻璃棒搅拌(如图甲),搅拌的目的是 。随后小虞发现烧杯底部有些黑色固体杂质,于是想通过如图乙的方法将黑色固体除去,但发现得到的滤液仍浑浊,其原因可能是 (答出一点即可)。改正错误后得到70℃的硫酸铜饱和溶液,室温下静置一段时间,烧杯底部出现蓝色晶体,这种得到晶体的方法叫 。24.(2024八上·上虞期末)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图甲中,两等量太阳光照射到地球表面时,A地比B地受热面积小,单位面积获得热量多,这体现了 对气候的影响。(2)图乙中,白天沙石温度比水高,夜晚沙石温度比水低,这是因为海陆热力性质不同。由此可知同一纬度,冬季 (填“陆地”或“海洋”)的气温更高。(3)图丙中,安第斯山脉北段低海拔处为热带雨林,随着海拔升高,逐渐变为草地,山顶则覆盖白雪,这是因为 对气温和降水有较大的影响。25.(2024八上·上虞期末)如图所示的充电器和路由器是现代家庭中必不可少的设备。(1)充电宝是指可以直接给移动设备充电且自身具有储电功能的装置。当充电宝对移动设备充电时(如右图),充电宝就是电路基本组成中的 。(2)路由器是一种支持有线和无线连接的网络设备,通过后排接口可以同时连接多台电脑,各接口之间是 (选填“串联”或“并联”)的,你的判断依据是 。26.(2024八上·上虞期末)水是一种重要的资源,水是生命之源,“珍惜水、节约水、保护水”是每个公民的义务和责任。(1)地球上的水存在于地球各处,如河流水、海洋水、冰川水、地下水、湖泊水、大气水等,其中最庞大的水体是 。(2)下列做法中,有利于防止水资源污染的是 。(填序号)①农业生产中要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②工业废水经处理达标后再排放;③禁止在所有的水域内进行水产养殖。(3)生长在沙漠中的仙人掌为了适应缺水干旱的环境,具有怎样的特殊结构,来保持体内的水分? (答出一点即可)。(4)将下列与水有关的混合物进行归类:①食盐水 ②泥水 ③牛奶 ④血液 ⑤肥皂水,其中属于溶液的是 (选填序号)。27.(2024八上·上虞期末)执行巡逻任务的某潜艇(如图所示)正在数百米深的大洋匀速潜航,却突遭海水密度突变造成的“断崖”,潜艇会急速掉向数千米深的海底,海水压强骤增,非常危险。(1)潜艇突遇“断崖”险情是因为遇到海水的密度突然 (选填“变大”或“变小”)造成的,此时应立即 (选填“排出水舱中的水”或“打开阀门使水进入水舱”)。(2)险情解除后该潜艇悬浮待命,排开水的体积为1.6×104米3,此时潜艇受到的浮力为 N。(已知ρ海水=1.03×103kg/m3,g=10N/kg)28.(2024八上·上虞期末)如图所示,某同学利用该电路探究并联电路中电流的特点。(1)在导线①、②、③、④中,有一根导线接错了,请在接错的导线上打“×”,并把正确的接法画在图上。(注意: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只能改动一根导线,导线不能交叉)(2)改正错误后继续实验,正确操作后得到三只电流表的示数应满足 (用Ia、Ib、Ic表示)。(3)要使上述结论更具有普遍性,同学们讨论了以下三种方案:方案甲:反复断开、闭合开关,测出各电流值;方案乙:更换不同规格的灯泡,测出各电流值;以上两种方案,你认为不可行的是 。29.(2024八上·上虞期末)不久前,小虞同学的奶奶检出患有糖尿病。为了帮助奶奶治疗,她在网上查找资料,了解到苦瓜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但不知是否真实可靠,于是他和班上其他兴趣小组成员就此展开探究。实验材料用具:一只患糖尿病的成年狗、新鲜苦瓜汁、普通饲料若干、血糖检测仪等。(1)实验过程如下:①取一只患有糖尿病的成年狗连续5天定时定量饲喂普通饲料,并定时进行空腹血糖测定和记录。②接下来连续5天饲喂等量加 的普通饲料,另外操作与步骤①相同。(2)实验结果预测及分析①若该狗的血糖值明显下降,说明苦瓜具有降低血糖作用,有类似于 (填激素名称)的作用。②若该狗的血糖值没有下降或明显上升,说明苦瓜不能降低血糖甚至有升高血糖的作用。(3)实验过程①的目的是 。(4)实验结果是该狗血糖明显下降,小虞非常兴奋,可是兴趣小组成员小科认为:得出的结论不可靠,大家觉得他言之有理,那该怎么办呢? 。30.(2024八上·上虞期末)某科学小组为验证阿基米德原理,选用相关器材进行实验。器材如下:弹簧测力计、溢水杯、小水桶、小石块和水、细线(体积忽略不计)。(1)实验步骤如图1所示,步骤丁中,随着铁块浸入水中的体积越来越大,观察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逐渐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2)图1中的甲、乙、丁、戊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分别为F1、F2、F3、F4,若 成立(用已测得的物理量表示),则可以验证阿基米德原理。(3)组员小虞利用升降台、两个相同的弹簧测力计A和B、吸管和裁剪的饮料瓶组成的溢水杯、薄塑料袋(质量忽略不计)等对实验进行改进,装置如图2所示。调节升降台使溢水杯上升,重物缓慢浸入装满水的溢水杯中,弹簧测力计A、B的示数变化量分别为ΔFA和ΔFB,则它们的大小关系是ΔFA ΔFB(选填“>”、“<”或“=”)。(4)比较上述两个实验方案,小虞改进实验的优点是____。A.确保测力计固定,从而获得更稳定的读数B.选用日常物品作为实验器材,操作更加方便C.能同步观察测力计A、B示数的变化,便于比较31.(2024八上·上虞期末)图1是研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的实验装置。实验中用四根电阻丝作被测导体,将电阻丝两端接入电路后,调节滑动变阻器,进行测量并记录,数据记录于下表。