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5年宜兴市初三第一次适应性考试
语文试题 2025.04
本试卷分试题和答题卡两部分,所有答案一律写在答题卡上。考试时间为150分钟。试卷满分为15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是否与本人的相符合。
2.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正确选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
3.答主观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作答,答案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与运用(27分)
1.根据课文默写。(8分)
①有朋自远方来, 。 (《〈论语〉十二章》)
② ,悠悠我心。 (《子衿》)
③非淡泊无以明志, 。 (诸葛亮《诫子书》)
④先天下之忧而忧, 。 (范仲淹《岳阳楼记》)
⑤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 , ”使本来无知无情的明月成了善解人意的朋友,意境新颖,令人回味无穷。
⑥面对人生的风雨,我们要“任由雨骤风狂,依然放声吟咏,从容慢行”,就如苏轼《定风波》中“ , ”一样。
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答题。(9分)
①暮秋的葡萄园笼罩在慷kǎi( )的晨光里,藤蔓上垂着紫玉般的果实,细密的露珠折射出碎钻般的光晕。爷爷用布满老茧的手掌托起一串沉甸甸的葡萄,深紫色果皮上凝结的糖霜在晨光中泛着微光,教人望着便 。
②穿粗布围裙的奶奶抱着柳条筐穿梭藤架间, 。
③忙碌了一天,晚归的鸟群轻盈( )地掠过葡萄园,袅袅的炊烟似乎还在留恋瓦檐,晚霞将丰收的谦xùn( )写满天空。
(1)给加点字注音。(1分)
轻盈( )
(2)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
慷kǎi( ) 谦xùn( )
(3)下列词语填入语段横线上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可歌可泣 B.心旷神怡 C.妙手偶得 D.栩栩如生
(4)下列句子填入上文第②段横线上,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①羽翼掠过缀满果实的藤蔓时
②她的笑声惊起一群白腰文鸟
③惊醒了正在搬运松子的红蚁
④几粒熟透的葡萄应声坠入草丛
⑤发梢沾着蛛网般的银丝
A.②①④⑤③ B.④③②①⑤ C.③④②⑤① D.⑤②①④③
3.下列各项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小宜同学想了解鲁迅的童年,语文老师推荐他阅读散文集《朝花夕拾》。
B.一阵春雨后,山上的翠竹挂满了水珠,如出汗一般,小兴高兴地说道:“这是汗青。”
C.小宜想了解唐朝时期的散文的特点,就去书店买了柳宗元的《永州八记》。
D.小兴特别喜欢宋词中婉转和谐、圆润清丽的婉约派词,就去书店买了李清照的词集。
4.综合性学习(7分)
学校准备举行“走进传统文化”综合性学习,请你参与。
(1)请你拟写一条鼓励青少年弘扬传统文化的标语,要求运用一种修辞手法,不超过20 字。(3分)
答:
(2)请你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调查统计表得出的结论。(2分)
关于中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认同程度的调查统计表
调查内容 所占比例
喜欢认同 一般了解 不了解不喜欢
传统节日(如春节、中秋节、端午节、清明节) 35.28% 58.18% 6.54%
四大名著(《西游记》《红楼梦》《水浒传》《三国演义》) 16.78% 61.37% 21.85%
