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的概述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三 课件(共22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判断的概述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三 课件(共22张ppt)

资源简介

(共22张PPT)
逻辑与思维
选择性必修3

第五课正确运用判断
5.1判断的概述
第二单元遵循逻辑思维规则
学习目标
1. 使用判断的原因
2. 判断的含义
3. 判断的基本特征及其关系
4. 判断与实践的关系
5. 判断的表达
6. 判断的类型
01 判断及其基本特征
《笑林广记 · 殊禀部》载: “铺司递紧
急公文,官恐其迟,拨一马骑之,其人赶马 而行。人问其如此急事,何不乘马,答曰: “六只脚走,岂不快于四只 ”
● 这个送信人的认识错在哪里
这个送信人的判断是: “六只脚比四只脚跑得快”。这是一个不
符合实际的错误判断,因为跑得快慢不是由脚的数量来决定的。
探究与分享
1、 使用判断的原因
我们认 识事物,必然会对事物作出判定, 或者肯定它们是什么、相 互之间有什么关系, 或者否定它们是什么、相互之间有什么关系。 在作 出肯定或否定的认识活动中,就使用了判 断。
一、判断及其基本特征
● 下列语句属于判断吗
◆ 逻辑学是一门很有意思的学科。 判断
◆ 小明不是大学生。判断
◆ 难道你不喜欢这本书 判断
◆ 那是你的书吗 不是判断
过来! 不是判断
一般来说,陈述句、反
问句可以表达判断,疑问
句、部分祈使句和感叹句 不表达判断。
2、判断的含义
判断就是对认识对象有所断定的思维形式。
一 、判断及其基本特征
看到某个小镇山清水秀,
小李问道: “你们有何感 不是判断 没有肯定什么也没有否定什么
小张说:“这里的人有环境保护意识。 判断 表达了一种肯定
小赵说: “这里没有污染环境的企业。” 判断 表达了一种否定
示例评析
3、判断的基本特征
(1)对认识对象有所断定
断定的方式有两种: 一是肯 定,二是否定。如果既不肯定什么,又
不否定什么,就不是判断。
(2)判断有真假之分
如果一个判断的断定符合认识对象的实际情况,它就是真 的;不 符
合认识对象的实际情况,它就是假 的。
● 判断的两个基本特征的关系
有断定就会有真假,判断的这两个基本特征是相互联系的。
一 、判断及其基本特征
4、判断与实践的关系
判断来源于人们的社会实践,其正确与否要经受社会实践的检验。
一 、判断及其基本特征
符合实际
不符合实际
真判断
假判断
经过社会实践的检验后·
哲学认识论 侧重于思维 的内容
· “这朵花是红的”
若花的属性确实是红的,即认识主 体和认识客体达到了一致性, “这朵花 是红的”就是真判断。
形式逻辑 侧重于思维 的形式
· 假设 “这朵花是红的”这个判断是真
的, 则 “这朵花不是红的”就是假的。
形式逻辑关注的侧重点只在于判断 的形式,以及判断形式之间的关系。
日常生活 侧重于具体 的语境
· “现在是上午8点整”
其一,这是一个判断,理由在于对 当下时间有所断定;其二,这个判断究 竟是真还是假,要看说话者所指的时间 在什么时区等其他因素。
哲学认识论、形式逻辑和日常生活三个领域研究判断真假的区别
02判断的表达与类型
探究与分享
以下三个语句都试图表达判断。
这是新学生宿舍。
来到海边,小张尽情地呼吸着空气、阳光和海水。
◆ 一旦吸烟,就会患癌。
● 上述表达是否明确或准确,为什么
这是新学生宿舍。
“新”的含义表达不明确,可以理解为“新的”学生宿舍,也可理解
为 “新学生”的宿舍。
◆ 来到海边,小张尽情地呼吸着空气、阳光和海水。
这个语句的概念搭配不当,阳光和海水是不能被呼吸的。
◆ 一旦吸烟,就会患癌。
这个语句表达的条件判断是错误的,吸烟容易引发肺癌,但二者之
间不是必然的条件关系。
1、判断的表达
(1)表达形式:判断是通过语句表达的。
