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富强与创新 复习课件(共92张PPT) 2025-2026学年度第一学期课件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一单元 富强与创新 复习课件(共92张PPT) 2025-2026学年度第一学期课件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共92张PPT)
第一单元复习课件
目 录
CONTENTS
01
知识网络构建
02
核心知识归纳
03
中考考点聚焦
04
核心素养突破
01
知识网络构建
知识网络构建
创新改变生活
富强与创新
踏上强国之路
创新驱动发展
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
坚持改革开放
全面深化改革
经济发展新挑战
共享发展成果
科教兴国
人才强国
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个人
国家
增进人类福祉
制度平台
文化氛围
社会
激发创新活力
原因
目的
走向共同富裕
02
核心知识归纳
核心知识归纳
1.坚持改革开放
第一课 踏上强国之路
中华民族的 奋斗 目标
历程
①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完成________________,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终于站起来了
②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完成________________,确立社会主义制度,推进社会主义建设,为中国发展富强、人民生活富裕奠定了坚实基础
③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___________新的伟大革命
_________
强国富民
新民主主义革命
社会主义革命
改革开放
实现了中华民族由不断衰落到根本扭转命运、持续走向繁荣富强的伟大飞跃
易错点 改革开放使中华民族实现了强国富民的奋斗目标。
知识正解
(1)强国富民是一百多年来中华民族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
(2)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显著提高。但是,我国强国富民的奋斗目标还没有实现。
易错原因
不能正确认识中国人民追求强国富民奋斗目标的历程。
改革开放 开启
深化
促发展的表现(重点、难点)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从农村到城市,从试点到推广,从经济体制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
①逐步确立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使广大人民群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空前高涨。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已成为社会共识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参与社会劳动、创造社会财富的积极性和
主动性
从所有制、分配方式、计划与市场等角度理解。
中国腾飞 表现(重点)
证明(难点)
①极大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创造了人类发展史上的伟大奇迹,充分显示了_________
②中国人民通过改革开放过上了幸福生活
③中国已成为世界经济增长主要的稳定器和动力源,成为影响世界的重要力量
改革开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国力量
综合国力角度:国强
人民生活角度:民富
国际角度:影响世界
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易错点 改革开放深刻改变了中国,但对世界没有影响。
知识正解
(1)改革开放极大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中国人民通过改革开放过上了幸福生活。
(2)改革开放不仅深刻改变了中国,也深刻影响着世界。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稳定器和动力源,已经成为影响世界的重要力量。
易错原因
没有认识到改革开放对世界的重要影响。
新时代 中国共产党 初心和使命
党的十八大以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
观点辨析
改革开放是解决当代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
(1)该观点错误。
(2)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3)但是,我国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还不够高。因此,当前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仍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关键。
知识结构
坚持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促发展
中国腾飞谱新篇
奋斗目标
表现
证明
奋斗历程
表现
新时代
初心和使命
全面深化改革 原因 (难点)
①我国过去40多年的快速发展靠的是改革开放,未来发展也必须坚定不移地依靠改革开放
②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我国经济已由__________阶段转向_____________阶段
④我国经济发展还面临区域发展不平衡、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等现实挑战
⑤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______________。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2.走向共同富裕
人民日益增长
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高速增长
高质量发展
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
最鲜明的特色
全面深化改革 做法 (重点)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促进______________,坚持________________
_______,坚持________________
③全社会不断弘扬与时俱进、锐意进取、勤于探索、勇于实践的改革创新精神,继续自强不息、自我革新
转变发展方式
优化经济结构
转换增长动力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新要求
区域协调发展
中国特色新型城镇
城乡融合发展
化道路
易错点 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标志着我国已越过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知识正解
(1)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2)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变了,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必须继续全面深化改革。
