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历史与社会、思想品德七下期中检测试题卷本卷满分: 100分 考试时间: 90分钟历史与社会部分一﹑选择题(本题有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请选出各题中一个最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1.我国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是( )A.内蒙古自治区B.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C.四川省 D.黑龙江省2.关于我国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A.我国深居亚洲腹地,与世界各国联系不便 B.我国的大部分处在热带,热量条件不好C.南回归线穿过我国南部 D.我国跨纬度近50°,南北气候差异大3.长江发源于( )A.青海省的巴颜喀拉山北麓 B.青海省的各拉丹东雪峰C.西藏自治区的巴颜喀拉山北麓 D.西藏自治区的各拉丹东雪峰4.生活在我国南方和北方的人们,生活习惯上有明显的不同,造成这种差异的最重要的自然因素是( )A.气候 B.地形 C.资源 D.植被5.右图中可以看出我国的地形特点有( )①地形复杂多样 ②东部濒临海洋③山区面积广大 ④地势西高东低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6.我国正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下列省级行政区全部位于我国西部的是 ( )A.新疆、湖北 B.内蒙古、陕西 C.四川、江西 D.青海、河南7.北回归线穿过我国南部,从西到东依次为( )A.台、闽、粤、滇 B.台、粤、桂、滇 C.滇、粤、桂、台 D.滇、桂、粤、台8.浙江省北部平原是我国著名水稻产区,主要自然原因是( )①季风影响,雨热同期 ②水网密布,灌溉便利 ③深居内陆,台风影响大 ④森林茂密,绿野相连 ⑤纬度较高,热量条件好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④⑤9. 下列对于四川盆地的描述正确的是( )①有丰富的矿产资源 ②是众多野生动植物的家园③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基地 ④有我国最大的制造业中心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10.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和最北、最东的省是 ( )A. ①② B. ②③ C.③④ D.①④11.下列气候类型中,对我国影响最大的( )A.地中海气候B.温带大陆性气候 C.高山气候D.季风气候12.我国最大的井盐生产基地,有“千年盐都”之誉的是( )A.成都 B.重庆 C.宜宾 D.自贡13.下图与我国地势特征最接近的示意图是( )14.“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狮过大江”描述的是渡江战役,此战役是在江阴到湖口的千里战线上。其中湖口是( )A.长江上、中游的分界点 B.黄河上、中游的分界点C.长江中、下游的分界点 D.黄河中、下游的分界点15.下列地形单元中位于我国地势第三级阶梯的有( )①柴达木盆地 ②东南丘陵 ③黄土高原④天山山脉 ⑤长白山山脉 ⑥成都平原A.②⑤ B.⑤⑥ C.③④ D.①⑥16.下列事物与黄土高原人民生活相关的有 ( )①信天游 ②面食为主 ③腰鼓 ④窑洞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17.下列地区与其相关事物搭配正确的一组是( )A.青藏高原——牧人的天堂 B.长江三角洲——草原辽阔C.东南丘陵——茶树、竹林 D.黄土高原——地势崎岖不平18.反映老北京生活气息和人们日常生活及文化传统的建筑是( )A.紫禁城 B.“鸟巢” C.四合院 D.天安门19.上海能成为全国最大的经济中心,从地理位置来看,主要是因为( )A.濒临东海,以长江三角洲为依托B.地势坦荡低平,气候湿润C.河湖众多,自然条件优越 D.地处黄海之滨,扼长江入海口20.新疆地形为“三山夹两盆”,这里的“两盆”指 ( )A.塔里木盆地和柴达木盆地 B.柴达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C.准噶尔盆地和塔里木盆地 D.四川盆地和准噶尔盆地二﹑非选择题(本题有3小题,共30分)21.读下列《中国及周边地区示意图》,完成相关题目。(共13分)(1)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是由56 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我国各民族分布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2)邻国:A__________,B___________。(3)隔海相望的国家: C_________,D__________。(4)岛屿:F__________。(5)海域:G__________,H__________。(6)海峡:I__________,J__________。(7)大洋:K__________,L__________。22.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共11分)(1)我国的陆上邻国:丙__________。(2)黄河注入甲_____海,长江注入乙_____海。两者共同流经的省级行政区是_______、______。