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突破【精讲】7 中外近现代化的探索(学生版+教师版+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中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突破【精讲】7 中外近现代化的探索(学生版+教师版+ppt)

资源简介

(共27张PPT)
统编八下历史
同步精品课件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2025年中考历史 二轮复习(专题突破+小论文)
专题七 中外近现代化的探索
中考专题突破 精讲本


线索一 中国近代化的探索
进程 内容 经济工业化 洋务运动 以“自强”“求富”为口号,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创办了一系列军事工业和民用企业,创办新式学校,创办近代海军,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一战期间,中国的民族工业进入到发展的“黄金时代”。代表人物是张謇,他提出了“实业救国”的口号。一战后至新中国成立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逐渐萎缩、崩溃
进程 内容 政治民主化 戊戌变法 康有为、梁启超等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救亡图存,发动戊戌变法。有利于资产阶级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的传播,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是中国政治近代化的开端
辛亥革命 孙中山等资产阶级革命派发动武昌起义,推翻清政府,建立中华民国,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进程 内容 思想文化 科学化 新文化运动 传播了西方民主、科学的思想,后期传播马克思主义,推动了社会的进步
教育近代化 始于洋务运动,开办京师同文馆;戊戌变法时期,创办中国近代第一所高等学府——京师大学堂(1912年改名为北京大学);1905年,清政府宣布废除科举制,采用新学制 社会生活 近代化 剪发辫、易服饰、改称呼、变礼仪等社会风俗的变化;新式交通、通信工具传入;报刊、电影等逐渐普及 特点 近代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经历了从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到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再到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即从经济变革到政治变革,再到思想文化变革的过程(层层递进、逐渐深入、由表及里) 线索二 中国近现代政治民主化和法制化
线索三 世界政治民主化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确立了君主立宪制,为英国的资本主义发展开辟了道路
美国独立战争 颁布了《独立宣言》,被称为“第一个人权宣言”。颁布1787年宪法,设计出了一个三权分立的联邦制共和国
法国大革命 彻底摧毁了法国的君主统治,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思想,具有世界性影响
美国内战 是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为以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俄国农奴制改革 废除了农奴制度,推动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日本明治维新 通过明治维新,日本迅速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实现了富国强兵,开始跻身资本主义强国之列。但是,明治维新保留了大量旧制度的残余,军国主义色彩浓厚
线索四 世界经济工业化
新航路的开辟 欧洲大西洋沿岸工商业经济繁荣起来,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世界各地建立起了直接的商业联系,商业往来日益密切。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世界的观念也从此逐步确立起来
第一次工业革命 18世纪60年代首先从英国开始的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水平,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第二次工业革命 19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的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欧美资本主义国家成为工业化强国。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垄断组织
第三次科技革命 20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互联网在全球普及,标志人类进入“信息时代”。计算机网络将世界各地联结成一个整体,推动全球经济一体化
角度一:认识、启示类
1.中国近代化探索历程给了我们哪些启示?
(1)中国近代化历程艰难曲折是近代中国社会性质决定的。要实现中国的近代化,首要任务是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争取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
(2)要实现中国近代化,必须解放思想、更新观念。
(3)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要实现中国近代化,必须大力发展科学。