易错原因
错误理解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意义,对我国基本国情缺乏正确认识。
观点辨析
改革开放已让中国腾飞,未来不再需要改革开放。
(1)这个观点错误。
(2)中国的未来发展必须坚定不移地依靠改革开放。
(3)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共享发展成 果 原因 (难点)
做法 (重点)
①_________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是党的_____________
③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______________
①党和政府坚持______________的发展思想,强调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引领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②党和政府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提高就业质量和人民收入水平,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健康中国战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共同富裕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奋斗目标
增进民生福祉
以人民为中心
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我国坚持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加强社会建设,保障和改善民生
易错点 共同富裕指同时富裕、同等富裕、同步富裕。
知识正解
(1)共同富裕是一个过程,只有通过先富者带动和帮助后富者,才能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2)共同富裕不是同时富裕、同等富裕、同步富裕,同时富
裕、同等富裕、同步富裕是不符合中国实际情况的。
易错原因
错误理解了共同富裕的内涵。
知识结构
走向共同富裕
改革进行时
共享发展成果
必要性和现实性
原因
面临的现实挑战和采取的积极措施
新变化、新要求
做法
创新 与生活的关系(重点)
内涵
各个领域的创新及其作用
对个人的意义
1.创新改变生活
第二课 创新驱动发展
①___________________ ②创新是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都需要创新,也都可以创新
④创新让生活更美好
①不只是从无到有的创造发明,还可以是对已有成果的改进和完善
②不局限于科技领域,还渗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
③不只是灵光乍现的顿悟,更需要年复一年的积累
④是个人的创意行为,也是团队、集体的创造活动
①知识的创新,提供新的思想和方法
②技术的创新,促进生产力发展、增加社会财富
③制度的创新,促进公平正义、推动社会进步
①创新给我们带来惊喜,让我们获得________ ②创新点燃激情,让我们的生命__________ ③创新改变我们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_,让我们勇敢面对挑战,__________,__________
一种生活方式
生活处处有创新
生活的各个领域
创新的根本目的
成就感
充满活力
思维方式
行为方式
激发潜能
超越自我
易错点 创新就是指科技创新,创新仅限于科技领域。
知识正解
(1)生活处处有创新,创新是一种生活方式。
(2)创新不只是从无到有的创造发明,还可以是对已有成果的改进和完善;创新不局限于科技领域,还渗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
(3)生活的各个领域都需要创新,也都可以创新。创新让生活更美好。
易错原因
错误理解了创新的内涵。
观点辨析
创新是科学家的事,与青少年生活无关。
(1)该观点错误。
(2)生活处处有创新,创新是一种生活方式,生活的各个领域都需要创新,也都可以创新。
(3)创新不是科学家的专利,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创新。只要我们勤于学习、善于思考、勇于实践,创新就在我们身边。
创新 引擎作用 (重点)
与改革的关系 (难点)
①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
②时代发展呼唤创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创新驱动是_____________。实施__________________,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让创新成为推动发展的第一动力,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创新是_________________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改革在不断创新中提升发展品质,创新通过改革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②国家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释放更多创新活力,让广大人民群众通过创新更好地分享改革发展成果
人类文明发展角度
创新已经成为世界主要国家发展战略的重心
国家命运所系
国际竞争角度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适应和引领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现实需要
国家发展角度
改革开放的生命
改革激发创新,创新促进改革
创新是改革开放的生命
改革之手激活创新引擎
易错点 创新已成为我国的中心工作,成为引领发展的唯一动力。
知识正解
(1)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2)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已经成为世界主要国家发展战略的重心。
(3)创新驱动发展是国家命运所系。
(4)创新是改革开放的生命。
易错原因
错误理解了创新的引擎作用。
知识结构
创新改变生活
感受创新
创新引擎
创新与生活的关系
引擎作用
创新对个人的意义
创新与改革的关系
科技创新 重要性
我国发 展现状 (重点)
科技创新能力已经成为_____________的________因素
①成就:我国加快推进科技自立自强,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不断加强,一些______________实现突破,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成功进入______________。
②不足:我国推进高质量发展还有许多__________,科技创新能力还需进一步提高。
2.创新永无止境
综合国力竞争
决定性
基础研究
原始创新
关键核心技术
创新型国家行列
卡点瓶颈
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 要求(重点、难点)
①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
②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坚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方针,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③必须加快形成有利于创新的_________和_________,搭建有利于创新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营造有利于创新的_________和_________