实验组 电阻丝 材料 长度(厘米) 直径(毫米) 电流(安)1 a 康铜丝 57.20 0.50 待填2 b 镍铬丝 57.20 0.50 0.143 c 镍铬丝 57.20 0.70 0.264 d 镍铬丝 28.60 0.70 0.54请回答:(1)连接好电路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处于 (选填“最左端”或“最右端”)(2)将电阻丝a两端接入电路,闭合开关,电流表指针位置如图2所示,其示数为 安。(3)本实验中滑动变阻器除了“保护电路”这一作用外,还有 的作用。(4)为研究导体电阻大小与横截面积的关系,可选择电阻丝 进行对比。(填字母)32.(2024八上·上虞期末)鼻腔冲洗是治疗鼻腔、鼻窦疾病的一种常用方法,如图所示的洗鼻器是一种常用的鼻腔清洗工具。使用时将吸鼻器倒置,使溶质质量分数近似为0.9%的盐水(生理盐水)送入人一侧鼻孔,盐水从另一侧鼻孔流出,从而达到清洗鼻腔的目的。盐水可以由洗鼻盐(图乙)溶于水配制而成。(1)现有洗鼻盐18克,将18g克的洗鼻盐全部倒入瓶内,需要加入多少克水才能配制成0.9%的盐水?(2)溶液配制好后,发现溶质质量分数偏大,其原因可能是____(填字母)。A.洗鼻盐中有难溶性杂质B.量取好的蒸馏水倒入瓶中时有少量溅出C.量取清水时俯视读数D.将配好的溶液转移到洗鼻器时,有部分洒出33.(2024八上·上虞期末)空气质量指数是环境监测的重要指标。为了检测当地的空气质量指数,某项目化小组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检测电路,R为气敏电阻,其电阻与空气质量指数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已知电源电压为6伏且保持不变,电压表量程为0~3伏,定值电阻R0=10欧。请回答下列问题:(1)空气质量指数由200下降至100的过程中,气敏电阻的阻值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2)当电压表示数为3伏时,对应的空气质量指数为多少?(3)若要使电压表示数最大(3伏)时对应的空气质量指数为400,请设计出一种改进的方案。(通过计算说明改进后的具体数值)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A【知识点】导体和绝缘体【解析】【分析】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解答】铅笔芯、金属套容易导电,是导体;木质杆、橡皮擦不容易导电,是绝缘体。故选:A。2.【答案】B【知识点】天气预报与天气图;天气与气候的区别与联系【解析】【分析】天气具有短期性、多变性、无规律性,气候具有长期性、稳定性和规律性。一天之中,陆地最高气温在14时前后,最低气温在日出前后。风向即风的来向。【解答】A、一天中气温的最低值通常出现在日出前后,而气温最高值一般出现在下午 2 时左右,该选项错误。B、风力风向标志中,北风表示风是从上虞的北方吹来的,图中显示为 4 - 5 级北风,所以这一天的风从上虞的北方吹来,该选项正确。C、测量气温的气温计不能直接放在室外阳光下测量,因为阳光直射会使气温计吸收过多的太阳辐射热,导致测量的温度比实际气温偏高,应该放在百叶箱内测量,该选项错误。D、测量降雨量常用雨量筒,一般用毫米作为单位,表示一定时间内降落到地面的水层深度,而毫升是体积单位,该选项错误。故答案为:B。3.【答案】A【知识点】内分泌腺和激素【解析】【分析】人体内分泌腺及其分泌的激素: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对生长发育(尤其是神经系统发育)、新陈代谢和神经系统兴奋性调节至关重要。缺乏甲状腺激素,幼年易患呆小症,成人会出现甲状腺功能减退等症状。胰岛:分泌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调节血糖平衡。胰岛素降低血糖,胰高血糖素升高血糖 。肾上腺:分泌肾上腺素等,在应激状态下,能使心跳加快、血压升高等,帮助机体应对紧急情况。垂体:能分泌多种促激素,如促甲状腺激素、促性腺激素等,调控其他内分泌腺的活动。【解答】A 、甲状腺是人体最大的内分泌腺,它能够合成和分泌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对于促进新陈代谢、生长发育尤其是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以及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所以该选项正确。B、胰岛分泌的是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等,胰岛素能降低血糖浓度,胰高血糖素能升高血糖浓度,主要参与血糖平衡的调节,与甲状腺激素的分泌无关,该选项错误。C 、肾上腺可分泌肾上腺素等激素,肾上腺素能使心跳加快、血压升高等,在应激反应中发挥作用,和甲状腺激素的分泌没有关系 ,该选项错误。D 、垂体可以分泌多种促激素,如促甲状腺激素、促性腺激素等,促甲状腺激素能促进甲状腺的生长发育以及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但垂体本身并不直接分泌甲状腺激素,该选项错误。故答案为:A。4.【答案】D【知识点】神经系统的组成及其功能;溶液的组成及特点;我国主要气象灾害与防灾减灾【解析】【分析】掌握各个概念之间的包含关系,此题会迎刃而解。但要注意图中①包括②和③。【解答】A 、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的,溶质溶解在溶剂中形成溶液,所以溶液包括溶质和溶剂,该选项不符合题意。