传统道德观(如仁爱、诚信、重孝、廉耻等) 17.72% 69.09% 13.19%
答:
(3)请结合学校实际情况,给中学生继承弘扬传统文化提两条合理化建议。(2分)
答:
二、阅读与鉴赏(63分)
(一)(22分)
【甲】
少年行二首(其一)
王昌龄
西陵侠年少,送客短长亭。
青槐夹两路,白马如流星。
闻道羽书①急,单于寇井陉②。
气高轻赴难,谁顾燕山铭③。
【注】①羽书:古代插有鸟羽的紧急军事文书。②井陉:今河北井陉县。③燕山铭:东汉窦宪破北匈奴,登燕然山刻石勒功,后泛指歌颂边功的文字。
【乙】
昌龄,字少伯,太原人。开元十五年进士,授汜水尉。又中宏辞①,迁校书郎。后以不护细行②,贬龙标尉。以刀火之际③,归乡里,为刺史闾丘晓④所忌而杀。
后张镐⑤按军河南晓愆期⑥将戮之辞以亲老,乞恕。镐曰:“王昌龄之亲欲与谁养乎。”晓大惭沮。
昌龄工诗,缜密而思清,时称“诗家夫子王江宁”,盖尝为江宁令。与文士王之涣、辛渐交友至深,皆出模范,其名重如此。有诗集五卷,又述作诗格律、境思、体例,共十四篇,为《诗格》一卷,又,《诗中密旨》一卷,及《古乐府解题》一卷,今并传。
自元嘉以还,四百年之内,曹、刘、陆、谢,风骨顿尽。逮储光羲、王昌龄,颇从厥迹,两贤气同而体别也。王稍声峻,奇句俊格,惊耳骇目。奈何晚途不矜小节,谤议腾沸,两窜遐荒,使知音者喟然长叹,失归全⑦之道,不亦痛哉。
【注】①中宏辞:考中博学宏辞科。②不护细行:不注意小节。③刀火之际:指安史之乱的时候。④闾丘晓:唐亳州刺史。⑤张镐:唐肃宗宰相,参与平定安史之乱。⑥愆期:超过期限。⑦归全:善终。
5.下列加点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迁校书郎(晋升、升职) B.为刺史闾丘晓所忌而杀(被)
C.昌龄工诗(擅长) D.惊耳骇目(惊骇)
6.请给【乙】文中画“ ”的句子断句(在须停顿处画“/”,仅限3处)。(3分)
后 张 镐 按 军 河 南 晓 愆 期 将 戮 之 辞 以 亲 老
7.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
(1)王昌龄之亲欲与谁养乎。(3分)
译:
(2)时称“诗家夫子王江宁”,盖尝为江宁令。(3分)
译:
8.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甲】诗的颔联。(3分)
答:
9.结合【甲】诗中相关诗句,分析诗中“少年”的人物形象特点。(3分)
答:
10.【甲】诗中“闻道羽书急,单于寇井陉”一句写出了边疆战事的紧急。结合【乙】文中王昌龄的生平经历,简要分析他为何能写出这样的诗句。(4分)
答:
(二)(14分)
【材料一】
无锡作为2025年春晚分会场之一,以水为媒,将江南水乡的景致次第呈现。无锡分会场的节目以一首改编填词的江南小调《无锡景》为主线,分为千年文脉、实业报国、奋楫扬帆三个篇章。画面从江南水乡徐徐展开,以水换景到大运河,再到波光粼粼的太湖,摇橹船、画舫船、工业轮船等舟楫都是舞台。最后,百艘帆船在太湖的烟波浩渺中扬帆启航,各行各业的代表以奋楫扬帆之态一展拼搏之姿。水是今年春晚无锡分会场重要的表达元素。
“我们有一段情,唱给祖国听。”除了山水城市之美,更有人文兴盛之美。在无锡分会场的舞台中,顾恺之、徐霞客、苏轼、范仲淹等与无锡息息相关的历史名人“穿越而来”,吟唱出各自心中的“无锡景”,劳模、大国重器的建设者、保家卫国的老兵等各行业的“无锡人”共唱一曲《新无锡景》。作为春节申遗成功后的首个春晚,惠山泥人、精微绣、紫砂等无锡非遗装点出热闹的江南烟火气,传颂百业之盛;二胡、琵琶、口琴,民乐与交响乐交融出无锡音乐之都的独特魅力。
春晚后,为了丰富游客的体验,无锡分会场取景点惠山古镇还增加了新春氛围灯饰,并推出了国风巡游、舞狮表演、传统昆曲与琵琶演出等多样活动,增添了更多的可游玩性。
【材料二】
2025年的春晚还带来了不少经济上的“新信号”。这些信号不仅展示了科技、文化和消费的最新趋势,也为未来的商业发展指明了方向。比如,旅游经济的爆发、新兴的健康消费、年轻人追捧的情绪经济,还有今年初次抢镜成功的具身智能机器人……