科教兴国战略
人才强国战略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自主创新
重点跨越
支撑发展
引领未来
是我国创新发展的关键
治理格局
协同机制
活动平台
融资平台
舆论氛围
法治环境
实现创新驱动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通过科技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相互协调、持续发力
教育 重要性
发展 成就
①一个民族创新能力的提高离不开___________的培养。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②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_______,是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型人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________
③教育寄托着亿万家庭____________________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事业获得巨大发展,__________全面推进,______________实现历史性跨越,__________取得重要进展,___________稳步提升
中国未来的发展,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关键在人才,基础在教育
创新人才
基石
根本途径
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教育改革
教育普及水平
教育公平
教育质量
使我国从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大国转变
激发创新活力 原因
要求
①自力更生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__________,自主创新是我们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
③企业是科技和经济紧密结合的重要力量,是推动创新创造的________。提升创新能力是企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奋斗基点
关键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
必由之路
①我们要有强烈的创新信心和决心,勇于攻坚克难、追求卓越、赢得胜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要强化企业科技创新__________,加强企业主导的______________,使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成果转化的主体
③要____________________
生力军
持续发展之基、市场制
胜之道
积极抢占科技竞争和未来发展制高点
主体地位
产学研
深度融合
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
易错点 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关键靠引进国外先进技术。
知识正解
(1)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2)关键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
(3)我们要正确对待国外先进技术,既不能全盘依赖、忽
视自主研发,也不能盲目拒绝、闭门造车。
易错原因
没有认识到自主创新的重要性,错误理解了自主创新和对外引进的关系。
创新精神 表现(重点)
①敢为人先、敢于冒险的___________
②探索新知的好奇心和挑战权威的__________
③承受挫折的坚强意志和沟通合作的_________
④舍我其谁的责任担当和造福人类的济世情怀
勇气和自信
批判精神
团队精神
需要以服务人类、有益社会为出发点
尊重和保护知 识产权 原因 (重点)
做法 (重点)
保护知识产权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
①创新的时代,既要______他人的知识产权,又要学会______自己的知识产权
②当知识产权受到侵犯时,我们要善于运用______维护自己的权益
尊重创造、保护创新
尊重
保护
法律
知识结构
创新永无止境
创新强国
激发创新活力
科技创新能力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原因
正确对待知识产权的原因和做法
我国科技创新发展现状
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的要求
教育的重要性与发展成就
03
中考考点聚焦
中考考点聚焦
高频考点一  改革开放
考情分析
考查背景 考查角度 考查题型
1.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的发展成就
2.重要会议中有关改革开放的论述
1.改革开放的重要意义
2.全面深化改革的原因和要求
选择题、活动探究题
真题1 (自贡中考)深圳,40年前那个南方小渔村,现已蜕变为全球瞩目的大城市,“无数个第一”见证了它的发展:创建中国大陆第一个出口加工区,第一家股份制企业诞生,第一个取消各类票证,率先“打破铁饭碗”……这体现了( )
①中国人民敢闯敢试,敢为人先
②我国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
③改革开放让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实现了中国梦
④改革开放是政府坚持的发展思想,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C
改革开放取得的伟大成就。
×,中国梦还没有实现。
×,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解题锦囊】体现类选择题
(1)题型特点:体现类选择题多以典型案例或社会生活中
的热点问题创设试题情境,考查学生审读材料,概括材料主旨,以及对材料进行分析、归纳、运用的能力。
(2)解题方法:解答此类试题应紧密联系材料,抓住材料关键词解读,由材料蕴含的不同信息链接到教材相关知识,从不同角度得出对应结论。特别强调,做此类选择题既要注意题肢本身的表述是否正确,还要注意题肢与材料的逻辑关系是否成立。作答时首先要排除题肢本身错误的选项,然后要排除题肢与题干材料逻辑关系不成立的选项。
真题2 (2021 苏州)改革开放以来,江苏实现了从乡镇经济迅速崛起,到所辖13个设区市全部跻身全国百强市;从首个创新型省份建设试点省,到区域创新能力连续多年位居全国前列……如今,率先发展的江苏正奋力谱写“强富美高”的新篇章。江苏的成就反映了( )
①自信的中国人对发展有信心
②我国已经实现了高质量发展
③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④城乡协调发展,实现同步富裕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A
正在实现高质量发展
共同富裕
强化训练1 (黔东南中考改编)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为庆祝建党100周年,某中学九年级(1)班准备举行演讲比赛,小敏选择了以下图片,这组图片反映的是( )
A.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
