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商务星球版新教材七年级下册 期中复习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地理商务星球版新教材七年级下册 期中复习 教案

资源简介

地理商务星球版七年级下册
《期中复习》教案
1.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描述某大洲的地理位置,并依据大洲地理位置特点,判断大洲所处热量带和降水的空间分布概况。
2.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简要归纳某大洲的地形、气候、人口、经济等地理特征。
3.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描述某地区的地理位置,简要归纳自然地理特征,说明该特征对当地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4.以某地区的一种自然资源为例,说出该资源在当地的分布状况、对外输出地区以及对当地乃至世界的重要意义。
5.结合实例,说明某地区发展旅游业的优势。
6.根据南极、北极地区自然环境的特殊性,说明开展极地科学考察和保护极地环境的重要性。
本节教学对应章节是《我们认识的大洲——亚洲》、《认识地区》两章。《亚洲》这一章重点强调区域地理的学习方法,比如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文特征等。《认识地区》章节课本选择典型地区进行分析,强调地理位置的重要性,自然与人文的联系,以及地区经济发展等问题。复习中采取“要点梳理——讲练难点——方法指导——试题精炼”四个环节。
本节教学注重让学生“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进行归纳,强化对读图能力、信息获取能力的培养。帮助学生逐步建立对区域地理的认识框架和表述结构。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环节一 要点梳理 知识点一:亚洲 知识点二:东南亚 知识点三:西亚 知识点四:欧洲西部 知识点五:撒哈拉以南非洲 知识点六: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 自主填图;根据提示复习知识要点 通过填图填空,理顺各章节要点
环节二讲练难点 重难点:一、河流对区域生产生活影响 重难点:二、西亚气候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重难点:三、非洲的自然环境及中非合作 按要求完成例题 通过练习例题掌握章节重难点
环节三 方法指导 一、区域地理位置的分析 1.区域地理位置的描述 2. 地理位置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3. 地理位置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二、某区域水稻生长的有利条件分析 三、南极地区自然环境对科学考察的影响 听方法解析 总结做题方法
环节四:试题精练
读下列文字材料和北美洲局部等高线地形图,回答1~3题。
  ……洲地势以帕米尔高原为中心向四面倾斜延伸:东向太平洋,南向印度洋,西向大西洋,北向北冰洋。……纵横交错的山脉控制了河流的流向,河流自中部高原山地向四周分流。
1.上述文字材料显示可判断该大洲地势特征的方法有 ( )
A.地形分布、河流流向B.气温变化、降水变化
C.人口分布、城市分布D.交通状况、海洋分布
2.文字材料中所述大洲地势显著特征是( )
A.西部高东部低 B.四周高中部低
C.中部高四周低 D.南部高北部低
3.运用上述方法分析北美洲局部等高线地形图,可推断该区域多数河流流向是( )
A.自中部向四周 B.自南向北 C.自西向东 D.自东向西
东南亚地理位置重要,与我国山水相连,贸易往来密切。近年来,我国与缅甸共同推进皎漂港的建设运营。读东南亚位置示意图,回答4、5题。
4.东南亚地理位置的重要性体现在 ( )
A.位于“三洲五海之地”B.沟通了大西洋和印度洋
C.是亚洲与非洲往来必经之地D.地处两洲两洋间的“十字路口”
5.缅甸皎漂港地理位置特殊,我国参与皎漂港建设运营的意义,错误的是 ( )
A.便于波斯湾的石油输入我国西南地区,改善石油紧缺状况
B.大幅缩短了我国与美洲、南亚和西亚间的运输距离和时间
C.开辟了我国通往印度洋的新通道,减弱对马六甲海峡的依赖
D.扩大我国西南地区商品输出,促进西南地区对外交流与发展