(4)对外开放是社会发展的必要条件。要实现中国近代化,必须实行对外开放,放眼世界,国家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
(5)要实现中国近代化,必须立足国情,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走中国特色的近代化道路。
角度二:原因类
2.中国近代化探索艰难曲折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1)根本原因: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受帝国主义的掠夺,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
(2)经济因素:中国长期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资本主义发展缓慢。
(3)主要原因:主持近代化探索的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小、软弱。
1.【洋务运动】(8分)
材料一
材料二 1866年前后,从官府到民间商人都有自办轮船航运的设想提出。到1872
年,沙船从咸丰年间的2 000余艘减至400艘,沙船的大量减少又进一步危及漕运。外商轮船航运势力进一步扩展,“中国沿江沿海之利,尽为外国商轮侵占”。由
此,创建轮船招商局被提上了日程。
——摘编自虞和平、谢放主编《中国近代通史:早
期现代化的尝试(1865—1895)》
材料三 李鸿章创办轮船招商局,在中国第一次引入股份制。这种筹资方式,开阔了国人视野并促进了招商局的迅速壮大。据李鸿章估计:“创办招商局十余年来,中国商民得减价之益而水脚(水路运费)少入洋商之手者,奚止数千万。”此外,招商局还率先投资开平矿务局、上海机器织布局和中国通商银行等。招商局创造了历史上的第一次辉煌。
——摘编自虞和平、胡政主编《招商局与中国现代化》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两幅图片分别体现了洋务派的什么主张?(2分)
“自强”(或创办军事企业,1分);“求富”(或创办民用企业,1分)。
洋务派军事工业面临的运输困境;中国航运业日益衰落;外商轮船航运势力对中国经济的侵略。
引入股份制,有利于吸引投资;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促进了近代企业的发展;推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洋务派开办轮船招商局的时代背景。(3分)
(3)根据材料三,概括轮船招商局在中国近代社会转型中的作用。(3分)
2.【辛亥革命】(9分)
材料一
  窃以中国之人民材力,而能步武泰西(西方),参行新法,其时不过二十年,必能驾欧洲而上之,盖谓此也。 ——1894年孙中山 《上李鸿章书》   满清政府可以比作一座即将倒塌的房屋,整个结构已从根本上彻底地腐朽了……要想解决这个紧急的问题……必须以一个新的、开明的、进步的政府来代替旧政府。
——1904年孙中山《中国问题的真解
决——向美国人民的呼吁》
材料二 辛亥革命推倒了皇帝宝座,动摇了中国人对两千年来似乎亘古不变的皇权统治的崇拜……辛亥革命后,出现了历时近十年的现代工业发展浪潮,现代化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例有明显的提升……男人的辫子剪掉了,女人的小脚不裹了,鞠躬握手取代了磕头作揖,服装新样式取代了旧样式。
——摘编自张海鹏《辛亥革命永远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上一座巍然屹立的里程碑——从历史意义和失败教训上读懂这座里程碑》
(1)根据材料一,指出孙中山对清政府态度的变化,并结合时代背景分析出现该变化的原因。(4分)
变化:从主张改良到主张推翻清政府。(符合题意的其他答案也可,2分)原因: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危机空前加深。(符合题意的其他答案也可,2分)
推翻了君主专制制度;推动民族工业发展;推动社会习俗近代化。
(2)根据材料二,概括辛亥革命带来的影响。(3分)
(3)孙中山先生说过:“要恢复民族的地位,便先要恢复民族的精神。”结合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奋斗历程,举一例说明上述观点。(2分)
示例一:井冈山精神。说明: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适合中国国情的正确革命道路。井冈山精神包含了中国共产党一切从实际出发、艰苦奋斗的精神,推动了中国革命的发展。(2分)
示例二:长征精神。说明:长征精神包含了中国共产党坚定的革命信念、乐观的革命精神,推动了中国革命不断走向胜利。(2分)
3.【明治维新】(8分)
材料一 一、兹以御誓文为目标,制定国是,建立制度法规……
二、天下权力,总归于太政官,以除政令分歧之弊。太政官之权力,分为立法、行政、司法等三权,以免政权偏重之患。
……
十一、各府各藩各县,所颁政令亦应以御誓文为原则。法制之行于一地者,不可概施之于他地。官爵职位,不可私授。通货不可私铸。不可私自雇用外国人。不可与邻藩或外国缔结盟约。此所以杜绝小权干犯大权,以维系政体于不乱也。
——摘自《维新政体书》
材料二 (明治维新)之前,日本实际上保持着一种松散的状态。之后地方官员直接受中央领导,对中央负责。中央政令得以畅通无阻地贯彻到基层。同时开始统一币制,清理伪币、劣币等。1872年,新政府下令取缔“株仲间”(地方封建经济保护组织)。厉行去等级化的社会变革,建立统一国民身份;取消武士特权,宣布“四民平等”,规定平民可以自由择业和迁徙。
——摘编自万峰《日本近代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从《维新政体书》中你能得到怎样的历史信息。(3分)
日本明治维新时期实行废藩置县;日本学习西方建立资本主义制度;日本政府权力集中;加强法制管理;突出国家利益等。(答出三点,言之有理即可)
有利于国家政令的执行;有利于日本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国内统一市场的建立等。
国家政策是否得当并贯彻落实;稳定的发展环境等。
(2)根据材料二,指出材料一的系列措施对日本社会产生的积极作用。(3分)