B 、中枢神经系统是神经系统的主要部分,由脑和脊髓组成,因此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 ,该选项不符合题意。C 、电荷分为正电荷和负电荷,所以电荷包括正电荷和负电荷,该选项不符合题意。D 、气象灾害是指因气象异常而导致的灾害,洪水属于气象灾害;但地震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的振动,期间会产生地震波的一种自然现象,属于地质灾害,并不属于气象灾害,该选项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5.【答案】C【知识点】神经系统的组成及其功能;导体和绝缘体;天气的概念【解析】【分析】A、根据天气的概念可知;B、根据人体的神经系统功能可知;C、由溶解时的吸热和放热现象可知;D、根据绝缘体和导体的知识分析可知。【解答】A、甲图是冷空气流向暖空气,所以是冷锋,冷锋过境后会带来大风、降温、降雨,不符合题意;B、乙图中结构2若是传入神经的部分,则会与感应器相连,可接受外界刺激,不符合题意;C、往小试管的水中加入硝酸铵,硝酸铵溶于水后吸热,瓶内温度降低,压强小,红墨水的液面变成左边高于右边,符合题意;D、绝缘体和导体不是绝对的,烧红的玻璃能导电可说明有些绝缘体在条件改变时会变成导体,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6.【答案】D【知识点】电流表、电压表在判断电路故障中的应用;电路的动态分析【解析】【分析】电路正常工作时,R与灯泡L串联,电流表测量电路中的电流,电压表V测电源两端的电压,电压表V1测L两端的电压;由各选项给出的故障分析电表的变化则可得出正确答案。【解答】电路正常工作时,R与灯泡L串联,电流表测量电路中的电流,电压表V测电源两端的电压,电压表V1测L两端的电压;①若灯泡L断路,电路中无电流,电流表示数变为0,此时两个电压表测量的都是电源电压,有示数,故①正确;②若灯泡L短路,电路是通路,电路中有电流,电流表有示数;根据U=IR可知,电压表V1示数为0;电压表V测电源两端的电压,有示数,故②正确;③若电阻R断路,电路中无电流,电流表示数变为0;电压表V1与电源两极之间是断开的,无示数,电压表V测电源两端的电压,有示数,故③错误;④若电阻R短路,电路是通路,电路中有电流,电流表有示数;此时两个电压表测量的都是电源电压,有示数,故④错误。故答案为:D。7.【答案】B【知识点】水的组成和主要性质【解析】【分析】电解水时,正极产生的是氧气,负极产生的是氢气,氧气和氢气的体积比约为1:2。【解答】A、由于氢氧化钠在水中能解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在水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作用是增强水的导电性,该选项说法正确;B、反应一段时间后,水减少,氢氧化钠的质量不变,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分数变大,该选项说法不正确;C、实验成功时,左边注射器收集到的气体(氢气)体积约是右边(氧气)的2倍,该选项说法正确;D、右边注射器收集到的气体是氧气,氧气具有助燃性,可以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所以可以用带火星的木条进行检验,该选项正确。故答案为:B。8.【答案】A【知识点】动物行为的基本类型【解析】【分析】动物的行为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解答】A、马随着音乐的节奏踏起优美的舞步,是马在后天的训练中,通过不断学习和积累经验才获得的行为,属于学习行为,与苇莺的行为类型不同。B、蜜蜂在花丛中采集花蜜,是蜜蜂生来就会的,由体内遗传物质决定的本能行为,属于先天性行为。C、乌贼遇到敌害时能迅速喷出大量墨汁,这是乌贼生来就有的一种防御行为,由遗传物质控制,属于先天性行为。D、刚出生的小羊碰到母羊乳头吮吸乳汁,是小羊生来就有的本能,由遗传物质决定,属于先天性行为。故答案为:A。9.【答案】B【知识点】净化水的常用方法10.【答案】C【知识点】内分泌腺和激素;神经系统的组成及其功能【解析】【分析】(1)人体的激素调节:肾上腺素由肾上腺分泌,在运动等应激状态下分泌增加,能使心跳与呼吸加快、血压升高等,为身体活动提供更多能量。生长激素由垂体分泌,主要作用是调节人体生长发育 。(2)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脑干:有呼吸中枢、心血管运动中枢等,可调节人体呼吸、心跳、血压等基本生命活动。小脑:能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平衡。大脑皮层:是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条件反射是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3)反射类型:条件反射:在后天生活过程中通过学习和经验形成,需要大脑皮层参与,如听到发令枪响后起跑。非条件反射: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参与即可完成,如缩手反射。【解答】A 、跑步时心跳加快,是因为身体运动需要更多的氧气和能量,此时肾上腺分泌的肾上腺素增多,使心跳与呼吸频率加快、血压升高,为身体提供更多能量,而不是生长激素。生长激素主要调节人体的生长发育,该选项错误。