B.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
C.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D.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B
强化训练2 (2021 恩施市)2020年,我们隆重庆祝深圳等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上海浦东开发区开放30周年,“天问一号”“嫦娥五号”“奋斗者号”等科学探测实现了重大突破。小明关注时政,收集了上述素材,准备参加小组主题学习探究活动,据此你给小明推选的最佳主题是( )
A.改革开放促进发展
B.创新改变生活
C.创新是改革开放的生命
D.落实科教兴国战略
改革开放的成就和原因
A
强化训练3 (2021 自贡)深圳,40年前那个南方小渔村,现已蜕变为全球瞩目的大城市,“无数个第一”见证了它的发展:创建中国大陆第一个出口加工区,第一家股份制企业诞生,第一个取消各类票证,率先“打破铁饭碗”……这体现了( )
①中国人民敢闯敢试,敢为人先
②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
③改革开放让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实现了中国梦
④改革开放是政府坚持的发展思想,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说法错误,中国梦还没有实现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C
强化训练4 (2021 河南)经过30年发展,上海浦东已经从过去以农业为主的区域,变成了一座功能集聚、要素齐全、设施先进的现代化新城,可谓是沧桑巨变!新征程上,党中央要求浦东新区努力成为更高水平改革开放的开路先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排头兵,此举( )
①宣示了中国坚定不移推动改革开放的决心和信心
②有利于把浦东打造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
③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
④表明我国经济实现了高质量发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A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
正在转向高质量发展
强化训练5 (2021 呼和浩特)革命通常是以极端的方式推翻原有政权,以达成改变现状的目的。相对于革命,改革是指在现有的政治体制之内实行变革。下列能体现改革内涵的是( )
①苟利于民,不必法古
②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③开天辟地,天翻地覆
④革故鼎新,推陈出新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B
比喻小事不慎将酿成大祸,与题意不符
不属于改革内涵
强化训练6 (2021 烟台)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上强调,要在更高起点上推进改革开放,动员全党全国全社会为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而团结奋进。之所以要在更高起点上推进改革开放,是因为( )
①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
②坚持改革开放是我们的强国之路
③改革开放能够解决我国发展中的一切问题
④坚持改革开放是现阶段的工作中心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A
高频考点二  共享发展成果
考情分析
考查背景 考查角度 考查题型
1.国家领导人关于脱贫攻坚的重要论述及我国脱贫成就2.中央和地方深化改革和改善民生的举措
1.坚持共享发展成果的原因
2.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的做法
以选择题为主
真题1 (武汉中考改编)分析下图,从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①我国脱贫攻坚成效明显
②我国消除了贫困,实现了共同富裕
③我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④我国从根本上解决了社会主要矛盾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B
×,我国消除了绝对贫困,还没有实现共同富裕。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仍然存在。
【解题锦囊】图表类选择题
(1)题型特点:图表类题是考查学生获取信息、整合处理信息、思维拓展以及学以致用能力的一种综合性题型。图表内容通常具有新、活、精、巧、深等特点。
(2)解题方法:①要认真审读图表。图表一般由标题、时间、项目、数据等构成。图表下的注文对图表起补充作用,对答题有提示作用。②要注意从纵向和横向两个角度比较图表。通过纵向比较,把握事物的整体变化发展趋势;通过横向比较,发现不同事物在发展过程中的差异性,加深对事物的认识。③通过分析观察到的图表数据辨别其表达的某种现象,链接教材相关知识,得出正确结论。
(3)注意问题:其一,审读图表时,要善于通过题干要求确定题目考查方向;其二,图表下的注文往往对答题有着重要的提示作用,不可忽视。
真题2 (2021 无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指出,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需要实现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有( )
①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
②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完全同步
③全民受教育程度不断提升
④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拓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C
基本同步
真题3 (2021 常德)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即将开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一定能够实现。
(事中见理)
2012年以来的8年间,党中央把脱贫攻坚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组织开展了声势浩大的脱贫攻坚人民战争,取得了重大历史性成就。
一方面是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平均每年1000多万人脱贫,贫困人口收入水平显著提高,脱贫群众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饮水安全有保障。2000多万贫困患者得到分类救治,近2000万贫困群众享受低保和特困救助供养,2400多万困难和重度残疾人拿到了生活和护理补贴。
另一方面是贫困地区快速发展。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基础设施建设突飞猛进,社会事业长足进步,具备条件的乡镇和建制村全部通硬化路、通客车、通邮路。新改建农村公路110万公里,新增铁路里程3.5万公里,贫困地区农网供电可靠率达到99%,大电网覆盖范围内贫困村通动力电比例达到100%,贫困村通光纤和4G比例均超过98%。
请问:“脱贫攻坚”反映出共产党人是如何践行初心和使命的?