(3)综上所述,你觉得促进国家经济发展的因素有哪些?(2分)
温馨提示:学完至此,请完成精练本B78—B79习题!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历史学科
2025中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突破7 中外近现代化的探索
线索一 中国近代化的探索
进程 内容
经济工业化 洋务运动 以“自强”“求富”为口号,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创办了一系列军事工业和民用企业,创办新式学校,创办近代海军,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中国民族 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一战期间,中国的民族工业进入到发展的“黄金时代”。代表人物是张謇,他提出了“实业救国”的口号。一战后至新中国成立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逐渐萎缩、崩溃
政治民主化 戊戌变法 康有为、梁启超等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救亡图存,发动戊戌变法。有利于资产阶级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的传播,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是中国政治近代化的开端
辛亥革命 孙中山等资产阶级革命派发动武昌起义,推翻清政府,建立中华民国,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思想文化 科学化 新文化运动 传播了西方民主、科学的思想,后期传播马克思主义,推动了社会的进步
教育近代化 始于洋务运动,开办京师同文馆;戊戌变法时期,创办中国近代第一所高等学府——京师大学堂(1912年改名为北京大学);1905年,清政府宣布废除科举制,采用新学制
社会生活近代化 剪发辫、易服饰、改称呼、变礼仪等社会风俗的变化;新式交通、通信工具传入;报刊、电影等逐渐普及
特点 近代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经历了从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到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再到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即从经济变革到政治变革,再到思想文化变革的过程(层层递进、逐渐深入、由表及里)
线索二 中国近现代政治民主化和法制化
线索三 世界政治民主化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确立了君主立宪制,为英国的资本主义发展开辟了道路
美国独立战争 颁布了《独立宣言》,被称为“第一个人权宣言”。颁布1787年宪法,设计出了一个三权分立的联邦制共和国
法国大革命 彻底摧毁了法国的君主统治,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思想,具有世界性影响
美国内战 是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为以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俄国农奴制改革 废除了农奴制度,推动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日本明治维新 通过明治维新,日本迅速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实现了富国强兵,开始跻身资本主义强国之列。但是,明治维新保留了大量旧制度的残余,军国主义色彩浓厚
线索四 世界经济工业化
新航路的开辟 欧洲大西洋沿岸工商业经济繁荣起来,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世界各地建立起了直接的商业联系,商业往来日益密切。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世界的观念也从此逐步确立起来
第一次工业革命 18世纪60年代首先从英国开始的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水平,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第二次工业革命 19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的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欧美资本主义国家成为工业化强国。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垄断组织
第三次科技革命 20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互联网在全球普及,标志人类进入“信息时代”。计算机网络将世界各地联结成一个整体,推动全球经济一体化
角度一:认识、启示类
1.中国近代化探索历程给了我们哪些启示?
(1)中国近代化历程艰难曲折是近代中国社会性质决定的。要实现中国的近代化,首要任务是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争取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
(2)要实现中国近代化,必须解放思想、更新观念。
(3)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要实现中国近代化,必须大力发展科学。
(4)对外开放是社会发展的必要条件。要实现中国近代化,必须实行对外开放,放眼世界,国家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
(5)要实现中国近代化,必须立足国情,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走中国特色的近代化道路。
