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1.1.1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2021)同步练习(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1.1.1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2021)同步练习(含答案)

资源简介

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1.1.1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2021)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武装力量属于(  )
A.公民 B.知识分子 C.人民 D.个体劳动者
2.中国共产党一直抱有清晰的目标,制订长远发展规划,坚持中国特色民主实践,并最终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取得伟大成就。下列对中国共产党的理解,正确的是(  )
①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②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③中国共产党履行依法行政的主要职能
④对违法犯罪行为严格执法和公正司法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3.习近平主席在2024年新年贺词中指出,“我们的目标很宏伟,也很朴素,归根到底就是让老百姓过上更好的日子。”这表明(  )
①我国人权的主体非常广泛
②人民生活幸福是最大的人权
③我国实现了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④中国共产党正带领全国人民奔赴小康
A.②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4.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我国最大的人权是(  )
A.坚持党的领导 B.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C.人民幸福生活 D.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5.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是人的自由、平等地生存和发展。下列做法符合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是(  )
①检察机关纠正冤假错案,维护司法公正 ②国务院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
③精准扶贫,历史性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 ④发展义务教育,实行“两免一补”政策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6.小军同学学习第一单元“坚持宪法至上”后,归纳下列知识点,你认为正确的有(  )
①我国宪法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②在我国一切权利属于公民,人民是国家的主人
③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监督宪法实施的职权
④人民幸福生活是最大的人权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7.为实现强国富民目标,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所作出的努力有(  )
①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
②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推进社会主义建设
③进行改革开放,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④全面建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8.“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习近平的这一精辟论断,深刻回答了新的赶考之路上“谁来出卷”“谁来答卷”“谁来阅卷”等根本问题。让“人民”成为“阅卷人”的原因是(  )
A.党是我国最高政治领导力量 B.在我国,人民是国家的主人
C.我国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我国依据宪法和法律治国理政
9.吴跃然同学正在办一份有关我国国家性质的手抄报,为了说明人民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重要地位,下面的名句中他不能选用的是(  )
A.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
B.国家之主人为谁?即一国之民是也。
C.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D.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10.人民幸福生活是最大的人权,书写人权保障的“中国答卷”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不懈追求。下列能够印证这一观点的是(  )
①想方设法促进就业增收
②积极推进罕见病药品纳入医保
③持续增加教育经费投入
④大力开展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二、多选题
11.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下列属于“人民”范畴的(  )
A.农民 B.知识分子
C.所有中国人 D.剥夺政治权利的人
12.贫穷是实现人权的最大障碍。中国改革开放40年来的最大成就是使7亿多人口摆脱了贫困,占全球减贫人口的70%以上,成为世界上减贫人口最多的国家,为全球减贫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誉。中国的减贫行动(  )
A.有力促进了贫困人口发展权的实现
B.表明人权实质内容是人的自由发展
C.确保我国人民享有各种权利和自由
D.是中国人权事业进步的最显著标志
三、辨析题
13.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判断:   。
改正:   。
四、材料分析题
14.学习分享组围绕“宪法”开展学习活动。
活动一:分享学习所得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第三十三条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1)依据宪法第二条规定回答:
①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是我国宪法的________,归根到底就是要保障人民________。
②这一规定对我们公民提出了怎样的要求?________
(2)依据宪法第三十三条规定,说说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应当如何履职。
活动二:明晰党与宪法的关系
浙江省杭州市北山街84号院30号楼,这里是新中国第一部宪法起草地旧址,也是现在的五四宪法历史资料陈列馆北山街馆区。馆中,一本1954年3月印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初稿)》正静静地陈列着。一件件文物讲述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制定“五四宪法”的光辉历程。
读此材料,小秦发表以下观点:
①中国共产党必须依宪行政、依法行政。
②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和法律。
③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
(3)请你指出小秦的哪条观点是错误的并改正。
1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习近平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庄严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创造了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
(1)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体现了我国的国家性质是什么?
(2)材料也体现了我国的一项宪法原则,这项宪法原则是什么?它对国家不同层面的具体要求是什么?
材料二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从上海石库门到嘉兴南湖,一艘小小红船承载着人民的重托。民族的希望,越过急流险滩,穿过惊涛骇浪,成为领航中国行稳致远的巍巍巨轮。胸怀千秋伟业,恰是百年风华。我们秉持以人民为中心,永葆初心、牢记使命,乘风破浪、扬帆远航,一定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3)2021年,在党的正确领导下,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请结合所学知识,谈一谈我们为什么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五、简答题
16.最近美国政客企图利用冬奥会干涉中国内政,对所谓中国“人权问题”进行横加干涉。
作为中学生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告诉美国无知政客咱们国家是怎样尊重和保障人权的?
17.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人权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指标。
请你说说我国公民权利保障体制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2.【答案】A
3.【答案】A
4.【答案】C
5.【答案】B
6.【答案】A
7.【答案】A
8.【答案】B
9.【答案】D
10.【答案】A
11.【答案】A,B,C
12.【答案】A,D
13.【答案】错误;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或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14.【答案】(1) 基本原则。 当家作主。 我们要依法积极参与国家政治生活,担当起国家主人应尽的责任。
(2) 行政机关在执法过程中应当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意识,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坚持依宪施政、依法行政、简政放权;司法机关要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保护公民的各项合法权益。
(3) ①错误。改正:中国共产党必须依宪执政、依法执政。
15.【答案】(1) 国家性质: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2) 尊重和保障人权。
要求:①立法方面:尊重和保障人权是立法活动的基本要求。②执法方面:行政机关坚持依宪施政、依法行政、简政放权。③监察方面:监察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监察权。④司法方面:审判机关、检察机关要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⑤守法宣传方面:国家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形成全民守法的氛围和习惯,努力将人权理想变成现实。
(3) ①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③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④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
16.【答案】①立法机关把尊重和保障人权作为立法活动的基本要求,保障立法的科学性和民主性。②行政机关在执法过程中应当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意识,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坚持依宪施政、依法行政、简政放权。③审判机关、检察机关要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保护公民的各项合法权益。④国家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形成全民守法的氛围和习惯,努力将人权理想变成现实。
17.【答案】我国通过建立以宪法为核心、以立法保障和司法保障为主要内容的权利保障体制,保障公民的权利。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