B 、跑步时呼吸加快,控制呼吸系统活动的是脑干,脑干中有许多能够调节人体基本生命活动的中枢,如呼吸中枢和心血管运动中枢等,而小脑主要功能是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的平衡,该选项错误。C 、听到发令枪声后马上起跑,这是运动员在后天的训练和生活中,通过学习和经验积累,将枪声与起跑动作建立起联系,是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反射活动,属于条件反射,该选项正确。D 、维持身体平衡、协调运动的结构主要是小脑,脑干主要调节心跳、呼吸、血压等基本生命活动,该选项错误。故答案为:C。11.【答案】A【知识点】实验探究的其他思想方法【解析】【分析】控制变量法:控制变量法是指在研究某个问题时,控制其他因素不变,只改变其中一个因素,观察该因素对研究对象的影响。转换法:转换法是将不容易观察或测量的物理量,转换为容易观察或测量的物理量。通常用一些非常直观的现象来认识或用易测量的物理量间接测量不易测量的物理量。等效替代法:等效替代法是指在研究某一个物理现象和规律中,因实验本身的特殊限制或因实验器材等限制,不可以或很难直接揭示物理本质,而采取与之相似或有共同特征的等效现象来替代的方法【解答】①在相同温度下比较两种固体物质溶解度的大小:此实验中,除了固体物质的种类不同,其他条件如温度、溶剂的种类和质量等都保持相同,通过控制这些变量,来比较不同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采用的是 “控制变量法”。②通过线香的烟的运动情况来判断空气的流动情况:空气的流动是不容易直接观察到的,而线香的烟的运动情况是可以直接观察到的,通过观察烟的运动情况来了解空气的流动,将不容易观察的空气流动转换为容易观察的烟的运动,采用的是 “转换法”。③通过接住下落直尺的刻度判断测试者的反应快慢:测试者的反应快慢是不容易直接测量的,而接住下落直尺的刻度是可以测量的,通过测量接住直尺的刻度来判断反应快慢,把难以测量的反应快慢转换为容易测量的直尺刻度,采用的是 “转换法”。④用10欧姆的电阻来代替两个5欧姆的电阻串联后的总电阻:在电路中,两个5欧姆电阻串联后的总电阻在效果上和一个10欧姆的电阻是相同的,用一个10欧姆的电阻来等效替代两个5欧姆电阻串联的总电阻,采用的是 “等效替代法”。综上,②和③都采用了 “转换法”。故答案为:A。12.【答案】D【知识点】天气预报与天气图;天气与气候的区别与联系13.【答案】B【知识点】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解析】【分析】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流体(气体和液体)流速越大的地方压强越小。风机转动加快空气流速,使净化器内部气压低于外界,从而吸入脏空气。物体带电的实质:物体带电是由于电子的得失。得到电子带负电,失去电子带正电。灰尘颗粒经过高压钨丝失去电子带正电。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带正电的灰尘颗粒因与带负电的滤网异种电荷相互吸引而被捕获。【解答】A 、风机工作时,空气净化器内部空气流速加快,根据流体压强的特点,流速越大的地方压强越小,所以内部气压降低,外界大气压将脏空气压入净化器,而不是内部气压升高,该选项错误。B、电子带负电,灰尘颗粒经过高压钨丝时失去电子,根据 “失去电子带正电” 的原理,所以灰尘颗粒因而带正电荷,该选项正确。C、滤网带负电,灰尘颗粒带正电,根据 “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的规律,所以灰尘颗粒被带负电的滤网捕获,而不是同种电荷相互排斥,该选项错误。D、带正电的灰尘颗粒被带负电的滤网捕获,正、负电荷相互中和,所以出来的洁净空气不带电,该选项错误。故答案为:B。14.【答案】C【知识点】体温的控制【解析】【分析】人体可以通过体温调节中枢调节产热量和散热量来保持体温的动态平衡。【解答】当人从26℃的实验室内走到寒冷干燥(2℃)的室外时,人体会通过一系列调节来维持体温相对稳定:皮肤血管的变化:为了减少热量散失,皮肤血管会收缩,这样能使皮肤血流量减少,从而降低体表温度,减少与外界的温差,减少热量散发。所以①处应是 “收缩”。汗液分泌的变化:在寒冷环境中,人体汗液分泌会减少,因为汗液蒸发会带走热量,减少汗液分泌可以避免过多热量散失。所以②处应是 “减少”。故答案为:C。15.【答案】C【知识点】降水;降水的季节变化及降水量柱状图的判读【解析】【分析】我国是世界上气候类型最多的国家之一。我国东半部有大范围的季风气候,自南而北有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西北地区大多为温带大陆性气候。青藏高原区是独特的高原气候。【解答】A 、我国夏季盛行来自海洋的东南季风,东南季风从低纬度海洋带来丰富的水汽和热量,使得我国夏季气温高,降水丰富 ,该选项正确。B 、冬季我国盛行来自内陆的西北季风,西北季风寒冷干燥,导致冬季气温低,降水较少,该选项正确。C、从上海和乌鲁木齐两地的气温曲线来看,上海位于东部地区,气温年较差相对较小;乌鲁木齐位于西部地区,气温年较差相对较大。所以应该是东部地区气温年较差较小,西部地区气温年较差较大,该选项错误。D 、我国西部地区深居内陆,东南季风难以到达,水汽少,一般降水稀少,该选项正确。故答案为:C。16.【答案】B【知识点】电压;家庭电路的组成与连接【解析】【分析】根据电压表的正确使用方法确定电源的正负极;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根据电流方向确定电子移动的方向;根据电压表的正确使用判断。【解答】A 、根据电压表的使用规则,电流从电压表正接线柱流入,负接线柱流出时,指针正向偏转。图中与电压表正接线柱相连的铜片是正极,锌片是负极,所以A选项错误。