(3)在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中,位于第一级阶梯上的是________(填字母)。B区和C区的分界线是_________。(4)我国的主要地形区:①是_________,该地区最主要的问题是_________,造成这种问题的气候因素是_________。(5)你从B地区和C地区人们生产生活的差异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关系中,可以得出什么结论?23.阅读下面"珠江三角洲"的地图,填空并回答问题(6分)(1)把图中序号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填在下面相应的空格内(3分)经济特区①:_______; 铁路线③:______; 海域A:______。 (2)珠江三角洲位于我国南部沿海地区,这个地区每年7~9月常受______侵袭,给农业生产和其他经济部门造成巨大损失。(1分)(3)珠江三角洲地区城镇化发展迅速,这与该地区经济发展迅速分不开的,该地区1985年被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请你谈谈该地区的区位优势有哪些?(至少2点,2分)思想品德部分一﹑选择题(本题有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请选出各题中一个最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1.下面对虚荣心的理解,正确的有( )①虚荣心是一种扭曲的自尊心 ②虚荣心只存在于青少年群体 ③死要面子活受罪正是这种心理的体现 ④虚荣心是一种追求表面荣耀、光彩的心理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2.自负和自卑都是自信的误区,两者的共同点有( )①以自我为中心 ②会使人远离成功 ③不能正确地评价自己 ④不相信自己的潜力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3.“耻之一字,乃人生第一要事。”下列语句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A.不精不诚,不能动人 B. 羞耻之心,义之端也C. 敬人者也,人恒敬之 D.不以为耻,反以为荣4.美国总统奥巴马要求自己的孩子一定要做家务,包括打扫地板、收拾玩具等,而“工资”只有一美元,这个工资就是她们的零花钱。奥巴马的“育儿经”给我买的启示是( )①要告别依赖,走向独立 ②拒绝父母的帮助③要从小培养良好的习惯 ④要做自己自强的人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5.著名科学家斯蒂芬·霍金有着“继爱因斯坦之后世界上最杰出的理论物理学家”的美誉。他因病完全不能说话,只能依靠安装在轮椅上的一个语言合成器与他人进行交谈,而看书则必须依赖一种翻书页的机器。你认为他是( )A.自立的,因为他战胜了病魔 B.不自立的,因为他必须依靠轮椅、语言合成器等设备C.自立的,因为他有着自立的精神 D.不自立的,因为他已经完全瘫痪6.中国有一句“多难兴邦”的古训,意思是:国家多灾多难,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激励人民奋发图强,战胜困难,是国家强盛起来。这表明自强不息( )①使中华民族豪迈地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②是一个人实现人生价值的必备品质 ③是我们民族几千年来熔铸的民族精神 ④是我们中华民族历经沧桑而不衰,倍经磨难而更强A. ①②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③④7.著名画家朱德庸十多岁的时候发现自己对文字反应迟钝,但对图形很敏感。于是他在学校里画,回到家里画,书上和作业本上的空白地方都画得满满的。后来有媒体发现了他,为他开设漫画专栏。这告诉我吗自强的捷径是( )A. 有兴趣爱好 B.扬长避短 C.敢于放弃 D.走自己的路8.“如果生活只有晴空而没有阴雨笼罩,只有幸福而没有悲哀,只有欢乐而没有痛苦,那么,这样的生活根本就不是生活----至少不是人的生活。”你认为以下观点中,能对这句话做出解释的是( )①人生的道路不会一帆风顺 ②造成挫折的原因有很多③挫折是人生的一部分 ④从古到今,没有个人不经历挫折和失败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9.“是挫折使骨头坚如燧石,是挫折使软骨变成肌肉。”这一外国格言表明( )A.挫折是在所难免的 B.挫折是生活中的灾难、成长中的障碍C.正确对待挫折,挫折也会成为人生中的宝贵财富 D.导致挫折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10.“你既然期望辉煌伟大的一生,那么就应该从今天起,以毫不动摇的决心和坚定不移的信念,凭自己的智慧和毅力,去创造你和人类的快乐。”这句话告诉我们( )A.奉献使人快乐,使人充实,使人高尚 B.坚强的意志是成功的保证C. 成功需要自信 D.要增强好奇心,培养广泛而有益的兴趣二﹑非选择题(本题有3小题,共30分。)11.(10分)欣赏剧目,回答问题。时间:体育课前地点:前往操场的路上人物:同学A、同学B同学A:听说今天要进行1000米耐力跑测验了。同学B:是的,这也没什么可怕的。同学A:你上学期及格了,当然不担心。同学B:其实,咱俩体质差不多,我只是坚持跑到了终点。同学A:我是坚持不了的,我看这次测验我又要不及格了。测验中,同学A始终处于上次测验失败的阴影中,没有勇气面对这次测验,把1000米看作是一个天大的困难,闹钟不时浮现出不及格的结果,最终没能坚持到最后;同学B心态平和,凭借顽强的毅力,最终取得了好成绩。(1)差不多的身体素质,为什么同学B取得了好成绩,同学A依然不及格呢?(2分)(2)面对人生的其他挑战,人与人之间是否也存在着这样的差异?