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教案(任务式)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3.1《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教案(任务式)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资源简介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将通过梳理情节发展的脉络,探寻人物的内心世界。
在品析小说的思想意义和价值的基础上,加深对社会、人生、人性的认知。
课前学习任务
阅读小说,概括故事,梳理情节,对小说的内容有大致的了解。记录、梳理自己对小
说的初步理解与感受。
2. 标出影响人物命运走向的突发事件,并探讨这些事件在小说中的作用。
课上学习任务
1.请以“序幕、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为线索,梳理小说的情节。
2.依据初读印象,用几个词对林冲的人物形象进行描述,并在文本中找到相应的依据。
3.回归文本,理解林冲为何如此能“忍”?又为何最终走向了“忍”的反面?
4.请从文化层面对“忍”字性格进行批判性思考,发掘经典的文化意义与价值。
推荐的学习资源
1.吴组缃《我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及其规律》;
2.毕飞宇《小说课》。
【学习任务一】请以序幕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为线索,梳理小说的情节。
明:沧州遇故——故人提醒——接管草料场——市井买酒——夜宿古庙——隔门听计——怒杀仇人
暗:酒店约人——共商阴谋——掉包草料场——点火栽赃——得意忘形——罪有应得
【学习任务二】请依据初读印象,用几个词对林冲的人物形象进行描述,并在文本中找到对应的依据。
委曲求全
仰面看那草屋时,四下里崩坏了,又被朔风吹撼,摇振得动。林冲道:“这屋如何过得一冬 待雪晴了,去城中唤个泥水匠来修理。”
忍辱负重
行不上半里多路,看见一所古庙,林冲顶礼道:“神明庇 ,改日来烧纸钱。”
逆来顺受
那两间草厅,已被雪压倒了。林冲寻思:“怎地好?”放下花枪、葫芦在雪里。恐怕火盆内有火炭延烧起来,搬开破壁子,探半身入去摸时,火盆内火种都被雪水浸灭了。林冲把手床上摸时,只拽得一条絮被。林冲钻将出来,见天色黑了,寻思:“又没把火处,怎生安排?”想起:“离了这半里路上,有一古庙,可以安身。我且去那里宿一夜,等到天明,却作理会。”
细心谨慎
将火炭盖了,取毡笠子戴上,拿了钥匙出来,把草厅门拽上。出到大门首,把两扇草场门反拽上锁了,带了钥匙,信步投东。
恐怕火盆内有火炭延烧起来,搬开破壁子,探半身入去摸时,火盆内火种都被雪水浸灭了。林冲把手床上摸时,只拽得一条絮被。林冲钻将出来,见天色黑了,寻思:“又没把火处,怎生安排?”想起:“离了这半里路上,有一古庙,可以安身。我且去那里宿一夜,等到天明,却作理会。”把被卷了,花枪挑着酒葫芦,依旧把门拽上,锁了,望那庙里来。
冷静
把尖刀插了,将三个人头发结做一处,提入庙里来,都摆在山神面前供桌上,再穿了白布衫,系了褡膊,把毡笠子带上,将葫芦里冷酒都吃尽了。被与葫芦都丢了不要,提了枪,便出庙门投东去。
豪气冲天,具有革命性
林冲举手,胳察的一枪,先搠倒差拨。……那富安走不到十来步,被林冲赶上,后心只一枪,又搠倒了。……林冲喝声道:“好贼,你待那里去!”劈胸只一提,丢翻在雪地上,把枪搠在地里,用脚踏住胸脯,身边取出那口刀来,便去陆谦脸上搁着,喝道:“泼贼,我自来又和你无甚么冤仇,你如何这等害我?正是杀人可恕,情理难容。”……林冲骂道:“奸贼,我与你自幼相交,今日倒来害我,怎不干你事?且吃我一刀!”把陆谦上身衣服扯开,把尖刀向心窝里只一剜,七窍迸出血来,将心肝提在手里。……林冲按住喝道:“你这厮原来也恁的歹!且吃我一刀。”又早把头割下来,挑在枪上。回来,把富安、陆谦头都割下来……
小结
总体来说,风雪山神庙见证了林冲80万禁军教头的身份,并非浪得虚名。他武艺高强,有丰富的搏斗经验,冲动却不“上头”,失望却不“失智”,理性的发挥了自己出其不意的优势。妥善的应对了以一敌多的被动局面。
【学习任务二】回归课本,理解林冲为何如此能“忍”?又为何最终走向了“忍”的反面?
