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梅州市兴宁市宋声学校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道德与法治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广东省梅州市兴宁市宋声学校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道德与法治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兴宁市宋声学校八年级道德与法治月考试卷
说明:1.考试范围为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2.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班级: 姓名: 座号: 成绩: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坚定不移走好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持续推动金融事业高质量发展,金融业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不断提升,中国正从金融大国向着金融强国奋力前行。这充分说明我国金融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根本原因是( )
A.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 B.坚持人民当家作主
C.实行民主集中制 D.坚持全面依法治国
2.“打天下坐江山,一心为了老百姓的苦乐酸甜;谋幸福送温暖,日夜不忘老百姓康宁团圆……”这段歌词反映了中国共产党的( )
A.最高理想 B.根本宗旨 C.性质 D.根本组织原则
3.新中国首部具有基石意义的宪法是“五四宪法”,它是党和国家于1954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公布后,全国各界超过1.5亿人参加讨论、提出100多万条修改补充意见后,由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后颁布的。这充分说明( )
A.我国宪法是由中国共产党制定确立的 B.我国宪法完全是由人民意志决定的
C.我国宪法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 D.宪法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4.2024年9月10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国家医疗保障局副局长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医保局成立6年来,谈判药品已经惠及参保患者7.2亿人次,叠加谈判降价和医保报销等多重因素,累计为群众减负超过了7000亿元。医保局不断为人民群众减负背后的根源是( )
A.中国为世界人权事业发展作出巨大贡献 B.人民的各项权利都得到了充分的保障
C.我国的人权主体和人权内容非常广泛 D.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八年级(1)班准备制作一期知识宣传专栏,以下是同学们准备的内容,据此推断本专栏的主题是( )
教育部在2024年3月至4月,开展2024届高校毕业生春季促就业攻坚行动。 2024年“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一场场从南到 北的洪水接踵而至,水利部门用责任和担当诠释着洪水之下守护国家和人民安全的天职。
A.维护宪法权威 B.尊重和保障人权
C.规范权力运行 D.推进依法行政
6.在“宪法原则”的学习中,老师列举了一则案例:
在某市人大常委会会议中,与会的300多名人大代表就“政府是否对电动车入户充电行为进行行政干预”议案进行投票表决,最终以285票的绝对优势,达成“政府应该对电动车入户充电行为进行行政干预”的共识,并责成市政府予以落实。
从这一“议案”的落地,可以看出该市人大实行的原则是( )
A.权力属于人民 B.民主集中制 C.人大领导一切 D.为人民服务
7.2024年9月13日,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的决定》。该决定从提出到通过,经历了广泛的调研和讨论,不仅回应了经济、社会、人口形势发展的需要,而且充分考虑了不同群体的诉求、充分体现了对职工意愿的尊重。该决定的通过( )
①扩大了人民的民主权利 ②贯彻了民主集中制的组织活动原则 ③是宪法保障公民权利的表现 ④符合我国国情和实际,保障了人民群众切身利益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8.李老师经常组织同学们在课前进行“时事播报”,下面是同学们播报过的一则新闻:
时事播报:西宁市中级人民法院于2024年9月25日依法公开对西宁市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的青海省粮食局原党组书记、局长顾某某贪污、受贿、挪用公款一案作出一审判决,对顾某某挪用公款所得财物依法返还被害单位;对其贪污、受贿所得依法予以追缴,上缴国库;继续追缴其违法所得,上缴国库。
上述新闻说明( )
A.公民享有的基本权利非常广泛 B.人民法院由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
C.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 D.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
9.漫画《颁发“蜗牛奖”》警示公职人员( )
A.法定职责必须为,在位就要有担当 B.法无授权不可为,依法执政不任性
C.法无禁止皆可为,行使职权要大胆 D.权责必须要对等,偶尔懈怠可谅解
10.为方便监督,某地纪委监委开通基层小微权力“监督一点通”线上服务平台,为基层群众可能遇到的烦心事、揪心事,提供反映、投诉的便捷渠道。这表明( )
A.公民直接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 B.我国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
C.权力是一把双刃剑,弊大于利 D.网络是公民监督权利的唯一渠道
11.国徽是代表国家的徽章、纹章,为国家象征之一,也是民族的象征。某中学八年级学生欣欣正在参与“心中的旗帜————认识国徽”活动,活动需要她找到两处悬挂我国国徽的单位或场所,我们可以推荐她去当地的( )
①人民政府 ②人民法院 ③银行 ④图书馆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2.2024年3 月15日晚,央视“3·15”晚会引发众多关注。部分黑心商家被曝光非法将冷冻槽头肉和骨泥制作成梅菜扣肉预制菜和淀粉肠,这引起了民众的愤恨。有人建议,应将“食品安全”问题写进宪法。对此建议,你的态度是( )
A.不赞同,宪法已经包含了食品安全问题的相关内容
B.赞同,宪法是根本法,可以让民众更加重视这个问题
