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5年春期期中八年级道德与法治巩固与练习一、选择题(17小题,每小题2分,共34分,下列每小题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1.小斌和妈妈到饭馆用餐,结账时服务员说:“您是本店的会员,可以享受折扣。”妈妈回答道:“谢谢!请帮我开张发票。”服务员解释道:“不好意思!本店会员制度中明确规定‘享受会员折扣就不能开发票’。”对此,小斌和妈妈表达了各自的看法,其中正确的是( )①妈妈:那就不开发票了,打折更划算 ②小斌:拒开发票是逃税的行为,这样做是违法的③妈妈:饭店对会员有规定,我们不能违反 ④小斌:会员制度违反了依法纳税的法律规定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2.列车上,旅客殷某某强占他人座位,不听从列车工作人员劝阻且拒绝让座,与该座旅客发生争执,其行为构成扰乱公共场所秩序违法行为。铁路公安机关依法给予殷某某行政拘留5日处罚。这一案例警示我们( )①要履行好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 ②自觉履行法定义务是公民不可推卸的责任③法律要求做的必须去做,法律禁止做的坚决不做 ④公民不履行法定义务就要承担刑事责任A.②③ B.①② C.③④ D.①④3.某班同学围绕“公民对待权利与义务的态度”对全校学生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调查结果如下图所示。这一结果说明( )A.大多数学生认识到权利和义务是相统一的 B.大多数学生割裂了权利和义务的关系C.大多数学生不能够积极履行法定义务 D.少部分学生没有依照法定程序行使权利4.我市某学校开展宪法诵读活动,同学们确定诵读内容,选定领读人,诵读宪法文本内容,齐唱宪法主题歌曲《宪法伴我们成长》,经历了一次有意义的法治精神之旅。同学们经历这一活动的收获是( )A.保障了宪法实施 B.加强了宪法监督 C.增强了宪法意识 D.维护了国家尊严5.张桂梅,坚守滇西贫困地区从事教育40多年,使近两千名贫困家庭学生圆梦大学,她将自己工资、所获奖金和社会捐助诊疗费等100多万元全部用于兴教办学。张老师对自己的财产行使了_______权。( )A.占有 B.使用 C.收益 D.处分6.下列选项中,对维权方式概括正确的是( )A.两辆车发生刮擦,司机互相商量来解决争议——双方和解B.民警经过耐心教育,化解了一起家庭矛盾纠纷——司法调解C.村民向公安局投诉当地工商局不作为——民事诉讼D.消费者吴某将专卖店告上法院要求赔偿其经济损失——行政诉讼7.“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是中国式现代化最根本的价值追求。2024年,习近平总书记的地方考察足迹遍布大江南北,习近平总书记的人民情怀,深深扎根于广袤的大地。下列诗句可以概括中国共产党人的人民情怀的是( )A.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B.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C.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D.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8.在八年级道德与法治课上,同学们发表了以下观点。这些观点共同反映的主题是( )小江:很多国家机构的名称前都有“人民”二字。 小西: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 小锁: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攻的社会主义国家。A.中国共产党是最高领导机关 B.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C.宪法是国家法制统一的基础 D.党的根本组织原则是民主集中制9.2024年是新中国第一部宪法颁布70周年。宪法是我国的根本法,规定了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宪法规定的内容包括( )①我国的国家性质 ②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③违法行为的处罚方式 ④中学生行为准则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10.思维导图是一种重要的学习工具。阅读以下思维导图,下列理解正确的有( )①国家行政机关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②人民代表大会对其他国家机关负责③人民代表大会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④人民是国家的主人,直接行使国家权力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1.我国现行宪法经过了五次修正,以下是宪法第五次修正的流程。这体现了宪法( )A.可以经常修改、调整和充实 B.保证人民成为生产资料的所有者C.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 D.对公民的人身自由进行规定和保障12.2024年反腐电视专题片《持续发力纵深推进》播出。该专题片选取12个案例,采访纪检监察干部、有关审查调查对象及涉案人员、干部群众170余人,生动讲述党中央一刻不停正风肃纪反腐的故事。这体现了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是( )A.不断扩大我国公民的民主权利 B.保障我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C.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一切利益 D.规范国家权力运行以保障公民权利13.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于2024年11月1日起施行。该法第一条规定,为了预防和减少突发事件的发生,控制、减轻和消除突发事件引起的严重社会危害……根据宪法,制定本法。这说明( )①该法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是宪法 ②该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③该法是对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中某一方面的规定 ④该法的规定具有原则性的特点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4.在“宪法宣传周”活动期间,某校开展了“学宪法·讲宪法”手抄报评选活动。下列选材与教材观点相匹配的有( )序号 选材 教材观点① 描绘我国法律体系图 宪法是一切法律的总和② 学习我国宪法的内容 宪法所规定的内容是国家生活中的一般性问题③ 制作宪法和民法典修改程序对比图 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其他法律更加严格④ 了解宪法和民法典制定的过程 宪法和民法典都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5.王某花费5000元购买一台电脑,放假期间将其放置在宿舍。放假回来,王某发现电脑不翼而飞,经过调查发现,舍友张某在假期将王某电脑进行变卖,且无法联系到张某。