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化学答题卡(一)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的答案无效17.(1)姓名座号口贴条形码区由监考员负贷粘贴:(2①」②③准考证号…1答圆前,考生务必先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班名、准考证号和座号,然后将本人姓名、推诺证号、座号骥写在湘应位宽注考生禁填④井在答题卡背而左上角填写姓名和唑号,写准考证号和号时钙个书写桂只能填写一个阿拉伯数字,要求字体工意整、笔迹清弧。填写样例:可235可缺考标记事2.答第1卷时,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答@卡上相应誕目的密案标号,懿激时,要用橡皮擦干净。缺考考生由监考员贴条形项3.答第Ⅱ卷时,必须使用0.5套米黑色签字笔书写,要求字体工整、第迹赏附:务必在矩号所指定的答概区城内作答。,并用2B铅笔填涂上固4保持答卡清洁、完坚、严禁折,严禁在答题卡上做任何标记,严袭使用涂改波,酸带纤、袋正带:的缺考标记18.(1)①第I卷(须用2B铅笔填涂)》填涂样例正确填涂123:A18C :DI11A:6:1C」D:C::DJ12 LA:IB:IC:IDA.BJLCI LD.AIC.:DJ13A1【6:【GD三三(2)①第II卷(须用0.5米黑色签字笔书写②14.1)(2)(3)19.(1)(4)(5)⊙15.(1)(2)(3)超出题区的管开交(3)(4)(5)」16.(1ù(2)①②20.(1)(3)1①9②(3)(4)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的答案无效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的答案无效■化学《一)第1页共4项化学〔一)第2页共4页■2喜责姓名座号考生务必将姓名、库号0.5毫米黑色签字笔认真填写在书写框内,座号的每个书写框只能填写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的答案无效个项拉伯数字,填写样:若座号02,则填写为02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城的答案无效22.解21.(1)(1)2)(3)(4)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的答案无效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的答案无效(2)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的答案无效空白区域请勿答题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的答案无效化学(一}第3页共4顶化学(一}第4页共4页化学试题(一)本试卷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用时6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和座号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规定的位置上。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案写在试卷上无效。3.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不能写在试卷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第Ⅰ卷(选择题共39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3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39分)1. 让非遗文化“动”起来、“火”起来,为扩大非遗文化在青少年中的影响,临夏县积极组织开展非遗文化进校园活动。下列非遗文化作品制作过程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 酸河州黄酒 B. 刻河州砖雕 C. 绘河州彩陶 D. 捏河州泥塑2. 下列各图所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 点燃酒精灯 B. 移走蒸发皿C. 连接仪器 D. 读取液体体积3. 如图是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改进实验装置(夹持装置已省略),对该实验认识正确的是A. 现象:实验过程中,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雾B. 推论:实验后,玻璃管中剩余气体具有可燃性C. 分析:红磷的量多或少,都不会影响实验结果D. 评价:用改进装置实验,能减少对空气的污染4. 某实验小组按图a装置验证质量守恒定律,一段时间后,发现锥形瓶内部分固体变为红棕色。实验过程中瓶内物质或元素质量变化与图b相符的是A. 铁粉的质量 B. 氮气的质量 C. 氧元素的质量 D. 固态物质的质量5. 氯原子、碘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氯元素和碘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 B. 符号“2Cl”可表示2个氯元素C. 图中“”表示两种原子带正电荷 D. 碘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6. 推理是学习化学时常用的一种科学思维,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 酸雨的pH<7,但pH<7的雨水不一定是酸雨B. 某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生成SO2,该物质组成中一定含硫元素C. 溶液具有均一性、稳定性,但均一、稳定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D. 燃烧伴随着发光、放热现象,所以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一定是燃烧7. 《宋会要辑稿》记载:“浸铜之法,先取生铁打成薄片,……浸渍数日,铁片为胆水(硫酸铜溶液)所薄,上生赤煤,取出刮洗……入炉烹炼,……方成铜。”下列理解错误的是A. “打成薄片”增大了反应的接触面积 B. “铁片为胆水所薄”发生了置换反应C. “上生赤煤”指铁片上生成了红色的煤 D. “浸铜之法”可知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8. 时,将等质量的硝酸钾和氯化钾分别加入到盛有100g水的两个烧杯中,充分搅拌后如图1所示,硝酸钾和氯化钾的溶解度曲线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烧杯①溶液中的溶质是硝酸钾B. 烧杯②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于20%C. 