B 、番茄电池工作时,发生化学反应,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B选项正确。C 、在电源外部,电流从正极流向负极,电子移动方向与电流方向相反。图中电流方向是从铜片(正极)经电压表流向锌片(负极),那么电子移动方向是从锌片经电压表流向铜片,与图中箭头方向相反,C选项错误。D、从图中电压表量程为0 3V可知,该电压表能承受一定电压,而番茄电池产生的电压较小,将电压表直接接在该番茄电池上,不会损坏电压表,D选项错误。故答案为:B。17.【答案】C【知识点】大气压强的存在;大气压的综合应用【解析】【分析】1、大气压强与液体沸点的关系:液体的沸点随气压的降低而降低。在抽气过程中,玻璃罩内气压减小,甲中热水沸点降低从而沸腾。2、大气压强的应用:乙中塑料片能盖住装满水的杯子,是因为外界大气压对其有向上的压力。当玻璃罩内气压降低,压力不足时,塑料片就会掉落。3、气体压强与体积的关系:一定质量的气体,在温度不变时,压强越小,体积越大。丙中气球内部气压与外部气压原本处于平衡状态,抽气使外部气压减小,内部气压相对较大,气球就会膨胀变大。【解答】A 选项:液体的沸点与气压有关,气压越低,沸点越低。用抽气机不断抽去罩内空气,玻璃罩内气压降低,甲中98℃的热水的沸点也会降低,当沸点低于98℃时,热水就会沸腾起来,该现象会出现。B 选项:乙中塑料片不掉落是因为外界大气压对塑料片有向上的压力。当抽去罩内空气,罩内气压减小,大气对塑料片向上的压力减小,当压力不足以支撑水和塑料片的重力时,塑料片就会掉下来,该现象会出现。C 选项:丙中气球内部气压大于外部气压时,气球会膨胀。抽气机不断抽去罩内空气,罩内气压减小,气球内部气压相对外部气压更大,所以气球体积会变大,而不是变小,该现象不会出现。D 选项:由前面分析可知,甲中的热水会沸腾,乙中的塑料片会掉下来,丙中的气球体积会变大,所以甲乙丙均会出现明显变化,该现象会出现。故答案为:C。18.【答案】D【知识点】固体溶解度的概念;溶解度的影响因素【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向盛有等质量水的甲、乙、丙三个烧杯中分别加入15g、30g、30g蔗糖固体,充分搅拌后静置,甲中蔗糖能全部溶解,乙中蔗糖有剩余,丙中蔗糖能全部溶解,进行分析判断。【解答】A、对比乙(20 C)和丙(30 C)烧杯,乙中有剩余固体,丙中固体全部溶解,说明在水的质量相同,加入蔗糖质量相同的情况下,温度升高,能溶解的蔗糖更多,即蔗糖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该选项错误。B 、乙中有剩余固体,说明乙中溶液已饱和,溶质未全部溶解;丙中固体全部溶解。根据溶质质量分数公式,乙、丙中溶剂质量相等,但溶质质量丙大于乙,所以丙中溶质质量分数大于乙,该选项错误。C 、甲中加入15g蔗糖全部溶解,由于不知道该温度下15g是否达到饱和,所以甲可能是不饱和溶液;丙中固体全部溶解,也不确定是否还能继续溶解蔗糖,所以丙可能是不饱和溶液,也可能刚好饱和,该选项错误。D 、由前面分析可知蔗糖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所以采用升温的方法,乙中蔗糖的溶解度增大,可使剩余的固体溶解,该选项正确。故答案为:D。19.【答案】A【知识点】基本电路与电路图;串、并联电路的设计【解析】【分析】当驾驶员向下踩“油门”踏板时,改变接入电路的变阻器阻值,车速变大,表明通过电动机的电流变大,据此分析。【解答】根据题意可知,当驾驶员向下踩“油门”踏板时,减小接入电路的变阻器阻值,通过电动机的电流变大;A、滑动变阻器与电动机串联接入电路中,踏板向下移动,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电阻减小,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电流变大,故A符合题意;B、滑动变阻器与电动机串联接入电路中,踏板向下移动,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电阻变大,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电流变小,故B不符合题意;CD、滑动变阻器与电动机并联接入电路中,踏板向下移动,根据并联电路特点可知,各支路互不影响,通过电动机的电流不变,故C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20.【答案】D【知识点】液体的压强;液体压强计算公式的应用【解析】【分析】1. 物体的浮沉条件当物体密度物小于液体密度液时,物体在液体中漂浮;当物等于液时,物体在液体中悬浮;当物大于液时,物体在液体中下沉。2. 阿基米德原理表达式为。本题利用该原理计算物块 B 排开水的体积,进而确定物块 B 浸入水中的深度(图乙中a的值 )。3. 压力与重力的关系在本题情境中,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力不仅与水的重力有关,还与物块 B 对水的压力(其大小等于物块 B 受到的浮力 )有关。需要正确分析力的相互作用,准确计算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力。【解答】AB、由图乙可知,随着注水深度增加,物块 B 对容器底部压力减小,当水达到一定深度后压力为 0,说明物块 B 最终漂浮,根据物体浮沉条件,漂浮时物体密度小于液体密度,所以物块 B 的密度比水小 。由图象可知:当容器A中无水时,立方体物块B对容器A底部的压力FB=GB=6N;当h水=a时,立方体物块B对容器A底部的压力恰好变为0,说明此时物块B刚好处于悬浮或漂浮状态,则F浮=GB=6N ,A、B 选项正确。