春晚无锡分会场效应引发了宜兴文旅消费热潮,超百场文旅活动火热上演,尤其是以东坡为名、特别推出的“坡有年味”文旅消费新潮流,涵盖40多场形式多样的促消费活动和文旅体验,精心制定的迎新春促消费旺文旅十项举措,为广大群众呈上一场欢乐喜庆的节日盛宴,成功放大春晚溢出效应,把“流量”变成“留量”。
在春晚无锡分会场中出镜的窑湖小镇,成为许多新媒体平台上的热词,成为长三角受热捧的旅游新目的地。春晚中出现的紫砂壶制作技艺、乌米饭等凸显地方文化特色的场景,在小镇里都能找到,游客不仅能看,而且能体验。紧扣非遗文化,小镇在年味打造上尤为注重在地文化转化。小镇以“窑”为主题,设计了开龙窑祭祀仪式、窑舞、寻味窑工宴、窑书等沉浸式体验场景。在社火广场,游客还能欣赏到由傩舞、火把舞、火裙舞组成的《千年窑火颂风华》非遗融合大秀。
【材料三】
春晚的主题总是紧扣时代脉搏,映射出中国社会的繁荣与发展,宣传自己的文化自信与经济成就。春晚不仅是过年时的娱乐,更是对中华文化的进一步传播,国际化的步骤也在稳步推进。今年总台通过82种语言对外传播春晚,展现了中华文化的包容性与对外交流的决心,新增的14种语言尤其体现了文化自信的态度。
2025年春晚的成功不仅体现了高大的收视数字,更在于它背后强大的文化支持与社会影响。作为一场国家级的文化盛宴,它能够在这样一个百舸争流的时代继续保持时尚和吸引力,这来自于它的不断创新与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春晚的魅力和它所承载的文化价值,依然是我们在节日中重要的精神寄托。
11.结合材料二,用自己的话解释加点的“流量”和“留量”在文中的含义。(4分)
答:
12.材料三认为“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是2025春晚成功的原因之一,请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说说你的理解。(4分)
答:
13.春晚无锡分会场对当地文旅经济和文化发展有何促进作用?请结合三则材料简要概述。(3分)
答:
1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无锡分会场通过“摇橹船、画舫船、工业轮船”等舟楫舞台,以水域场景串联江南水 乡、大运河与太湖的空间转换。
B.《新无锡景》的演唱者包含历史名人“穿越”角色与现代行业代表,意在凸显无锡文 化的“古今断裂性”。
C.窑湖小镇设计的“开龙窑祭祀仪式”与“寻味窑工宴”,将非遗文化转化为游客可参 与的沉浸式体验项目。
D.春晚总台新增14种语言传播,其深层意图是通过语言多样性强化中华文化的对外阐 释力与文化自信。
(三)(18分)
带我回家(节选)
李舫
①每年的清明节前夕,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里,都有一个人在环形烈士英名墙下久久地徘徊,为烈士们摆满黄白相间的菊花,轻轻地拂去墙上的污渍,细细地擦拭烈士们的名字。
②这个人,就是王春婕。王春婕是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讲解接待科科长,她长着一张圆圆的脸,一双圆圆的大眼睛,美丽的脸庞写满敬畏和虔诚,她那不打折扣的美丽让这个肃静之地变得灵动起来。王春婕用手势告诉我,跟上她,用她的方式快步走,将脚步放得轻些,再轻些,她轻轻摆动手臂,轻轻抬起腿,静静地踩下去,生怕惊动了什么。
③王春婕走进烈士陵园的档案室,打开视频监控装置,认真地清洁双手,仔细擦干,再戴上薄薄的塑胶手套。这一套程序她实在是太熟悉了,操作得行云流水。
④2014年,第一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落叶归根,长眠于陵园。从那时起,王春婕和这些“回家”的烈士便开始有了长达9年的隔空“对话”,她被大家称为“离烈士最近的人”。
⑤逝去的英魂荣归故土安息,并不是终点。长年累月被掩埋在异国尘土下的烈士遗物,数十年后被挖掘出来,还有着更长的故事,等待后人去发掘和抒写。它们从哪里来?在战场上与主人一起经历过什么?它们身上有着怎样不同于他人的故事?这些,都还有王春婕这样一群“守陵人”在追溯着。
