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5年中考模拟试题(一)18.(10分化学答题卡(1)(1分)考试号填涂区(2)(2分)(3)(1分)[0[1][1][1][1][1]:[1][1][1]学校姓名试室座位号(4)①(1分)21「21「21「21「21「21「21「21②(1分)[3][31[31[3][3][3]【3]131(5)①(1分)4]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正确填写缺考[4][4][4][4][4][4][4][55[5][5][5][5]【5]511姓名、班级、试室号和座位号,再用2B铅笔将考号对应数由老师填涂[6][61[6][61[61[6]【6]【6②(2分)字涂黑。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7[71[717[7][7][7]2.请注意题号顺序。填涂范例正确: [8][81[8][8][8]:[8][8]【8]③(1分)错误:刀】〔9]〔91[9][9][9][9]9]〔9]19.(10分》【任务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1分)(2》(1分1[A][B][C][D]6[A][B][C][D]11[A][B][C][D2[A][B][C][D]7[A][B][C][D]12[A][B][C][D](3)(1分)3[A][B][C][D]8[A][B][CI[D]I3[A][B][C][D]4[A][B][C][D]9[A][B][C][D]14[A][B][C][D]5[A][B][C][D]IO[A][B][C][D]l5[A][B][C][D]【任务二】(4)(2分)二、非选择题:共6小题,55分(5)(2分)16.(8分)(6)(1分)(1)(1分)(2)(1分)【任务三】(3)(1分)(7)(2分)4)①(1分)②」(1分)(5)(2分)(1分20.(10分)17.(7分)(1)(1分)(1)(1分)(2)(1分)(2)(1分)(3)(1分)(3)(1分)(4)①(2分)4)(2分)】②」(2分)》(2分)(5)(2分)(1分)ㄖ ■第1页共3页第2页共3页1-15 ABDCB ACADB DBCCA16.(8分)(1)隔热 (2)延展(3)O2 (4) ① +4价 ② 放出(6)2Al+3Li2OAl2O3+6Li (2分) 置换反应17.(7分)(1)氧气瓶(或氧气袋或制氧机);(2)物理性质;(3)Ⅱ;(4)在相同温度下,随着吸附压的增大,N2和O2的吸附量差值逐渐增大;(2分)(5)ab(2分)18.(10分)(1)酒精灯 (2) AE(2分) (3)b(4)①过碳酸钠或 ②配方三(5) ①二氧化锰() ②Na2CO3+2HCl=2NaCl+H2O+CO2↑ (2分) ③H2O219.(10分)【任务一】①产生白色沉淀;②加入适量无色酚酞试液;③溶液变红;(合理即可)【任务二】(1)使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全部被吸收,防止部分气体残留在装置中,影响实验结果;(2分)(2)CO2+2NaOH=Na2CO3+H2O;(2分)(3)偏大;【任务三】(4)Ca(OH)2+Na2CO3=CaCO3↓+2NaOH。(2分)(合理即可)(10分)(1)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单质温室效应(4)①CO2+NaOH=NaHCO3 (2分) ② 1:1 (2分)(5)H2O (2分) ,催化作用21.(10分)(1) N2 (2分)(2)①N (氮元素) ;3:7(2分)②解:设需要10%的尿素溶液的质量为x …………1分…………1分…………1分=40g …………1分答:需要10%的尿素溶液的质量为40g。 …………1分2025年中考模拟试题(一)化 学说明:本试卷共6页,共21小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60分钟。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湛江“沙虫粥”所用的原料中富含蛋白质的是( )A.沙虫 B.大米 C.葱花 D.食盐2.在“蒸发结晶”的实验中,不需要标记的图标是( )A. B. C. D.3.2025年央视春晚上,机器人节目《秧BOT》惊艳全场。下列制作机器人使用的材料中,属于复合材料的是( )A.棉质外衣 B.铝合金C.碳化硅陶瓷 D.玻璃纤维增强塑料4.“螺青点出暮山色,石绿染成春浦潮。”其中“石绿”与铜离子的颜色有关,下列表示铜离子的是( )A.cU2+ B.CU2+ C.Cu2+ D.Cu+5.下列化学家与其成就不相符的是( )A.徐寿——合译《化学鉴原》 B.拉瓦锡——发现元素周期律C.闵恩泽——研发石油化工生产的催化剂 D.徐光宪——研发稀土分离技术岭南盛产荔枝,为使其保鲜,一般使用0.5%~1.5%的柠檬酸(白色固体,化学式为C6H8O7)溶液浸泡5~10分钟,捞出后用清水冲洗干净,沥干水分后可冷藏保存3~5天。回答6~8题。6.下列与柠檬酸有关的说法错误的是( )A.属于氧化物 B.能溶于水 C.其溶液显酸性 D.白色固体7.在实验室配制100g 1%的柠檬酸溶液时,下列实验操作或分析正确的是( )A.称量时,右盘放柠檬酸B.量取蒸馏水时,可用25mL量筒多次量取C.量取时,视线与量筒内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D.将配制好的溶液装瓶时,溅出少量溶液会导致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变小8.