C、根据F浮=ρ水gV排可得,物块M排开水的体积:,由V排=SBh浸可得,此时水的深度:,6cm<10cm,说明此时物块B刚好处于漂浮状态;C正确。D、容器 A 中水面高度为20cm时,注入水的质量为3.4kg,G水=34N。物块 B 漂浮,根据力的作用的相互性,物块 B 会受到水向上的浮力,水也会受到物块 B 向下的压力,这两个力大小相等都为6N 。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力 ,D 选项错误。故答案为:D。21.【答案】(1)水汽输送;阴雨(2)A;C【知识点】水循环;天气的概念22.【答案】(1)反射弧;不能缩手,感觉到痛(2)感性运动(3)在单侧光的照射下,生长素就移向背光一侧,使背光一侧的茎生长得快(合理即可)【知识点】植物激素;内分泌腺和激素;神经系统的组成及其功能;应答性反应与反射弧23.【答案】加速溶解;滤纸破损(或液面高于滤纸边缘、或仪器不干净等);冷却热饱和溶液(或降温结晶法)【知识点】溶解现象与溶解原理;影响溶解快慢的因素;固体溶解度的概念【解析】【分析】1、溶解操作:在溶液配制中,搅拌是常用的加速溶解方法。通过搅拌,能加快溶质分子在溶剂中的扩散速度,使溶解过程更快速完成。2、过滤原理及注意事项:过滤是分离不溶性固体和液体的操作方法,利用滤纸的多孔性,让液体通过,而拦截不溶性固体杂质。过滤时需遵循 “一贴、二低、三靠” 原则。滤液浑浊原因常为滤纸破损、液面高于滤纸边缘、仪器不干净等,这些情况会导致杂质未被有效过滤而进入滤液。3、结晶方法:结晶是从溶液中得到晶体的过程。对于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大的物质,如硫酸铜,常用冷却热饱和溶液(降温结晶法)。温度降低,溶解度减小,溶质从饱和溶液中析出形成晶体。另一种常见结晶方法是蒸发结晶,适用于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的物质,通过蒸发溶剂使溶质结晶析出。【解答】在溶解过程中用玻璃棒搅拌,能够加快溶质(硫酸铜粉末)在溶剂(水)中的运动速度,使硫酸铜粉末与水更充分地接触,从而加速硫酸铜的溶解过程。滤纸破损:如果滤纸有破损,那么在过滤时,不溶性的黑色固体杂质就会不经过滤纸的过滤,直接随着液体从破损处流下,导致滤液仍然浑浊。液面高于滤纸边缘:当过滤时液面高于滤纸边缘,液体就会不经过滤纸过滤,而是沿着滤纸与漏斗壁的缝隙流下,这样黑色固体杂质也会随之进入滤液,造成滤液浑浊。仪器不干净:若烧杯、漏斗等仪器本身不干净,内壁附着有其他杂质,在过滤过程中,这些杂质可能会混入滤液中,使滤液变得浑浊。一开始得到的是 70℃的硫酸铜饱和溶液,由于硫酸铜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当室温比 70℃低很多时,温度降低,硫酸铜的溶解度减小,饱和溶液中的硫酸铜就会以晶体的形式析出,这种通过降低温度使溶质从饱和溶液中结晶析出的方法叫做冷却热饱和溶液法,也叫降温结晶法。24.【答案】(1)纬度位置(2)海洋(3)地形(或地势)【知识点】影响气候的因素【解析】【分析】世界上气温分布的规律是从赤道向南北两极逐渐降低,世界上平均气温最高的地方位于非洲的北部,世界上平均气温最低的地方是南极洲。影响气温高低的因素有纬度因素、海陆因素、地形因素等。一年中,北半球大陆月平均气温最高值出现在7月,海洋上是8月,南半球大陆月平均气温最高值出现在1月,海洋上是2月。据图中信息解答。【解答】(1)地球是个球体,太阳光线照射到地球表面时,不同纬度地区太阳高度角不同。低纬度地区(如图甲中 A 地)太阳高度角大,等量太阳光照射的受热面积小,单位面积获得的热量多,气温较高;高纬度地区(如图甲中 B 地)太阳高度角小,受热面积大,单位面积获得热量少,气温较低。所以纬度位置是影响气候的一个重要因素,它主要通过影响太阳辐射的强度和分布,进而影响气温的高低。(2)海陆热力性质不同,陆地(如沙石)比热容小,升温快降温也快;海洋比热容大,升温慢降温也慢。在冬季,陆地散热快,气温迅速降低;海洋散热慢,气温相对较高。所以同一纬度,冬季海洋的气温比陆地更高 。(3)随着海拔升高,气温会逐渐降低,大致每升高 100 米,气温约下降 0.6℃。图丙中安第斯山脉北段低海拔处气温高,降水丰富,形成热带雨林景观;随着海拔升高,气温降低,降水条件也发生变化,植被逐渐变为草地;到山顶处,气温很低,常年覆盖白雪。同时,地形还会影响降水,在山地的迎风坡,暖湿气流被迫抬升,遇冷凝结形成降水,而背风坡则相对干燥。因此,地形(地势)对气温和降水都有较大影响,进而影响自然景观的分布。25.【答案】(1)电源(2)并联;各台电脑可独立工作,互不影响。(合理即可)【知识点】串、并联电路的设计;家庭电路的组成与连接26.【答案】(1)海洋水(2)①②(3)叶片退化为针状小刺、肉质茎肥厚、根系发达等。(合理即可)(4)①【知识点】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地球上的水体;水资源的保护;溶液的组成及特点27.【答案】(1)变小;排出潜艇水舱中的水(2)1.648×108【知识点】浮力产生的原因;阿基米德原理;浮力大小的计算28.【答案】(1)(2)Ia=Ib+Ic(3)方案甲【知识点】串、并联电路的设计;串、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解析】【分析】1、电路连接:探究并联电路电流特点,需正确连接电路,使各用电器并联,电流表与被测电路串联且正负接线柱连接正确。若电路连接错误,如本题中两灯本应并联却接成串联,会导致实验无法达成目的。2、并联电路电流规律: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这是通过大量实验得出的基本电学规律,可用于分析和计算并联电路中的电流问题。【解答】(1)探究并联电路中电流特点,需要将两个灯泡并联,电流表 a 测干路电流,电流表 b 和 c 分别测两条支路电流。