C.赞同,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权威,可严惩这一领域的违法犯罪
D.不赞同,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
13.在我国,宪法的制定遵循特定的制宪程序,宪法的修改必须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而其他法律的制定和修改只需依一般程序,由半数以上代表通过即可。这说明( )
A.其他法律不得与宪法的原则以及精神相违背
B.宪法的权威关系国家的命运以及社会的安定
C.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其他法律更加严格
D.宪法所规定的内容是国家生活中的全局问题
14.2024年12月4日是第十一个国家宪法日,各地举办多种形式的活动弘扬宪法精神,提升公民法治素养。某校学生要制作一张以宪法为主题的手抄报,下面是他们搜集的相关材料,其中观点错误的有( )
① 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 比其他法律更加严格
② 宪法的核心内容 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
③ 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④ 宪法的法律地位 在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5.在我国,一方面提出要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另一方面又提出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对二者关系认识正确的有( )
①党依宪行政,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 ②宪法是由党制定的,体现党的意志 ③党领导人民制定、实施宪法和法律 ④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6.2024年9月26日,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48名新任职的部门领导、新入职法官、新入职人员身着制服、法袍,整齐列队、奏唱国歌,面向国旗、庄严宣誓。我国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进行宪法宣誓,目的在于( )
①彰显宪法至高无上的权威 ②增强依宪治国和依宪执政意识 ③杜绝违反宪法的行为发生
④警示其以宪法为根本活动准则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7.全面依法治国需要我们健全宪法实施和监督制度,不断加强宪法监督工作。加强宪法监督工作( )
①可以杜绝腐败现象,营造风清气正的社会环境 ②有利于监督公权力行使,让权力造福于民
③需要对各种违反宪法的行为,追究刑事责任 ④要对各种违反宪法的行为,予以追究和纠正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8.2024年3月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向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作《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报告指出,全国人大常委会深入推进合宪性审查工作,坚持有件必备、有备必审、有错必纠,对报送备案的1753件规范性文件进行主动审查,对公民、组织提出的2878件审查建议逐一研究,督促制定机关修改或废止规范性文件260多件。由此可见( )
①加强宪法监督,需要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积极行使监督宪法实施的职权 ②只需要采取完备的制度措施就能加强宪法监督,保障宪法权威 ③推进合宪性审查工作,能够使宪法法律尊严和国家法制统一得到更有效维护 ④合宪性审查工作就是审查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违宪行为,追究违宪责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9.2024年12月1至7日是我国第7个宪法宣传周,主题是“大力弘扬宪法精神,推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在此期间,各地各学校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普法活动。此举有利于青少年( )
①把宪法作为学习的最重要任务 ②认同宪法,接受宪法的指引与要求 ③践行宪法,运用宪法解决实际问题 ④尊崇宪法,杜绝各种违法违规行为
A.②③ B.①③ C.②④ D.①④
20.2024年12月4日是第十一个国家宪法日,为增强学生的宪法意识,某校开展了“学宪法·讲宪法”主题教育活动。下列活动符合主题教育活动要求的有( )
①开展宪法好声音诵读比赛 ②举办“与宪法同行”演讲比赛 ③学习讨论《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 ④开展“宪法伴我们成长”歌曲传唱活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1小题10分,第22小题14分,第23小题16分,共40分。
2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为大力弘扬宪法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某校开展“宪法小讲坛”活动,鼓励同学们积极参与。
【素材搜集】同学们为“宪法小讲坛”搜集素材,小李和小肖对以下内容印象深刻:
★2024年5月1日开始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第一条规定:为了……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2024年9月13日闭幕的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任命景俊海为全国人大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决定任命韩俊为农业农村部部长。根据宪法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实行宪法宣誓制度的决定,上述人员依法进行宪法宣誓。
(1)请你回答以上素材所体现的宪法知识。(4分)
【宪法宣讲】小李和小肖被推举为“宪法小讲坛”的宣讲员,他们交流了各自的看法:
(2)请你对图中小肖的说法进行简要评析。(6分)
2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当今时代,人权涉及的领域越来越广泛,各项权利紧密关联、相互依存,构成不可分割的整体。尊重和保障人权是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全面考量、统一部署,更加注重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权内涵是全面的、丰富的,必须综合施策,系统推进。”