对此,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①张某变卖王某电脑侵犯了其财产权 ②张某的自由和权利不能以损害社会利益为代价③王某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张某 ④王某可以通过发布张某个人信息寻找张某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6.下列生活情境中,你认为能直接体现公民社会经济权利的有( )①小丽爸爸在外地企业就业,每月的工资是他的主要收入来源②小明在学校认真学习,成绩优异,获得“三好学生”荣誉称号③邻居吴奶奶在八十岁后,每月收到民政部门发放的高龄津贴④高三学生小李年满18周岁参加区人大代表的选举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17.公民的基本义务是公民不可推卸的责任。以下属于履行了公民基本义务的是( )①主播偷逃税款 ②应征入伍 ③申请专利 ④保守国家秘密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二、非选择题(4小题,共36分)18.(8分)有些小区在醒目的地方贴着“禁止飞线充电”、“禁止电车在室内充电”面对此规定,有的业主说,“既然我住在这里,我的电车停放在哪里,去哪充电由我决定”。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对该业主的观点进行辨别与分析。19.(8分)【探寻党建密码伟业千秋永固】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于2024年7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某校八年级(1)班同学围绕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开展了探究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其中,完成下列任务。【党会之窗】长期以来,党代会始终是外界洞察中国、认识中国共产党的关键窗口。如今,随着中国发展成就举世瞩目,越来越多外国友人对中国共产党引领人民取得的伟大成就深感钦佩,众多国家也迫切希望深入探寻中国共产党的成功密码,汲取前行智慧。(1)如果有外国朋友向你询问“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你会怎么回答?(答出三点即可,6分)【梦启新程】在历史的长河中,中国共产党以坚定的信念与无畏的勇气,引领中国人民攻坚克难,跨越重:重艰难险阻,稳稳踏过一个又一个关键历史节点,步履不停,向着中国梦的光明前景稳步进发。(2)对此,请你拟写一条祝福语。(2分)20.(6分)【学习宪法内容宣传宪法精神】2024年12月4日是我国第十一个国家宪法日。某校八年级(1)班的同学们开展了学习宪法的相关活动,请你一起参与,完成下列要求。活动一:学习宪法的核心内容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非常广泛,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受教育权 人身自由不受侵犯 人格尊严不受侵犯财产权 物质帮助权 ……(1)除上述权利外,请你再列举两项政治领域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2分)活动二:探讨宪法的地位小畅:“我为宪法点赞。因为我国宪法是公民意志的集中体现,它保障我们的权利。”小阳:“据我所知,法律界的‘龙头老大’是民法典,因为它被喻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小星:“你们说的都不对,因为……”老师:“嗯,小星同学说得非常好。通过这次探讨活动,同学们收获了不少法律知识,我为你们点赞。”(2)请你把小星的话补充完整。(4分)21.(14分)一天,已满14周岁的李某、张某诱骗同班同学王某来到一废弃的蔬菜大棚附近玩。李某、张某以“借钱”的名义向王某索要钱财,王某没有及时借给他们,便被他们一顿暴打,造成重度伤残,在王某身上搜出的190元钱也被他们抢走。某班同学将选用上述案例,运用已学的法律知识,在班级开展模拟法庭活动,请你参与完成下列任务:(1)办好这次模拟法庭活动,应完成哪些必要的前期准备工作?(4分)(2)请你对本次模拟法庭的庭审流程进行正确排序。(2分)①宣布开庭,进行法庭调查! ②被告人作最后陈述③控辩双方进行辩论 ④合议庭合议,宣告判决(3)假如你是公诉人员,针对李某、张某涉嫌的犯罪,你将如何进行公诉?(至少两方面,4分)(4)参加完模拟法庭活动,请与同学分享你的收获。(至少两方面,4分)2025年春期期中八年级道德与法治巩固与练习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7小题,每小题2分,共34分,下列每小题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D A A C D A C B A A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答案 C D B D B C D二、非选择题(4小题,共36分)18.(8分)①该业主的观点是错误的。电动车违规充电乱停乱放是一种不尊重生命、违背道德、违反法律的行为,会妨碍他人生活,有悖社会公德。(2分)②公民行使权利时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业主如若违规充电极易引发火灾,甚至可能危及他人生命。(2分)③公民不能只享受权利而不履行义务,每个人既是合法权利的享有者,也是法定义务的承担者。公民在享有居住权的同时,也应同时履行维护小区安全、遵守社会公德的义务。(2分)因此,公民要做到依法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坚持权利义务相统一。(2分)19.(8分)(1)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命运所系;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党是领导一切的。(至少三点,6分)(2)①祝愿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在实现中国梦的征程中,继续乘风破浪,创造更加辉煌的成就!②希望中国共产党继续引领中国人民,在新时代的浪潮中,书写更加精彩的篇章,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一点2分)20.(6分)(1)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监督权。(2分)(2)我国宪法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法律界的“龙头老大”是宪法。因为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宪法所规定的内容是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其他法律更加严格。(4分)21.(14分)(1)分析案例、分配角色、查找相关法律、撰写法律文书、布置模拟法庭场地、悬挂国徽、摆放桌椅等。(4分)(2)①③②④(2分)(3)①李某、张某危及他人的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侵犯了其他公民的人身自由权、财产权;②严重影响社会秩序;③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④违反刑法,应当依法承担刑事责任等。(两个方面即可,4分)(4)①了解了刑法的相关知识和刑事诉讼的相关程序;②懂得了法律程序、增强了法治观念;③增强了对违反刑事法律应当承担的刑事责任的理解;④法律禁止做的坚决不做,否则会受到法律制裁等。(至少两个方面,4分,参考教材p59—60拓展空间)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