⑥对于王春婕和她的同事们来说,每一个细节都是线索,每一次分辨都是一场考验。这些碎片,都是还原历史的一块块拼图。
⑦在整理韩方移交的志愿军烈士遗物中,陵园的工作人员发现几样物品占据了很大比重——胶鞋、纽扣、水壶。这些遗物,有些是与9年间回归的913位烈士一同回来的,有些至今没有主人。每一位烈士遗物几乎都包含鞋子,同一位烈士有时会有好几双胶鞋出土,尽管一些鞋子经过了数十年的掩埋,已变成锈迹斑斑的胶鞋底,甚至只剩下了扭曲的碎片。为什么是鞋子最多?带着这样的疑问,王春婕和同事走访了多位志愿军老战士,才知道由于跋山涉水导致鞋子受潮磨损,不少战士有在背包中预备多双鞋的习惯。
⑧为什么胶鞋底都是扭曲的?志愿军战士是不是在泥泞的战场上拼命厮杀导致鞋底变形?水壶上也有弹痕,水壶也是瘪的,能不能是战士在战斗的最后一刻甚至在没有武器弹药的情况下,打光了身边所有的东西,甚至是石头,最后拼尽全力用水壶与敌人进行战斗?这些都是王春婕常常思考的问题,她想象着志愿军战士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同敌人殊死搏斗的场景,就像魏巍先生所写的那样,有的战士牺牲的时候,嘴里还叼着敌人的半个耳朵。
⑨一块皮带碎片、一个带弹孔的水壶、半个鞋底、一枚纽扣……从韩国发掘归国的大量烈士遗物都是诸如此类的微小物件,从不同角度向世人展示着烈士生前的情景。
⑩除此之外,陵园工作人员还派专人对每一件烈士生前的衣服量尺寸,判断衣服的质地,并通过烈士生前使用过的钢笔笔尖商标,来判断钢笔产地以及出产日期,以便追溯他们的生前轨迹。
偶尔,王春婕也会发现一些比较特别的遗物,像枪、子弹等。还有,就是志愿军烈士生前荣获的纪念章,有解放华北纪念章,有解放东北纪念章……这些都是战士们拼命换来的,他们将这些纪念章带在身边,他们在战场上冲锋、厮杀,这些纪念章就在他们军装的贴身口袋里,这就是他们视同眼珠一样的荣誉。
我俯身在玻璃柜前,小心翼翼打开铜锁,轻轻捧起它们,就像捧起自己的心,脆弱而又坚强的心,瘦小而又强大的心。王春婕在旁边泪眼汪汪地望着我,我也泪眼汪汪地看着她,我们不约而同地望着玻璃柜里的一切,它们安静地陈列在那里,而我们,仿佛在等着它们开口说话,告诉我们它们埋藏了几十年的秘密。
在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里,王春婕和陵园同事收到的大多是这种没有任何资料、没有任何凭据、没有任何信息含量的物品,她的工作就是大海捞针一般打捞这些遗物背后的信息,还原这些信息所携带的真实价值,寻找这些价值背后的牺牲者。
查找,比对;比对,查找;查找,比对……
(节选自《作家》2024年第3期,有删改)
15.赏析第③自然段中画线句子中加点的词语。(4分)
王春婕走进烈士陵园的档案室,打开视频监控装置,认真地清洁双手,仔细擦干,再戴上薄薄的塑胶手套。
答:
16.联系全文,说说王春婕被大家称为“离烈士最近的人”的原因。(4分)
答:
17.选文标题“带我回家”有多层含义,请简要分析。(4分)
答:
18.本文是一篇报告文学,报告文学兼具文学性和新闻性,请结合文中相关语句加以分析。(6分)
答:
(四)(9分)
19.“书”不仅仅是知识载体,更是革命启蒙核心工具,请分别结合《红星照耀中国》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某一位人物的相关情节,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5分)
答:
20.《西游记》中的唐僧与《朝花夕拾》中藤野先生都是“师”的角色,请分析他们各自对待孙悟空和鲁迅的教育方式有何不同?(4分)
答:
三、表达与交流(60分)
21.生活中总会有很多小惊喜,久别后的重逢、偶然的相遇、上学途中的朝霞、校园广播里播放的那首特别喜欢的歌……它们可能是短暂的,却会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请以“小惊喜”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1)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或感悟写作。