材料二 “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坚决维护宪法法律权威”“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健全保证宪法全面实施的制度体系,维护宪法权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发挥宪法作用,提出一系列明确要求。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我国人权的认识。(答出两点。6分)
(2)根据材料二,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国家应从哪些方面发力 (答出两点。8分)
23.为加强法治教育,某校八年级(1)班同学围绕“规范权力运行,增强法治意识”的主题,搜集了以下资料,开展了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其中。
【活动一 探究】近年来,淮南全面加强决策公开、执行公开、管理公开、服务公开和结果开,不断提升政策解读、回应关切、平台建设等工作力度,连续多年被评为全省政务公开工作进地市,在全省目标绩效考核中并列第一。
(1)淮南“全面加强决策公开、执行公开 ”的理论依据有哪些 (4分)
【活动二 建议】2024年上半年,全国纪检监察系统共接收涉及纪检监察干部问题线索.反映1.38万余件次,处置涉及纪检监察干部问题线索1.24万余件,谈话函询纪检监察干4 312人次,对纪检监察干部立案1569人,处分2003人,移送司法机关268人,其中,处分.局级干部95人、县处级干部560人。
(2)请运用规范权力行使的知识,结合材料,谈谈国家查处不正之风的意义。(4分)
(3)请你对国家公职人员规范行使权力提几点合理化建议。(8分)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选择题答案及解析
答案:A
解析:题干强调“根本原因”,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金融事业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党的集中统一领导。
答案:B
解析:歌词体现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而非最高理想(实现共产主义)或性质(工人阶级先锋队)。
答案:C
解析:五四宪法通过广泛征求意见体现党和人民意志的结合,宪法本质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
答案:D
解析:医保减负的根源是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保障人权是国家责任。
答案:B
解析:教育部促就业、水利部门防汛均体现国家保障公民生存权和发展权,属于尊重和保障人权的范畴。
答案:B
解析:人大讨论后投票表决体现民主集中制原则(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
答案:C(②④)
解析:决定通过体现民主集中制(②);回应国情和群众诉求符合实际(④)。①错误,权利未扩大;③未直接涉及宪法保障。
答案:D
解析:法院判决公职人员违法,说明需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防止权力滥用。
答案:A
解析:“蜗牛奖”讽刺懒政怠政,警示公职人员必须依法履职(法定职责必须为)。
答案:B
解析:监督平台开通属于权力监督的举措,B符合题意。A错误(公民间接管理);C错误(权力利弊并存)。
答案:A(①②)
解析:国徽悬挂于国家机关(人民政府、人民法院),银行和图书馆不属此类。
答案:D
解析:宪法规定国家根本性问题,食品安全需由专门法律规范,无需写入宪法。
答案:C
解析:宪法制定和修改程序更严格,体现其根本法地位。
答案:C(②③)
解析:②错误(宪法核心是公民权利与义务);③错误(宪法基本原则是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答案:D(③④)
解析:党领导制定宪法(③),同时自身在宪法范围内活动(④)。①错误(党依法执政,政府依法行政)。
答案:B(①④)
解析:宪法宣誓旨在彰显宪法权威(①),警示公职人员以宪法为准则(④)。②“依宪执政”是党的行为,非公职人员。
答案:C(②④)
解析:加强宪法监督可规范权力运行(②),纠正违宪行为(④)。①“杜绝”绝对化错误;③需法律程序,非仅追究刑事责任。
答案:B(①③)
解析:全国人大推进合宪性审查体现其监督职权(①),维护宪法尊严(③)。②“只需”错误;④“就是”缩小范围。
答案:A(②③)
解析:宪法宣传增强青少年认同(②)和践行宪法(③)。①错误(学习需全面);④“杜绝”绝对化错误。
答案:B(①②④)
解析:③《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属普通法律,与宪法主题无关。
二、非选择题答案
2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素材体现的宪法知识
《保守国家秘密法》依据宪法制定,说明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依据。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进行宪法宣誓,体现宪法是根本法,一切组织和个人须以宪法为根本活动准则。
(2)评析小肖的观点
正确点:宪法是根本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如普通法律不得与宪法相抵触)。
错误点:认为“只需遵守宪法”片面。其他法律是宪法的具体化,公民需遵守所有法律,宪法与其他法律共同构成法律体系。
2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对我国人权的认识
人权内容广泛,涵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多领域。
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是宪法原则,通过立法、行政、司法等措施综合推进。
(2)加强宪法实施的措施
完善宪法监督制度(如合宪性审查)。
加强宪法宣传教育,增强公民宪法意识。
落实宪法宣誓制度,强化公职人员宪法责任。
23. 探究活动
(1)理论依据
权力运行需公开透明(规范权力运行)。
公民有知情权和监督权(人民是国家主人)。
(2)查处不正之风的意义
防止权力滥用,保障权力为民所用。
维护政府公信力,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3)建议
完善权力清单制度,明确职权边界。
加强内部监督(如纪检监察)和外部监督(如舆论监督)。
健全问责机制,严惩违法用权行为。
加强法治教育,提升公职人员法治素养。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