角度二:原因类
2.中国近代化探索艰难曲折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1)根本原因: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受帝国主义的掠夺,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
(2)经济因素:中国长期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资本主义发展缓慢。
(3)主要原因:主持近代化探索的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小、软弱。
1.【洋务运动】(8分)
材料一
江南机器制造总局炮厂 轮船招商局
材料二 1866年前后,从官府到民间商人都有自办轮船航运的设想提出。到1872年,沙船从咸丰年间的2 000余艘减至400艘,沙船的大量减少又进一步危及漕运。外商轮船航运势力进一步扩展,“中国沿江沿海之利,尽为外国商轮侵占”。由此,创建轮船招商局被提上了日程。
——摘编自虞和平、谢放主编《中国近代通史:早期现代化的尝试(1865—1895)》
材料三 李鸿章创办轮船招商局,在中国第一次引入股份制。这种筹资方式,开阔了国人视野并促进了招商局的迅速壮大。据李鸿章估计:“创办招商局十余年来,中国商民得减价之益而水脚(水路运费)少入洋商之手者,奚止数千万。”此外,招商局还率先投资开平矿务局、上海机器织布局和中国通商银行等。招商局创造了历史上的第一次辉煌。
——摘编自虞和平、胡政主编《招商局与中国现代化》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两幅图片分别体现了洋务派的什么主张?(2分)
“自强”(或创办军事企业,1分);“求富”(或创办民用企业,1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洋务派开办轮船招商局的时代背景。(3分)
洋务派军事工业面临的运输困境;中国航运业日益衰落;外商轮船航运势力对中国经济的侵略。
(3)根据材料三,概括轮船招商局在中国近代社会转型中的作用。(3分)
引入股份制,有利于吸引投资;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促进了近代企业的发展;推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
2.【辛亥革命】(9分)
材料一
  窃以中国之人民材力,而能步武泰西(西方),参行新法,其时不过二十年,必能驾欧洲而上之,盖谓此也。 ——1894年孙中山 《上李鸿章书》   满清政府可以比作一座即将倒塌的房屋,整个结构已从根本上彻底地腐朽了……要想解决这个紧急的问题……必须以一个新的、开明的、进步的政府来代替旧政府。 ——1904年孙中山《中国问题的真解决——向美国人民的呼吁》
材料二 辛亥革命推倒了皇帝宝座,动摇了中国人对两千年来似乎亘古不变的皇权统治的崇拜……辛亥革命后,出现了历时近十年的现代工业发展浪潮,现代化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例有明显的提升……男人的辫子剪掉了,女人的小脚不裹了,鞠躬握手取代了磕头作揖,服装新样式取代了旧样式。
——摘编自张海鹏《辛亥革命永远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上一座巍然屹立的里程碑——从历史意义和失败教训上读懂这座里程碑》
(1)根据材料一,指出孙中山对清政府态度的变化,并结合时代背景分析出现该变化的原因。(4分)
变化:从主张改良到主张推翻清政府。(符合题意的其他答案也可,2分)原因: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危机空前加深。(符合题意的其他答案也可,2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辛亥革命带来的影响。(3分)
推翻了君主专制制度;推动民族工业发展;推动社会习俗近代化。
(3)孙中山先生说过:“要恢复民族的地位,便先要恢复民族的精神。”结合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奋斗历程,举一例说明上述观点。(2分)
示例一:井冈山精神。说明: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适合中国国情的正确革命道路。井冈山精神包含了中国共产党一切从实际出发、艰苦奋斗的精神,推动了中国革命的发展。(2分)
示例二:长征精神。说明:长征精神包含了中国共产党坚定的革命信念、乐观的革命精神,推动了中国革命不断走向胜利。(2分)
3.【明治维新】(8分)
材料一 一、兹以御誓文为目标,制定国是,建立制度法规……
二、天下权力,总归于太政官,以除政令分歧之弊。太政官之权力,分为立法、行政、司法等三权,以免政权偏重之患。
……
十一、各府各藩各县,所颁政令亦应以御誓文为原则。法制之行于一地者,不可概施之于他地。官爵职位,不可私授。通货不可私铸。不可私自雇用外国人。不可与邻藩或外国缔结盟约。此所以杜绝小权干犯大权,以维系政体于不乱也。
——摘自《维新政体书》
材料二 (明治维新)之前,日本实际上保持着一种松散的状态。之后地方官员直接受中央领导,对中央负责。中央政令得以畅通无阻地贯彻到基层。同时开始统一币制,清理伪币、劣币等。1872年,新政府下令取缔“株仲间”(地方封建经济保护组织)。厉行去等级化的社会变革,建立统一国民身份;取消武士特权,宣布“四民平等”,规定平民可以自由择业和迁徙。
——摘编自万峰《日本近代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从《维新政体书》中你能得到怎样的历史信息。(3分)
日本明治维新时期实行废藩置县;日本学习西方建立资本主义制度;日本政府权力集中;加强法制管理;突出国家利益等。(答出三点,言之有理即可)
(2)根据材料二,指出材料一的系列措施对日本社会产生的积极作用。(3分)
有利于国家政令的执行;有利于日本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国内统一市场的建立等。
(3)综上所述,你觉得促进国家经济发展的因素有哪些?(2分)
