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银川英才学校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九年级第一次模拟化学试卷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S-32 Fe-56 Cu-64 Zn-65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30分)1. 除夕年夜饭餐桌上有下列饮品,其中属于溶液的是A. 铁刹山白酒 B. 汇源果汁 C. 木兰花酸奶 D. 宏宝莱花生露2. 下列用大米为原材料生产味精的过程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 大米粉碎 B. 糖化发酵 C. 浓缩结晶 D. 烘干分筛3. 有一瓶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的葡萄糖注射液,关于该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 溶质质量:溶剂质量 B. 溶质质量:溶液质量C. 溶质质量:溶液质量 D. 溶剂质量:溶液质量4. 在“氧气的实验室制取”实验中,不需要标记的图标是A. 护目镜 B. 热烫C. 明火 D. 用电5. 一定能使接近饱和的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的方法是①降低温度②升高温度③加同种溶质④加溶剂⑤恒温蒸发溶剂A. ③⑤ B. ①③⑤ C. ②③⑤ D. ③④⑤6. 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A. 铜用于制作导线 B. 铁能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C. 天然气用作燃料 D. 氧气用于气焊7. 溶液在工农业生产和科学实验中有广泛的用途。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 长期放置后不分层的液体一定是溶液B. 实验室常将固体试剂配成溶液进行化学反应,以提高反应速率C. 将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一定改变D. 把20%的蔗糖溶液均分成两份,每份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8. 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 溶液由溶质和溶剂组成B. 饱和溶液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是稀溶液C. 溶液溶质只能是一种D. 所有溶液均是无色、澄清的液体9. 通常情况下,下列能体现“1+1=2”这一结论的是A. 1 mL酒精加1 mL水得到2 mL酒精的水溶液B. 1 g酒精加1 g水得到2 g酒精的水溶液C. 1 g粗盐加1 g水得到2 g氯化钠的水溶液D. 1 g氢气和加1 g氧气反应得到2 g水10. 《天工开物》中介绍了制取某种红色染料的方法:“摘红花,捣熟(熟:烂)以水淘,布袋绞去黄汁。捏成薄饼,阴干收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捣熟”增大了接触面积 B. “水淘”只溶解了红色色素C. “布袋”起过滤作用 D. “阴干”过程中水分蒸发11. 下列有关水和溶液的说法错误的是A. 通过沉降,过滤可除去水中的不溶性杂质B. 生活中常用煮沸的方法对水进行杀菌消毒C. 溶液具有均一性、稳定性的原因是溶液中各种微观粒子都静止不动D. 将50g溶质质量分数为的硝酸钾溶液稀释成,需要加水150g12. 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36g,是指A. 20℃时,100g饱和氯化钠溶液中含有氯化钠36gB. 20℃时,100g水中溶解了36g氯化钠C. 100g水中溶解了36g氯化钠即成为饱和溶液D. 20℃时,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36g氯化钠13.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保护金属资源可以对废旧金属回收再利用或者防止金属生锈等方法B. 在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二氧化锰后产生了大量气泡,是因为该反应中二氧化锰改变了反应速率C. 通常情况下,火灾发生时常用水灭火,原因是水能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D. 氧气能被液化贮存于钢瓶中,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隔,且间隔能被改变14. 20℃时,取甲、乙、丙、丁四种纯净物各20g,分别加入到四个各盛有50g水的烧杯中,充分溶解,其溶解情况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物质 甲 乙 丙 丁未溶解固体的质量/g 4.2 2 0 9.2A. 所得四杯溶液都是饱和溶液B. 20℃时四种物质溶解度关系为:C. 丁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最大D. 四杯溶液中溶剂的质量大小为:15. 气体的溶解度与多种因素有关,能说明气体溶解度与温度有关的选项是A. 氨气极易溶于水,而氧气不易溶于水 B. 二氧化碳能溶于水,而难溶于植物油C. 打开汽水瓶盖,有大量泡沫溢出 D. 喝下汽水感到气体冲到鼻腔16. 下表为固体和液体的组合,要使如图所示气密性良好的装置中的小气球鼓起来,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编号 ① ② ③ ④固体 石灰石 硝酸铵固体 铜 氢氧化钠固体液体 稀盐酸 水 稀硫酸 水A. ①④组均可以使小气球鼓起B. ①组产生的气体可以用燃着的小木条检验C. 一段时间后,④组的小气球会变瘪D. ②④组发生的变化均属于物理变化17. 