2023年11月,中国与沙特阿拉伯签署500亿人民币双边本币互换协议,这将打破石油美元结算壁垒,成为拓展两国各领域互利合作的重要力量。读中东部分国家石油资源分布图,完成6、7题。
6.沙特阿拉伯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 )
A.内陆地区 B.西部红海沿岸
C.东部波斯湾及其沿岸 D.北部约旦河及其沿岸
7.除石油交易外,沙特阿拉伯还可利用当地自然条件与中国开展的经济合作有( )
A.光照充足,发展光伏产业B.临近海洋,开展深海研究
C.气候温和,加强农业合作D.水能丰富,交流水电技术
丹麦地处欧洲西北部,气候温和湿润,地势平坦,平均海拔30米。最大城市哥本哈根面积相当于北京的1/164。从20世纪70年代起,丹麦政府大力倡导自行车出行,自行车逐渐取代汽车成为居民的重要交通工具。读图,完成8、9题。
8.丹麦人以自行车作为重要交通工具,主要原因有( )
①地势平坦 ②城市规模较小
③降水较丰富 ④白昼时间较长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9.在丹麦骑行,不时会与白色风车相遇,它不仅是美妙的风景,更是能源的重要来源。丹麦政府大力提高自行车普及率、发展风力发电,可以( )
①提高能源利用率 ②减少环境污染
③促进制造业发展 ④减少石油消耗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中国南极地区科考站工作人员借助LED灯给植物照明,利用嵌入式温室控制系统等技术,让科考工作者在南极地区也能吃上新鲜的蔬菜瓜果。如图为南极温室大棚图片。据此完成10、11题。
10.在南极地区建设温室大棚需要克服的困难有( )
①大风 ②暴雨 ③严寒 ④湿热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1.我国对南极地区进行科学考察,可以( )
①彰显出我国雄厚的综合实力
②为我国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③了解南极地区常住人口的分布状况
④为研究世界气候变化提供重要参数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2.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25届冬季奥运会将于2026年在意大利米兰举办。冬奥会分为冰上项目和雪上项目,冰上项目主要在室内场馆进行,雪上项目如高山滑雪、跳台滑雪等都在户外进行。
材料二 欧洲西部历届冬奥会举办地示意图。
(1)意大利名胜古迹众多,举办冬奥会可以极大带动 业的发展。
(2)欧洲西部气候以 为主,全年较湿润,冬季以降雪为主,为冬奥会举办提供了条件。
(3)图中冬奥会举办地都分布在 (地形类型)附近,请分析原因。(答两点即可)
13. 下图为孟加拉国地形图和达卡气温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孟加拉国80%以上国土位于恒河三角洲,平均海拔低于10米。该国河道纵横密布,河流和湖泊约占全国面积的10%。
(1)结合图文材料,完成下列练习。
雨季时,农民把水葫芦、稻秆等杂物收集起来置于水中,使其与浮萍等混合形成有机植床,瓜果蔬菜栽种其中;雨季过后,土面露出,将“漂浮菜园”打碎,在地面上种植农作物。
说出当地可能会使用“漂浮菜园”的月份。
(2)请为进一步提高“漂浮菜园”农作物产量提出合理化建议。
孟加拉国城市民宅一般为一到两层,大部分由混凝土和砖制成。房屋的窗户数量一般比较多,窗户也比较大。
(3)当地民居建筑特点与气候条件的关系是
(4)“漂浮菜园”的农作物产量高、质量好,其原因是(   )
①机械化水平高 ②水热条件好 ③种植经验丰富 ④土壤肥力高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答案:1 A
2 C
3 C
4 D
5 B
6 C
7 A
8 A
9 C
10 B
11 B
12 (1)旅游
(2)温带海洋性气候
(3)山地
答:海拔高,气温低,积雪量大,积雪期长;坡度大,有利于开展雪上项目。
13 (1)【答案】5—9月
(2)【答案】推广科学种植技术;增加有机植床的肥料;保持水质清洁和充足的营养;加强管理,科学规划;培育、种植优良品种等。
(3)【答案】孟加拉国地势低平,容易受到洪水的影响,因此当地民居建筑一般只有一到两层,以减少洪水对房屋的影响;民居建筑采用混凝土和砖材料,可以增加房屋的稳定性和抗风抗水能力;孟加拉国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区,全年高温,窗户数量多且大,有利于通风散热
(4)D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