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在脱贫攻坚任务中,注重解决好贫困人口生产生活问题,满足贫困人口追求幸福的基本要求,确保“一个也不能少”“一个也不能掉队”,是守初心、担使命的直接体现;在脱贫攻坚的过程中,注重基础设施建设,促进贫困地区发展,把摘帽作为新起点,把巩固视为进行时,脱贫之后乘势前进,确保脱贫人口不返贫、低收入非贫困人口不致贫,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打下坚实基础,这也是共产党人践行初心和使命的体现。
强化训练1  (永州中考)贫困是人类社会的顽疾。党中央组织开展了声势浩大的脱贫攻坚人民战争,在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的重要时刻,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脱贫攻坚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靠的是党的坚强领导,靠的是中华民族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品质,靠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积累的坚实物质基础,靠的是一任接着一任干的坚守执着,靠的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团结奋斗。由此可以看出,脱贫攻坚战取得伟大胜利( )
①消除了贫困,实现了共同富裕
②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③取决于伟大的脱贫攻坚精神
④坚持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D
共享发展成果的伟大实践。
强化训练2 (2021 怀化)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调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对共享发展成果理解正确的是(  )
①共享发展成果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体现
②共享发展成果是共同富裕的要求
③强国路上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坐享其成
④共享发展成果体现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B
强化训练3 (2021 武汉)2021年,我国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这体现了(  )
A.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得以解决
B.我国经济已由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向高速增长阶段
C.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D.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已经改变
C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尚未解决
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说法错误,并未改变
强化训练4 (2021 黄石)2021年2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大会上强调,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贫困村全部出列,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这体现了我国(  )
①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
②已经实现了共同富裕
③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的胜利
④贫困现象已不复存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B
说法错误,尚未实现
说法错误
强化训练5 (2021 葫芦岛)2021年2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强调,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这一胜利(  )
①有利于解决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②表明我国已经彻底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
③表明我国为实现世界减贫目标做出重大贡献
④体现了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A
说法错误,尚未彻底解决
强化训练6 (2021 荆州)新时代有新的奋斗目标,在脱贫攻坚战取得伟大胜利后,要接续推进乡村振兴,到2035年,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到2050年,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扎实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
①能有效解决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等问题,实现全体人民同时富裕
②体现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实现人的自由、平等地生存和发展
③要解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
④必须坚持劳动成果平均分配,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红利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C
高频考点三  创新与生活的关系
考情分析
考查背景 考查角度 考查题型
1.日常生活中的小发明
2.人工智能、5G等科技成果在社会生活各领域的应用
以选择题为主
1.科技创新与生活的关系
2.创新对个人的重要意义
真题1 (德阳中考)人工智能交通系统通过对交通中的车辆流量、行车速度进行采集和分析,可以对汽车流量进行实时监控和调度、智能化交通管制,有效提高通行能力,改善交通拥堵。人工智能在交通领域的运用( )
①表明创新可以使我们的生活更美好
②使人工智能广泛运用到社会生活中
③让我们的出行变得更加轻松和通畅
④说明创新已经成为我们的生活方式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A
注意将题干内容转化为教材知识,这里体现的是科技创新对我们生活的积极影响。
【解题锦囊】材料分析类选择题