天热的时候把半杯糖水(蔗糖已全部溶解)放进冰箱的冷藏室,过一段时间后发现杯底出现了部分蔗糖晶体。对于这一现象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 未放入冰箱前的糖水一定是饱和溶液B. 降低温度可从糖水中获得蔗糖晶体C. 放入冰箱前糖水中蔗糖的质量分数比放入冰箱后大D. 温度降低后蔗糖的溶解度随之变小18. 生姜中含有的姜油酮(C11H14O3)可溶于乙醇,具有解热作用。生姜煮水可活血祛寒、祛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姜油酮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94B. 姜油酮溶于乙醇后可形成溶液C. 姜油酮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D. 姜油酮中碳、氧元素质量比为11:319. 欲将20℃时100g 10%的氯化钾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增大至20%,可采取的措施是A. 加入50g水 B. 加入10g氯化钾 C. 蒸发掉50g水 D. 温度降至10℃20. 用质量分数为37%的盐酸配制10%的稀盐酸,不需要用到的仪器是A. 玻璃棒 B. 烧杯 C. 量筒 D. 酒精灯21. 化学是一门实用的基础科学。下列有关化学事实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众人拾柴火焰高”是因为可燃物越多,着火点越低B. 图书、档案、精密仪器失火宜使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C. “松叶堪为酒,春来酿几多?”指清香的美酒来自于粮食缓慢氧化D. 铁质栏杆通常刷一层铝粉来防护,常温时铝在空气中会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22. 如图表示的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B. 降低温度可使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变成饱和溶液C. 10℃时,甲、乙两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D. 35℃时,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是60%23. 近几年哈尔滨市正在开展老旧小区改造工程,下面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 老旧小区改造,整洁了城市面貌,提升了市民们居住环境B. 改造过程中运用了挖掘机,挖掘机的铲斗是具有硬度大、韧性好的锰钢制成的C. 修整操场地面使用的沥青是石油炼制得到的产品之一D. 历史建筑的外墙涂料是乳胶漆,乳胶漆的主要成分乳液是悬浊液24. 有关碳及碳的氧化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碳单质,它们的相互转化是物理变化B. CO2灭火既利用了CO2的物理性质,又利用了其化学性质C. 是引起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因此大气中CO2的含量越少越好D. CO和CO2元素组成相同,它们的化学性质相似25. 某实验小组利用铁与硫酸铜溶液,按图a装置进行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该实验中反应类型为置换反应 B. 该实验可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C. 该实验不能说明铁的金属活动性强于铜 D. 图b表示锥形瓶中溶液质量的变化过程26. “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实验活动中,出现下列情况仍继续实验,有可能造成计算出的精盐产率偏低的是①溶解步骤中,粗盐未充分溶解 ②过滤步骤中,得到的滤液浑浊③蒸发步骤中,有液滴飞溅现象 ④蒸发步骤中,得到的固体潮湿A. ①③ B. ③④ C. ①② D. ②④27. 物质的鉴别和除杂是重要的实验技能。下列实验方案不正确的是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A 鉴别硝酸铵和氢氧化钠 加水,感知试管外壁温度B 除去铜粉中的少量铁粉 加入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C 除去氯化钠中少量的硝酸钾 溶解、过滤、蒸发D 除去二氧化碳中少量的一氧化碳 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A. A B. B C. C D. D28. 相同质量的M、N两种活泼金属,分别与足量相同浓度的盐酸反应(M、N在生成物中的化合价均为+2价),生成H2的质量和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金属的活动性:N>MB. 相对原子质量:N>MC. 两个反应生成H2的质量:N>MD. 两个反应最终消耗盐酸的质量相等29. 下列有关化学概念的辨析中,合理的是A. 含有氧元素的物质一定是氧化物 B. 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C. 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 D. 饱和溶液就是不能再溶解任何物质的溶液30. 下图中不能正确反映选项中所描述的变化事实的是A. ①一定温度下,向不饱和硝酸钾溶液中持续加入硝酸钾固体B. ②加热蒸发不饱和氯化钠溶液C. ③向饱和石灰水中加入少量生石灰D. ④分别向相同的溶液(足量)中加入质量相等的锌粉和铁粉二、填空题(共29分)31. 写出下列溶质或溶剂的化学式。溶液 硫酸铜溶液 碘酒 澄清石灰水 镁和少量稀硫酸完全反应所得的溶液溶质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溶剂 ________ ________32. 化学存在于我们生活的各个角落,厨房中的化学精彩纷呈。