(2)文章中不得出现透露考生个人信息的地名、校名、人名。
(3)不少于600字。
2025年宜兴市初三第一次适应性考试
语文参考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27分)
1.(8分)①不亦乐乎②青青子衿③非宁静无以致远④后天下之乐而乐⑤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⑥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2.(9分)(1)(1分)yínɡ (2)(2分)慨 逊
(3)(3分)B
(4)(3分)D
3.(3分)B
4.(7分)(1)(3分)传统文化是根脉,青春浇灌花常开/文化薪火传,青春接力燃/传承文化火种,点亮青春征程(内容涉及弘扬传统文化1分,一种修辞1分,不超过20字1分)
(2)(2分)大部分中学生不喜欢认同中国传统文化/喜欢认同中国传统文化的中学生占比不多/大部分中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了解不多/中学生对传统节日的喜欢认同度高于四大名著和传统道德观。
(3)(2分)开发传统文化校本课程/成立有关传统文化的社团(具体写某一种传统文化也可以)/积极参与文化传承实践活动/开展传统节日纪念活动/申请博物馆青少年志愿者/搜集整理家乡非遗传承人的故事(内容合理即可,1点1分)
二、阅读与鉴赏(63分)
参考译文:王昌龄,字少伯,太原人。开元十五年(他)考中进士,被授予汜水县尉。后又考中博学宏辞科,升任校书郎。后来(他)因为不注意小节,被贬为龙标县尉。在安史之乱的时候,告老还乡,被刺史闾丘晓所嫉妒而杀。
后来张镐在河南平定兵乱,调动闾丘晓的兵马,闾丘晓超过期限(延误了战机),张镐准备杖杀他,闾丘晓这下害怕了,请求饶恕(他)。张镐(冷笑着)说:“王昌龄的父母亲将让(给)谁赡养呢。”闾丘晓惭愧沮丧得说不出话。
王昌龄擅长写诗,构思缜密且思维敏捷,当时人称“诗家夫子王江宁”,大概是因为(他)曾经担任过江宁县令吧。(王昌龄)和当时的名士王之涣、辛渐友情极深,(他们)都是后世的模范,可见他当时已经是名重一时。(他)存诗五卷,有作诗格律、境思、体例方面的文章共十四篇,又写成《诗格》一卷,又写成《诗中密旨》、《古乐府解题》各一卷,并传于后世。
自从南朝元嘉年以后三四百年间,曹植、刘桢、陆机、谢灵运这些文人的风骨尽失。到现在只有储光羲、王昌龄的诗文中有他们的遗韵,这两个人气质相同但体裁各有特色,王昌龄的名气稍微大一些,不凡的诗句和出众的格调让人惊耳骇目。但是(王昌龄)晚年不拘小节,引来不少的非议,更使他两次被贬蛮荒之地,使他的知音朋友喟然长叹,没有得到善终,让人痛心啊。
5.(3分)D
6.(3分)后张镐按军河南/晓愆期/将置之/辞以亲老
7.(1)(3分)王昌龄的父母亲将让(给)谁赡养呢!(之、亲、养)
(2)(3分)当时(人们)称(他)为“诗家夫子王江宁”,大概是/因为(他)曾经担任过江宁县令吧。(时、尝、为)
8.(3分)比喻(夸张)(1分),将“白马”比作“流星”,生动形象地写出现骏马奔驰的迅疾(1分),暗示了军情的紧急(刻画了少年的英姿飒爽和急赴战场的果敢的形象)(1分)。
9.(3分)“西陵侠年少,送客短长亭”表现出“少年”的侠义豪迈/重情重义(1分);颈联点明了出现这一紧张画面的原因,写出了少年希望建功立业的英勇形象(1分);“气高轻赴难”表现他赤胆忠心/高度责任感/勇于担当(1分);“谁顾燕山铭”表现了“少年”淡泊功名/纯粹高洁(1分),(任写出3点即可)
10.(4分)王昌龄“刀火之际”(安史之乱时)归乡(1分),亲身经历过战乱动荡,对紧急的军情有深刻的认识(1分);王昌龄“工诗,缜密而思清”(1分),可见其诗歌注重细节与思想深度,所以他能通过“羽书急”这样的细节写出军情的紧急(1分)。
11.(4分)“流量”指春晚无锡分会场给宜兴文旅消费带来的短期关注度(1分)和游客数量(1分)等瞬时资源;“留量”指通过文旅活动和消费措施,将瞬时关注转化为游客长期停留/游玩/消费(1分),促进经济持续(长期)增长(1分)。