时,将等质量的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硝酸钾溶液析出晶体少D. 时,将30g硝酸钾加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得到125g溶液9. 配制波尔多液的反应为CuSO4+Ca(OH)2=X↓+CaSO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CuSO4可用于游泳池消毒 B. Ca(OH)2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C. X为Cu(OH)2 D. 反应前后溶液的质量保持不变10. 《本草纲目》记载食肉桂能“面生光华”。肉桂酸()是肉桂的主要有效成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肉桂酸由碳、氢、氧三种原子构成 B. 肉桂酸中碳与氢元素质量比为9∶8C. 肉桂酸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1.6% D. 一个肉桂酸分子中含有一个氧分子11. 物质的鉴别、检验、除杂和分离是重要的实验技能。下列实验方案设计正确的是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A 鉴别氯化铵和硫酸铵 加入熟石灰粉末研磨,闻气味B 检验蒸馏法淡化海水是否成功 取样,滴加几滴硝酸银溶液,观察现象C 除去硝酸钾溶液中的硝酸镁 滴加过量的氢氧化钾溶液,过滤D 分离氯化钙和碳酸钙粉末 滴加足量的稀盐酸,蒸发结晶A A B. B C. C D. D12. 利用图-1所示装置探究NaHCO3溶液与CaCl2溶液混合后发生的变化。常温下,向NaHCO3溶液中匀速滴加CaCl2溶液,pH传感器测得溶液的pH随时间变化如图-2所示。一段时间后,三颈烧瓶和试管中均有白色沉淀生成。已知CaCl2溶液呈中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NaHCO3溶液显酸性B. 时溶液显酸性的原因是CaCl2过量C. 三颈烧瓶中生成的白色沉淀为Ca(HCO3)2D. 实验表明:13. 下列图像能正确表示对应关系的是A. 高温煅烧碳酸钙B. 红磷在密闭容器中燃烧C. 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不断加入硝酸钾D. 分别向等质量的镁粉和锌粉中不断加入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61分)二、填空题(本题包括6小题,共34分。)14. 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请用化学用语填空:(1)预防骨质疏松、佝偻病需补充的常量元素是______。(2)生理盐水中含有的主要阳离子是______。(3)画出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______。(4)保持氩气化学性质的微粒______。(5)标出氯化铵中氮元素的化合价______。15. 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按要求回答问题:(1)写出图中①的元素符号_____。(2)图中②为_____(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3)图中化学性质最稳定的元素是_____(填序号)。(4)图中金属活动性最强的元素是_____(填元素符号)。(5)元素①、③、⑤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16. 天然气的综合利用是重要的研究课题。天然气是重要的化石燃料和能源,主要成分为甲烷(CH4),还含有少量硫化氢(H2S)等气体。硫化氢可在催化剂作用下与甲烷反应而除去,其反应微观示意图如图1所示。利用甲烷催化制取氢气。一种甲烷水蒸气催化制氢的透氢膜反应器如图2所示,通入的甲烷和水蒸气在高温和催化剂作用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该反应是吸热反应),一部分氢气通过透氢膜与膜外侧通入的氧气反应。利用甲烷在高温、Cu-Pd催化作用下分解可制取新型碳单质材料——石墨烯,石墨烯具有很高的强度和优良的导电性能。(1)甲烷完全燃烧生成CO2和H2O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2)结合图1,分析甲烷与硫化氢反应。①产物“”中,碳元素和硫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填最简整数比)。②该反应过程中变化的是______(填字母)。A.分子的数目 B.原子的种类 C.物质的总质量(3)结合图2,分析甲烷水蒸气制氢反应。①甲烷水蒸气制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②在反应器的膜外侧通入氧气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A. 天然气属于纯净物B. 天然气和氢气均属于可再生能源C. 透氢膜反应器内生成的CO与H2未被完全分离D. 石墨烯具有优良的导电性能,是一种金属单质17. 溶液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1)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______(填序号)。A. 食盐 B. 面粉 C. 泥沙(2)氯化铵和硝酸钾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如表。温度/℃ 10 20 30 40 50 60 70溶解度/g NH4Cl 33.3 37.2 41.4 45.8 50.4 55.2 60.2KNO3 20.9 31.6 45.8 63.9 85.5 110 138①10℃时,氯化铵的溶解度为______g。②20℃时,将20g氯化铵加入到100g水中,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为______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③60℃时,将60g硝酸钾溶于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为______g。④将60℃相同质量的氯化铵饱和溶液和硝酸钾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20℃时,析出晶体的质量:氯化铵______硝酸钾(填“大于”、“等于”或“小于”)。⑤20℃时,向50g质量分数为12%的硝酸钾溶液中加入5g硝酸钾固体,完全溶解,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18. 助力“碳中和”,的捕集与资源化利用是重要研究课题。(1)的捕集:工业上可用氨水、溶液等化学物质捕集烟气中的。氨水捕集的实验流程如下。①转化中可循环使用的物质X的化学式为______。②氨水吸收室中反应温度不宜过高,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2)的利用:和在表面发生反应生成的原理如图所示。