国家政策是否得当并贯彻落实;稳定的发展环境等。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历史学科
2025中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突破7 中外近现代化的探索
线索一 中国近代化的探索
进程 内容
经济工业化 洋务运动 以“自强”“求富”为口号,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创办了一系列军事工业和民用企业,创办新式学校,创办近代海军,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中国民族 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一战期间,中国的民族工业进入到发展的“黄金时代”。代表人物是张謇,他提出了“实业救国”的口号。一战后至新中国成立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逐渐萎缩、崩溃
政治民主化 戊戌变法 康有为、梁启超等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救亡图存,发动戊戌变法。有利于资产阶级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的传播,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是中国政治近代化的开端
辛亥革命 孙中山等资产阶级革命派发动武昌起义,推翻清政府,建立中华民国,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思想文化 科学化 新文化运动 传播了西方民主、科学的思想,后期传播马克思主义,推动了社会的进步
教育近代化 始于洋务运动,开办京师同文馆;戊戌变法时期,创办中国近代第一所高等学府——京师大学堂(1912年改名为北京大学);1905年,清政府宣布废除科举制,采用新学制
社会生活近代化 剪发辫、易服饰、改称呼、变礼仪等社会风俗的变化;新式交通、通信工具传入;报刊、电影等逐渐普及
特点 近代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经历了从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到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再到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即从经济变革到政治变革,再到思想文化变革的过程(层层递进、逐渐深入、由表及里)
线索二 中国近现代政治民主化和法制化
线索三 世界政治民主化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确立了君主立宪制,为英国的资本主义发展开辟了道路
美国独立战争 颁布了《独立宣言》,被称为“第一个人权宣言”。颁布1787年宪法,设计出了一个三权分立的联邦制共和国
法国大革命 彻底摧毁了法国的君主统治,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思想,具有世界性影响
美国内战 是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为以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俄国农奴制改革 废除了农奴制度,推动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日本明治维新 通过明治维新,日本迅速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实现了富国强兵,开始跻身资本主义强国之列。但是,明治维新保留了大量旧制度的残余,军国主义色彩浓厚
线索四 世界经济工业化
新航路的开辟 欧洲大西洋沿岸工商业经济繁荣起来,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世界各地建立起了直接的商业联系,商业往来日益密切。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世界的观念也从此逐步确立起来
第一次工业革命 18世纪60年代首先从英国开始的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水平,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第二次工业革命 19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的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欧美资本主义国家成为工业化强国。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垄断组织
第三次科技革命 20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互联网在全球普及,标志人类进入“信息时代”。计算机网络将世界各地联结成一个整体,推动全球经济一体化
角度一:认识、启示类
1.中国近代化探索历程给了我们哪些启示?
(1)中国近代化历程艰难曲折是近代中国社会性质决定的。要实现中国的近代化,首要任务是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争取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
(2)要实现中国近代化,必须解放思想、更新观念。
(3)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要实现中国近代化,必须大力发展科学。
(4)对外开放是社会发展的必要条件。要实现中国近代化,必须实行对外开放,放眼世界,国家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
(5)要实现中国近代化,必须立足国情,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走中国特色的近代化道路。
角度二:原因类