(1)题型特点:该类选择题通常以某个社会热点、典型案例、图表数据等为考查背景,通常不设具体答题方向,重在考查学生从不同角度对材料的阅读理解、事理分析、总结归纳和运用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
(2)解题方法:①解答此类试题,最关键的是“吃透”材料,明确材料主旨,把握题目考查点,在此基础上准确链接教材相关知识。②依次筛选各选项,排除本身表述错误的选项,排除与材料无关或不相符的选项。③要注意灵活作答此类题目。如有时可以通过审读选项判断题目考查点,从而得出正确答案。
真题2 (2021 无锡)2021年4月21日,无锡市第三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市长奖颁奖仪式在市民中心举行,市长杜小刚为郑湘妮等5名青少年科技创市长奖获奖学生颁奖。据了解,他们都有一个共性,就是对科技创新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新,都加入了学校的科技创新类社团,从老师的指导
中积极汲取科技知识,经常利用课余时
间搜索各种最新的科技发明及原理,不
断学习,反复尝试进行小发明、小创造。
人人皆可创新,发明创造不只是灵光乍现的顿悟,更需要积累;创新是个人的创意行为,也是团队、集体的创造活动;创新能让我们体验别样的精彩人生。
(1)这5名同学获得青少年科技创新市长奖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示例: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国家颁发最高科技奖、地方高薪引进科技创新人才等。
(2)近年来,科技创新在国家政策中被提高到前所未有的地位,从中央到地方都纷纷出台鼓励创新的举措。请你列举一个有关举措。(以上材料中涉及的除外)
强化训练1 (株洲中考)“一机在手,出门无忧。”这8个字已经成为大多数人习惯的生活新模式,但在燃气缴费等很多社会数字化应用场景中,部分老年人仍“寸步难行”。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
①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凸显,是我国当前的社会主要矛盾
②在数字化应用场景中,我们要关心、关爱老人
③科技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为生活带来便捷
④创新给我们带来惊喜,也给我们带来了挑战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D
体现了科技创新带来的一些挑战。
强化训练2 (2021 岳阳)在应对新冠疫情中,“健康码”“同乘查询”等数字化应用快速上线并被公众认可。政务事项的“秒批”、智能问答机器人,让政府的办事程序、政民互动模式显著改变。材料说明(  )
①科技创新正在改变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②科技的发展为国家和社会治理提供了技术支持
③创新的目的是增进人类福祉,让生活更美好
④我国的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已经实现了高度现代化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A
强化训练3 (2021 衡阳)2020年6月23日,第55颗北斗导航卫星成功发射,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星座部署全部完成。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能覆盖全球,为人们提供更高精度的定位和导航服务。这说明(  )
A.科技改变未来,创新让生活更加美好
B.科技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唯一力量
C.教育是促进科技发展、经济繁荣、社会进步的物质力量
D.制度创新促进公平正义、推动社会进步
A
强化训练4 (2021 武汉)“嫦娥五号”采样返回,“天问一号”探测火星,“天鲲号”试航成功,“祖冲之号”成功问世……这些新成就的取得充分说明(  )
A.我国积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B.创新已成为世界主要国家发展战略的重心
C.航天科技创新能力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D.我国坚持以航天科技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努力建设科技强国
不符合题意
说法错误
说法错误
A
强化训练5 (2021 南充)2021年5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出席“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全国代表大会时强调,要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国家之所以重视创新,是因为(  )
①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
②创新已成为世界主要国家发展战略的重心
③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④创新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发展
A
强化训练6  (2021 常德)近年来,我国“悟空”暗物质探测卫星、“墨子”量子实验卫星、“慧眼”硬X射线调制望远镜、“太极一号”空间引力波探测卫星等,对提高我国基础科研水平发挥着重要作用。飞速发展的航空航天技术正在助力我国航天强国建设高歌猛进。这表明(  )
①科技创新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
②航空航天技术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③核心技术一定要掌握在自己手里
④我国要坚定不移走自主创新的道路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C
高频考点四 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
考情分析
考查背景 考查角度 考查题型
1.创新指数、专利申请数等相关数据
2.国家取得的科技创新成就和为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颁布的政策
选择题、材料分析题
1.我国科技创新现状
2.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的要求
3.教育的重要性
真题1 (淮安中考改编)如图漫画所示内容说明( )
A.我国科技水平在各领域都位居世界前列
B.创新的目的是增进人类福祉,让生活更美好
C.我国要进一步落实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
D.我国必须推进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
C
腿粗→成就
腿细→不足
【解题锦囊】漫画类选择题
(1)题型特点:该类选择题注重考查学生的读图理解、思维拓展及学以致用能力,具有新、活、精、巧、深等特点。