下列对于荔枝保鲜的分析不恰当的是( )A.用工业级柠檬酸代替食品级柠檬酸B.用漏勺捞出荔枝相当于实验室的过滤操作C.可通过测定清洗液的pH检验是否冲洗干净D.冷藏保存后应尽快食用,以保证其风味和营养9.钛在航空航天、军事等领域具有重要的作用。钛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及其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图中 x 的值为10B.钛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为22C.钛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D.钛的相对原子质量为47.87 g10.我国科学家首次拍摄到水分子团簇图像,模型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变成水蒸气,分子变大B.冰和水都是由水分子构成C.团簇中的水分子不再运动D.团簇中的水分子没有间隔11.桂花糕中含甜菜碱(C5H11NO2),下列关于甜菜碱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由三种元素组成 B.1个分子中含有20个原子C.氢、氮原子个数比为11∶14 D.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12.安全离不开化学知识。下列有关做法不符合安全要求的是( )A.油锅着火后立即用锅盖盖灭 B.向燃着的酒精炉中直接添加酒精C.面粉加工厂等场所严禁烟火 D.煤气泄漏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Cl- SO42- CO32-H+ 溶、挥 溶 溶、挥Ca2+ 溶 微 难Mg2+ 溶 溶 微13.部分盐和酸溶解性(20℃)如右表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盐酸是挥发性酸B.MgSO4是可溶性盐C.常温下溶解度:CaCO3>CaSO4D.常温下,MgSO4溶液与稀盐酸不发生反应14.Na2CO3和NaCl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t1℃时,NaCl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约为26.5%B.将t1℃时Na2CO3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变大C.t1℃时,将10g Na2CO3固体放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后得到溶液的质量为60gD.当Na2CO3中混有少量NaCl时,可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Na2CO315.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探究燃烧的条件 B.比较合金和纯金属的硬度C.探究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D.探究Fe、Cu、Ag的金属活动性顺序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55分。)16.(8分)2025年3月21日“神舟十九号”乘组完成第三次出舱活动,标志着我国航天研究进入新的发展阶段。Ⅰ.航天材料(1)航天员舱外航天服使用的聚氯酯橡胶是______(填“隔热”或“导热”)材料。(2)太阳能电池板需要使用铝合金箔片,铝合金能加工成箔片是利用了金属的______性。Ⅱ.生命保障(3)航天飞船的生命保障系统中,利用化学物质去除二氧化碳是关键环节之一。常用的方法是让二氧化碳与过氧化钠(Na2O2)反应,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CO2==2Na2CO3+ (填化学式)。Ⅲ.能源系统(4)长征2F型火箭使用的推进剂为偏二甲肼和四氧化二氮。①四氧化二氮(N2O4)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 。②偏二甲肼与四氧化二氮反应过程中 (填“吸收”或“放出”)热量。(5)太空舱使用锂电池。Li可以通过Al与Li2O在高温下反应得到,该反应还得到另外一种金属氧化物,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该反应属于 (填基本反应类型)。17.(7分)【科普阅读】生活中有时需要用到高浓度O2,供氧方式主要有氧气瓶、氧气袋和制氧机。氧气瓶和氧气袋中的O2一般用深冷法制得,该方法利用物质的沸点差异,从空气中分离出O2。制氧机有膜分离、变压吸附等制氧方式。膜分离制氧用到的膜材料有陶瓷、聚苯胺等,其中混合导电陶瓷分离膜的工作原理示意如图甲。变压吸附制氧常用的吸附剂是沸石分子筛。科研人员在一定条件下分别将N2、O2通过某种沸石分子筛,测定其对N2、O2的吸附情况、结果如图乙(纵坐标数值越大,代表吸附量越大)。吸氧对于缺氧人群有一定作用,但健康人短期内高流量吸氧会对机体造成不良影响,因此不能盲目吸氧。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供氧方式主要有 (写出一种即可)。(2)深冷法制氧利用了物质的 (填“物理性质”或“化学性质”)差异。(3)图甲中,表示氧分子变成氧原子的是 (填“Ⅰ”“Ⅱ”或“Ⅲ”)。