林冲:阶级出身和地位决定了其软弱妥协的性格——社会性
李逵:金圣叹屏“李逵”“一片天真烂漫到底”——自然性
文化思考
林冲这个人物的性格,很大程度上是我们中华民族人文化的缩影。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一个讲求“和”与“忍”的民族,“和”与“忍”是中华文化的核心。“忍”在中华文化概念中更多的是一种生存策略、一种人格修养。
有限度的忍是一种修养,无限度的忍是一种懦弱。
——毕飞宇《小说课》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关注标题中的“风雪”一词,从小说逻辑的角度来梳理一下风雪在情节推进上的关键作用。
学习过程
【学习任务一】“雪”
1.梳理概括
按顺序找出描写“雪”的片段(包括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并概括其具体内容。
第7段:正是严冬天气,彤云密布,朔风渐起,却早纷纷扬扬卷下一天大雪来。
第8段:那雪正下得紧。
第9段:看那雪到晚越下的紧了。
分析作用
请大家关注雪后的情节,分析他们之间有什么逻辑联系?
需要烤火 坐下生火 小心灭火
压塌房子 离开草场 逃过一劫
天降好事 气象不祥 恐有坎坷
串联体悟
雪的出现,为我们整体把握情节,提供了哪些隐含信息?
明确:林冲早就做出了妥协,他决心扮演一个好犯人,并一直在积极地、配合地改造自己;草料场的大火其实和林冲一点关系都没有,有人想置林冲于死地;雪在刁难林冲,也在挽救林冲。
【学习任务二】“风”
“风”是如何促成小说的情节逻辑的?它是如何推动林冲走向反叛的?
门关不紧 用石头靠住 双方无法见面 肆无忌惮说出真相
小结:“风雪”赋予了下文情节环环相扣的合理性,彰显了小说构思严密的逻辑性。
反思:“风”“雪”的出现,是符合逻辑的吗?它们是强加的偶然,还是逻辑的必然?
便入去听了一个时辰,出来说道,他那三四个交头接耳说话,正不听得说什么,只见那一个军官模样的人去伴当怀里取出一帕子物事递于管营和差拨。帕子里面的莫不是金银。只听差拨口里说道:“都在我身上,好歹要结果了他的性命”……
林冲大怒,离了李小二家。先去街上买把解腕尖刀,带在身上。前街后巷,一地里去寻。李小二夫妻两个捏着两把汗。当晚无事。次日天明起来,洗漱罢,带了刀,又去沧州城里城外,小街夹巷,团团寻了一日。牢城营里,都没动静。林冲又来对李小二道:“今日又无事。”……林冲自回天王堂,过了一夜,街上寻了三五日,不见消耗,林冲也自心下慢了。
到第六日,只见管营叫唤林冲到点视厅上,说道:“……此间东门外十五里有座大军草场,每月但是纳草纳料的,有些常例钱取觅。原寻一个老军看管,如今我抬举你去替那老军来守天王堂,你在那里寻几贯盘缠。你可和差拨便去那里交割。”
明确:结论是必然
小结:从“风”和“雪”对小说情节逻辑的推动作用中,我们可以更好的理解环境描写在小说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同时我们也更加深刻的体会到了优秀小说家强大的逻辑能力和他的良苦用心。
作业布置:
1.阅读吴组緗《我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及其规律》,归纳一些欣赏中国古典小说的方法。
2.回忆梳理本课所学,调动自己的生活感受,用一两句话概述一个你难忘的故事。
3.围绕这个故事,从人物的刻画、情节的安排、细节的选择入手,自主写作一篇微型小说,表达你对社会人生的独有的体验和感悟。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