这一差异会导致什么结果?(4分)(3)当经受了失败的挫折后,我们应当如何保持自己的信心?(4分)12.(10分)张洪瑜,辽宁师范大学化工学院2004级学生。家境贫寒,但自强自立,靠做家教和打工生活供自己读书,养活残疾妈妈和年幼的妹妹。她以优异的学习成绩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曾被评为校优秀特困生、优秀寝室长、学校生活管理先进个人。后来,她不幸患淋巴癌。病床上,她顽强地学习,积极配合治疗,克服化疗反应,用微笑和信念书写人生。(1)张洪瑜的事迹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2分)(2)结合材料分析生活中的强者是如何面对困难的。(4分)(3)结合张洪瑜的事迹谈一谈你怎么做一个生活的强者。(4分)13.(10分)背景材料:“现在的大学生情感脆弱,缺乏承受压力和挫折的能力,尤其是独生子女以自我为中心,自私,依赖性强,人际交往能力差,缺乏独立性”,某全国政协委员在全国“两会上”提交了题为《从青少年时期重视情感和意志培养,提高大学生成才质量》的提案,建议对青少年进行“吃苦”教育。该政协委员建议应该从小锻炼孩子们坚强的意志,要有意识、有计划地整个教育教学活动变成锻炼锻炼学生意志的实践活动,让学生更多地在活动(如劳动实践、身体锻炼等)中尝试成功与失败,在实践中形成健康的意志品质。(1)你赞成该政协委员提出的“吃苦”教育吗?简要说说理由。(4分)(2)为培养吃苦耐劳精神,你有哪些好的建议?(6分,至少写出三点)历史与社会、思想品德七下期中检测试题答案历史与社会部分一﹑选择题(本题有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请选出各题中一个最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B D B A C B D A A D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 D D B C A D C C A C二﹑非选择题(本题有3小题,共30分。)21.(13分)(1)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2)、邻国:A、俄罗斯 B、印度 (3)、隔海相望的国家:C、韩国 D、日本 (4)、岛屿: F、海南岛 (5)、海域:G、渤海 H、南海(6)、海峡:I、台湾海峡 J、马六甲海峡(7)、大洋:K、太平洋 L、印度洋22. (11分)(1)丙:蒙古;(2)渤海 东海 青海省 四川省(3)D 秦岭-淮河(4)黄土高原 水土流失 夏天多暴雨(5)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差异是人们运用自己的智慧长期适应自然、改造自然的结果。23.(6分)(1)深圳 京九铁路 南海(2) 台风(3)地势平坦,气候适宜,水源充足,农业基础好; 毗邻港澳的区位优势;改革开放,有政府的投资,引导;交通便利,发达;廉价劳动力;土地成本低等思想品德部分一﹑选择题(本题有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请选出各题中一个最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C A B C C D B D C B二﹑非选择题(本题有3小题,共30分)11.(1)差不多的身体素质,为什么同学B取得了好成绩,同学A依然不及格呢?(2分)同学B是自信者,同学A是自卑者。(2)面对人生的其他挑战,人与人之间是否也存在着这样的差异?这一差异会导致什么结果?(4分)存在。古今中外的无数事实证明,自信者乐观、进取和关注,他们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可以最快最好地到达胜利的终点;而自卑者一旦遭遇困难或挫折,就感到沮丧、颓废,就永远也无法燃气成功的火焰。(3)当经受了失败的挫折后,我们应当如何保持自己的信心?(4分)我们要保持乐观的心态,面对失败不言放弃,不灰心、不懈怠,坚定信心,相信自己,想方设法创造条件,使目标明确,最终取得胜利。12.(1)张洪瑜的事迹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2分)人生当自强。(2)结合材料分析生活中的强者是如何面对困难的。(4分)一个自强的人会对未来充满希望和憧憬,不断为自己设定新的目标,并激励自己为实现目标而积极进取。哪怕是在前进的道路上遇到了重重阻力和艰难险阻,他也会凭借坚强的意志去克服,不达目的不罢休。材料中的张洪瑜正是因为自强、勇敢、忍着病痛抗击病魔,成为自立自强标兵,成为我们学习的榜样。(3)结合张洪瑜的事迹谈一谈你怎么做一个生活的强者。(4分)树立坚定的理想,并坚持执着追求;战胜自我,超越自我;善于发现自己的兴趣和爱好,据此确定自己前进的方向;在磨砺中不断走向自强,从小事做起,在生活中锻炼自己。13.(1)你赞成该政协委员提出的“吃苦”教育吗?简要说说理由。(4分)赞成。坚强的意志是重要的心理品质。在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中,有许许多多意志坚强的人,就是凭借坚强的意志战胜了各种困难和挫折。坚强的意志是鉴定人生目标的保障;坚强的意志是克服困难、获得成功的必要条件;坚强的意志也是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的保障。(2)为培养吃苦耐劳精神,你有哪些好的建议?(6分,至少写出三点)让孩子从小在社会生活中体验劳动的艰辛,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学校组织野外生存、竞技比赛等活动,培养勇于接受挑战的精神;坚持长跑等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