12.(4分)【材料一】中春晚无锡分会场通过历史名人吟唱、展示非遗项目、民乐等(1分),传承传统文化,展示了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增强了春晚吸引力(1分);【材料一】春晚无锡分会场出镜的蜀山古镇推出传统文化演出活动(1分),【材料二】窑湖小镇开展非遗沉浸式体验(1分),将传统文化转化为文旅消费,吸引游客,扩大了春晚的影响力。(1分)(后三点任写2点得2分)
13.(3分)春晚无锡分会场引发了无锡、宜兴文旅消费的热潮,带动了当地旅游经济的发展(1分);82种语言向世界传播,扩大了无锡非遗项目、民乐等传统文化的影响力,展示了无锡的独特魅力(1分);春晚无锡分会场的成功,促进了非遗文化遗产新的传承形式和传播方式,让传统文化焕发生机(1分)。
14.(3分)B
15.(4分)运用动作描写(1分)生动传神地写出了王春婕在开始工作之前做准备时的认真、谨慎(1分),表现了她对份工作的重视/敬畏(1分),和她对烈士的敬重(1分)。
16.(4分)王春婕是烈士陵园讲解接待科科长,在烈士陵园工作(1分)她长期整理烈士遗物(1分),为这些遗物寻找到主人(1分),通过对烈士遗物的整理,她了解了每一位烈士的身份信息和生平事迹(1分)。
17.(4分)指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的遗骸被接回祖国,安葬于沈阳烈士陵园(1分),整理韩方移交的烈士的遗物,为这些遗物找到主人(1分),通过王春婕等人对烈士遗物的整理与研究,将烈士们的英勇事迹与精神“带回家”/带回祖国(1分),让历史真相回归,让英雄事迹被祖国和人民铭记,留在每个人的记忆里(1分)。
18.(6分)新闻的真实性(准确性)(1分)。“2014年,第一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落叶归根,长眠于陵园。从那时起,王春婕和这些‘回家’的烈士便开始有了长达9年的隔空对话”(1分)。确切的时间体现了事件的真实性(1分)/“913位烈士一同回来的”,回归烈士的准确数据,突出了事件的真实性。
文学(的生动、艺术)性(1分),“王春婕用手势告诉我,跟上她,用她的方式快步走,将脚步放得轻些,再轻些……静静地踩下去,生怕惊动了什么。”(1分)通过“轻些,再轻些”“静静深下去”等动作细节,以及“生怕惊动”的心理描写,营造出肃穆而诗意的氛围,突出了文学性(1分)。
19.(5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保尔在朱赫来的引导下阅读了《牛虻》(1分),被主人公的精神所震撼,书中“必须战胜自己”成为他的人生信念,在革命的道路上不断成长(1分)(或保尔向战友们介绍《斯巴达克思》中斯巴达克思起义的故事,激励了众人坚持斗争的信念);《红星照耀中国》中,毛泽东(1分)少年时期读了《盛世危言》鼓舞起他恢复学业的愿望,他阅读的《新民丛报》(1分)让他接触了新的思想,在湖南省立图书馆自学期间阅读了大量的各个领域的优秀的书籍如亚当斯密的《原富》、达尔文的《物种起源》等,丰富了他的见闻,加上长期的斗争实践,让他坚定自己的信念,明确了斗争的方向与目标(1分)。(或彭德怀在阅读了《资治通鉴》后,第一次开始对军队应对社会负有什么责任有了一些认真的考虑;读了《新青年》后对社会主义发生了兴趣,从此开始研究马克思主义;阅读了《共产主义入门》、《共产党宣言》、《资本论》简介,《新社会》、《阶级斗争》等许多对中国革命作了唯物主义解释的文章和小册子后,不再悲观,开始怀着社会是可以改造的新信念而工作。)
20.唐僧对徒弟的管教较为严厉甚至固执/教育方式更偏向传统权威型/注重“戒律”(道德教育)/遵循社会约定的处事方式/遵守集体纪律/注重集体(1分),而非个体成长/不重视个人能力的提高(1分);
藤野先生的教育以科学精神与人文关怀为核心/关心学生/平等对话/教学相长/接近现代启发式/鼓励学生自主探索(1分),注重学术严谨与个人成长(能力提高)(1分)。
21.作文(60分)
按照中考评分要求,建议切入分48分。
展开更多......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