(2)判断和语句的关系:判断是语句的思 想内容,语句是判断的语言形
式 。
● ① 并非任何语句都表达判断。不作断定、没有真假的语句并不表达判
断。一般来说,陈述句、反问句可以表达判断,疑问句、部分祈使句 和感叹句不表达判断。
● ②对于含义不明确的语句,我们需要依据语言的具体情况排除歧义, 才能准确把握这些语句与其所表达的判断之间的关系。
二、判断的表达与类型
> 复合判断:本身包含其他判 断的判断。
· 联言判断:“这篇散文不但 文笔生动,而且富有哲理”
· 选言判断:“小刘或者是优 秀团员或者是三好学生”
· 假言判断: “世上无难事, 只怕有心人”
> 简单判断:直接由概念构成而 不包含其他判断的判断。
· 性质判断:“苹果是水果”
· 关系判断:“0小于1”
二 、判断的表达与类型
假言判断
选言判断
联言判断
关系判断
性质判断
划分依据:判断本身是否包含其他判断
判断的类型
简单判断 复合判断
2、判断的类型
类型 含义
举例
简单判断 性质判断 断定事物具有或不具有某种性 质的简单判断
草莓是红色的
关系判断 断定事物与事物之间关系的简 单判断
张三和李四是同事
复合判断 联言判断 断定事物几种情况同时存在的 判断
鲁迅既是文学家, 又是思想家
选言判断 断定对象在几种可能情况下, 至少有一种情况存在的判断
或者你说错了,或 者我听错了
假言判断 断定一个事物情况存在是另一 个事物情况存在的条件
只要你说得对,我 们就改正
探究与分享
◆ 他是中学校长。 性质判断
◆ 张华认识雷锋。 关系判断
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政党,也是为人类进步事业而奋
斗的政党。联言判断
◆ 如果某个数不能被2整除,它就不是偶数。 假言判断
● 以上四个判断分别属于哪种类型的判断
判断的含义
判断的基本特征
判断与实践的关系
判断的表达:语句
判断与语句的关系
判断及其基本特征
判断的表达与类型
有所断定
有真假之分
简单判断 复合判断
判断的 概述
判断的类型
课堂小结
课堂练习
1. 服用药物是治疗疾病的有效手段,也是生命科学研究与应用的最前沿。药物 制剂可以“发送”药物分子到病灶部位以使药物发挥更好的作用。随着药学研 究的快速发展,效果更好、尺寸极其细微的创新药应运而生,这就是纳米制剂。 简单来说,纳米制剂就是借助纳米技术,由原料药和辅料制成的具有纳米结构 的药物制剂。据此,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①纳米制剂是一种纳米技术
②有些药物制剂不是纳米制剂
③尺寸极其细微的药物制剂是纳米制剂
④纳米制剂是药物制剂研究的创新成果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 某公司决定购买--批iPad 平板,采购部在进行内部摸底时,出现以下三 种情况,这些情况是一真二假:
①公司有些员工有iPad 平板;
②公司有些员工没有iPad 平板;
③公司的员工李华没有iPad 平板。
根据上述信息进行推理,该公司300名员工中有iPad 平板的人数是( )
A. 等于300 B. 多于300 C. 少于300 D. 不能确定
课堂练习
要求一:单位全体职工都是本次运动会的参与对象
要求二:有些双职工家庭是本次运动会的嘉宾代表
要求三:除非有特殊原因,否则任何人都不能请假
要求四:单位一把手和各科室负责人是本次运动会的颁奖人
对于以上要求,职工们激烈讨论。下列观点一定为真的是( )
①职工甲:有些参与对象是本单位的职工
②职工乙:所有参会的嘉宾代表都是双职工家庭
③职工丙:如果没有特殊原因就不能请假
④职工丁:小赵不是本次运动会的颁奖人,但他却是科室科室负责人
A. 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课堂练习
3. 为增强集体凝聚力,某单位决定举办一场职工运动会,并希望全体职工都能积极报 名参加,对此领导提出了以下四点要求: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