(2)解题方法:①要认真审读漫画,尤其是漫画的标题、文字提示、人物表情等,从中准确提取有效信息,据此判断漫画主旨寓意。②依据漫画主旨寓意,准确链接教材相关知识,确定题目考查点大方向,建立漫画与教材知识的对接。③审读题肢选项,首先排除本身表述错误的选项,然后依据漫画圈定的知识范围,做出最佳选择。
(3)作答此类题关键在于准确把握漫画表达的主旨思想,实现漫画寓意与教材知识的准确链接。作答时要注意灵活解答,当判定漫画寓意存在困难时,应学会结合题肢选项筛选漫画寓意,运用“倒推法”得出正确结论。
真题2 (2021 陕西)2021年4月12日至13日,全国职业教育大会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对职业教育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职业教育前途广阔、大有可为,要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这是因为,加强职业教育(  )
①能推进我国由制造业大国向强国转变
②有利于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
③可以培养更多的能工巧匠、大国工匠
④有助于公民自觉履行劳动权利和义务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B
真题3  (2021 安徽)【奋进“十四五”书写新篇章】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21年安徽省政府工作报告指出,484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3000个贫困村全部出列,31个贫困县全部摘帽,千百年来的绝对贫困问题历史性得到解决!
◆阅读感知
(1)材料一主要体现了我省贯彻______发展理念。
共享
材料二:据2021年5月11日《法治日报》报道,安徽已经连续9年稳居全国平安建设先进行列,用铿锵有力的法治脚步,走出了建设更高水平平安安徽的新路径。
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等。
◆探究分析
(2)结合材料二,简要说明“平安安徽”建设给人民生活带来的积极影响。
材料三:《中共安徽省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指出,“十四五”时期,安徽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坚持创新核心地位,深化创新型省份建设,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在全国创新发展格局中勇立潮头。
◆拓展思考
(3)结合材料三,运用“创新驱动发展”知识,说说我省怎样才能在全国创新发展格局中勇立潮头。
落实科教兴皖战略、人才强省战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完善创新制度保障等。
强化训练1 (东营中考改编)2021年,中国以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为着力点,优化各类创新平台的协调布局,加快组建国家实验室,重组全国重点实验室体系。科技力量统筹联动,既加快关键技术突破,又强化无尽前沿探索,涌现出“‘祝融’探火、‘羲和’逐日、‘天和’遨游星辰”等一批原创成果。这说明( )
①我国大力落实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②创新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③我国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升
④我国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实现突破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A
强化训练2 (2021 营口)德育立人、智育赋能、体育健体、美育怡情、劳动养性。通过“五育并举”提升学生核心素养,激发育人活力,探索育人模式,彰显育人力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①“五育并举”有利于提高国民素质
②“五育并举”有利于培养创新型人才
③“五育并举”有利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④“五育并举”已成为我国当前最为重要的中心工作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说法错误
A
强化训练3 (2021 葫芦岛)我国科技实力正在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飞跃、从点的突破迈向系统能力提升,首艘国产航母下水、5G移动通信技术率先实现规模化应用、“天问一号”开启火星探测、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成功发射……这表明(  )
①我国已经迈入世界科技强国行列
②我国在一些重要领域走在世界前列
③我国在尖端技术的掌握和创新方面打下坚实基础
④我国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发达国家水平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③
尚未迈入
低于
D
强化训练4 (2021 烟台)2020年12月17日凌晨,嫦娥五号带着从月球上采集的岩石和土壤样本,成功返回地面。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完成月球采样返回的国家,中国航天再一次创造了新的历史。嫦娥五号成功探月(  )
①表明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
②说明我国科技发展水平已全面领先世界
③坚定了我们坚持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信心
④增强了民族自尊心、自豪感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C
说法错误
强化训练5 (2021 赤峰)2021年5月15日我国的“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所携带的“祝融号”火星车及其着陆组合体成功降落在火星上,实现了首次探测。我国成为继苏联美国后第三个真正成功着陆火星的国家。这得益于我国(  )
A.把科技创新作为当前工作的中心
B.坚持自力更生,拒绝引进外国技术
C.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和依法治国方略
D.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我国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错误,是闭关锁国的表现
不符合题意
D
04
核心素养突破
素养呈现  政治认同
素养解读