①整个转化过程中的作用为______。②生成的总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19. 甲、乙、丙、丁分别为碳酸钠、盐酸、氯化亚铁、氯化铜中的一种,它们之间的部分反应或转化的关系如图所示(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已略去).回答下列问题:(1)甲物质为__________.(2)甲与乙的反应属于四大基本反应类型中的__________反应.(3)甲与戊反应可以生成丙,则戊可能__________(任写一种即可).(4)丙生成丁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17分。)20. 图1是实验室制取常见气体的装置,图2是探究铁生锈条件的实验装置,回答下列问题。(1)图1中,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的发生装置是______(填字母序号)。加热高锰酸钾制取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收集一瓶较纯净的氧气,需选择的收集装置是_____(填字母序号)。(2)装置F中分液漏斗内的试剂是______,打开活塞,缓慢滴加试剂,持续反应5分钟后,装置G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达到实验目的。(3)火星的大气中含有大量,科学家认为人类未来建设火星基地时,可利用火星大气中的来制取,理论依据是______________。21. 同学们在学习碱的化学性质时,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实验探究1】(1)实验A中酚酞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2)实验B中气球的变化情况是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解释)。(3)实验C中的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探究2】(4)实验结束后,将A、B、C三个实验的滤液倒入同一个干净的烧杯D中,发现烧杯底部产生白色沉淀,上层清液呈红色。提出问题:烧杯上层清液中含有哪些溶质(指示剂除外)?猜想与假设:小芳:;小莉:;小明:______。进行实验:为了验证小明的猜想,同学们设计以下实验方案,请你帮助他们完成探究过程。实验过程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甲同学取少量上层清液于试管中,滴加适量溶液 _________ 小明的猜想成立乙同学取少量上层清液于试管中,滴加少量稀盐酸 无明显现象 小明的猜想不成立反思与交流:你认为乙同学的结论是否正确______(填“是”或“否),理由是______。四、计算题(本题包括1小题,共10分)22. 某毕业班同学去制纯碱化工厂实习,对该厂生产的纯碱产生兴趣,于是取纯碱样品(含有少量的氯化钠)进行如下探究,完成以下问题。(1)计算该样品中碳酸钠的纯度(写出计算过程,精确到)。(2)将反应后的溶液恒温蒸发水,计算所得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化学试题(一)本试卷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用时6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和座号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规定的位置上。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案写在试卷上无效。3.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不能写在试卷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第Ⅰ卷(选择题共39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3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39分)【1题答案】【答案】A【2题答案】【答案】C【3题答案】【答案】D【4题答案】【答案】A【5题答案】【答案】A【6题答案】【答案】D【7题答案】【答案】C【8题答案】【答案】C【9题答案】【答案】D【10题答案】【答案】C【11题答案】【答案】B【12题答案】【答案】D【13题答案】【答案】C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61分)二、填空题(本题包括6小题,共34分。)【14题答案】【答案】(1)Ca (2)(3) (4)Ar(5)【15题答案】【答案】(1)H (2)非金属(3)⑥ (4)Na(5)Mg(OH)2【16题答案】【答案】(1)(2) ①. 3:16 ②. A(3) ①. ②. H2与O2反应放热,为制氢提供热量 (4)C【17题答案】【答案】(1)A (2) ①. 33.3 ②. 不饱和 ③. 105 ④. 小于 ⑤. 20%【18题答案】【答案】(1) ①. NH3 ②. 防止氨水受热分解,又生成氨气和水(2) ①. 催化作用 ②.【19题答案】【答案】(1)##盐酸(2)复分解 (3)(4)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17分。)【20题答案】【答案】(1) ①. B ②. ③. E(2) ①. 过氧化氢溶液 ②. ①处光亮的细铁丝发生锈蚀 ③. ②处光亮的细铁丝没有锈蚀(3)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21题答案】【答案】(1)作指示剂,判断反应是否发生(2) ①. 气球胀大 ②.(3)(4) ①. NaCl、NaOH、Na2CO3 ②. 产生白色沉淀 ③. 否 ④. 少量的稀盐酸可能被氢氧化钠完全消耗,未与碳酸钠反应四、计算题(本题包括1小题,共10分)【22题答案】【答案】(1)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产产生二氧化碳质量为10.7g+50g+50g-106.3g=4.4g;设参加反应的Na2CO3的质量为x,生成氯化钠的质量为y,解得x=106g;解得y=11.7g;则该样品中碳酸钠的纯度是 ;答:该样品中碳酸钠的纯度为99.1%。(2)将反应后的溶液恒温蒸发水,溶液的质量为106.3g-6.3g=100g;溶质氯化钠的质量为(10.7g-10.6g)+11.7g=11.8g;所得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为;答:所得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为11.8%。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025年山东省滨州市博兴县教育集团中考模拟考试化学试题(一).docx 化学答题卡一.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