(1)下列调味品加入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________(填序号)。A. 香油 B. 胡椒粉 C. 味精(2)自制汽水时有气泡产生,主要是因为碳酸氢钠和柠檬酸反应生成了气体;摇匀后打开瓶盖,汽水会自动喷出,说明压强________,气体的溶解度________。(3)小柯和家人在家吃火锅时,发现火锅越吃越咸,原因是随着时间的推移,________。(4)小宇用白糖自制了一杯糖水,为加快白糖的溶解速率,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写一条)。从微观角度分析,溶液中的白糖以________(填“分子”或“离子”)的形式均匀地分散到水中。(5)生理盐水密封放置一段时间出现浑浊现象,可以立即判断这是不合格产品,这是因为溶液具有________性。33. 如图1是初中化学常用的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编号为①的仪器名称为________。(2)实验室常用高锰酸钾、过氧化氢溶液等试剂制取氧气,这些物质在组成上的共同点是都含有________元素。若要收集较纯净的氧气,应选用的装置是________(填字母)。(3)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选用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是________(填字母),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用D装置收集,检验是否收集满的方法为________。(4)实验室常用加热氯化铵和熟石灰的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氨气,所选择的发生装置为________(填字母)。34. 近几年,几大现象级的文旅热点中处处蕴含着化学原理。(1)“高铁热”:中国高铁让世界瞩目。石墨电刷通过电网给高铁供电,说明石墨有良好的________性。(2)“博物馆热”:博物馆成旅游必“打卡”之处。用墨书写或绘制的古代字画能经久不褪色的原因是________。(3)“文创雪糕热”:文创雪糕萌“出圈”。从冰柜里取出的雪糕冒“白气”,这说明空气中含有________。(填物质名称)(4)“绿色出行热”:打造低碳环保的绿色文明旅游城市。新能源中的风能属于________能源。(选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35. 生产、生活中蕴含着许多化学知识。(1)图1中使用了活性炭,是因为其具有________性。(2)图2中的“锌”指的是________(填“单质”或“元素”)。(3)图3中生石灰(CaO)除湿防潮的原理是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4)图4中碱式碳酸镁受热时:,它能做阻燃剂是因为:①该反应吸热而降低可燃物温度;②________(写一条)。三、应用题(共21分)36. 阅读短文,回答相关问题。白酒的“度数”白酒的“度数”指的是白酒中酒精的含量。这里的含量不是指质量分数,而是体积分数。例如,52度(52°)的酒表示100mL酒中含有52mL酒精(通常为20℃时的测量值)。体积分数也是一种表示溶液组成的方法。(1)小川同学要量取20毫升酒精,视线应与________保持水平。(2)小川把20mL酒精和20mL水混合在一起,发现了“异常”现象,体积小于40mL,从分子的观点解释原因:________;还发现量筒的外壁发热,从这个现象你能获得的信息是________。(3)38°的白酒,38°表示的意义是________。37. 如图为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根据图回答:(1)℃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2)M点的含义是________。(3)℃时,将30g乙物质放入50g水中,充分搅拌,所得溶液的质量是________。(4)当甲物质中混有少量乙物质时,提纯甲的方法是________。(5)若要将a点的甲溶液转化为b点的甲溶液,采用的方法有________。(写一种)(6)若将℃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时,则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小到大的顺序是________。38. 蒸汽眼罩是常见的缓解眼睛疲劳的产品,使用原理是其中的发热剂(含有铁粉、氯化钠、活性炭和吸水树脂等)能释放热量,产生水蒸气。取发热剂进行如下探究。(1)向发热剂中加入适量硫酸铜溶液,观察到有红色固体出现,说明发热剂含有____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2)发热剂发热的原理是铁粉与________反应生成铁锈放热,铁生锈是缓慢氧化放热不明显,而蒸汽眼罩打开即迅速升温,这与发热剂中含有的氯化钠、活性炭有关。(3)取足量发热剂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装置如图,气密性良好。广口瓶容积为150mL,量筒内水的体积为50mL。一段时间后,打开弹簧夹,进入瓶内的水的体积最多为________mL。39. 铜锌合金外观形似黄金,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检测合金的成分,进行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请你根据图示数据进行如下计算:(1)生成氢气质量为___________。(2)稀硫酸中溶质质量分数为多少?(写出计算过程,无计算过程不给分)四、实验探究题(共20分)40. 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做粗盐(只含有难溶性杂质)提纯实验,并用所得的精盐配制50g 6%的氯化钠溶液。回答下列问题:实验一:粗盐提纯(1)上图中操作有错误的是________(填序号)。(2)操作⑥中,当观察到蒸发皿中________时,停止加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3)海水晒盐采用上图操作⑥的原理,不采用冷却氯化钠浓溶液的方法,原因是________。