政治方向是道德与法治课程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的主要表现之一。政治方向:明确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知道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和最大优势,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和思想精髓。
核心素养突破
政治方向 ◆认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了解改革开放取得的巨大成就,认识改革开放的地位和重要作用,理解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原因
◆认同党和政府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理解党和政府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的原因和措施
◆认同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知道我国的创新发展现状,理解科技创新对我国发展的重要意义,了解我国实施的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尊重创造,保护创新,保护知识产权,培养和弘扬创新精神,在创新和创业中实现自我价值,为国家和人民作出贡献
核心素养主要表现
本单元学习目标
素养链接
【改革开放创造发展奇迹】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二〇二一年新年贺词中指出:“我们隆重庆祝深圳等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上海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置身春潮涌动的南海之滨、绚丽多姿的黄浦江畔,令人百感交集,先行先试变成了示范引领,探索创新成为了创新引领。改革开放创造了发展奇迹,今后还要以更大气魄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续写更多‘春天的故事’。”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
我国过去40多年的快速发展靠的是改革开放,未来发展也必须坚定不移地依靠改革开放。
教材观点
【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在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的重要时刻,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创造了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
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引领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以创新推进现代化建设】
2021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加快构建以国家实验室为引领的战略科技力量,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制定实施基础研究十年行动方案,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年均增长7%以上、力争投入强度高于“十三五”时期实际。
创新驱动是国家命运所系,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落实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企业是社会创新的重要力量。提升创新能力是企业持续发展之基、市场制胜之道。企业必须自强奋斗、敢于突破。
一个民族创新能力的提高离不开创新人才的培养。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
素养提升
【实施创新战略 助力脱贫攻坚】
材料一:832个国家级贫困县全部摘帽。为打赢脱贫攻坚战,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产业扶贫是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也是增强贫困地区造血功能、帮助群众就地就业的长远之计。要加强产业扶贫项目规划,引导和推动更多产业扶贫项目落户贫困地区。产业是发展的根基,产业兴旺,乡亲们收入才能稳定增长。要坚持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宜种则种、宜养则养、宜林则林,把产业发展落到促进农民增收上来。
国家扶持
人民利用当地优势资源
材料二: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考察时提到,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帮助群众脱贫只是新的起点,我们最终要带领广大群众走向共同富裕。
(1)结合材料,运用“富强与创新”的有关知识,谈谈怎样打赢脱贫攻坚战。
①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②全面深化改革,坚持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坚持城乡融合发展。
③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实施健康中国策略,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④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落实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2)为什么党和政府如此重视脱贫攻坚?
①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②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③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④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增进民生福祉。⑤脱贫攻坚,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推动社会公平正义。
(3)结合材料回答怎样实现共同富裕。
从多角度思考。
①国家: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提高就业质量和人民收人水平,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②人民:结合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利用新技术,通过自己的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致富,再带动和帮助其他贫困人群致富。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