(4)由图乙可知,25℃时吸附压越大越有利于分离N2和O2,证据是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a.氧气瓶中的O2一般用深冷法制得。b.健康人不能盲目吸氧c.膜分离制氧用到的膜材料陶瓷属于金属材料18.(10分)【基础实验与跨学科实践】Ⅰ.请使用下图A~G的装置进行实验研究。图中仪器①的名称是 。(2)用高锰酸钾制备并收集一瓶较纯净的氧气,所选用的组合装置是 (填字母)。(3)用F装置收集CO2,气体应从 端通入(填“a”或“b”)。Ⅱ.某款家用制氧机如图G所示利用过碳酸钠()和二氧化锰同时加入水中制取氧气。已知:①过碳酸钠易溶于水,遇水分解为Na2CO3和H2O2。②H2O2可以将KI转化为I2。(4)制氧机制氧说明(部分)见下表,其中甲、乙剂的成分是过碳酸钠或二氧化锰。甲剂 乙剂 平均供氧量(毫升/分钟) 供氧时间(分钟)配方一 1袋 1袋 ≥320 ≥15配方二 2袋 1袋 ≥500 ≥25配方三 3袋 2袋 ≥1000 ≥15①甲剂的成分是______。②若突发缺氧性疾病,在呼叫救护的同时进行吸氧,应选择的最佳配方是______。(5)按配方一在水中反应6小时后,无明显气泡产生。取反应后混合物进行下列实验:①将反应后混合物过滤,得到滤液和黑色滤渣。滤渣的成分为 。②取少量滤液,向其中滴加足量盐酸有大量气体产生。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③另取少量滤液,滴加KI溶液,再滴加淀粉溶液。溶液变为蓝色,证明滤液中还含有 。19.(10分)兴趣小组利用回收的废纸进行“制造再生纸”跨学科实践活动,在蒸煮时加入了氢氧化钠。造纸后,为处理剩余的废液进行如下探究活动。【查阅资料】①BaCl2溶液呈中性;②碱石灰是氢氧化钠与氧化钙的固体混合物,能吸收水和二氧化碳。【任务一】废液成分分析【提出猜想】推测废液中含有氢氧化钠和碳酸钠中的一种或两种【实验设计与实施】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步骤1:取少量废液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氯化钡稀溶液。 (1) 废液中有Na2CO3步骤2:取少量步骤1中的上层清液于试管中,(2) 。 (3) 废液中有NaOH【任务二】废液中碳酸钠含量测定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取100g废液样品放入装置A的锥形瓶中。先通入一会儿N2,然后称量装置C、D的质量,再向锥形瓶中滴加足量稀硫酸,至不再产生气体,继续通一会儿N2后,测得装置C、D分别增重2.1g和0.1g。(4)锥形瓶中不再产生气体后,需要继续通一会儿N2,其原因是 。(5)装置C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6)如果缺少装置B,会使测定的碳酸钠含量 (填“偏大”或“偏小”)【任务三】废液的处理(7)可加入一定量的某种物质使废液中的碳酸钠转化为氢氧化钠循环利用。该物质与碳酸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0.(10分)碳及其化合物的综合利用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Ⅰ.碳的多样性(1)金刚石和石墨的化学性质相似,但物理性质却存在着很大差异。原因是__________。(2)从石墨中分离出的单层石墨片(石墨烯)是目前人工制得的最薄材料,单层石墨片属于_________(填“单质”或“化合物”)。Ⅱ.“碳中和”的实现“碳中和”是指一定时间内CO2的排放量与吸收量基本相当。CO2的捕集、利用是实现“碳中和”的重要途径。我国力争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体现了中国对解决气候问题的大国担当。(3)CO2的过度排放会造成 的加剧。(4)工业生产中产生的CO2经吸收剂处理可实现CO2的捕集。①NaOH吸收。一定条件下,NaOH溶液吸收CO2化合生成 NaHCO3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②CaO吸收。CaC2O4在高温下分解制得疏松多孔的CaO,同时产生CO、CO2。该反应所得CO、CO2的分子个数之比为 。(5)CO2与H2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CH4(反应过程如图所示,虚线处部分中间产物略去),可实现CO2的再利用。该反应中,除CH4外另一种生成物为 (填化学式),MgO的作用是 。21.工业上用N2和H2合成NH3是人类科学技术的一项重大突破。(1)一定条件下,向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N2和H2,充分反应生成NH3。反应前后物质的变化如图,图中X代表的分子为 (填化学式)。(2)NH3与氰酸(HOCN)反应生成尿素[CO(NH2)2]。①尿素为农作物生长提供的主要营养元素为 ;尿素中含碳、氮元素的质量比 。②尿素可用于去除大气污染物中的NO,其化学反应为6NO+2CO(NH2)2==5N2+2CO2+4H2O。若去除废气中6g NO,理论上所需质量分数为10%的尿素溶液的质量是多少?(请写出计算过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第一次模拟考试试卷答案.docx 2025年中考模拟试题(一)化学.docx 化学答题卡.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