实验二:用提纯得到的精盐配制50g 6%的氯化钠溶液(4)写出图中标号a仪器的名称________。(5)配制50g6%的氯化钠溶液。需要氯化钠________g,应选用________(10、50或100)mL量筒量取蒸馏水。(6)正确的操作步骤是________(填字母)。(7)D操作中玻璃棒搅拌的作用是________。(8)下列不正确操作可能导致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小于15%的是(填序号)________。①B操作中砝码和食盐放置颠倒(该实验需用到游码)②C操作中有少量蒸馏水洒出③A操作中固体洒落④用量筒量取蒸馏水时,俯视读数41. 学习小组在实验室探究铜、锌、银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设计与实验】同学们设计并进行下图所示实验(实验中所用金属均已用砂纸打磨)。【解释与结论】(1)实验Ⅱ中实验现象是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由实验Ⅰ、Ⅱ的现象得出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__。【反思与交流】(2)请你另设计一个实验方案验证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________(写出所用试剂即可)。(3)某同学又取了金属M放入试管中,滴加稀硫酸,发现有气泡产生,请你推测:金属M________(填“能”或“不能”)与硫酸铜溶液发生化学反应;如果M是铝,请写出铝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拓展与延伸】(4)同学们用不同形状的锌和不同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硫酸在室温下进行实验,探究锌与稀硫酸反应快慢的影响因素,实验记录表:实验编号 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均取20mL) 锌的形状(均取1g) 氢气的体积(mL)(均收集3分钟)① 20% 锌粒 31.7② 20% 锌片 50.9③ 30% 锌粒 61.7④ 30% 锌片 79.9实验①②对比说明________;要比较不同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硫酸对反应快慢的影响,应选择的实验编号是________。由此得出不同形状的锌和不同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硫酸都会影响反应快慢。银川英才学校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九年级第一次模拟化学试卷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S-32 Fe-56 Cu-64 Zn-65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30分)【1题答案】【答案】A【2题答案】【答案】B【3题答案】【答案】B【4题答案】【答案】D【5题答案】【答案】A【6题答案】【答案】A【7题答案】【答案】B【8题答案】【答案】A【9题答案】【答案】B【10题答案】【答案】B【11题答案】【答案】C【12题答案】【答案】D【13题答案】【答案】C【14题答案】【答案】B【15题答案】【答案】D【16题答案】【答案】B【17题答案】【答案】A【18题答案】【答案】D【19题答案】【答案】C【20题答案】【答案】D【21题答案】【答案】A【22题答案】【答案】B【23题答案】【答案】D【24题答案】【答案】B【25题答案】【答案】C【26题答案】【答案】A【27题答案】【答案】C【28题答案】【答案】B【29题答案】【答案】C【30题答案】【答案】B二、填空题(共29分)【31题答案】【答案】 ①. CuSO4 ②. H2O ③. Ca(OH)2 ④. MgSO4 ⑤. H2O【32题答案】【答案】(1)C (2) ①. 降低 ②. 减小(3)水分蒸发导致氯化钠溶质浓度增大(4) ①. 搅拌(合理即可) ②. 分子 (5)稳定【33题答案】【答案】(1)长颈漏斗(2) ①. 氧 ②. D(3) ①. BC ②. ③. 将燃着的木条放在瓶口,若熄灭,则集满(4)A【34题答案】【答案】(1)导电 (2)常温下碳单质的化学性质稳定 (3)水蒸气(4)可再生【35题答案】【答案】(1)吸附 (2)元素(3)(4)生成的MgO覆盖在可燃物表面可隔绝空气(或生成的不支持燃烧,可灭火,或生成的气化时吸热,会降低温度,或生成的密度大覆盖在可燃物表面,可隔绝空气等)三、应用题(共21分)【36题答案】【答案】(1)凹液面的最低处(2) ①. 分子之间有间隔 ②. 酒精溶于水放出热量(3)100毫升酒中含有38毫升的酒精【37题答案】【答案】(1)乙>甲=丙(2)t2℃,甲、乙溶解度相等(3)75g (4)降温结晶 (5)增加溶质 (6)甲<乙【38题答案】【答案】(1) ①. 铁 ②. (2)氧气和水 (3)30【39题答案】【答案】(1)0.2g(2)19.6%解:设硫酸中溶质的质量为x。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答: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9.6%。四、实验探究题(共20分)【40题答案】【答案】(1)⑤ (2) ①. 较多固体析出 ②. 搅拌,防止局部温度过高,引起液滴飞溅(3)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比较小(4)烧杯 (5) ①. 3 ②. 50 (6)EBACD (7)搅拌,加速溶解 (8)①③【41题答案】【答案】(1) ①. 铜片表面有银白色固体生成,溶液由无色变成蓝色 ②. ③. 锌>铜>银(2)锌片、银片、硫酸铜溶液(3) ①. 能 ②.(4) ①. 在其他条件相同时,锌与稀硫酸接触面积越大,反应速率越快 ②. ①③或②④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