2.中国近代化探索艰难曲折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1)根本原因: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受帝国主义的掠夺,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
(2)经济因素:中国长期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资本主义发展缓慢。
(3)主要原因:主持近代化探索的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小、软弱。
1.【洋务运动】(8分)
材料一
江南机器制造总局炮厂 轮船招商局
材料二 1866年前后,从官府到民间商人都有自办轮船航运的设想提出。到1872年,沙船从咸丰年间的2 000余艘减至400艘,沙船的大量减少又进一步危及漕运。外商轮船航运势力进一步扩展,“中国沿江沿海之利,尽为外国商轮侵占”。由此,创建轮船招商局被提上了日程。
——摘编自虞和平、谢放主编《中国近代通史:早期现代化的尝试(1865—1895)》
材料三 李鸿章创办轮船招商局,在中国第一次引入股份制。这种筹资方式,开阔了国人视野并促进了招商局的迅速壮大。据李鸿章估计:“创办招商局十余年来,中国商民得减价之益而水脚(水路运费)少入洋商之手者,奚止数千万。”此外,招商局还率先投资开平矿务局、上海机器织布局和中国通商银行等。招商局创造了历史上的第一次辉煌。
——摘编自虞和平、胡政主编《招商局与中国现代化》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两幅图片分别体现了洋务派的什么主张?(2分)
“自强”(或创办军事企业,1分);“求富”(或创办民用企业,1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洋务派开办轮船招商局的时代背景。(3分)
洋务派军事工业面临的运输困境;中国航运业日益衰落;外商轮船航运势力对中国经济的侵略。
(3)根据材料三,概括轮船招商局在中国近代社会转型中的作用。(3分)
引入股份制,有利于吸引投资;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促进了近代企业的发展;推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
2.【辛亥革命】(9分)
材料一
  窃以中国之人民材力,而能步武泰西(西方),参行新法,其时不过二十年,必能驾欧洲而上之,盖谓此也。 ——1894年孙中山 《上李鸿章书》   满清政府可以比作一座即将倒塌的房屋,整个结构已从根本上彻底地腐朽了……要想解决这个紧急的问题……必须以一个新的、开明的、进步的政府来代替旧政府。 ——1904年孙中山《中国问题的真解决——向美国人民的呼吁》
材料二 辛亥革命推倒了皇帝宝座,动摇了中国人对两千年来似乎亘古不变的皇权统治的崇拜……辛亥革命后,出现了历时近十年的现代工业发展浪潮,现代化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例有明显的提升……男人的辫子剪掉了,女人的小脚不裹了,鞠躬握手取代了磕头作揖,服装新样式取代了旧样式。
——摘编自张海鹏《辛亥革命永远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上一座巍然屹立的里程碑——从历史意义和失败教训上读懂这座里程碑》
(1)根据材料一,指出孙中山对清政府态度的变化,并结合时代背景分析出现该变化的原因。(4分)
变化:从主张改良到主张推翻清政府。(符合题意的其他答案也可,2分)原因: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危机空前加深。(符合题意的其他答案也可,2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辛亥革命带来的影响。(3分)
推翻了君主专制制度;推动民族工业发展;推动社会习俗近代化。
(3)孙中山先生说过:“要恢复民族的地位,便先要恢复民族的精神。”结合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奋斗历程,举一例说明上述观点。(2分)
示例一:井冈山精神。说明: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适合中国国情的正确革命道路。井冈山精神包含了中国共产党一切从实际出发、艰苦奋斗的精神,推动了中国革命的发展。(2分)
示例二:长征精神。说明:长征精神包含了中国共产党坚定的革命信念、乐观的革命精神,推动了中国革命不断走向胜利。(2分)
3.【明治维新】(8分)
材料一 一、兹以御誓文为目标,制定国是,建立制度法规……
二、天下权力,总归于太政官,以除政令分歧之弊。太政官之权力,分为立法、行政、司法等三权,以免政权偏重之患。
……
十一、各府各藩各县,所颁政令亦应以御誓文为原则。法制之行于一地者,不可概施之于他地。官爵职位,不可私授。通货不可私铸。不可私自雇用外国人。不可与邻藩或外国缔结盟约。此所以杜绝小权干犯大权,以维系政体于不乱也。
——摘自《维新政体书》
材料二 (明治维新)之前,日本实际上保持着一种松散的状态。之后地方官员直接受中央领导,对中央负责。中央政令得以畅通无阻地贯彻到基层。同时开始统一币制,清理伪币、劣币等。1872年,新政府下令取缔“株仲间”(地方封建经济保护组织)。厉行去等级化的社会变革,建立统一国民身份;取消武士特权,宣布“四民平等”,规定平民可以自由择业和迁徙。
——摘编自万峰《日本近代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从《维新政体书》中你能得到怎样的历史信息。(3分)
日本明治维新时期实行废藩置县;日本学习西方建立资本主义制度;日本政府权力集中;加强法制管理;突出国家利益等。(答出三点,言之有理即可)
(2)根据材料二,指出材料一的系列措施对日本社会产生的积极作用。(3分)
有利于国家政令的执行;有利于日本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国内统一市场的建立等。
(3)综上所述,你觉得促进国家经济发展的因素有哪些?(2分)
国家政策是否得当并贯彻落实;稳定的发展环境等。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