原电路中导线④连接错误,使得两灯泡串联,应将电流表 c 的 “-” 接线柱与灯泡左端相连的导线④去掉,改接到灯泡右端接线柱,这样就能使两灯泡并联,正确测量电流。如图:(2)在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是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电流表 a 测量的是干路电流,用Ia表示;电流表 b 测量一条支路电流,用Ib表示;电流表 c 测量另一条支路电流,用Ic表示。所以正确操作后得到三只电流表的示数应满足Ia =Ib+Ic 。(3)方案甲中反复断开、闭合开关,测量的都是在相同电路元件(相同规格灯泡)下的电流值,得到的实验数据具有局限性,不能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关系,无法使结论更具普遍性。方案乙中更换不同规格的灯泡,电路中的电阻发生变化,电流也会改变,能得到多组不同的实验数据,通过对这些不同数据的分析总结得出的并联电路电流特点的结论更具有普遍性,所以不可行的是方案甲。29.【答案】(1)(新鲜)苦瓜汁(2)胰岛素(3)起对照作用(或设置对照)(4)增加实验对象,或进行重复实验(写出一点即可)【知识点】胰岛素与血糖含量【解析】【分析】(1)探究过程大致包括以下六个环节: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订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交流。(2)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之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其中这种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变量。【解答】(1)该实验是探究苦瓜是否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采用对照实验的方法。在步骤①中,给患糖尿病的成年狗饲喂普通饲料作为对照组,步骤②则是实验组,为了形成对照,应在普通饲料中添加(新鲜)苦瓜汁,这样才能通过对比两组实验结果,判断苦瓜汁对狗血糖的影响。(2)胰岛素是由胰岛分泌的一种激素,它的主要作用是调节糖在体内的吸收、利用和转化等,能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的分解,从而降低血糖浓度。当狗的血糖值明显下降时,说明苦瓜汁可能起到了类似胰岛素降低血糖的作用。(3)实验过程①中只给狗饲喂普通饲料,不添加苦瓜汁,这是对照实验中的对照组。对照组的作用是为实验组提供一个可以对比的基础,通过与实验组(添加苦瓜汁的组)进行比较,更清晰地看出苦瓜汁对狗血糖的影响,排除其他因素干扰,使实验结果更具说服力 。(4)在该实验中,仅用一只患糖尿病的成年狗作为实验对象,样本数量过少,存在很大的偶然性。比如这只狗自身身体状况的特殊性等因素,都可能导致实验结果不准确。所以为了使结论更可靠,需要增加实验对象的数量,用多只患糖尿病的成年狗进行实验;或者进行重复实验,多次验证实验结果,以减小实验误差和偶然性对结果的影响 。30.【答案】(1)减小(2)F1-F3=F4-F2(3)=(4)A;B;C【知识点】浮力大小的计算;浮力的变化【解析】【分析】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液gV排分析。【解答】(1)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液gV排,当铁块浸入水中的体积越来越大时,V排增大,水的密度ρ液,g为常数,所以铁块受到的浮力增大。对铁块进行受力分析,铁块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G、竖直向上的浮力和弹簧测力计的拉力且G=F浮+F拉,重力G不变,F浮增大,那么弹簧测力计的拉力F拉就会减小,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拉力F拉,所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逐渐减小。(2)阿基米德原理的内容是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在该实验中,小石块受到的浮力F浮=F1-F3。小石块排开的水所受的重力G排=F4-F2若F1-F3=F4-F2 成立,就说明小石块受到的浮力等于它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从而可以验证阿基米德原理。(3)根据阿基米德原理,重物浸入水中时受到的浮力等于排开的水所受的重力。弹簧测力计测量的是重物的重力,当重物浸入水中时,它受到浮力,弹簧测力计示数的变化量ΔFA等于重物受到的浮力。弹簧测力计B测量的是排开的水的重力,其示数的变化量ΔFB等于排开的水所受的重力。因为F浮=G排,所以 ΔFA=ΔFB。(4)A 、在改进实验中,通过升降台使溢水杯上升让重物浸入水中,能确保测力计固定,相比原实验在操作过程中弹簧测力计更稳定,读数更准确,该选项正确。B 、选用吸管、裁剪的饮料瓶等日常物品作为实验器材,材料容易获取,且操作更加方便,该选项正确。C 、改进实验中两个弹簧测力计A、B的位置便于同步观察其示数变化,方便比较两者变化量的关系,从而更好地验证阿基米德原理,该选项正确。综上,答案选ABC。31.【答案】(1)最右端(2)0.32(3)保持(控制)电阻丝两端电压相同(4)bc【知识点】实物的电路连接;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滑动变阻器的原理及其使用【解析】【分析】(1)滑动变阻器的使用:连接电路时,为保护电路,滑动变阻器滑片应置于阻值最大处。这是因为在电路刚接通时,较大电阻能限制电流,防止电流过大损坏元件。滑动变阻器在实验中还能调节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在探究导体电阻影响因素实验里,可保持电阻丝两端电压相同,以便准确研究电阻的影响。(2)电流表读数:读数前要先确定量程,再明确对应量程的分度值,最后根据指针位置得出示数。如本题中电流表0 0.6A量程,分度值0.02A 。(3)控制变量法:物理学中对于多因素问题常采用控制变量法,每次只改变一个因素,控制其余因素不变,分别研究再综合解决。探究导体电阻与横截面积关系时,控制材料和长度相同,只改变横截面积,通过对比实验数据得出结论 。【解答】(1)连接好电路闭合开关前,为了保护电路,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处于阻值最大处。由图 1 可知,当滑片在最右端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丝最长,阻值最大,所以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处于最右端。(2)由图 2 可知,电流表使用的是0 0.6A量程,其分度值为0.02A,指针指在0.3A过1个小格的位置,所以其示数为0.3A+0.02A=0.32A 。(3)在研究 “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 实验中,采用控制变量法。通过改变接入电路的电阻丝来研究电阻对电流的影响,为了能准确探究电阻的影响,需要控制电阻丝两端的电压不变。滑动变阻器除了在闭合开关时能起到保护电路的作用外,还能通过调节其阻值,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和电阻丝两端的电压,从而保持(控制)电阻丝两端电压相同。所以答案是保持(控制)电阻丝两端电压相同。(4)根据控制变量法,研究导体电阻大小与横截面积的关系时,需要控制导体的材料和长度相同,改变横截面积。从表格中可以看出,电阻丝b和c的材料都是镍铬丝,长度都是57.20厘米,而直径不同(即横截面积不同),所以可选择电阻丝 b、c进行对比。32.【答案】(1)(2)B;C【知识点】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33.【答案】(1)变大(2)根据串联电路中电流相等查图乙得:空气质量指数为 100 (用串联电路分压法解题也可)(3)由图乙可知空气质量指数为400时,为0.4Ω-1,则此时气敏电阻的阻值:,方案1:电源电压不变,更换定值电阻R0,由题知,此时电压表示数最大为3V,即U0大=3V,由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可知,此时气敏电阻两端的电压:UR'=U-U0大=6V-3V=3V,由串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和欧姆定律可知,通过定值电阻的电流:,由欧姆定律可知此时定值电阻的阻值:,即将定值电阻R0由10Ω更换为2.5Ω;方案2:定值电阻R0不变,更换电源,由题知,此时电压表示数最大为3V,即U0大=3V,由串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和欧姆定律可知,此时电路中的电流:,根据电阻的串联规律和欧姆定律可知,此时的电源电压:U'=I″(R0+R')=0.3×(10Ω+2.5Ω)=3.75V,即将电源电压由9V更换为3.75V。【知识点】串、并联电路的设计;串、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电路的动态分析【解析】【分析】 (1)根据图乙可知,空气质量指数由200下降至100的过程中的变化,进而判断此过程中气敏电阻阻值的变化;(2)当电压表示数为3V时,根据串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和欧姆定律求得通过R的电流,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和欧姆定律求出气敏电阻R的阻值,进一步求出的值,结合图乙和表中数据可知空气质量等级;(3)根据图乙可知空气质量指数为400时的值,并求出此时气敏电阻的阻值,已知此时电压表示数最大为3V(即R0两端的电压最大为3V);改进方案有2种:①电源电压不变,更换定值电阻R0;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求出气敏电阻两端的电压,根据串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和欧姆定律求出通过定值电阻的电流,再根据欧姆定律求出此时定值电阻的阻值;②定值电阻R0不变,更换电源;根据串联电路的电流规律和欧姆定律求出此时电路中的电流,根据串联的电阻规律和欧姆定律求出此时的电源电压。【解答】 (1)根据图乙可知,空气质量指数由200下降至100的过程中变小,则气敏电阻的阻值变大。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调测 八年级科学试卷(学生版).docx 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调测 八年级科学试卷(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